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2-1701
  • 国内刊号:33-1050/G4
  • 影响因子:0.96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9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2004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2017年5期文献
  •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对实施导师制的需求分析

    目的:探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对实施导师制的需求以及影响其选择导师的因素.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12、2013级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科生对导师制的需求比例达到97%,98.52%的学生希望通过导师制提高自己的相关能力'本科生选择导师时更加关注导师的学术地位、研究方向和有无科研项目.结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对导师制具有较高的需求.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各项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达到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目的.

    作者:康正;蔡梓薇;田国梅;李美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性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本文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出发,构建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作者:曾常茜;张庆镐;王云华;李旭霞;孟庆瑜;于洁;宋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专业认同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及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3所医学院校,现场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了981名医学生.结果:医学生的总体专业认同度水平中等偏上,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户口、学校、专业选择方式的医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医学生加强专业学习与实践,家长协助其理性选择专业,学校加强专业建设和学科投入.

    作者:韩贝佳;陈夏冬;韩贝妮;王倩倩;朱丽淳;任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全过程引入形成性评价的医学电子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介绍了基于全过程引入形成性评价的医学电子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了形成性评价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阐述了实验教学组织、实施及学生实验成绩评定等方面的改革举措.目的 :通过形成性评价,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重视、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医学电子学实验教学质量.方法 :通过分析实验教学中师生的现实情况及困境,提出了在实验教学全程引入形成性评价的实验教改设计思路,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结果 :通过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挖掘自身潜能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电路,增强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践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有所增强.同时教师更好的理解、发现学生的学习困惑,师生互动良好,实验教学质量获得提升.结论 :贯穿并渗透于实验教学全过程各个环节的形成性评价,提升了医学电子学实验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作者:邢娟;闫鹏;李向民;李光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应用微格教学培训法提高基础医学教师教学技能的研究

    由于授课专业性要求极强,我国医学类院校的基础医学教师大部分毕业于医学院校,未进行过专门的教师培训.因此医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为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微格教学的环节设计包括建立导师带教制度、培训教师备课授课、课后同行专家点评、观看录像后自我评价、改进不足以及调查问卷评估等六方面完善教师培训.

    作者:王晓艳;曲丽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某普通医学院校医学生学习动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普通医学院校医学生学习动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浙江大学所提供问卷对川北医学院537名医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秩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医学生的学习动力影响因素.结果:537名医学生中,学习动力强的医学生占45.44%,学习动力一般的学生占49.16%,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占5.40%.学习动力与教学方法、周围人对医生的看法、周围人对医生的职业期望、自己对将来的职业压力以及专业选择呈正相关(P<0.05).结论:该医学院校医学生目前的学习动力较好,但仍需提高,可着重于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提高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

    作者:高晓凤;杨婷;段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临床能力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八年制医学生毕业时临床能力基本情况和特点,发现医学生培养中薄弱问题.方法:应用毕业集体考核分别考核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内科学及外科学学生,并分析成绩.结果:医学生在床旁考核、技能操作、手术考核、病历评分、病例分析方面得分较高,但专业理论及辅助检查分数较低.结论: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较好,但基本理论仍需进一步夯实.

    作者:刘婧;张斯琴;陈红;陈江天;朱凤雪;隋准;程琳;刘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参与式教学在护理带教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参与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中的应用以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60名2016年1月份到2016年12月份入院实习的手术室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实施传统护理带教的共30名,设为对照组'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共30名,设为研究组.记录两组护生的实习情况,同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30名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带教满意度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与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生教学中具有显著效果,对护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以及带教效果提高有积极意义.

    作者:吕黛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口腔正畸课间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口腔正畸本科课间实习教学方法新模式.方法:将9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和实验组(新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考核、技能考核、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临床实践能力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基础的新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值得在正畸课间实习课中推广.

    作者:薛楠;刘欢叶;张丹;张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生临床实习氛围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临床实习氛围的满意度及相关因素,为更好地制订临床实习目标、统一实习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临床氛围满意度评价量表对某职业院校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实习护生对护理临床实习氛围满意度评价总体水平满意.(2)本地、男性、第一志愿录取的护生评价分值高于外地、女性及调剂志愿录取的护生(P<0.05).自主招生生源的评价分值高于高考统招生、三校生和其他招生性质的护生.(3)回归分析显示护生的评价分值与其对护理的职业兴趣、发展前景、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呈低度正相关.结论:实习护生对本市临床实习氛围的满意度较高'发挥实习护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和对不同背景护生实施人性化、个性化教学等方面有待加强.

