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6894
  • 国内刊号:61-9000/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4
  • 周期:月刊
  • 发行:陕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基础医学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2期文献
  •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探讨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65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有25例,占总比例的71.4%,显著优于对照组12例显效,占总比例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6.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结合治疗,可从多层次、多方面对患者起调和作用,能有效防治、延缓糖尿病并心力衰竭发生,两者可产生优势互补效果.

    作者:赵映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减压配合超短波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钻孔减压术配合超短波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细针钻孔减压术配合超短波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43例51髋,参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影像学两方面评价.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1年.总优良率为76.5%.ⅠA、ⅠB期效果好,疗效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针减压配合超短波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能减轻甚至消除患髋疼痛,有效预防股骨头坏死塌陷.

    作者:杨庆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甘露醇在早期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甘露醇在早期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早期脑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4例单纯应用脱水剂、钙通道阻滞剂(CCB)以及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等药物,而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露醇治疗.分别计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明显低于实验组94.12%,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脑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对于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以及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肯定.

    作者:孙为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68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术后干眼症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LASIK术后干眼症治疗患者68例,按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两种治疗方案,并对其用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BUT值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值比手术前低(P<0.05),有逐渐升高趋势.两组患者用药后1 h、4 h和24 h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泪液分泌实验比较,用药1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可以推荐用于LASIK术后干眼症治疗的临床用药.

    作者:侯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2011-05/2013-05诊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74)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n=78)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观察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有效率83.78%,治疗组有效率93.59%.经比较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许德军;杨若莹;罗雪萍;赵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德福韦联合干扰素治疗HBV/HCV重叠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联合干扰素治疗HBV/HCV重叠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所有HBV/HCV重叠感染患者均给予阿德福韦联合干扰素α-2bIFN 治疗,疗程48周.分别于治疗24周、48周后,检测患者肝功能及其 HBV-DNA 及HCV-RNA定量.结果:所有患者的肝功能均有所好转;治疗24周、48周后的HCV-RNA阴转率分别为26.67%、33.33%, 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3.33%、80.00%.结论:阿德福韦联合干扰素治疗HBV/HCV重叠感染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青春期后痤疮发病及加重原因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导致青春期后痤疮发病和病情加深的影响关系,是为青春期后痤疮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10/2013-10的青春期后痤疮患者102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并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家族历史、睡觉的时间不足6h、喜欢油腻和偏爱比较辣的食物、心情不好和容易上火、尤其皮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痤疮和心理的因素、皮肤有无油性、遗传的病例、生理周期(女性)、睡眠时间不足、饮食生活的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与心理因素关系为密切.

    作者:刘伟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灸结合温中健脾汤治疗慢性胃炎30例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对慢性胃炎中焦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以自拟温中健脾汤加减.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记录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胃镜检查结果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结合温中健脾汤治疗慢性胃炎中焦虚寒证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魏野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国产头孢他啶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头孢他啶用于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02/2013-10期间收治的156例急性肺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全部给予国产头孢他啶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全部给予痰热清静脉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观察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退热、止咳和X线片炎症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16.8499、6.4380、20.5965,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384,P<0.01).结论:国产头孢他啶应用于治疗急性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对患者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潘维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法结合针灸治疗114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3/2013-03来本院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手法整复颈椎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及中成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痊愈18例,有效26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2%,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可较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李文建;魏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抑菌凝胶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05/2013-05收治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女性患者共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每天给予阿奇霉素片剂(0.25 mg/片),每次1片,2次/d,连服3周.试验组在给予阿奇霉素片剂治疗的基础上(用法和用量与对照组相同),还给予阴道抑菌凝胶治疗,患者睡前清洗外阴,然后将阴道抑菌凝胶推入阴道深处,每次1支,1次/d,连用3周.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2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0%;试验组2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1例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有2例患者在阴道上药后出现外阴皮肤瘙痒、阴道伴有灼热感,停药后逐渐消失;对照组有3例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停药后逐渐好转.因此,试验组和对照组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抑菌凝胶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比单独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要好,且不良反应与单独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相当,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娜仁托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规范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和分析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将于2011-07/2013-10在我院行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对全部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全部均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全部患者切口愈合均非常理想,没有患者出现感染,术后5例患者行药物口服治疗,随访结果显示患者肿块和疼痛感消失,未见复发。结论:对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联合药物口服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和感染率,有效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

    作者:陆宝明;幸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结肠癌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总结甲状腺因子-1(TTF-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制备26例结肠癌标本的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Compact Polymer法检测TTF-1表达.结果:26例结肠癌组织芯片标本中,7例表达TTF-1阳性率3.7%,阳性定位于细胞核,均为弥漫性阳性.结论:结肠癌中可出现TTF-1表达,发生率虽低,但是在肿瘤中出现TTF阳性表达并不除外结肠腺癌可能.

