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是一种自主学习模式,旨在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笔者提出在超声医学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时,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进行启发式教学,同时对超声医学PBL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钟兴;方海燕;段红艳;史长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增强药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以药房岗位需求为核心,校企共同进行药物商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魏来;涂冰;王宪庆;谭敏;王玉霞;张茂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通过对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从课程指导思想和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医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医高专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对策.
作者:周思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培养高素质的卫生士官人才,本文从教学方法、教材编写以及考核方式3方面进行改革实践,优化诊断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莉;许晓倩;胡晓霞;林寒;谌卫;陈洁;徐茂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将临摹法引入解剖学基础日常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临摹各器官、系统的形态轮廓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BL结合病案讨论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1级、2012级四年制药学专业两个本科班为研究对象,2011级(60人)为实验组,2012级(58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结合病案讨论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理论与技能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法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结合病案讨论式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在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健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提高医学生物学教学质量,依据医学类独立学院医学生物学教学现状,提出医学生物学教学改革基本思路,并对改革方案进行尝试.结果表明,改革后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作者:崔照琼;李艳琼;胡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职教理念下中药化学技术课程说课设计,主要包含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特色、结语6方面.教师通过说课,对所授内容更加清晰,对所用教学方法更为明确,对学生定位更加准确,其教学水平得到升华.
作者:刘亮;丁丽娜;张彪;陈东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采用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的52名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相比LBL教学法,学生对PBL教学法更认同,但认为其仍存在一定缺陷,应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改进.
作者:郭吉刚;王效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解剖学基础是中专护理、助产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融合了系统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门学科的内容,概念繁多.针对该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特点,笔者从学情、教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解剖学基础的教学效果.
作者:席耀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引入小组学习方式,采用“思考-配对-分享”和“Tuckman四步法”小组学习策略,并进一步探讨其实施的优势、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作者:陈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化学检验新项目、新技术不断涌现,如何开发出符合实际情况、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学与临床接轨,课堂和岗位衔接,是生物化学检验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在对本地区医疗机构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积极探索.
作者:吴雪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核心内容在于运用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医学科研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正确理解与应用.但目前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学不能致用”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在科研或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仍然无从下手.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体会,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以致用.
作者:郭嘉丽;王南平;刘慧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础与临床双向渗透模式对生理学教学的影响.方法 从2013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中随机抽取3个班为实验组,其余3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础与临床双向渗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期末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期末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基础与临床双向渗透模式进行生理学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作者:李超彦;王福青;张志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结合超声医学临床特点,总结超声影像学专业教学中多种教学模式,为提高我国医学院校超声医学整体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杜丽娟;何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针对现行农村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医学遗传学拆分为医学生物学和遗传病与优生两门课程,并编写校本教材等改进措施.
作者:李光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利用物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物理学理论在医学中的应用,调动学生学习医学物理的积极性,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孙素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通过认识中职语文教学文史结合的重要意义,阐述语文教学中文史结合的方法与感受,呼吁语文教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注意文史结合.
作者:赵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山东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专业能力,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方法 以在山东省136所医院工作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 不同学历层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影像检查操作能力有所不同.结论 为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必要根据学历层次制定具有岗位指向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冯开梅;曲永松;于全勇;石少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医疗单位、我校在职教师及2013届毕业班民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疗单位和教师对我校民族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与期望,以及毕业班民族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评价与期望.结合医疗单位及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提高我校民族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成立常州中药专业技能人才状况调研课题组,对常州地区中药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为专业开设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
作者:邵璟;石洪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专家模拟面试在促进高职护生就业中的作用.方法 统计2010级高职护生(专家模拟面试组)和2009级高职护生(非专家模拟面试组)的就业情况,分析专家模拟面试在促进高职护生就业中的作用.结果 2010级高职护生(407人)在省级三甲医院、市级三甲医院、县级医院就业的分别为146人(35.87%)、159人(39.07%)、59人(14.50%);而2009级高职护生(389人)对应的就业人数分别是98人(25.19%)、112人(28.79%)、91人(23.39%).2010级高职护生的省级三甲医院就业率、市级三甲医院就业率、总就业率明显高于2009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专家模拟面试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能有效培养高职护生人文素质,提高应试能力,进而提高就业率,推进学校就业工作.
