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2705
  • 国内刊号:35-1185/R
  • 影响因子:0.36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福建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2001年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6年5期文献
  • 东莞市2010-2015年性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东莞市性病流行病特征及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东莞市2010-2015年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性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5年间东莞市共报告5种性病共91 139例,年均发病率184.54/10万,2013年高208.46/10万,2015年162.09/10万;5病种发病率依次为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病种构成:淋病40.3%、梅毒30.9%、尖锐湿疣18.0%、生殖器疱疹6.0%、沙眼衣原体感染4.9%.患者男女性别比0.89:1,20~39岁组高发(55.2%);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为主(36.5%);34个镇(区)中,年均发病率高为厚街镇(283.01/10万).报告病例实验室诊断占77.8%,报告准确度99.8%.结论 东莞市性病疫情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应加强政府在性病防控中的主导作用.

    作者:邓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龙岩市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探讨

    目的 了解龙岩市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试点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为全面推行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整理近年来武平县结防工作督导见闻,对其实施过程及其它各县试运行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结果 “定点医院”模式的初诊率和总体到位率高于均高于“疾控模式”;涂阴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率也较高,“定点医院”模式更有明显优势.存在问题:定点医院和结防机构衔接不顺畅,定点医院诊疗不规范,结防人员资质参差不齐等.结论 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疾控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协作,严格按方案和指南进行,同时也需政府主导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作者:李燕平;胡职权;陈石生;林小燕;曾水生;林文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将乐县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将乐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将乐县2008-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将乐县2008-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 793例,无重症和死亡.年均发病率144.22/10万,2014年发病率高(543.09/10万).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水南镇年均发病率高(377.55/10万);3~6月(53.9%)和10~12月(31.4%)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182.53/10万)比女性(102.35/10万)高;病例主要在<4儿童(90.9%),1岁组发病率高(3 765.27/10万);报告病例前3位是散居儿童(79.5%)、幼托儿童(18.6%)和学生(1.5%).病原检出率93.5%(130/139),其中EV71占61.5%,CoxA16占23.1%,其它肠道病毒占15.4%.结论 将乐县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地区性、时间性和人群差异,应加强防控,保障儿童健康.

    作者:温才金;李祖敏;王中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厦门市湖里区2007-2014年学校结核病疫情特征

    目的 了解学校结核病疫情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厦门市湖里区2007-2014年学校结核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湖里区2007-2014年共报告学校结核病病例154例,学生137例,教师17例;无聚集性疫情报告,以散发病例为主;学生病例中,外地与本地比值为1.7:1,多集中在17~19岁高中阶段(47.4%);3月和7月报告病例数较多,患者来自健康检查、因症就诊、转诊和追踪环节,诊断以涂阴肺结核为主(65.0%),涂阳肺结核占31.4%,治疗成功率为86.9%.结论 学校结核病报告病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疫情发病情况不容忽视,应加强教育部门与医疗部门合作,共同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作者:洪小冰;李学来;张峙纬;王珊珊;陈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丰泽区2010-2015年接种后过敏性皮疹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丰泽区2010-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中过敏性皮疹的发病特征,为预防接种后过敏性皮疹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2010-2015年丰泽区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皮疹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丰泽区2010-2015年共报告过敏性皮疹29例,报告发生率3.7/10万剂,25例过敏性皮疹终分类为异常反应(86.2%).男女性别比3.83:1;<1岁占48.3%、1岁占17.2%、2岁和3岁各占10.3%.发生在接种后≤1d的占93.1%.报告发生率前3位是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18.1/10万剂)、麻疹减毒活疫苗(13.4/10万剂)和水痘疫苗(4.7/10万剂).结论 异常反应多见过敏性皮疹,常发生于接种疫苗后24 h内的小年龄组儿童,需加强接种后24 h观察,规范预防接种后过敏性皮疹的鉴别诊断和监测分析.

