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75
  • 国内刊号:45-1341/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8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8-7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微创医学杂志   2004年3期文献
  • 甲状腺微小癌27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甲状腺疾病病人432例,其中27例为甲状腺微小癌,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曾国华;刘功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性输尿管癌16例的诊治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16例术后病理检查15例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例为鳞状上皮细胞癌.主要症状有肉眼血尿,病变侧肾积水.CT及膀胱镜检查.逆行输尿管造影和输尿管镜检查为主要诊断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凡原因不明的血尿患者应考虑到输尿管癌的可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和预防复发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杨桦;齐书武;肖民辉;黄杰;余闫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疗效观察

    喂养困难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窒息儿中较常见,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红霉素作为新一代的促胃肠动力药,可改善新生儿喂养困难.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在我科住院期间发生喂养困难的新生儿36例采用红霉素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树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对肝功能转氨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与肝功能、转氨酶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慢性乙型肝炎52例病人中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22例、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30例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浓度.结果大三阳组ALT为(345.72±268.40)u/L,AST为(435.63±339.61)u/L;小三阳组ALT为(155.63±118.53)u/L、AST为(161.27±121.50)u/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标志物与肝功能损害有关,大三阳病人的肝功损害比小三阳的明显严重.

    作者:覃江;周庆南;梁荣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腔内区域组织缺损的颊脂垫瓣修复

    目的观察颊脂垫瓣在口腔内区域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颊部缺损,7例上腭后部缺损,4例磨牙后区缺损应用颊脂垫瓣修复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病例中颊脂垫瓣完全成活16例,部分感染坏死1例.结论应用颊脂垫瓣修复口腔内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成活率高,并发症少.对5 cm×4 em以下缺损创面的修复,疗效满意,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林;曹海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PreS1与HBeAg及HBV-DNA的相关性,探讨PreS1在乙肝病毒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及实验室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携带者和正常人体检的血清388份,检测Pre S1、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DNA,并分析Pre S1与乙肝病毒血清指标相关性.结果在388份血清中,HBeAg阳性血清85份,Pre S1阳性68例,阳性率80.0%;HBeAg阴性血清121份,Pre S1阳性40例,阳性率33.1%中,抗-HBe阳性血清88份,Pre S1阳性29例,阳性率32.9%;HBV-DNA阳性血清198份,PreS1阳性152例,阳性率76.8%.结论在HBsAg、HBeAg抗原抗体系统及HBV-DNA对HBV病毒的实验室检测中,Pre S1可以补充表达HBV病毒的活动性,提高HBV病毒感染复制及在发生变异时的检出率.

    作者:张旭;邹焕荣;黄衍锋;蒋英;廖建环;唐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切口皮瓣法治疗腋臭82例临床分析

    笔者自1996年至今,应用小切口皮瓣法治疗腋臭8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女性盆腔结核病变的超声诊断探讨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有上升趋势,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结核病例亦日益增多.由于本病病程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忽略,对妇女的生育及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报告25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后经临床证实盆腔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超声在诊断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结核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飞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血脂水平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血脂水平差异性.方法对158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及96例冠脉正常者的血脂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明显低于冠脉正常组.冠心病各亚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总胆固醇明显升高,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明显降低.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总胆固醇明显升高,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明显降低,其它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谢燕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甲亢围手术期处理

    手术切除是治疗甲亢的主要措施之一,因为甲状腺是身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术前、术后的处理有特殊要求.甲亢手术本身难度不大,但手术风险高,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我院1999~2002年收治的甲亢病人186例.经充分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良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视神经脊髓炎合并椎间盘膨出突出病变6例分析

    视神经脊髓炎是多发性硬化的一种特殊类型,有时合并有椎间盘膨出、突出病变,但未见两者有因果关系方面的报道.因正常人极少做脊髓核磁共振(MRI)扫描,故正常人椎间盘病变的发生情况不详.而脊髓神经纤维瘤为良性肿瘤,理论上与椎间盘病变无关联,故将其作对照组,以探讨视神经脊髓炎与椎间盘病变的关系.

