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为检验医学输送优秀人才进行的有益总结,发挥各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方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各高校通过各有特点的医教结合形式整合教学资源,探索为社会和行业培养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方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医教合一、医教结合、教医循序和行业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方式.
作者:许健;张婷;应航;胡正军;丁志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翻转课堂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化,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学习,其课堂设计是学生学习有效与否的关键.合作学习理念基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有效监督、激励和通力合作,有效的完成团队学习任务,培养合作意识.从翻转课堂的内涵和合作学习理念的策略出发,将合作学习理念运用于翻转课堂中,解决翻转课堂开展中遇到的问题,以更好地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作者:罗公印;张燕艳;江智霞;蒋德玉;胡汝均;王小鹏;陈素贞;刘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将理论与实验教学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脱节问题,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在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上体现理论知识与实验知识融合,能更全面和准确地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地掌握知识.
作者:卢晓晔;程欣;杨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以提升行业的结合度为目标,以学生的就业“岗位群”为契合点,对 教学内容进行梳理,采用多模块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在充分跟踪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完善教学内容的项目设置,使学生的培养更加结合市场需求.
作者:沈岚;林晓;王志;冯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以山西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样本,分析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日常教学、见习、实习等环节改进的思路,以增强学生主动性,部分教改措施付诸实践后,已初见成效.
作者:何小峰;贺培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通过调研明确护士必备的6种职业核心能力;构建以护士岗位任务为引领的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对照实验结果显示:除单项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外,在职业知识、职业态度、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实习前对护生开展综合实训有利于提升护士职业核心能力,有利于对护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孔晓霞;牟英君;马国平;徐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设健康管理和卫生事业管理两个方向.由于两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和学生的特点不同,要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提高针对性,并建议通过创新考核方式、推动服务性学习、编写专题讲义和利用好网络平台来寻求人才培养的突破.
作者:胡小璞;周驰;任建萍;赵发林;王大辉;孟凡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病理生理学PBL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临床医学英文班6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思维导图应用于PBL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的PBL模式,通过问卷调查、考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逻辑思维、构建知识体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思维导图的PBL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学习中的倦怠心理,加强对知识的条理性及整体性把握.
作者:邹丹;吴敏范;金戈;沈薇;汲坤;赵丽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围绕“培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这一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公共卫生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开设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四个层次的实验课程项目,建立八个实验教学模块,科学整合与创立跨学科的全新预防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可操作性平台.
作者:郝加虎;陶芳标;胡传来;苏普玉;朱鹏;许媛媛;王取南;孙业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主学习模式下回顾性讲解知识点的教学方式对口腔本科生学习医学生理学效果的影响.方法:设计教改方案,并用多个指标评估该方案.结果:大部分学生认可该方案,且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期末卷面成绩显示,主动参与回顾性讲解知识点的学生高于未参与的,开展此活动的年级高于未开展的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主学习模式下回顾性讲解知识点的教学方式能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提高学习生理学的效果.
作者:罗斌;陈晋;吕艳霞;赵丹;熊顺华;张璇;唐俊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同专业同年级两个班级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讲授式教学,实验组采取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教学,课程结束后检测两组教学效果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创造力总均分、想像力与挑战性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作者:杨秀贤;杨艳杰;王凯;乔正学;邱晓惠;姜世香;王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引入微信平台对血站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60例于血站见习护士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四周带教模式;观察组于传统带教模式上引入微信平台的带教模式.统计两组护士见习4周后效果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见习合格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x2=6.67,P<0.05);观察组护士对带教模式满意度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x2=7.08,P<0.05).结论:引入微信平台的新型带教模式有利于提高血站带教质量,从而赢得见习护士的满意.