    作者:颜红仪;陈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周宁县2011-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周宁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宿主动物种属构成及带毒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周宁县2011-2015年HFRS病例资料.监测宿主动物鼠类:笼夜法捕鼠,对捕获鼠种类鉴定后取肺组织进行HV抗原检测和分型,计算鼠密度及鼠带毒率.结果 周宁县2011-2015年HFRS年均发病率12.7/10万,10~12月秋冬季为发病高峰(61.1%),病例性别比2∶1,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全县9个乡镇7个有病例报告,浦源和狮城镇发病数占65.3%.共布笼8 750笼次,补获鼠类361只(室内321只,室外40只),鼠密度4.1%(室内5.8%,室外1.3%),带毒率6.7%(室内7.2%,室外2.5%);室内以褐家鼠(64.3%)、黄胸鼠(24.7%)为主,二者携带Ⅱ型病毒,室外以针毛鼠和社鼠为主(8.0%),黑线姬鼠携带Ⅰ型病毒.结论 周宁县出血热疫情仍处高位,应加大灭鼠力度,推广出血热疫苗接种.

    作者:林春;郭捷;徐庆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保山市MSM人群AIDS知识调查和HIV抗体监测结果

    目的 监测和评价保山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AIDS相关知识、行为及HIV流行状况,为行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保山市2012-2014年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对调查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保山市MSM人群AIDS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7.0%、98.0%和70.0%.安全套使用率:过去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使用率66.3%,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为66.4%;异性性行为以“在婚”者占比高60.0%(66/110).近1年接受过同伴教育的比例63.3%;HIV感染率平均为6.7%,重阳率75.0%.结论 2012-2014年保山市MSM人群AIDS知识知晓率不稳定,知晓与行为有差距;坚持使用安全套占比和近1年接受过同伴教育占比总体不高,需加大干预力度,提升干预效果,促进行为改变.

    作者:段生朝;杨家芳;刘丽;丁英;徐正翠;胡安艳;赵彩佐;董贤雅;李正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庆市垫江县1~29岁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垫江县1~29岁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评价疫苗接种效果.方法 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裴兴、太平两个乡镇377名1~29岁人群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同时调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垫江县1~29岁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60.7%,年龄越大、接种率越低;血清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2.4%、48.5%和5.8%;HBV感染率为18.8%;1~4岁组的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低于5~14岁组,明显低于15~29岁组,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对预防乙肝效果显著,及时、规范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HBV流行的关键措施.

    作者:吴作成;余东;谭小龙;黎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漳州市2012-2015年流感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漳州市2012-2015年流感的流行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漳州市医院、市中医院常规监测点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ILI)12.61万例,ILI%为3.7%;ILI占门急诊就诊病例的比例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ILI病例数0~岁组多(54.2%),≥60岁少(6.1%);发病高峰季节在冬季和夏季;ILI标本核酸阳性率15.0%(1 072/7 127).接种ILI的标本分离病毒阳性率39.6%(512/1 294);2011-2012年ILI%较高(5.6%);不同亚型中,BY与甲型H1N1阳性率较高;病毒型别变化频繁,各型病毒交替流行.结论 漳州市2012-2015年流感流行态势相对平稳,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前,<15岁及≥60岁人群应接种流感疫苗.漳州市H7N9流感有明显增加趋势,应加大职业暴露人群、禽类以及外环境的监测力度,提高人禽流感的预警能力.

    作者:陈秋虾;胡慧玲;卢晓惠;许美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658例寻常痤疮的影响因素及治疗调查

    目的 了解寻常痤疮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发病规律及合理疗法.方法 选取在南平市疾控中心门诊因皮肤病就诊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问卷调查,分析痤疮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治疗结果.结果 受调查者中1 658例(27.0%)曾患痤疮,其中男946例,女712例,性别比1.3∶1;平均(21.9±5.3)岁.用Pillsbury法分类,轻中度占72.4%,≥重度占27.6%;58.4%患者选择医院治疗;40.3%单纯用外用药物治疗,33.80%外用联合口服药物治疗;治疗<4周者占49.5%,4~8周占28.6%;对治疗满意者占49.8%.多因素分析显示,12~19岁、油性皮肤、每天睡眠<8 h、有痤疮家族史、焦虑抑郁、月经及排便不正常、嗜食辛辣者痤疮发生率高.结论 痤疮是由多因素作用引起的面部慢性炎症,临床在规范化分级治疗的基础上,还应进行健康教育,强调消除影响因素对预防复发的重要性,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作者:江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10例新发现HIV/AIDS患者首次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2015年部分新发现HIV/AIDS患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了解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变化,为AIDS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2015年在3个月内确证HIV抗体阳性的HIV/AIDS患者110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后采集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相对和绝对数量,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HIV/AIDS患者首次检测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456±232个/μL,其中<200个/μL 18例(16.4%),200~349个/μL 17例(15.5%),350~499个/μL 27例(24.6%);CD4+≥500个/μL 48例(43.6%).结论 我市HIV感染者发现较早,首次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量较高,免疫功能损伤程度较低.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AIDS的重要措施,早期发现感染者、及时随访及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对把握治疗时机,延缓AIDS进展,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琪;李欣;张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鹰潭市2009-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目的 了解鹰潭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鹰潭市2009-2015手足口病疫情数据,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鹰潭市7年来共报告手足口病10 579例,年发病率132.93/10万.发病呈明显季节分布,2009-2011年呈夏季发病高峰,2012-2015年出现夏冬季双高峰;年发病始终以月湖区高,各县区发病呈偶数年升高现象.男性发病率较高,性别比1.86:1;发病年龄主要在0~4岁(90.2%),以托幼和散居儿童为主;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性为主.病原学监测显示其他肠道病毒占比呈上升趋势.结论 鹰潭市手足口病呈高发态势,应扩大病毒检测类型,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控制手足口病流行.