作者:徐辉航;周丽萍;喻爱芳;曾健;徐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现状和需求,分析影响医生参加继续教育的因素,探讨提高继续教育效果的对策.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和资料.结果 天津市全科医生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动力,在继续教育形式选择上更倾向于面授,科研意识较强但科研素质有待提高.结论 提高继续教育效果需要从学员管理、师资培养、效果评估和学员激励等方面考虑及研究.
作者:周海燕;孙雨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甘肃山楂属植物资源及综合利用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经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甘肃山楂属植物资源及其综合利用价值.结果 甘肃山楂属有4个分类群,综合利用形式多样.结论 科学开发山楂属植物资源,以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
作者:杨伟丽;马媛媛;顾秀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婴幼儿主要照顾者辅食添加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取某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的婴幼儿主要照顾者200名,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辅食添加知识问卷及格率为53.8%,主要照顾者喂养态度普遍较好,其中35.4%的主要照顾者选择在婴幼儿6~8个月时添加辅食.影响主要照顾者辅食添加知识、态度问卷得分的因素有文化程度、现居住地及家庭月收入.结论 主要照顾者辅食添加态度普遍较好,但知识、行为有待改善,应加强喂养知识宣传教育,培养正确的喂养行为.
作者:张爽杰;张春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对我校学生毒品相关知识、态度和感受进行调查.方法 参照国内外相关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部分学生通过看影视片接受毒品预防教育,学生对毒品的态度较正确,对毒品的危害感受深刻,但毒品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相关法律规定的认识也较模糊.学生希望加强毒品知识宣教,获取更多的信息.结论 校园毒品预防教育尚不规范,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临时性,缺乏实效性.通过此次调查,我校决定在药物学课程授课计划中增加3课时毒品预防教育内容,具体包括毒品种类、危害、成瘾机理、新型毒品、相关法律等,向学生普及毒品相关知识.
作者:张宁;张敏;顾颉;乜金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盐城卫院)近3年考查课成绩的调查与分析,了解考查课教学效果与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从盐城卫院22个专业中随机抽取2个专业的2门考查课进行调查,并对学生考查课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2010-2012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成绩80分以上、60~80分、60分以下学生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C2=36.06,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2009-2011级徐医临床专业社会医学课程成绩80分以上、60~80分(没有不及格者)学生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C2 =37.9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近3年盐城卫院考查课成绩呈下降趋势,应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改进.
作者:吴欣欣;张学艳;周文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以我院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实施双师制教学模式为例,分析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并提出在实施双师制教学模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根据当前医患关系及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建议从加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促进人文医学素质培养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建立人文医学素质培养评估体系等方面着手,提升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医学素质.
作者:马涵英;温绍君;赵铁夫;王焕英;张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文明礼仪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共同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礼仪能使师生、生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使校园文明之风更加浓厚.本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为例,分析在校生文明礼仪现状,探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现实意义以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作者:张宁;吴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目前发展迅速.本文从教材、师资、实训基地、毕业实习4方面对该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探索.
作者:陆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针对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进一步明确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培养长效机制的目的,提出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机制,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形成完整培养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等.
作者:樊广花;周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作为颇具特色的中医传承教育,为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中医人才,需要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通识教育.目前教学安排紧凑,课业负担繁重,加之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使得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通识教育很难实施.本文以我校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为例,阐述慕课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通识教育的优势,探索以慕课形式开展通识教育之路.
作者:曹珊;刘紫阳;陈小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学研究生科研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其科研能力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问卷对300名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对自己科研能力满意度低,培训需求率高.在课题申报方面不满意率15.8%,需求率95.1%;课题实施方案制定方面不满意率14.3%,需求率93.2%;数据收集方面不满意率15.5%,需求率91.3%;数据整理分析方面不满意率17.0%,需求率92.8%;论文报告撰写方面不满意率15.5%,需求率90.6%.结论 应进一步改进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案,改善科研环境,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作者:陈琪;刘娅;叶运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不良学风影响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成为阻碍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学风问题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作者:温爱存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就大学生以勤工助学方式参与图书馆服务及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措施.
