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依那普利组(Ⅰ组)20例给予依那普利治疗;科素亚组(Ⅱ组)20例给予科素亚治疗;联合组(Ⅲ组)20例给予依那普利、科素亚联合治疗.3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跟踪治疗6月,Ⅲ组血压、24 h尿蛋白均较Ⅰ、Ⅱ组明显下降(P<0.05),Ⅰ、Ⅱ组血压、24 h尿蛋白水平亦下降,但不显著(P>0.05).Ⅰ、Ⅱ、Ⅲ组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主要副作用是咳嗽、血钾轻度升高,但不影响治疗.结论 依那普利组和科素亚组均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但两者联用降低尿蛋白的效果明显优于Ⅰ组、Ⅱ组.
作者:汪昌雄;肖正军;董尚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P60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后牙Ⅱ类洞,共263颗患牙.采用随机的方法,用P60复合树脂充填的牙数为156颗,用银汞合金充填的牙数为107颗,观察时间为2年,然后作对比研究.结果 随访2年后发现,P60复合树脂组和银汞合金组后牙充填效果比较,前者成功152例(97.4%),后者成功98例(91.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期内P60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长期临床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桑金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由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共54例(21.51%)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病人多为长期大量酗酒并对酒精有高度耐受性.癫痫发作多与突然断酒或急剧增减酒量有关.发作类型均为癫痫大发作.抽搐后转入震颤谵妄占46.30%.脑电图缺乏特异性癫痫波型.病人多合并有多种躯体疾病.结论 酒精中毒致癫痫发作治疗上用抗痫刑、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心理治疗,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刘彦明;胡忠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5例Ⅰ、Ⅱ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疗效、术后美容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的良性效应.为更广泛地推广应用保乳手术及后续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1月期间我科一组固定搭配的医师对Ⅰ、Ⅱ期乳腺癌作统一方法的保乳手术,并规范化术后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 无手术并发症,随访4~38个月不等,无死亡病例.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作保乳手术,术后给予放疗、化疗,部分病例加作内分泌治疗,可以达到疗效可靠、手术创伤小、保持形体改变小、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但前提是严格病例选择和保证相关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雷建;黄炯强;牛道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情况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探讨合理的抗焦虑抑郁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holter-star24H全信息动态心电图系统对39例确诊为高血压痛不伴焦虑抑郁症的患者和81例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频域、时域的检测.对60例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百忧解和黛力新)30例和心理治疗组30例,观察治疗8周后患者的SDNN、rMSSD、NN50、PNN50、SDANN、TP、VLF、LF、HF、VLF、LF/HF、HAMD的评分.结果 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SDNN、SDANN、TP、HF、LF的测量值随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下降,与单纯高血压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PNN的测量值随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上升,与单纯高血压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和心理治疗组8周治疗后患者的HAMD评分及SDNN、rMSSD、NN50、PNN50、SDANN、TP、VLF、LF、HF、VLF、LF/HF的测量值基本相似,均P≥0.05.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存在有交感神经的张力进一步增加;合理的抗焦虑抑郁治疗(药物和心理治疗)均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交感神经的张力.
作者:万颖;姚家祥;李芸;董昆芸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发生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方法 对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出现Ⅱ型呼吸衰竭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应用糖皮质激素40例,利尿剂35例,呼吸兴奋剂11例,碱性药物10例,人工机械通气3例.全部病例均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结论 Ⅱ型呼吸衰竭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大部分是医源性的,应及时予以纠正,避免病情加重.
作者:陈建永;林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G-6-PD缺陷性黄疸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对32例因G-6-PD缺陷导致黄疸的新生儿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观察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红细胞辅酶Ⅱ(NADPH)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改换血治疗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辅酶Ⅱ含量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G-6-PD缺陷性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并可减少换血需求.其治疗机制与减少红细胞过氧化损害有关.
