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16年8期文献
  • 培养骨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微创理念与技术的体会

    骨科微创理念和技术在当今骨科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地位.骨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 是为各层次医院骨科临床输入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骨科临床教学中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微创理念和技术,使他们符合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学专门人才需求的标准.

    作者:李彬;沈鹏;白伦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高职护理实训教学设计——以成人心肺复苏术为例

    以成人心肺复苏术为例,详细介绍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并作为信息化实训教学在高职医学教学中的一种探索.

    作者:许婷;丁彩华;朱晓艳;吕广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民族地区卫校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针对甘南州卫校学生在医学学习中表现出的缺乏学习动力、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缺乏完善学习管理机制等现象,提出民族地区卫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有效学习方式、放眼未来培养兴趣;以教师为主导,通过丰富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参与性来培养兴趣;以学校为主体,通过提高招生就业工作的质量、建立教学监督制度、建立健全考试及学生奖惩制度来培养兴趣.

    作者:陈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脏和胆道系统影像学PBL教学中的应用

    肝脏和胆道系统的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也是医学影像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其解剖和病理知识较复杂,既往的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我们尝试采用PBL教学方法 ,使用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实现立体、动态演示肝胆影像解剖及肝胆疾病放射学征象,反映肝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解学乾;陈海曦;刘爱群;李征宇;周志国;何之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如何开展精准课堂教学

    通过确定精准的课堂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精确细化教学过程与方法 ,从而开展精准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作者:王玉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生药学各论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整合优化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各论部分内容较多,且知识结构相似,单调枯燥,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优化生药学各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并配合相应的教学方法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来宾;吕洁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职高专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从教师素质、课程设置、教材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提高医学遗传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程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定向生职业卫生实验教学改革体会

    为提高定向医学专业本科生职业卫生实验的教学质量,培养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要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针对职业卫生实验教学进行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加深学生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作者:姚永成;安珍;王守英;姜碧杰;张光辉;李志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外科学教学中习惯性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化传输,并根据课堂标准的要求融入技能培养,部分医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但进入临床实习后却没有诊断思路,无法应对真正的疾病,其原因和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相关.因此,在外科学教学中应用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以期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李伯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牙体解剖学教学改革

    牙体解剖学是中职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理论与实践技能,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和评价模式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牙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周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级影像1班(实验班)的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并在相同年级影像2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班的理论测试成绩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认同本班教学方式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 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影像技术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简述专业英语教育在高校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改革医学检验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形式、教师自我修养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黄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提高小儿神经内科专业研究生临床技术水平的教学体会

    在小儿神经内科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临床及教学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研究生的临床技术水平,使其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小儿神经内科疾病诊治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使得研究生毕业后能够很快在相应的医疗机构中发挥骨干作用,促进儿科神经专业的发展.

    作者:汤继宏;李岩;王曼丽;张利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口义齿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口义齿制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和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一个班学生为实验组,一个班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比较两组学生全口义齿制作的技能成绩.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组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比较两组学生对同一授课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全口义齿制作考核成绩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对教师授课效果评价的优良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作者:于世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卫校教学改革倡导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卫校教学中应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今后的工作也是有益的.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案例教学法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更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冯敏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课程案例结合访谈教学模式初探

    案例结合访谈教学模式秉承传统教学知识系统的优势,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且切实可行,应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医药学学科教学中.

    作者:张春平;陈谱;乔红;李岩;么焕开;段静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诊治指南联合病例教学法在心内科八年制医学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采用诊治指南联合病例教学法(CBL)对心内科八年制医学生进行实习教学,以规范学生的医疗行为、培养临床思维、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将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指南与病例教学有机结合,通过精心选择典型病例和问题,围绕问题深入分析并结合诊治指南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师适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尽快由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

    作者:王倩;赵仙先;徐茂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应用文写作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也是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必备的一项技能.而中职学生写作的态度、方法 、能力等欠缺,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培养.

    作者:张玉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情景模拟法在中医药院校预防医学教学中应用的体会

    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培养既能治病救人,又能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合格医学生,中医药院校预防医学课堂教学需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本研究将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做一描述,并将此次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体会与同行分享、讨论.