    作者:杨爱萍;张玲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Broome-Tumey提问模式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应用Broome-Tumey教学提问模式针对轮转放射科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不同专业背景,设计不同的考核内容,对其进行分层培训,并对培训成果进行出科考核.探索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和考核方法,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化.

    作者:王晓华;王筝;袁慧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Mini-CEX教学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应用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Mini-CEX教学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80名临床本科专业实习医师入科和出科时采用Mini-CEX测评,结合学生问卷调查的方法,评判教学效果及学生对Mini-CEX的认可程度.结果:约83.76%的学生在出科时认可Mini-CEX教学方法.学生出科时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判断、治疗方案、医患沟通技能、医德医风、整体评价这7个方面得分,与入科时相比均明显有提高,其中在病史采集、临床判断方面得分更高.结论:Mini-CEX测评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实习医师出科考核简便可行,能够实时、准确、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实习效果.

    作者:朱理辉;廖文秋;谢娟;张琍;李国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多学科知识融入解剖学教学的探索

    人体解剖学与临床多学科及临床工作中的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治疗、护理操作等多方面都有联系,以多种方式将临床多学科知识融入人体解剖学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解剖学与临床联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

    作者:程秀娟;徐玉英;郝莉;游言文;田新红;韩云志;于世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常用互联网交流软件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常用互联网交流软件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的效果.方法:将湖北医药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的2011级临床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名学生,在医学影像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36名学生,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应用时下常用的互联网交流软件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和读片考核成绩,并调查学生对互联网交流软件在医学影像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认可程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医学影像学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78.4±7.4)分和(83.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影像学阅片考核成绩分别为(86.1±6.3)分和(90.7±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的学生喜欢并接受常用互联网交流软件教学.结论:互联网软件交流教学可提高医学影像学理论教学效果和实际阅片能力,并得到学生的认可,可以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徐佳佳;赵年;闵朋;杨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Mini-CEX考核模式在脑病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在中医脑病学临床实习中引入简易临床评估实习量表(Mini-clinicalEvaluationEx-ercise,Mini-CEX)的教学考核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及其临床教学价值.方法:将脑病科实习的6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分别按照传统的带教模式和遵照Mini-CEX考核模式进行实习教学和管理.在实习的第2、4周末由带教教师按照要求对所有试验对象进行评估和意见反馈.结果:学生实习结束时,实验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脑病科实习过程中引入Mini-CEX考核模式,来评价和反馈教学效果是可行的,具有实际操作价值,并可提高学生的整体思辨能力以及临床水平.

    作者:路煜;施慧芬;王慧新;王炜为;张凌凌;钱卓磊;刘晨萍;张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情境教学模式在血透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透室临床护理带教中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2015年6至12月,选择同科室护士10名,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2016年1至6月,选择血透室护士10名,设为实验组,采取情景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理论考试成绩等情况.结果:实验组选取的血透室护士考试成绩平均(86.9±5.8)分,对照组考试成绩平均(72.4±6.9)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培养护士独立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改善学习气氛、培养表达沟通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明确学习目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掌握基本概念、培养自学能力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血透视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护士理论考试成绩,增强教学满意度,对护士顺利开展临床工作起到了保障作用.

    作者:胡杰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案例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实习生1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急救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分析能力、评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急诊科临床带教质量,提高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周慧飞;李桂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仿真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的应用进展

    从引导性反馈的定义、作用进行详细地阐述'介绍了引导性反馈在医学模拟教学中的相关研究,并从引导性反馈的践导者、内容和方法、实施引导性反馈的时机和时间、环境、理论依据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期望为模拟教学及引导性反馈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金瑞华;刘春凤;罗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教师在药理学PB L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PBL教学法是现阶段我国医学基础学科重点采用的教学法.结合我校药理学PBL教学的经验,对PBL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定位、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职责、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师的创新和自我提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药理学PBL教学的导师而提供新视角.