作者:周于新;张双船;赵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相sCD40L水平变化,以探讨sCD40L与再狭窄的可能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普通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41例(研究组),健康正常对照组1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5,15,180 d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sCD40L.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 冠心病患者术前血清sCD40L为(6.54±1.55)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0.68) ng/ml(P<0.05).支架内再狭窄率24.4%(10/41).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sCD40L水平为(7.34±1.25) ng/ml,明显高于无再狭窄患者的(4.36±0.98)ng/ml;术后血清sCD40L水亦显著高于无再狭窄患者(P均<0.01);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后高水平sCD40L持续至术后6月,而无再狭窄患者术后5 d则恢复至正常.结论 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术后血清sCD40L水平增加提示sCD40L可能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
作者:付剑云;苏又苏;吴京兰;方红城;王执兵;谢培益;陈少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 70例COPDⅡ型呼衰患者中随机分成通气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对症治疗和低浓度氧疗,通气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采用通气口鼻面罩,设定参数S/T模式,呼吸频率14~20次/min,氧浓度40%左右,吸气压(IPAP)以10 cm H2O开始,逐渐增加压力至25 cm H2O,呼气压(EPAP)3~6 cm H2O,每日上机2次,每次3 h,7 d为1个疗程.结果 通气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值和PaO2逐渐上升,PaCO2值下降,临床症状改善,减轻呼吸肌疲劳,减慢呼吸频率和心率,呼吸困难减轻.结论 本法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效,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作者:高绍才;赵梅;马华朝;秦永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实验热卡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用唐依螺旋藻营养粉(以下简称唐依粉)作为准确热卡食物,通过自身对照,确定受试患者在实际生活状态下热卡超标量.结果 用唐依粉提供实验热卡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下降,糖化血红蛋白在30 d内平均下降0.87%.结论 全部受试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良时,不调整药物,减少100~400 kcaL/d的热量摄入,可使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血糖明显下降.
作者:伍学勤;张凌;成建文;刘尊永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36例园斑蝰蛇咬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血透治疗疗效.方法 36例患者分2组,中西医组18例应用中成药八宝丹胶囊、大黄粉、肾舒冲剂、蛇药等治疗同时进行血透,前3 d每天透析2~4 h,3 d后视病情每周透析2次;18例单用血透治疗.结果 除1例妇女月经期间被蝰蛇咬伤急性肾功能衰竭,救治中死于阴道不可挽救的大出血外,余35例均顺利康复,其中2例轻者无血透,经中西医结合治愈,并随访2年以上无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结论 蛇毒中除出血因子大于透析膜孔40 000个道尔顿,其他毒素均能被透析膜滤过,透析能迅速缓解蛇伤后急性肾衰,中西医结合能促进严重并发症的提前恢复,使患者顺利渡过少尿、无尿期,进而康复.
作者:黄书堤;许葆雄;辛明华;辛军;王美春;代松灵;梁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致腹泻的婴幼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NAC-免疫抑制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羟丁酸脱氢酶(HBDH)采用酶动力法测定.测定327例腹泻婴幼儿血清心肌酶谱含量,并根据病情将婴幼儿分为轻症组(166例)和重症组(161例),非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243例为对照组.结果 发现对照组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同时异常的患儿心肌酶升高水平较单纯,心肌酶谱异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轮状病毒腹泻性肠炎婴幼儿伴心肌损害.心肌损害的轻重与病情的轻重有关.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同时改变者心肌酶水平显著增高.提示心肌酶谱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心肌有无损害及心肌损害的程度.
作者:李宝芹;王启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食管癌切除颈部单层吻合术与传统吻合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差别.方法 总结1996年6月-2005年6月间,本院对食管癌行食管部分切除患者,其中食管胃颈部单层吻合术801例,传统吻合术360例.经左胸入路颈部吻合手术1 138例,经右胸入路颈部吻合手术23例.结果 两组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单层吻合组均较低(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尚满意,胃食管反流比较,单层吻合组比传统吻合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胃经食管床颈部单层吻合术基本可避免吻合口狭窄,并且可明显提高吻合口的通畅度,从而改善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绍金;肖大伟;黄晓聪;郑育举;谢泽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晚期贲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资料完整姑息性切除的166例晚期贲门癌患者,术后18~20 d开始化疗,采用奥沙利铂130 mg/m2 静脉滴注,第1天5-FU 500 mg静脉推注,以后5-FU 2 600 mg/m2连续48 h静脉滴注,每4周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化疗结果.结果 全组无手术及化疗死亡病例,CR8例;PR68例;SD36例;PD54例.RR(PR+CR)为43.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及18%.不良反应主要有神经末稍反应、恶心、呕吐,无Ⅲ~Ⅳ度骨髓抑制.结论 晚期责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安全,不良反应轻,有明显的近期效果.