    作者:秦文卓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治疗产后出血2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因宫缩乏力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共36例分成两组,米索组26例在常规消毒外阴下窥器暴露阴道,纱布抹净阴道后穹窿积血后,予方纱一角单层包裹米索前列醇400μg置入阴道后穹窿.催产素组10例静脉注射催产素20 iu.观察用药后2h阴道流血量、生命征、血常规.结果用药后2h出血量,米索组及催产素组分别为29.2 ml和63.3 m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能明显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尤其适用于已口服米索前列醇及大剂量催产素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具有高效、经济、安全、简单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洪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四肢远端创伤性创面综合修复

    目的总结应用多种类型组织修复四肢远端创面的体会和经验.方法根据创面特点和所在部位,采用全厚皮片植皮、Z成形术、双侧反向Z成形术、邻位和远位超薄皮瓣成形术、多类型复合组织联合修复术等综合方法修复创面.结果治疗41例全部植皮成活,皮瓣成活率近100%,全部创面修复.结论综合应用各种安全简单方法,能有效解决临床上较棘手的肢端创面修复.

    作者:李进波;蔡拉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酚妥拉明与参麦注射液联用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与参麦注射液联用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35例,在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94.27%.结论酚妥拉明与参麦注射液联用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疗效好.

    作者:陆常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术后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后(DTICH)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对25例(DT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交通事故减速性损伤是主要原因,脑挫裂伤是重要的病理基础,手术减压在DTICH形成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临床观察和动态CT扫描有助于诊断.结论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均有效.

    作者:关晓民;陈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437例剖宫产术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步上升,个别医院达到70%以上[1].为了合理应用剖宫产术,现就我院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所进行437例剖宫产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韦育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光固化修复前牙残根残冠95例

    目的探讨光固化材料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效果.方法前牙残根残冠作根管治疗,自制桩钉固位、光固化材料修复.结果对95例病人108颗牙光固化修复后复查,效果优良率达95%以上.结论光固化修复前牙残根残冠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海波;王腊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喉返神经修复术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修复甲状腺术后损伤喉返神经的手术技巧.方法喉返神经修复术9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喉返神经解剖三角入路容易犯的错误是解剖层次不够深,由于甲状腺下动脉的起源和走向变异较大,或伴非典型喉返神经、喉不返神经出现,实际应用时常遇到较多困难;甲状软骨下角入路,喉返神经位置恒定在甲状软骨下角下方0.5cm处入喉,稍作纵向分离即可找到入喉的喉返神经;气管食管沟入路,在甲状腺峡部水平,喉返神经者紧贴食管气管沟,很少偏离,寻找较为容易.结论解剖三角入路在寻找横断的神经近端为适用,甲状软骨下角入路成为常用的入路,食管气管沟入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作者:吴为雄;林妙承;刘洁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肾病内科病人留取尿标本的指导

    肾脏疾病患者住院期间正确留取标本,对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为治疗提供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因标本留取或处理不当而导致检验结果不正确或无法进行,往往延误诊断和治疗时间,同时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检验的工作量.如何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很重要的环节在于临床护士能否正确的指导病人采集标本.下面介绍几种尿液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临床护士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尿标本,从而减少检验误差,避免临床误诊.

    作者:符娟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是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早期需要积极治疗,我院2000年以来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ABO-NDN 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云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休克对烧伤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附75例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休克对烧伤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通过对75例烧伤死亡病例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死亡原因,以及休克与感染、内脏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死亡病例中直接死于休克11例,占14.66%;感染死亡38例,占50.67%;内脏并发症死亡26例,占34.67%.后两种原因死亡病人,早期全部发生过休克或休克期渡过不平稳.结论休克是影响烧伤死亡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丹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E1(PGE1)治疗2型糖尿病单纯视网膜病变(T2DR)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接受饮食控制及磺脲类加双胍类降糖药物的治疗,治疗组加用PGE1.结果 PGE1组有效率83.87%,对照组有效率46.67%,两组比较PGEt组优于对照组(P<0.01,χ2=9.3480),且PGE1组在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餐后血糖、胰岛素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GE1治疗T2DR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登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子宫上皮内瘤样变57例分析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通称,它包括子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子宫颈原位癌.早期诊断是适当处理、阻止其向癌发展的关键.我院自2002年6月以来开展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改变了传统的固定点活检方式,大大提高了CIN的检出率.现通过57例分析浅谈CIN诊断技巧.

