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CAP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 g静滴bid+阿奇霉素胶囊0.5口服qd.对照组单以国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 g静滴bid,疗程均为7天,其他治疗两组相似.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痰培养,临床症状,体征和细菌学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痰培养,临床症状,体征的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组治疗组治疗后痰培养清除率78.95%,临床有效率66.67%,对照组治疗后痰培养清除率40.00%,临床有效率45.83%,显示治疗组临床和细菌学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可作为一种选择.
作者:王凌;严慧萍;熊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性.方法 对23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及25例OSAHS患者颈围、体重指数、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及多导睡眠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重叠综合征患者觉醒次数增加.入睡潜伏期缩短,睡眠呼吸暂停时间长,夜间低氧血症明显.结论 重叠综合征患者较OSAHS患者引起睡眠呼吸障碍更为明显.有严重的与睡眠有关的低氧血症,危害性大,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秦永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结核分支杆菌(MTB)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的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并探讨其在结核分支杆菌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测定112株结核分支杆菌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并与绝对浓度法结果进行比较,对不符合的菌株采用Baetee MGIT960测定其低抑菌浓度(MIG).结果 以细菌接种量为10-3mg/ml,药物浓度5μg/ml、37℃作用24 h为药敏试验条件.噬菌体法测定112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丁胺卡那霉素敏感89株、耐药23株,绝对浓度法敏感91株、耐药21株;两法测定均为敏感87株、均为耐药19株.在6株噬菌体法与绝对浓度法测定结果 不符的菌株中,4株噬菌体法与MIC测定结果 相符合.如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 为判断标准,则噬菌体法测定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的敏感性为90.48%(19/21),特异性为95.60%(87/91),阳性预测值为82.60%(19/23),阴性预测值为97.75%(87/89),准确性为94.64%(106/112).结论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测定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简便快速,只需2 d时间.操作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MTB的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快速筛选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健雄;王冬敏;彭东东;陈秉熙;陈潮钦;蔡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结缔组织病肺部病变的HRCT表现.方法 分析144例临床确诊为结缔组织病的肺部HRCT表现.观察病变的异常表现及分布特点.结果 144例结缔组织病的肺部HRCT常见异常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107例,74.3%)、胸膜病变(88例,61.1%)、磨玻璃密度影(65例,45.1%)、胸膜下线(49例,34.0%);而蜂窝样变、心包病变少见.肺内病变主要分布在下肺区、外周部.在RA、SLE、PM-DM三组间,小结节样影更常见于SLE(37.8%,P=0.003).结论 HRCT是评价结缔组织病肺部损害的敏感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洁;于铁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存活素(survivin)与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c-3)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7例NSCLC中Survivin的表达,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aspasc-3;分析评估此二者在肿瘤细胞抗凋亡与凋亡促成之间的意义.结果 Survovin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ur-vivin与肿瘤的分型无关(P0.05),在淋巴转移中无表达.Caspasc-3定量分析中,癌组与对照组、鳞癌与腺癌组、高中低分化组、淋巴转移与无淋巴转移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Survivin、结合Caspase-3定量分析,凋亡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通过生物学行为研究,了解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有助于临床正确制订化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作者:霍小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依从性普遍偏低,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其治疗依从性受药物性因素和非药物性因素影响,药物和健康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何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依从性是医患之间必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3年1月~200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26例肺心病死亡病例进行研究,按照1:1配对方法,随机选择同科室、同时期住院的肺心病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选择12个可能对肺心病死亡率产生影响的特征性因素,通过计算机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死亡原因:多脏器功能衰竭17例(65.4%),呼吸衰竭5例(19.2%)(其中肺性脑病4例),痰阻窒息2例(7.7%).猝死2例(7.7%).影响肺心病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足:伴随症数(OR 17.093)、电解质紊乱(OR 16.577)、合并症数(OR 15.881)、住院天数(OR 15.587)和合理使用抗菌药(OR 9.651)等5个指标(P<0.05).结论 降低肺心病死亡率,应重视早期抗菌药的合理应用,积极处理各种合并症及伴随症.