    作者:王梅;王晓波;董秀;王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活动运动损伤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运动损伤现象,不仅会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还会降低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为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减少运动损伤,通过对在校学生以随机抽样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校园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邵语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教学在预选卫生士官军事训练伤救治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教学在预选卫生士官军事训练伤救治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8月在某军校参与任职教育培训的预选卫生士官,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95人,实验组20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模式进行培训;实验组以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教学模式进行培训,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讲授、军事训练伤的诊治标准化操作视频教程编写及授课、军事训练伤诊治操作关键步骤细节分析视频教程编写及授课.学期结束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结果 学期结束,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预选卫生士官的培训特点,将案例教学结合视频教学模式运用于军事训练伤救治培训中,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友;赵志青;沈洪兴;李明;卓冬兰;李丽;刘佳;水锨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二级医院护患双方对健康教育的同异性反应调查

    目的 探讨目前临床开展的健康教育是否与患者需求相一致,为今后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健康教育问卷对护士和患者(各100名)进行调查.结果 护患双方在健康教育的方式、时机和时间上供需情况基本一致,而对健康教育内容的供需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进行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患者需求,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作者:陈培培;许桂春;苏靓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护理学生与护士职业价值观对比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对比护理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在职护士职业价值评价的差异,为护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部分护理学生和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与在职护士对护理职业价值评价在各维度上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学生对护理职业的价值期待与现实间有一定的差距,在学校教育中要注意对护理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

    作者:陈玉兰;杨晓明;赵利华;周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骨科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探索

    目的 探讨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骨科见习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学习的临床医学远郊定向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小组为单位随机分为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法的实验组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根据学生满意度调查表、学生自我评定和理论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对见习课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查阅文献能力、知识的完整性、诊断水平及对教学的满意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在基础知识成绩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是可行的,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

    作者:刘亮;张艳;张亚奎;张星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胸部检查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健康评估中的胸部检查内容作为教学项目.选取我校2013级护理学专科4班为实验组,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2013级护理学专科1班为对照组,选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先理论后实践).授课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实践操作技能考试和调查问卷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调查,并对两组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习兴趣、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归纳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改变情况.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技能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本组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评估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值得推广.

    作者:周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重构教学结构,使知识的传递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于课堂外完成,知识的内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将翻转课堂应用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罗丽芳;寇桂香;李娜;张妤;杨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Web Quest模式在高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Web Quest模式在高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4级三年制临床专业1班、2班学生为研究对象,1班(149人)为实验组,采用WebQuest模式实施实验教学,2班(14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实施实验教学.实验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考核并分析成绩,并对实验组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的实验考核总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Web Quest模式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满意.结论 Web Quest模式应用于医学高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能显著提高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常陆林;朱宝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将GSP模拟药房引入中职药品营销实训教学效果分析

    目的 将GSP模拟药房引入中职药品营销实训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方法 将178名学生分为实验组(89人)和对照组(89人),前者采用GSP模拟药房实训教学法,后者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法,通过理论和技能考核以及问卷调查方式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GSP模拟药房实训教学法,实验组对专业课学习感兴趣、能独立完成处方调配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1).结论 将GSP模拟药房引入中职药品营销实训教学中,不仅可提高药品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作者:吕颖;李翠琼;何承宁;农玉海;黄瑰丽;李美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1例妊娠子宫破裂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1例妊娠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手术,21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孕产妇无1例死亡.其中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破裂之比为13:8.非瘢痕子宫破裂中胎位异常、头盆不称所致的子宫破裂共3例,占14.29%;产前使用缩宫素不当所致子宫破裂2例,占9.52%;暴力压腹助产、宫口未开全强行臀牵引术、孕36周胎盘植入穿透子宫自发性破裂各1例,各占4.76%.9例子宫不完全破裂,及时手术均得活婴,新生儿重度窒息3例,轻度窒息2例;12例子宫完全破裂患者胎儿均死腹中.子宫破裂修补术14例,子宫次全切手术3例,子宫全切手术4例,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正确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技巧、合理应用缩宫素是减少妊娠子宫破裂的重要措施.梗阻性难产也是妊娠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围产知识宣讲,定期产检,住院分娩,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

    作者:张凤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精神科实习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干预