    作者:曹国珍;康金森;杨英来;程路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运用PBL和SBL教学法提高眼科带教质量的探索

    PBL和SBL教学法是不同时期所推行的不同教育模式,其各有优缺点.近年来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往往偏重于PBL的教学方法.我科于2014年通过对45名临床实习医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后,采用问卷调查及意见采集的方式,发现PBL结合SBL的教学方法,更为学生所接收和效果明显,建议在临床实习教学中采取PBL结合SBL的教学法更能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梁毓琳;李兰;李云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法(CBL)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进行轮转毕业实习的护生85人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对照组40人,实验组45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CBL)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带教时间均为4周,在第4周结束进行出科考试.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综合、科室评分,技能考核显著较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及出科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将案例教学法(CBL)引入其中,可以提升护生的专科技能操作水平、提升护生学习积极性,获得了良好的带教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叶筱红;王莉丽;吴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BL和SBL整合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发展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了PBL和SBL整合的教学方法,并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教学实践表明两种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王冬梅;董军;王荣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情景案例为中心的PBL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有机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复杂难懂的特点.基于情景案例的PBL教学法摆脱了传统教学法的束缚,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在课堂上能够很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且在期末考核中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献锐;刘玉衡;倪瑞星;籍雪平;朱梅英;王娜;王贝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54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7名,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实验组使用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带教,比较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实习护士理论成绩、实际操作、临床判断及患者满意度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呼吸内科实习护士带教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提升了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患者满意度等.

    作者:羊文娟;姜丽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BL与RISE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中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PBL、RISE和LBL教学效果比较,研究对本科生免疫学学习的更有效的教学法.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PBL、RISE和LBL组,分别实施相应教学方式,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估.结果:PBL和RISE教学法期末考核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而在提高创新性方面RISE教学方式明显强于PBL组.结论:PBL和RISE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

    作者:穆雅琴;刘润花;王健;齐彩霞;席国萍;赵富玺;朱壮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维度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运用

    以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皮肤科教研室为例,从建立皮肤科图片视频资料影像库、培训皮肤科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操作技能、规范皮肤科教师课程内容图文比例等方面阐述了多维度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直观、生动,图片丰富,信息量大,师生互动性好,特别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皮肤性病学教学领域推广.

    作者:曹经江;赫晓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实习的80名妇产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80名学生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以及实习考核成绩.结果:两组学生的基础理论成绩经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的案例分析成绩以及实习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带教实习教学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带教实习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吕晓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互联网+翻转课堂的康复评定学教学模式改革

    康复评定学是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课堂教学的学时有限,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和教育相结合,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加了师生互动,弥补了课堂课时的不足,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作者:李霞;向伟华;徐守宇;方针;解光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专科医学院校教师学习惰性研究

    目的:了解专科医学院校教师的学习惰性及个人特征变量对学习惰性的影响.方法:用封闭式问卷对317名教师进行学习惰性调查.结果:(1)学习惰性每题得分平均值为2.8108,惰性五维度中,内驱力弱每题平均分高(3.2148),接下来依次是状态欠佳(2.9070)、意志薄弱(2.7972)、拖延习惯(2.5916)和负面认知(2.5803).(2)学习惰性在性别、年龄、婚姻和主教科目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教龄、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显著.结论:(1)教师学习惰性的整体情况不是非常严重,但也不容忽视.惰性五维度中,内驱力弱程度高,状态欠佳次之,然后依次是意志薄弱、拖延习惯和负面认知.(2)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主教科目对学习惰性无明显影响.(3)教龄15年以上者学习意志力强,但其学习状态明显不如教龄15年以下者.(4)本科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者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状态也较差.

    作者:高素珍;吴照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现状调查

    目的:通过对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其职业意向现状,为其职业规划和相关部门指导就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校临床专业大二、大三、大四级470名学生进行普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学生对就业缺乏了解,62.1%的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52.6%的学生选择在城市大中型医院,29.8%选择县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只有2.3%选择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阻碍基层就业的原因主要是薪酬福利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个人晋升空间有限、工作条件差等.结论:临床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愿普遍较低,择业时对单位性质有一定倾向性,职业观念大多定位在城市大中型医院,创业意识较弱.

    作者:任丽平;彭艳秋;王柳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岗位需求及培养对策

    为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项目组调查分析了广州及周边地区医疗单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从业人员现状及岗位需求等情况,提出了从修订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及教学方法等入手进而培养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学影像技术专门人才的观点.

    作者:胡婷;黄静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生志愿者在血液肿瘤病区志愿服务作用探讨

    为探讨医学生志愿者在我院血液肿瘤病区实施志愿服务实践效果,对2014-2015年间接受志愿服务患者及家属和医学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示医学生志愿服务有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同时也有助提升医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等.

