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003-1383
  • 国内刊号:45-1126/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7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右江医学杂志   2009年4期文献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41例,行内科保守治疗;微创手术组46例,在内科治疗的同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7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效果和两组存活者21 d,30 d评定Barthel指数.结果 微创手术组治疗7 d神经功能缺损得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微创治疗组显效率为56.5%,总有效率为82.6%,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微创治疗组治疗21 d,30 d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亦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农杭霖;苏达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塞通片对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塞通片对高血压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8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血塞通片口服,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的hs-CRP水平均显著改善(P<0.01),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结论 血塞通片能降低C-反应蛋白,改善高血压病的血液流变学,减轻高血压病及器官损害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世亚;颜永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甲硝唑联合利多卡因含漱治疗化疗并发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硝唑联合利多卡因含漱治疗化疗并发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62例恶性肿瘤化疗并发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在其它治疗护理方案相同条件下,观察组患者用甲硝唑联合利多卡因含漱液含漱,每日3次,每次10~20 ml,含漱时间5~10 min,对照组按传统的口腔护理要求进行护理.7天后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硝唑联合利多卡因含漱治疗化疗并发口腔溃疡效果良好,尤其对减轻疼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能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芳艳;冯玉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应用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3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为单纯全麻组,B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维库溴铵、琥珀胆碱等药.B组于诱导前选择T9~10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5%利多卡因3~4 ml,测定麻醉平面后给追加量,麻醉平面控制在T4~T12之间.诱导插管后术中以微泵输注丙泊酚,按需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辅以吸入0.5%~1%异氟醚维持麻醉.监测麻醉前、切皮、术中1h、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记录两组病人麻醉维持用药量和苏醒时间.结果 B组切皮、手术1h及手术结束时的MAP明显低于A组(P<0.05),HR明显慢于A组(P<0.01),麻醉药用量及苏醒时间B组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减少,术后苏醒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唐进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在评价肝动脉栓塞介入(TACE)治疗肝癌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对143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后行CDU检查,观察肿瘤大小、血供及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TACE术后大多数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总有效率为62.94%;肿瘤内部及周边血供明显减少(P<0.01),以肿瘤内血流减少更明显,肝动脉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 CDU能客观判断肿瘤大小及血流灌注状态,是检验肝癌TACE效果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张慧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强化住院酒依赖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住院酒依赖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强化健康教育,以减少患者出院后的复饮率、再住院率和延长复饮间隔时间.方法 将2007年住院的56例酒依赖患者及家属作为观察组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酒依赖的临床表现、危害,减少酗酒行为.同时将2006年50例酒依赖住院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的常规的健康教育.两组观察期均为一年.结果 在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教育时间为(14.4±9.8)h,家属平均教育时间(4.2±1.1)h,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院一年内观察组患者复饮率为32.1%、病情复发再住院率19.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强化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饮率、病情复发再住院率.

    作者:梁晶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88例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对急诊科3年多收治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措施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多共收治院前或院内呼吸心跳骤停患者88例,其中院前58例,院内30例,院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复苏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院前者,心血管疾病复苏成功率较高.结论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病因、发病地点及复苏开始时间有关,普及CPR知识,缩短复苏开始时间,加强急救体系建设,能提高复苏成功率.

    作者:杨小冶;黄永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的动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体液免疫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MP-IgM阳性28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并与 2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IgA、IgG、IgM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一周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补体C3、C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的水平,对其病情和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逯艳梅;李海峰;曹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透析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目的 对比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简称血灌)、血液透析(简称血透)两种治疗方式对维持性透析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简称P300)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4例须行维持性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灌组30例,血透组34例,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开始前、6个月后P300的潜伏期、波幅,并与4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前ESRD患者的P300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波幅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血灌组和血透组P300潜伏期和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血灌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血灌对维持性透析患者P300的影响较血透有显著性差异,血灌对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较血液透析好.