作者:刘平;贺洪亮;赵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被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动态疗效判定和实验室指标对比.结果 2周后,治疗组BI总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4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显著.结论 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安全性较好.
作者:谢静;陈齐鸣;屈洪党;钱伟东;徐云侠;张洪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IgA肾病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IgA肾病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6月我科经肾穿活检确诊的86例IgA肾病临床资料.结果 258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IgA肾病86例(33.33%),其中30例(34.88%)被误诊为其它肾脏疾病.结论 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被误诊.肾脏免疫病理检查可准确诊断IgA肾病,是避免误诊的好方法.
作者:李汉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部分胃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PPN)在早产儿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将4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在患儿入院后2~3 d内,排除禁忌症后即采用PPN;对照组21例,为同期入院的患儿,按照早产儿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处理.两组患儿在治疗的同时尽量早开奶,通过胃肠道进食,尽可能增加喂养奶量.于治疗第3天和第7天分别比较两组惠儿的体重和血清前清蛋白(prealbumin,PA).结果 治疗组患儿第3天血清PA水平较对照组增加明显;第7天,治疗组患儿的体重增长和血清P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产儿早期外周PPN可以使患儿获得更多营养支持,并可较早增加体重,改善预后.
作者:周瑞;丁周志;沈怀云;陈贞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脉压差(PP)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超声方法对49例老年EH患者(合并脑梗死)及35例老年EH患者(排除合并脑梗死)检测其IMT,结合患者血压及脉压差(PP)情况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 老年EH患者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IMT及PP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IMT随PP增加而增加,IMT与PP呈显著正相关,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IMT与PP相关系数分别为0.791,0.554,所有患者IMT与PP之间相关系数为0.721.结论 脑梗死患者IMT显著增加,与PP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和PP监测老年EH患者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不同状态,便于判断病程及预后.
作者:屈正俊;骆勤正;彭丽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2年1月-2006年1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定疗效.结果 评分结果良:好5例,中残13例,重残18例,植物状态生存4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41.2%.结论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尽早清除颅内血肿,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可提高特重型脑损伤的疗效,扩大缝合硬脑膜可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胡观成;龚美慈;屈家虎;全兴云;许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和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残端癌的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8年3月-2001年5月4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残端癌的患者入组分析.术后残端癌均经病理证实,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者23例,全部在术后4周行外照射.结果 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5%,10%.单纯残端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6月;1,3,5年生存率均为88.2%,58.8%,23.5%;残端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月,1年生存率74%,3,5年生存率为0%(P <0.003);残端癌病理为鳞癌患者生存率高于腺癌患者,照射剂量>60 Gy疗效好于<60Gy.结论 放射治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残端癌的重要手段,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有淋巴结转移情况,照射剂量和病理类型.