    作者:覃艳芬;罗凤娥;刘冬艳;陈秀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结果的影响

    随着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广泛应用,实验室检测指标已成为临床疾病诊断、观察治疗效果、判断病情发展和预后等重要参考依据,因此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治.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除了靠检验的保证外,同时需要护理人员的配合[1].护理人员采集的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临床上常出现的标本采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黄花新;潘秀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目的探讨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白天静滴红霉素30mg·KG-1·d-1;晚上同时口服阿奇霉素共3 d,停4 d后再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d-1,连服3 d.对照组26例采用静脉滴注红霉素30 mg·kg-1·d-1,7 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d-1,连服3d.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差异性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疗法与常规治疗疗效无差异,安全性相同.但前者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用药频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周友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经阴道对2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单发肌瘤9例,多发肌瘤11例;浆膜下肌瘤3例,肌壁间肌瘤17例.结果 2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204.30±104.55)ml,手术时间(60.77±22.31)min,术后肛门排气(21.46±6.51)h,术后住院天数(3.27±1.20)d,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秉承了阴式手术微创性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

    作者:梁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射干抗病毒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38例报告

    目的观察射干抗病毒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方法按随机原则将100例秋季腹泻患儿分成3组:A组38例用射干抗病毒注射液,B组32例用思密达与病毒唑联用,C组为30例用氨苄青霉素.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2.11%,B组为90.6%,C组为66.67%.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43,P>0.05),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7.016,P<0.01),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36,P<0.05).结论射干抗病毒注射液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韦宇宁;黄雪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左旋咪唑联合黄芪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是儿科常见病,是一组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浮肿、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为特征.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INS的主要药物,但在激素治疗过程中容易并发感染,而感染是肾病反复、复发及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减少感染发生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机体免疫力.为此,我科对1998~2003年住院及继后门诊随访的肾病综合征52例,用左旋咪唑合黄芪治疗30例,余22例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敏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两组神经阻滞镇痛液的理化性质分析

    目的观察两组常用神经阻滞镇痛液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的理化性质变化.方法第一组镇痛液由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组成,第二组镇痛液由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组成.两组镇痛液在室温下分别于即刻、15min、30 min、60 min、120 min、24 h(36.5℃水温),测定pH值,并观察颜色、沉淀的变化情况.结果第一组镇痛液pH值不同时间的变化为3.48、3.55、3.57、3.50、3.34、3.24.第二组镇痛液pH值不同时间的变化为5.19、5.20、5.25、5.21、5.11、4.05.结论两组镇痛液pH值均呈酸性和微酸性,并随时间延长而pH下降.两组镇痛液配制后15 min开始微细颗粒下沉,使用前必须充分摇混,以保证治疗效果.镇痛液配制后不宜久放,好不超过120 min.

    作者:周惠萍;陈霭芳;刘家天;黎哲敏;黄镜娟;翟才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行为分析及防护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因素,找出规律,制定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995~2000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自杀意念并有自杀行为至少一次者23例进行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自杀以偏执型占首位,其次青春型.自杀方式以自缢为常见方式,自杀先兆征象以失眠,抑郁为主,其次是焦虑.结论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将病人自杀率减少到低限度.

    作者:覃金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速尿与喘乐宁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患儿随机分喘乐宁组和速尿组,每组各100例,分别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和速尿.结果两组在缓解患儿咳嗽喘息方面有相似效果,住院日数无显著差异.结论速尿是治疗小儿哮喘发作的有效疗法.