    作者:宁远林;汪仕文;吴劲;赵云;汪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福建省4市2014年丙肝报告质量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病例报告的存在问题,为提高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抽查福建省丙肝网络报告数较多的4市10家医疗机构,核查2014年1~3月丙肝病例报告质量.结果 10家医疗机构1~3月共检出抗-HCV或HCV-RNA阳性360例,网络报告213例,报告率59.2%;抗-HCV阳性353例,报告239例,报告率67.7%;HCV-RNA阳性183例,报告147例,报告率80.3%.有134例报告了诊断分类,分类正确率50.0%;有134例报告了急慢性分类,分类正确率51.1%.结论 福建省丙肝病例报告存在漏报且分类正确率低等问题,建议出台网络直报工作指南,修订和完善诊断标准,加强丙肝诊断报告培训.

    作者:吴韶彬;张明雅;林丽;连巧龄;陈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南平城区2011-2015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南平市城区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为营养不良及肥胖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平市城区2011-2015年中小学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南平市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7%、4.7%、5.9%、5.5%、和6.2%,有逐渐上升趋势;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5.5%、13.9%、13.9%、14.7%和14.4%,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1%、7.0%、7.9%、8.4%和7.5%,均处于相对稳定水平;男生营养不良率、肥胖及超重率均高于女生;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结论 南平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营养不良和肥胖.

    作者:侯成利;文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泉州市2015年从业人员甲肝戊肝感染及ALT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泉州市从业人员甲肝和戊肝感染状况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情况,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到泉州市疾控中心办理健康证的从业人员采集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甲肝病毒抗体(抗HAV-IgM)、戊肝病毒抗体(抗HEV-IgM);用氧化酶法检测ALT.结果 泉州市2015年共检测各类从业人员19 857人,抗HAV-IgM检出率0.04%,抗HEV-IgM检出率0.11%,抗HEV-IgM检出率较高;阳性者ALT均<40 IU/L,ALT异常率1.8%.结论 2015年泉州市各类从业人员的甲肝和戊肝感染率较低.对ALT异常者应及时治疗,以降低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风险.

    作者:龚彩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带污染尿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白带污染尿对Sysmex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医院门诊女性白带标本100份,正常尿液100份,以10 mL尿液加0.20 mL白带混匀作为白带污染尿,同时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和尿沉渣镜检分析.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WBC、EC和BACT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3%、98%和95%.以镜检法为基准,UF-500i尿沉渣分析仅检测WBC的敏感性97.8%,BACT、EC、YLC的敏感性均为100%;但假阳性值:WBC为55.6%,EC为28.6%,BACT为50.0%,YLC为4.5%,SRC为63%,RBC为7%.有95%的白带污染尿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均可发现结果异常,但应注意假阳性问题.结论 白带中的细菌、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酵母样真菌等有形成分是造成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女性尿液结果假阳性的大干扰因素.

