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老年心绞痛硝酸异山梨酯、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老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行单纯的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行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用药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晏军;廖文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锥颅穿刺术和开颅手术运用于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8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A 组接受锥颅穿刺术治疗,B 组接受开颅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后 A 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 B组相比效果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锥颅穿刺术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优于开颅手术。
作者:刘国龙;何宗敬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11月诊治的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中抽取48例作研究对象,并予以随机分组处理。治疗组(n=24)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止血,对照组(n=24)采取方块式缝合术止血。对比2组患者的子宫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子宫出血量为(590.2±63.5)mL;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子宫出血量为(944.6±86.3)mL,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丁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住院部收治的6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在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扁桃体及咽充血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9%)显著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建龙;朱彩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在减轻糖尿病患者血清诱导内皮损伤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将我院住院部2015年1月—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不做特殊处理,观察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对2组患者的血清诱导内皮损伤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在脱氢酶检测值方面,2组30 min 检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3 h、3 d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丙二醛检测值方面,2组30 min 检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3 h、3 d 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一氧化氮检测值方面,观察组30 min、3 h、3 d 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主要通过氧化应激的方式产生血清诱导内皮损伤。应用阿托伐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轻血清诱导内皮损伤,具有内皮保护机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俊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主要症状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临床主要症状治愈时间较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在小儿肺炎治疗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丁石头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8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儿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有感染情况的患儿进行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利巴韦林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儿进行热毒宁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为85.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手足口病效果较好,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较短。
作者:胡亮;丁绍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应用辛伐他汀强化剂量方案对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给予辛伐他汀常规剂量)和观察组(38例,给予辛伐他汀强化剂量),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CV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应用辛伐他汀强化剂量,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但可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尚广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比保守疗法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6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给予中药口服;观察组给予 PVP 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 JOA 评分。结果观察组平均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1 d、1个月 JOA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时,与保守疗法相比,采用 PVP 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在长期疗效上,保守疗法与 PVP 手术治疗无明显差异。
作者:钟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内固定组和置换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置换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内固定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显著优于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内固定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方面临床疗效更佳,患者可早日下床活动,促进其快速恢复。
作者:刘永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诊的11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给予对照组单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亚低温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42%,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治疗过程中,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昭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比较超声刀和传统手术方式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4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超声刀结合传统丝线结扎(超声刀组,104例),一组为传统结扎方法手术(传统组,110例)。2组患者均由同一手术组医生进行手术。分别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费用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在相同术式中,超声刀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引流量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刀组手术费用较传统手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刀行开放甲状腺癌手术要优于传统方法,但费用稍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器械。
作者:章密密;王建;何跃军;袁赵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下鼻窦矫形术中联合筛前神经阻断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别进行鼻内镜下矫形联合筛前神经阻断术(观察组)与传统的鼻内镜下矫形手术(对照组)治疗,术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82例中治愈71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3例中治愈60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94%,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窦矫形联合筛前神经阻断手术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慢性鼻窦炎特别是慢性过敏性鼻窦炎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锐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37例治疗显效,21例治疗有效,2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且患者经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及时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同时保护患者免受并发症的伤害,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叶培富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伤口愈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深部感染患者,根据患者的感染治疗与伤口愈合情况,将其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3个组别,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足部伤口特征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8.4±7.6)岁,观察1组、2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4.8±11.2)岁和(69.5±12.3)岁,3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对照组患者的超敏 C 反应蛋白以及血浆蛋白指数明显高于观察1组和2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深部感染患者临床中不仅需要外科综合治疗,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截肢,以进行足深部感染控制。
