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672-2159
  • 国内刊号:44-1580/R
  • 影响因子:1.01
  • 创刊:199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356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消化系统疾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1997年1期文献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胃电图的关系探讨

    临床上笔者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具有的证候特征,分为三型:即脾胃虚弱型、肝气犯胃型及肝郁胃热型.其中脾胃虚弱型与肝气犯胃型类似于运动障碍型,而肝郁胃热型类似于溃疡样型.本文对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胃电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脾胃虚弱型组胃电幅值比正常组及肝郁胃热型组低,肝气犯胃型组胃电幅值则呈不规则变化,肝郁胃热型组胃电幅值比正常人组高(P<0.05).胃电波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脾、胃、肝的病理生理变化.胃电图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提供了一定的诊断依据.

    作者:吕永慧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宽蒂息肉和部分粘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

    本文报告了于病灶基底部注射高渗盐水-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混合液(HS-L-E)结合圈套器高频电摘除上消化道宽蒂息肉及部分粘膜下肿瘤的方法.结果显示:20例宽蒂息肉和4例粘膜下肿瘤均被完整摘除,术中及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结果表明:此法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志坚;高河元;张捷;于晓玲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雷尼替丁与羟氨苄青霉素及甲硝唑合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和根除幽门螺杆菌

    我们对51例确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共28天,羟氨苄青霉素500mg,每日3次,及甲硝唑400mg,每日2次,共14天治疗,于第6周复查胃镜、活检组织学、尿素酶试验和13C尿素呼吸试验,以鉴定溃疡愈合和HP根除情况.结果:HP根除率88.2%,溃疡愈合率88.2%,副反应很小,显示本疗法是值得推荐的方案.

    作者:李瑜元;胡品津;陈旻湖;吴惠生;崔毅;刘思纯;黎庆宁;沙卫红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胃镜下支架放置术治疗食管瘘及食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以食管支架放置术治疗食管狭窄11例,其中食管癌7例(2例合并食管支气管瘘),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化学灼伤2例,食管外伤合并食管颈部狭窄1例,术前均有明显吞咽困难,所有患者均一次置架成功,术后吞咽困难明显好转,食管瘘愈合2例,胸痛和返流性食道炎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2例发生再狭窄(16.7%),其中1例合并胸腔出口综合征.该法疗效确切,安全、经济.

    作者:智发朝;朱建新;周丹;潘德寿;朱金美;冯福才;周殿元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的临床意义

    对50例经病原学检测确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测定了血清TNF-α的水平,结果显示,慢性中、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TNF-α明显高于慢性轻型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阳性的患者,血清TNF-α的含量也明显高于阴性者.结果提示,测定血清TNF-α有助于估计肝病的严重性和预后.

    作者:苏卓娃;杜冀晖;吴创鸿;简夏薇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肝炎、肝硬变和肝癌大鼠IL-2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本文用脾细胞增殖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DAB诱发的肝炎、肝硬变和肝癌大鼠IL-2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在肝炎肝硬变和肝癌期实验组IL-2活性及辅助T细胞(TH)/抑制细胞(TS)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01).在肝硬变和肝癌期实验组总T细胞和TH细胞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0.01),TS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0.01).结果表明:1.肝病越重,IL-2活性越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越明显.2.IL-2活性降低先于T淋巴细胞亚群.3.TH细胞/TS细胞比值敏感于T淋巴细胞亚群.

    作者:宋卫生;毛华;徐明符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不同结肠息肉内窥镜资料和癌变率的回顾性对比分析

    本文回顾分析了本院1986年1月至1996年6月经活检、电切及手术病理证实的426例结肠息肉病人,共583枚息肉.结果显示:常见的为炎性息肉、其次为管状腺瘤;息肉好发部位为直肠和乙状结肠.息肉好发年龄在50-69岁,肿瘤性息肉的平均年龄较肿瘤样息肉明显为高,而腺瘤癌变者平均年龄更高;各种肿瘤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的直径均较炎性息肉和血吸虫卵性息肉等为大,而腺瘤癌变者直径更大;本组病例中发生癌变者均为腺瘤性息肉,占腺瘤病人的3.99%,其中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癌变率分别为1.72%、30%、25%,女性乳头状腺瘤癌变率则高达44.44%.这提示对于年龄较大,息肉直径较大,腺瘤样息肉,尤其是乳头状腺瘤及混合性肿瘤应高度警惕其癌变可能,对女性乳头状腺瘤更要特别注意.

