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总结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系统分析我科近7年来收治的15例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根据GOS评定:愈合良好6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尽早复查CT、清除血肿、减压,解除颅内高压是改善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预后的关键.
作者:宋健民;付廷武;齐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血清内毒素水平,并分析其与Child-pugh分级关系.方法:对33例肝硬化病人(其中Child-Pugh分级B级20例、C级13例)和16例健康者采用改良鲎实验法测外周血内毒素.结果:肝硬化病人的血浆内毒素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并且肝功能Child-Pugh C级组患者明显高于B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病人存在内毒素血症,并与肝功能分级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作者:范东旭;杨婷;王跃生;房淑清;罗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2003-05~2004-05我们采用安络化纤丸(6g×3/d)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10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司凤芹;彭佳明;彭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CT检查对癫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资料完整、临床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病人76例的CT表现、癫痫原因.结果:CT表现正常者31例,异常者45例,其中颅内感染性病变25例,脑肿瘤8例,脑积水4例,先天性疾病4例,脑缺血3例,脑萎缩1例.结论:脑囊虫是本地区癫痫发作的常见原因,其次是脑肿瘤.
作者:魏丽;周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0-07~2004-03,我们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微创穿刺清除治疗颅内血肿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全文斌;孙文波;赵韶春;王维;姜文彦;侯永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方法:选择GCS5~8分患者40例前3天剂量0.3mg/kg·d,后7天应用4.8mg/d,随机以40例同等伤情未应用纳洛酮药物治疗病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早期患者生命指征、颅内压、头CT变化、远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盐酸纳洛酮治疗组生命指征恢复平稳较快,心律异常(32.5%)、呼吸异常(27.5%)、血压异常(22.5%)、觉醒时间及重度脑水肿者(22.5%),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伤后3月恢复良好率(4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所有病例均未发现由于用药造成的副反应.结论:盐酸纳洛酮能明显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并且具有相当可靠的安全性.
作者:王曦;季方茹;荆洪英;孟薇;杨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光固化复合树脂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是治疗四环素牙、氟斑牙、楔状缺损等的理想材料.我科自1988年代用光导技术以来,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近4年来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晓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II)控制血糖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2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平均血糖达标时间和平均胰岛素用量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血糖控制均能达标,CSII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P<0.01),血糖达标时间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小(P<0.05).结论: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更安全、平稳、迅速.
作者:张兰举;刘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对孕妇夫妇进行ABO、Rh血型检测,鉴定孕妇血清中抗体效价及抗体特异性具有重大意义,母亲与胎儿的ABO血型、Rh血型及其它血型系统不配合,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时可导致死胎或习惯性流产.我科自2000-07~2004-07 对173例孕妇产前ABO和Rh血型抗体免疫学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肇晓光;王凤霞;刘芳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症状,近年来该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科于2001-01~2003-12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该病2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对新生儿低镁血症的认识,以便及时诊治.方法:对2002-01~2004-05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低镁血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窒息及肺炎是新生儿低镁血症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的巡视和观察,对早产、窒息及肺炎等高危儿进行血清离子监测是早期发现该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亚杰;王卫东;方淑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增高与临床症状的观察.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时检测血糖并分组,入院时及入院6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并且观察14d内死亡率及消化道出血率.结果:血糖升高组患者6d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于血糖正常组(P<0.05),14d内死亡率及消化道出血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对早期临床症状改善不利,明显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陈丽;黄昕艳;桑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前后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22例轻中度OSAS患者,男15,女7例,年龄36~56岁,均经呼吸内科确诊和耳鼻咽喉科排除手术可能,又拒绝戴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CPAP)者,进行戴用口腔矫治器前后主观症状分析.结果:OSAS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后,能够明显改变其主观症状:鼾声、憋气、日间嗜睡有效率为81.82%、72.73%、 77.27%.至于PSG(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指标变化,因为条件所限,未能检测.结论:初步结果表明,OSAS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后,其主观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作者:樊雄越;于海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头颅CT扫描,精确定位,设计小骨窗,对62例脑出血病人微创手术治疗与64例常规直视下开颅手术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病人在术中血肿清除程度、术后状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充分清除脑内血肿,有出血少,止血彻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手术更为安全、精细,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应该提倡的方法.