    作者:余华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波姆联合裸花紫珠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对100例宫颈糜烂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用波姆联合裸花紫珠栓治疗,对照组40例用单一波姆治疗.结果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术后阴道排液时间短,阴道出血量少,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波姆联合裸花紫珠栓治疗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高,并且能缩短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减少阴道出血和感染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病因.方法对800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肝脏疾病、药物、冬天是引起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主要原因,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结论老年性皮肤瘙痒极为常见,病因复杂,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莫报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序贯五法治疗颈性眩晕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序贯五法治疗颈性眩晕47例,包括(1)镇痛液注入病理组织,(2)针刀术,(3)手法整复,(4)星状神经节阻滞,(5)颈椎牵引.结果 47例颈性眩晕患者治愈38例(80.85%),好转8例(17.02%),无效1例(占2.13%),总有效率(97.87%).结论由于序贯五法针对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综合施治,能纠正其病理改变,因而疗效确切.

    作者:陈春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化脓性中耳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导致化脓的部分病原菌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变迁及耐药,为此局部用药亦需更新[1].近年来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局部用药种类较多,各有利弊.我院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对我院2001年10月~2003年11月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的有随访的117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汪辉;郭立平;王惠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探讨

    高血压病患者如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阻力增加可导致重要脏器血流量降低,对心、脑、肾的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45例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40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以探讨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志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九维他针合复方氨基酸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2例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不全伴运动耐量减低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常规治疗以强心、利尿、扩管、供氧及对症治疗为主,由于体循环及胃肠道淤血,患者胃纳差,吸收不良,营养差,同时身体局部浮肿、体液潴留,治疗困难.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氨基酸及九维他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韦泽禹;韦小玉;韦启忠;吴坤芳;覃文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痛风性关节炎27例误诊分析

    我院1995~2002年共收治痛风性关节炎36例,其中误诊27例,误诊率达75.0%,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振峰;李庭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16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实施单纯修补、胃大部分切除治疗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修补组125例平均手术历时40 min,死亡率2.4%;急性溃疡穿孔术后溃疡治愈率96.0%,无近期、远期再手术率;慢性溃疡穿孔术后溃疡治愈率为7.1%,近期再手术7例(5.6%),远期再手术3例,占慢性溃疡穿孔的21.4%:胃大部分切除组,手术历时平均100min,近期再手术1例,占2,5%.结论十二指肠急性溃疡穿孔应行单纯修补,减少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腹腔污染重、手术耐受差的危重慢性溃疡穿孔患者优先选用单纯修补,使其度过危险关,污染较轻、病情较好的慢性溃疡穿孔应选择疗效确切的胃大部分切除,免除修补术后再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廖良军;林慧明;李裕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内镜下微波治疗胃、结肠息肉30例分析

    笔者在内镜下行微波治疗胃、结肠息肉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映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1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处理

    由于外科手术的进步,麻醉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剖宫产的安全性大为提高.这使得我国大中城市的剖宫产率迅速上升.对其中再次妊娠者,因疤痕子宫易发生子宫破裂,危及母婴安全,传统多以再次剖宫产结束分娩.本文就疤痕子宫的妊娠时间、终止妊娠方法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作者:李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02例新生儿窒息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缺血、缺氧,出生后1分钟仍迟迟不出现自主呼吸者,是围产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的产科及新生儿的处理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就102例新生儿窒息进行临床分析,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刘澹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60例治疗体会

    大肠癌是引起急性结肠梗阻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处理意见仍不一致.我院外科1990~2002年间共收治结肠癌386例,其中合并完全性肠梗阻60例(占15.5%),现就其外科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庆;邓水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浅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症状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和健康患者各30例作配对对照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血液透析病人组SCL-90的总痛苦水平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2),社会支持总分与SCL-90的总痛苦水平呈负相关(P<0.01),而生活事件负性分与SCL-90的总痛苦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充分透析及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意识到其心理因素对疾病及治疗产生的影响,适当的心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东文;刘国辉;尹彩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82例体会

    近年来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采用何种手术方法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我院1990年以来,共行小骨窗开颅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8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宏;秦飚;秦为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母乳成分与婴儿健康

    母乳是婴儿佳的营养食品,通过近十多年来的研究,对母乳有了新的在认识,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婴幼儿的营养品可与母乳相比.母乳含有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所有营养成分,易于消化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物质可降低婴幼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现将母乳成分与婴儿健康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杨云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毒鼠强中毒的急救护理进展

