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8年12月~2009年12月东兰县医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2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足月妊娠胎膜未破产妇260例作为对照组,从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产程时间及母儿并发症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足月胎膜早破组的自然分娩率(35.94%)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剖宫产率(58.6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68%)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自然分娩产程时间、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升高,威胁母儿安全,应高度重视产前检查以及对足月胎膜早破后感染的防治,并适时以缩宫素引产或剖宫产结束妊娠,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危害.
作者:梁美秋;覃红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RI对枕骨大孔区肿瘤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枕骨大孔区肿瘤的MRI表现,其中脑膜瘤12例,神经鞘瘤5例,室管膜瘤3例,星形细胞瘤2例,髓母细胞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均与手术或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MRI对枕骨大孔区肿瘤的定位准确率达95.8%(23/24),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7%(22/24),对肿瘤的切除性评估准确率为95.8%(23/24).结论 MRI对颅枕骨大孔区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菊香;邓新源;罗志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5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28例按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入院后在病情稳定,生命征正常的情况下,即开始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对照组28例按常规治疗及随意自我缎炼.两组在入院第1天及入院后第30天测定偏瘫肢体肌力和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入院后30天,康复组的肌力、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美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对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的认识.方法 对3例肾病病理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进行病例分析,并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 3例Castleman病患者,临床分型均为多中心型,主要表现为乏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脾大、轻度贫血、血尿、蛋白尿和C反应蛋白增高,临床诊断2例为慢性肾脏病,1例为急性肾衰竭.结论 肾脏病理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漏诊,诊疗工作中如遇肾脏病变伴淋巴结肿大病例,应尽早行淋巴结活检,以期能早期诊断,及时明确治疗方案.
作者:王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确诊为妊娠剧吐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02<0.01).结论 胞二磷胆碱对妊娠剧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响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恢复良好55例,中残136例,重残69例,植物生存28例,死亡66例.GCS评分>9分者、出血量<60 ml者预后较好(P<0.05或<0.01);壳核出血和丘脑出血的病死率相对较高,分别达到17.7%(34/192)和22.6%(30/133),预后相对较差.出血未破入脑室患者、早期手术患者(6小时内)、<70岁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P<0.05或<0.01).结论 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年龄是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预后因素.
作者:杨焕松;朱新洪;胡继实;李艳春;张凤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更好的根治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 81例腋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61例施行美容小切口根治术,20例施行平行双切口根治术,对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美容小切口组61例中有2例皮瓣部分坏死,发生率为3.3%,平行双切口组20例中有4例部分皮瓣坏死,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两组治疗效果均显著,但平行双切口组更易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和增加术口瘢痕,美容小切口术式综合效果佳.
作者:黄志群;陆钢;谷世行;唐强;孙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873例剖宫产产妇,对其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进行分析.结果 头盆不称、胎儿臀位、妊娠合并症处于剖宫产原因的前三位.结论 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增高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需产科医师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作者:余红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注射或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8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随机分为三组,雾化吸入治疗组31例,肌肉注射治疗组21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雾化吸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0万单位加入15 ml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肌肉注射治疗组给予干扰素100万单位肌肉注射,观察1年内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用干扰素治疗的两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干扰素肌肉注射或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冯卫文;杨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异常凝血酶原(APT)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PHCC)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AFP、SCCA、APT肝细胞癌37例,肝硬化40例,正常组41例.结果 PHCC患者血清AFP[(485.31±425.43) μg/L]、SCCA [(175.37±57.45) μg/L]、APT[(987.58±456.23) μg/L]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FP[(13.87±6.75) μg/L]、SCCA[(87.70±41.21) μg/L]、APT[(14.28±5.27) μg/L]及肝硬化组AFP[(80.62±34.98) μg/L]、SCCA[(105.89±37.97) μg/L]、APT[(250.56±102.54) μg/L](P均<0.01),AFP、 SCCA、APT联合检测,敏感度可高达91.87%,特异度为85.00%.结论 AFP、SCCA、APT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阳性诊断率,对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邱春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PMN)的发病机理,提高对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结果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典型CT表现为:①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局部骨质缺损,边缘硬化;②骨皮质撕裂向椎管内移位;③硬膜囊、神经根受压,常合并椎间盘突出,侧隐窝变窄.结论 CT扫描检查能明确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是诊断LPMN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林益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兆流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有计划、规范、系统的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对先兆流产的认知情况,评估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兆流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使护患关系更密切,患者获得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同时护理质量也得到提高.