作者:张林武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和丁苯酞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患者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200 mg 口服,每天3次。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 Hcy、CRP 及 LDL-C 水平。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 Hcy、CRP 及 LDL-C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Hcy、CRP 及 LDL-C 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瑞舒伐他汀和丁苯酞,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清 Hcy、CRP 及 LDL-C 水平,值得在临床上研究应用。
作者:沈丽萍;朱祖福;高志强;孔玉;张慧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联合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格丹)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24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剖宫产术前30 min静脉滴注格丹,胎儿娩出后子宫体注射欣母沛,比较2组产后出血情况、子宫切除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 h 出血量、24 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欣母沛联合格丹能够显著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率,改善预后。
作者:段艳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子宫压迫式缝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50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Cho 子宫压迫式缝合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缝合后2 h、24 h 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2 h、24 h 内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压迫式缝合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控制出血量,并有效降低发热、血腥恶露和休克等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可塑纤维桩或预成纤维桩修复,对照组采用金属桩修复,比较2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6.97%,患者满意度90.90%,单颗纤维桩修复时间(66.24±11.76)min;对照组修复成功率57.58%,患者满意度66.67%,单颗纤维桩修复时间(109.26±13.48)min,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优于金属桩,修复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修复所需时间更短。
作者:曾祥元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联合黄葵胶囊治疗 IgA 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 IgA 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洛地特联合黄葵胶囊,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 h 尿蛋白定量、凝血功能等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洛地特联合黄葵胶囊治疗 IgA 肾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欢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形式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根据根管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给予传统多次根管治疗和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隐裂性牙髓炎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要严格选择病例,规范操作,以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作者:林纲强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远低于对照组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效果显著,且围术期安全性更高,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富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反复住院的原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反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反复住院的因素并进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资料整合,饮食、药物依从性、劳累和感染是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结论详细掌握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反复住院的原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将其分成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家庭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延续性护理模式,将2组患者出院时及延续性护理1个月、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Barthel 评分及 NIHSS 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出院时及延续护理1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延续护理6个月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Barthel 评分及 NIHSS 评分均有较大改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有利于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齐春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痔疮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护理后首次排尿、排便时间、排便所用时间与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排便时间与排便所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痔疮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排尿排便困难症状,使患者较快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黄瑞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肝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 各阶段疼痛程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自由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药使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疼痛程度,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揭美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重症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梗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确诊的重症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梗阻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在相同临床治疗方法上分析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服务行为、服务态度及言语礼仪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优质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质护理组住院时间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重症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梗阻患者治疗过程中,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焦虑指数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秘;石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9例急诊中毒患者为对照组,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9例急诊中毒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洗胃时间、首次吸出液体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洗胃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9%(P<0.05)。结论在急诊中毒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可缩短洗胃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常晚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球内注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9例(11眼)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在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和心理护理的同时,指导患者术中配合,并加强球内注药与小梁切除手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9例(1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经围术期护理后,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在球内注药联合小梁切除手术前后实施有效护理,可为手术成功提供保证,也可为临床相关护理方法提供相关依据。