    作者:叶启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明市新发现麻风病54例临床与病理特征

    目的 分析三明市2003-2015年新发现麻风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避免畸残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发现的54例麻风病例资料.结果 三明市麻风病例数逐年下降,疫情较稳定.54例中,少菌型25例(46.3%),多菌型29例(53.7%),25.9%有明确的家族史;病例性别比为5∶1,农民占88.9%.病例发现方式:皮肤科门诊占68.5%、线索调查占29.6%、病人家属体检发现占1.9%;首诊为麻风病占27.8%,误诊为其它皮肤病占72.2%.临床表现以皮肤及神经损害为主,特别是多菌型皮损严重,Ⅱ级畸残率18.5%.77.8%(42例)的病例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改变典型,有临床诊断意义.结论 临床医生应加强麻风病知识培训,特别是对麻风病皮肤和神经损害特征的认识,重视组织病理学检查,减少误诊,避免发生麻风畸残.

    作者:张云;伍显明;张良;张群英;熊斌;范垂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后子宫内翻4例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子宫内翻的识别和临床处理,减少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05-2015年收治的子宫内翻病例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分型、处理方法和预后.结果 10年共收治4例;患者26~31岁;初产3例,经产1例;4例产后均出现剧烈腹痛伴产后出血,均为急性子宫内翻Ⅲ度;2例行硬膜外麻醉下手法复位,另2例盐酸哌替啶注射后手法复位,4例均复位成功;3例痊愈出院,1例并发希汉综合征.结论 早诊断、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及时手法复位、积极抗休克,可减少子宫内翻严重并发症.

    作者:郑亮慧;刘照贞;张宇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福州儿童医院2013-2015年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2 468例痰标本,按相关标准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468份痰标本共分离出致病菌991株(40.2%),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6.0%,革兰阴性菌占59.9%,真菌占4.0%.常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17.9%、金黄色葡萄球菌16.3%、肺炎克雷伯菌15.2%、大肠埃希菌14.6%、流感嗜血杆菌7.3%、鲍曼不动杆菌4.7%、铜绿假单胞菌4.1%.药敏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94.4%,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均≥30%;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30.5%~59.6 %;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三代头孢类、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27.7%~34.0%.结论 临床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应根据病原及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方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仪HISCL-5000检测HBsAg评价

    目的 通过性能验证来评价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仪HISCL-5000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临床使用的可行性.方法 用HISCL高敏发光系统检测质控品评价其重复性、检测一系列低浓度样本评价小检测限、与雅培的ARCHITECT i2000(AR2)比较,评价HISCL系统的可用性.结果 日内重复性的变异系数(CV) HBsAg为1.61%~1.72%,日间重复性(CV) HBsAg为0.920%~2.06%,低检测限为0.0076 IU/mL,高于产品说明书记载的检测灵敏度.307份血清样本HBsAg检测,与AR2比较,定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在参考区间范围内定量值的R2 =0.993.结论 HISCL性能良好,检测时间短,检测HBsAg的结果可用于乙肝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

    作者:徐莉;张明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为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并发症的发生,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 将112例采用动静脉内瘘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钝针扣眼穿刺法(观察组)和传统方法穿刺(对照组)各56例.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按压止血时间、患者疼痛度和血管瘤生成率.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98.9%)较对照组(92.0%)高;穿刺点的渗血发生率(0.03%)、按压止血时间(10.1 min)、患者疼痛度(1.1)、血管瘤形成(0)较对照组(2.96%、21.6 min、1.6、62.5%)较对照组低.结论 钝针扣眼穿刺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处渗血,缩短拔针后止血时间,减少血管瘤的形成,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丽华;程颖;陈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维超声联合彩超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的价值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孕妇,产前二维超声联合彩超像图特征和表现.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彩超对该类孕妇胎盘植入产前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共纳入209例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孕妇,病理确诊胎盘植入38例,其中产前二维联合彩超诊断有31例,7例超声未确诊,2例产前二维联合彩超诊断胎盘植入,但是病理未确诊.二维超声联合彩超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的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98.8%、阳性预测值为93.9%、阴性预测值为96.0%.诊断符合率为95.7%.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彩超对产前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可作为临床筛查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杨珉珉;刘敏;陈艳;何甦晖;曾丽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引产方式探讨