    目的 了解实习护士在精神科实习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寻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式,为改善精神科实习护士的心理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将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精神科实习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实习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主要包括:举办心理讲座、针对心理问题严重的个体进行心理咨询,并使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对实习护士进行检测.结果 干预前实习护士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抑郁因子得分、焦虑因子得分、恐惧因子得分、总分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实习护士与全国常模比较,除躯体化因子得分、强迫症状因子得分、其他因子得分外,剩余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恐惧因子得分、偏执因子得分、抑郁因子得分、焦虑因子得分、敌对因子得分、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总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结论 精神科实习护士心理问题突出,各带教医院应加强对精神科实习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对实习护士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李小会;刘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级统招三年制护理101班、102班学生为实验组,护理103班、104班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实验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学生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及基础护理学期末理论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本组使用的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多于对照组学生对本组使用的传统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P<0.05).结论 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技能和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仵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甘肃省会宁县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探讨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甘肃省会宁县4所乡镇学校部分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方面的阳性率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留守女生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方面的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3个方面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留守时间、父母回家频率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 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留守时间越长、父母回家次数越少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作者:李铿;格鹏飞;赵文莉;王成;蒋霞;吴志贤;潘卫民;薛亮;乔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角色扮演法在社区精神疾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法在社区精神疾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南口社区与精神病人密切接触的和具有护理职责的各类人员共60名,分为观察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在精神疾病健康教育中观察组应用角色扮演法,对照组实行传统的讲授方法 ,观察受教育者的评判性思维和对各自方法 的态度.结果 在评判性思维测量中,观察组学习后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普遍对在社区精神疾病的健康教育中使用角色扮演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应用角色扮演法进行社区精神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非常显著,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藏汉高中生灾后异地借读的心理适应浅探

    1 问题的提出根据一般压力理论,生活事件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随着诸如自然灾难、失业、亲人丧失等消极事件的出现,个体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随之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 即使像结婚、生子、职位提升等被公认为积极的事件,也同样因为对个体早已习惯的生活模式造成冲击而需要个体重新适应新生活,同样有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个体在生活事件发生后表现出来的这些负性情绪体验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个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在经典的适应理论中,Brickman和Campbell[2]提出了快乐踏步机理论(Hedonic Treadmill),他们认为个体心理健康虽然会随着生活事件的发生而产生波动,但平均而言是相对稳定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在这类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动态均衡理论[3]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个稳定的定点,不同性质的生活事件虽然造成了心理水平暂时性下降或上升,但适应能力所产生的动力足以促使人们朝着原有的水平回归,终达到原来的心理状态,因此适应的发生是必然的而且是迅速的. 但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者发现在某些重大事件中创伤会对心理造成一些更为长久的影响,因此经历创伤的个体是否能够复原如初,依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4-5].相对于离异、丧偶、失业等更为常见的生活事件,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罕见性,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积累. 以舟曲泥石流为例,在事件发生后所进行的心理调查均显示,经历灾难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以下,问题检出率较高[6-7].这一结果是显然的,重大事件造成了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但按照动态均衡理论,经历灾难后的个体会逐渐回归到原有的水平. 因此,有必要进行追踪调查.此外,本文被试者在泥石流之后转移异地就读,环境的变迁也是重大生活事件之一, 被试群体一部分为藏族学生,异地就读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同样会对被试者造成心理压力.本研究探讨重大事件发生一年后,青少年的心理恢复状况,从而验证适应理论的适合性.

    作者:赵国军;刘海健;种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对培养护理职业道德的影响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对护理职业道德的影响,为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名由相同教师教授专业知识的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并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人,每人至少参加了1个社团组织;对照组100人,没有参加任何社团组织.在经过1年的专业学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同理心和同情心、奉献精神、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和慎独精神这些护理职业道德.结果 实验组护理职业道德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除诚实守信的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剩余维度的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职业道德和社团活动呈正相关(P<0.05).结论 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

    作者:陈兴强;蔡少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糖尿病专科护士胜任力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糖尿病专科护士胜任力水平现状,分析影响其胜任力的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山东省5所地级市三级医院的部分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第一学历高、职称高、正式编制、获得糖尿病护理专科证书、担任带教教师、对护理专业兴趣高、已婚的糖尿病专科护士胜任力得分更高(P<0.05);医院科室的选拔培训制度、护士的福利待遇是影响胜任力水平的主要外在因素(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可以尝试通过提高糖尿病专科护士相关待遇、改革医院选拔培训制度等方法 来激发护士专业兴趣,从而促进其胜任力水平的提升,同时加强对科室低职称护士胜任力的培养.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长治卫校在校生现状调查报告