作者:李明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作者对1998~2003年收治的38例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及40例采用YL-I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的高血压基底节大量出血有或无脑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着重对其两组的死亡率及其30d后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田振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粘膜下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它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易造成严重的贫血.我院采用皮套法结扎瘤蒂,治疗脱入阴道内3例巨大子宫粘膜下肌瘤,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3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兰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科从1992~2001年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108例患者,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珏;孟庆国;马艳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对32例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应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并安全方便,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秋波;韩秀红;陈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5次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控制疗效.方法:将Ⅰ型糖尿病和血糖难控制的Ⅱ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1.1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6 mmol/L)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对照组)采用 4次胰岛素注射即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加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B组采用5次胰岛素注射即早晨、睡前各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加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法,血糖达标后观察两组所用时间、速效胰岛素在胰岛素总量的比例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B组所用时间少于A组,速效胰岛素的比例小于A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小于A组.结论:5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的控制明显优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
作者:邢立志;江润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因避孕失败所致的意外妊娠的常用方法.通常不使用麻醉,但很多患者会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如心动过缓,心率不齐,血压下降,胸闷,大汗淋漓以至抽搐、昏迷等.现在我院采用了得普利麻对病人进行人流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新;何宏;刘永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局麻或神经安定麻醉下,全身肝素化,使用Seldinger技术,用Tracker双标记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结果:29例患者中,100%栓塞25例,95%栓塞3例,90%栓塞1例.全组无死亡.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安全可靠,效果确切,适合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早期行腰椎穿刺术或腰椎穿刺置管,早期放出蛛网膜下腔的血性脑脊液有助于减轻血管痉挛,改善脑循环,减低了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杨福义;李明军;任成涛;杨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治疗近视屈光不正并发便秘的疗效,方法:38例患者均以眼针疗法为主,配合体针疗法、配镜矫正.结果:治疗前后视力,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该方法是治疗近视屈光不正并发便秘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国芹;田树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ACAI)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易误诊为大脑中动脉供血梗死、脊髓病变及老年痴呆等,头颅CT或MRI检查可以鉴别.现将我科自1996年以来收治第一次发病的大脑前动脉区梗死19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采用有限制动外展支具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1~3年随访,探讨X线结果、临床功能与治疗方式之间的关系,找出解决不同年龄、不同脱位程度患儿的治疗方法及防止并发症出现的具体措施.方法:71例共96髋复位后应用有限制动外展支具,结果随访,根据周永德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9.6%.股骨头坏死率为4.2%.结论:有限制动外展支具能提高闭合复位的成功率.降低股骨头坏死率,是一种疗程短、效果好、痛苦少、并发症低的方法.
作者:陆洪军;严成俊;张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1],尿常规检查有不同程度蛋白尿,沉渣镜检可见到红细胞.慢性肾炎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常存在各器官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当发生肾功能衰竭合并贫血达到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标准时、病情复杂危重、并发症增多、需及时、恰当、有效地治疗.本文总结多年来血液透析及药物等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贫血的资料.
作者:杨立明;李宝华;杨春梅;窦月;苗嵩;朱昆;王林仙;张敏;王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提高临床产前诊断巨大儿的准确性,加强孕期保健,减少巨大儿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2004-06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巨大儿43例.结果:巨大儿组BPD≥9.5cm所占百分率为52.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巨大儿组宫高加腹围≥138cm者占百分率为60.4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巨大儿组总难产率为67.4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BPD≥9.5cm,宫高+腹围≥138cm,可作为巨大儿的参考值.巨大儿的增加使难产率、产后出血率、窒息率明显增加,应重视巨大儿问题.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是降低巨大儿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陈淑梅;陈淑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且心电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改善生活方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辛伐他汀(40mg/d)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及血脂测定,对两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血TC、LDL-C显著降低(P<0.05),心电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能显著减轻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
作者:范彦夫;谭秋波;齐建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与结果:70例符合轻中度慢性心衰标准的患者,综合治疗基本相同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3.125mg每日2次,每周递增1次,直至大的耐受剂量,6个月明显改善,LVEF增加,住院次数减少,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不良反应少,心胸比率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陶非;张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牙周治疗对口服心痛定等药物导致的药物性牙龈增生疗效.方法:对34例口服心痛定导致的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后,进入牙周支持治疗18个月,记录菌斑指数(PLI)和牙龈指数(GI)与初诊时对照并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牙周支持治疗18个月后与初诊时对照PLI和GI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34例中较严重复发4例,复诊次数少于3次.结论:对于正在服用心痛定等降压药的患者,牙周支持治疗能够防止或减轻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复发.
