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新的评估方法及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POSSUM)对高龄骨科手术术前风险评估的效果。方法以2002年3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386例高龄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评分系统预测高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例数和死亡例数情况。结果根据POSSUM、NORSSVEPP对并发症的预测,前者预测值45例,显著高于实际值29例(P>0.05);后者预测值32例,与实际发生2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OSSUM、NORSSVEPP系统预测死亡例数分别为5例、3例,预测值均高于实际值的2例,但NORSSVEPP预测死亡例数接近实际死亡例数。结论NORSSVEPP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例数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较准确地预测高龄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情况。
作者:乔慧瑛;吕荣;蒋富贵;李道鸿;鞠文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百多邦联合造口护肤粉在治疗大小便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失禁相关性皮炎老年患者4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使用锌氧油护理,试验组使用百多邦联合造口护肤粉护理。比较2组患者皮炎治愈情况和皮炎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周内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试验组IAD严重程度评分(1.4±1.5)分,对照组(2.5±1.9)分,均低于护理前的(6.7±1.8)分、(6.5±1.5)分,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百多邦联合造口护肤粉治疗因大小便失禁引起的失禁性皮炎,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节娥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BiPAP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景行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42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孕囊穿刺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总结ICU重症心力衰竭救治工作中对有创机械通气措施合理应用的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5月—2016年5月因重症心力衰竭入住我院ICU接受救治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基础组34例,选择常规疗法进行救治;治疗组38例,于ICU内实践有创机械通气疗法。对2组救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基础组救治有效率为73.53%,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2.11%(P<0.05);同时治疗组心率指数、呼吸频率指数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改善情况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对于ICU内接受救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选择有创机械通气疗法效果突出,有推广意义。
作者:魏巍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克林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治疗+克林奥)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克林奥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范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关节镜清理成形术治疗肘骨关节炎伴肘后撞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肘骨关节炎伴肘后撞击症患者中随机抽取46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成形术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清理成形术治疗肘骨关节炎伴肘后撞击症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在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杨怿斌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喉咽清口服液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6例,2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喉咽清口服液,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皮疹、肠胃道反应及局部静脉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52%,3.03%,1.5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61%,15.15%,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喉咽清口服液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疗效显著,能快速有效地改善患儿症状,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吴珺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后者进行常规分娩,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及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的镇痛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产后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镇痛效果佳,对新生儿影响小。
作者:秦红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电凝止血与缝合止血在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2组,每组39例。 A组采用缝合止血法,B组采用电凝止血法,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性激素水平变化及术后月经情况。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2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B组LH、FSH显著高于A组,E2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A、B 2组患者月经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0.26%,23.08%,B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法对手术进展及术后疗效并无明显影响,但电凝止血会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损害,缝合止血安全性更高,预后更好。