    为比较全面地了解长治卫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随机抽取在校的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习惯、家庭情况、对待感情的态度、对待网络的态度共5个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真实填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长治卫校在校生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比较务实、具有可行性的改进对策.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病例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内科护理是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骨干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护理人才[1]. 内科护理理论性强、内容繁杂枯燥,目前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时总体成绩低,但对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不能降低[2].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习内科护理难度较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只会对基础知识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理论结合临床的应用能力低.病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指导下,依据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以真实临床病例为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培养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 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学生立足于现实经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强化巩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我教研组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应景妮;王韩颖;胡芳芳;汪海英;朱业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使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高职老年护理专业岗位胜任力指标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将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所要解决的首要民生问题.为了适应我国养老护理事业的发展,我校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 老年护理专业需要从新的角度考虑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和社会的发展.行为事件访谈法[1]是McClelland教授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来的,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的考察技术,目前岗位胜任力研究主要的方法就是行为事件访谈法.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临床、学校和养老院的老年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和专家咨询,构建科学实用的高职老年护理专业岗位胜任力指标评价体系, 以期为高职老年护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宁香香;黄金银;陈井芳;何萍;袁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临床营养学教学认识和评价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营养学课程的认识及教学评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芜湖市皖南医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生21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78.97%的学生认为临床营养学重要,71.49%的学生认为学习临床营养学有意义,且性别、班级不同,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同(P<0.05).81.78%的学生对临床营养学这门课比较感兴趣,42.53%的学生总是主动上课,58.41%的学生对教师讲课方式满意,但42.06%的学生认为不能激发学习兴趣,49.53%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不活跃,55.14%的学生认为教师偶尔与学生互动,且班级不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不同(P<0.05).结论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营养学的认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提高.转变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重置课程内容、增加学时数是提高临床营养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玉娟;陈佰锋;宋建根;丁书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医学生与师范生考试焦虑现状的比较研究

    以本市512位医学生和师范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 进行考试焦虑测试(Test Anxiety Inventory,TAI)调查.结果 表明:医学生的TAI总分、TAI情绪分、TAI忧虑分均显著高于师范生(P<0.01);女生的TAI总分、TAI情绪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在TAI忧虑分上,存在新生和老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P<0.05).期待教育部门和学校等机构对大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并开展积极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尤其是对存在较严重焦虑问题的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疏导.

    作者:崔月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民族地区中职卫校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对民族地区中职卫校数学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的价值及所起的作用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作者:周环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牙科焦虑状况的临床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了解当前糖尿病患者牙科焦虑的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使用Corah's牙科焦虑量表(DAS)以及访谈法对123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123名研究对象DAS得分的平均值为(9.05±3.09)分,得分高分为18分,低为4分,牙科焦虑症的发病率为11.4%;(2)DA发病率在性别和是否有牙科治疗史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年龄、学历不同的糖尿病患者DA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总的牙科焦虑状况并不严重,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存在对牙科治疗高度焦虑的患者;牙科焦虑症多见于女性和没有过牙科治疗史的患者.

    作者:张玉惜;张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定期尿激酶溶栓对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目的 评价定期尿激酶溶栓对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6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常规组进行常规肝素封管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取定期尿激酶溶栓疗法,观察并比较定期尿激酶溶栓对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血流量、尿素清除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静脉压低于常规组(P<0.05);上机前抽吸导管不畅和透析过程中导管不畅的人数均少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导管使用寿命长的患者人数多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管,能够增加患者透析血流量,降低静脉压,安全性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武强荣;陈瑞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苏州市中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江苏省苏州市中老年人缺牙及义齿修复情况,为相关口腔医疗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调查苏州市区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义齿修复需求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621例调查对象中,有口腔修复需求的患者高达90.66%(563/621),牙列缺损率、牙列缺失率和全口无牙率共计78.58%,而义齿修复率仅为58.08%(327/563);各种类型修复体中,较多人使用固定义齿(52.29%);种植义齿知晓率达63.93%,然而通过医生介绍的仅占16.88%.结论 苏州市中老年人口腔修复需求较大,对于修复效果要求较高,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口腔保健宣传,采取相关治疗措施,提高目标人群的义齿修复率,以改善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青;姜婷婷;徐中原;徐敏桔;张小靥;潘灏;朱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MUC1与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黏蛋白1(MUC1)与E-钙黏素(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MUC1与E-cadherin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5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3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UC1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在NE、AHE及CE中,MUC1、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UC1的异常表达在G1期显著低于G2/G3期(P<0.05),在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上各组间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异常表达与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1与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异常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MUC1、E-cadherin在NE、AHE及CE中均有异常表达,MUC1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王静;杨永秀;毕学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普外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