    目的 分析比较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死胎、胎儿畸形、计划外怀孕等特殊情况下的引产方式,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引产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引产的方式分为两组:A组29例首先接受双侧UAE,UAE后2h内接受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口服;B组25例接受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口服.观察2组患者的分娩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月经恢复时间等.结果 A组出血量<B组;A组分娩时间>B组;A组术后发热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均高于B组;两组月经恢复时间类似.结论 UAE可减少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过程中的出血,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琳;刘照贞;刘达宾;林晟;黄丽萍;郑亮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漳州市45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探索应对方法.方法 对漳州市2014年1~6月份发现的454例初治涂阳治疗满1年的病历进行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后退法),观察性别、年龄组、职业、户籍、地区和药品类型等因素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454例患者抗结核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20.3%,其中肝功能损害发生率11.7%.肝功损害率较高的为男性、35~49岁者和沿海患者.结论 防止和减少沿海地区中年男性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是减少抗结核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控制初治涂阳肺结核疫情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智清;汤锦文;张添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比较产后糖代谢正常组与异常组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5年产后6~8周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后门诊行糖耐量检查的GDM孕妇888例,分析其产前检查、分娩及产后随访的临床资料.结果 888例中,产后糖代谢正常687例(77.4%),异常201例(22.6%),其中糖尿病24例(2.7%)、空腹血糖受损4例(0.5%)、糖耐量受损142例(16.0%).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年龄、孕次、孕早期空 腹血糖、甘油三酯、孕期(24~28周)糖耐量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较正常组高;两组孕妇的产次、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早期胆固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后6~8周,有22.6%的产妇仍存在糖代谢异常;孕早期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孕期糖耐量较高、糖化血红蛋白高等是产后糖代谢异常组的主要特征.

    作者:林娟;马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前筛查联合产前诊断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血清学筛查联合系统超声检查及介入性产前诊断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807例孕妇为高危组,低风险的1 614例孕妇为低危组.高危孕妇接受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所有孕妇18~24周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每例孕妇随访至胎儿出生.结果 高危组出生缺陷发生率9.1%(73/807),高于低危组3.9%(63/1 614);高危组出生缺陷73例,产前诊断59例,检出率80.8%,分别为系统超声检查诊断各种缺陷47例,胎儿染色体异常19例(其中7例胎儿超声结构畸形).结论 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病例,出生缺陷发生率高.血清学筛查联合系统超声检查、介入性产前诊断是出生缺陷干预有效手段.

    作者:郑翠仙;林元;陈小梅;曾凡湘;翁云钦;林芝兰;修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经典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研究

    目的 比较慢性泪囊炎患者鼻腔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鼻腔支架留置与经典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疗效.方法 将2014-2015年白内障复明工程筛查出的慢性泪囊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行EES-DCR加鼻腔支架留置,对照组行经典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比分析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各3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EES-DCR+鼻腔支架留置术有效率94.4%(34/36),经典吻合术有效率97.2%(35/36),两术式临床疗效差异不大.主观感受调查,EES-DCR组比经典组术后疼痛程度轻、疼痛时间短、手术满意度高.结论 鼻腔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鼻腔支架留置与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有效率差别不大,手术安全稳定,但泪囊鼻腔吻合术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及患者痛苦,不会引起面部瘢痕,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钟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治疗的18例AFLP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均在诊断或高度怀疑AFLP的24 h内终止妊娠(剖宫产16例,顺娩2例),经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同时采取孕期预防、立即终止妊娠、出血护理、DIC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护理、肝性脑病护理、预防感染和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患者均抢救成功并痊愈,娩出胎儿存活率100%.结论 AFLP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且凶险,应重视早期诊治,一旦高度怀疑或确诊,应尽快终止妊娠并采取各项救护措施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潘子立;林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17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闽东医院呼吸内科2012-2014年送检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分离的217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对12种抗生素耐药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送检标本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217株,其中痰标本占76.0%(165/217),非痰标本占24.0%(52/217).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耐药率总体上升.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耐药较严重.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常引起呼吸道感染,医院应重视抗生素使用管理,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使用.