    毒鼠强(Tetramine)又名三步倒,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0倍,是砒霜的300倍.文献[1]报道毒鼠强对人的致死量约为12 mg.由于非法生产和使用,致群体中毒时有发生.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对毒鼠强中毒的护理有了长足进步,现将其护理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文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干细胞因子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用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动员的研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是人类血细胞生成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细胞因子,G-CSF早已用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cells transplantation,PBSCT)时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动员并且取得确切的效果.近年来SCF与G-CSF协同用于PBSC动员的研究不断增多,现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李云涛;邱录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疗进展

    随着交通与工业的发展,腹部闭合伤病人绝对数显著增加.通常腹部闭合伤常为多个器官受伤并伴有大量的内出血和休克,死亡率高达20%~30%,处理复杂,涉及的问题较多.近年来在腹部伤的诊疗技术不断完善和经验积累,使救治成功率有较大提高.

    作者:陈崇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泌尿系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其实施外科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现就近年来泌尿系结石的外科治疗概述如下.

    作者:吴江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生物机体的免疫系统与功能

    免疫是生物机体免疫系统对一切异物或者抗原性物质进行非特异或者特异性识别和排斥清除的生理功能.除了感染免疫外,还包括一切非感染免疫,对机体起着生理或者病理的不同作用.生物体内的免疫防御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作者:李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概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约8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1,2].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腰突症的康复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白碧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砷及其化合物的水污染治理研究进展

    砷的用途广泛,至今已有2000~3000年的使用历史.在很久以前人类就发现了砷的医用价值,如雄黄(AsS)和雌黄(As2S3).以后在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医药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砷家族重要成员的三氧化二砷,又称砒霜(As 2O3)是人们公认剧毒致死物和致癌物质[1,2].

    作者:江世强;葛宪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胃轻瘫

    1945年Rundles首先报告了胃排空延迟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1958年Kassander明确提出了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 DGP)这一概念.近年有关DGP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也仅限于改善症状,而不能从根本上进行防治.DGP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不可预测的血糖波动,使病情恶化,故对这一糖尿病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作者:方健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婴儿维生素K缺乏及其预防

    维生素K缺乏(简称VKD)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出血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急,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危害婴儿生命健康.近40年来,尤其是近20年,国内外相继出现众多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简称VKDB)的报道,认为VKDB是全世界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迟发型VKDB,主要死因是颅内出血,幸存者多留神经系统后遗症,防治工作因此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林超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面积烧伤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严重烧伤后的并发症之一,其消化道溃疡出血症状常被烧伤休克及感染所掩盖,其发生率,国外文献报告高达11.7%~22%[1].国内文献报告则较低,第三军医大学两组病例的发病率为0.93%和1.2%,瑞金医院报告为1.67%.加强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平稳渡过烧伤休克期,控制全身性感染是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关键.

    作者:汪永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在小儿的应用

    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对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循环监测及治疗有重要价值.该技术不仅应用于成人,也越来越多应用于小儿,包括婴幼儿和新生儿.本文综述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在小儿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谭冠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α-Synuclein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一种缓慢发生的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因未明,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为遗传易感性与环境有害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邓晓清;郑金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波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皮肤病[1].本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一定关系,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容易患病.我科于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应用药物加微波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疼痛患者,能促进水泡吸收伴结痂,缩小皮损面积,减轻疼痛,缩短病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桂宁;刘生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62例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产妇的护理体会

    我院于2002年6月开始至2003年12月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技术行62例分娩镇痛,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云英;熊理贤;颜小玲;包玲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病人的整体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1].我院于1997年6月~2002年6月共对35例膀胱癌病人进行了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此手术创伤较大,手术要求高,手术后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现将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莉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癌患者的临终护理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患者给予关怀、减轻痛苦使之获得人生的满足,在其生命的后一段过程得以平静、尊严的死去.当患者处于疾病的末期,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段时期保证患者生命的质量,减轻痛苦,维持尊严,减轻家庭成员的悲痛,是临终护理的目的.现将我科1996~2000年收治的29例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樊小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生儿胃肠道发育畸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小儿胃肠道发育畸形较为常见,可导致胃肠道梗阻、穿孔,造成严重后果,大多需在新生儿期手术治疗.本文目的是探讨新生儿胃肠道发育畸形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护理干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使患儿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尽早康复.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共为73例胃肠道发育畸形的新生儿进行手术治疗,除放弃治疗1例外,其他均治愈出院,效果比较满意.现将新生儿胃肠道发育畸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廖秀媛;曾丽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胸心外科行颈内静脉置管法的改良及护理