作者:刘志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78例反流性食管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西沙比利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内镜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P<0.05)。观察组内镜下治疗总有效率达8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发挥协同作用,较单用埃索美拉唑临床总有效率及内镜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包皮环切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6例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号尾数进行分组,尾数为奇数的患者76例纳入研究组,采取包皮环切术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另外80例患者尾数为偶数,纳入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复发率等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经过5~10个月的随访,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包皮环切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积分、降低复发率,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庄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比较急性胃穿孔应用单纯修补术与胃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修补组(40例,应用单纯修补术治疗),切除组(40例,应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术程、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和手术疗效。结果修补组患者平均术程、肠胃功能恢复用时、离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比切除组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修补组和切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5.00%,修补组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胃部分切除手术,急性胃穿孔患者应用单纯修补手术治疗效果更佳,恢复速度更理想,推荐应用。
作者:覃强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肺复张通气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潮气量通气联合一定程度个体化正压通气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通气方式的基础上采用肺复张通气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并记录肺复张前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O2、PaO2/FiO2、PaCO2分别为(115.3±21.65)mm Hg、(192.7±45.25)mm Hg、(40.4±11.25)mm 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肺复张后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6.6±13.85)次/min、(82.3±7.41)mm Hg,与复张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肺复张通气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确切,能较快地提高血氧分压,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鄢永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仅吸入糖皮质激素。观察记录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变化情况以及随访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5.0%)(P<0.05);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较短(P<0.05);观察组患儿3个月后的肺功能FEV1、PEF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复发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值得参考。
作者:褚锋玮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比亚芬对乳腺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皮肤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将乳腺癌术后行调强放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患者在放疗的同时使用比亚芬外用涂抹放射区域,对照组患者不予涂抹任何药物,只采用基本皮肤护理。对比2组患者照射野皮肤发生皮肤反应的时间、程度。结果研究组皮肤反应发生的时间较对照组迟、皮肤反应的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比亚芬对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皮肤有保护性作用,能有效预防放射性皮炎,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治疗计划顺利完成,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丽华;李锦秀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对严重创伤患者实行无缝衔接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中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 2组,各44例。对A组患者开展无缝衔接急救护理,对B组患者开展常规急救护理,对比2组患者入院至手术需时、抢救时间及抢救情况。结果 A组患者入院至手术需时及抢救时间均短于B组,抢救成功率高于B组,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急救过程中实施无缝衔接急救护理,可缩短患者入院至手术的时间及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瑜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院的80例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加以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对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徐斌;刘锦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于冠心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共21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疾病的状态,将其分为病危组和非病危组,再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结果,将其分为好转组和进一步治疗组。分别对每组患者进行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分析。结果病危组与非病危组,好转组和进一步治疗组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对于冠心病的病危程度以及预后效果ROC分析的线下面积均未达到0.7,敏感度也较低。结论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对于冠心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评估具有显著效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望广大医学研究人员予以关注,进一步改良早期预警的评分标准,使之发挥更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冷唯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及病情观察。方法对30例肠梗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及护理29例痊愈,1例术后发生小肠瘘经二次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做好手术前后围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孙东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1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2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8.27%,高于对照组的89.6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胸膜炎药物治疗患者的依从性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亚惠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儿均在腹腔镜下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儿苏醒前后的心率、血压值及苏醒躁动评分。结果2组患儿苏醒后心率、血压值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苏醒后观察组心率、血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苏醒躁动评分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小儿腹股沟疝手术苏醒前后的心率、血压值变化较小,并降低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卜丽玲;陈文鑫;唐珊英;苏梅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脑瘫专科收治的136例小儿脑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是2014年1月—2016年1月。