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评定是根据康复治疗师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本文主要阐述在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法、加强校企合作等.
作者:廖长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近发展区”对语言教学的现实意义,寻找、利用学生的“近发展区”,使英语的“教”和“学”都取得佳效果.
作者:邱安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成人教育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PDCA循环引入成人教育药剂学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法作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PDCA循环法的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结论 在成人教育药剂学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谢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医学免疫学授课过程中综合运用“一个目标,两项重构,三种手段”,对学生、教师和联结双方的教学手段3方面进行整体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吸收、消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果显示,学生学习状态明显改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作者:李强;王沛;狄柯坪;王红;杨新华;赵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就如何在化学实验中注重学生的能力训练做了简要阐述.
作者:王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提出细菌养成计划、自助餐式技能考核、小组模块制授课等中职医学检验专业的新教学方法.
作者:刘子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医学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同时,吸取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隋丽丽;葛欣;巴林;苗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中职数学教学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开拓、务实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吴林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内科学临床教学实行PBL配合以病例为引导的情景教学法,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了学生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了学习效果,同时,也促使教师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角色转换.
作者:张和顺;靳兰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针对青春期男女生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基于性别差异的案例教学法为例,初步探讨医疗器械维修专业的教学策略,为职业院校男女生比列不均衡专业的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董谦;杨德武;王洁成;陈雅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景辉主编的《化学》(医药卫生类)中“化学反应速率”为例探讨说课思路,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设计,并浅谈说课体会.
作者:黄小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诊断学“常见症状”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高志荣;张意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了解参与式研究方法在健康促进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参与式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健康教育现场参现方式受学生欢迎.
作者:刘婷婕;吴宪;王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组织胚胎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为了提高组织胚胎学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组织胚胎学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 药物波谱解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药物波谱解析(以下简称波谱)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我校将其列入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选修课,该课程内容庞杂,理论深奥,需要熟记的数据及图谱众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授课教师普遍感觉备课付出心血多,学生掌握的却很少;学生感觉其内容枯燥、难懂,概念抽象,只能凭死记硬背,不能真正活学活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1)课程内容繁杂,图片、数据等信息量大,且化合物在不同波谱(红外、核磁及质谱)中图谱的差异巨大,能反映结构特征性的信息又不能简单地用图谱或文字解释清楚,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反复揣摩、比较、总结,在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及练习方面多下功夫.
作者:王新兵;邓喜玲;王航宇;秦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天然药物学教学方法,旨在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作者:王惠;贾建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教学过程“教学做一体化”,即把传授知识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者:蔡成莲;吴开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反思讨论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1级护理学专业专科650名学生分为试验组(324名)与对照组(326名).试验组采用反思讨论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授课法.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病理生理学课程考核成绩比对照组好,差异有显著性(P<0.001);试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试验组学期末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除寻求真相和开放思想外,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反思讨论法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萧赪;莫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儿科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我国儿科医师严重匮乏,儿科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下,对医学生加强人文态度、人文知识及人文精神培养,提高儿科专业医学生人文素养至关重要.
作者:黄洁;汪健;钱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探讨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专业技术课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朱忠锋;张生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探讨改进方向.
作者:陈小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需求情况.方法 对天津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比例(18.7%)明显高于所学专业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人员比例(8.9%),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求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加强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培训.
作者:李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学生挫折承受力现状,寻找提高方法.方法 采用挫折承受力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挫折承受力呈中等水平,低于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水平,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医学生挫折承受力总分无显著性差异,但男生在面对挫折时的外在行为表现与女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教育实践中应加强对医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影响中职生学习的因素很多,主动性是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学习方法、学业态度和网络使用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学生有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愿望,但主观努力不够.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树立信心;其次要更新观念,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再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作者:刘小平;赵化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使用问卷调查、现场调研的方法,对甘肃省11所高校1 845名学生理论课选择座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理论课选择座位情况与高校教育教学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创新教育对推动高校理论课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康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男护生职业心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72名男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护生职业心态不稳定,离职意向明显,其影响因素包括传统观念、社会地位、待遇、成就感等.结论 护理教育者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改变教学模式,使男护生多接触社会,正视自己的职业,端正职业态度.
作者:刘兰芳;关锦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对策:(1)加强师资培训,大力引进人才;(2)多管齐下,搞好双语教材建设;(3)立足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因材施教;(4)规范管理,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作者:李青;昂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对我院护理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主要途径.