    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对400例患者进行了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改良,并作相应护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积平;张福维;梁友君;陈绍锦;符淑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临床护理中同病人沟通的艺术

    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健康需要,患者不仅要求护士有精湛的护理技术,更要具备关心、体贴的情感,以及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在临床护理中,护士既是病人的管理者,商量问题的伙伴,又是病人与医生间的纽带及病人康复生活的指导员,因此更需要掌握沟通的艺术.本文就临床护理中如何同病人沟通谈几点体会.

    作者:林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内镜室护理潜在的法律问题与防范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越来越重视自己在医疗活动中应获得健康照顾的质量.内镜室是为患者提供特殊检查、治疗、手术的特殊场所,在现代化科技和检查、治疗、手术程序的执行中,会使医护人员产生伦理困境,甚至发生复杂的法律问题.笔者分析了内镜室护理潜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颜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疼痛是指损伤刺激反应,是一种主观的、十分不愉快的感觉[1].术后疼痛是手术病人存在的影响其疾病康复及身心健康的问题.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普外手术病人228例,术后观察细致,精心护理,及时发现异常,积极处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陆莉金;邓翠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恶性血液病患儿由于原发病等多因素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医院感染,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为探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笔者对我院6年来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儿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飞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静脉滴注复方丹参致寒战的护理

    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为一种血管扩张药,因其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心脉阻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我科2000年11月至2003年5月为患者静脉滴注复丹参共76例,有5例7人次出现寒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怀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例早产儿股动脉穿刺后形成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

    股动脉、股静脉因其血流量大,易穿刺,为新生儿常用的采血部位.常规穿刺后引起血栓形成临床上很少见.血栓一旦发生,则造成局部血流中断,严重者引起肢体坏死.我科曾于2002年9月护理1例因股动脉采血造成股动脉不完全性栓塞,从而造成一侧肢体供血不足的患儿.经过5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患肢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丹丹;谭爱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妊娠50例的护理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损伤小,痛苦少,术后粘连少,可较满意地去除病变,并保留器官及其功能[1].2003年2~10月,我科开展腹腔镜手术50例,现将不同于常规剖腹手术的护理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周甘雨;陆爱金;陆迎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ICU中机械通气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

    在ICU需施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往往已有严重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同时合并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和严重营养不良,这可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而加强营养支持是保证抢救成功,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1].本文将1999年3月至2000年9月我院麻醉科ICU收治的28例需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实施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病人TACE术后观察护理

    原发性肝癌(PLC)能手术切除仅占全部患者15%~30%,术后5年内复发率高达80%[1].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是TACE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3年4月对387例PLC行TACE术,治疗效果均较好,现将护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葛德湘;陈振兰;黄雅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的护理

    我院1992年7月至2002年7月共收治6例嗜铬细胞瘤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秋燕;何金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护理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具有较传统手术切口小、损伤低、术后疼痛轻微及并发症少、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住院总天数等优点,被医生和病人普遍接受.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2年2月已施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13例,获得较好近期效果.

    作者:陆素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电话追踪在产后服务中的尝试

    目的了解产后家庭护理需求,探索提高产后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自产妇出院第3天开始,通过电话对产妇及婴儿情况进行追踪并指导家庭护理,每3~5天一次,直到产褥期结束.结果在追踪过程中,发现产妇对婴儿护理以及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提问较多,通过电话指导,使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产褥期.结论产后电话追踪是医院工作的良好延续,能够及时了解产妇及家属对产褥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需求,及时提供适当的指导,有利于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赵艺敏;陈红梅;蔡惠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时辰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锁骨下静脉是全身大的血管之一,管腔大,血液快,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适用于时辰化疗持续点滴用药,现将笔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璐;江锦芳;岑绍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回肠膀胱术出院前自我护理指导