    作者:赵秋;王一鸣;许桦林;刘玉英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固、液体混合餐的胃排空研究

    目的和方法:本文以131I-BSA和99mTc-DTPA分别作为混合餐固、液体食物的标记物,检测35例慢性胃炎病人和10名健康志愿者的胃排空,其中两例受检者1周内进一步用99mTc-SC复查固体排空,比较两次固体排空过程的相关性.在体外对上述3种放射性标记物在胃液、1mol/L NaCl和0.1mol/LHCl溶液中消化2小时,检测其稳定性.结果:131I-BSA和99mTc-SC标记的固体食物经消化后的脱标率分别<2.87%和4.63%,99mTc-DTPA吸附于固相的吸附率<8.36%.固/液体排空曲线明显不同,固体排空有明显的延迟期,半排空时间较长,慢性胃炎病人固/液体排空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两种固体标记物的排空曲线相似,相关性为r=0.989(p<0.01),前、后两次排空相比,大差值为9.2%,小差值仅为0.8%.结论:131I-BSA作为固体标记物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供临床选择用于胃排空的检测.

    作者:曾锦章;彭武和;张万岱;郑普德;吴湖炳;周殿元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1996年对胃癌高发区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的检查报告

    本文对胃癌高发区(山东省牟平县)成年人群1038人进行了HP感染的检查.每例均做内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四块胃粘膜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1.以CLO、WS同时阳性做为判断HP阳性的标准,活动性胃炎的HP感染率高84.66%,其次是十二指肠溃疡:84.21%,胃溃疡:81.25%,慢性浅表性胃炎:62.87%,慢性萎缩性胃炎:58.55%.2.以WS阳性做为判断HP阳性的标准,HP在胃内分布以胃底部阳性率高:61.51%,其次为体小弯:55.66%,窦大弯:51.24%,窦小弯:50.85%,胃底部HP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窦部:P<0.01.3.活检取胃底加体小弯两块组织的HP阳性率接近于取四块组织的HP阳性率.

    作者:金珠;林三仁;雷道年;叶嗣懋;周丽雅;黄雪彪;丁士刚;王润田;沈祖尧;钟尚志;曹世植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CBS、MET、AMO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病的疗效观察

    已知幽门螺杆菌(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1,2],所以临床上清菌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采用胶态果胶铋(CBS)、甲硝唑(MET)和羟氨苄青霉素(AMO)治疗了一组HP感染的慢性胃病患者,观察清菌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捷;齐社宁;李海乾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我院应用其治疗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与奥美拉唑对照观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侯俊;黄志强;张焕卿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EVL技术原理在残胃吻合口缝合结节出血中的治疗应用

    EVL即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esophaeal varix li gation EVL)是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的一种新疗法,其简单、有效,并发症少,一次套扎治疗即可将套扎的血管栓塞,局部溃疡及食管穿孔的并发症等较少,全身无不良反应,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镜下治疗手段和技术.其套扎后的疡理过程为缺血、坏死、急性炎症,然后出现浅溃疡、致密疤痕和静脉栓塞,先为机械性静脉栓塞,后为血栓机化与周围组织的纤维化疤痕.[1]

    作者:何丽娟;司徒鹏;叶杨娥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国产自动活检装置在肝病中的应用

    自动活检装置(活检枪)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先进活检装置,以往皆由国外进口.自1994年以来,我们应用国产自动活检枪对38例肝病患者进行肝脏活检,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淑琴;兰琳;崔生达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1051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自1984年4月~1996年3月,我院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51例,均进行了胃镜检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黎景宜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小儿胃、十二指肠炎症及溃疡并出血25例临床分析

    尽管小儿上消化道慢性炎症、溃疡、出血的发病率不如成人高,但在儿童中也不少见.只因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而长期被误诊为肠寄生虫病、胃肠功能紊乱及胶型癫痫等.现将确诊的25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黄晓琴;吴三明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486例慢性胃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这一观点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近年来HP与胃癌的关系也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486例慢性胃病患者进行了HP感染率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巫罗车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梗阻性黄疸的内镜介入治疗

    建立通畅有效的胆道引流,是治疗胆管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特别对梗阻性黄疸,更是如此.外科治疗是传统的方法,而内镜介入治疗以其独特的方法,也能有效的解除胆道梗阻,本组介入治疗5例梗阻性黄疸,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强;李素琴;殷健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复合性溃疡494例内镜与临床分析

    复合性溃疡是指同时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属消化性溃疡的特殊类型,其并发症发生率高,内科治疗效果差.我院近5年内镜检查17498例,诊断消化性溃疡5673例,其中复合性溃疡494例,占8.7%,内镜检出率为2.8%,现将复合性溃疡与随机选取同期单纯性溃疡494作为对照组,分析如下.