作者:刘家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联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6例).两组均予吸氧、抗感染、静脉氨茶碱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测定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结果 两组肺功能及Pa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 联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并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旭;左志通;凌春华;陈延斌;季成;张彩娣;邹新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69例患儿临床确诊为鼻后滴漏综合征后采用抗炎、抗变态反应.局部使用减充血荆、糖皮质激素等系统治疗.结果 69例患儿均随诊2个月以上,以主观症状是否改善作为评价指标.其中61例患儿咳嗽症状消失,8例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尽管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病因复杂,但咳嗽是PNDS的主要临床特点,通过系统的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刘红梅;顾庆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枪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例经影像检查考虑为肺部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结果 30例活检中肺癌24例,转移癌2例,肺结核2例,诊断准确率93.3%(28/30),并发症很少,其中气胸2例,痰中带血3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定位准确,诊断率高,并发症少.操作安全,是一种可靠的肺部疾病的诊断技术.
作者:贺思云;黄生辉;杜国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国产长春瑞滨(盖诺)联合顺铂(N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 治疗组(NP组)2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NP方案化疗.对照组(EP组)27例应用EP方案.结果 治疗组:CR 1例、PR 11例、SD9例、PD5例,总有效率46.2%;对照组:CR 0例、PR 9例、SD 10例、PD 8例,总有效率33.3%(P0.05);两组的中位缓解期分别为5个月、3.8个月(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反应及静脉炎,两组的骨髓抑制、胃肠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但NP组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EP组(P<0.05).结论 盖诺联合顺铂组成的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高,优于传统的EP方案,其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李本全;李发强;刘阿海;靳桂红;王道军;詹香草;李新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愈后是否存在影响.方法 对2006年2月~2007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COPD患者38例.根据身高及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将体重指数<21 Kg/m2的COPD病人分为A组,将体重指数21 Kg/m2的COPD病人分为B组.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死亡人数,出院至复发时间.结果 发现A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A组死亡人数明显多于B组,A组出院至复发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低体重指数(BMI)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薛兵;杨霁;李秀叶;赵淑敏;刘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水平(PA)在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入院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分为血清前白蛋白正常组(PA=200 mg/dl),前白蛋白减低组(PA<200 ms/dl),比较两组患者间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气酸碱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别,并分析PA与CRP,PO2,PCO2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清前白蛋白正常组与血清前白蛋白异常组CRP,PO2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两组白细胞计数,PH,PCO2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可以作为预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一项指标,同时可以反映患者肺氧合功能.
作者:卫琰;沈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方法 对我院2004年6月~2006年5月诊治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发肺结核患者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肺结核患者中,继发性肺结核30例(其中空洞形成21例,双肺广泛病变19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3例,痰菌阳性25例.结论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患者并发肺结核以继发性为主,痰菌阳性率高,病变广泛,预后差.
作者:范立萍;白大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提高治愈率.方法 分析2003年6月~2006年12月93例住院CAP患者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因素分析.结果 死亡组患者感染肺叶数、白细胞、吸毒史、脑血管意外病史、氧合指数等指标与缓解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卢树标;吕文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水平及与血气分析相关性.方法 对12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及30例对照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血浆纤维白原水平在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临床应改善缺氧、通气及适当的抗凝治疗对控制病情有益.
作者:曹卓;刘惠芳;金元虹;潘炯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的81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心率及气管插管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及呼吸心率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邓清军;蔡云刚;曾红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引起致命性大咯血死亡3例进行分析.方法 63例肺癌患者接受不同治疗.19例患者接受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4例接受化疗.结果 接受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中有3例发生致命性大咯血死亡,化疗组无一例发生.结论 进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增加肺癌患者致命性大咯血死亡率.
作者:赵军;常天才;张小琴;陈琪;卫平;吴晓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水平,以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例,并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本组误诊12例,误诊为COPD急性发作、哮喘急性发作、肺性脑病、急性左心衰等.误诊时间4~48 h.结论 对出现病情变化的COPD患者应认真进行体检,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从而降低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误诊、漏诊率.