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术后眼球按摩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的79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之眼球按摩护理。对2组患者各时间段眼压及疼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术眼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术后实施眼球按摩护理,有利于患者眼压的控制与疼痛的缓解,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莫兰范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非语言交流在孕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症后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产褥期发生抑郁症的65例患者分别采用心理疏导及督导药物治疗的护理模式(对照组)与采用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督导、非语言交流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康复治疗中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D)评分。结果观察组 HAD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语言交流的暗示护理能够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田作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排痰和吸痰护理对 ICU 患者呼吸道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 ICU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有创通气。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皮肤护理、鼻饲护理等;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排痰和吸痰护理。观察2组患者痰痂形成、痰液喷出发生率、吸痰次数、吸痰所需时间、每日排痰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痰痂形成、痰液喷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吸痰次数、吸痰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每日排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排痰和吸痰护理对 ICU 患者呼吸道护理效果较好,患者痰痂形成、痰液喷出发生率较低,吸痰次数、吸痰所需时间较少,每日排痰量较多。
作者:黄芳;曾芬;彭小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责任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责任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下降幅度56.67%(由原来的100%下降到43.33%)明显高于对照组26.67%(由原来的100%下降到73.33%);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幅度(76.6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责任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崔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按治疗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护理满意度97.62%、住院时间(10.01±2.14)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淑惠;张萍;周亚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总结盆底重建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盆底手术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阴道准备、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结果3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经过1个月~6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盆底重建手术患者采取规范化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盆底手术的顺利进行,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莉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减少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制定综合护理措施,包括行为干预和心理支持,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周密细致的护理计划,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细致的护理,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全面细致、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可显著提高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安全。
作者:张娟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对子宫纵膈切除术患者子宫粘连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宫腔镜下子宫纵膈切除手术患者平均分为3组(A、B、C),各40例。 A 组患者采取口服雌激素的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通过放置圆形宫内节育器的方式进行治疗,C 组患者未采取干预性措施。比较3组患者的子宫粘连发生概率。结果宫腔镜结果显示,3组患者的宫腔粘连发生概率存在高度的相似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纵膈切除术效果稳定且明显,不会由于术后处理方式的不同影响患者的妊娠结局或是增加患者的宫腔粘连发生概率。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或是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术后处理方式。
作者:龚琴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并确诊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中随机抽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者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者各50例,分别为腹腔镜组与传统手术组。观察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流产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较传统开腹手术临床效果更优越,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丽琼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 CT 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在放疗前后采用 CT 进行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按照 WHO 关于肿瘤的疗效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价,将其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以及进展(PD)4种。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后,达到 CR 3例,达到 PR 25例,达到 SD 14例,达到 PD 8例。结论对没有办法进行手术以及拒绝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放疗技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辉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在异位妊娠诊断方面阴道彩超和腹部彩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及其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为95.56%,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子宫内假孕囊、原始心管搏动、盆腔积液及附件包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进行早期诊断,能有效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并有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具体妊娠情况进行清晰观察,可为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杜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各类疾病患者60例,分别采用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进行血糖检测。结果采用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患者的血糖值与采用常规生化仪检测患者的血糖值相当,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常规血糖仪在血糖检验方面能够取得基本一致的检验结果,但快速血糖仪操作简单、获取结果快速且经济实惠,有助于帮助医生及时确诊和快速制定救治方案。
作者:袁建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腹部16排 CT 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12例,分别采用16排 CT 和超声进行初步诊断,将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排CT 诊断的阳性率为88.39%,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的66.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排 CT 法诊断急腹症患者,诊断结果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可在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作者:张爱英;赵素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Barrett 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指食管远端的鳞状上皮被化生的腺上皮所替代,是由于长期慢性胃食管反流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由于与食管腺癌的关系密切而引起高度关注,食管反流是 Barrett 食管的主要原因。约有10%~20%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发生 Barrett 食管,也可继发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活动性食管炎[1]。目前,由于纤维内镜的广泛应用,本病的发现率也有所上升,本文对32例 BE 患者的病因、内镜下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宝珠;李晓艺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 CT 征象。方法选取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采用 CT 诊断,分析 CT 征象特征。结果患者双肺多段、多叶存在渗出性病变,表现为纤维索条影及斑片状影35例,病灶内有空洞7例;双肺弥散粟粒样结节并有广泛肺间质增厚伴发20例;其中有多发散在类圆形结节并存4例;原发性结核4例;17例1-2个肺段有片团状实变存在,密度较为均匀,边缘呈清晰显示,予以增强后强化较明显,内有低密度液化坏死。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无典型临床表现,采用CT 检查有一定特征,可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治提供参考依据,以增强确诊率,保障患者获得理想预后。