作者:薛建平;史良俊;谯时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遵循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流程,以工作任务和能力本位为中心,准确把握工学结合教学设计的内涵特征,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框架,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许国莹;刘家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校园文化建设是电大教育管理的根本内容,但却是目前为电大教育管理和体制改革所忽视的内容.本文就电大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作者:宁雅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职业信息采集的主体以及在职业信息采集与运用过程中确立大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以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
作者:王春燕;吴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是黑龙江省卫生厅征集的政策性建议.笔者提出建立以卫生厅为主导,在院校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将我省不同层次的医院作为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紧密型”深度合作的教学基地.该基地的职能是人才培养合作、教科研合作、团队建设合作及信息交流合作,形成卫生厅领导下的院校联动体制与机制,实现合作育人,推动院校共同发展.
作者:林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针对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学科本位特征明显,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群)对人才需求等问题,以岗位(群)工作任务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课程实施,不仅为学生迈向成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也符合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亮;刘金宝;朱吾元;郭留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学是应该体现人文关怀的学科,人文精神应该和医学专业技术一起,共同成为医学教育的核心.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医学人文教育现状,提出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
作者:雷胜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起实施,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法律条文过于茏统、法律责任不明确、法律监督不力等问题,亟待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本文立足于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发展状况,剖析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通过不断完善和具体化职业教育法规,提升职业教育法律地位,落实财政经费保障等措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作者:贾银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多媒体以其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知识更新的便利性,内容、形式的新颖性,强烈冲击着“黑板+粉笔”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甚至出现多媒体教学独霸课堂,“黑板+粉笔”被挤出课堂的现象.本文旨在寻找“小黑板”和“大屏幕”间的平衡点,以使两种教学模式各尽其力,各展其能.
作者:韦庆丽;唐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卫生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中职卫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也是教师队伍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中职卫校“双师型”教师内涵、本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探讨中职卫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作者:陈漪静;孟增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笔者通过参加“中德合作高、中职师资专业教学法”培训班,学习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本文总结参加培训班的收获与体会.
作者:蔡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建立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与评价机制,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制定发展性教师督导评价制度、形成学习型教研组、鼓励和支持校本课程研究、建立交流互动式校本培训格局4方面,提出可行性方案.
作者:钟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评教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现行评教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对合理客现地评教,正确发挥评教的导向、激励功能,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何瑞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品管圈活动在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尿量漏填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尿量漏填率”活动课题,随机对活动前后两组(共214例)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尿量的填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漏填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尿量漏填率由25.96%下降到5.45%.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尿量漏填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雄;杨爱丽;赵桂玲;梁芳;刘彦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解剖实验课教学中通过观察,总结学生不愿主动学习的原因,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作者:刘立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介绍一种自制淀粉显色液,对其稳定性及显色性能进行验证,效果满意.
作者:张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任务教学法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中随机选取实验组(n=93)和对照组(n=93).实验组采用任务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法,利用操作成绩和调查问卷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实验组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任务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徐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析药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者:崔燕兵;张斌;邢志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不同留置时间组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确定静脉留置针佳留置时间.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将500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留置时间3天)和观察组(留置时间依次为4天、5天、6天、7天),每组各100例,比较各组静脉炎发生率,分析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各组静脉炎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静脉炎的影响因素有药物性质、留置时间和性别.建议静脉留置针留置5天.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护理,注重佳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董静静;韩瑜;李苏萌;崔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医学院校专业特点,对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改革,探索适合医学院校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模式.
作者:曲典;刘志翔;张智河;李延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目前医学教育环境和心内科实习特点,发现只有努力适应环境,提升实习和带教水平,正确处理实习与考研、就业的关系,才能摆脱临床教学面临的困境.
作者:马军;徐文俊;蒋金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药理学教学中,在模拟药房实践教学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作者:于杰;张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以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药学专业为例,以培养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传统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思考.
作者:刘世君;吕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农村医学专业循环系统疾病见习带教中,就吸引学生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索未知欲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进行探讨.
作者:段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我国现有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及“三基”教学法的内涵、国内外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介绍,指出“三基”教学法用于临床实习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董睿;张玲;朱嘉琦;郭志勇;徐茂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实行责任制包干整体护理,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提升了护理服务内涵,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针刀治疗抑郁症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抑郁症伴头痛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氟西汀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干预组进行小针刀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后1、3、5周末计算患者的头痛指数,同时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结果 干预组抑郁症治疗的显效率为62.86%,对照组为37.1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头痛治疗的显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45.7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干预组抑郁症及头痛症状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小针刀治疗抑郁症头痛效果良好.
