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2-1256
  • 国内刊号:23-1278/R
  • 影响因子:0.85
  • 创刊:198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14-257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2015年19期文献
  • 比较腹腔镜和开放式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儿童腹股沟疝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和开放式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儿童腹股沟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的儿童腹股沟疝患者分别行腹腔镜和开放式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通过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并发症和治愈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较开放性手术组时间长(P <0.05);但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放式手术组(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项并发症之间、总体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复发率均为0,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和开放式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但对于儿童来说,腹腔镜更安全,更适合。

    作者:王洪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药物流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药物流产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桂枝茯苓胶囊作药物流产,观察组行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联合行药物流产,对两组患者药物流产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8.00%,对照组为82.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及孕囊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18.00%,具体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进行药物流产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可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及孕囊排出时间,降低阴道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少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失效原因及治疗方略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失效的原因及治疗方略。方法选取32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失效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失效原因及治疗对策。结果32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失效的原因为手术操作失误13例(40.63%),内固定不当7例(21.88%),术后功能锻炼不当5例(15.63%),术后感染3例(9.38%),软组织损伤修复不彻底2例(6.25%),手术时机或指征选择不当2例(6.25%)。以手术操作失误构成比高,再次治疗后患者 Rasmussen 评分有显著改善(P <0.05)。结论手术操作失误及内固定不当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手术操作与内固定处理,并针对其他可能致手术失败的因素引起足够重视,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荣庄;阮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重症监护过程中的抗感染措施以及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在神经外科患者的重症监护过程中实施抗感染措施及治疗的临床疗效,为预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感染的发生提供具体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病人124例,这些患者在开颅手术后均发生了严重的感染情况,我科医生及时对其采取了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包括静脉给药、鞘内注射联合置换脑脊液、鞘内注射联合蛛网膜下隙引流以及全身支持治疗及各种抗感染护理干预等。结果所有患者中,引起感染发生的因素多的是排痰困难及咳嗽反射障碍,其次为颅内留有异物、手术中存在较多是侵入性操作、伤口及手术野受到污染、术后护理不到位及预防并发症不力等;感染的部位由多到少为颅内、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及皮肤等软组织内;在经过抗感染治疗后,鞘内注射联合置换脑脊液以及鞘内注射联合蛛网膜下隙引流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100%,采用静脉注射药物治疗及全身支持治疗的患者则分别为97.58%和95.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引起神经外科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并且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一般较为严重,临床上需要针对其发生感染的原因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避免影响患者康复。

    作者:侯延伟;郭再玉;张合亮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51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共51例:29例行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为主药物保守治疗;16例采用清宫术治疗,其中6例患者因孕囊周围血供丰富,清宫术前接受了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6例采用其他手术方式治疗,如局部病灶切除加子宫修补术、宫腔镜下电切去除妊娠物等。比较药物保守治疗组与清宫术组患者再次就诊率、住院天数以及血β-hCG 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等指标;以及清宫术组中栓塞患者与未栓塞患者的失血量。结果清宫术组再次就诊率、以及β-hCG 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等指标均优于药物保守治疗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清宫术组中未栓塞患者的失血量波动较大。结论子宫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采用清宫术治疗安全有效,优于单纯的药物保守治疗,有临床推广价值,但需注意其适应症。

    作者:钟卓慧;雷婷缨;肖青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干扰素抗肝炎病毒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特点及其治疗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干扰素(IFN)抗肝炎病毒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特点,更好地制定治疗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干扰素治疗后新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慢性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3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分类,分析各类型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特点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变化。结果本组33例患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1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6例。1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Graves 病7例,破坏性甲状腺炎4例;1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桥本氏甲状腺炎8例,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所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中,16例进行内分泌治疗,3例停用干扰素,确诊甲状腺功能异常时的 TRAb、TPOAb 与 TGAb 水平,与干扰素治疗前比较均有了大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抗肝炎病毒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受甲状腺自身抗体及性别的影响,根据甲状腺自身抗体及功能指标,准确判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类型,及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可以大程度的保证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郑亮;赵明聪;温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环杓关节炎症5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环杓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环杓关节炎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要点,探讨治疗方案。患者分为两组,A 组予口服地塞米松片和二氟尼柳片治疗,B 组予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治疗。结果A 组的治愈率为80%,B 组的治愈率为20%,经过统计学分析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为2个月至1年,治愈病例均未见复发。结论环杓关节炎临床症状以喉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为主,喉镜下见杓区黏膜红肿,声带可呈弓形隆起。口服地塞米松片和二氟尼柳片可能是治疗环杓关节炎的佳治疗方法。

