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同时合并脑转移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孙新东;范晓丽;梁超前;王明臣;庄福堂;黎功

关键词:肺肿瘤, 脑肿瘤/继发性, 肺肿瘤/放射疗法, 肺肿瘤/化学疗法
摘要:为探索非小细胞肺癌同时脑转移时的佳治疗方法,将120例非小细胞肺癌同时脑转移患者随机分入先化疗后放疗组(A组)、化放疗同时进行组(B组)和先放疗后化疗组(C组).3组放疗方法和化疗方案相同,在治疗的同时给予20%甘露醇及地塞米松治疗.结果示,A、B、C3个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9.5个月、14.5个月和10个月,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是,A组为42.98%、8.36%和0.00%;B组为67.43%、15.17%和3.12%;C组为40.75%、6.03%和0.00%(B与A,χ2=5.11,P=0.024;B与C,χ2=5.62,P=0.019).A、B、C 3组胸部病灶中位控制时间分别是11个月、16个月和10.5个月,1、2、3年胸部病灶累计局控率A组为45.17%、21.86%和0.00%;B组为65.69%、32.74%和7.32%;C组为41.22%、20.46%和0.00%(B与A,χ2=4.14,P=0.04 2;B与C,χ2=4.33,P=0.037).A、B、C 3组脑部病灶中位控制时间分别是12个月、15个月和13个月,1、2、3年脑部病灶累计局控率A组为50.00%、24.78%和0.00%;B组为61.71%、29.54%和6.14%;C组为51.12%、24.17%和0.00%,3组两两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意义.化放疗同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同时合并脑转移,能显著提高胸部病灶的局部控制时间,从而提高生存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67例乳腺癌患者、29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 35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表达.结果:67例乳腺癌患者中有18例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26.9%,与健康对照人群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Ⅲ、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表达高于Ⅰ、Ⅱ期乳腺癌患者,P<0.05,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后比手术前的阳性表达率低,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 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阳性表达同肿瘤的分期有关,可作为乳腺癌微转移的一个监测指标.

    作者:丁小文;郑树;丁小礼;韩明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国产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药物耐药乳腺癌2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蒽环类药物耐药乳腺癌的有效化疗方案.方法:对23例蒽环类药物治疗过的转移性乳腺癌给予国产去甲长春花碱(盖诺,NVB)加顺铂(DDP)化疗 .结果:23例患者总有效率56.5%,其中单发转移病灶有效率66.7%,多发转移灶有效率50.0%.肺转移灶有效率66.7%,胸壁转移灶有效率50.0%,对侧乳腺转移灶有效率33.3%,淋巴结、胸膜、骨、肝转移灶有效率分别是56.5%、40.0%、11.0%、0,心包100%.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结论:NVB联合DDP可作为蒽环类药物耐药乳腺癌有效的二线治疗方案.

    作者:夏月琴;何续逊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放疗加热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为观察128例Ⅱ期以上食管癌放疗合并热疗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将 128例Ⅱ期以上食管癌随机分为两组.外照射放疗合并热疗为热放疗组(R+H组),单纯外照射为放疗组(RT组).放疗采用常规放疗,热疗每周采用2次,共4~6次,全部病例均随访 5年以上.结果为:1)近期疗效:R+H组有效率分别为 CR 54.7%(35/64)、PR 29.7%( 19/64); RT组有效率分别为CR 32.8%(21/64)、PR 18.7%(12/64),两者比较前者明显升高,P<0.05.2)R+H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8.1%(50/ 64)、42.2 %(27/64)和31.2%(20/64),RT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59.4%(38/64)、25% (16/64)和15.6%(10/64),两组比较热放组明显升高,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食管癌放疗同时联合热疗有放射疗效增强作用.

    作者:邓怀慈;赵东利;张龙;张晓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检测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的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54例NSCLC患者血清sICAM-1水平.结果:NSCLC患者血清s ICAM-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肺癌的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 ,有转移的患者sICAM-1水平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 NSCLC血清sICAM-1增高,sICAM-1参与了NSCLC的发展和转移.