作者:刘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从管理观念、模式、水平和机制方面阐述新升格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四个转型,探讨转型的基本路径,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张文智;叶汝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图书馆利用Human Library对大学生开展阅读疗法,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作者:白雪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由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会、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检验专业研究会组织,我校承办的首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中医药社杯”检验技能竞赛于2014年5月29日至31日在西安隆重举行.本次竞赛得到了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会和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全国各卫生职业院校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加,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首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赛事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朱红英;殷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开展广西区情教育是我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意义,可以通过丰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和开展课外活动3个途径增强区情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钟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校药剂专业在“工学交替,按需施教”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通过校企文化融合,促进校企文化建设,使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备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能迅速融入企业生产和管理环境,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目标.
作者:闫丽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探讨临床血液学检验的模块式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整合实验资源,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功能模块的实际操作课程,提高临床工作的适应性,解决教育界在人才培养中学用脱节问题,突破学生从教学实验向临床实验转化的思维障碍,从整体上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较强动手能力毕业生搭建新的平台.
作者:邓小燕;王忠英;吴晓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其是职业危害高发人群,初到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发生职业危害的可能性更大.应从入学基础实验课开始培养医学生职业防护意识,树立职业防护观念;在机能实验课中渗透职业防护知识,养成职业防护习惯,为初到临床有效减少职业伤害奠定基础.
作者:未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从运动机体红细胞自由基代谢与DNA损伤程度角度出发,进行沙棘油对运动大鼠红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油能明显提高运动大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保护红细胞及其DNA免受脂质过氧化损伤,增强运动能力.
作者:叶生爱;邢宝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眼视光技术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专业,主要培养眼视光技术行业中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既能从事眼镜行业验光、配镜业务,又能协助临床眼科医生开展视光技术工作和初级眼保健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到来,人们对眼视光技术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而我国的视光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眼镜市场也由于验光配镜人才短缺出现了“配镜难,配合格眼镜更难”的现象[1].因此,提高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技能操作水平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者:王海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八年制医学生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以正在见习的39名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见习,学生对神经病学的畏难程度显著下降(P<0.05);见习内容中,学生满意项分别为带教教师的教学态度、查体指导、查房带教、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不满意项依次为英文教学、专业外语使用和病种齐全程度.结论 八年制医学生对神经病学见习效果较为满意,但仍存在诸多需要改进之处,如可适当增加见习时间,选择理论基础扎实和专业英语水平较高的见习带教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等.
作者:刘广志;刘扬;何洋;姜红;高旭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针对目前临床医学生实习面临的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医德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实习医学生教育体系,促进临床医学健康发展.
作者:王亮;孟凡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标准化病人在医患沟通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2007级和200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85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教改组,以术前《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为模拟教学场景,对照组应用传统模式教学,教改组应用标准化病人教学,在临床实习阶段应用SEGUE量表评估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结果 教改组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SEGUE量表评估中,客观评价得分和主观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医患沟通教学中,可以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为其将来进入临床工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赵铁夫;许学敏;马涵英;温绍君;闫春霞;王玲;秦天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口腔修复生产实训是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一门集理论知识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新课程,要求学生既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又学好相关理论知识.笔者在口腔修复生产实训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解决了学生在见习中“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学”等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李君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佳拔针方法.方法 将我校附属医院门诊的623例需输液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209例,先关闭输液管调节器再拔针;B组206例,不关输液管调节器拔针;C组208例,拔针前先关闭输液管调节器,再反折末端输液管,拔针同时松开反折输液管.观察3组拔针后输液管回血、针头滴液及滴血情况.结果 C组拔针后输液管回血、针头滴血及滴液情况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静脉输液中采用拔针前先关闭输液管调节器,再反折末端输液管,拔针同时松开反折输液管的方法拔针后输液管无回血,针头无滴血滴液,拔针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章淑萍;龚大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分析虚拟实验教学特点和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医用电子学实验教学,从板书指导、实验内容选取、实验环节设计、学生能力培养、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分析传统实验教学的特点和优势,阐明传统实验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效果,弥补了虚拟仿真实验的不足,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误差分析能力等方面发挥了虚拟仿真软件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穆爱霞;周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探讨在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实验教学中实施自主式教学法的效果.该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詹琳;袁琼;王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运用对比方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让实验组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并开放实验室,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两组技能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参与实验室管理,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实验室利用率(P<0.01),而且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有助于提高其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管理能力,有利于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林春梅;沈慧;古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医学教育中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教师演示实验、启发式教学、分组实验、分析讨论、开设实验设计课等方面,阐述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者:吴爱莲;叶记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通过整合医学高等专科院校生理学实验课内容,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框架,达到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学资源利用大化的目的.