作者:何丽敏;付爱明;邓忆红;林加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与肝素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根据.方法 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治疗组在抗菌、祛痰、平喘、吸氧、强心及利尿等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乌拉地尔与肝素,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等量安慰剂.按照显效、好转、无效原则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对照组显效17例,好转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11%;治疗组显效31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用乌拉地尔与肝素联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徐向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系统分析123例血液病患者骨髓涂片中巨核细胞的数量及病态巨核细胞检出率.方法 对123例确诊为血液病患者及10例健康者抽取骨髓进行涂片,做形态学检查,计数1000个非红系细胞,计算出病态巨核细胞检出率及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的检出率.结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巨核细胞数高于正常组和其他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低于正常组(P<0.05);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病态巨核细胞数高于其他组(P<0.01);淋巴样小巨核细胞以MDS组多见,高于正常组和良性血液病组(P<0.01).结论 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数分析在血液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可作为良性与恶性血液的诊断指标.
作者:赵秋玲;欧阳春;岑千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蒙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82例蒙被综合征患儿按双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纳洛酮能有效治疗蒙被综合征,对昏迷、惊厥、休克、呼衰的症状及体征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黄玉萍;鲍志强;郑建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在白内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单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达标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在白内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使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护患关系更和谐,提高护理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梁翠萍;张远娇;吕顺欢;欧洁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及适应证.方法 治疗新鲜锁骨骨折242例,其中160例中、内1/3骨折行单纯克氏针固定,25例接近或涉及肩锁关节的外1/3骨折行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 41例中1/3、内或外有相应长度的内1/3骨折行解剖钢板固定,16例外1/3骨折行锁骨钩钢板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按Constant综合评分评定,单纯克氏针固定、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解剖钢板固定及锁骨钩钢板固定的优良率分别为85.0%、88.0%、90.2%和93.7%.骨折愈合时间:克氏针(或加张力带)固定为3~9个月,平均4.7个月,钢板固定3~7个月,平均4.2个月.结论 中、内1/3锁骨骨折行单纯克氏针固定,锁骨中1/3骨折、中外段锁骨骨折、内1/3锁骨骨折适合钢板固定,接近或涉及关节的外1/3骨折使用锁骨钩钢板及克氏针张力带可获得满意效果;钢板固定骨折愈合时间短,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作者:黄家基;蒙家辉;施伟业;黄侣;吴江华;温日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变化.方法 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早期(7天内)予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或7天后予以配合高压氧治疗,两组均辅以改善循环、抗血小板、治疗原发病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变化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
作者:蒙喜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Magfit磁性附着体在少数余留牙的覆盖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3~2005年在口腔科门诊诊治的72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患者使用52副Magfit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对照组38例用传统卡环活动义齿修复.分别于义齿戴用1年、2年、3年及4年回访检查基牙及义齿使用情况,并使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对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的修复效果较满意(P<0.05),基牙情况稳定.结论 Magfit磁性附着体能有效改善中老年患者覆盖义齿的固位力,可提高义齿的满意度,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何钢清;邓敏;潘超;骆维宁;邓如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后镇痛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骨科手术后患者116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8例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和预防使用镇痛药.结果 干预组疼痛缓解有效率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3%(P<0.01);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骨科术后患者加强镇痛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提早下床活动,加快伤口愈合,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同时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和医疗风险,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邹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与血清心肌酶谱的关系.方法 将65例窒息新生儿按窒息程度分为重度窒息组(21例)和轻度窒息组(44例),另外选取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正常对照组,对AST、LDH、α-HBDH、CK及CK-MB等多项心肌酶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窒息新生儿组血清AST、LDH、α-HBDH、CK、CK-M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重度窒息新生儿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1).结论 血清心肌酶活性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监测和诊断的指标,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梁高连;陈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冰片滑石散在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采用根治性放疗与基础护理;预防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冰片滑石散外敷.放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皮肤放射性损伤程度.结果 两组比较,预防组的皮肤损伤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冰片滑石散对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学华;刘瑛;文梅花;杨祝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产妇在产后1~7天进行康复按摩促进子宫复旧,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自然分娩或剖宫产术后无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的产妇各5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每组各有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术后产妇各25名.观察组在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外,在产后24小时后至产后7天内均进行每天1次的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的产妇产后只进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持续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子宫底高度、恶露持续时间及晚期产后出血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产后康复按摩能促进子宫复旧,有效减少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有利于产妇康复.