    作者:刘维佳;张湘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第12届ECOO会议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概要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效果差,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第12届欧洲肿瘤大会(ECCO)关于肺癌内科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郭其森;贾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椎旁神经阻滞加PCA治疗肿瘤椎体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

    我院1999年1月-2002年4月对15例胸部恶性肿瘤并椎体转移患者的顽固性疼痛用椎旁神经阻滞加PCA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克忠;高健美;袁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为探讨提高肺癌脑转移疗效的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1995年5月-2000年5月收治的6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行手术加放疗、放疗加化疗和单纯放疗.放疗采用 60 Coγ线或6 MV-X线全脑照射,多发灶全脑照射40~50 Gy/4~5周,2 Gy/次,5次/周;单发灶全脑照射40 Gy后局部野增加10~20 Gy.化疗采用威猛(Vm-26) 100 mg, 静脉滴入d1~d3;顺铂(DDP) 50 m g,d1~d3;CCNU 120 mg,口服,d1或CA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顺铂)+CCNU方案 ,3~4周重复.手术加放疗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3个月和71.4%,明显放疗加化疗的8个月和40%,而放疗加化疗又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的5个月和15.6%,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手术加放疗和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对肺癌脑转移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折虹;丁喆;海平;夏新舍;詹文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42例胃癌术中放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术中一次性大剂量放疗照射范围、剂量和疗效.方法:对42例胃癌患者采用12MeV电子线进行术中放射治疗,剂量15~25Gy,靶区以瘤床及周围淋巴引流区为主.与1995年12月-2000年6月单纯手术的60例进行对照.结果:接受治疗的42例患者中无近远期并发症.Ⅲ期胃癌单纯手术组3年生存率为48.6%,手术加术中放疗组为72.4%,P<0.05.Ⅳ期胃癌患者单纯手术组3年生存率为24%,手术加术中放疗组为20%.结论:胃癌术中放射治疗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能提高Ⅲ期胃癌3生存率.术中放疗是治疗胃癌较安全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王文玲;文小平;赵代炜;王黔;张凤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Ⅲ及Ⅳ期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影响Ⅲ、Ⅳ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方法:Ⅲ、Ⅳ期子宫内膜癌78例,按治疗方式分4组:单纯放疗组8例,单纯手术组7例,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组46例,放疗加化疗组14例,另3例为化疗加激素治疗.结果:78例总的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1.5%(48/78)和29.0%(18/62);子宫内膜腺癌为65.2%(4 5/69)和34.0%(18/53),子宫内膜腺鳞癌为3/8和0,两者3年生存率,P>0.25,腺磷癌无1例生存5年.3年生存率:Ⅲ期75.0%(42/56),Ⅳ期27.3%(6/22),P<0.001.5年生存率:Ⅲ期40.5%( 17/42),Ⅳ期5.0%(1/20),P<0.01,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腺癌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方式中以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组疗效佳 ,与单纯放疗及化疗加放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3、5年生存率,P>0.05.结论:影响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主要为FIGO期别、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治疗方式的选择.

    作者:李庆菊;马志芳;李庆水;马悦冰;盛修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瑞白在肺癌化疗中对白细胞保护作用的观察

    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化疗结束后48 h给瑞白150 μg连续3 d,对比组在化疗后白细胞下降至<4.0×109 L-1时给瑞白150 μg.结果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瑞白预防给药具有疗效高,经济并且实用.

    作者:王正艳;安晓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卵巢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在晚期卵巢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晚期卵巢癌的治疗及预后,其中30例行术前化疗,采用CAP方案或腹腔化疗3个疗程.30例无术前化疗,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及2、5年的生存率分析.结果:术前化疗组中,症状缓解率为90%,肿块消退率(PR+CR)为70 %,基本切净率为93.33%,残留>2 cm有2例.无术前化疗组中,基本切净率为73.33%,残留>2 cm有8例,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年生存率的比较中,术前化疗组为67.67%,明显高于无术前化疗组40.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5年生存率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前化疗在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中能增加手术的切净率,改善预后,提高疗效.

