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3-1383
  • 国内刊号:45-1126/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7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右江医学杂志   2001年3期文献
  • 三踝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报道三踝骨折治疗的体会.方法:闭合性损伤者首先采取手法复位,下胫腓联合无分离后用管型石膏固定于中位.复位失败和开放性损伤者切开复位行内固定术.结果:按疼痛程度、踝关节背屈受限和X线表现评分,疗效优者占56.5%,良占30.4%,优良率为86.95%.结论:闭合性损伤首先采取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及开放性损伤切开复位行内固定,疗效满意.

    作者:张英祥;汤晓东;徐申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β-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β-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β-阻滞剂治疗,对照组用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活性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以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为62.5%,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β-阻滞剂在控制心衰及稳定病情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武炳;蒲泉州;吴建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 TNF-α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胃癌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0天和术后20天进行sIL-2R、TNF-α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胃癌组于术前1天、术后10天和术后20天的sIL-2R、TNF-α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动态监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sIL-2R和TNF-α水平,可作为判断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林放炎;马泽麟;敖晓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经泪囊逆行插管行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目的:评价经泪囊逆行插管作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的效果.方法:对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患者,采用Z形皮瓣,并经泪囊作逆行插管的方法,找出两侧断裂端后予以吻合,留管6个月,随访.结果:所有21例患者均吻合成功,随访6个月~1年,冲洗泪道通畅.结论:经泪囊逆行插管行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洪;宋秀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病儿的防治措施.方法:综合治疗原发病,纠正缺氧、酸中毒、抗感染等,静滴止血敏、甲氰咪胍止血,效果欠佳者加用云南白药鼻饲.结果:治疗38例,治愈率86.84%,病死率10.54%,死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和DIC.结论:止血敏、甲氰咪胍合用止血效果好,加用云南白药可用于防治应激性溃疡出血.

    作者:陆日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54例的治疗体会

    报告54例扩张性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认为去除心力衰竭诱因,合理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强心剂、1·6-二磷酸果糖等是纠正DCM心衰,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孙从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机械通气治疗 (附38例临床分析)

    对3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在抢救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沈翠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2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宫腔内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00年6月以来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治疗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的22例与同期单纯用催产素治疗的30例作比较,观察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联合用药组为345±52.3ml,催产素组为466±90.1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对促进子宫收缩作用优于单纯应用催产素,能较好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可靠.

    作者:曹桂荣;赵昌银;王剑;曹树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4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来我院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44例.结果:经联合应用改进的环磷酰胺冲击疗法,配合中药制剂及对症处理,治疗总有效率为86.4%.结论:早期诊断、肾活检、合理用药可提高疗效.

    作者:王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梅花针治疗肱骨干上段骨折19例报告

    目的:探讨梅花针在肱骨干上段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实用性.方法:取上臂上段前内侧切口,在直视下复位骨折部,选择合适直径的梅花针向上击入骨折近端髓腔,穿出皮肤,回击入骨折,远端髓腔,针尾露出并埋于皮下.结果:随访6至10个月,未出现骨不连、骨感染,无关节僵直,全部达到优良.结论:梅花针是肱骨干上段骨折的良好内固定材料,疗效良好.

    作者:杨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性病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性病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8例年龄为20~68岁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性22例,器质性16例.轻度21例,中度10例,重度7例;平均病程22个月.结论:性病可以导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作者:龚奉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65例治疗分析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造成耐药菌株增加的重要原因,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治疗在选择抗生素方面存在不合理搭配现象.通过对本院近5年收治的6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用药分析,为规范经验性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生素用药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何乐;王晓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双矩形钉治疗胫腓骨骨折48例体会

    通过对48例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对双矩形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进行探讨.认为双矩形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好,副反应及并发症少,有临床实用价值,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应摄健侧小腿全长正侧位片,作为选择矩形钉的依据.

    作者:李加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带掌背动脉及神经逆行复合组织皮瓣修复手部损伤

    目的:探讨用带掌背动脉及神经的逆行复合组织皮瓣修复手部损伤的效果.方法:设计切取带掌背动脉及神经的逆行岛状复合组织皮瓣,皮瓣内包括有神经、肌腱、骨质,甩来修复手部皮肤、肌腱及骨缺损,临床应用8例.结果:8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薄,外形美观,感觉良好,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此种方法效果可靠、满意,损伤小,手术简便易行,适于推广普及.