作者:刘静景;任克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254例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中132例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多出现在伤后3 d以内,本组伤后24 h内出现29例(21.9%),在72 h内出现18例(89.4%).在3~7 d内出现14例(10.6%).以老年人多见,本组占同期老年人颅脑损伤的51.9%.病死率高达30.3%.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迟发性颅内血肿要及时作出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吴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F)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15例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38岁(23~56岁),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5~36个月.X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5周(6~12周),按hardegger功能评分标准,其中优12例,良3例.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适用于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
作者:严清;鲍海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的抑郁症状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73例IgAN患者,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5% IgAN患者具有抑郁临床表现,其中易倦、性兴趣减退、兴趣丧失、易激惹、忧郁、能力下降、睡眠障碍、不安、生活空虚感、无用感等抑郁症状常见.抑郁临床表现患者中,以受教育程度高、从事体力劳动者为主(P<0.05),抑郁表现与病程及婚姻相关(P<0.05),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关.结论 在IgAN患者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诊治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
作者:钟鸿斌;黄硕;刘桂康;廖爱能;刘宝莲;黄喜莲;陈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亚低温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和预防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3年4月-2006年4月住院的20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亚低温联合醒脑静治疗.分别与入院当日、住院后第3天、第28天行头颅CT检查,观察继发脑梗死病灶大小,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ND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4周后治疗组出现新梗死者9例(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例(32.1%)(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P<0.01).结论 亚低温联合醒脑静防治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利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加,高血压的低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致使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我院近3年共收治87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为了总结经验,现将其进行分析,以找出难治的原因.
作者:周芸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心律失常.目前,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两种方法,但药物治疗仍然是急诊治疗中常用的方法.我院2000年2月-2006年6月应用心律平注射液治疗室上速28例(其中4例合并预激综合症),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黎明;徐玉林;杭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报告1例地卡因过敏如下.1 病例介绍樊某,女,42岁,因吃鱼后咽部异物感、咽痛1d,到医院就诊.
作者:解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介绍妊娠晚期合并小脑肿瘤手术麻醉体会.1 病例介绍
作者:戴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至今仍是世界各国非常关注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无论散发或流行,发病率在冬季较高,一般从11月份开始上升,至次年2~4月份为高峰,5月份下降[1];在夏季流行少见.现将2004年7-9月份我院收治的6例流脑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崔萍;熊天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报告普罗帕酮致心原性休克1例,如下.1 病例介绍
作者:俞海风;肖兵;吕亚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洗胃前气管插管屏护作为一种有效的保障洗胃安全的措施,理论依据充分.笔者旨在通过比较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730例中毒患者洗胃前接受气管插管与否的误吸发生率,进而探讨洗胃前气管插管屏护的必要性.
作者:宫殿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接种疫苗难免会出现一些反应,但如果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操作,可以减少预防接种反应.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性疼痛综合护理的疗效.方法 对86例住院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包括疼痛、心理、用药和皮肤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86例患者皮损痊愈,显效70例(81.4%),有效15例(15.12%),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周后出院.1例病情重伴发糖尿病效果不显.结论 合理有效的治疗配合恰当的综合护理,可以减轻神经痛,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神经痛的较佳方法.
作者:郑黎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据专家预测,20世界末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21世界30年代左右,我国将形成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时期[1].
作者:郭凤玲;张勤;孙雪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干燥综合征使病人在住院期间依从于医护人员,得到家人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心理处于佳治疗状态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采取以病人为中心、多方位、多角度关爱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应用临床观察记录,采取不同评价表,时病人进行评价、教育.结果 病人的心理状态、依从性、生活的指导、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明显提高.结论 以病人为中心,多方位、多角度关爱病人,使病人处于佳心理状态,是干燥综合征的佳护理方法.
作者:陶治荣;李季青;马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逐年递增,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因此,研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提供优质的老年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而不断加强老年护理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是满足未来社会对老年护理需求的关键.