    作者:李雪斌;王洁;林栩;何美娟;陆桂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76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B组36例,分别于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治愈率、复发率及创面愈合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疗效确切,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复发率,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李少珠;肖胜雄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MMP-9、COX-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 MMP-9、COX-2的表达水平,阐明其与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和10例对照组标本中MMP-9、COX-2的表达量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MMP-9与COX-2在正常黏膜与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中的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MMP-9和COX-2的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上升而显著升高.MMP-9和COX-2表达有相关关系(P<0.01).结论 MMP-9和COX-2的表达与BUC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为尽早了解膀胱癌侵袭、转移提供帮助.

    作者:阿布力米提·木合塔尔;杜春辉;地力夏提·吾买尔;廖红丽;田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舒肝解忧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舒肝解忧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治疗方案,将呼吸科专科门诊及病房入选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50例),对照组(n=50例),两组患者均按相关指南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舒肝解忧中药,疗程为30天.结果 治疗组在支气管哮喘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FEV1% pre、FEV1/FVC、PEF% pre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FEV1%FVC、PEF% pre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肝解忧中药有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功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加米拉·沙依木;热孜万古丽·阿帕尔;廖洪利;田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9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药物.方法 按随机原则将19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96例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94例采用炎琥宁与病毒唑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体温正常、皮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4天内治愈率治疗组97.9%,对照组87.2%,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 =7.94,P<0.01).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黄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莪术油联合金双歧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莪术油联合金双歧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莪术油和金双歧联合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莪术油联合金双歧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好,方法简单,经济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500 mg,3次/天,同时给予盐酸氮卓斯汀2 mg,1次/天,疗程共28天;对照组42例,单独给予盐酸氮卓斯汀2 mg,2次/天,共28 天.治疗结束及停药4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6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0%;停药4周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0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0.48%.观察组两个时段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氮卓斯汀可提高慢性荨麻疹的治愈率.

    作者:郑小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糖尿病心理障碍的研究

    目的 研究针灸治疗糖尿病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的临床试验方案,将病房入选的糖尿病心理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成针刺组(n=50例),对照组(n=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添加针灸治疗.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理障碍症状都有所改善,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负性心理,同时有助于血糖控制

    作者:田青;哈力旦·阿布都热依木;潘东;田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青年人胃癌31例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1997~2003年311例胃癌患者资料,比较40岁以下青年人与大于40岁非青年人胃癌患者的特征.结果 青年组女性胃癌发病率高于非青年组;青年组胃体癌发病率高于非青年组;组织学类型青年组分化差、腺癌高于非青年组;临床分期,青年组Ⅳ期胃癌高于非青年组;青年组腹膜播种高于非青年组.结论 青年人胃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比非青年组差.

    作者:马艾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剂量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小剂量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28例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在复温时间、硬肿开始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4.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复温时间、硬肿消退时间及患儿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小剂量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钟厚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Orem护理模式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护理模式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治疗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4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自护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而自护组采用Orem护理模式护理.结果 自护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且自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3个月、6个月HSS评分依次明显高于前一时间段(P<0.01);在出院时两组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术后3个月、6个月HSS评分自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治疗术后采用Orem护理模式护理,其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彦;刘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时进行非营养性吸吮以观察其对疼痛的反应,探讨如何减少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将新生儿监护室中胎龄>35 W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在桡动脉采血时不给予任何干预.采用美国国际圣路加医疗中心NICU评估量表进行疼痛的评估,观察两组在穿刺采血时的疼痛反应.结果 对照组在进行桡动脉穿刺时新生儿所表现的状态比干预组更紧张,大部分新生儿尖叫,关节僵硬,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桡动脉穿刺采血时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可减轻新生儿刺激时的疼痛反应,提高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

    作者:郑丹丹;韦梦燕;汪莉;周世霞;张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包括心理舒适护理,鼻腔、体位、饮食等生理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以及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鼻腔填塞期的舒适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填塞期不适程度显著小于照组(P<0.01).结论 对高血压鼻出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减轻鼻腔填塞期的不适程度,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度满意度,是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韦梦燕;颜凯;邓红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

    目的 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有效性.方法 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例行玻璃体腔注射TA(4 mg/0.1ml)治疗,对照组12例不行玻璃体腔注射TA.对比分析治疗前后3个月、12个月佳矫正视力、FFA、眼压.结果 两组矫正视力治疗前视力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12个月时两组视力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3个月时FFA示黄斑区荧光素渗漏减少;12个月后黄斑区荧光素渗漏较3个月时增加,眼压未有明显升高.没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TA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安全、有效的方法,3个月的疗效明显,12个月疗效有所回落.