    作者:郑泽锋;蔡家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丘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60例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TC检查确定出血部位以明确诊断.结果:确诊为左侧丘脑出血32例,右侧丘脑出血24例,双侧丘脑4例.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率为60.0%,偏瘫率为23.3%,死亡率为6.7%.结论:CT检查可以准确确定丘脑出血的部位、范围大小,及早作出明确诊断.

    作者:黄烈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附九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9例起病在6小时内的AMI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溶栓剂8例选用尿激酶,剂量为20万~120万u,平均45万u,1例用rt-PA剂量为50mg.溶栓开始后每15分钟作1次冠脉造影,判断冠脉TIMI血流分级.结果:9例冠状动脉开通率为100%,其中TlMIⅡ级2例,Ⅲ级7例.溶栓开始至血管再通时间15~60分钟,平均30分钟.5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1例镜下血尿,2例穿刺点局部血肿.随访1/2~2年心功能均在Ⅰ~Ⅱ级.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IRA再通率高,溶栓剂用量小,出血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作者:唐关敏;江力勤;崔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的监测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规律及其特点.方法:对56例患者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ST段变化情况.结果:共记录到缺血性ST段改变279次,其中无症状者258次(92.47%);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时心率两者的均值在有症状和无症状者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较高,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蓝闯;彭乃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报道放射性核素显像在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静脉注入99mTc-RBC后,用560型SPECT系统平行孔准直器探视,进行放射性核素显像.结果:显像12例有11例出现异常放射性聚区,阳性率为91.66%,其中54.54%病例显像所示出血部位与出血病灶相符.结论:放射性核素显像有准确、敏感、简便、无创伤等优点,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绍奖;邓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盆腔炎性包块三种治疗方法比较

    目的:对92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将病例随机分甲、乙、丙三组,分别用盆腔插管注药、盆腔插管注药+红藤合剂保留灌肠及大剂量抗生素静脉全身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甲、乙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甲乙组与丙组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盆腔插管注药是盆腔炎性包块佳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朱文琴;王兰芬;林春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降纤酶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老年脑梗塞

    目的:观察降纤酶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老年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用降纤酶静滴,治疗组用降纤酶+β-七叶皂甙钠静滴.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0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则分别为2例、23例、8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降纤酶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老年脑梗塞较单用降纤酶疗效更佳,且副作用少,方便、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彭武治;张绪操;杨康庄;秦章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氧化碳中毒八例抢救体会

    目的:报道一氧化碳中毒8例抢救的体会.方法:高浓度吸氧加速碳氧血红蛋白解离,静滴20%甘露醇、地塞米松、654-2,静注盐酸纳络酮,抗生素预防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结果:短时间内解除昏迷状态而痊愈出院.结论:高浓度吸氧加用改善脑水肿药物是抢救CO中毒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志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异丙酚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异丙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观察其效果及副作用.方法:200例早期妊娠妇女以2mg/kg静注,30~40秒内注完,观察其镇静镇痛效果、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异丙酚起效快,效果好,术后恢复迅速而完全,对呼吸、循环有轻度短暂抑制作用.结论:异丙酚适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但要注意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作者:彭俊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用酚妥拉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将47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用药组24例,给予垂体后叶素加酚妥拉明治疗;单用药组23例,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联用药组为91.67%,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联用药组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单用药组(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加酚妥拉明是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胎心率延长性减速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眙心率延长性减速(PD)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PD进行临床分析,取同期胎心监护正常者38例作为对照.结果:24例PD中常见的相关因素为脐带绕颈和羊水过少.PD组羊水污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PD合并其它异常图型其羊水重度污染率显著高于单纯PD组(P<0.01).结论:PD常提示脐带异常或羊水过少,PD合并其它异常图型者需尽快结束分娩.

    作者:周佳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羊水过少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孕妇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103例羊水过少孕妇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两种方式,新生儿窒息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胎儿宫内状况良好,仅有羊水过少而无其他高危因素者,可以阴道试产.

    作者:刘琼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胸部创伤10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胸外伤与抢救方法的关系.方法:回顾2年来收治109例胸外伤及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09例中死于失血过多1例,死于术后感染6例,治愈率93.58%,死亡率6.42%.结论:胸外伤引发休克及炎症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引起胸部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胸外伤危重者应及时给予抗休克、手术及抗炎等治疗,可提高胸外伤的治愈率.