作者:李智敏;黄惠芳;何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40例加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40例加用安慰剂,12周后观察两组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UAER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Cr、BUN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可显著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吴标良;王民登;韦华;蒙连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五子衍宗丸联合雄激素治疗对弱精子症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 50例男性弱精子症患者,予五子衍宗丸联合小剂量雄激素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精液参数和性激素5项.结果 治疗后精子密度、a级精子、(a+b)级精子较治疗前升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血清睾酮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 五子衍宗丸联合小剂量雄激素治疗可以改善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质量.
作者:颜耀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146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为防治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提供借鉴.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住的所有吸入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新生儿发病日龄24 h内入院的有135例(92.47%).有产科因素133例(91.09%),其中羊水污染71例(48.63%),脐带绕颈15例(10.27%),脐带打结4例(2.74%),胎儿宫内窘迫15例(10.27%),头盆不称3例(2.05%),胎膜早破28例(19.18%),妊高征21例(14.38%),产程异常38例(26.03%),胎盘钙化13例(8.90%),早产8例(5.48%),胎吸、产钳助产10例(6.85%).结论 新生儿肺炎的发病与产科因素关系密切,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显示口吐白沫、吐奶、呛咳、口周发绀等非特异症状,X线胸片有助诊断.其治疗重在预防,对出生时有产科因素的新生儿宜尽早转入儿科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杨文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温、寒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2008年60例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围手术期易产生低体温环节采取相应保温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有无低体温和寒战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及术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体温均明显下降(P<0.01),但观察组变化的幅度较对照组小(P<0.01);对照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术中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采取保温措施可显著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
作者:赵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闭合性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16例闭合性肌腱损伤患者术前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并与术中探查情况比较,术后行高频超声复查.结果 16例患者术中探查情况均与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相符,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达100%;在肌腱损伤及愈合过程中,随时间改变的不同, 其超声图像亦有相应的变化.结论 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闭合性肌腱损伤提供有价值的图像资料,并对其治疗和判断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巧燕;马春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152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统计其病因中造血系统疾病及非造血系统疾病所占比例.结果 病因中造血系统疾病占80.9%;非造血系统疾病占19.1%;而在造血系统疾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 为多见(占30.9%),非造血系统疾病中以慢性肝病脾功能亢进为常见(占6.6%).结论 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 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 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李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 将97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51例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日,同时辅以尼莫地平静滴及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5 d为1疗程,一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神经保护剂,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疗效更佳.
作者:罗清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膀胱冲洗对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内科脑血管意外尿失禁留置导尿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膀胱冲洗组和膀胱非冲洗组各60例.膀胱冲洗组进行封闭式膀胱冲洗,非冲洗组不进行膀胱冲洗.两组患者分别在插管的第3、5、7、10天留取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患者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留置尿管的患者极易发生泌尿系感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泌尿系感染是临床护理重要的研究课题.