以数字随机分配为主要分组原则(68例/组),G组和D组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传统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G组小儿脑瘫康复率优于D组,且接受循证护理的患儿后期出现并发症以及恶化率明显低于D组,G组患儿的家长的满意度评估高于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81例确诊食管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的效果。其主要的措施有术前给予加强健康宣教,营养支持,呼吸功能锻炼与指导,术中予维持体温,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拔除引流管、早期肠内营养和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结果80例治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结论将快速外科康复护理应用于食管癌患者,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咏梅;黄琼珊;杨晓瑜;黄晓蕊;黄小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于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采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45例。根据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优33例,良5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4%。无1例发生皮瓣坏死。1例发生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创伤较少,具有疗效佳、康复快、功能好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作者:廖彩霞;罗志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在胃癌中CD133、Ki-67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299例胃癌患者,检测免疫组化,分析CD133、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Ki-67与CD133随肿瘤增大、TNM分期递增,腹腔出现及远处转移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P<0.05);术后胃癌生存时间的预后因子为患者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CD133、腹腔及远处转移及Ki-67等。结论在临床中联合检测CD133和Ki-67可作为评价胃癌肿瘤生物学行为、诊疗及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作者:陈莎;刘永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评价胸水癌胚抗原(CEA)、糖原抗原153(CA153)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胸水CEA、CA153水平。结果恶性胸水组胸水CEA、CA153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水CEA、CA153检测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胸水有临床价值。
作者:郭聪华;傅春花;陈梅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标本在采集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我院检验科出现的检验分析误差案例86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样本在采集前、采集中以及采集后三个过程中的失误率,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采集前的失误率为68.60%,采集中的失误率为16.28%,采集后的失误率为15.12%,采集前的失误率显著高于采集中、采集后(P<0.05);采集中与采集后的失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误差的原因比较复杂,采集前、采集中以及采集后三个过程均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注意加强标本采集质控工作,保证标本的准确性,为检验工作提供保障。
作者:刘文俊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脊柱侧弯患者腰椎穿刺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需行腰椎穿刺的住院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脊柱侧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盲穿,穿刺结束后统计2组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腰痛发生率为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在脊柱侧弯患者中可做到可视化、安全、准确,减少患者穿刺痛苦和降低术后腰疼发生率的效果,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MRI与数字乳腺钼靶摄影对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与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并以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病理检查结果:60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25例,乳头状瘤样癌变11例,筛样变2例,湿疹样癌2例,导管内癌5例,髓样癌6例,原位癌7例,混合型癌2例。使用MRI确诊58例,使用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确诊43例,使用MRI的诊断准确率为96.7%,明显高于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71.7%(P<0.05)。结论与数字乳腺钼靶摄影相比,MRI诊断乳腺癌效果更佳,可在临床乳腺癌诊断中推广运用。
作者:唐晓路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泰安市2014年—2015年99458名无偿献血者中576名献血不良反应者进行分类,对不良反应的不同诱因,不良反应的不同程度进行了分类分析。结果不良反应的不同反应程度按照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89.6%,6.8%,3.6%,不同诱因方面,精神紧张、疲劳过度或睡眠不足、空腹、晕针晕血、疼痛、其他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8.2%,14.6%,7.8%,4.0%,3.3%,2.1%。结论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献血者精神紧张、疲劳或睡眠不足、空腹献血等,应该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优化服务意识、提高静脉采血技术,从而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苏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腹部B超实施诊断,观察组患者应用阴道B超实施诊断。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搏动、附件包块、宫内假孕囊、胚芽检出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B超符合率高、检出率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异位妊娠的诊断。
作者:余洁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双瓶血培养与单瓶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检出率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年龄1 d~28 d的4066例疑似血流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2850例行单瓶血培养,1216例行双瓶血培养,将结果为双瓶血培养检出同一病原菌、双瓶血培养仅一瓶阳性分别记为双瓶双阳性、双瓶单阳性,对比不同血培养方式病原菌分布及其检出率情况。结果①4066例患儿中,505例(12.42%)血培养阳性,双瓶血培养的检出率为13.65%;高于单瓶血培养的11.89%(P<0.05)。②505例血培养阳性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以46.53%,13.07%的占比位列第一、第二。单瓶血培养阳性和双瓶血培养单阳性分离出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见,双瓶血培养双阳性分离出的病原菌以真菌、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多见。经统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在单瓶培养阳性、双瓶培养单阳性、双瓶培养双阳性中所占比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肠球菌属在单瓶培养阳性、双瓶培养单阳性、双瓶培养双阳性中所占比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双瓶血培养不仅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而且可辅助鉴别污染菌,临床可考虑推广运用。