    作者:陈元鸿;陈垦;王菊岩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CDB-射频治疗机治疗60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CDB射频仪为体外非接触型新一代治疗痔疮、结肠炎等疾病的仪器,对人体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我院采用该仪器治疗结肠炎6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晖;赵元真;高春芳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纤维结肠镜检查两种肠道准备方法的对比观察

    良好的肠道准备是纤维肠镜检查的首要条件.我们比较了两种肠道准备方法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青梅;徐健晶;冯英;莫华澍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自行改装内镜食道静脉曲张单圈结扎器为连续结扎器

    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结扎术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新技术.近年来被广沣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国产单个皮圈结扎器具有价廉、可反复多次使用优点,但操作时需用内镜外套筒并需多次插镜安放结扎圈才能完成多处曲张静脉的结扎,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术中时间.近国外推出的连续结扎器解决了以上不足,但由于仅能一次性使用,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国内的广泛应用.我们参考国外产品,将国产结扎器(天津天医硅胶厂生产)稍加改装成连续结扎器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龚飞跃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单克隆抗体AA1在肥大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粘膜肥大细胞(mast cell)在胃肠道炎症特别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2],了解肥大细胞在组织中的分布及其脱颗粒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诊断及研究中,肥大细胞的染色一直采用化学染料如阿尔辛蓝(Alcian blue),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等[8],但这些试剂特异性差,在常规病理制片时,计数变化较大,因而影响对结果的诠释.本文介绍一种肥大细胞的特异性抗体一抗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tryptase)单克隆抗体AA1,适用在常规病理制片中对肥大细胞的染色.

    作者:徐克强;张万岱;周殿元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胃镜下喷洒复方纤维素胶-凝血酶混液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23例

    凝血酶为一种强力的止血剂,对各种体表、体腔等的出血性病变具良好而确切的止血效果,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作者于1996年4月至此期间,应用本院自制的复方纤维素胶与凝血酶混合液经纤维胃镜喷洒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共2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浓亮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Dieulafoy病14例临床分析兼文献复习

    Dieulafoy病(Dieulafoy disease,DD)是严重威胁生命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原因之一,临床上常以无先光突发致命性大呕血为其特征,以往本病的病死率高.正确认识和处理本病,是抢救患者的关键.近年来国内文献均个例报道该病的诊治经过,为此笔者查阅近10年来国内外文献[1-13],加之1986~1996年10年间二家医院诊治的14例DD的临床资料,就DD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作一讨论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陈国昌;李兆申;许国铭;孙振兴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检测血清甘胆酸对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的诊断意义

    血清甘胆酸检测是评价肝功能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指标.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甘胆酸(CG)的浓度,旨在探讨CG对慢性、良恶性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浓亮;智发朝;赖卓胜;袁爱力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内镜细胞学肿瘤检出率与相关因素探讨

    内镜是检查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内镜的细胞学刷片与活检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为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手术与内科的积极治疗,及时、准确、快速地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依据.但实践中发现,阳性检出率并未达到满意的期望值,临床也提出疑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就影响消化道内镜细胞学阳性检出率的因素提出以下探讨.

    作者:陆药丹;赵彤;张洪海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云南临沧云县地区汉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1994年4月-7月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云南临沧云县汉族618名自然人群进行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提示:1.云县汉族HP感染率及HP感染与年龄的关系与国内外报导相似.2.支持HP感染的动物源性理论.3、饮水可能是HP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4、HP感染的流行模式和已知粪-口传播的甲型肝炎相似.5、吸毒是影响HP感染的重要因素.6、食用大蒜是HP感染的重要保护因素.