作者:林菊;范祖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感染疾病科为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选科室,由于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对住院医师的培养需要兼顾多个方面.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培训流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并且重视法律意识及人文医学执业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璐;李晓光;张祺;胥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情境参与式教学在医院中药房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药房46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顺序分成2组,观察组24例采用情境参与式教学,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教学,对比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考试、药房技能操作考核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效果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情境参与式教学可显著提高中药房实习生综合素质,教学效果好,值得应用.
作者:徐美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口腔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建立有利于改善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条件,提升口腔医学生临床技能.通过课程教学平台构建、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强化培训、临床前技能培训的强化管理及考核、临床综合实习的加强等方面进行系统建设山东省口腔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一步提升口腔医学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葛少华;徐欣;孙钦峰;戚向敏;高旭;芮艳华;何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进行见习准入考试改革,探索建立麻醉学专业见习准入制度.方法:对即将进行临床见习的2011级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进行多选题理论考试和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评价其考试成绩.结果:学生全部通过多选题理论考试和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达到了见习准入要求.结论:麻醉学专业通过实施见习前考试,对见习准入制度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成效显著.
作者:孙丽娜;张蕊;隽兆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PBL教学中教师的带教能力.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对临床教师进行培训,将前后两届实习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分析出科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来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教师自评.结果:两组实习生的出科考试成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教学效果各项指标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可显著提高PBL教学中带教老师的能力.
作者:武小娟;邓亚仙;任守臣;俞亚珍;燕丽;杨伟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价循证医学模式对医学本科生临床实践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有关循证医学模式应用于医学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文献(截至2015年2月),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在提高医学本科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能力方面,循证医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循证医学模式能更好地提高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唐寒梅;高迪;达哇卓玛;孙玮璇;廖志林;毛绍菊;傅燕艳;黄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手术室实习生进行一对一全程带教,探讨该教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生62人,其中2014年度的实习生3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2015年度的实习生32人作为观察组,采用一对一全程带教,对两组带教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技能因子评分方面,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风险防护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安全缺陷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综合素质评分与带教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实习生进行一对一全程带教可提高教学质量与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素文;潘慧英;沈秋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进一步探索医学教学改革,促进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强化联合培养医学生的力度,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3年起联合实行见习实习一贯制的教学模式.
作者:朱苏月;季学磊;朱峰岭;朋玲珑;王谊雯;崔人喜;倪衡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临床实习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文章对医学生在神经外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如强化三基知识培训,加强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重视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激发医学生的实习热情等,旨在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医务人员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史保中;郝晓伟;孟晓峰;周江朝;徐东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基于TBL的改良CBL教学法在儿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效果,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方法:温州医科大学2010年级临床医学儿科方向班本科生30人(教改组),采用基于TBL的改良CBL教学法;另选取同年级30名临床医学学生(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结果:教改组理论考试成绩和见习成绩均优于传统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普遍接受基于TBL的改良CBL教学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够、教学时数不足等问题.结论:基于TBL的改良CBL教学法对于培养医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是有效的,但要配合课程体系的改进、教案的合理编写和教师的正确引导.
作者:张海邻;林立;张维溪;杨青;李昌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层目标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外科实习的140名护生展开研究,根据其实习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行分层目标教学方式,比较两组护生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其对带教老师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操作示范能力(100%)、落实带教计划(98.57%)、教师态度(100%)等指标好评率比对照组(88.57%、77.14%、90%)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科采用目分层目标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素养、操作技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章兰英;叶家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PBL、CBL教学联合PDCA循环与PBL教学法在烧伤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将烧伤科实习护生62人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30人和实验组32人,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PBL教学、CBL教学并融入PDCA循环进行教学管理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护生临床护理基础理论、操作技巧、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性、解决问题能力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习兴趣、沟通能力、教学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学能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在烧伤科护理教学应用效果明显好于PBL教学.