作者:雷莹;林春丽;傅清流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现状。方法对2014年—2015年我院临床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246株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该菌株多的为ICU病房及呼吸科,且在每年的第三季度多,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其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均超过40%。结论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监测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利于降低败血症、原发性肺炎等疾病的暴发率。
作者:吴成;孙建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运用于肝脏实质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入住我院的56例肝脏实质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CT诊断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肝脏实质性病变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诊断效果较好,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
作者:韩彬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我站血液病毒核酸检测(NAT)正式启动以来,献血者血液在新的检测模式下的结果。方法2015年5月—2016年4月检验科共接收标本122281份,经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合格及酶联免疫法(ELISA)双试剂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抗体(抗-TP)呈非反应性标本98153份。用浩源核酸检测系统对非反应性标本进行 HBV-DNA、HCV-RNA、HIV-1-RNA三项联合NAT检测,采用8人份混样法检测,对反应性的混样池进行拆分检测。结果 NAT检测13411个混样池,检出55个HBV-DNA反应性混样池,混检阳性率为4.10‰;拆分431个标本,结果HBV-DNA反应性标本10份,拆分阳性率为23.20‰;NAT 检测阳性率为0.10‰。结论在血液检测新模式下,NAT和ELISA互相补充,可有效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及降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发生率,保障血液安全。
作者:李之烨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血流分级及阻力指数(RI)值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8月于我院确诊为乳腺肿瘤的160例患者依据病理检查结果的不同分为恶性组89例与良性组71例,对2组患者的CDFI血流分级、收缩期流速峰值(PSV)、RI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恶性组肿块血流信号检出率为92.1%(82/89),明显高于良性组的67.6%(4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85例患者肿块以Ⅰ~Ⅲ级血流为主,所占比例为95.5%,良性组51例患者肿块以0~Ⅰ级血流为主,所占比例为71.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血流分级与阻力指数值对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两项指标的测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率。
作者:余娟;余洁;李志勇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164例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64例患者中缺铁性贫血(IDA)占20.4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占8.76%,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占7.22%。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叙川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液白蛋白水平与糖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诊治的老年T2DM患者350例,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餐后2 h葡萄糖(2 hPG)。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患者FPG、HbA1c和2hPG均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30≤UACR<300 mg/g)患者水平,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FPG、HbA1c和2hPG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患者水平(P<0.05)。196例FPG<7.0 mmol/L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发病率均显著低于154例FPG≥7.0 mmol/L患者(P<0.05)。203例HbA1c<6.5%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发病率均显著低于147例HbA1c≥6.5%患者(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尿液白蛋白水平与FPG、HbA1c和2hPG含量呈正相关。
作者:姚振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况。方法对1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8.38±10.31和34.96±9.89)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分别为29.78±10.07、33.46±8.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焦虑者64例(占33.68%),抑郁者55例(占28.95%),焦虑抑郁共病者12例(占6.31%),无焦虑、无抑郁者6例(占3.16%),且患病年龄多处于40岁~65岁之间。结论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而且存在严重的识别和治疗不足情况。
作者:杨磊;任耀龙;樊省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晚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0例晚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使用DEVIC方案化疗,治疗组同时予以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输注,对照组予以胸腺肽注射液输注,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6.7%(10/15),对照组总有效率40.0%(6/15)。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对照组变化不大,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甘露聚糖肽注射配合化疗有利于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毒副反应。