    作者:肖秀飞;郭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背逆行静脉穿刺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手背逆行静脉穿刺在老年患者的应用,提高手背浅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取122例顺行静脉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分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用逆行与顺行穿刺方法,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渗出率参数.结果 实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3.5%)高于对照组(78.3%);实验组的药物渗出率(8.1%)低于对照组(23.3%),且不影响血液回流和输液的顺利进行.结论 用逆行穿刺术输液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输液不适,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其成功率和渗出率均明显优于顺行静脉穿刺,具有积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周伟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症状体验调查

    目的 调查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症状体验的特点,为老年科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连续抽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福州及泉州市2家三甲医院住院的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用MSAS症状评估量表,调查患者的症状体验特点.结果 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主要症状是缺乏活力、食欲消失、恶心、体重下降、脱发、口干、呕吐、疼痛和悲伤感,症状发生率均>60%,其频繁及严重程度给患者带来较大困扰.MSAS症状评估量表评分:生理症状(0.94±0.39),心理症状(0.57±0.38)、总困扰指数(0.74±0.35),MSAS总分(0.69±0.25).结论 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主要症状体验,给患者带来较大困扰.临床上可采取相应措施对症状进行干预改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吕心阳;肖娓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470例孕妇糖化血红蛋白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70例孕妇分为GDM组(100例)和正常孕妇对照组(470例),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检测HbA1C,绘制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DM组HbA1C (5.35±0.4)%高于对照组(5.03±0.3)%.ROC曲线分析表明,曲线下面积为0.78,以HbA1C 5.2%作为诊断GDM的佳切值(cut-off值).结论 HbA1C 5.2%是诊断GDM的佳cut-off值.HbA1C<5.2%可初步排除GDM,或表明GDM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血糖联合HbA1C检测,可更好地对GDM进行筛查和血糖监控.

    作者:李云;陈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晋江市学生肺结核153例分析

    目的 分析晋江市近年学校结核病发病特点及治管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4年登记的学生肺结核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晋江市2010-2014年学生结核病占全市活动性肺结核报告数的2.6%(153/5 829),涂阳率28.1%(43/153).患者年龄6~23岁,平均17.3岁,性别比1.2∶1;患者大多有咳嗽(52.3%),发热、胸痛(各占19.0%)较常见;因症就诊占70.6%.各学段年发病率:高中65.1/10万、初中15.1/10万、小学1.3/10万.病例均较顺利完成全疗程,涂阳治愈率100%.结论 晋江市学校肺结核发病较多,高中、初中为好发年段.学生治疗依从性较好,坚持规范治疗大多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丁健全;柳东时;杨雅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福州地区2009-2014年腹泻儿童轮状病毒特征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在福州地区腹泻儿童中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2009-2014年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标本,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RT-PCR法确定基因型别.对G9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的VP7基因全长测序及进化分析.结果 福州地区腹泻儿童轮状病毒高峰期在10~12月,呈单峰流行态势.G9轮状病毒在2011年后成为福州地区优势流行型别,毒株VP7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92.5%~100%,毒株间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分析都属于G9第3亚型.结论 G9轮状病毒在福州地区流行强度逐渐加强,目前已成为优势流行型别.毒株同源性高,属G9型3亚型.

    作者:吴冰珊;翁育伟;陈凤钦;张云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龙岩市2015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龙岩市2015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发病情况及感染来源进行分析,应用血培养、血清试管凝集试验和RT-PCR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共发现5例布鲁氏菌病例,血清抗体滴度均≥1:800;对5例可疑病例进行布鲁氏菌分离培养,分离到2株羊种布鲁氏菌;对4例可疑病例血浆样本及血液增菌培养物进行RT-PCR检测,1例布鲁氏菌阳性.结论 2015年龙岩市5例布鲁氏菌病疫情,因养殖户接触病羊导致感染.

    作者:罗招福;吴水新;何春荣;曹春远;陈前进;陈海滨;廖琳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厦门地区17株B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测序分析

    目的 了解2015年厦门地区17株B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序列特征.方法 利用高通量测序对17株B型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分析基因进化特性.结果 成功获得17株B型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其中Yamagata系病毒16株,Victoria系病毒1株.与WHO推荐的疫苗株B/Massachusetts/2/2012比较,Yamagata系病毒的HA和NA氨基酸序列均发生了变异.结论 厦门地区人群中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在逐渐发生变异,HA和NA基因序列部分位点与疫苗株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其抗原性发生改变.

    作者:张荣秋;蒋丽娜;沈惠燕;李莉;黄建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泌尿系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警示因素研究

    目的 探索社区泌尿系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警示因素.方法 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社区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病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警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106例,产ESBLs组68例,非产ESBLs组38例.对两组的7个方面共45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有留置尿管史、在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抗生素、血常规白细胞≥15.0×109/L、贫血和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和泌尿系统手术史为泌尿系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警示因素.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尿管留置,纠正贫血,以减少社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对有警示因素的患者,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医院内传播和扩散.