作者:弓慧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和根管形态,为根管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本文对52颗离体上颌第二前磨牙进行近远中向X线照像,并从根中1/3横断,用棉花针探测证实根管的存在,采用Vertucci's分类法对根管系统进行观测记录.结果:45颗牙是单根,占85.5%,7颗牙双根,占13.5%.而单根牙中1个根管者多,占牙齿总数的42.5%,其次是单根双管型,既有颊舌2个根管,至根尖又合并成一个根管,从一个根尖孔通入牙周膜,占牙齿总数的34.5%.结论:上颌第二前磨牙主要是单根,单个根尖孔的发生率为77%.
作者:商维荣;李洪涛;孟祥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自1997-09~2003-09用放射性同位素90Sr-90Y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7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开展婴幼儿定期体格及智能随访工作,并施行早期干预.方法:体格发育采用国际通用的WHO推荐的NCHS标准.智能发育按照鲍秀兰编写的<挖掘儿童潜能始于0岁>中的0~3岁教学大纲进行测试及训练.结果:定期进行体格智能随访的婴幼儿4个月体格发育指标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均高于对照组,智能发育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婴幼儿定期体格智能随访能促进婴幼儿体格及智能发育.
作者:张爱君;陈晓梅;霍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统计我院1989~1998年期间共收治的124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现对其诊断及治疗问题列入分析.
作者:张福;博占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上颌窦在临床上有其重要意义,较其它鼻窦易发生感染,肿瘤或外伤时,由于其位置特殊,领近组织器官易侵入上颌窦.
作者:李英洲;宋有文;杜凤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对眼部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的眼部炎性假瘤分析.结果:发现炎性假瘤及病变累及眼部程度,包括眼球突出、眼外肌增粗、眼环增厚、视神经增粗、眼眶内脂肪密度增高、泪腺增大等.结论:CT对眼眶炎性病变的发现和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宋有文;王忠红;李英洲;闫忠庆;杨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神经节苷脂(GM-1)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从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分别培养于基础培养液(阴性对照组),加入三种不同剂量GM-1(实验组)及含有bFGF(阳性对照组)的神经干细胞培养液.采用神经干细胞球直接计数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进行鉴定.结果:3个实验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能力较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较阴性对照组差异显著,贴壁培养细胞分化发现3个实验组分化能力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GM-1对新生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起促进作用,对神经干细胞无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作者:阴育红;王国辉;朱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东北地区为儿童佝偻病的高发地区,为做好0~3岁儿童佝偻病的防治工作.2004年我们对市区0~3岁儿童佝偻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佳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间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学说很多,有神经内分泌学说、胎盘缺血学说、免疫学说等.胎盘是由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及间质组成的结构简单,功能复杂器官,它娩出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说明胎盘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内皮素(ET)是迄今已知强大的血管收缩物质,广泛分布在血管平滑肌、肾、心、子宫和胎盘等部位.据报道,正常妊娠胎盘滋养细胞膜中ET含量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减少.一氧化氮(NO)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小分子,可直接导致血管扩张,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而一氧化氮合酶(NOS)是NO合成的限速酶,其存在于多种组织与细胞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的疾病,而NO及ET均会导致血压的变化,因而胎盘组织NO、NOS及ET的含量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关系的研究,有很重要临床的意义.
作者:汪丹妮;胡玉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医院越来越多.键盘、鼠标被医护人员手指频繁接触.不少医护人员没有做到先洗手后操作,所以细菌污染严重.现将我院键盘、鼠标消毒前后细菌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高为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由于低温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又研究了血液的深低温保存,-20℃,-40℃,-80℃发展到-196℃,保存期也由原来的42d延至10年,长者甚至达18年,而复温后的细胞仍保持其有效活性.在血液状保存中,目前公认并普遍采用的是4~6℃保存法.本实验拟就在低温条件下冻融蟾蜍血液发生一系列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茯苓合剂的保护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宋伟萍;裴丽萍;高佳琦;秦世武;李世刚;王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6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50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氨基胍(80mg/kg.d)治疗10周,各组分别测糖化血红蛋白,制备视网膜光镜切片PAS染色镜下观察.结果: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光镜下观察可见周细胞的变化.结论: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非酶蛋白质糖基化等有关.