    作者:赵乐;韩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汤剂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莫沙比利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记录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胆汁反流及黏膜炎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蒿芩清胆汤加减,可有效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胆汁反流及黏膜炎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莫沙比利和铝碳酸镁片治疗.

    作者:褚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良完壁式乳突切除术及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乳突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改良完壁式乳突切除术及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乳突炎的疗效.方法:从2011-05/2013-05,于我院共有110例病患被诊断为慢性中耳乳突炎并需进行手术.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行改良完壁式乳突切除术及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完壁式乳突切除术及鼓室成形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58.18%(32/55),优良率为90.25%(50/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气导平均听阈为(30.03±3.56)dB HL,骨导平均听阈(22.67±0.45)dB H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8.85±4.57)dB HL,(28.85±2.47)dB H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完壁式乳突切除术及鼓室成形术对于治疗慢性中耳乳突炎效果更加显著,对于患处病灶清除更加彻底,患者听力得到很大程度提高,耳内更加干燥,值得临床广泛推荐。

    作者:孙海燕;李翔宇;王东海;曾祥悦;李玉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儿童直立调节障碍分型对临床治疗的价值

    目的:根据236例患儿的不同临床分型进行选择性药物治疗,并探讨依据临床分型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02/2013-02于本院就诊并被诊断为直立调节障碍的236例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并根据直立试验和经颅多普勒检查进行临床分型,根据不同分型给予不同辅助药物,比较患儿症状的消失率.结果:根据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临床分型,血管痉挛型的患儿为95人,占40.3%,治疗后症状消失率为84.2%;血管无改变型的患儿为141人,占59.7%,治疗后症状消失率为61.0%,治疗效果明显低于加用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和/或尼莫地平片的患儿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立调节障碍的颅多普勒检查分型可以使医生对患儿进行个体化治疗,既避免药物的滥用也确保了治疗效果,分型确实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贾凤英;张莉莉;若敏;古力米拉;李艳霞;韩宜均;张春霞;若敏;韩宜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进行12导动态心电图检测的患者.结果:500例患者自觉心悸,心慌,眩晕,而常规心电图正常.202例患者有阵发性气促胸痛,胸闷症状.心肌梗死患者及糖尿病患者246例.检测患者佩戴的起搏器功能12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技术由于是一项无创的检查方法而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在心律失常相关症状的评价,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心脏病患者预后的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评价,起搏器功能评定,心率变异性分析,Q-T间期离散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刘德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立体定向微创软通道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软通道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04/2013-04于本院脑外科收入院并被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89例患者,其中,47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42例患者选择立体定向微创软通道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定和斯坎蒂尼亚卒中量表(SSS)的评分.结果:保守治疗组的患者好转率为68.1%,定向软通道组的好转率为88.1%,好转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守治疗组和定向软通道组在治疗前斯坎蒂尼亚卒中量表(SSS)的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定向软通道组的恢复程度高于保守治疗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立体定向微创软通道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俊;陈磊;朱少峰;蔡小琴;张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13-06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并经微生物检查证实的47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7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有26例(55.3%)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15例(占31.9%),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42例(占89.4%);合并低蛋白血症32例(占68.1%).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属,本组47例患者中酵母菌属44例(93.6%),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多见,占90.9%(40/44);其次为曲霉菌属.结论:肺部真菌感染多在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并发,其临床特异性少,治疗上除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对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AHD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0例临床分析

    0引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CAHD的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H)是以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 H )水平升高,而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在正常范围为特点的一种内分泌疾病[1].近年来有研究表明SH是CAH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CAH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我院自2006-01/2013-10共收治CAHD合并SH患者30例,并与同期收治的非SH性CAHD 30例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胡静涛;张小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治疗胰头部良性肿瘤的术式及疗效