    作者:陈夏容;张华平;曾秀玉;黄东红;潘少敏;黄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龙岩市2015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龙岩市碘缺乏病防治状况,为制定“十三五”地方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按《福建省碘盐监测实施细则》方法采样,直接滴定法检测盐碘含量;按WS/T 107-2006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浓度;触诊法检查甲状腺肿大情况.结果 共检测居民食用盐2 100份,合格碘盐食用率96.0%(92.7%~97.3%),盐碘中位数24.4mg/kg;707名孕妇家庭食用盐,合格碘盐食用率96.7%(93.1%~100%),盐碘中位数24.3mg/kg.检测1 409名8~10岁儿童尿样,尿碘中位数209.3 μg/L(178.9~249.1 μg/L),有4个县100~200 μg/L,3个县200~250 μg/L;707名孕妇尿碘中位数132.0 μg/L(119.6~143.6μg/L),<100 μg/L占31.1%,<150 μg/L占58.8%.1 415名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0.7%.结论 龙岩市新标准碘盐普及较好,8~10岁儿童碘营养充足,孕妇碘营养不足,需要采取其他补碘措施.

    作者:陈庆平;陈建安;周志鹏;陈惠琴;陈建森;池雪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南安市2013-2015年游泳池水卫生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南安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5年采集南安市41家游泳池水样191份、浸脚池水样22份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南安市2013-2015年游泳池水总合格率38.2%,3年合格率分别为19.3%、62.3%和46.0%;成人与儿童游泳池水总合格率分别为42.3%和29.5%;检测项目合格率低的是游离性余氯(63.9%).结论 游泳池水合格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游离性余氯,应强制各游泳场所配备余氯检测仪或试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消毒剂的投放.

    作者:吕雅玲;黄清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工频电磁场对人群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目的 了解高压输变线的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人群血清中微量元素变化.方法 选择某地500 kV超高压输变线廊途经的3个村为调查点,以高压输变电网垂直线水平距离≤20 m区域内人群259人为实验组,水平距离>100 m人群148人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人群体内的钙、镁、铜、铁、锌含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人群室内电场和磁场强度均未超过国家相关环境评价标准,两组人群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工频电磁场对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影响,与暴露强度、时间、距离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明小燕;余青;杨勇;杨财平;李燕;李有军;裴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惠州市2011-2015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惠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和变化趋势,保障消毒管理有效持续开展.方法 依据GB 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结果 2011-2015年共监测各类样品46 840份,检测总合格率93.6%.各监测项目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消毒液(96.9%)、反渗水(96.6%)、物体表面(94.7%)、医疗器材(92.5%)、内镜(92.3%)、医护人员手(92.2%)和手术室空气(82.7%),致病菌未检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市级及以上>县(区)级>镇级.结论 惠州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整体水平较好,但空气合格率较低.应提高重点部门空气消毒质量,采用新消毒方式如空气循环消毒机、洁净技术等,并加强专人维护.

    作者:罗茜;包敏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明市三元区2010-2015年公共场所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三明市三元区公共场所公共用具消毒情况,为卫生监督执法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和检测方法,对辖区内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具及室内空气的物理因素、细菌总数进行检测.结果 三元区2010-2015年公共场所检测合格率依次是:2011年92.9%、2014年86.3%、2015年85.0%、2012年84.1%、2010年79.2%、2013年78.7%;公共用具合格率依次是:毛巾98.0%、床上卧具95.4%、恭桶86.6%、洗浴盆85.7%、杯具72.0%.房间内空气风速、CO2%及CO含量合格率每年均为100.0%;细菌总数(79.8%)、气湿(72.2%)、噪声(64.0%)、照度(49.3%)、温度(26.4%)合格率间差异显著,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 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督,科学管理,提高公共用具、室内物理因素及细菌总数合格率.