    近年来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有很大的进步.但回肠膀胱术是全膀胱切除后作尿流改道较安全,应用较广的术式.该手术具有疗效确切长期随访显示并发症少[1].但由于该术式为永久性尿流改道,腹部有一回肠腹壁造口需终生佩戴腹壁集尿袋,给病人身心健康带来很多影响.因此,术后出院前给予自我护理指导,病人出院后提高了自理能力,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杨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反应性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气道反应性的特征,提高CVA的诊断率.方法以二磷酸组胺为气道激发剂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40例CVA、45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和30例急性支气管炎儿童的气道反应性.结果激发试验中CVA、支气管哮喘患儿均显阳性.40例CVA中PD20FEV1为极轻度29例,轻度8例,中度3例;45例支气管哮喘中PD20FEV1为极轻度3例,轻度7例,中度26例,重度9例;30例急性支气管炎病儿中,支气管激发试验28例阴性,占93.3%,2例阳性,占6.7%,2例阳性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PD20FEV1均呈极轻度.可见CVA患儿的气道高反应性低于支气管哮喘患儿而高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P<0.01).结论 CVA患儿气道高反应性程度低,病情相对较轻,如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预后是好的.

    作者:冯敏之;黄东明;肖晓雄;崔碧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改良固定保留折裂牙方法的评价

    目的评价常规法和改良法固定折裂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钢丝固定折裂牙后口内治疗再冠修复方法(常规法)治疗32例折裂牙,采用玻粘内固定和塑料冠外固定后口内治疗再冠修复(改良法)治疗158例折裂牙.结果常规法成功率为84.4%,改良法成功率92.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x2=2.08,P>0.05),但常规法有8例备牙时牙再裂,改良法无牙再裂.结论改良法简便易行,效果更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潘小波;钟爱喜;彭利辉;刘光雪;黄燕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的改良

    目的减轻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内瘘和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将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采用人工肾穿刺针行动静脉内瘘穿刺,观察组进针角度与皮肤呈40°角,对照组进针角度与皮肤呈20°角,两组穿刺各1 200例次,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4.8%,对照组85.0%,两组有显著差异(χ2=62.68,P<0.01);疼痛率:观察组5.5%,对照组15.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4.80,P<0.01);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5%,对照组1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8.78,P<0.05).结论40°角穿刺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减少内瘘并发症发生,保护内瘘和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作者:黄玲;陆世颖;李家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双腔管与单腔管冲洗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双腔管与常规单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采用双腔管冲洗引流,对照组30例用常规单腔管冲洗引流,两组均并用尿激酶溶解术.两组病例入院和治疗后评判标准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6个月后随访,用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术后20天血肿的消除吸收率治疗组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χ2=8.4885,P<0.05);6个月后随访BartheL指数ADL评分,治疗组为(82.5±14.8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3±20.07)分(t=3.1591,P<0.05).结论双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死亡率和致残率低,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单腔管治疗.

    作者:陈民生;廖德发;雷新云;赵富弟;罗敏;陈建柳;覃红玲;张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症冠心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围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重症冠心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经验.方法 20例重症冠心病者,全部采用OPCABG,选用乳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作为移植血管材料.共搭桥64支,平均3.2支.术中使用CTS心脏固定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塞,无死亡病例.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住院天数为19~45天,平均25.2天.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有效,可用于多支病变或/和危重急症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治疗冠心病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心衰很有效的辅助装置.合理的围术期处理对手术效果很重要.

    作者:林辉;李香伟;温昭科;贺榜福;梁胜景;莫安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中血压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血压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降低剖宫产儿窒息率.方法随机抽取剖宫产180例,观察麻醉后到胎儿娩出时母体的血压变化,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进行Apgar评分,评判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剖宫产术中母体血压下降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血压平稳组,母体血压下降的时间越长,幅度越大,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剖宫产术中,注意监测母体血压变化,如有下降要及时处理,保证血压平稳,减少剖宫产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姚军;蒋奕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观察61例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服用辛伐他汀血脂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冠心病血脂水平,改善异常的血夜流变学指标.