作者:刘远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神经外科病人一般病情重且变化快,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意识、语言、视觉、肢体活动等方面的障碍,沟通交流困难.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十分必要.将现我科采取的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魏爱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前全球艾滋病毒携带者已有3000万,我国爱滋病毒携带者已达85万.随着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增多,医务人员在医疗环境中感染HIV的危险性增加,医护人员如何在工作中既尽到自己的职责又能保护自己不被感染是目前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就本科收治的烧伤患者中1例艾滋病毒携带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余娟;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的术中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0例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0例全部治愈,手术时间30~75 min,平均52.5 min.术中出血20~100 ml,平均45 ml.切除组织20~85 g,平均35 g.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具有操作简便,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观察病人及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杨彬霞;牛红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治疗病人不同时期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183例血透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Zung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HAMA)焦虑量表,以问卷方式对病人进行资料收集.了解其阴郁和焦虑状况,有针对性的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三月后进行重复测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Zung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HAMA)焦虑量表评分总分值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健康教育是病人保持健康心理和积极乐观情绪,适应新的角色与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学珍;黄英;李惠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尽管随着近年来诊断手段及手术和化疗等综合治疗的进步,大肠癌的疗效已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仍有不少患者死于术后的早期或晚期复发.分析大肠癌的预后因素并总结有效可行的预防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黄炯强;柯传烽;雷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艾滋病(AIDS)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而极易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由于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嗜神经性,神经系统损害成为HIV感染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作者:沈银忠;潘孝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血清肿瘤学标志物是指由恶性肿瘤细胞合成、分泌并释放入血和(或)体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酶、激素、蛋白质、代谢产物等[1],其产生、变化与恶性肿瘤,尤其是胃癌的生长扩散及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应技术的发展,血清肿瘤标志物研究也得到了深化和突破,成为鉴别胃良恶性疾病研究中的一个方向,一个新靶点.血清标志物由于取材容易,病人容易接受,检测方法简单,重复性好,易于动态监测,已成为当今胃癌检查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就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敏;季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失血性休克是低血容量休克的经典代表,是在创伤及其他意外事件中较短时间内大量血液丢失,导致循环前负荷急剧下降,并且超出机体本身的代偿能力而出现循环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是战伤救治的焦点问题.既往研究表明,50%的战伤死亡是急性失血所致,而其中的20%是可以通过有效复苏而得以逆转.而在失血性休克复苏过程中的液体选择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作者:刘明伟;郭开祥;苏美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对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及形态异常细胞提示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对1200例各种住院病人标本,进行血片复检,评价其对异常细胞报警系统的性能.结果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系统具有很高灵敏度,其异常情况报警系统的灵敏度为100%,阴性预示值为100%,阳性预示值为79.55%,特异性是95.60%,可疑警号的假阳性率为12.83%,总检出有效率为96.25%.结论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及形态异常细胞报警系统的功能良好,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陈梅;肖旺贤;段朝晖;付玉如;方伟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后动态CT改变及迟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生机理,探讨CT复查的适当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及外院115例急性颅脑损伤动态CT改变及临床资料.结果 伤后6 h之内首次CT结果与再次复查结果比较44.2%有变化,伤后6~24 h首次CT结果与再次复查结果比较20.4%有变化,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CT复查,35.2%的病人出现颅内迟发性损伤.结论 外伤6 h之后的CT较6 h以内CT结果更能反映损伤程度和范围.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即时进行动态CT观察是互关重要的.
作者:张海涛;赵润;徐覃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对产后及早期妊娠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ONOS-200及PHILIPS-EnVisor超声诊断仪对102例产后及早期妊娠流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患者分别进行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经阴道超声为96.1%,误诊2例;经腹部超声为78.4%,误诊11例:检测小于0.5 cm×0.4 cm的宫内残留物,经阴道超声的误诊率明显低于经腹部超声(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较经腹部超声在产后及早期妊娠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能更加迅速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超声漏诊子宫破裂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30岁,妊娠39周+5待产,G3P1.
作者:陈晓非;姜奎;齐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结合医院现状整理分析.结果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医院整体水平.结论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有利于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
作者:范则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慢性病的现状,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制定完善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入户询问,按疾病顺位进行分类,按年龄、性别、疾病、治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病以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为常见,共占患病例数的56.99%;男性慢性病患病率比女性低.结论 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渐增趋势,提示我们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时要有意识地对社区老年人有所侧重,加强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加强慢性病的管理.