    作者:周曾芬;张永生;崔蓉;王玉明;罗家洪;查学安;周崇斌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蝎毒素对鼠大肠癌DNA和RNA的影响

    蝎毒素是由全蝎毒腺细胞所分泌的一种小分子活性多肽类物质.对消化道肿瘤的抗肿瘤作用已被研究所证实[1,2],但其机理未明,为了探索蝎毒素对大肠肿瘤DNA及RNA的影响,我们对东亚钳蝎毒素防治Wistar鼠大肠癌过程中的肿瘤组织DNA及RNA进行了流式细胞分析.

    作者:赵文召;高春芳;吴保平;李冬晖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16例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分析

    消化道出血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但病因复杂且病变可能涉及的脏器组织种类较多,诊断时仍需慎密考虑.尽管现代诊断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有一部分病人通过常规检查难以明确诊断,这类消化道出血通常被称为隐源性消化道出血(Occult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OGH).由于这类患者起病隐袭,诊断困难,治疗上往往很棘手并常导致致误病情.本文通过对16例经手术证实的此类患者的病因和诊断方法的分析,以期提高对这类疾病的正确认识.

    作者:杨林;袁爱力;张振书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去氧胆酸钠损伤胃粘膜引起胃酸分泌改变机制的研究

    我们在研究去氧胆酸钠(DOC)损伤胃粘膜后的修复机制时,发现胃分泌的改变对胃粘膜损伤修复有重要影响.NO,作为一种胃粘膜保护性物质,在胃粘膜损伤后即见增高,因而本文探讨NO与胃酸分泌改变的关系.

    作者:曾锦章;张万岱;周殿元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基层官兵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选择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患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调查发现,基层官兵的HP感染率亦较高.本文应用两种方案治疗基层官兵HP相关性慢性胃炎及溃疡病,旨在进一步掌握根除HP的药物疗效,为基层单位开展HP的根治和防病工作提供药物选择的可靠依据.

    作者:曹洪流;智发朝;范立群;马武祥;陈毓芬;王凌云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尿型纤溶酶原活化素受体在大肠癌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和意义

    肿瘤转移与局部纤溶酶原活性增强有关,其中肿瘤细胞分泌尿型纤溶酶原活化素(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抗原增多,癌细胞表面的尿型纤溶酶原活化素受体(u-AR)增强.u-PA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能使纤溶酶原活化为纤溶酶.后者能催化多种蛋白质的降解和活化Ⅳ型胶原酶来溶Ⅳ型胶原的网状结构.u-PA在体内作用有赖于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表达.我们应用抗配体抗体法检测大肠癌活检标本的u-PAR,并同时检测CerbB-2蛋白(P185),探讨u-PA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陈锡美;张霞;冯久贤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症候群,占消化疾病患者的20-40%,在治疗上仍较棘手且意见不一,胃肠促动力药的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笔者于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对188例FD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西沙必利及吗丁啉治疗,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邓小建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AT-C型活性炭载附丝裂霉素对食管/胃癌的靶向化疗

    肿瘤局部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由于活性炭微粒具有附着肿瘤表面的特征,吸附药物后能持续向局部瘤组织释放,且不增加毒副作用,故能充分达到肿瘤化疗的靶向作用[1].本文用自行研制的活性炭微粒(AT-C型)作为载体,吸附丝裂霉素(MMC),在内镜下向食管/胃癌者瘤体内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吴三明;郑国凡;蒋述均;尤芳华;张宇红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内镜下胆道支架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内镜胆道支架治疗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于胆道内置内引流管以解除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的新型治疗手段.与传统外科手术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相比,具有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优点.且适应症广,临床上各种原因导致的胆道梗阻都可通过放置支架达到引流减黄,姑息治疗等目的,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胆道梗阻的常规治疗方法.现就目前临床上已较成熟的塑料胆道支架和近年刚问世的金属胆道支架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坚;李兆申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胆汁返流征候群及其发生机制

    胆汁返流是胃部疾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和疾病,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曾锦章;张万岱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血清PⅢP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一、组织学基础肝细胞外基质由胶原、氨基葡萄糖多糖和糖蛋白三类大分子物质构成,以胶原含量多.目前公认肝脏至少有五种胶原,以Ⅰ、Ⅲ、Ⅳ型为主,Ⅲ型前胶原是Ⅲ型胶原的生物合成前体,在成纤维细胞中合成并释放,这种前肽在细胞外被裂解转变为胶原,N端前肽Col 1-3在这一过程中以等分子比例形成Ⅲ型胶原,并进入循环.因而,血清N端前肽水平能用于测量Ⅲ型胶原的合成.