    作者:谢福权;傅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的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3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统计其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心脏异常检出率。结果53例患者中超声检查共检出51例(96.23%)发生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心电图检查共检出32例(73.58%)发生异常,两种方法心脏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超声检查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心电图检查,且灵敏度高、特异度高,有助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成映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结核菌特异性 IFN -γElispot 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结核菌特异性 IFN -γElispot 检测方法在结核性脑膜炎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结核菌特异性 Elispot 方法检测了96例健康对照、89例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和16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结核菌抗原特异性 IFN -γ反应水平。结果Elispot 检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 IFN -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01),但低于肺结核病人(P <0.05)。各组人群中的 Elispot 检测阳性率分别是肺结核病人89.89%、结核性脑膜炎病人62.5%、健康对照7.91%。结论采用 Elispot 检测结核菌特异性 IFN-γ用于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病人可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剑锋;杨倩婷;邓群益;陈心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比较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新鲜闭合骨折的疗效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新鲜闭合骨折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新鲜闭合骨折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处理,对照组则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处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以及满意度略高,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略高,但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新鲜闭合骨折而言,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两种方案疗效相近,其中手法复位内固定方案安全性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适用于老年患者,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潘宏赵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96例,不进行方法分组,仅根据性别分组统计。对以上患者的2型糖尿病、胆石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进行确诊,对比临床发病率数据。结果同时合并胆石症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134例,未合并以上并发症的112例。结论以上三种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

    作者:梁金花;林俊琼;成俊芬;陈琼芳;郭行端;梁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脑出血合并低钠血症4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以降低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方法对我院42例脑出血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记录和评估,观察其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42例脑出血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中,符合脑性耗盐综合征24例,符合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18例。结论早期分析和治疗低钠血症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至关重要,其临床表现繁多,要精确分析诊断,及时正确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

    作者:王宏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腔内超声对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效果的评估

    目的:探讨腔内超声对曼月乐(Mirena)治疗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 AM 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A 组和 B 组均为36例,A 组给予曼月乐治疗,B 组甲基丸素治疗,观察患者痛经、经量及内膜厚度变化,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对比组的治疗效果(P <0.01)。结论曼月乐治疗 AM 的疗效理想,腔内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张华珍;甘涛;李崎;李丽珍;张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疼痛以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出院前 SAS、SDS 分别为(37.45±11.24)、(41.58±8.96),对照组分别为(42.58±12.01)、(48.21±9.91),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同时术后轻度不适的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不适比例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恢复,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水清;陈彩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1型糖尿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升1型糖尿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除此之外,两组患儿所有治疗方案完全一致。研究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和病情控制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依从性合格的患儿所占的比例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依从性合格的患儿所占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在病情控制效果各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除胰岛素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同时帮助患儿更好地控制病情。

    作者:田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试论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中的缺陷分析与干预

    目的:分析研究危重病人护理记录中的缺陷以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收的287例危重病人,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87例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当中存在缺陷的一共有65例,其中包括有内容缺陷25例,占总体的38.46%;时间缺陷13例,占总体的20%;补充记录缺陷21例,占总体32.31%;其他护理记录缺陷6例,占总体的9.23%。结论危重病人护理文书一定要遵循真实、及时、客观、完整以及准确的书写原则,进而可以使护理记录当中的缺陷明显减少,使医患之间的纠纷明显减少。

    作者:林少珍;叶秀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ROY 适应模式在精神科新护士带教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 Roy 适应模式(Roy adaptation model,RAM)在精神科新护士中的带教效果,为精神科新护士临床带教中使用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新聘护士20名作为对照组,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新聘护士20名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用常规带教方法,干预组用 RAM 实施带教,从生理需要方面、自我概念方面、护士角色方面和互相配合方面四个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存在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比较两组精神科新护士试用期结束后临床护士工作的适应情况。结果两组精神科新护士带教方法比较护士临床适应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将 RAM 应用于精神科新护士的临床带教中,能帮助精神科新护士尽快的适应精神科护士的工作,为以后精神科新护士的临床带教提供参考。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本研究抽取的样本太小,有待于各位同仁共同商酌。