    目的: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在治疗胰头部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2/2012-02期间7例实施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治疗胰头部良性肿瘤患者的资料,对该术式并发症及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7例患者主观不适明显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术后1年复查无复发,且血糖水平正常.结论: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卢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患者治疗中应用心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伴焦虑患者6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降压药物及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降压治疗与心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血压以及焦虑症状变化.结果:经3个月治疗,收缩压与舒张压,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患者在予以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再行心理干预,可以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尤其是焦虑抑郁,改善降压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贺采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中孕期胎儿筛查规范超声检查的重要性及操作程序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孕期胎儿筛查规范超声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研究其操作程序。方法:根据近些年的临床工作体会,采用标准切面对中孕期胎儿进行筛查,并对其操作程序进行规范。结果:此次进行筛查的中孕期妇女为2000例,胎儿异常为200例,其中严重畸形胎儿为75例;经过病理解剖发现,超声检查的结果与其相符合。结论:临床上,对超声检查进行规范化能够有效地筛查出中孕期异常胎儿情况,同时降低漏诊等情况,降低围产期的死亡人数,对人口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邵长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节镜微骨折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膝关节软骨缺损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经临床确诊的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纳入本次选择范围,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其余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分别对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共23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共12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应用于膝关节软骨缺损治疗中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唐扬伟;邓思然;黄梅军;梁志建;孔祥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用随机的方法将2007-01/2008-01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8例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即两组的数量都是39例,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方法都是常规治疗,此外治疗组的患儿还要给予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滴注.在治疗前后对患儿都进行神经行为评分并作出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比率是92.3%和对照组的64.1%的比较,差异显著,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在治疗6 d后和治疗12 d后都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有较为可观的临床疗效,有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谢宝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T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栓塞伴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CTPA对诊断急性肺栓塞伴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04/2013-10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和非RVD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实验,两组均进行CTPA诊断,并收集两组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确诊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行CTPA,实验组的右心室大短轴直径、大横截面积大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RVd/LVd和RVs/LVs均大于1,证明右心功能不全.结论: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灵敏度和特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本祥;王颖;孙立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程度洗胃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18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采用不同程度的洗胃方法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1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9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大量洗胃液进行洗胃,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洗胃方法进行洗胃,两组患者用药等其他治疗方法相同.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胆碱酯酶恢复到正常水平50%的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痊愈,但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胆碱酯酶恢复到正常水平50%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给予大量洗胃液治疗临床效果更显著,能够迅速且全面将胃肠道内的毒物清除,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关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老年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4眼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老年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2010-05/2013-04被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2例(64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33眼),对照组20例(31眼).观察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于术后1周末、2周末、3周末、4周末观察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末、2周末、3周末、4周末恢复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手术对老年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视力恢复.

    作者:王广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及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在蛛网膜下腔动脉瘤破裂出血72 h内予以手术治疗,术后给予降压、脑脊液引流及3-H等治疗,发生脑血管痉挛6例,其中3例恢复较好,2例偏瘫,1例死亡。结论:蛛网膜下腔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尽早手术,术后降压、脑脊液引流、3-H疗法可有效治疗脑血管痉挛。

    作者:孙传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初始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初始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了2012-05/2013-05我院收治的惊厥性癫痫患者共122例,按照治疗效果将其分为完全控制组和复发组,对比记录两组患者初始治疗后6h内癫痫的复发率、持续脑电图(cEEG)数据以及抗癫痫药物(AEDs)的血药浓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6h内癫痫的复发率、持续脑电图(cEEG)数据以及抗癫痫药物(AEDs)的血药浓度等指标存在差异。多因素分析中仅发作间期癫痫性放电(IEDs)和周期性放电(PEDs)和(或)非惊厥性发作持续状态(NCSE)模式与癫痫复发独立相关。结论:在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cEEG监测,从而根据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治疗和控制,减少癫痫的复发。

    作者:徐全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肋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肋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MPR、MIP、VR及SSD 等重建方法对60名病例进行MSCT影像学分析,并将结果与X线平片进行比较.结果:60名骨折病例合计103根肋骨骨折,6根肋软骨骨折.X线不全骨折漏诊率为60%,肋软骨骨折漏诊率为83.33%.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极大地提高不明显肋骨骨折和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在肋骨及肋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明显.