作者:李永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从目前医学类高校病理学实践课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整合式病例讨论教学模式,从理论基础、应用机制两方面探讨其可行性,并对其教学功能进行分析.
作者:高蓉;苟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水质理化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通过实验质量控制提高学生水质理化检验岗位胜任能力和专业素养,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控制.
作者:李诚;陈海燕;郑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预防中,以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以“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活动前的0.71%下降至0.33%.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了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质量.
作者:李雪萍;安芳经;苏文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脂代谢与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性,为探讨PCO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将168例首次确诊为PCOS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与其年龄和体重相匹配的141例常规来院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检测BMI、腰臀比(WHR)、血清瘦素与血脂水平,比较两组以上指标有无差异,进而分析这些指标与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血脂、血清瘦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COS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BMI、WHR、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瘦素可能参与PCOS患者肥胖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丙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乳癌患者PICC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将276例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乳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包括PICC后两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效果、化疗效果.结果 循证护理应用于PICC后乳癌患者可延长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循证护理的实施明显提高了护士对PICC风险的认识,有效降低了乳癌患者PIC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士价值,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任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明确专利药复方五味子贴膜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实验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复方五味子贴膜,对照组采用复方氯己定贴膜,在治疗3d与治疗6d时分别观察患者的疼痛指数、愈合时间和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组46例,显效35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13%;对照组46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09%;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溃疡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五味子贴膜在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症状、缩短愈合时间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在缓解患者疼痛感觉方面与复方氯己定贴膜无显著性差异.复方五味子贴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机理可能与其对抗溃疡黏膜局部炎症、调节机体免疫力、促进黏膜修复有关.
作者:李钊;苑明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ECG)ST段抬高的原因.方法 对53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非急性心肌梗死引起ST段抬高的病因、机制、临床特点各不相同.结论 除急性心肌梗死外,引起心电图ST段抬高还有诸多因素,临床医师应仔细鉴别,以免误诊误治.
作者:范亚平;肖翔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对早期接触临床的反馈评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不同等级医院往届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17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中,在校期间参加过早期接触临床见习的133人,占764%:见习内容以熟悉医院工作环境与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为主.三级医院护理专业毕业生参加过早期接触临床见习的较多,早期接触临床与就业单位等级具有显著相关性(r =0.63,P=0.021).91.8%的护理专业毕业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很有必要或有必要.结论 早期接触临床能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岗位.
作者:徐利华;沈爱平;宋保兰;吴涛;夏瑾燕;徐桂莲;周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护理概论一体化教学对于培养中职护生职业品德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2级、2013级护理专业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概论一体化教学中渗透职业品德教育,于课程结束后调查职业品德教育效果.结果 职业品德教育对提高护生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具有较明显的效果.结论 在护理概论一体化教学中渗透职业品德教育,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
作者:黄丽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微课设计以护理教育中的一个小模块为例,将教师外在教学活动与学生内在认知过程进行匹配,这种由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变的流程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严慧深;熊彦;李晶晶;彭建明;张培培;王冬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提高高职护生就业质量,需要学院领导的支持,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管理,教师及教辅人员贯穿全程的职业熏陶等多方共同努力.本文就每个层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蕾;王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口腔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中职护理专业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出自身特色,为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本文对我校护理专业口腔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介绍.
作者:林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结合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现行实践教学模式,提出“对接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探索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作者:方敏;郭赟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助产专业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引入标准化病人,建立临床模拟教学系统,能够有效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取得良好效果,对学生临床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童虎;吴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手术室实习,提高护生心理素质、理论基础及相关护理操作技能.方法 将2012-2013年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生源、师资、教学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对照组采用以PDCA循环管理法为基本框架,集中授课、分散教学、一对一带教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教学方法基础上深化PDCA主题,着重对护生心理素质、理论基础及基本操作进行评估,采用心理支持、情境模拟、相对一对一带教及互动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结果 实验组学习主动性、出科前心理素质、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多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心理素质、理论基础、操作技能以及沟通能力与学习主动性.