作者:周洪鹏;袁雪;阎加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地区人群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认识其危害程度,确定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10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68例(占62.96%),下消化道出血40例(占37.04%);出血部位排在前三位的是胃、十二指肠、小肠,分别占35.19%、20.37%、19.44%.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占54.41%),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占30.88%);下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是肿瘤和炎症性病变,分别占55.00%和35.00%.结论 消化道出血部位以上消化道多见,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为首位,应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做好防控工作.
作者:刘鹏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CAD/CAM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修复效果、美学性、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对牙龈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CAD/CAM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的68例患者(264颗牙)的临床资料,对其从满意度、美学性、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对牙龈健康状况的影响几方面进行调查.从患者主诉、临床检查基牙的牙体、牙周状况等方面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 多数患者临床修复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未发生全瓷冠破裂及继发龋.14颗(5%)因发生严重并发症而修复失败.结论 CAD/CAM二氧化锆全瓷冠无金属基底,颜色及透明度均优于金属烤瓷冠,修复体边缘密贴,具有较好的色彩效果和类似天然牙的光反射状况,适合对美观要求高或患牙不宜做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患者.
作者:吴文桢;张昀;张卫平;贾佳;吴雅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跟痛症是常见的足部病变.跟痛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可选择药物内服、膏药外敷、针灸、手法按摩、激光、手术等治疗方法.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消除病因、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加强康复锻炼.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跟痛症的治疗策略及其适应证、有关的新进展作综述.
作者:冯康虎;方鹏飞;张文贤;宋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超声检查效果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改进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10月386名超声检查患者,按单双号分为两组.单号为健康教育组,于超声检查前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双号为对照组,超声检查前不作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组超声检查图像清晰率、一次性检查成功率、患者配合程度、医患和谐率及工作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提高超声检查工作效率,促进医患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新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在高职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教学中进行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将进入实习阶段的20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试验组采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结果 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自评问卷调查显示,两组护生在临床核心能力、临床护理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在护理专业实习中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杨希;蒋沂峰;徐亮;李胜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提高我校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提高就业率,系部专门成立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团队,对影响考试通过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
作者:卞加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中职护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等方面创新课堂教学,培养“能力人”.
作者:冉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不同带教方法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2-2013年在肾病科实习的8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观察组采取复合带教方式:前两周一对一固定带教,后3周轮流带教;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固定带教方式.在第五周分别对护生职业素养、理论知识、临床护理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进行测评,并对其实习满意度展开调查,比较两组实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成绩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前期固定和后期轮流带教相结合的复合带教方式的实习效果优于单纯固定带教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将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和技术开发紧密结合,使护生更快适应临床实习,在护理专业第三学期开设综合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刘祉嫣;蔡少莲;李丽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理想的教学效果依赖于“教”与“学”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使“教”与“学”密切配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秀芝;亢春彦;王黎;肖红;薛玉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制订工作任务及学习情境计划,同时以项目教学法为指导设计自主学习材料,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其学习能力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何建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如何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法 总结和分析为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及其变化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分析其中促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提高的因素.结果 (1)学习和掌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目的、宗旨及其要求是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重要条件.(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制定符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教学计划和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结论 调整教学内容、加强临床实习管理、强化考前辅导、改革考试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均可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作者:成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参赛选手的人格特征,评价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将98名选手分为参赛组(15名)和参选组(83名),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对选手心理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对参赛组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S)评价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参赛组的E量表得分为(9.53±2.33)分,参选组为(14.75±4.3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参赛组心理干预前后的TAS平均分分别为(16.73±2.55)分、(11.00±1.73)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E量表得分较高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适合参加护理技能竞赛;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降低焦虑水平,提高竞技状态.
作者:邓惠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提高口腔护理实践教学效果,改革教学模式,包括导课方式和操作的讲解形式等,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作者:郭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我国护理教育中推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和护理结局分类能从根本上完善并衔接护理临床与护理教学,使学生尽早适应临床,解决护理教材与临床脱节的问题,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作者:陈靖;丁琳;黄万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分别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0%的学生对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给予了积极的评价.结论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者:覃恩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对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小班教学应用状况进行综述.