作者:马泽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窄谱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寻常痤疮患者13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7例予窄谱蓝光照射,隔3天一次,共8次;对照组63例口服盐酸多西环素0.1 g,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8周共2个疗程.结果 治疗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2.7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8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3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窄谱蓝光治疗寻常痤疮起效快、安全有效.
作者:李仰琪;师晋萍;王艳芳;叶兴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增加应用氧驱动泵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氧驱动泵雾化吸入糜蛋白酶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支气管炎疗效较好.
作者:黄灿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以累及腹膜后间隙为主要表现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搜集38例以累及腹膜后间隙表现为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依据个体化治疗方法,分析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等.结果 38例病人均以累及腹膜后间隙为主要表现的重症急性胰腺炎,通过手术,CT定位穿刺引流,血液滤过等治疗,治愈25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5例,好转出院5例,并发慢性胰腺炎3例.结论 以累及腹膜后间隙表现为主的急性胰腺炎,个体化治疗主张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局部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上.
作者:汪建初;浦涧;韦邦宁;陆涛;马日海;吴贤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过期妊娠的临床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 从2003年1月~2009年3月收治分娩产妇约4500例中,选择其中不同意转诊并签字要求住院分娩的过期妊娠4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择足月妊娠40例为对照组,两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 察组产妇中27例剖宫产分娩,占67.5%,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羊水过少31例,占77.5%,胎儿窘迫22例,占55.0%,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过期妊娠对母婴都具有一定危险性,应该得到临床重视并积极防治.
作者:姚绿娟;侯常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在治疗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30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后的头晕、恶心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体力恢复正常时间,并与同期300例剖宫产常规用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头晕、恶心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力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 应用参麦注射液可以使剖宫产术患者术后头晕、恶心发生率明显降低,下床活动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前,术后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体力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玉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两种固定胃管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胃肠手术后留置胃管病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胃管固定,实验组采用普通布胶布T形固定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结果 两组胃管留置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胃管脱出率、皮肤压痕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实验组早期活动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普通布胶布T形固定的方法固定胃管较传统固定法有较大优越性.
作者:佘洁琼;饶小华;陈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能否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一项快速筛查指标.方法 以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和尿液细菌培养对350例尿液标本分别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350例尿液标本中,尿沉渣细菌计数阳性43例,阳性率为12.29%,阴性307例,阴性率为87.71%;尿液细菌培养,阳性41例,阳性率为11.71%,阴性309例,阴性率为88.29%.两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对泌尿系统感染的阳性预测值为51.2%,阴性预测值为92.9%.结论 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可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一项快速筛查指标,尤其对细菌培养阴性结果的预见性较高,但仍然不可替代定量细菌培养.
作者:张梁;邓益斌;许桂丹;邓巧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面神经炎系茎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称贝尔(Bell)麻痹.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笔者运用针刺结合药物治疗面神经炎,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陈忠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鲍曼不动杆菌(Ab)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由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及侵入性治疗的广泛开展,使得该菌引起的感染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且多重耐药日趋严重[2],已引起临床和微生物学者的高度关注.
作者:龙显科;汤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临床常见病.我门诊部自2008年7月~2009年6月,采用朱氏小针刀在病变腰椎间隙的棘间、侧隐窝、横突间韧带处松解,并配合手法治疗,解除神经压迫、改善微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对神经的刺激.经对68例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宪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AFS)是一种鼻窦受真菌侵犯而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是非侵袭性及复发率高的鼻窦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理检查及影像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现将我院2001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28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报道如下.