    作者:王雪菁;邝国英;陈一兵;翟楠;王炜;秦伟;甘惠霞;凌娅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8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2∶1比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1%(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谷绍芳;成玉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晚期癌痛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晚期癌症病人自控PCIA镇痛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晚期癌痛病人60例,采用 PCIA连续输注:镇痛配方为氯诺昔康32 mg加芬太尼0.5 mg、氟哌啶醇5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 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混合液.观察镇痛效果、睡眠质量、镇痛前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有效镇痛率97.5%,并发症减少,病人睡眠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氯诺昔康联合芬太尼PCIA镇痛可持续有效控制晚期癌症病人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梅菊香;汪英;周泉华;陶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胆脂瘤型中耳炎细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用TSB-0.25%Glu、TSB-2%Alc、TSB-4%NaCl佳培养基浓度,96孔板半定量生物膜,K-B琼脂扩散法进行抗菌药敏试验.结果 产铜绿假单孢菌生物膜阳性株为第一位,其次为金葡菌,血浆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也有一定比例;产生物膜的葡萄球菌对头孢他啶较为敏感,假单孢/变形杆菌对喹诺酮类、三代头孢和泰能敏感.结论 对细菌生物膜检测和耐药性分析,可避免临床抗菌药物的滥用.

    作者:米热姑丽·肉孜;皮力东·库亚西;石磊;廖洪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RP、CEA联合检测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RP、CEA浓度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判断CRP用作大肠癌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检测20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160例肠道良性疾病患者及220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CRP、CEA含量,分析其与病理类型,手术前后及与对照组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前大肠癌组中CEA、CRP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良性疾病组CRP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EA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肠癌组CRP与良性疾病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CEA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大肠癌组CEA、CRP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检测在肠道恶性肿瘤疾病中与良性疾病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CEA、CRP联合检测两者总阳性率高于单项测定的阳性率,在诊断、治疗监测、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互补性.

    作者:张梁;黄涵;邓巧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α-细辛脑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α-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确诊为小儿肺炎患儿2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α-细辛脑注射液静滴,疗程7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统计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23%,与对照组的75.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α-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韩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药物性肝炎76例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药物种类的日益增多,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也在相应增加.现收集我院近五年来的76例药物性肝炎进行病因和临床分析,增加对其认识.

    作者:万红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的改进

    腹股沟斜疝是儿童的常见疾病,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约有1%左右的复发率[1],需再次手术治疗.为降低手术复发率,我科从2003年2月起,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作了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汪祖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院前急救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病,是造成目前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常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之一.50%的死亡发生在发病1 h之内[1],而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是重要的致死原因,实行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廖树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65例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是限于难产不得已的情况下,为挽救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而进行的手术.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降低剖宫产率已被列为产科质量检查的指标之一.

    作者:杨新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Zimmer不锈钢空心螺钉治疗内踝骨折20例体会

    内踝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手术的目的是要达到骨折解剖复位,保持踝穴的稳定性,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关节面不平所带来的创伤性关节炎和固定不牢靠或软组织嵌顿所造成的骨不连发生的概率.

    作者:单宇;徐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肺栓塞(PE)是一种较为常见危害人类健康的血管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死亡率也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居临床死亡原因的第3位.由于肺栓塞是肺动脉分支或主干被栓子阻塞后引起的相应肺组织供血障碍,来自深静脉的栓子是发生肺栓塞的常见原因.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发生误诊或漏诊.本文旨在对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病人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T表现,并结合文献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易;黄昌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前路槽式扩大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危害严重,常影响患者工作和日常生活,临床上多主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前路槽式扩大减压能直接到达椎管前方压迫部位,解除致压物,经植骨、钢板内固定后,能即时恢复椎间的高度、生理曲度和颈椎的稳定性.