    作者:施志雄;方永辉;姜雪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特比萘芬与克霉唑栓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与克霉唑栓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门诊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08例,其中治疗组62例口服特比萘芬并联合外用克霉唑栓;对照组46例外用克霉唑栓.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近似,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9%,高于对照组的84.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2,P<0.05).结论特比萘芬与克霉唑栓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良好.

    作者:李放娟;房思宁;杜晓红;范玉娇;张小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青霉素过敏性荨麻疹1例

    青霉素引起荨麻疹临床少见,笔者曾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天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医学生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医院医疗服务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卫生服务社区化是当今卫生工作发展的时代需求和必然趋势.为社区培养输送优秀的高级卫生职业技术人才是目前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建好社区实习教学基地是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建立社区实习基地比建立临床教学基地更困难,因为社区护理实践本身是一项较为庞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也无固定模式可照搬.因此,需要我们作出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

    作者:廖春玲;吴佩玲;周报座;冯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生的培养目标与带教

    手术室是一个高科技、高危险、高节奏的特殊科室,但在我国的护理教学中,有关手术室的内容较少,当护生进入手术室实习时,往往是既兴奋又忐忑不安,而实习时间又较为短暂,使护生在实习中增加了不少心理负担,也给带教老师造成了教大困难.为了尽快在短期内帮助护生掌握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应知应会的内容,带教老师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对此笔者感受颇深.现将多年来带教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许军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临床护理教育的质量保证

    护理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临床护理教育,临床护理教育的质量保证,是我们每位护理工作者,特别是管理者和带教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张燕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医学教学改革设想

    当今时代正处在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时期,因此教学改革的任务显得异常紧迫、异常繁重.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呈爆炸式膨胀.这一特点不仅决定了当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决定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1].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高职高专医学人才的需求,成功地培养出应用型高职高专医学人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高专医学进行教学改革:

    作者:黄道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热电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之体会

    广西虽然水利资源丰富,是一个水力发电大省,但由于火电装机容量不足,在枯水期间电力短缺问题也渐趋突出,拉闸限电现象时有发生,给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缓解不足,近年来我区先后兴建了一批热电厂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我们对我区5家热电厂的新建或扩建工程进行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现将我们在热电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羡筠;吕林;江世强;翟日洪;段平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两种剂型二氧化氯消毒剂对水消毒效果的比较

    含氯消毒剂能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产生三氯甲烷[1~4],而二氧化氯因不会产生三氯甲烷而被广泛应用于水消毒[1],为比较同一厂家生产的二氧化氯(含量分别为4.48%、3.23%)的固态和液态稳定性消毒剂对水消毒效果,在实验室分别用两种剂型二氧化氯活化后的消毒液进行悬液定量杀大肠杆菌试验,并用滤膜法检测其杀灭人工染菌水样中大肠杆菌和天然水样中大肠菌群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仲霞;蓝才燕;陈莉;苏伟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

    据报道,临床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严重.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正确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我们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饶秋凤;韦春燕;罗晓林;梁艳群;张明芳;黄秋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世纪信息技术对急救医学发展的影响和我国急救医学的创新策略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社会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中毒事件以及心脑血管危、急、重症的发生等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社会和人类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急救医疗服务,已成为各国急救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作者:韦挥德;李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借鉴加拿大医保经验探索我国医疗保险改革的思路

    1997年全国第一次卫生工作大会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表后,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始启动,已历5年之久.初步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框架,实现了福利型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向保险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平稳转换,医疗保险新机制的功能作用得到了发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曾在加拿大生活了一年半,通过对我国与加拿大现行的医疗保险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希望能在深化我国医疗保险改革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廖惠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急性药物性肾损害26例疗效观察

    药物引起肾脏损害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老年人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可出现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笔者在2003年6月至2003年12月间,采用中药治疗药物性急性肾脏损害2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文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五黄油和碘伏紫花膏治疗Ⅱ°烧伤的疗效比较

    紫花烧伤膏是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烧伤外用药之一,但由于其价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使用.为此,我科根据配方[1]制成一种烧伤外用药--五黄油,经过二年多与碘伏紫花烧伤膏对比试验,发现其疗效甚佳,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Ⅱ°烧伤创面基础外用药.

    作者:李德全;李建邦;梁敏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