作者:彭子军;罗建海;於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肝内胆管结石在肝内有很强的节段性分布,所以往往只有切除含石的病变肝段或肝叶之后,才能达到彻底清除病灶.以肝叶切除为主的治疗效果佳,远期结果达到优、良者可在90%以上[1].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40例,行肝叶切除术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柱;黄艺雄;黄居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手足皲裂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冬季发病率高.因冬季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减少,缺乏滋润,加上皮肤的其他疾患,如皮肤干燥,长期患手足癣者及职业上的关系,皮肤干燥失去正常的弹性和伸展度而发生裂口或皲裂,严重影响工作.
作者:樊仲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经济、可逆,广大妇女易于接受的节育器具,目前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其使用率占世界IUD避孕总人数的80%[1].而爱母牌MCu功能性宫内节育器以其独特的构型设计,记忆材质等功能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应用,具有避孕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特点[2~3].
作者:王羽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子宫瘢痕妊娠发生率亦随之上升.子宫瘢痕妊娠是一种罕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如未及时发现,随着妊娠的进展,存在子宫破裂和腹腔内大出血的危险,必须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本文回顾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7例患者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陈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结核病(TB)和艾滋病(AIDS)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据百色市2009年疫情统计报告,右江区肺结核发病率为145.42/10万,比蒙日朗等[1]报道的108.03/10万略高,也高于2006年的水平(138.76/10万)[2],发病率逐年增加可能与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启动,使近几年来结核病就诊率、发现率、治愈率逐年增高相关.
作者:潘新莲;柳智豪;梁旭;陈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妊娠并发急性左心衰是孕产妇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发展快且凶险,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是产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病死率为1.95%,占非产科因素死亡的首位,为孕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1].现将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9年12月抢救妊娠并发急性左心衰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岑丹洁;黄美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较多,疗效不一,但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得到广泛认同.现将我院2006年4月至2009年8月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的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郑德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可并发支气管肺炎,也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近年来,随着检测方法的改进,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有所提高,达20.17%,已经超过了肺炎链球菌[1].
作者:尹艮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主要治疗方法是施行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早已得到公认.随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广泛开展,各种操作方法有所不同,应用超声刀处理阑尾系膜安全、可靠、高效.
作者:张良清;高海鸿;吴浩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人们对各期乳腺癌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及乳腺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乳腺癌发展规律的认识和了解逐步提高,其治疗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乳腺癌外科从以局部解剖学为基础的追求手术彻底性的Halsted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向全身生物学改变为指导理论的缩小手术范围的微创方向发展.笔者就乳腺癌手术的演变与发展趋势作一概述.
作者:周启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液)或血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地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减轻痛苦,笔者通过对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应用概况、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的优势、改良静脉输液操作技巧(静脉穿刺法、进针长度、针柄固定法、拔针时机及按压方法、一次性排气成功法)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陈敬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肛门内括约肌(internal anal sphincter,IAS),系直肠内括约肌下段的增厚部分,止于肛管的肌间沟,包括肛管上2/3,长2.5~3.5 cm,厚4~7 mm,为平滑肌,受内脏神经支配,其生理功能是协助排便,内括约肌有高度张力,与其他肌肉一起维持直肠的张力及肛门自制.
作者:李少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神经科重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舌根后坠、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减弱或丧失,通气道分泌物、痰痂未能及时有效排除,易导致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
作者:韦春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一类小气道疾病,呈进行性发展.COPD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为2%~4%[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雷志坚;刘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人们自身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医疗护理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在护理工作中常因服务态度及操作水平问题而引起病人或家属的不满和投诉.
作者:黄月春;黄丽伟;刘芳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腭裂性中耳疾病主要是渗出性中耳炎,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腭帆提肌是咽鼓管开放的主要肌肉,由于两侧腭帆提肌、腭帆张肌中线连线中断,止点前移,软腭缩短,导致两侧肌肉肌力薄弱而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鼓室产生负压致鼓室积液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黄新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HELLP综合征是1982年Weistein根据妊娠期高血压合并溶血(hemolysis)、肝酶升高(elevated liver enzymes)、血小板减少(low platelets)(<100×109/L)而命名的,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HELLP综合征发病率为4%~43%,围生儿病死率达60%[2],一旦发生,对母婴预后均有严重的影响.