    作者:汤绍迁;谢明;于皆平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癌胚抗原多聚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多聚核酸疫苗(Polynucleotide vaccine),多被称为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二种,是九十年代兴起的一种以核酸为基础的新的免疫接种技术.由于该疫苗既能激发与重组活疫苗相似的免疫反应,又具有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且具有制备简单、接种方便等优点[1],自1994年在日内瓦召开首次国际性的关于核酸疫苗的会议以来,迅速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部分核酸疫苗已获准进入一期临床试验[1,2].

    作者:李云贵;谢波;王晓怀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紧急胃镜诊疗过程中致心跳骤停抢救成功1例报告

    紧急胃镜诊查是上消化道急症,特别是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性病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诊疗手段,一般并发症较少.近遇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行紧急胃镜检查诊疗过程中心跳骤停,经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浓亮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早期便意感为特征的心绞痛5例报告

    临床上冠心病患者因用力排便发生心脏猝死屡有发生.而以早期强烈便意感为特征的心绞痛较为罕见.干休所门诊部自1988年至1993年共发生五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萍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青年人胃癌27例分析

    对象和方法南方医院近18年来胃镜检出胃癌801例,其中青年人胃癌27例,男性9例,女性18例,年龄12至30岁,20岁以下3例,20至25岁9例,25岁以上至30岁15例.

    作者:李俊达;张万岱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内镜下治疗2例早期大肠癌

    病例报告例一、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便血一年,外院结肠镜诊断为结肠多发性息肉入院.肠镜示: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共发现5个大小约0.5~1.0cm息肉,平基或亚蒂,表面光滑,分别予钳除或电凝切除.

    作者:许燕萍;邱小蕾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肝内胆管癌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肝内胆管癌(Cholagio Carcinoma)是由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又称胆管细胞性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时多属晚期.为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肝内胆管癌超声显像进行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志辉;侯淑琴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D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大出血5例

    Dieulafoy病是罕见的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以突然反复发作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常见于贲门与胃交界处的胃体小弯侧,亦可发生于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及结肠,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常导致死亡.1993年9月至1996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佐光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肝硬化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报告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腹胀2年,呕吐,腹泻伴发热4天,咳嗽2天入院.既往有肝炎病史.入科检查:体温37.9℃,神志清楚,慢性病容,巩膜皮肤轻度黄染.左下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量湿性罗音.心脏无异常.腹稍膨隆,轻度腹壁静脉曲张,腹肌软,无压痛,肝未触及,脾肋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

    作者:胡炳德;侯淑琴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微小胃癌4例报告

    我院于1986年1月至1996年11月发现微小胃癌4例,均经胃镜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嘉培;林静兰;钟伟润;黄元熹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8例

    胃镜下喷洒止血药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重要手段,以往常用的药物有去甲肾上腺素和孟氏液.我院于1995.10~1996.10在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8例30人次,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梁远国;何统芳;杨勇;田琴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纤维胃镜诊断胃癌82例分析

    我院自1991年1月到1995年12月应用纤维胃镜检查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3800例,诊断胃癌82例.镜检发现率为2.16%.现简要报告其一般资料及病理类型.

    作者:卢涛;肖丛辉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中华误诊学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汕头市举行超声内镜临床应用学术报告会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中南六省(区)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广东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广东消化学会1997年科学馆(周三)学术活动安排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第一届编委会

    作者: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肠易激综合征的几个问题

    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研究近十多年来国外进展较快、报道不少,而我国仅是开始,我们面临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作者:胡品津 刊期: 1997年第01期

  • 亚太地区10届胃肠病及7届消化内镜会议纪要 (关于肝炎及肝、胃、肠、胰腺癌部分)

    一、关于肝炎(一)肝炎病毒的致病性目前认为HBV、HC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而HAV、HEV是急性、亚急性肝炎的主要病原.印度的Tonden报告10-28%的成人急性肝炎因HAV所致,HAV很少引起暴发性肝炎(1.7%),也不引起亚急性肝炎,除非超感染或并有其它肝炎病毒的感染.

    作者:白岚;张万岱 刊期: 199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