作者:项一清;司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医院检验科在实习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医院检验科实习学生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共4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观察和评价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并对带教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实习生对带教的整体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检验科实习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带教效果和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艳;王秀红;吴宣岚;钟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布鲁姆目标教学法在不同层次骨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实习的100名不同层次护生,将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名不同层次骨科护生,采用布鲁姆目标教学法,对照组50名不同层次骨科护生,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方法,分析比较2组护理教学质量及骨科护生的综合能力.结果:实验组不同层次骨科护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对照组护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如实验组,实践动手能力也不如实验组护生,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同层次骨科护生出科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不同层次骨科护生带教中,应用布鲁姆目标教学法效果显著,可以提升不同层次骨科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与专科操作水平及不同层次骨科护生带教老师的带教讲课能力.
作者:柳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DG(Problem Discuss Guidance,PDG)教学方法在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儿科见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0级1班临床专业学生79名,观察组39名,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泌尿系统疾病一章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一章采用PDG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泌尿系统疾病一章采用PDG教学方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一章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PDG教学法的问卷调查结果、期末考试本章节得分率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P<0.05).结论:在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儿科见习教学中,PDG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朱洪涛;古丽巴哈·买买提;严媚;米热古丽·买买提;王学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有60例护生参与,均于2015年2月份到2015年10月份在本院骨科纳入的实习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实验组给予PBL带教.比较两组患者的带教情况.结果:带教结束后显示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差异显著,实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均较高,比对照组理想,P< 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带教满意度高,比对照组理想,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临床护生实施P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值得推荐.
作者:王雁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以“三导向”为目标的角色扮演组间讨论法对提高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的意义.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进行调查,并对专业技能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对问卷指标与给予“好评或赞同”的学生有显著关系(P<0.05),两组专业技能考核成绩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三导向”为培养目标的角色扮演组间讨论法对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正确树立职业道德和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晓东;张彧婷;姚立杰;高音;沈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IQQA(R)-Liver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在肝脏解剖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两组学生先后进行常规的解剖教学和IQQA (R)-Liver系统进行教学,分析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反应和对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相比于常规解剖教学,IQQA(R)-Liver系统能显著提高学生对肝脏解剖的掌握程度.结论:IQQA(R)-Liver系统可显著提高肝脏解剖教学效果.
作者:何康;邢天宇;李齐根;童颖;夏雷;罗毅;张建军;夏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文章从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入手,建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平台.该实验教学平台具有分层次、开放式、先进性和多样化等特点,实践表明,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明显增强.
作者:张庆镐;曾常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医患关系及医患定位的认知,为完善医学生教育提供借鉴.方法:运用四象限法对医学生关于医患关系影响和医患关系定位的认知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对医患关系对疾病治疗和社会稳定的影响认知比较明确,对医患关系的定位认知比较分散.
作者:王伟;尹文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信心团体训练对于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有效性.方法:将70例大学生抑郁情绪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接受自信心团体辅导,控制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自评抑郁量表(SDS)和信任问卷(TS)的评估.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和控制组SDS减分量差异显著(P<0.001),干预后实验组TS总分(P<0.05)及TS的可依靠性(P<0.05)和信赖(P<0.01)维度差值显著高于控制组.结论:自信心团体训练可以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增加信任.
作者:李婷婷;葛玲;王鋆杰;徐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准确了解山西医科大学学生目前体质健康现状,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2012级2430名大学生体质健康素质情况进行了测试调查,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整体体质正常,但在某些体质健康方面存在差距,把握当前学生体质现状,促进该校大学生重视健康教育,激发锻炼热情,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许凡宇;杨亚超;赵良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文章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利用问卷调查法从师生对学生评教的认识,师生对学生评教指标制定的参与情况,师生对学生评教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师生对学生评教结果的使用等四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出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李丹;刘冰;宋高臣;王俊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军校学员优势学习风格.方法:应用Kolh3.1版本,调查分析某军校所有在校学员的学习风格与动机、学习成绩等的关系.结果:(1)学习动机强度不同学员的学习风格类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4.177,P=0.028).聚合型学员学习动机(2.14)高于吸收型和发散型(1.94、1.96);(2)成绩不同的学员学习风格类型有统计学意义(x2=16.983,P=0.049).聚合型学员学习成绩(2.86)高于属于吸收型(2.60).结论:军校学员的优势学习风格类型是聚合型;学习风格研究对于学员和教员均有促进作用.