作者:周文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静脉化疗在基层医院越来越多见.由于静脉化疗特有的毒副作用,使其有别于一般的临床护理.如何减少静脉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静脉化疗病人的护理质量,是临床工作的焦点.
作者:钟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外伤性屈肌肌腱断裂是临床常见的手外伤,手术治疗后的效果,除了与手术时机和手术技巧相关外,还与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有着密切的联系[1].我院骨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56例手外伤屈肌肌腱断裂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观察与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术后有关的护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陈汝纯;王其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如何制订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是新时期的一个新课题[1].烧伤患儿的健康教育,不仅是针对患儿,还要面对家属.我院自2006年6月~2009年10月,对收治的小儿烧伤患者及家属进行了有效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高龄经产妇多见于第一胎存在缺陷、意外死亡、再婚及第一胎是女孩者,分娩前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紧张心理.笔者自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对46例35岁以上高龄经产妇分娩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改善产妇焦虑情绪,降低恐惧、紧张的心情,使她们在佳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分娩,缩短了产程,降低产妇疼痛程度及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氨溴索注射液具有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黏液的滞留,改善呼吸状况.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42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并经精心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梅;潘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较前列腺素与氨甲喋呤预防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异位妊娠(PEP)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50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60例,术毕予前列腺素F2α注射液600 μg注入患侧输卵管残腔;对照组60例,术毕予氨甲蝶呤注射液20g注入患侧输卵管残腔注射;开放组30例,术毕不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检测血β-HCG及孕酮值.结果 5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有11例术后再次发生PEP,总发生率为7.33%.治疗组PEP发生率为1.67%(1/60);对照组PEP发生率为5.00%(3/60);开放组PEP发生率为23.33%(7/30).三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PEP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PEP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3、7 d三组β-HCG值及孕酮含量均显著下降,并且后一时段与前一时段相比有逐级下降趋势(P均<0.01),治疗组、对照组下降幅度大于开放组,治疗组又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3/60),治疗组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腺素预防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异位妊娠的效果优于氨甲蝶呤,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陈文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补肾活血方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41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每天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计算中医证候疗效评分、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随访1年观察病情复发情况以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40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4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39.0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8周、12周治疗组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治疗组病例复发率较低,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补肾活血方联合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较好的方法.
作者:彭建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Tei指数研究糖尿病对左心室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在评价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受试人群分为糖尿病组(DM,n=36)及正常对照组(NM,n=33).应用改良Simpson公式,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利用TDI测量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心尖长轴切面二尖瓣环六位点及右室基底部收缩期运动峰速(Sm)、舒张期早期运动速度(Em)、舒张期晚期运动速度(Am)、计算Em/Am及Tei指数.然后比较心功能指标的差异及各参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左室Tei指数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平均Sm、平均Em/Am均与Tei指数成负相关,Tei指数预测糖尿病患者舒张功能不全AUC=0.761±0.103,P<0.01,敏感性为63.6%,特异性为95.2%.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可能存在收缩功能不全,Tei指数可用于评估早期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功能.