    同情心疲乏是指通过对别人所遭受的痛苦进行反复移情反应而引起的衰弱,是一种情感与精神的疲劳,能完全占据一个人并减弱其感受快乐、同情或关心他人的能力[1].普外科收治的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且普外科工作量较大,护士不仅要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还需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因此护士可直接感受到患者的创伤和痛苦的经历, 若不能自我调节,则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从而导致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绩效降低、协调能力欠佳、精力衰竭、失望、沮丧、挫折、易怒、无助、行为退缩等[2]. 为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现状,于2014年12月对本地区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普外科护士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大专护生临床见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大专护生对目前开设临床见习课程的总体评价以及护生对护理技术临床见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方法 自制《大专护生对医院见习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表》,对156名大专二年级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专护生对医院见习教学效果总体评价很满意的占50.0%,对临床带教教师的责任心很满意的占68.6%,对带教教师教学方法 很满意的占62.2%,对综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能力很满意的占45.5%.结论 大专护生的临床见习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创新精神不足、观念滞后等,高职院校临床见习质量有待提高.建议进一步推进临床见习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修改完善临床见习计划,重组护生见习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作者:王臣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职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后心理反应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遭受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分析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对护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分析12名实习护生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结果 护生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为操作不规范、心理素质不稳定、缺乏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用物配备不齐.心理反应主要有恐惧、焦虑、自责、沮丧、抱怨、职业认同感降低.护生希望得到的帮助是获得信息和关心支持.结论 应通过规范护生的技术操作、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医院管理来预防针刺伤的发生.通过关心护生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来减轻职业暴露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者:张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关于眼科专业型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

    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进步,眼科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是提高其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的提高对眼科医学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现重点探讨眼科专业型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意义及对策.

    作者:底煜;张轶欧;肖伟;陈晓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学研融合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医学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为主线,以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为目标,积极开展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建立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及整体思维,为进一步探索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樊建慧;孔英;田余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教学型医学院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分析我国教学型医学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科研课题的选择及设计、科研基础技能的培训3个方面提出改进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作者:张珉;张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学生能力提高的药剂学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课程特点以及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较高能力的药学人才.

    作者:孙少平;梁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职医学营养专业实习教学现况及改革分析

    实习教学是完成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现就我校医学营养专业实习教学现况及改进实习教学的方法 和手段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李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弊端及改革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着许多弊端,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市场定位和教学模式等都存在背离之处.改革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应从评审政策、评审标准及评审指标体系、评审过程、评审方式等方面入手,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健康发展,使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能够适应我国高职院校整体发展的战略要求.

    作者:颉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引厂入校、构建校企合作双赢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职业院校生产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校企双方共赢的模式.结合本校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引厂入校、构建校企合作双赢模式的情况,阐述引厂入校合作模式的背景目标、思路做法、条件保障、合作成效等,并对现阶段的合作模式进行思考,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作者:徐文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深化院校合作培养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

    面对医药卫生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高技能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卫生职业院校应主动调整办学思路,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通过院校合作和课程教学改革,为市场培养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

    作者:宋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改进高职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

    高职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的改进,终目的 是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如何提高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质量,应从改进教学模式、优化实验内容、做好实验准备、合理组织教学、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更新实验设备及改善实验环境等方面综合探讨.

    作者:张九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Web Chart-400系统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针对目前医学院校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医学院校应提高人体实验比例的必要性,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尝试应用Web Chart-400人体生理学实验系统,并对该系统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进行探讨.

    作者:于晓婷;王玉勤;吴晓岚;崔培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索护理专业实习管理模式提高护生就业质量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多,实习基地分散,现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创新护理实习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整合,可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刘善丽;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FCM教育理念下护生实习期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颠覆传统教育模式大改革的背景下,探索FCM教育理念对我国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作用及效果.