作者:谢昕;李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myeoplasma pneumoniae,MP)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93例确诊为MP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者,其中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17例,占总病例的18.28%,此11病例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规则治疗和辅以营养心肌治疗,全部治疗痊愈.结论 MP感染肺部引起支原体肺炎同时,还可引心血管系统损害,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李宝华;纪丽红;黄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特殊并发症中间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4~2005年26例中间综合征(IMS)的诊断与治疗,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与治疗经过,提出IMS的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 26例IMS患者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24例存活,放弃1例,死亡1例.结论 及时识别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发生,并尽快采用有刨机械通气,是抢救AOPP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勇;周向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加深对多原发癌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对1例经前列腺活检和经皮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术后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胸部CT和病理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多原发癌的重要方法,免疫组化能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对于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出现其他部位占位,应排除多原发癌的可能.结论 明确诊断为多原发癌对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很大帮助.
作者:邵川;陈众博;马坚;涂灿;邓在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NSCLC)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对2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顺铂80mg/m2,VD,第1天,吉西他滨800~1000/m2,VD,第1、8天,21 d为一个周期,完成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为38.5%,其中鳞癌为加%,腺癌为36.4%,中位生存期12.1个月,1年生存率为41%.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良好.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生存存期,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韩文铭;班俊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栓塞临床误、漏诊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研究25例经CTA或MRA证实的肺栓塞,平均年龄为67.5岁,比较临床表现、放射学表现、病史及其合并的疾病.结果 25例中呼吸困难(18例),晕厥(10例)、咯血(7例)、胸痛(6例).有11例误诊,其中误诊为肺炎3例,肺不张2例,心肌梗死2例,急性左心衰1例,3例为漏诊.误诊原因临床表现和放射学表现的复杂多样;医生诊断水平不高、认识不足造成漏诊.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是预防老年肺栓塞的有效方法.结论 老年肺栓塞误诊原因主要是老年患者心肺合并疾病的症状掩盖了肺栓塞症状,对有手术、外伤、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应行肺栓塞排查.
作者:沈维敏;李向阳;龚瑾;盛华;梁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涂阴肺结核不规则治疗形成涂阳的因素.方法 采用阅卷统计、分析病人不规则治疗形成涂阳的因索.结果 涂阴肺结核636例中不规则治疗的335例(52.7%),其中形成涂阳的287例(85.7%).涂阴病人不规则治疗因素主要与病人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文化程度、年龄、心理状态,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等有关.结论 应重视涂阴肺结核病人的管理,加强防治宣教,是控制涂阴肺结核病人转涂阳的关键.
作者:宋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4例咯血病人的分析了解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畸形导致大咯血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我科自2003年~2006年收治的4例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畸形病例,对其临床表现、确诊依据、治疗方法进行认真分析回顾.结果 4例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畸形病例.在病史、体征、胸部X片及CT方面均无特异性表现.结论 体-肺循环畸形导致的咯血在咯血病人中占有一定比例.需要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诊断主要依靠支气管动脉造影,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治需要手术切除.
作者:姚为群;钟粤明;李海军;张家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自发性血气胸是胸外科较为少见的疾病,但危险远大于单纯性气胸,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我们自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共收治了自发性血气胸32例,分别实施了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剖胸探查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勤;成美英;王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大咯血是呼吸系统急症之一,内科保守治疗大多不能奏效,大咯血病因复杂,急诊外科治疗风险较大,死亡率也较高,近十年来我们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各种急性大咯血经内科积极抢救综合治疗无效的急危重症患者32例,疗效达100%,并进行远期疗效随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云辉;姚学军;潘永良;潘慧敏;马宏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口服缓释茶碱6月,评估肺功能、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情况和不良反应等,并和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布地奈德和茶碱治疗6月后肺通气功能和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AECOPD的例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治疗组有2例开始出现声嘶,以后消失.结论 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治疗重度稳定期COPD安全有效.
作者:刘洪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呼吸内科普通病房及呼吸监护病房的2001年1月~2007年2月确诊并明确病原的HAP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HAP患者279例,明确病原学117例.老年患者(65岁)所占比例较高(82/117、70.1%),HAP的病原学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肠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常见,球菌和真菌所占比例较小,革兰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中ESBLS检出率高达32.94%,在晚发H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uciated pneumonia,VAP)及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更为常见.绪论呼吸内科病房的HAP病原以G-杆菌为主.耐药菌多.治疗难度大.应合理使用抗生索.