作者:雷小红;邓万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明目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明目汤加西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3者占65.38%,对照组占34.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7 d者占3.85%,对照组占30.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明目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更好,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中合;黄进雄;何春耀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的血小板参数,研究脑梗死发病后不同时间段及不同梗死面积的血小板参数变化,为临床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97例脑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参数(主要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检测,按不同发病时间段分为<48 h内组(20例)、49 h~7 d组(33例)、7~14 d天组(11例),14 d后组(33例);按梗死面积不同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39例)、小面积梗死组(29例)、大面积梗死组(29例).对各组与对照组间及各组之间的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降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升高.发病48 h内Plt显著减少(P<0.01),7~14 d及>14 d逐渐恢复正常(P>0.05);发病48 h内MPV及PDW显著升高(P<0.01),49 h~7 d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但至14 d后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脑梗死面积越大,患者Plt越低(P<0.05),MPV、PDW越高(P<0.05).结论 在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患者中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有助于脑梗死的预防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简崇东;毕桂南;石胜良;谢姚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黛力新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87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治疗组(黛力新联合盐酸乙哌立松)30例、对照1组 (黛力新) 28例及对照2组(盐酸乙哌立松)29例,观察头痛程度评分的变化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69.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黛力新联合盐酸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赖靖慧;范世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传统术式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血清IL-2、IL-6、TNF-α的影响. 方法 将180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 组,60例)、开腹切除术组(OC 组,60例)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MC组,60例),均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3、5 d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检测IL-2、IL-6、TNF-α含量,并比较三组平均手术时间.结果 术后1、3 d三组血清IL-2含量显著降低(P<0.01),术后5 d LC组血清IL-2含量恢复到术前1 d水平(P>0.05);术后1、3、5 d LC组的血清IL-2含量均显著高于OC、MC组(P<0.01).术后1、3 d三组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术后5 d LC组血清IL-6、TNF-α含量恢复到术前1 d水平(P>0.05);术后1、3、5 d LC组的血清IL-6、TNF-α量均显著低于OC、MC组(P<0.01).LC组平均手术时间与OC组、M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OC组与MC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短.结论 腹腔镜、传统术式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可引起血清IL-6、TNF-α含量升高,血清IL-2降低.LC与OC及MC相比较,创伤微小,手术时间较短,术后疼痛轻微,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LC比OC及MC更适合于患者.
作者:许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苏州当地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对医改的认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相关部门完善医疗体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苏州当地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外来务工人员有40.86%、苏州当地居民有32.11%不知道我国现已推行新医改;外来务工人员中大多数关心的是医疗报销比例(占34.55%)和降低医药费用(占31.23%),而苏州当地居民大多数(占65.63%)更关心的是医疗报销比例;有62.79%的外来务工人员认为当前看病难的问题有所减轻,而46.20%的苏州当地居民认为当前看病难的问题并没有减轻;对于当前看病贵的认识,73.09%的外来务工人员以及 73.80%的苏州当地居民仍持有看病贵的观点;对于药价,47.84%的外来务工人员和57.46%的苏州当地居民认为药价偏贵.是否参保及参保种类是被调查者对医改认知的影响因素.结论 外来务工人员及苏州当地居民医改后的医疗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某些方面相同;苏州被调查人员对医改的认知程度与有无参保及参保种类密切相关.
作者:徐小慧;黎春虹;许锬;刘锦波;马亚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医疗纠纷是指因医疗因素导致的医患之间的纷争和矛盾冲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医疗纠纷也日渐增多,如何减少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以及怎样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已成为众多管理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下面浅议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作者:李芳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护理风险管理是对现有和潜在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评价和处理,有组织、系统的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病人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低成本实现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1].
作者:蒙健华;梁碧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担负着各种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每天必须与各种污染物品、理化因素接触,成为职业暴露危险人群.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是确保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的关键.
作者:陈剑霓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我院为满足教学需求、缓解师资队伍不足的状况,引进了大量的青年教师,为学校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希望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青年教师大多来自医科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未接受过师范教育,教育学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在教学中不能灵活掌握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病历摘要 患者蒋某某,男,48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年余,有吃柿果的习惯.于2009年11月3日来我院就医,检查前空腹并口服600ml水立即上床检查,当时给病人行上腹部CT平扫.使用SIEMENS SOMATOM欢悦螺旋CT机,采用层厚和层距均为10mm进行连续扫描,结果发现胃腔内一大小约4.6cm×3cm×5cm椭圆形均匀致密影,边界清楚.
作者:罗树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