作者:鲁娟;程火刚;刘文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武警某院校救援医学专业本科学员对紧急医学救援实践教学的需求.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90名救援医学专业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7.8%的学员有开设紧急医学救援实践教学的需求,但目前尚未构建出较完善的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实践教学培训体系.结论:应尽早开展常见灾害事故模拟场景下的紧急医学救援实践教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作者:于宝国;樊毫军;韦薇;苏彬;单学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一套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方法.方法:对桂林医学院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校声誉、所选专业、学习氛围及体育设施等12项因素均与对学习总体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价,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校改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胜联;杨扬;李荔;谭盛葵;王金明;蓝秀华;陈玲;孙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南京医科大学2011级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中开展形态实验学教学问卷调查,以了解该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现状基本满意,但课程在编排设置、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深化形态实验学教学改革,重新编排课程,开设更多的自主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实践操作机会,以促进学生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戎;苏川;左国平;任子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适应医学改革形势,提高局部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平时面对面标本考试+期末交互式标本考试”结合的新型标本考试形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期末实物标本考试,从考试成绩、标本利用率、主动参与性等方面分析新型标本考试的优缺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性,提高了标本使用率,考试成绩普遍提高.结论:新型标本考试体系是适应新形式下局部解剖学标本考试需要的标本考核形式.
作者:姚立杰;张晓东;张善强;王岩;纪亮;沈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从矫正屈光不正到优化视觉质量,眼视光学教育正在往第二个发展阶段跨越.校企合作,达成“教、学、做”一体化战略合作,是中国眼视光学发展探索创新的必经之路.通过眼视光学专业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探索出适应市场需求、促进行业发展、提升眼视光专业地位的教育模式.
作者:李淼;高祥璐;魏瑞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与顶岗实习、岗位工作的衔接,探讨临床标本细菌学检验虚拟实训(考核)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于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借助于虚拟实训平台教学.结果显示实验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虚拟实训平台实现课程到岗位的对接,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周茜;杨珺;吕火祥;宋广忠;王家学;胡庆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中过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的系统性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平时成绩动态管理法,结合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终极性考核,辅以师生间的双向信息交流,系统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技能和知识掌握能力.结果:综合性考核成绩理想,多数学生对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表示满意.结论:过程性评价可促进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实用性及可行性.而终结性考核仍然作为学生学业管理的重要依据.
作者:郑文芝;桑圣刚;傅琼瑶;吴荣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提出基于循证医学课程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分析医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和自主学习倾向,结合循证证据分析法提出培养策略.结果:调查对象自主学习倾向的总平均3.4995分,创造学习这一维度达3.6534分.结论:建议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发现学习需要、构建学习目标、确认与运用学习资源、实施学习策略和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提高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耿劲松;陈亚兰;黄彩群;王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转化医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医学教育的重要扩展,亦是培养基础—临床医学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文章就近五年来本教学团队将此培养模式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药理学教学改革实施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临床思维能力、科研素质,建立转化医学思维以及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作者:林熙;肖飞;朱林燕;翁文;章佩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满意度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满意度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期望、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服务质量、校园文化对人文素质教育满意度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正向影响(P< 0.001),其中管理服务质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陶红苗;胡爱招;胡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采用自编儿科见习人文需求调查表,从三方面对临床、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两个专业学生儿科见习人文需求情况,并探讨可行方法.结果显示临床专业与护理专业对人文教育需求总体相差不大,临床专业学生更倾向于在儿科临床见习实践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在儿科见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见习大纲中体现人文教育等方法有助于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儿科临床见习中.