    作者:秦壁松;陈水连;柯宝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5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的诊治分析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作为一种妇科急腹症,自上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被妇产科医师所重视,因其症状等与其他妇科急腹症相似,误诊率较高,后果较为严重[1~2].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285例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体会

    新生儿泪囊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约占新生儿的6%,临床主要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溢泪,伴脓性分泌物.我院眼科门诊自2002年2月至2005年7月,共治疗1285例新生儿泪囊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鸿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伴梗阻性黄疸31例诊疗体会

    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症状的原发性肝癌临床上较少见,部分极易造成误诊,我们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31例,术前误诊7例,术中仍误诊1例.本文通过分析31例病人的诊断情况,旨在探讨其误诊原因及避免误诊的对策.

    作者:秦博;汪建初;韦忠恒;陆涛;韦邦宁;马日海;浦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胰腺损伤的诊治体会

    胰腺位置隐蔽,受伤机会不多,一旦损伤多为合并伤,伤情复杂,术前诊断和手术处理存在一定难度,且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笔者对我院自1998年6月~2009年3月收治的24例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宏能;潘留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膜后阑尾炎的诊治分析

    腹膜后阑尾炎由于病变阑尾位于腹膜后,其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本文通过对我院1998年6月至2009年6月间23例腹膜后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和手术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腹膜后阑尾炎的认识.

    作者:马忠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窦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例体会

    我科自2006年9月~2008年12月对高血压脑出血18例实行鼻窦镜辅助下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曾松;梁子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下鼻道开窗术加导尿管置入术治疗上颌窦病变50例

    鼻内镜鼻窦手术开展之前,上颌窦炎症或肿瘤病变主要依靠经典上颌窦根治手术,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发展,经鼻道上颌窦手术技术越来越成熟[1].我科于2005~2008年在鼻内窥镜下施行下鼻道开窗术+导尿管置入引流冲洗术治疗上颌窦病变50例(56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分析

    跟骨骨折在跗骨骨折中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占跟骨骨折的75%[1].由于跟骨外形及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治疗不当常遗留足跟痛、创伤性关节炎、扁平足及足跟变宽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致残率高达20%~3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内固定材料的改进,我院自1999年~2007年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树杰;何生玲;覃立耿;黎勤鸿;黄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徒手整复加中药治疗桡骨下端科雷氏骨折疗效分析

    桡骨下端科雷氏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尤以成年及老年患者为多,儿童和青少年也有发生这类骨折[1].骨折常发生在桡骨下端2~3厘米范围内.笔者自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门诊采用徒手整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科雷氏骨折病人64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檀胜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群中较常见的肩部损伤.肱骨近端特殊的解剖结构,加上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或伴发糖尿病、高血压及慢性肺炎等疾病,加大了临床治疗难度,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仍是该疾病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李瑞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用途弓矫治高角型前牙深覆颌的临床应用

    前牙深覆颌是临床较常见的上下颌牙弓垂直向关系异常,矫治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效地打开咬合.对于高角型前牙深覆颌患者,如何控制磨牙伸长,尽量压低前牙,同时避免切牙唇倾而达到打开咬合的目的,是矫治成败的关键.本文作者运用多用途弓矫治了13例高角型前牙深覆颌患者,并通过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名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06例晚期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治体会

    晚期肝病主要包括肝硬化和重症肝炎等严重肝脏功能受损和各种并发症,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晚期肝病并发症中较为常见又较严重的一种,常使病情迅速加重.因此,早期诊断、合理的治疗是提高晚期肝病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措施.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间我院共收治106例晚期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谭启文;李宗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颅内静脉血栓11例的临床治疗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es CVT)作为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无论在发病机制还是在影像学表现上都不同于动脉系统血栓.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脑静脉血栓性闭塞性疾病少见,但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近年来报道病例的逐渐增多,对于颅内静脉血栓的认识不断加深,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得颅内血栓性疾病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变得更加安全有效.而颅内静脉窦血栓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溶栓也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选择之一.