作者:傅弦琴;庄康璐;张芳;朱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组穴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取丝竹空透刺率谷等相应穴位,对照组口服苯噻啶片治疗.结果 观察半年,治疗组总有效率89.6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痊愈率及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X2=12.852,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组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
作者:张荣锡;曹德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国目前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现象日趋严重.笔者从医生、患者、管理及药品市场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并着重就如何促进抗生素在社区的合理使用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作者:陈文旋;张立威;傅红金;李芳健;王家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抗高血压药物单用或联合应用对降低高血压及高血压相关疾病发生的效果.方法 对36名高血压病人服用络活喜4周后血压仍高者随机分成3组,再分别加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Ⅰ或ARB,定期随访检查各项生理指标,观察不同药物对血压及其他靶器官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后舒张压有显著性差异,女性舒张压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岁以上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用络活喜血压控制不理想者,可根据病人情况加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Ⅰ或ARB,能降至目标血压.
作者:韩亚利;顾韵;高鹏;陈凯;和军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社区产后访视对母亲及婴儿健康的影响.方法 于产后4个月对产后访视组(产访组)和非产后访视组(非产访组)进行产褥卫生、母乳喂养、脐部护理、预防接种等知识获知程度、母婴患病情况、母乳喂养率调查,并对出生后4月的婴儿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 产访组的产妇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高于非产访组,产妇及婴儿的患病率低于非产访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非产访组,产访组4个月婴儿的身高、体重均显著超过非产访组.结论 开展产后访视能提高产妇保健意识,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彭淑梅;曾静;陈以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为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眼睑及睑周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15具成人尸体的(30侧)头面部进行解剖,观测眼轮匝肌的形态和血供.结果 眼轮匝肌血供来自面动脉系统和眶动脉系统的分支,这些动脉在眼睑形成动脉网,为以眼轮匝肌为蒂的肌皮瓣提供血供保障.结论 眼轮匝肌蒂皮瓣可以用来修复眼睑及睑周组织缺损.
作者:朱瑞东;熊绍虎;王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门诊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与接受方式.方法 自设问卷调查表,对600例门诊病人进行随机调查.结果 100%门诊病人渴望了解相关疾病知识,41.4%病人希望在诊疗检查时能得到医护人员的解释,70.5%病人希望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为结合疾病口头讲解.结论 针对门诊病人的健康需求,采取适合个体的健康教育方式,多层次、全方位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
作者:张洁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院档案信息是医院活动的历史记录,是医院各职能管理科室和业务科室的信息聚合,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密度和存储量大,数据量以累积式增加,信息来源与流程复杂,信息质量要求与利用率高.故档案信息管理既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医院管理、活动、技术水平优劣的重要依据.
作者:程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撰写医学论著的必要与可能医学是人才集中、分支学科多、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庞大的科学系统之一,处于该系统前沿的医护人员不仅要善于研究和解决新问题,而且要善于总结和推广新经验,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同步于时代.撰写医学论著是简单记忆与创造性思维结合的过程,可促进实践与理论的良性循环,写出高质量文章前往往需读懂、读透多篇相关主题的文献,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充实和完善,可拓展作者创造性思维的空问,避免知识陈旧、思维僵化和丧失对本专业新进展的敏感性与亲和力.提高医学论著写作能力属于积累知识,与作者职称晋升、学术水平和所在医院等级达标、新技术推广、促进国内外信息共享等息息相关.
作者:郭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合适有效的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方法 对108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所产生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形成痰痂、气道出血、肺部感染机率低于对照组,提高肺的顺应性高于对照组,同时有利于吸痰操作,减少护理工作量.结论 应用微量注射泵气道湿化与氧气吸入同一通道方法,明显优于气道湿化与氧气吸入两条通道应用的方法.
作者:王玲;童蓉;侯丽;魏登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生物化学教学课件PowerPoint结合Flash动画的制作及方法.方法 以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科书为课件基本教学内容,用Office办公软件PowerPoint结合Flash动画制作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课件.结果 制成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直观清晰,实用易懂,形象逼真.课件内容除基本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内容外,还加入了仪器演示、自我测验、本专业新动态等.结论 课件达到预设目标,教学内容充实、形象,形式多样,PowerPoint结合Flash动画教学课件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使教学质量大有提高.
作者:赖泽仁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