作者:欧明娥;肖婷婷;郑恒;陈智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度胸部外伤患者采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重度胸部外伤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统计两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观察组各项指标升高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2.6%,明显低于对照组20.5%,P<0.05.结论: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胸部外伤患者效果显著且安全.
作者:林富强;郑亮承;张翔;谢德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腹膜后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过我院收治的30例经手术证实为腹膜后肿瘤病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与CT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CT诊断在腹膜后肿瘤病症诊治中的价值作用.结果:30例腹膜后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患者14例,恶性肿瘤患者16例,CT扫描检查中肿瘤良、恶性诊断正确率为79%,定位诊断正确率为88%,组织类型诊断正确率为48%.结论:CT扫描检查对于腹膜后肿瘤性质以及定位诊断的正确率相对较高,对于肿瘤病理组织类型诊断局限性较为突出.
作者:许华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探究脂肪干细胞促进肾积水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择42只新西兰兔制作右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实验组患侧肾动脉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评估梗阻解除后积水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2、6月时观察组肾实质小,光镜下观察平滑肌内纵外横排列规律,无纤维组织增生;对照组及梗阻组肌层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其间可见大量增粗胶原纤维.结论:ADMSCs对积水肾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徐挺;吴慧玲;胡俊彪;陈浩浩;杜小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产前检查对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65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产前检查情况分为产检组359例与非产检组299例,观察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状况.结果:产检组自然分娩率78.27%明显高于非产检组自然分娩率66.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检组宫内感染、妊高症、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非产检组,切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产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检查有助于早发现妊娠异常,以便于早诊断和早干预,可以大限度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蔡丽梅;石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医药国际教育近年来步入了发展新常态,留学生数量增长趋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中医药留学生主要增长地区,在给中医药国际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学校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中医药国际教育需要转变中医药教育合作模式,加强学校配套,改进教学方法,提升留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才能把握机遇,推动中医药国际教育快速发展.
作者:蒋剑锋;李俊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人们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对临床医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作为临床医生的接班人,临床医学生的培养和选拔至关重要,其职业选择和职业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医疗卫生资源的质量和分布.临床医学二级学科选择是医学生进行职业选择的基础,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对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胡梦雨;韩侨宇;冉珊珊;李章来;马力加;于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庆市基层医疗现状及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方法:通过抽样调查统计重庆市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所受医学教育(包括继续医学教育)的模式及其学历和职称,并研究我国医学教育模式对基层医疗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本科及以上占64.4%,专科占35.4%;乡镇卫生院本科及以上占59.1%,专科占41%;村卫生所本科及以上占4.1%,专科占71.0%.在进行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的继续医学教育情况好,而村卫生所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情况相对较差.结论:当前的医学教育模式的不健全,导致基层卫生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也未能受到更好的继续医学教育.完善的医学教育体系,才能够为基层医疗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
作者:陈建南;唐义和;徐迪雄;王云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招录数据与医学人才队伍结构、医学人才需求、医疗服务发展等有着密切关联.文章通过对2011-2015年招录数据分析,探讨目前浙江省新进医学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医学人才培养和政策引导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作者:张琪峰;刘建琼;朱斐;方才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了更好地了解慕课及其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影响,文章对慕课的起源发展、优势不足及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慕课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慕课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应用中的挑战,以期为进一步探索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胡冰雪;白雪;曲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下中医骨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生培养经验,对骨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柳根哲;祝永刚;雷仲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研究生就业去向.方法:采用定量分析和焦点组访谈相结合法,对复旦公卫学院2009-2013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去向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除2009年预防方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6.2%外,其他均为100%;硕士多选择医疗卫生单位就业,博士倾向于高校科研事业单位就业.结论:复旦大学公卫学院研究生就业形势好,未来有必要引导研究生树立服务全国、服务中西部的就业理念.