作者:陈武英;窦红梅;邱亚玮;曹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视频评分法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途径.方法 将334名护理专业学生按班级分为两组,实验组(168名)考核采用视频评分法,对照组(166名)采用传统评分法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单项操作成绩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但团队合作性操作熟练度、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视频评分法的认可度较高.结论 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应用视频评分法,能提高学生操作积极性及综合能力.
作者:何水英;徐利华;夏瑾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说课是向同行和专家叙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医学生物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笔者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及手段、课程评价、课程特色6方面进行说课设计.
作者:罗海澜;王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通过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法在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陈永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评估对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方法 采取班级抽样方法选取我院2012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120名为研究对象,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妇产科护理教学,实验组以健康评估相关知识作引导开展妇产科护理教学.结果 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技能考核与临床应用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以健康评估相关知识引导后学生操作技能和临床应用能力明显提高,提高了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李巧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M)理念,结合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实践,对建立、完善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等提出新的思路与方法,并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创建既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卫生类高职院校特点的监控体系、评价体系及信息反馈系统.
作者:聂超;柯世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校根据多年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及改革实践,构建并初步实践了包含“多元参与、全程监控、突出技能、融入标准”四要素以及“综合素质、学习效果”两维度教学评价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靳平;张展;郑小波;付云兰;杨华;傅凌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经常会有各种困惑和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还要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变化.为了将班级管理好、建设好,班主任需对班级工作进行经常性的反思.
作者:李艳红;刘书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以定西卫校、定西师专、甘肃中医学院三校合并为例,对院校合并的意义、合并过渡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合并过渡期教学管理的具体对策,以期对合并过渡期的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朱爱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相关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实为校院合作,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不断推进,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只有具备医疗行业岗位职业素养、掌握职业技能,才能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总结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学生管理方法,就如何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做好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作者:李琴;余莉;黄杰;刘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为课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系统化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市部分中职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表明,中职班主任工作存在德育理念淡薄缺失、德育目标模糊不明、德育内容繁杂散乱、德育方法单一效差以及德育评价偏差不实等问题.结论 针对中职班主任工作现状提出提升其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作者:莫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探讨和总结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主要形式、评价实施及评教结果运用和总结,对中职卫校评价教师教学、加强教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赵健;贾梅;张竹伟;赵树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过程性考核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学校加大专业内涵建设的背景下,对食品包装技术课程实施过程性考核进行探索,以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超敏;曾维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助产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具规模,我国助产行业发展有限,暂无本科学历教育,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分类中附属于护理专业大类.由于没有规范的助产专业技能标准,助产专业学生只能选择护理专业课程进行学习.笔者针对现状,从4方面讨论对助产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作者:黎逢保;洪昆;陈万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介入呼吸病学是呼吸内科一个新的分支,既往对其专科医生采用师徒手把手培养模式,然而,该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使用PBL与Seminar相结合教学模式对介入呼吸病学专科医生进行培训,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张伟;黄海东;赵立军;徐茂锦;徐晓璐;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适合基层综合医院输液中心的工作流程.方法 对输液中心成人患者和儿童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工作流程,以解决成人患者无陪护,儿童患者陪护多问题.结果 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了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同时加强了输液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和健康宣教,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结论 “一科两制”式工作流程是提高基层综合医院门诊输液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价值中立是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的基本准则,它要求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的价值取向不评价、不干涉、不指责,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但是,在咨询中完全保持中立或无价值几乎是做不到的,大多数心理治疗要想取得疗效,就必须对当事人进行适宜的价值干预.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只有正确运用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才能促进来访者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李惠萍;肖文;王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从森田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产生的文化背景、理论基础、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治疗目标进行比较,发现虽然二者产生的年代相距甚远,且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但其思想却有许多相通之处,从而进一步探讨将两种疗法应用于不同人群和不同心理障碍治疗中的可能性.
作者:李玉霞;苏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护生心理品质培养方法和实施路径,以期为护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