    作者:罗洪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37例的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均寿命延长,社会活动的增加,老年人髋部损伤有增多的趋势[1].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常见治疗方法,其临床常用的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我院骨科自2004年至2008年间共进行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37例.

    作者:吴云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平片与CT片对比分析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head, ANFH)又称无菌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有利于早期治疗,维持关节功能.

    作者:申炜;雷其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青少年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很高,但因传统手术可能影响颅面骨的发育,所以鼻内镜技术发明前通常对青少年慢性鼻窦炎以药物治疗为主,疗程长,易反复发作,患儿常不能坚持治疗,给患儿及其家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作者:姚岚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尺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40例分析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关节常见损伤之一,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大多数病例是骨折线涉及半月状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如果治疗不当及固定不当,将会影响关节的活动功能.

    作者:黄坚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加微波照射治疗痔疮143例临床观察

    痔是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痔的发病率很高.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1].

    作者:黎超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诊治咳嗽变异性哮喘32例体会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慢性咳嗽为唯一表现的特殊类型的哮喘.据报道有6.57%~57%的慢性咳嗽其真正原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1].基层医院医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由于缺乏认识,容易误诊为咽炎或气管炎等,导致治疗不及时,病情迁延.笔者2002~2008年共诊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32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洪海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型新生儿破伤风治疗体会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不洁分娩造成了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痉挛为特征的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破伤风是新生儿疾病中的重症、危症,其病发症多,死亡率高.随着我国城乡推广新生儿新法接生及预防注射,本病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在边远农村及山区、外来打工人员经济拮据及违法生育情况下,私自接生者发病仍不罕见.

    作者:黄海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AF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不稳定椎体骨折的探讨

    脊柱胸腰段是胸椎和腰椎的移行区,是生理性后凸的胸椎与生理性前凸的腰椎的衔接部,其功能解剖的特点决定了该段椎体是外伤性骨折的多发部位,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发展,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呈逐渐增加趋势,由于其解剖部位特殊,创伤机制复杂,治疗方式争议颇多[1].

    作者:韦玮;唐毓金;陆敏安;谢克恭;蓝常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三枚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股骨颈骨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多见于老年人,若处理不当,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以及肺炎、褥疮等并发症.我院自2000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三枚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曹明;张晓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3例临床分析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产科DIC多由产科并发症引起,往往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笔者对我院近10年中抢救治疗的13例产科DIC病例分析总结,旨在探讨产科DIC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及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刘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浆IL-1β,IL-6,IL-10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应用及对血浆IL-1β,IL-6,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MODS患者42例,治疗组24例,予高容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V-CVVH)模式治疗.于CBP前、CBP开始后4、12、24、48、72 h留取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1β,IL-6,IL-10含量;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对照组18例MODS患者,为同期病人或病人家属不愿意接受CBP治疗者,给予除CBP以外的常规治疗,在诊断后0、4、12、24、48、72 h留取血标本.结果 CBP治疗后治疗组24、48、72 h的APACHEⅡ评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改变(P>0.05).与CBP前比较,治疗组IL-1β,IL-6及IL-10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点IL-1β,IL-6,IL-10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过度的炎症反应是MODS发生的原因之一,CBP能够削弱血循环中炎症介质的峰值浓度,有效遏制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防治MODS的作用.

    作者:熊滨;林勇军;李桂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80例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测量踝部动脉和肱动脉血压,计算ABI;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n=46)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非AS组,n=34),比较两组的ABI变化;同时对AS组的ABI与IMT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AS组和非AS组分别有30例(65.22%)和12例(35.29%)患者ABI减低(P<0.05),两组的ABI分别为(0.79±0.08)和(0.90±0.16),P<0.05.在AS组中,ABI减低患者的IMT较ABI正常患者明显增厚[(1.20±0.16)vs(1.10±0.10),P<0.05],经直线相关性分析,ABI与IMT呈负相关(r=-0.452,P<0.01).结论 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BI明显减低,ABI与IMT呈负相关,高血压患者常规测量ABI对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价值.