作者:毛斓;葛慧;何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高层次,自中国研究生招生扩招以来,医学研究生数量迅速增加,但是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并没有同时并进.现阶段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重点应该要从扩大规模转变为注重质量的提升,以期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医学拔尖人才.招生作为提升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比分析美国与我国的招生制度的特点,借鉴其长处,从而提出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启示.
作者:陈文仪;崔华欠;李雨;何若淼;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合用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充当试验对象,并以随机分配法为标准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仅接受头孢曲松治疗,观察组41例在上述治疗下合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经1个疗程治疗后取得的药效,同时对其退热与止咳时间、平均住院日与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观察组总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退热、止咳时间与平均住院日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有发生药物副反应,但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用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药效理想、安全,且可促进相关肺炎症状的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吴思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功能性空肠间置重建术在改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全胃切除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全胃切除患者100例,采用功能性空肠间置重建术(FJI)的52例患者为研究组,采用“P”型Roux-en-Y空肠代胃术(RYP)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研究中手术并发症和营养状况等指标.结果:两组人员的腹泻反流性食管炎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实验组患者出现倾倒综合征的共有1例,占实验组总人数的1.9%,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有10例,占对照组总人数的20.8%.FJI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RYP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一年两组患者Visick Ⅰ/Ⅱ级、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实验组Visick Ⅰ/Ⅱ级指数、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的差异,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对比不难发现FJI在改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全胃切除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作者:童可辉;钱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丙戊酸钠在癫痫中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研究的80例患者分成两组,各40例.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在我院于因癫痫而接受治疗.对照组实施苯妥英钠治疗,实验组实施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患者在临床上应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均为理想,可推荐使用.
作者:吴寒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老年女性直肠癌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120例符合入组标准欲实施直肠癌手术治疗的老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记录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尿液引流不畅、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漏尿、血尿),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性护理要点.结果:观察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5%(x2=3.849,P<0.05),观察组膀胱结石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6.67% (x2=4.821,P<0.05),观察组漏尿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21.67%(x2=4.183,P<0.05),观察组血尿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5%(x2=4.904,P<0.05),观察组尿管堵塞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5%(x2=4.904,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老年女性直肠癌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可发生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漏尿及血尿等并发症的风险,临床护士应重视并进行针对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
作者:戴秋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瘢痕妊娠患者4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患者均经腹部超声检查,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栓塞成功后,经超声全面扫查子宫情况,并在超声引导下行刮宫术;观察治疗后子宫超声影像、RI、pHCG.结果:23例患者超声表现较为典型,妊娠囊大约为6.0cm×4.3cm×4.1cm,小约为1.3cm×1.0cm×0.9cm;治疗后四周血流RI、治疗后一周及四周血β-HC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47例患者均一次刮宫成功,刮宫术中出血量为21-147ml,子宫于8周内基本恢复正常,5个月内月经恢复.结论:超声介入在治疗过程中可动态观察子宫情况,并引导完成清宫术,在术后随访中还可了解子宫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陆安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6例(36眼)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根据发病到首次治疗时间将其分为A组(<1周),B组(1周-3个月),C组(>3个月).同时按照治疗顺序将其分为按需组(先注射1次,后续需时用药)和按时组(每4周用药1次,一共3次,之后按需用药).对比从发病到首次治疗组、按治疗顺序的BCVA(佳矫正视力)变化、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变化.结果:在治疗前A组和B组,C组与A组,C组与B组BCVA差异对比无意义,治疗后每组BCVA均高于治疗前,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3组在治疗前CRT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12个月后A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按时组治疗前BCVA(0.381±0.084),治疗12月(0.537±0.094),按需组治疗前(0.393±0.092),治疗12月(0.656±0.185),治疗前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12个按时组和按需组的CRT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视网膜渗出、出血和水肿吸收,有助于提高视力,发病后早期治疗和按时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李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拜新同片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拜新同片治疗,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评估婴儿结局,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母婴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前者Ap-gar评分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拜新同片治疗可