作者:孟德欣;杨笑天;张涤;王显刚;栾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龄小鼠肝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增龄性改变和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 pigment,SYP)对肝线粒体膜抗衰老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老、中、青不同年龄组小鼠肝线粒体匀浆中磷脂主要成分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氨(PE)、心磷脂(CL)的相对含量,来研究不同剂量SYP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肝线粒体磷脂PC、PE和CL的相对含量老年组低于青、中年组,大剂量SYP可使老龄组磷脂含量恢复至中年组状态.结论:红花黄色素通过抑制肝线粒体磷脂的脂质过氧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江旭东;孙佳彬;李晶;孙洁;欧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解热药效,研究其配伍规律.方法:使用灭活细菌悬液造成大鼠发热模型,比较各配伍平均大体温反应高度(ΔT).结果:降低发热大鼠的ΔT值,麻黄、桂枝、甘草有作用.结论:在麻黄汤解热药效中,其佳组合为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作者:朱秋双;任春清;刘蕾;栗坤;路雅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培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静止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IL-12mRNA表达水平.结果:RA患者活动期、静止期IL-12高度表达(P<0.05),川芎嗪可以抑制RA活动期PBMC IL-12合成,并对活动期PBMCIL-12mRNA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川芎嗪可通过抑制RA患者中PBMCIL-12mRNA的表达,减轻 RA进展.
作者:王建杰;张涛;罗文哲;梁立春;孟祥东;任永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杜仲与维拉帕米(Verapamil)联合应用对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用半乳糖将2月龄小鼠制成衰老模型,然后分别灌服杜仲、维拉帕米及杜仲与维拉帕米合剂,30d后检测衰老小鼠肝组织中NOS、SOD活性并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杜仲与维拉帕米合用能够增加NOS、SOD活性,抑制肝组织细胞凋亡.结论:杜仲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栗坤;赵玉珍;路亚珍;王跃新;王淑香;谭宏;杨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和方法:观察阴脱汤对失血性休克家兔休克前后血浆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探讨阴脱汤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结果:阴脱汤能明显降低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ET、TNF、NO水平及NOS活力的升高(P<0.05).结论:阴脱汤(YTT)可通过调节ET、TNF、NO水平及NOS活力等作用治疗失血性休克.
作者:赵丽红;赵锦程;李怀荆;李永毅;张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头颈癌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头颈癌患者血浆LP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SOD活性则有意义的下降(P<0.05),有颈淋巴转移者血浆LPO含量比无转移者明显增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患者术后LPO含量与SOD活性较术前有一个先显著升高后再下降的过程(P<0.01).结论:头颈部肿瘤的发病及转移与自由基和SOD活性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春江;孙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动物分组对照实验,研究了L-精氨酸(NO供体)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测量不同状态下动物肝脏组织中NO-3/NO-2含量和细胞凋亡百分率(AI)的变化.结果:肝组织中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3/NO-2含量明显增加,并且肝组织中细胞凋亡百分率(AI)明显减小.结论:一氧化氮对肝脏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本实验为一氧化氮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汪飞;高晓枫;林子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①姜枣合用对维持细胞内钙稳态的作用②中药维持细胞内钙稳态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本实验以D-半乳糖衰老小鼠为研究对象,以按照不同比例姜枣混合的水煎剂灌胃45d,测定了青年、老年小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线粒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心肌组织及线粒体Ca2+含量变化.结果:姜枣合用可提高小鼠红细胞SOD活性,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 ATPase活性、心肌线粒体Ca2+含量,并能降低心肌线粒体内MDA含量、心肌组织Ca2+含量.在各给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姜枣合用可维持细胞内钙稳态,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②自由基与钙超载协同作用可能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建光;杨新宇;叶辉;魏晓东;张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病毒唑体外对副流感病毒(Ⅲ型)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观察病毒唑在Hela细胞中对副流感病毒(Ⅲ型)的抑制作用.结果:病毒唑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1783.86μg/ml;抗副流感病毒(Ⅲ型)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1.53μg/ml,治疗指数(TI)为154.71;病毒唑对副流感病毒(Ⅲ型)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P<0.01);在感染病毒后0~24h,每隔2小时加一次药,病毒唑的50、25、12.5、6.25μg/ml 组对副流感病毒(Ⅲ型)均有抑制作用(P<0.01);病毒唑对副流感病毒(Ⅲ型)有预防和中和作用(P<0.01).结论:病毒唑在Hela细胞中对副流感病毒(Ⅲ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多途径的.