    作者:蔡丽梦;梅静洁;童焕军;林晓骥;林海燕;黄济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美高校老年医学教育模式比较及启示

    本文旨在就中美高校老年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师资队伍以及认证制度和教育体系等方面作简要比较,强调中美高校老年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差异,同时提出建议和思考.

    作者:袁力;张敬军;孔祥军;罗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美国医学教育对中国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

    通过中美医学生教育之间的比较,对中美两国医学生在教育目的、教育体制、教育方法以及考核机制等方面对医学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这些差异中寻找美国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先进之处和我国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藉此为新时期我国医疗教育改革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

    作者:李国东;党树伟;李星龙;李忠生;吕强;张欣多;王娜;刘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美 、英 、法 、澳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启示

    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法、抽象概括法、理论研讨法等方法,考察美、英、法、澳四国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现状和优势,分析了我国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帮助.

    作者:闫群;笪宇蓉;贺江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士继续教育学习障碍原因分析与策略

    综述护士继续教育学习障碍的概念、研究方法、原因及相应对策,旨在为我国管理者开发有效干预措施,合理调控和解决护士继续教育学习障碍问题,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郭中献;沙丽艳;王颖;董建俐;伊静;刘洋;何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护本科生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护理与临床专业学生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及态度.方法:对某医学院校护理、临床医学专业随机抽样338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对临终关怀认知比较低,对临终关怀的态度不明确,40%的医学生表示愿意从事临终关怀,48.25%的医学生处于不确定状态.结论:医学生对待临终关怀的认知及态度应进一步加强,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是必要可行的.

    作者:刘伟;侯雪艳;耿诗洋;孙英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会资源参与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探索和效果评价

    本研究以校友兼职班主任计划为例,探索社会资源参与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效果评估.结果显示,该实践模式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了解社会,明确目标,更加合理地规划大学生活,并通过校友的奋斗经历传递正能量.但仍需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作者:赵姗;于佳弘;郭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团体辅导课程中医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正念认知行为团体治疗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课程中正念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对医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智能手机成瘾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心智觉知显著高于对照组,智能手机成瘾、冲动性、焦虑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正念认知行为团体治疗有效改善医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冲动性和焦虑情绪,增强个体心智觉知水平.

    作者:李丽;牛志民;梅松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五年制医学本科全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本文以DACUM课程开发模式建构基于职业核心胜任力五年制本科全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分为必修、选修两层,各层含显性,隐性课程两个一级模块,公共、基础、方法、实践课程四个二级模块,并设计了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实施方案以及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机制.建构本科全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应遵循以职业核心胜任力为基础,以能力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保证学生社会、专业、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官计;谢建平;胡可芹;卢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微电影的多轨教学模式在护理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本校护理学院2013级2个大班,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护理管理学课程学习中采用基于微电影的多轨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两组护生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成绩比较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成绩明显比对照组优异,且实验组护生在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的得分高于对照组护生'护生对以微电影为支架的多轨教育模式较欢迎.结论:以微电影为支架,开展PBL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讨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轨教学模式'有助于在校护生获得情感体验,培养管理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作者:曹小萍;罗艺;葛炜;叶国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胜任力为导向住院医师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美国住院医师胜任力模型提出适合中国住院医师培养的胜任力模型,结合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及黑龙江省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对培训内容的要求制定了包含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人文技能、科研教学能力、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等相关内容的课程体系.

    作者:王鹏鹏;仰曙芬;韩冰;张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本科生对患者安全课程的认识

    为评估医学本科生对患者安全教育的认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定期传送相关课程,选取重庆医科大学120名本科生进行前瞻性研究,进行为期一年的患者安全知识学习,并进行选择及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对前后各项率的构成比进行χ2检验.结果提示医学本科生普遍能接受网络途径获取患者安全知识,且初具成效.

    作者:廖娥;李飞龙;周翔宇;肖明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药院校基础类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调查分析——以云南中医学院基础类学术学位研究生为例

    从云南中医药院校基础类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出发,对云南中医学院基础类学术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基础类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对提高我院基础类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蒋小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方剂学课程PBL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心得

    为解决以往方剂学PBL教学改革的诸多不足,进行了系统的方剂学PBL课程构建,并取得了初步成功.兹就在方剂学PBL课程构建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做一阐述,包括教学内容选择、案例撰写、授课对象选择、导师培训、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价等,以供同行借鉴.