作者:彭卫东;王华英;宋嫣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105例无甲状腺疾病的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5例,缓解期35例和正常对照者25例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TT3、TT4、FT3、FT4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缓解期组(P<0.01);肺心病缓解期组TT3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T4水平无差异.3组患者TSH水平无差异.结论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反映了肺心病患者的全身状态和严重程度,动态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观察肺心病的发展和转归.
作者:任朝凤;刘漪;郑勤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氟康唑治疗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的疗效.方法 收集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呼吸科2006年8月~2007年7月使用氟康唑治疗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30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30例患者中培养出白色念珠菌17株、热带念珠菌5株,未分类真菌2株.在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中.痊愈18例,显效4例,进步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3.33%,在治疗过程中,仅有4例患者轻微的恶心,无严重的副作用.结论 氟康唑是治疗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临床用药是安全的.
作者:刘宝珍;张昌红;张作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30例予常规氧疗、抗感染、祛痰、平喘及利尿、强心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0.4 ml Q 12 h×7天,观察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降低肺心病患者血液粘稠度,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杨红卫;吴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内科治疗、介入治疗及胸腔镜等诊疗技术的发展,支气管扩张症(以下简称支扩)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外科手术治疗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6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对21例支扩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宗贤;张廷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和加前列腺素E1治疗7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前列腺素E1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不发生出血并发症.结论 对于肺心病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可降低肺心病患者的血液粘滞度,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功能,明显提高肺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素美;吴志峰;刘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开放气道是心肺复苏(CPR)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复苏的第一步,快速建立有效的人工通气道十分重要.喉罩通气管(LMA)起初应用于麻醉期间维持气道通畅,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心肺复苏中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我科近年来也开始在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通气管,2003~2005年来,共对42例心肺复苏患者使用喉罩通气管,收到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敏;谢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人治疗中到大量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择118例经B超、胸片或肺部CT片证实存在有中到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分常规胸腔多次穿刺抽液组及胸腔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人引流胸水组较常规多次胸腔穿刺抽液组并发症少,胸水消失时间缩短,综合费用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入可作为治疗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红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呼吸道保护性生理反射,能清除咽部和整个呼吸道的粘性分泌物、吸入的有害物质和异物.同时在许多疾病中由于过敏原、炎症因子等刺激,咳嗽又成为临床上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在呼吸专科门诊,以咳嗽为主诉的就诊者约占80%.咳嗽已是目前促成患者就医和耗费医疗资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咳嗽的诊治已受到国家的重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于2005年11月制定了我国首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简称为中国指南)[1]
作者:张令晖;邓美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利用中心静脉导管对确诊为中至大量胸腔积液病人进行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根据胸水病因行针对性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胸穿抽液.结果 治疗组98例均操作顺利、一次成功,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积液消失为3~8天;对照组82例,胸膜肥厚发生率25.6%,包裹性积液发生率11.25%,积液消失为6~15天.结论 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替代常规胸穿抽液治疗胸腔积液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郑立敏;吴玉华;地力夏提.司马义;潘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蒽环类药物是具活性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对造血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具有高效的作用.在临床化疗方案中蒽环类药物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线性关系.但随着剂量的增加,其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脱发等副作用也愈加突出,尤其是心脏毒性的累积作用,限制了它的长期使用.国内外对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研究已有四十年,现就其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发病机制、监测及防治综述如下.
作者:张竞竞;孙惠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超广谱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日益增加,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m2mases,ESBLs)细菌的感染已呈世界性流行.产ESBLs细菌的出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众多问题:死亡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治疗经费上升、医生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少等,产ESBLs细菌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本文就产ESBLs菌株感染的特点及抗生素优化方案做一综述.
作者:杜飞;马筱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人生漫长路,总有不平坦的坎坷,面对脆弱者走向绝路,故意吞服大剂量安定亦是常见的自杀性手段之一.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曾应急抢救了多例严重急性安定中毒者或(和)被某院放弃抢救的临终病例,均获得了挽救,总结出抢救措施,现综述于下.