    作者:孙艳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及研究

    目的:研究常见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使用化疗药所致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后均按癌症疲乏量表(CFS)评价患者的乏力程度,建立CRF-ADR综合评价量表,并在化疗前后检测与疲乏可能相关的各种因素,包括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人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在化疗结束后记录化疗不良反应情况分成有不良反应组及无不良反应组,进行分组统计学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探讨分析乳腺癌癌因性疲乏与化疗药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因素.结果:全组100例乳腺癌患者中乏力发生率90%.全组出现化疗后相关不良反应的共有18例,占总例数的18%.化疗后出现人血中TNF-α水平异常升高81例(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出现IL-1水平异常升高68例(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出现人尿中17-OHCS水平异常升高11例(11%),其中有8例出现化疗后相关不良反应,占不良反应人数的44.4%(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7),TGF-β1水平异常升高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TNF-α及IL-1与患者癌性疲乏有密切关系,而人尿中17-OHCS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是预测发生化疗后相关不良反应的重要监测指标.

    作者:赵树林;张述耀;朱志伟;林丹霞;庄珊珊;杨钰贤;江艺;张盛奇;方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与内科门诊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与内科门诊治疗的效果.方法:从社区及综合性医院的内科门诊处各抽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2 h血糖(2 h PB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平均花费医疗费用比较,观察组平均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2 h血糖(2 h PBG),TC及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综合干预能较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潘功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蒙医胡朱乃胡英病(颈椎病)的临床路径

    通过回顾蒙医胡朱乃胡英病(颈椎病)的研究进展相关文献,探索胡朱乃胡英病的分类和治疗原则,论述梳理蒙医胡朱乃胡英病临床路径的规范过程及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为蒙医药治疗疑难病症提供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作者:赛音朝克图;斯钦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已经成为成年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包括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痛经与排便痛,该种疼痛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炎症因子、神经纤维、雌激素、交叉过敏都会对疼痛的产生发生影响。目前,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有关研究显示,该种疾病的发生与心理认知、雌激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神经纤维损伤再生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应该以去除病灶为主,同时,解决患者的其他症状,为了降低复发率,可以将针灸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融入其中。本文主要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膝关节个体化假体研究进展

    膝关节置换术在中国发展已30余年,目前临床所使用的膝关节假体大多需要进口,国产假体多是仿制国外,国内尚无根据国人解剖特点而研制的假体,无论进口假体还是国产假体与国人膝关节不能完全匹配,应用后导致术后关节疼痛、假体松动、假体使用寿命短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国内手术量增加,对假体的形态大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群膝关节解剖形态不同,存在个体差异,只有使用与各民族相匹配的假体才能达到满意的术后效果。同时其他国家同样面临该问题,如何研制与患者相匹配的个体化假体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目前国内膝关节置换出现的问题加以综述,评述个体化假体发展的重要性,为国产膝关节的研制提供参考。

    作者:侯博;黄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旋标记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将稳定氮氧自由基引入到抗肿瘤药物中,能明显改善母体药物抗肿瘤活性以及对靶标的选择性,这使得稳定氮氧自由基与抗肿瘤药物偶联物成为寻找高效低毒,对肿瘤细胞有靶向选择性的新一代抗肿瘤药物的新趋势。本文按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来源介绍了稳定氮氧自由基偶联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晓辉;宋涛;冯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战时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特点及意义

    0引言神经系统疾病(neurological disease)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以感觉、运动、意识、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战争环境下,人们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超负荷地工作,休息睡眠不足,常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同时由于战时生活、卫生、饮食条件艰苦,生物化学武器的使用,易引发营养不良、急性中毒、病原微生物感染,可导致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运动、感觉等方面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以致不能正常参加战斗和工作,严重者影响战后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现就战时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及意义作以下综述。

    作者:刘阳;马香琰;李海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型高血压会影响血压变异性吗?

    目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又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高血压病对心脑血管系统靶器官损伤程度相对与平均动脉压升高而言,血压变异性的作用更加重要。那么血压变异性在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特点如何?因此,进一步明确H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非常必要。

    作者:郜永华;陈晓春;温慧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胶质瘤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进展

    胶质瘤是成人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具有明显侵袭性。术前对胶质瘤进行准确诊断及分级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MRI技术的进步,扩散加权成像(DWI ),扩散张量成像(DTI ),扩散峰度成像(DKI)及多b值扩散成像在胶质瘤科研和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的新进展,并对其作为肿瘤分级生物标记物上的潜在价值进行讨论。

    作者:胡玉川;田强;崔光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

    孤立性肺结节(SPN )为肺内单一的、边界清楚的、影像学不透明的、直径≤3 cm、周围为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肺部结节病变,并无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的表现.SPN的良恶性判断一直以来是胸外科领域的难点问题.与SPN良恶性有关的因素有年龄、吸烟史、结节直径等.判断SPN良恶性常用的检查方法大致分为有创和无创检查两类.