作者:周沂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术前乳腺钼靶检查与 B 超检查诊断乳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乳腺钼靶检查与 B 超检查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30例患者乳腺钼靶检查全部有钙化灶存在,B 超发现钙化灶有64例。乳腺钼靶检查检测出导管内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16例,浸润性导管癌82例,检出率为81.53%;彩超检出导管内癌6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浸润性导管癌76例,检出率为72.31%。结论乳腺钼靶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率高于 B 超检查;乳腺钼靶检查的准确度优于 B超检查。乳腺肿物术前乳腺钼靶检查与 B 超检查联合应用,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手术方案,可以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度。
作者:车英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病理组织石蜡切片技术是病理工作的常规项目,它是临床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1],合格的切片是病理诊断的基础。而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每一细小的环节出问题,都会对后面的步骤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从标本处理过程中的每一步入手,结合工作实际,分析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谈一下提高石蜡切片质量的体会。
作者:贺德智 刊期: 2016年第26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37岁,80 kg,因左股骨头坏死拟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入院。患者15岁时即确诊为血友病 A。近10年来,左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四肢关节畸形、僵硬逐渐明显。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心肺无明显异常,心功能Ⅰ级。实验室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00 s,Ⅷ因子抗体0,Ⅷ因子活性0.2%。血常规、血生化正常。除骨科常规术前准备外,在血液内科协助下进行积极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首次输注凝血因子Ⅷ2000 U 后,其活性上升至40.9%。手术当日清晨6点再次输注凝血因子Ⅷ2400 U,复查Ⅷ因子活性上升至100.2%。患者入手术室后行监测心率(HR)70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8%,无创血压(NIBP)130/80 mm Hg。于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左侧人工全髋置换术,手术顺利,麻醉平稳。术中维持 HR 60~80次/min,NIBP 100~140/65~85 mm Hg,SpO2100%。输注冷沉淀10 U,复方林格氏液1000 mL,出血约500 mL,尿量600 mL。手术历时90 min,术毕清醒,拔管送恢复室。术后持续输注凝血因子Ⅷ进行替代治疗直至拆线,患者无血肿、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康春燕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是将来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护理人员,良好的专业基础和素养是他们工作中的制胜法宝。组织胚胎学实验课程作为五年制高职护生的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五年制高职护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主动性不足等特点,以致学生们在应用传统光学显微镜学习组胚实验课程时常常反映学习方式枯燥、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差。为此,我校组胚实验室近期引入了显微数码系统,希望帮助五年制高职护生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学习互动,提升学习效果。
作者:周卫敏;徐静;程志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方剂学是中医核心课程之一,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纽带,其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既要熟记大量的基础方剂,又要培养较强的临证组方能力。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和评价模式并不利于学生高效地完成该教学任务。因此,探讨如何在现行教育模式为主的前提下引入利于培养临床思维的 CBL 教学模式,并采取利于促进主动学习的形成性评价,对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毅;李芳;陈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切除卵巢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方法将4周雌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ham group)、一侧卵巢切除组(model group-1)、两侧卵巢切除组(model group-2)。通过切除卵巢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分别于4,5,6,10,14,21周记录体重变化情况,第21周测定各组大鼠全身骨密度,股骨湿重、长度、体积以及血清 Ca、P 等。结果与 sham group 比较,model group-2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更符合骨质疏松表现。结论摘除双侧卵巢可以建立稳定的骨质疏松模型。
作者:冯卫东;石建鹏;吕延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梗死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 UA 水平。结果梗死组血清 UA 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与血清 UA 水平具有相关性。
作者:于柏青;田晓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偏头痛方面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11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7例,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半年内的复发情况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半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也都比较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雄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时心肌细胞是否存在自噬现象、自噬与尿毒症小鼠心肌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尿毒症时心肌细胞自噬可能的细胞内信号调控机理。方法建立小鼠尿毒症心肌病动物模型,于建模12周后处死小鼠取心脏标本,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中的自噬体,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印记法(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细胞自噬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组小鼠12周后透视电镜下观察到心肌组织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心肌细胞 Ubiquitin、Cathepsin-D、Rab 7表达尿毒症小鼠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尿毒症小鼠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 LC-3、Beclin-1,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心肌细胞自噬与尿毒症小鼠心功能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孙苓;羊仙;鲁央央;李一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催产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9例,采用催产素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欣母沛联合催产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测量2 h、24 h 阴道出血量和用药前后血压变化,记录产后出血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7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 h、24 h 阴道出血量及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产褥病及继发贫血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催产素可有效减少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量,减少子宫切除病例,降低产后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韦艳萍;潘秀丽;余秋平;吴昌雪;张艳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 PPH 联合外痔切除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PPH 联合外痔切除缝合术)和对照组(传统外剥内扎术)。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 联合外痔切除缝合术可有效解决外痔皮赘残留的难题,能大限度保留患者肛管上皮,对肛门正常功能和生理结构起到了保护作用,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安宝明;王龙云;安丰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体系将人体划分为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即三部。每部中皆有寒、热、虚、实四类不同性质的病理反应,三部之中共有十二单证。十二单证是从六病分化而来。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