作者:曹守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肺泡出血综合征(Alveolar Haemorrhage Syndromes AHS)为一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一系列疾病过程中.在不同病因作用下,导致肺微血管的血液进入肺泡,即弥漫性肺泡出血(DAH).当血液聚集于肺实质内,临床可发生呼吸困难、咯血、X线胸片为双侧弥漫性肺泡浸润以及贫血等临床特征.
作者:任少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and/or differentia-tion,Id)蛋白是Benezra等于1990年首先从鼠红白血病(mu-rine erylhroleukemia,MEL)细胞eDNA文库中克隆的,属于螺旋一环一螺旋(helix-loop-helix,HLH)蛋白,随后相继在哺乳动物中发现Id1-4 4种亚型.
作者:李佳佳;毕明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是目前胸、肺疾病检查和治疗的常用工具.近年来纤支镜下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应用率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但由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病例的选择、操作过程的繁简、以及统计学方法标准等不同,并发症的报道差异较大,其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在0.1%~0.5%之间[1].现就我院在2001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进行纤支镜检查与经纤支镜介入治疗时所遇见的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冯远军;李林阳;黄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PC)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病原体,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肺组织内,可以引起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
作者:冯燕梅;江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气胸为胸外科急症,分为外伤性气胸和自发性气胸.在自发性气胸内又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指肺脏实质或脏层胸膜在无外源性或介入性因素影响以及无基础性肺疾病条件下,自行发生破裂,引起气体在胸膜腔蓄积,其形成原因多为胸膜下肺大疱破裂.此外,在原有肺疾病基础上自发性气胸也比较多见,随着结核,AIDS的迅速传播,这类疾病相关性气胸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少见原因产生的自发性气胸,如月经期自发性气胸,新生儿自发性气胸也有报道,这些均属于继发性自发性气胸范畴.
作者:陈刚;张志庸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者女,57岁,因间断咯血1年,加重20天于2002年11月19日入院.查体:唇无紫绀,双肺叩诊呈清音,右上肺呼吸音稍减低,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胸部正位片:右肺门结节影.
作者:姚纲;罗晓琴;陈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2HL2EV/4HL2非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2HREZ/4HR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痰菌阴转率、X线吸收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强化期末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5.7%和92.9%.对照组为84.2%和94.7%,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时胸片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6.5%和38.1%,对照组为88.1%和36.1%,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8.9%:对照组为53.6%,两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非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与短程标准化疗方案疗效相当.但其副反应小,病人耐受性好,是适于治疗老年肺结核的安全有效的方案之一.对不能耐受标准化疗方案者的可选择非标准化疗方案治疗.
作者:冯通明;吴智龙;张锡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结核性液气胸因胸腔内同时积液、积气,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别于单纯结核性胸腔积液或积气.国内对于结核性液气胸的报道较少.以往多主张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我们把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应用到液气胸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作者:冷洁;王彦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属原发性肺结核,约占原发性肺结核的8%~10%.近年原发肺结核的发病年龄后移,成人原发性肺结核呈增加趋势.本文对我院1992~2005年收治的17例成年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作临床分析.
作者:王肇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CT薄层扫描在诊治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1月~2007年8月期间我院确诊的4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针对性胸部CT薄层扫描后的影像学变化,讨论CT薄层扫描在诊治肺结核中的应用.结果 CT平扫未发现病变,而CT薄层扫描发现下列病变.分别为空洞28例(占57%),钙化5例(占1%),支气管闭塞2例(占0.04%),结核球内部结构3例(占0.06%),支气管扩张10例(占2%),小叶中心性病变13例(占27%),椎体破坏1例(占0.02%),粟粒影1例(占0.02%),肋骨破坏1例(占0.02%).结论 CT薄层扫描方法的灵活应用对肺结核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疗效的观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圣秀;戴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微卡菌苗辅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98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为49例,两组均用2H3R3E3Z3/4H3R3方案抗结核治疗.试验组加用微卡菌苗.结果 治疗2、5、6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84%、95.91%、97.96%,与对照组75.51%、85.71%、87.7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吸收好转率与空洞闭合率试验组分别为97.96%、84%,与对照组85.71%、54.17%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卡菌苗与化学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用药安全.