作者:邱海岩;李洪源;韩志刚;张凤梅;王秀琴;刘鑫岩;李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一系列症状或体征者.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颈部解剖复杂,血管神经丰富,手术操作应谨慎,避免喉上神经、血管、胸膜、脊神经等损伤,因此,不仅要求手术医生手术认真,技术高超,同时高质量的手术护理配合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总结我院2001-01~2003-12 以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手术病人,以手术室整体护理为指导,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晓梅;冯雅琴;张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生豆角含有一种毒蛋白叫凝集素,还有的豆角含有皂甙(主要是三萜皂甙)可强烈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出血性炎症并消化吸收后产生中毒症状.这两种毒素在高温中可被分解破坏,如果食用半生不熟的豆角则会引起中毒.豆角中毒潜伏期短在30min出现不适反应,长者可达4h左右.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病人突然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痛,有时呈痉挛性绞痛,腹泻呈稀便或稀水便,肠鸣音亢进,也可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出冷汗、心慌、四肢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可因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而发生虚脱或休克,威胁病人生命.2002年我院收治了一批因食用未熟豆角而引起的急性中毒 ,现将救治措施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隋淑华;闫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应该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本组病例术前给予病人调整饮食结构,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同时进行必要的食管冲洗及口腔护理,术后采取胃肠外营养与胃肠内营养相结合,并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等措施预防吻合口瘘.结果:通过上述预防性的护理措施,392例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6例,发生率仅为4.2%,低于文献报道的平均水平.结论:通过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可有效地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马宝红;宋文玲;罗艳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它关系病人术后生活的质量.我科自2000-05~2004-10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62例.对以上患者进行了有计划的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胃镜检查的相关因素.方法:在检查前进行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的宣教.结果:2001~2003年行胃镜检查1140例病人均顺利,无一例并发症.结论:让受检病人了解相关知识,密切配合,做好心理护理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褥疮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常见于昏迷、瘫痪、极度消瘦、年老、体弱患者.临床通常采取敷料换药法治疗,但往往病人神志不清,烦躁,大小便失禁,治疗护理上十分困难.我们中医院多年来采用自制中药膏剂九华膏治疗护理临床褥疮病人,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1例骶尾部巨大褥疮病人的治疗方法、护理过程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杰;李金梅;周庆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预防护理,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1996年后我院加强了针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预防护理,并与1996年前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484例中吻合口瘘44例,1996年后发生率由14.0%下降到5.6%,并发吻合口瘘的死亡率由53.6%下降到12.5%.结论:加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护理,是减少吻合口瘘形成,促进瘘口愈合的关键措施.
作者:孙艳;林春;李凤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肾功衰竭患者早出现的临床症状就是消化道表现,多数患者往往因此表现而来就诊.恶心、呕吐症状是常见的症状,是由于代谢终产物潴留刺激胃肠道而发生的,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我们自1996-07~2001-07 采用自拟降氮止呃汤频服治疗180例慢性肾衰竭(肾衰竭期)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尤其是恶心、呕吐表现,基本上得到很好的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文丽;韩晶利;张波;牛效清;刘春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子宫全切除术是妇科一种常见手术,是根治子宫肌瘤、子宫恶性肿瘤、严重功血等疾病的主要手段,为了能积极配合医生,顺利度过手术难关,减少病人的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的特异反应,做好特异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子宫全切病人进行术前特异护理,术后随访观察指导,以求提高子宫全切病人生活质量.现将特异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宏;王丽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常用的方法[1].术后如护理不当可引起植骨块脱落,碎裂等并发症,导致治疗失败,病人窒息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新的颈椎内固定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使该传统方法得到改良.虽然内固定器材的设计不尽相同,其共性皆在于固定邻近椎体并覆盖在植骨块前方使其不易脱出.为有效的预防手术及护理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本文总结了自1990-02~2004-01我院263例颈椎前路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马莉影;宋艳萍;陈利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本文通过对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探讨整体护理在癫痫持续状态病人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0年间114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实施护理,其中常规护理72例,整体护理42例.结果: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整体护理康复患者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的患者.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献梅;马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应用TNA液情况分析,对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对1999-01~2004-09静脉营养液配方并结合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营养液能提高危重患者的治愈率及手术成功率,能够促进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结论:TNA 液可以有效保护与支持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维护细胞的正常代谢,参与机体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的调控与修复.TNA液配方应以个体化调整为基础,才能起到更安全、更有效的营养支持作用.