    作者:王海燕;范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穴位贴敷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贴敷组)和对照组(匹多莫德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IgG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g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4+、CD8+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铁、锌含量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铁、锌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穴位贴敷治疗可明显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力,改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作者:李冬梅;任耀全;沈玉鹏;梁勤;杨志华;王煜;刘旭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胃癌术后早期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的护理

    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低,主要原因是胃癌术后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和残存微小病灶形成腹腔种植而复发,或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经门静脉系统导致肝转移[1]. 腹腔热灌注化疗利用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更不耐热以及腹腔内直接给药比静脉给药药物浓度高出数倍的原理,对控制胃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2]. 国内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而提高生存率,得到了肯定的效果[3].本研究应用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作者:李广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以技能大赛促进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转变办学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技能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均发挥出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护理技能大赛,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护理专业实训条件、深化校企合作,从而提升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孟园;刘喜文;赫光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导师制探讨

    回顾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导师制的实施背景,讨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原因,分析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形式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关键因素,总结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曹迎东;李翠凡;李慧;李欢;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的构建与探索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并构建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现介绍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的建设背景、制作方法 、课程内容和课程特色,以期探索急诊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作者:朱永城;陈晓辉;江慧琳;林珮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慕课背景下医学实践教学应用前景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OOCs)的兴起可以为医学教育的教学形态多样化提供可能.面对慕课热潮,是顺应潮流积极改革,还是墨守成规,亦或是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学科特色的新型教学道路,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并丰富慕课资源,以实现医学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协调发展.

    作者:吴雪;黄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宫颈癌筛查中的生物标志物

    宫颈癌是全球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妇女健康.宫颈癌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癌前病变过程.目前常采用的筛查方法 有宫颈涂片、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等,虽然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但是其特异性、敏感性仍然不理想.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的发展,发现癌前病变过程中已出现一些生物分子的异常,故在宫颈癌前病变期寻找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有效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的阳性筛查率,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有效诊断标志物.

    作者:董万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刍议如何做好中职语文的阅读教学

    作者:郭爱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卫生理化检验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与实现

    卫生理化检验是卫生检查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卫生安全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卫生理化检验在疾病预防以及疾病控制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疾病预防控制角度对卫生理化检验进行分析,并对疾病控制的作用及实现进行阐述,旨在实现卫生理化检验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综合性发展.

    作者:李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改革

    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理本科教育作为高素质护理人才的主要培养层次,尚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缺乏专业特色.分析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为重新构建科学的、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的课程体系提供建议.

    作者:李立伟;刘美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高职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设置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应用物理和化学、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的理论及技术、仪器等得到了快速更新,医学检验各项数据向临床医学各科广泛渗透,对疾病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高科技促进了多功能、高度灵敏、全自动的仪器不断涌向各科研和卫生医疗单位,这些仪器的使用不但提高了检测精度和速度,而且实现了检验医学的微量化、快速化,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徐晓青;蒋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泌尿外科带教方法的思考与改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独立执业行医的必经过程,在医师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参加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特点,在带教方法 上有以下几点思考与改进:加强外科手术基本功训练;将微信引入泌尿外科的教学与课后交流中,建立长期、实时的互动;通过病例分析培养临床思维;引入多媒体,使泌尿外科手术能够更加生动和详细地展现在住院医师面前;重视各类知识培养,加强人文修养.

    作者:陈小楠;李世杰;王科峰;徐振群;詹运洪;刘学锋;吴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未遂事件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未遂事件是指由于设备和(或)人为的工作常规或技术不规范等因素诱发的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但由于人或其他保护装置等原因未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其管理意义在于未遂事件因为未造成实际的伤害后果,所以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但是按照事故致因理论:未遂事件和不良事件发生的机理与致因是一致的[1].通过对未遂事件进行辨识和管理,必将使护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常娟;李薇娜;孙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对策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工作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特殊形式和重要补充.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在范围上,它存在于从事一定工作的人中间,是家庭、学校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内容上,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形式上,它具有具体、多样和较强的适用性.在调节的范围上,职业道德一方面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的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在产生的效果上,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又能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

    作者:王芸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发挥教师的礼仪魅力在礼行德育中的作用

    就礼行德育模式及教师礼仪魅力的内涵进行简单阐述,分析充分发挥教师礼仪魅力在礼行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教师提升自己礼仪魅力的必要性及途径和方法 .

    作者:梁全;蒋创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