作者:卢同选;施佩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胸膜刷检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15例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穿刺术后行胸膜活检、抽取胸液、胸膜刷检分别留取组织及胸液送细胞学检查.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胸膜刷检73.3%(11/15),胸液细胞学检查53.3%(8/15),胸膜活检33.3%(5/15).胸膜刷检的阳性率高于胸液细胞学检查及胸膜活检,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胸膜刷检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易彩琼;戴希友;张高萍;贺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母牛分枝杆菌苗(微卡)对肺结核的免疫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法.将门诊确诊的初治涂阳肺结核分人免疫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每组5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段以及病灶程度等方面、要素相近.比较两组的疗效是否差异显著.结果 5、6个月末的连续痰菌阴转率,免疫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分别为98.04%和82.35%(P<0.01);6个月末肺部病灶吸收好转率、免疫化疗组与单纯化疗分别96.08%和84.31%(P<0.05).此外,免疫化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和体重增加状况也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 微卡与化疗联用,可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能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增强体质.
作者:杨家标;邱冠雄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内注射药物的适应范围及效果.方法 对我科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随机分为疾病对照组、尿激酶治疗组、尿激酶+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组.对经B超或X线胸片明确的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在放置胸腔引流管后,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尿激酶+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观察胸水引流时间长短及住院时间长短,并发症发生的多少.结果 尿激酶组和尿激酶+卡介苗多糖核酸组胸水吸收时间较疾病对照组短,尿激酶+卡介苗多糖核酸组平均住院日较其他2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尿激酶或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胸腔内注射,为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叶江枫;蒙育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结核病与糖尿病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肺结核需经过长期药物治疗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本文对我中心结核科近两年收治的4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
作者:缪昌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十多年,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为主体的联合化疗方案用于短程化疗(DOTS),初治肺结核可获90%以上的治愈率[1].但是不规律用药、不合理的化疗方案,再加上细菌耐药性等原因,复治肺结核、耐多药结核病明显增加,给结核病的控制带来很大困难.本文通过对137例复治肺结核治疗问题进行探讨.临床资料
作者:谢美凤;钟思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0年11月~2005年1月309医院住院12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比单纯肺结核有病情较重、干酪病灶多、空洞多、排菌病例多.血糖控制在8.4 mmol/L以下,疗效较好.结论 糖尿病可促发和加重结核病.肺结核疗效与血糖控制水平直接相关.
作者:刘景阳;刘国利;曲长春;毕艳;李净;刘倩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能力护士的职责是促进健康、减轻痛苦、恢复健康、维持健康.通过有技巧的交谈、解说,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通过与家庭、单位、社区的沟通,使患者得到社会支持.
作者:支秀琴;查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院竞争日益激烈,医院的发展和生存,除了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还要依赖于良好的服务′.如何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一直是管理者探讨的问题.我院自2000年推行护士等级星级管理模式,并取的较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孙金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批量伤员往往突发性强、数量大、伤情复杂、危重病员多,在抢救过程中易造成混乱,多需紧急救治.建立严密的抢救组织和管理制度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抢救病员的重要措施.我科于2004年制定了批量伤员来院的抢救流程,并组织人员实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欧煜兰;叶雯;董文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受术者对纤支镜检查缺乏了解,术前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我科自2006年8月~2006年12月共91位住院患者因病情需要行纤支镜检查.笔者对受检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淑萍;蒋林静;陈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咳嗽、潮热、盗汗、消瘦为其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病情复杂多变,易于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几年来我们针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主要措施是
作者:冯淑琴;张慧杰;高丽荣;徐春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老年肺癌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增高,硬度增加,滑动性大,静脉瓣多,穿刺难,药物容易外渗.我们采用浅静脉留置针为65岁以上肺癌患者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有效地避免了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春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士对供应室工作的认识及心理状态.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护士对供应室工作性质及重要性了解程度和认识.结果 对供应室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是辅助科室,有重视临床工作,轻视供应室工作思想,忽视供应室工作重要性.结论 应认识到供应室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而且又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
作者:方皖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慢性疾病.15岁以上COPD患病率为3%,此病因病程长,迁延难愈,故患者病情缓解出院后还需坚持长期居家康复护理.正确,系统,有目的地对患者缓解期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可使药物发挥大疗效,减少并发症,从而延长生命.