    作者:袁洁;陈瑞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在肺癌气管隆突成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肺癌隆突成形术的舒适护理的运用方法。方法选取肺癌病例30例,肿瘤切除+气管隆突成形术。从心理舒适,术中配合,麻醉插管的舒适,术后的呼吸道,引流管,术后体位等多方面进行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护理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也增进了护患之间的交流,不仅有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结论舒适护理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义。适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孟静;尹蓓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在心脏术后继发低氧血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NIPPV)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对心脏术后已拔除气管插管又出现低氧血症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分析我科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心脏术后27例拔气管插管后出现低氧血症而直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与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心脏术后27例拔气管插管后出现低氧血症,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两者疗效的对比。结果无创通气有效率为66.67%,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有效率为70.37%,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减少二次插管,在气道损伤和呼吸道感染上明显优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具有低损伤、痛苦少、不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以及治疗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陈美娇;林玉琴;张伟琼;伍景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药物流产患者身体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药物流产患者身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镇计生服务所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身体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和流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情绪都得到相应的缓解,但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和相关的知识的了解,缓解患者紧张压抑的情绪,促进流产的成功且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张秀丽;刘柳英;吴惠芳;曾秀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综合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吸入综合征的预防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吸入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站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200例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观察对象接受综合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和肺部感染次数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接受综合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文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纸尿裤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排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纸尿裤在胸腰椎骨折病人排便的应用。方法将80例胸腰椎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便盆排便组40例和纸尿裤排便组40例,分别观察病人的排便情况。结果纸尿裤排便组病人便秘发生率、排便时腰背部疼痛程度、排便时间、人力、床单污染均低于便盆排便组,而排便舒适度高于传便盆排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纸尿裤排便能有效促进胸腰椎骨折病人在床上排便、减轻疼痛及降低便秘的发生,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王翠兰;黄玉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认知行为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36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持续操作测验(CPT),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可反复测查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估工具(RBANS)评定,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定,对患者的心理测查成绩和自我效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理测查成绩均明显降低(P <0.05),CPT 测验、WSCT 测验以及 RBANS 测验评分与自我效能评分显著相关(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其认知功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制定护理和干预措施时,应与提高自我效能为目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使护理结局朝护理的预定目标发展,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伟容;罗旭东;林举达;秦轶灵;杨志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中加温肝素盐水冲洗预防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治疗术中导管内加压滴注加温肝素盐水冲洗液,预防术中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将82例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治疗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者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导管内持续滴注未加温肝素盐水。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使用前将肝素盐水加温至温度36~38℃,冬夏温度可相差1~2℃。观察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脑动脉痉挛发生率、麻醉复苏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1)。结论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治疗术中导管内连续滴注加压加温肝素盐水,脑动脉痉挛发生率及麻醉复苏时间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能有效改善微循环预防微动脉痉挛,减少低温对病人的不良刺激,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晓华;黄少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早期患侧良肢位摆放干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偏瘫后期并发症的效果

    目的:观察早期患侧良肢位摆放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偏瘫后期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功能体位干预,观察组45例,给予早期患侧良肢位摆放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偏瘫侧肢体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采取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与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提升至(28.3±2.6)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升至(73.4±14.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期间患者肩关节脱位1例,肩疼痛12例,足内翻3例,足下垂2例,肌痉挛3例,关节挛缩2例,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良肢位摆放干预,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胡永玉;候世珍;付容;黄琳;何建芳;麦丽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ICU 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ICU)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将 ICU 175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简称治疗组)88例,对照组87例,制订适宜的早期康复方案,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并评定患者治疗前后脑损伤程度及日常生活自理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实施康复治疗后,GCS(glasgow coma scale)评分及 Barthel 指数评分均较前明显提高,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较快,治疗第15天有12例(13.63%)患者达到生活基本自理(Barthel 指数评分>60分)。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重症康复必须有专业的康复团队,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主要负责执行的重症病人的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爱清;杨亮;彭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KTP -Nd:YAG 激光联合人工泪道治疗下泪道阻塞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激光联合人工泪道术治疗下泪道阻塞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 KTP-Nd:YAG 激光联合人工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患者78例(90只眼)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项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本组78例(90只眼)手术均成功,治愈率84.4%(76/90),好转率8.9%(8/90),无效率6.7%(6/90),总有效率93.3%(84/90);并发症:术后24 h血涕15.6%(14/90);局部疼痛13.3%(12/90),局部水肿7.8%(7/90);术后72 h 后血涕、疼痛、水肿等症状均完全消失;患者对护理总的满意度为97.4%(76/78)。结论加强对 KTP -Nd:YAG 激光联合人工泪道置管治疗下泪道阻塞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蔡兰珠;全宇莉;陈荟郦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省级示范护理实训中心的实践