    作者:郝波;杜国良;徐瑞剑;毕克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热休克蛋白与胃癌相关性研究现状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国内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2、3位,而且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胃癌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目前很多方面的机制仍有待阐明。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HSPs)在胃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热休克蛋白在胃癌中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聪;张生彬;齐眀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免疫耐受影响因素探讨

    牛奶蛋白过敏(CMPA)是婴幼儿期食物过敏中早的、常见的表现形式。及早认识、诊断和治疗牛奶过敏可解除牛奶过敏本身对婴儿的不良影响,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佳治疗方案是回避牛奶制品,恰当的选用低敏配方或无敏配方奶粉。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一般预后较好,多数患儿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自然耐受。本文就影响CMPA患儿免疫耐受(IT)形成的相关因素做一综述。

    作者:曹璞丽;郝锦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在脑瘤术后并发癫痫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在脑瘤术后并发癫痫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脑瘤术后并发癫痫的患者44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相关癫痫并发症的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癫痫并发症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瘤术后并发癫痫的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癫痫的发作次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作者:吕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28排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CT腹部增强扫描患者12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者患者针对临床分析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配合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实施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配合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CT腹部增强扫描患者进行检查时,不仅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而且还有对患者针对特殊的心理问题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的检查效果,而且还能够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覃蕾;倪嘉伟;刘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lastic and Aesthetic Research》杂志征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inflammation》杂志征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约稿函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转化医学网站上线通知

    转化医学网于3月7日正式上线,欢迎大家踊跃关注!转化医学网是由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编辑部创建的专业性学科网站,是《转化医学电子杂志》重要的征稿途径及网络宣传平台。网站的创建为不同研究领域的医护专业人员及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转化医学交流互动的全新方式,打造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与研究成果共享中心,让国内的研究者、开发者、临床应用者零距离地共同讨论,共同分享,行业上的界限在这里模糊和消失,这是一个真正没有围墙的加速医学转化的“孵化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前床突脑膜瘤外科治疗的进展

    前床突脑膜瘤因其定义不明确,易与中蝶骨嵴脑膜瘤相混淆,临床常出现治疗误区;又因前床突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对其的治疗理念至今仍没有统一;此外,前床突脑膜瘤外科手术方式的多样性还造成前床突脑膜瘤手术入路存在分歧,从而出现术后临床疗效的差异。基于此,本文将对以往有关外科治疗前床突脑膜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外科治疗发展方向做简要展望。

    作者:屈延;田士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广西莪术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提取是进行广西莪术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改良CTAB法、改良SDS 法和试剂盒分别提取广西莪术叶片的基因组DNA,并进行电泳和核酸蛋白含量检测以及PCR验证。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广西莪术基因组DNA样品的纯度高,杂质少,而且能有效的进行PCR扩增。说明改良CTAB法是一种高效的提取广西莪术DNA的方法。