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具有改善母婴结局的作用,且具有较为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刘颖;赵淑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颌面部外伤临床特征及其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外伤儿童70例,根据病情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结果:高处坠落伤、跌伤是儿童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主要外伤原因,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外伤原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软组织挫裂伤、牙外伤是儿童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主要外伤类型,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外伤原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颏部、面颊部是儿童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主要外伤部位,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牙龈、舌、腭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经不同手术治疗后,治愈30例,治愈率42.86%,改善34例,改善率48.57%,治疗有效率为91.43%.结论:儿童口腔颌面部外伤原因、类型具有多样性,且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
作者:陈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生基础技能及创新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刘华;郑倩;霍雯;许薇;刘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我校临床技能大赛的开展效果,加强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方法:参赛学生对70多个临床技能进行系统的强化训练,每届分别选择15-20个技能操作为竞赛项目,采用多站式和赛道式开展现场模拟场景比赛.结果:一方面提高了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临床技能;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和实习医院之间的和谐发展.结论:开展临床技能大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黄波;梅红;李春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高校师资队伍日益年轻化的形式下,青年教师实验技能不高的问题突出,尤其是人体解剖学青年教师问题更加突出,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探讨了人体解剖学青年教师实验技能现状、主要成因及重要性,并结合本次实验技能大练兵的活动提出人体解剖学青年教师实验技能培养的几点建议.
作者:白桂芹;邓世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以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为导向,我校就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大胆而有效的尝试,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三个课堂”之中,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竞赛与竞争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技能竞赛,教师的实践教学观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学生在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培养上成效显著.
作者:冉茂成;李春平;程博;雷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弥补传统的病理学教学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及其观察主动性方面的不足,川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开展了病理学技能大赛,包括两方面项目:学生自主观察挑选并动手制作标本、描述大体标本;对病理切片作出诊断并简述诊断依据.开展病理学技能大赛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主动性,培养动手能力,使学生对病理学实验掌握得更扎实、灵活,同时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技能竞赛形式促进了病理学教学的改革.
作者:何欣蓉;杨慧敏;刘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开展多形式多规模的实验技能比赛,可以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结合川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心举办的8届实验技能比赛的经验,从方案设计、具体实施、特点总结、思考与展望等方面分享交流,促进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作者:杨继文;张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文章介绍了我校目前开展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的组织和实施过程,结合已开展的三届实验技能大赛实践经验,探讨在实验技能大赛中获得的启示.
作者:赵波;蒲霞;冉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基本技能比赛作为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一种补充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医学教育中“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开展医学技能比赛,将能更好地促进医学实践体系的改革;促进实践教学内涵的革新;促进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有效提高学生临床思维、临床诊断、人文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作者:李春平;程博;冯良雍;杨晓宏;方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机能实验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实践性课程,是实施“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完善“5+3”模式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的重要平台,机能中心长期坚持开展机能实验学技能大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有效解决医学生长期以来实践动手能力差的突出矛盾,为建设省级示范性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进一步增强基础实验课程在培养医学生科学素养中起到了作用.
作者:李旭伟;郑倩;范萍;刘华;唐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我院门诊药房电子处方导致的病人漏取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门诊西药房20503张处方进行分析.结果:电子处方显著提高了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及收费处收款正确率,但导致病人漏取药品现象比较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医疗质量和病人的经济利益.结论: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解决病人漏取药品现象.
作者:陆建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医院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意义.方法:将本院50例医护人员作为此次研究的参与对象,自2015年1月份起开始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同时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前作为对照,观察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医院手卫生的依从情况.结果: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应用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执行率提高,与实施前数据的比较经x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关于手卫生的考核显示实施后的手卫生考核分值提高,与实施前数据的比较经t检验存在统计意义(P<0.05);统计显示实施后医院的感染率下降,与实施前数据的比较经x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改善医院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率.
作者:梁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