    探索高职院校护理实训中心和附属医院进行整合,共享资源,建设省级示范护理实训中心,实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共同发展,促进实训中心的良性循环,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职业教育护理实训中心。

    作者:王叙德;方有智;刘华高;张时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地方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医学关注的是人从胚胎发生、发展和出生后发育以及死亡的全过程。医学教育是医学科学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作为以培养医学人才为重任的地方医学院校,桂林医学院近年来通过加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建设、融医学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中、开设跨学科文化素质教育讲座以及强化医学人文师资培训等措施,创新医学人文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作者:孙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苏州市某城区社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效果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措施控制高血压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市某城区三个社区,对社区的一般人群和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社区居民以及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以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结果共有2131名社区群众参加研究;干预未能显著改变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水平,但显著提高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结论短期社区干预在提高社区居民的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知识上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葛海兵;吕大兵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计划免疫信息系统对儿童保健工作的影响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计划免疫信息系统对儿童保健工作的影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应用计划免疫信息系统前后本地区计划免疫接种率以及流动儿童接种率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后,抽查儿童接基础接种率要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症状体征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计划免疫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本地区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降低多种疾病发生的风险,对于疾病的预防工作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作者:曾灵燕;叶国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孕前育龄夫妇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孕前育龄夫妇的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对统计数据进行研究,为下一步孕前检查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所进行孕前筛查和孕早期普查的5449例夫妇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即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 抗原(HBeAg)、e 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结果本地区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为13.6%,与全国以及本省的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从年龄看,大部分介于23~40岁,高于或低于此年龄段的人很少。从时间上看,2013年感染率12.7%(403/3166),2014年感染率14.8%(337/2283)。结论广州市孕前和孕早期夫妇乙肝感染率较高,而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们应加强监测和宣传,早发现,早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新生儿乙型肝炎的发生。

    作者:余志衡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此现象提供预防参考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通过调查和实验数据分析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对所有病例进行影响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后发现吸烟,饮酒,以及家族遗传史,肝病史、糖尿病史、抗病毒治疗和 e 抗原阳性五项指标为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杜绝不良生活习惯和抗病毒治疗是预防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主要预防途径。

    作者:闫宏;闫囡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非遗传性脑小血管病的认识

    由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脑小血管病(CSVD)被诊断。由于起病相对隐匿,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期抑郁、步态障碍和生活能力的下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结合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无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如果早期发现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目前部分医院医务人员对本类疾病的认识不足,所以本文主要对非遗传性CSVD 的临床、影像、实验室相关检查等加以综述,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本类疾病的认识。

    作者:张淑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钛合金在口腔修复支架应用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口腔修复支架所用的钛合金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及生物学性能。目前口腔修复中活动义齿所使用的修复材料常用的是纯钛合金,其力学性能还有待改善。 Ti-6Al-4V 合金又含有一定量的潜在毒性元素,生物学性能不够优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力学性能满足活动义齿修复、生物学性能优秀的钛合金材料。本文就目前口腔修复中钛合金支架材料的制备、所需添加的元素、钛合金处理工艺等对钛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进行详细论述。

    作者:谭欢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研究现状与进展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是一种重要的不孕不育辅助诊断方法,对血清抗精子抗体进行检测有助于辅助临床诊断,而目前该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因素制约其临床应用,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其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立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及血清 C 反应蛋白对重症肺炎预后判断的意义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血清 C 反应蛋白动态监测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肺炎患者共85例,其中轻症肺炎40例(轻症组),重症肺炎45例(重症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降钙素原(PCT)及血清 C 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动态监测重症组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段 PCT 及 CRP 变化情况。结果入院第1 d,重症组、轻症组患者 PCT [(19.78±13.45)vs(1.51±0.78)]μg/L、CRP[(34.32±13.09)vs(11.50±5.22)]ng/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重症组患者入院治疗第3 d、第7 d、出院时 PCT 水平明显低于入院第1 d(P <0.05),且呈现不断递减趋势;而第7 d、出院时 CRP 水平明显比入院第1 d 低(P <0.05)。结论PCT、CRP联合检测有助于重症肺炎诊断,且其动态检测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 PCT。