作者:李俊青;林武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差异。方法共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37例接受全胸腔镜手术(试验组),33例为开胸手术(对照组),对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和站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切口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拔管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试验组清扫淋巴结数为(17.6±7.8)枚,对照组为(19.4±5.7)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胸腔总引流量低于对照组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死亡。结论全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可以达到等同传统开胸手术的效果,同时胸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植华德;何德荣;谢保东;郑启越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检测CMBs,按照是否并发脑微出血分为CMBs组54例和无CMBs组44例,分析对比2组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检查,分析患者发生CMB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无CMBs组比,CMBs组的胆固醇水平明显偏低,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年龄、高血压病史比例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脑微出血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抗血小板药物应用、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具有相关性。
作者:陈谦谦;何剑波;童威;王智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抗HBV治疗时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HBeAg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前、治疗48周时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数目,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TGF-β、IL-17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①治疗48周时CHB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百分比、TGF-β、IL-17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抗原转换/转阴组CHB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百分比、TGF-β、IL-17水平较e抗原未变化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时可能导致外周血Treg、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表达减少,其减少的同时可能更有利于HBeAg的血清学转换。
作者:曹姗姗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甲硝唑的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00年—2016年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甲硝唑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整理并筛选甲硝唑不良反应的案例报告,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用药原因、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用药剂量、过敏史、预后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85例甲硝唑不良反应病例;甲硝唑的不良反应在21岁~60岁患者中发生较多,占99.68%;患者静脉滴注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较多,占64.32%;甲硝唑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原因主要包括预防感染(术后)、牙周疾病和胃肠道感染,分别占24.32%,17.29%和15.14%;甲硝唑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3 d内,占85.96%;1例(0.54%)患者死亡。结论甲硝唑在临床使用时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用药监护。
作者:徐瑞岭;陈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中HBV-DNA对数值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HBV-DNA显著低于治疗前(7.57±0.94 vs 2.68±0.63;7.62±0.88 vs 2.73±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BV-DNA完全抑制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余瑞铭;高艺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青年水痘患者发病2周内血常规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1月我校青年水痘患者3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2组,比较血常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4 d内,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淋巴细胞百分率水平较低,单核细胞百分率、血色素水平较高,与5 d~7 d时、1周~2周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0.05)。4 d内,中性粒细胞(NE)百分率高于5 d~7 d时,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周~2周时,单核细胞计数(M)高于1周~2周时,血小板计数(PLT)低于1周~2周时水平(P<0.01或0.05)。结论血常规检测对青年水痘患者的诊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明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系统评价药物代谢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CQVIP等数据库,收集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和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包含347例对象。 Meta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强代谢型(EM)、中间代谢型(IM)与弱代谢型(PM)的胃食管反流病治愈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不影响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愈率。
作者:吕秋菊;蒲强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补益脾胃法结合手术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内固定,结合以补益脾胃中药为主内服。结果30例中临床治愈18例,好转12例,未愈0例,有效率100%。结论补益脾胃法结合手术治疗骨不连临床效果肯定。
作者:徐涛;鲍自立;朱金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中药对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前后证型演变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00例大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m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健脾益气方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药治疗前以脾虚湿瘀患者居多,治疗后脾胃不和患者增多。结论健脾益气方可以降低化疗对大肠癌的副作用,应结合患者的实际证型选择合理的方剂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黎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带状疱疹的自然病程约2周~3周,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疾病[1],其由病毒引起,经常发生于头面部及胸背肋,以成簇的如蛇行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中医称之为蛇串疮或缠腰火丹;带状疱疹发病初期会有皮肤烧灼神经痛感,持续1 d~3 d,也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如治疗不当可遗留神经痛后遗症及局部瘢痕。笔者运用针刺结合TDP红外线及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并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德医风建设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个别医务人员医德滑坡,收红包、吃回扣、开处方等不正之风严重损害患者的利益,抺黑了行业形象。当前,如何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已成为各级医院管理者研究的重大课题。