作者:熊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士长是病房或其他护理单元护理工作中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起着承上启下、沟通信息的桥梁作用.一个护理群体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整体素质、团结和凝聚力、出色高效率的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团队的效应都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护士长的组织管理水平与领导艺术.护士长不但要掌握熟练的护理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领导艺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既要敢于管理,又要善于管理,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大效能,真正起到领导的作用,以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廖根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静脉输入某些药物特别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常因各种原因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中,导致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出现组织坏死和神经、肌腱与关节的损伤,称之为渗漏性损伤.在发生静脉渗漏性损伤后的护理观察和处理是非常关键的,护理人员必须运用护理程序对这一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预后与效果.现将我院发生的一例静脉渗漏性损伤病人的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许庆敏;陶曙;俞江萍;吴素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腹腔化疗是采用腹腔穿刺后向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的方法,使腹腔内药物达到较高浓度,增强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从而提高疗效.腹腔化疗具有作用直接,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全身毒副反应小等优点,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部分,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但在实施腹腔化疗过程中,常出现灌注不畅,腹痛,腹胀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化疗地顺利进行.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分析后,提出了以下护理措施.
作者:林文花;王铃;杨红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士是从事临床护理、参与治疗活动的特殊的职业人.即观察和了解病情、照顾病人并执行医嘱,同时还担负着疾病的护理、康复、预防和病人身心健康的重任.
作者:吴秋菊;周海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护理行业是具有高责任、高风险的服务行业.为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给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须通过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降低风险发生率.
作者:邹华钦;吴金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呼吸衰竭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的并发症,又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达25%~67%.如何观察呼吸衰竭的早期表现及发展过程,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尽早治疗和抢救,对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我院2002年3月~2007年3月共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95例,其中20例出现呼吸衰竭,除3例死亡外其余17例治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晓芳;仇珂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肾移植术后的自我护理是患者长期存活的关键,做好患者出院前的自我护理指导,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我院对近几年来4例肾移植患者实施出院前的自我护理指导,取得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徐珍荣;荣丽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是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由于婴幼儿呼吸道狭小,肺泡弹性差,长时间的体外循环,是肺毛细血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气道分泌物增多.所以术后呼吸道管理是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后的重要环节,下面对58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鲍丽;鲍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诊气管插管的患者,常规使用胶布固定,但对于面颊部有血液、呕吐物、汗液的患者,用胶布固定的话,易受分泌物影响,而使胶布松脱.根据此现象,我科采用一种新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较好的应用于急诊气管插管患者中,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文琴;董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降低纤支镜使用中的交叉感染,探讨预防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 分析纤支镜在清洗消毒操作管理中存在的感染隐患,制定纤支镜清洗消毒操作预防感染的措施.结果 选择正确的纤支镜清洗消毒方法,能够避免纤支镜清洗消毒不彻底,减少交叉感染.结论 严格执行纤支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预防纤支镜使用过程中的医院感染.
作者:徐英;赵强杨;阿依努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癔症急性发作患者临床表现与血生化改变的内在关系,为急诊处理提供依据,探讨早期应用镇静药物对癔症急性发作患者迅速缓解症状的重要性.
作者:韩华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多数国家仍在升高.我国肺癌在城市中占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农村占第三位.发病率也有明显增高的趋向,已引起广泛重视[1].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误诊原因的分析以减少误诊,从而更好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总结误诊教训,现对我科2001年1月~2007年8月在院外或本院初期误诊的48例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误诊原因.
作者:姚纲;罗晓琴;王珠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超分割放疗剂量和照射面积与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0年12月~2006年12月,183例肺癌患者进行超分割放射治疗,放射剂量为1.05 Gy/次,2次/d,10次/周,总剂量为56~72.3 Gy.结果 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19例,发生率为10.4%;照射56.7 Gy以下、56.7~65.1 Gy、72.3 Gy以上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8.7%,15.6%;平均照射面积120 cm2以下,120 cm2以上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8.5%、11.9%.本组肺炎经治疗缓解率为84.2%(16/19).结论 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随超分割照射剂量和照射面积的增大而增加.经合理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及体征,但应以预防为主.