    作者:陈国强;谢昌林;黄元鲁;陆晓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外伤性脾破裂10例的EC胶修补术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采用EC胶修补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清除失活脾组织并暴露其破裂创面,将粘有EC胶的明胶海棉片平整地填塞于创口,距创缘1cm左右行U形缝合,观察无继续出血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果:均痊愈出院,1个月后B超复查均示脾形态良好,未发现并发症.结论:用EC胶行脾修补术止血可靠,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宁球;蔡永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性病病原微生物结果分析

    近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同时多种病原体合并感染的病例也不断地增加,但因病历分布及检测方法的不同而使得阳性率及合并感染模式分布也有所不同,笔者筛选近年来报道的各种检测技术,对本院门诊妇产科生殖器溃疡病人324例,随机连续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等性病病原微生物检测,现报道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黄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2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与烟酸肌醇酯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将4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治疗组服用洛伐他汀,对照组服用烟酸肌醇酯,连用4周后检测患者血清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上升.结论:洛伐他汀调脂疗效优于烟酸肌醇酯,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廖克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抗生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6例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足量、联合、合理配伍应用抗生素,能迅速缓解病情.结论:及时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病死率,进行预防性抗霉菌治疗非常必要.

    作者:李青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外伤性白内障60例治疗体会

    回顾分析60例外伤性白内障的治疗经过,对其受伤情况、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探讨其佳治疗方案.

    作者:杨秀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近期和远期效果的评价

    目的:评价单瓣与双瓣置换术的近期与远期效果.方法:70例风湿性心脏病人采用国产上海碟瓣行机械瓣置换术,其中单纯行二尖瓣(MV)置换术者47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AV)双瓣置换术者23例.生存者100%随访1~7年(平均4.76±1.7年).结果:院内死亡4例,死亡率为5.71%.随访中死亡2例,远期死亡率为0.63%人·年.7年生存率为95.69%,l0年生存率为93.89%.94.00%术后心功能均改善Ⅰ~Ⅱ级.结论:房颤(Af)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应暂缓手术;国产上海碟瓣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只要处理恰当,双瓣手术的危险性不比单瓣手术的危险性高.

    作者:夏旭;周海波;李嘉维;林钦汉;刘琴湘;丘瑞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尼莫地平加小剂量阿斯匹林治疗偏头痛45例观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加小剂量阿斯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用尼莫地平40mg,每日3次,阿斯匹林50mg,每日3次,对照组用镇痛宁4粒,每日3次,谷维素20mg,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前者优于后者(χ2=7.52,P<0.05).结论:尼莫地平加小剂量阿斯匹林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副反应少而轻,用药简便,价格低,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赵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38例死因分析

    目的:分析造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的原因,为提高颅脑损伤病人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38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病人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8例中,交通事故、暴力击打、坠落是造成颅脑损伤常见原因.早期多死于伤情过重、未能接受正规及时的院前急救,中晚期多死于严重并发症.结论: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控制创伤后颅内高压,尽早得当救治,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HCV的基因型

    目的:用5'非编码区(5'NCR)1、2、3、1b型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技术,对HCV-RNA阳性血清进行分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根据保守的5'-NCR设计型特异性引物,进行HCV基因分型.结果:对80份HCV-RNA阳性血清的分型率为91.8%(73/80).73例中混合感染10例,1型58例,其中1b亚型52例,3型5例.结论:所用的型特异性引物可成功地对HCV基因分型,分型结果证实HCV流行优势株为1b型.

    作者:黄健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近况

    消化性溃疡(PU)包括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各家较一致的看法是PU由多种因素所引起,其主要是由于胃粘膜的防御因子和攻击因子失衡之结果,防御因子有粘液和碳酸氢盐,粘膜屏障,粘膜血流,细胞更新,前列腺素,上皮生长因子等.攻击因子有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HP),非甾体抗炎药,酒精、应激等.