    作者:柳洲;李子庭;于惠卿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999-2002年云南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分析

    目的:掌握恶性肿瘤发病特征,为制订肿瘤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1999-2002年云南省肿瘤医院的住院资料,以首次入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这些患者的年龄特征、性别及疾病构成.结果:前10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鼻咽癌、脑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子宫颈癌、胃癌、食管癌.男性与女性中恶性肿瘤的顺位有所不同,各种肿瘤的发病年龄段也有不同,如血液病较为集中30岁以下人群,而肺癌则以中老年居多.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数逐年升高,尤其以肺癌和结直肠癌增长趋势明显;患者的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男女患者在疾病构成和年龄分布上均有不同.

    作者:金从国;王熙才;伍治平;陈晓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RNA干涉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RNA 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通过双链RNA(d ouble-stranded RNA,dsRNA)来抵抗病毒入侵和抑制转座子活动的自然机制,近来研究发现,21~25nt大小的小干涉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介导高度序列特异性的基因沉默,并且具有高效性和序列特异性,已经成为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有力工具,并且有可能在某些疾病如肿瘤等的基因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亓同钢;汪运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恶性心包积液诊断治疗体会--附9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9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的9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朱颖贵;张立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右心黏液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右心黏液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2001年10月收治的24例右心黏液瘤病例(其中右心房黏液瘤19例,右心室黏液瘤5例).术前均经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摘除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9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结果 :无围术期及手术死亡,随访20例,时间1个月~6年,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11例,Ⅱ级5例,Ⅲ级2例.1例死于非心脏方面的疾病,1例复发再次手术,复发率5%,效果良好.结论:右心黏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手术效果满意,复发率低,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作用,应重视术后随访.

    作者:章斌;张宝仁;郝家骅;梅举;徐志云;邹良建;孙道华;于伟勇;王志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康莱特注射液改善晚期肿瘤患者食欲和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2001年1月-2003年3月,我科应用康莱特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32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谢可;陈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及注射无水乙醇双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

    1999年11月-2002年12月,我们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与在 CT 引导下经皮肝穿瘤内注射无水乙醇(PEI)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87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汝勤;苏新友;李南;谢文治;姜绪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卵巢癌血清CA125浓度与血细胞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表达水平与血细胞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和流式细胞术,对33例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浓度和血细胞p53V+、CD44s+、p170+和Apo+细胞检出率进行了检测.结果:卵巢癌患者CA125浓度、p53V+细胞的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44s+细胞表达率却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患者血清CA125浓度的增加,血细胞的p53V+细胞表达率逐渐升高,并呈显著的正相关,r=0.989,P<0.01,CD44s+细胞表达率逐渐降低,并呈显著的负相关,r =-0.910,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浓度与p53V+细胞表达率、CD44s+细胞表达率、肿瘤临床分期以及肿瘤转移的关系都十分密切.

    作者:杨德仁;周振英;彭素蓉;胡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男性乳腺癌20例临床治疗分析

    乳腺癌发生于男性少见,只占男性癌症的0.2%,其发生率只有女性乳腺癌的1%.患者发病年龄较大,在临床上易被忽视,其预后较差.本科于1987年4月-1996年12月共收治20例男性乳腺癌,分析其治疗方法及疗效.

    作者:钟睿;何志坚;邬蒙;吴新生;陈志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洛屈配合局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临床疗效观察

    为观察用洛屈配合局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对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31例患者予局部放疗,同时应用洛屈治疗.初步研究结果示,治疗的31 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17例,有效率(CR+PR)为81%,效果比较显著. 毒副反应主要为轻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患者容易耐受.用洛屈配合局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疗效.

    作者:闫丽;赵海燕;张传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