    作者:黄响玲;钟祥柱;陶飞;吴晓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肺癌患者血清 SOD 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 SOD 含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72例初治肺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检测血清 SOD 含量,观察肺癌临床病理因素与血清 SOD 含量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血清 SOD水平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 >0.05),与年龄差异、病理分型存在相关性(P <0.05)。肺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血清 SOD 水平存在差异(P <0.05),尤其出现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血清 SOD 含量显著低于未出现转移患者。结论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理分型以及临床分期肺癌患者血清 SOD 含量均存在差异,检测患者血清 SOD 含量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存在潜在的价值。

    作者:张威威;吉兆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男男性行为人群 HIV 高危行为调查及综合干预评价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94例2014年来自中山市富裕农村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寻求咨询检测服务的 MSM 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的变化。结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94名调查对象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普遍上升(P <0.01),高危行为(与同性发生肛交行为、与2个或以上同性发生肛交行为等)发生率较干预前普遍下降(P <0.01或 P <0.05),安全套使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P <0.01或 P <0.05)。结论选择合适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 MSM 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减少高危行为,有利于减少和控制 HIV 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李细苟;林培森;唐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情绪障碍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

    目的:与正常健康者进行比较,探讨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情绪障碍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方法选取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犯罪青少年167例作为犯罪青少年组;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80例作为情绪障碍组;三所中学的正常青少年1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犯罪青少年组,情绪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在父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分干涉、亲偏爱被试、父亲过度保护上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犯罪青少年组,情绪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母亲偏爱被试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犯罪青少年组与情绪障碍组之间比较,在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及母亲偏爱被试因子上,情感障碍组得分显著低于犯罪青少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及情绪障碍的发生,与其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过多的惩罚、父母亲过分干涉、缺乏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关,所以应采取积极的家庭干预措施,指导父母正确教养子女尤为重要。

    作者:王安珍;周晓琴;李晓驷;刘寰忠;刘丽军;耿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长链非编码 RNA 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 RNA 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及其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妇科采集的70例宫颈组织标本为研究标本,按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宫颈癌32例,正常组38例。通过 NONCODE 科学数据库筛选出与宫颈组织相关的 LncRNAs,包括:H19、MALATl、BCYRNl、HOTAIR、SRA、ANRIL、UCAl。对相关标本进行 RNA 提取及 qRT -PCR,对比7种 LncRNA 在正数组与宫颈癌组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H19、HOTAIR、ANRIL、UCAI 等4个 LncRNA 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宫颈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RA 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宫颈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ALATl、BCYRNI 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组织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LncRNA 可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标志物与靶点,在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作者:张道生;张水兰;张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子痫前期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子痫前期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子痫前期产妇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实验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实验组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阻滞平面 T10时间、达到阻滞平面 T8时间与达到高阻滞平面时间都明显缩短,两组数据在4项目都具有差异性(P <0.05)。两组在不同检测时间点的血糖和皮质醇、血压和心率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 >0.05),都处于正常范围内。术后实验组的肌肉松弛程度与牵拉反应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相对于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子痫前期患者的应用对血流动力学与血糖、皮质醇无明显影响,能有效发挥阻滞效果,肌肉松弛与牵拉反应程度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俊旭;任从才;王庭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2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由我院和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是否患有高尿酸血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和检验指标,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50例患者中,有34例(13.6%)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其中男20例(58.82%),女14例(41.18%)。并发高尿酸血症患者与无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年龄、有无高血压、有无高血脂方面有差异(t =6.635,P =0.011;t =7.832,P =0.007;t =7.324,P =0.008);患者是否患有高尿酸血症与患者的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有关(P <0.05),以上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而与甘油三酯、载脂蛋白 A、是否患有高血脂、是否患有高血压和心电图是否异常无关(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3.6%,患者的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是患者是否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高帅;张瑜良;钟远惠;杨薇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