    作者:邓有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成药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概述

    中成药在我国药品应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剂型、品种不断更新扩大.由于中成药成分复杂,分离提取繁琐,所以一直是药品检验的难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许多准确、快捷、方便的检测方法.这一点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得以证实,在收载的中药成方或单味制剂275种中有含量测定就达130种.现将有关中成药含量测定方法概述如下:

    作者:彭乃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电图ST-T正常变异及异常的诊断

    所谓正常变异心电图,其心电图图形不同于正常心电图,但其产生机理不同于病理变化,而是由于一些生理情况的变化引起的.ST-T异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可分为正常变异及功能性改变,也可能是器质性的病变.但目前有些心电图及临床工作者将ST-T异常诊断为心肌缺血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其实导致心电图ST-T异常的并非只有这种因素,还有诸多因素可引起ST-T异常.

    作者:董萍;余丽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4~14h)脑组织广泛肿大成膨胀(1),常于伤后早期出现难以遏制的颅内高压.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是脑外伤死亡率很高的一种急症,有文献报告死亡率高达87.2%.

    作者:谭秋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14例的护理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病情凶险,预后恶劣,可继发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肺水肿、肾功能衰竭、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引起早产、死胎及孕妇死亡,对家庭和社会危害大.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实施有效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做好抢救,降低死亡率.我科于1997~2000年共收治妊娠合并重症肝炎1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红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精神病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观察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单纯地护理疾病为主,护士只限于执行医嘱、打针、发药、输液等,因此人们错误地认为护理工作不需要什么学问.当今,随着社会生产力与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各种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及生活方式对人们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作者:黄瑞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1例护理体会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越来越常见,而且越来越严重,因早期治疗护理不当而造成截肢相当多见.因此,在护理中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肢端血运情况、伤口渗出改变、内外固定牢固程度及患肢功能锻炼是提高治愈率、减少伤残率的关键.现将我院1998~2000年收治的11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赖仕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心脏病人30例护理体会

    心脏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常出现胸闷、心悸、气喘、咳嗽、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症状,严重危及老年人的健康及生命.因此,掌握老年人心脏病的特点,及时治疗,精心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心脏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彩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血糖增高,尿糖阳性,患者常表现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无力等症状,发生高胆固醇血症时,患者易并发胆石症.现将我院1990~2000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胆石症26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艳娟;彭桂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生儿硬肿症15例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硬皮症,是由受寒、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多见于极低体重新生儿,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护理,可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我院儿科自1995年8月~2000年11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l5例,经采用复温、补液、补充热量、预防感染、改善微循环及对症处理,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韦月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婴幼儿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比较观察

    目的:报道婴幼儿两种静脉穿刺法成功的效果观察.方法:将婴幼儿分为两组,每组60例,第1组用生理盐水作引液,针头与静脉成15°角穿刺,第2组不用引液,针头与静脉成20°角穿刺.结果:第1组成功率为80.00%,第2组成功率为5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理盐水为引液以15°角进针可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麦淑贞;黄美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分析和急救护理

    某些化学物质、食物及有毒动植物等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损害组织细胞,破坏神经及体液的调节机能,使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即为中毒(1).

    作者:黄金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严重多发伤院前抢救配合体会

    严重多发伤常伤势重,伤情变化快,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高,因此,做好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对延缓病情发展,缓解休克,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1997年1月~2000年12月共出诊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113例,现将抢救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源性脑栓塞34例的观察与护理

    脑栓塞系指脑血液循环中的固体或液体等各种栓子阻塞脑血管,造成相应部位缺血性梗塞.而心源性脑栓塞系指栓子来自于心脏,是脑栓塞中常见的一种(1).本病起病急骤,既有神经系统病灶体征,又有循环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病情复杂,病残率高,而细心地观察和精心的护理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心源性脑栓塞病人3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碧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腹腔脏器损伤16例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腹腔脏器损伤病情危急,发展快,预后凶险,常因引起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医护人员在思想上务必高度重视,采取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护理配合,尽快施行手术.方可使病人转危为安.我院1998年2月~2000年12月共收治腹腔脏器损伤16例,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农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随着诊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监护室(CCU)和溶栓治疗的推广,抢救操作规范化等因素的参与,AMI急性期死亡率已大大下降,目前已低于10%.对AMI的整个诊疗过程、护理和医疗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护理在接诊病人,收集临床资料,观察病情变化,参与落实治疗抢救措施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庞小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并支架术的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用经皮穿刺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达到治疗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的目的.PT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约为10%~43%(1).而冠状动脉内支架(Stent)的机械支撑作用可防止内膜撕裂和即刻弹性收缩所致的急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防止或减少PTCA术后的再狭窄,延长开放时间.