作者:唐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置管引流灌注艾迪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病理明确诊断的31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胸腔内置管引流后注射艾迪注射液50 ml,间隔4~5天,共4~6次.同时用2450 MHz微波对患侧胸部进行加热.结果 胸腔内置管引流后注射艾迪注射液联合局部微波热疗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20例,总有效率(cR+PR)为90.3%.结论 胸腔内置管引流灌注艾迪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有效地控制了恶性胸腔积液,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用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导致长期误诊,现将我科2002年9月~2005年10月收治误诊3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李江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复方薤白胶囊(compound Macrostem Onion Capsule CMOC)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MCT)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中血清白介素-6(Internkin-6,IL-6)含量和肺组织IL-6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Sprague-Dawley)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桂龙咳喘宁组、卡托普利组、CMOC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MCT的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和平均右心室压,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中IL-6的测定.结果 正常对照组平均肺动脉压(16.37±2.10mmHg),模型组平均肺动脉压(36.94±4.76mm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E-07),CMOC大、小剂量组(26.16±2.75,27.94±2.76)与模型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295,0.003),与组间比略优于卡托普利组(P:0.0072,0.003,0.027).薤白组间比复方薤白大剂量组,优于复方薤白小剂量组.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血浆中IL-6含量增高,CMOC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IL-6含量减少显著(P=0.048),桂龙咳喘宁组、薤白小剂量组与模型相比IL-6mRNA基因表达明显减弱(P<0.01).结论 CMOC能有效的降低大鼠肺动脉高压,其作用原理可能与减少IL-6的分泌有关,降低肺组织的IL-6基因表达.
作者:姜静;奚肇庆;孙菊光;詹臻;尚宁;朱萱萱;徐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多中心,单剂量自身对照研究设计.结果 左氧氟沙星500 mg每日一次给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率为95.24%,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主要为轻度胃肠道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500 mg/d能有效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作者:易智明;向太梅;向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研究旨在探讨胺碘酮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快室率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乌日娜;杨敬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6年7月~2007年6月血培养中分离出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用BacT/ALTER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的标本用VITEK AMS 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3268份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344株,阳性率为10.5%.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11株(61.3%),革兰阳性球菌99株(28.8%),真菌34株(9.9%).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高,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检出率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别占67.2%、61.1%,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分别占66.7%、72.6%.结论 血堵养中分离出的菌种多、分布广泛,且产ESBI-8、耐甲氧西林的菌株检出率相当高,耐药菌株多,因此通过对血培养分离菌的耐药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武雨霖;董晓勤;周田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通常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早期临床表现较为隐袭,肺组织逐渐形成广泛肺纤维化,终导致肺、心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邓伟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者,男性77岁,发现左侧颈部无痛性肿块渐增大2个月,伴气促.患者于2006年10月发现左颈前肿块,并渐增大,至12月时出现胸闷、气促、咳痰困难.12月中旬外院胸部cT检查见左侧颈部及胸骨后块影,气管受压并明显狭窄,左上肺高密度阴影.于2006年12月28日入院.
作者:陈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明显增加,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明显上升.尤其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更高.寻找有效的改善肝功能,减轻抗结核药物副作用,保证抗结核治疗方案的全程治疗,对于提高结核病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已引起临床医学界的关注.运用中西医治疗抗痨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收到一定的效果.现就其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苏锦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汤结合红霉素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中30例吸入普米克都保及口服激素、扩张支气管、抗生素应用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活血汤加减配合红霉素治疗30例(治疗组).6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哮喘症状评分、PEV1、PEFR、强的松日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汤结合红霉索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加味定喘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诊断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控释型茶碱舒弗美片100 mg/次,分2次早晚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定喘汤煎剂口服,日一剂,每日2次早晚口服.两组均15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的症状及体征变化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加味定喘汤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病人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改善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