作者:李金梅;刘杰;安珍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阴茎部分切除是治疗阴茎癌的常用方法之一,特别是适用于早期阴茎癌局限于阴茎头或是冠状沟者,我院从1995-01~2003-01共收治阴茎癌病人120例,行部分切除80例,现就其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伍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与措施.方法:对1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社区护理,严格控制血糖与感染;合理分配饮食,每天用温盐水泡脚,清除足部坏死组织,局部用生理盐水加丁胺卡那加胰岛素湿敷.结果:9例糖尿病足痊愈例创面缩小,足部干燥,1例足趾坏死后缺如.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方便病人就医等特点.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化疗有损伤的危险,是指化疗药物从血管漏出或渗出,而发生的渗漏性损伤,可能占静脉注射细胞毒药物的4.65%[1],其相关因素:①药理学因素;②血管因素;③解剖因素;④技术因素;⑤有关损伤的知识缺乏.目前关于化疗静脉炎的护理措施包括:①应用化疗药物后予以双引路注射;②快速拔针法;③局部冷敷;④选择药物封闭;⑤理疗.作者采用护理措施:①运用三通接头调整间歇给药,确保化疗药的时效性,合理调配给药浓度,有效地减轻了化疗药对静脉的刺激损伤;②运用脆性血管穿刺法;③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以前臂好,手背次之,避免在关节处、指间小静脉、下肢静脉注射;④提高判断渗漏的能力和穿刺技术;⑤加强静脉炎防治知识的宣教.
作者:郭英娟;申茂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1969年创立酶标记抗体技术以来,短短30年间,PAP、APAAP、ABC、SP和通用型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方法不断问世,使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沿着灵敏、快速、清晰的方向发展[1].选择适应自已研究室特点、省时省力、简单易行、敏感快速、背景干净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是病理技术人员的共同目标.通过染色对比我们发现,PicTureTm通用试剂二步法操作更简便,速度更快,阳性显色高于SABC法和SP法(P<0.01),并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晓波;姚海涛;卢凤美;孟庆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对单细胞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技术.它借鉴了荧光标记技术,激光技术,单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有极高的检测速度和统计精确性,而且从单一细胞可以同时测得多个参数,为生物医学与临床检验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强有力手段.目前,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在细胞生物学,肿瘤学,免疫学,药理学,遗传学及临床检验学等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目前,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肿瘤诊断,预后估计和检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尤其是肿瘤预后估计多集中在用流式细胞术监测肿瘤DNA倍体.因为多数肿瘤异倍体和/或较高的S期比率都是不良的预后标志,恶性度,复发率,转移和死亡率均较高.本文探讨一种新方法,从免疫学角度来探讨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T)和单核细胞(Monocyte,M)的变化,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后估计.
作者:张春斌;前田长正;金岳雷;西森美子;山下智加;罗佳滨;吕学诜;深谷孝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研究循证医学与文献检索的关系,寻找为循证医学提供临床证据的方法和途径;搜集、整理各类信息资源从中发现循证医学信息源的分布规律和检索技术;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作者:胡锦成;姜尧佳;赵春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阴虱是皮肤科常见病,一般的药物对阴虱病治疗不太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和临床科室经多次实验及临床观察,研制了阴虱灵外用药水,对阴虱和皮肤瘙痒等一些皮肤病有显著的疗效.本药品特点是止痒迅速,对阴虱病2~4d就可痊愈,且价格比同类药品低,制做工艺简单,深受患者欢迎.