    作者:罗桥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护理

    白内障是我国致盲的主要疾病,也是我国治盲的重点对象.我院从1996年起开展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使许多患者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前术后护理在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护理人员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是避免因护理不当造成对患者不必要伤害的关键.我院1996~2000年实施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4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精神病伴发低钾血症的观察及护理

    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伴发低钾血症,临床上较常见,及时发现和恰当的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1998提3月至2000年3月,共检测出低钾血症患者16例,应用静脉及口服补钾治疗低钾血症患者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就16例精神病患者伴发低钾血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重度妊高征急救及护理体会

    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及子痫)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孕妇全身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周围血管阻力明显上升,致使血压急骤上升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征象,如不严密观察,迅速控制血压,将会危害母婴的健康和生命.我院1990年1月1998年4月共收治重度妊高征11例,现将其急救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岑顺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腹膜外剖宫产62例的护理体会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腹膜外剖宫产在国内日趋增多,该术式不进腹腔剖宫,避免刺激腹腔肠管,具有术后肠蠕动早,肠粘连少,产妇能早进食,利于术后康复等优点.我科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符合行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条件者施行该术共62例,效果良好,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覃孟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病人气道的护理

    由于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神志不清或昏迷,一般情况差,且大多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不能自述病情和料理生活.因此精心的护理和细致的观察是机械通气患者抢救的关键措施之一,而气道的管理又是机械通气护理中重要的一环.我科从1998年12月~2000年10月共使用机械通气救治病人24例,均采用经口腔气管插管连接法,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慧;肖桂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用多功能呼吸机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尽管呼吸机应用于临床已较为普遍,但在心肺复苏(CPR)后使用多功能呼吸机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的经验在县级医院较少见.现将我院内科1999年7月至2000年12月应用多功能呼吸机成功抢救18例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梅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少见的心室心肌心电阶梯现象

    心室电压(QRS)是额面向量环在导联轴的投影,同一导联中电压应是相同的.以电压一高一低交替出现的电交替现象,临床较常见,大部分是心肌病变的表现,而以阶梯现象出现的电交替较少见,现报告1例.

    作者:林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患者黄某,男,71岁,会计.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6小时就诊.查体:体温36.4℃,脉搏9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8/10kPa,诊断:脑梗死.按医嘱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滴速20滴/分,静滴5分钟后发现病人诉耳后瘙痒,全身皮肤潮红,继之呼吸困难、心跳骤停,即停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更换输液器.

    作者:李晓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素高捷疗口腔膏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观察

    复发性口疮在口腔科的日常门诊量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该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虽然有自限性,但溃疡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临床上主要以局部治疗来缓解疼痛.素高捷疗口腔膏是新近出现的一种局部用药物,为了解其疗效,我院将收集的50例轻型复发性口疮用素高捷疗口腔膏治疗,并以同期收集的另50例用洗必泰口腔溃疡膜治疗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腹部横切口间断全层缝合193例的临床效果

    妇科腹部手术采取何种切口或缝合方式对切口愈合有利,是术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我科于1998年11月至2000年6月对193例妇科、产科腹部手术采取横切口皮肤及皮下鼢肪贯穿间断全层缝合法,术后切口Ⅰ级愈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耀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波姆红外光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729例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占妇科门诊的40%~60%,是诱发宫颈癌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1),因此,对慢性宫颈炎须进行及时治疗.波姆红外光是近年来应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方法,其近期疗效高,一次性治愈率高达93%~98%.我站于1995年开始应用波姆红外光治疗仪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局部照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3O例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危险因素甚多,如何提高患者对手术麻醉的耐受力和手术的安全性是临床麻醉工作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我院1996年9月至2000年9月进行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硬膜外麻醉30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黄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附38例分析)

    我院自1994年1月~1998年12月,采用简易鼻塞式CPAP氧疗为主的综合措施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3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常用量冬眠灵致锥体外系症状九例分析

    冬眠灵在儿科临床中应用广泛,有报道连续用较大剂量可致锥体外系症状(1),但在临床中常用量也可导致该症状出现,并且易误诊为破伤风、脑炎、癫痫等疾病.现将我科于1998年以来收治的9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叶德志;李文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沐舒坦佐治小儿肺炎54例临床观察