    作者:孙有智;赵利南;应靖;姚凤云;聂建华;赵海梅;王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MOOC医学类课程的调研与思考

    了解和吸纳国内外优秀医学教育成果为师生服务是值得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MOOC医学类课程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探讨应对之策等,以期进一步完善应对措施和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尧雪洲;许轫;阮志国;邹海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尿常规检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依次实施干化学法、尿沉渣法检验以及联合法检验,对三种尿常规检验方法的结果进行观察,并记录各自的漏诊、误诊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检验的结果显示,其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比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要高,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法检验得出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比干化学法的检验结果要低,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比干化学法的检验结果要高,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检验法、干化学检验法的错误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联合法的错误率则低于其余两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对尿常规进行检验,准确性高,误差风险低,有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

    作者:严枫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方法与进展

    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为指导临床治疗用药,需要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常规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其中常规方法有药物敏感性试验,液体快速培养,噬菌体裂解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包括DNA测序法,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子线性探针法和基因芯片技术等.

    作者:俞春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异常因素 、异常率与处理策略

    目的:探讨血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发生异常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开展血生化检验的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血清胆固醇异常发生情况,并分析引发异常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320例接受血生化检验患者中,胆固醇异常者为93例(29.06%),其中胆固醇偏低、偏高发生率分别为12.9%(12/93)、87.1%(81/93),且继发性因素引起胆固醇升高病例所占比率(83.95%)明显高于原发性原因,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胆固醇偏低组中,继发性与原发性导致胆固醇异常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生化检验过程中,胆固醇水平升高者发病率较高,因此,临床医护人员要对存在肝脏病变及肾功能障碍等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适当控制胆固醇含量,进一步下降血清胆固醇异常发生情况.

    作者:何晓芳;汪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疾病感染控制中应用现代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疾病感染控制中应用现代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800例,在疾病感染控制过程中对实验组患者使用现代微生物检验,对照组使用常规检验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检验的效果与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疾病感染控制方面效果显著,95%的患者住院或治疗期间没有受到感染,剩余患者感染后在经过快速、准确的治疗后短时间内恢复了健康'对照组有45%患者感染,感染原因主要是多种病菌、抗生素使用不当等等.实验对象中都没有出现特别重大的医院感染事件,多数患者都得到了及时控制及治疗.结论:疾病感染控制中应用现代微生物检验的方法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在医院疾病感染控制中具有较大价值与作用,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林秀琴;凌迎春;沈群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在产后大出血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对产后大出血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生产的64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每组32例分为A、B两组,A组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应急预案,采取精心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数量、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采取应急预案组措施的B组产妇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A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A组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大出血产妇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注射科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注射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注射科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1:1分为实验组(600例)和对照组(600例).对比注射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注射科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前护理满意度83.0%,干预后升高为92.3%,P<0.05'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注射科纠纷事件(注射、抽血)发生率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有针对性的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医疗纠纷事件.

    作者:胡晓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治疗 Ⅱ-Ⅲ 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治疗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Ⅱ-Ⅲ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4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关节镜组和联合组各70例,关节镜组给予关节镜清理术,联合组给予玻璃酸钠、复方倍他米松、罗哌卡因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变化.结果:联合组优良率为92.86%显著高于关节镜组的64.29%(P<0.05).联合组IL-6、TNF-α和RF水平显著低于关节镜组(P<0.05).结论: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可以提高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陶正刚;吴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90例,对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检查相关指标和临床疗效.尿动力学检查相关指标包括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大尿流率(Qmax)、大尿道压(MUP)、大尿道闭合压(MUCP)和腹压漏尿点压力(ALPP)等参数.结果:干预后,患者Qmax、MUP、MUCP和ALPP改善显著(P<0.05),且有效率达95.56%.结论: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能提高临床有效率.