作者:胡焕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回顾性总结20世纪60至80年代国内普遍采用的医院附属护校、医院办护士班培养护理紧缺人才的办学模式,分析其效果、经验、教训,针对课程结构、毕业生质量等主要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相关院校建设护理专业提供参考.
作者:沈晓洁;王立文;瞿光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从学生学习成绩、学习效果自评、教师同行评价几方面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在学生学习成绩(主观题)、学习效果自评、教师同行评价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董瑞婕;周肖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针对高职教育特点,探讨儿童护理课程应用“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1级护生52人为对照组,40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结果 实验组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新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结论 新教学模式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形成,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周密;罗玉琳;陈静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药理学教学改革,以提高护生的学习效率和临床用药能力.
作者:马香芹;毛理纳;张琨;许煊慧;赵汴霞;崔晓华;乔淑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中职护生脉搏测量准确率.方法 以我校2011级7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能正确测量脉搏的原因,进行针对性训练,对比训练前后测量的准确率.结果 训练前后异常脉搏测量达标率分别为14.1%和84.6%(x2=77.58,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中职护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能有效提高脉搏测量准确率.
作者:邵曙霞;杨慧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从教学安排、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和考试4方面进行改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同时也为下一步改革确定了方向.
作者:李萍;高静;王慧琴;赵敏;亓水芹;李敏;刘学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临床输血医疗纠纷逐年上升,已成为一个超越医疗范围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护士是临床输血治疗实施过程中后一个,也是关键环节的执行者.因此,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早期安全输血知识教育非常必要.本文就如何在护理教学中贯穿安全输血知识,培养、提高学生输血风险意识,体现中等护理教学的作用概括如下.1 掌握血液生理知识让学生了解血液的成分、功能、理化性质等,以及血液从采集、分离制备、检验、储存发放到临床的一般过程,知道成分输血的优点是一血多用.近年来,成分输血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因此要执行输血操作的护士必须了解血液成分,提高成分输血的疗效.
作者:罗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院校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护理专业在“院校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推出了“3+2+1”人才培养模式,并在运行机制上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作者:黄丽萍;谢静;韩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剖析目前我校实施教师量化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从而完善绩效量化考核体系.
作者:胡利萍;谭白梅;周轩;文凤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口腔修复工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验证其实用性,分析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3方面确定二级指标,对各指标赋予权重.对参加过卫生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107名口腔修复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论 该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与口腔修复工的岗位职责相适应,方法科学、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对于评价口腔修复工工作绩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同时,众多因素均能影响口腔修复工的岗位胜任力及工作绩效.
作者:师娜娜;靖瑞锋;崔霞;王小万;冯芮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从学生理想、道德、人格和哲学素养,班级凝聚力,班干部,班主任,特色班级几方面,阐析高职班级棱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作者:陈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以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为例,以就业为导向,将实习前两周的综合实训、一年的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两周的毕业课题设计答辩和理论考试作为一个完整的毕业考核模式,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
作者:王琳;俞学炜;於学良;杨税;李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为适应网络时代现代化教学要求,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医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能力,应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充实网络教学资源,发挥网络教学的促进和辐射作用,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推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创新,全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作者:马静;杜振宗;彭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切片教学是病理学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
作者:杨继华;郭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交互式电子白板已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新型互动平台.本文从扩充化学资源库的方法和灵活使用交互功能入手,探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杨江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Blackboard教学平台是网络教学的佳平台之一.利用该平台的教学内容、讨论板、协作、测验等功能模块创建网络病理学课程,并在学生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该平台的应用改革了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空问延伸到课外,弥补了课堂教学学时不足和师生互动少的缺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良好的协作精神,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杜庆红;王谦;潘彦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理念,针对高职药学专业,以药学服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作者:于永军;祁秀玲;刘清新;陈俊荣;贾建忠;李宝丽;李喆;赵兴华;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已不能满足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依据当前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更新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构建提升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医学专业技术相融合,提升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
作者:钮靖;郭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局部解剖学教材存在的问题及课程开设情况,提出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实际情况的教材改革方案,重新构建教材体系.
作者:陶俊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定位在乡村,开设实践技能实训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具备扎实的诊疗基本功,顺利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成为合格的乡村医生,满足群众卫生需要.
作者:曹文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护士人文素质是护理内在发展的动力和灵魂,故对护士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践,就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
作者:何如;陈吓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