    小儿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病、多发病,患儿肺部体征消失缓慢,痰不易咳出,目前临床上适用小儿的满意有效祛痰药物尚不多见。我院儿科于2000年1月至11月静脉使用沐舒坦治疗小儿肺炎54例并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功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临床观察

    妊娠12~15周要求引产者,在临床上是较为困难处理的一类型.行钳刮术危险性大,行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穿刺难度大.我们采用米非司酮伍米索前列醇引产,与宫腔内羊膜腔外利凡诺引产比较,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俊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腹股沟斜疝282例的治疗体会

    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腹沟管突出即为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腹外疝.我院1991年1月~2000年5月共收治腹股沟斜疝282例,占同期腹股沟疝的91%,现结合文献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业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穿琥宁治疗100例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严重影响患儿健康.以往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我院应用穿琥宁对100例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宁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54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尤以老年人多见.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仅在心电图检查时有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等典型AMI表现,即无痛性AMI,易出现误、漏诊.现将我院1992~1999年收治的54例无痛性AMI患者的诊断过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韦丽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点(1).笔者在广西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进修期间,收集自1990年元月~1995年8月应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手法为主综合治疗颈源性头颈痛2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颈痛的机理和疗效.方法:为明确为颈源性头颈痛的278例患者采用分筋理筋、提拉牵引、旋转复位等以手法为主的综合疗法,随机抽查同期用其他方法治疗的同类病症158例作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8.78%,总有效率98.92%,对照组痊愈率53.79%,总有效率76.5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手法治疗颈源性头颈痛疗效显著,手法设计和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黄荣武;黄孙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压痛点封闭治疗颈肩腰腿痛

    目的:探讨用压痛点封闭治疗颈肩腰腿痛症的效果.方法:用强的松龙加1 %的利多卡因溶液做压痛点封闭注射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病症共822例.结果:优603例占73.4%,良131例占15.9%.结论:压痛点封闭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症疗效好,简易、安全、经济,适合各级医院应用.

    作者:范忠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文山州1998~2000年O~4岁儿童死因分析

    为了反映文山地区经济、文化和卫生领域的发展水平,我院按照<云南省妇幼卫生业务技术工作方案>要求,对文山州8个县0~4岁儿童的死亡情况进行登记并归类统计,现将1998~2000年0~4岁儿童的死因进行分析,并对本州今后儿童卫生保健工作提出建议,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克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86例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

    新生儿破伤风(NNT)是由破伤风芽孢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并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多发生在边远、贫困、交通不便的地区.为探讨影响NNT发生的因素,制定有效防制措施,现对1999、2000年共报告的186例新生儿破伤风疫情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黄青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田阳县3058名中学生视力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体质及健康状况,我们于2000年5月对在校中学生进行定期健康体检,本文就两所中学的3058名学生进行定期健康体检中的视力检查进行分析,并对1995~2000年中学生视力变化的有关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对性别、城乡、年级别的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进行比较,现将调查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覃凤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分析

    龋病是儿童时期易患的一种疾病,对儿童健康、健美造成一定危害,WHO已将其列入全世界重点防治疾病的第三位.1999年1~l2月我们对本县城区及附近乡村共831名学龄前儿童乳牙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蓝春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基层妇产科医师与全科医学继续教育

    随着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社区迫切需要充实高素质的医疗人才,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妇产科医师均未接受过系统的全科医学教育,因此进行继续教育是一项迫切任务.文章从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管理等论述基层妇产科医师与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的问题,并就如何搞好此项工作提出建议.

    作者:林力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六神丸、聚肌胞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我院1998~2000年采用六神丸与聚肌胞注射液治疗30例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甲状腺囊肿37例

    我院1998年4月~2000年12月对37例甲状腺囊肿患者施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37例患者中男5例,女32例,年龄16~59岁,平均40.5岁,病程17~120天.无症状13例,有症状24例,以颈前发现包块,颈部压迫感和/或吞咽时牵扯感为主要表现.

    作者:罗租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创伤性膈疝X线分析(附五例报告)

    创伤性膈疝为下胸部、上腹部严重闭合性损伤或利器穿透伤所致膈肌破裂,腹腔内脏疝入胸腔而形成,其发病急,且较隐蔽,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易漏诊、误诊.X线检查是诊断膈疝常用且较可靠的手段,笔者搜集5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荣报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