    作者:王伟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9286例孕妇产前四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孕妇产前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这四种疾病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的分析.方法:检测临床9286例孕妇血清标本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anti-HCV)、梅毒抗体(TP抗体)和艾滋抗体(HIV-1/2抗体)这四项指标.结果:HBsAg、anti-HCV、TP抗体和HIV-1/2抗体这四项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6.72%、0.04%、0.46%、0.00%.结论:产前四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对了解本院孕妇总体感染情况,提高优生水平和避免院内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建伟;郑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究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析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除常规对症治疗外联合低分子肝素辅助对于临床疗效的价值和推广意义.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一般资料来源,随机选取接受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患者各5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干预措施分别为常规对症治疗与联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疗程后随访并了解治疗手段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记录两组患者以下时间点(治疗前、治疗后1天、3天以及7天)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血沉情况,提示治疗后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下降程度相对更具优越性,组间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提示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顺利完成疗程.结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除应用常规对症治疗外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在更短时间内改善患者指标,保障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宇超;吉珉;严群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发作孕妇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发作孕妇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发作孕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对临床疗效和妊娠结局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全部80例孕妇均顺利完成分娩,在胎儿呼吸窘迫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孕妇,能对临床症状进行快速缓解,让孕妇的住院时间缩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朱凯;徐力;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五年制低年级学生专业喜爱程度影响因素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五年制低年级本科生学习现状及影响专业喜爱程度的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二、三年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数学生学习现状较好,但仍需改善.就读原因、学习习惯和课程设置因素与专业喜爱程度相关.结论:个人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理的课程设置均与学生专业喜爱程度正相关,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以提高低年级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黄雯;郭喻;李天龙;田甜;马露;汪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研究

    目的: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情况进行研究,为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提供新视角.方法:运用职业认同问卷和社会网络分析问卷对本校护理学院四年级全体学生(59人)的职业认同状况和社会网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中本科生职业认同水平的标准化得分为70.6%,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各子群间的职业认同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班级社会网络情况对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存在影响,在班级管理和教育中,从该角度进行管理有重大意义.

    作者:高玉琴;原露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自我督促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自我督促学习状况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高等医学院校的399名2010级-2012级在读订单定向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被调查的订单定向医学生中,不能主动督促自己努力学习的比例占38.85%,从事全科医生职业、为胜任医生工作做准备等影响因素为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共同筛选结果.结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自我督促学习现状不佳,需予以重视及改善.

    作者:李伟明;赵鑫;黄巧云;舒群琴;姜焰凌;袁丹;自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我国PBL与LBL教学法在医学统计教学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两种教学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PBL和L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统计学课程中应用的文献,末次检索时间为2015年12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章,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共包括664例病例和699例对照.实验组(PBL教学法)在合格率(RR=1.14,95%CI=1.08-1.19,P<0.01)和理论成绩(SMD=0.54,95%CI=0.11-0.97,P<0.05)上均优于对照组(LBL教学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教学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效果优于LBL教学法.

    作者:于淼;刘欢;冯铁男;张爱红;艾自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定向培养医学生专业满意度及政策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定向培养医学生专业满意度的政策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5月选取赣南医学院定向培养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定向培养医学生专业满意度问卷和自编政策影响因素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定向培养医学生专业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62,P<0.01).招生生源(β=0.097,P=0.016)、基层服务6年(β=0.293,P<0.001)、限制注册全科医师和执业场所(β=0.155,P<0.001)、婚姻担忧(β=-0.137,P<0.001)、课程针对性(β=0.197,P<0.001)对定向培养医学生专业满意度有预测作用.结论:定向培养医学生专业满意度主要受学校教学资源的倾向及毕业后职业发展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定向培养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基层医疗卫生政策的宣讲.

    作者:龚茜;郑亚楠;刘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年级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素养自我评价的比较研究

    现代医学和医学教育发展对医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科学评估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效果越来越受到教育界重视.为了解医学生职业素养自我评价基本情况,北京协和医学院设计问卷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专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方面自我评价良好'各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八年级学生自我评价各项得分高.

    作者:赵雁;王云峰;李杨;薛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的扎根理论研究——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例

    目的:了解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毕业去向选择及影响选择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扎根理论对34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影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毕业去向的选择主要有考研和就业两个方向.其中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三方面.结论: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引导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及早进行职业规划,为医学院校培养复合型卫生人才提供可行的建议与指导.

    作者:王越;李汝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药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学习成绩的分析研究

    目的:了解并分析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职业价值观取向.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1-3级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在就业选择时更关注职业价值观中的职业保健因素与个人兴趣,而在选择专业时则看重职业声望因素'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越重视职业价值观中的职业声望及职业促进因素(P<0.00).结论:学生在专业选择和职业认知上更加实际,学习成绩也深深影响着学生的职业理想与期待.

    作者:李玮;刘晓英;曾滟棱;杜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