    作者:甘毅;刘建义;谢丽璋;李应钦;任正康;张吉红;卢柳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ER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HER2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癌旁黏膜、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ER2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临床特征、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的关系,评价它是否可以作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方法 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膀胱尿路上皮癌及相应癌旁组织各50例,正常膀胱组织2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 HER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黏膜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蛋白的表达和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蛋白表达和肿瘤的病理分级、肿瘤大小等有相关性,表明HER2蛋白过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王磊;谢进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青钱柳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目的 研究五种青钱柳提取物(CPS)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组织匀浆MDA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CPS对小鼠肝脏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利用Fenton 反应产生·OH,研究CPS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计算半清除率(IC50).结果 五种提取物均明显的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在浓度为1.0 mg·ml-1时,对小鼠肝组织自发性MDA的抑制率大小为:正丁醇>石油醚>多糖>水>乙酸乙酯.CPS对·OH自由基IC50大小为:水>石油醚>正丁醇>多糖>乙酸乙酯.结论 五种青钱柳提取物均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活性与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陈薇;段小群;卢曦;黄忠仕;梁成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小板活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20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14例正常对照组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 (PF4)水平.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PAF、GMP-140、β-TG和PF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体积越大,脑梗死患者血浆PAF、GMP-140、β-TG和PF4水平水平越高(P<0.0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增强,且与脑梗死体积相关.

    作者:周建平;沈玉霞;殷葵;王琛;仇玉臣;王万相;邓建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红蛋白的神经细胞保护机制研究概况

    氧是机体新陈代谢和维持生存的必要因素,人们很早就知道血红蛋白(Hb)和肌红蛋白(Mb)是机体氧的转运与储存、线粒体耗氧产能及清除多余氧等过程中的关键物质.

    作者:黄瑞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非层流手术室空气消毒的进展

    手术室是一个对空气质量有着特殊要求的高危场所,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直接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等级,有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浮游菌总数达700~1800 cfu/m3时,手术切口感染率显著增加,若降至180 cfu/m3以下,则感染的危险性大为降低[1].

    作者:邓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FSW艾滋病危险行为干预模式的研究现状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传染病.艾滋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严峻的问题,截止2003年底已累计6 900 万人感染,2 300万人死亡[1].

    作者:潘新莲;柳智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严重的临床类型,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治疗的根本在于早期恢复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静脉溶栓治疗仍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多年内治疗AMI主要手段之一,溶栓的目的是尽早、尽快、充分而持久的使梗死血管相通.溶栓后详细的病情观察、心电监护、精心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对于溶栓的成功非常重要.

    作者:韦柳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盆骨折治疗的进展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高速、高能量的损伤日趋多见.骨盆骨折的发生率和严重性都明显增加,既往骨盆骨折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随着保守治疗引起晚期并发症的增多,近年来,对骨盆骨折治疗逐渐由保守趋向于手术治疗.

    作者:兰昱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血栓性微血管病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特点为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部分小血管内可见血栓形成.

    作者:王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脑卒中10%~20%,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占全部脑出血70%,又以壳核出血为常见,占全部脑出血60%.

    作者:廖振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症胰腺炎术后管道的护理

    重症胰腺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危重病之一,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随着重症胰腺炎治疗技术的提高,病死率也随着下降.

    作者:鄢春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坏死.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

    作者:黄丽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围术期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常于40岁后起病,女性较多.

    作者:姚明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重型肝炎是以肝细胞坏死、肝功能衰竭为特征的危重疾病,由于肝脏严重损害,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和大量毒素堆积,反过来又加重肝细胞坏死和肝功能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王忆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配合

    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上尿路结石患者已无需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镜、肾镜等腔镜技术,为肾内结石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有效安全的治疗途径.

    作者:覃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医院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刍议

    麻醉药品系指吗啡、可待因、阿片之类的毒剧药品,它们与临床应用的乙醚、普鲁卡因等具有麻醉作用的麻醉剂不同,因为此类药物具有成瘾性,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对其生产、运输、出售、管理、使用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作者:崔岚;赵曲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应用网片经腹行全盆底重建术一例报告

    2008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盆腔多器官完全脱垂患者,并成功实施全盆底重建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广静;沈思;吴明贵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