作者:任建兵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放射防护措施。方法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对某医院进行检测和调查,对潜在的风险或不足提出防护措施。结果对PET/CT中心的扫描室以及其周围的候诊室、分药室、注射室以及加速器室外墙面进行工况下辐射防护检测,大剂量率为0.40μSv/h;表面污染水平大值为0.20 Bq/cm2;分装柜通风速率为2.52 m/s,各诊室通风速率为1.56~2.47 m/s;相关工作人员新一期个人剂量检测报告和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均在国家标准之内。结论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的放射防护可从机器维护、布局以及工作人员自身等多个方面展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大程地的减少人员所受的辐射剂量。
作者:余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因左上腹不适2 h,于2016年6月25日18:10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自诉当日因工作繁忙,未进食,04:00左右聚餐饮入一瓶啤酒约500 mL后开始感左上腹不适,未呕吐。既往病史:患者无特殊病史;平素饮食不规律,有青霉素药物过敏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未见皮疹及瘀斑,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临床诊断:急性胃炎,予林格液500 mL+维生素C注射液3.0 g+维生素B6注射液0.3 g+10%氯化钾10 mL,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515105083)40 mg。静脉滴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约6 min,患者出现前胸皮肤瘙痒,伴荨麻疹,随即出现极度寒战、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BP 70/50 mm Hg,HR 155次/min。考虑为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早期反应,立即停药,立即予吸氧,肌内注射非那根25 mg,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缓慢静推50%葡萄糖注射液10 mL+10%葡萄糖酸钙10 mL(时间大于20 min)。经上述措施抢救30 min后,患者寒战停止、症状减轻,但体温仍高(T 39.5℃),HR 145次/min。给予肌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 mL,1 h后荨麻疹消失,4 h后体温恢复正常,各项生命体征恢复。留观室观察,停用奥美拉唑,继续予吸氧,林格液500 mL+注射液维生素C 3.0 g+注射液维生素B60.3 g+10%氯化钾10 mL静脉滴注,患者未再出现不适症状,2 d后出院。
作者:陈波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阑尾黏液囊肿在临床上属少见疾病,据报道手术切除的标本中约0.43%属此病。由于其发病率低,一般无特异性表现,故临床医生容易忽略此病。我院统计了500例阑尾切除患者,阑尾黏液囊肿有3例,占0.6%。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斌 刊期: 2016年第28期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与角色互换教学法有机结合的病理实验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病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而且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周志愉;王晓敏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索提高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方法将源自日本的“5S”管理方法运用于医学生实习科室、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多领域,从主客观方面改进临床实践环境、教学质量、医学生自我学习和生活管理,并通过试验组和对照组成绩比较、带教老师、患者满意度比较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试验组学生内、外、妇、儿、中医、社区6个专业的五站式出科考试(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写病历、口试)总分比对照组高近13分,除中医略低外,各专业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教师对试验组学生满意度评分均值比对照组分别高5.78分、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次“5S”管理对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效果、患者和教师满意度,提升医院教学工作质量有一定效果。
作者:杜亚琼;周海清;刚君;张立荣 刊期: 2016年第28期
全科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科医生的培养和教育,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全科医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检验报告单的解读是其重要的实践能力之一。本文通过借鉴其他院校或其他专业的教学经验和对全科医学生或社区医生进行调查问卷后,经项目组成员集体讨论,制订出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求的较为完善《检验与临床》教学内容,为下一步修改教学大纲,编写授课讲义和编写适用性教材打下了基础。
作者:胡礼仪;侯永彬;余莉华;米永华;王科;贺勇;袁永强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各类抗生素的抗生素后效应(PAE),探讨其对临床用药决策的指导作用。方法通过检索、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依据PAE理论进行临床观察,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结果通过临床观察研究,获得PAE在临床治疗中的第一手资料,进一步熟悉其临床实用价值。结论根据抗生素后效应制定的给药方案,不仅可减少医疗费用与药物副作用,且可提升治疗水平。
作者:高艳;华华;万雪琴;查登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小儿喉部异物临床较少见,小儿喉腔狭小,加上异物刺激引起炎性肿胀、喉痉挛,可致严重呼吸道阻塞,且经常误诊为呼吸道其他疾病,延误治疗,危险性大,病死率高。现将我科1例喉部异物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学海;王琳;李强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妇科彩超检查前患者膀胱充盈效果的影响,为顺利、准确地检查奠定基础。方法将我院妇科彩超受检者按检查时间的前后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检查前只接受一般指导,干预组检查前除一般指导外进行心理干预。分别记录受检者首次憋尿成功率。结果对照组首次憋尿成功率75.3%,干预组首次憋尿成功率94.7%,干预组首次憋尿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对妇科彩超受检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提高受检者首次憋尿成功率,减少憋尿过程中的不适,确保彩超检查的顺利进行及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晓玲;黄友贞;孙斌;李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评估及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对2011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全子宫切除术4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依从性、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焦虑评估并采用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依从性,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杭友红 刊期: 2016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