    作者:黄凤香;曾建红;刘青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DCA循环法在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 PDCA 循环法的具体内容,探讨 PDCA循环法在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检验科检出危急值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20例予以常规危急值管理办法,而实验组120例予以PDCA循环法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间救治成功率,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以及临床干预实施时间差异.结果:实验组120例患者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以及临床干预实施时间分别为(33.5±5.3)min和(25.8±6.2)min,明显短于于对照组对应时间(45.1±9.3)min和(36.4±7.4)min,两组患者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抢救成功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9.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 循环法运用致检验科危急值管理时,能有效节约抢救时间,保证患者及早获得有效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的采血方法对检验结果差异的影响,以探讨出临床上更有价值的检验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的检验结果,随机选取120例患者在同一时间进行采血,且分两次进行,其中实验组为静脉血,对照组为手指末梢血,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标本的MCV、MCH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RBC、Hb、PLT、Hct、MCHC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末梢血标本,静脉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的结果可减少采血产生的误差,且在数值结果上更为准确,结果稳定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龚启斌;彭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ICU多药耐药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检测ICU中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多药耐药阴沟肠杆菌(ECL)基因型及同源性,为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11-06/2013-12随机收集我院ICU 中经过梅里埃ATB系统鉴定的28例不重复多药耐药阴沟肠杆菌,其所产的 ESBLs 与AmpC酶表型利用三维试检测,采用PCR提取相关基因后并对其产物测序,待测菌株则给予PFGE 方法检测.结果:ICU中血液(35%)、痰液(25%)及尿液(17.8%)是阴沟肠杆菌的主要来源,28株多药耐药阴沟肠杆菌检测出单产AmpC酶株11株(39.3%),单产 ESBLs8株(28.6%),同产 AmpC 酶及ESBLs6株(21.4%),非产AmpC酶或ESBLs3株(10.7%);以染色体介导为主的AmpC酶18株(编码基因主要为ampC+ampD),质粒介导的AmpC酶7株(占编码基因主要为DHA-1),14株ESBLs编码主要基因为SHV-12;共有3株检测出具有同源性,被证实来自同一克隆.结论: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以ampC+ampD基因型为主,ESBLs 以 SHV-12基因型为主,AmpC酶和ESBLs的存在是阴沟肠杆菌在临床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

    作者:左克;周红翠;梁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液检查标本误差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血液检查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08/2013-09存在误差的108份血液检查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剖析其产生误差的原因同时提出预防的对策.结果:血液样本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患者自身原因、样本采集原因、样本送检和检测原因.而由于医务人员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占主要部分,为83.4%.结论:医务人员的不合理操作是导致血液样本误差的主要原因,医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对血液检查的认识是确保血液检查标本质量合格的关键.

    作者:蒋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Microsoft Excel在血液检验质控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 Microsoft Excel 建立血液检验质控图。方法:通过Excel函数和图表功能处理质控数据,并建立各种质控图。结果:使用Excel实现质控图后,既简便又经济。结论:利用Excel处理实验数据和质控图具有手工方法和专业软件所不及的优越性。

    作者:林俊填;伍伟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标本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到我院门诊部就诊的50例患者,采集其尿液标本后,分别放置0、1、2、3、4、5h后进行红细胞、白细胞以及上皮细胞的计数检测,并且对红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其中,以0h为对照组.结果:在五组实验组中,随着待检时间延长,其红细胞计数逐渐减少,并在4h后明显降低,与0h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3 h后红细胞溶解大量增加, P<0.05.大红细胞在4 h后,相比于对照组数目显著下降, P<0.05.小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而白细胞、上皮细胞以及小红细胞的计数在五小时内相比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对尿常规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应该在尿液标本采集后的3h内送检.

    作者:杨燕;房小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姜烯酮保护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发的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调查6-姜烯酮保护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包括检测细胞凋亡、过氧化细胞损伤、Bcl-2表达、Caspase-3、-8、-9.结果:oxLDL提高了血管内皮细胞上植物血凝素样oxLDL受体1(Lox-1)的表达、导致细胞活性氧簇ROS的水平升高和Caspase-3、-9激活,而Bcl-2表达下降,使用6-姜烯酮可以拮抗上述过程.过表达Lox-1可以中和6-姜烯酮的保护作用,给予6-姜烯酮可以降低oxLDL介导的Caspase-3、9的活性和细胞凋亡,6姜烯酮可以有效保护内皮细胞.结论:6姜烯酮可能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损伤、抗凋亡药物,可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汪云开;姚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普外科临床带教推荐的几种方法探讨

    目的:探究几种普通外科临床带教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在院实习的普外本科实习生120人,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各有40人,A组使用PBL教学法,B组使用临床路径教学法,C组使用传统的带教方法作为对照,观察三组实习生考试成绩和出科考核结果,对PBL法和临床路径方法做出效果评价.结果:PBL组和临床路径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都比对照组常规方法实习生的成绩高,其具有统计意义(P<0.05);A、B两组实习生出科考核结果明显优于C组实习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BL教学法和临床路径法带教效果显著,相比于传统教学,其能够提高实习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实习生有效结合理论和实践,提高普外带教质量.

    作者:青巴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2例新生儿窒息复苏临床分析

    0引言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第二位死因.2002年新生儿死亡率为29.2‰,而其中因窒息死亡的比例为20.5%[1].本文选择我院在2012-01/2014-01出生的2400余名新生儿中,有21例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患儿,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筱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