作者:李贵和;王希;董丽华;李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以氢氧化钠和乙醇为起始反应物来制备乙醇钠,再与三氯甲烷反应合成原甲酸三乙酯.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合成反应条件.结果:使反应在温度,反应液的pH值,反应时间等方面得到了合理的控制.结论:该合成路线原料易得,降低了乙醇钠合成的危险性.
作者:苏瑾;刘凤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采用荞麦为实验材料,比较系统的研究了超临界状态下,样品含水量、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对萃取率影响,确定佳工艺条件,为批量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陈效忠;武国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改良疏松结组织撕片制作方法.方法:大鼠腹腔注射苔盼蓝两次,麻醉状态取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用醛复红一亮绿-橘黄G复合染色.结果: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疏松结缔组织撕片,在镜下能清楚区分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结论:此种染色方法经反复操作证明具有特异性强,对比清晰,结果稳定等特点,适于大批教学标本的制作.
作者:刘月霞;王景霞;付纯芳;李尧;张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乳酸菌素片是助消化药,用于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和小儿腹泻等,其疗效确切,但其生产过程及贮存运输中易出现尾料多、外观色泽不匀、脆碎度不合格等现象.为此,我们参照有关资料[1]进行小试、中试,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2]乳酸菌素片项下有关规定进行了检测,确定较佳工艺,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勤华;许桂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改善鼻孔大、鼻部宽、鼻翼肥大,提出矫正鼻翼肥大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鼻孔、鼻翼、鼻部不同部位的肥大,分别采取鼻部纵向缩小及横向缩小鼻翼、缩小鼻孔周长的术式来达到修复的目的.结果:20例患者3个月~2年的时间,经过鼻翼缩小手术,鼻部外观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获满意效果.结论:通过鼻部纵向、横向鼻翼修复,不但矫正了鼻翼肥大、缩短鼻翼长度,同时使鼻孔不再宽大,此手术起到一举三得的作用.
作者:杜晓岩;宋任游;李佳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性畸形,多数伴有闭锁阴道侧的肾脏缺如.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妇科收治阴道斜隔综合征1例,现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丛桂红;宋继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39岁,农民.因间断高热,腹痛2个月主诉入院.该患2个月前有在个体诊所多次修牙史,之后间断发烧,体温高达40℃,但用抗菌素及激素后病情可缓解.每遇停药后症状则反复,在当地用过多种抗生素及激素反复治疗,于2004-03-18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41℃,脉搏:11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90/60mmHg,神志清晰,呼吸急促,两肺无干湿罗音,心率110次/分,节律整,无杂音,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肝未触及肿大,脾可触及,双下肢水肿,无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7.2×109/L,中性粒细胞占79.6%.骨髓穿刺为感染性骨髓象.血培养1周后,回报为侵蚀艾肯菌生长.血淀粉酶720u/L,尿淀粉酶153u/L,尿胰淀粉酶604u/L.腹部CT显示为胰腺增粗,腹部彩超示胰腺回声增强,腹腔内少量液体.故确诊为:败血症伴重症胰腺炎、腹膜炎.用加贝酯300mg、6d,200mg、6d,100mg、6d,加生理盐水内静点,抑肽酶112万U次/日,法莫替丁100mg2次/d静点,替硝唑100ml 2次/d静点,环丙沙星100ml 2次/d,苄青霉素5.0g1次/日静点,(药敏试验为敏感药物).18d后,病人尿淀粉酶660u/L,尿胰淀粉酶260u/L,体温正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血培养阴性,因条件所限,病人要求出院,出院后在当地继续用西米替丁,抑肽酶能量合剂治疗.于2004-04-20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作者:王影;王凤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速度大大加快,这一切都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动力.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高校教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很强的业务能力,优秀的思想素质,丰富的文化修养,才能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
作者:吴淑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着床是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经过定位、粘附和穿透三个阶段,是生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妊娠的关键.着床的成功必须具备许多条件,需要足够的激素分泌,合体滋养层细胞形成,以及胚泡与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与相互配合等.这一过程的调控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是生殖医学领域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大量研究证实这一过程主要受激素的调控.近,有研究表明,除激素调控外,胚胎在整个着床过程中有显著作用,能诱导胚胎和子宫内膜间的相互作用.
作者:孙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