    作者:肖晓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泉州市饮用水卫生监测与预警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建立健全泉州市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和预警平台,早期发现、控制和消除饮用水不安全因素,提高水安全水平.方法 用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分析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等方法,开展公共卫生策略研究,探明泉州区域内城乡饮用水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结果 科学构建了饮用水风险评估与预测-信息报告与反馈-信息利用-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集成体系.实验室水质检测能力从35项提高到102项.结论 实现泉州市城乡饮用水影响因素动态监测、分析和预警,用于指导制定水源保护、饮水安全规划、城市供水网络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为饮水安全常规监测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郭庆奋;洪思让;陈小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福建省2009-2014年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分析

    目的 分析福建省2009-2014年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发展状况,为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信息.方法 收集全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监测调查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 2009-2014年,福建省妇幼保健机构省、市、县(区)的卫技人员数、医师数、护士数与保健科室人员数均呈增长趋势,总体上市级增长较慢,与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要求比较,有29.5%市县级机构医护比未达1∶1,护士人数不足;学历与职称也有明显提升,各级机构≥本科学历、≥中级职称人员占比均上升,但高级人才多集中在省市级.结论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黄艳红;薛小凌;黄欣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

    目的 为使参加应急救援的人员能正确选用个人防护装备,大限度地保护应急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方法 查阅资料、设备对照及对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不同的环境、不同类型的毒物其防护措施等级和标准不同.结论 应急救援中个人防护相当重要,加强培训和演练是应急救援之本.

    作者:林锦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水中硫酸盐离子色谱法和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水中硫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和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热法检测结果差异,探讨硝酸根(NO3-)对2种方法的影响.方法 对64个实验室离子色谱法和34个实验室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对NO3-进行干扰实验.结果 离子色谱法和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硫酸盐检测结果有差异:均值浓度较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值浓度较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离子色谱法和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的差异主要来自NO3-的影响,硝酸根使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硫酸盐的结果偏高.

    作者:倪雅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福建省丙型肝炎疫情及控制研究进展

    目前丙型病毒性肝炎呈全球流行趋势,流行状况有地域差异.近年来福建省丙肝报告发病率虽低于全国水平,但报告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流行地域分布不均.静脉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探索与分析丙肝流行特征,可为制定本省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就福建省丙肝的流行状况、特殊人群的流行状况及防控措施等进行综述.

    作者:连巧龄;陈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隆回县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调查处置

    目的 了解2015年隆回县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原因和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疫情.结果 共发病20例,罹患率为7.7% (20/260);病例分布在3个班级,罹患率分别为22.2%(10/45)、18.9%(7/37)及6.4%(3/47).男生8例(8/145,5.52%),女生12例(10.4%,12/115).从首例至后1例历时29天.经实施严格晨午检、隔离患者、环境消杀和健康教育等措施,疫情有效控制.结论 加强晨午检,重视疫情报告,提高疫苗接种率,是学校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桃叶;陈湘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一起幼儿园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调查

    目的 通过对一起幼儿园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调查,明确病因以及采取各项防控措施,控制了疫情.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及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和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有18人发病(均为幼儿),集中在小2班和小1班,罹患率15.5%(18/116).患儿均有呕吐,伴腹痛16例(88.9%),发热4例(22.2%),无腹泻.男童10例(17.9%)和女童8例(13.3%)发病类似.从不同发病幼儿8份标本中(呕吐物5份,肛拭子3份)检出2份诺如病毒(G2型)核酸阳性,确证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疫情.结论 本次疫情的传播与未及时发现首例病例、查明病因有关;幼儿呕吐物和污染环境未及时彻底消毒引起聚集性感染.

    作者:杨继超;李金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南昌市青山湖区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方法 在随机抽取的4个社区中,每个社区随机抽取50人为研究对象开展基线调查,用“集中强化+行为参与”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进行为期两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再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青山湖区流动人口健康理念与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健康技能掌握率在干预活动前分别为29.3%、19.8%和20.8%;干预活动后分别为71.0%、70.5%和69.5%,3个方面均明显提高.结论 在社区流动人口中应用“集中强化+行为参与”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

    作者:吴瑾辉;杨盈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上杭县2013年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上杭县2013年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法(PPS法),对上杭县监测点3个样本乡镇6个村的15~69岁的常住人口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率99.6% (269/270),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8.2%,其中学历大专/本科者高(23.3%),不识字/少识字者低(4.8%);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者的高(17.4%),农民低(3.6%).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职业是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上杭县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文化程度低及职业为农民的人群是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对象.

    作者:马斌;李德星;戴雪红;曾素平;赖秀连;李根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本土化方法探索

    目的 探讨泉州市鲤城区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本土化的方法.方法 在社区老年学校的健康教育中,把本土文化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健康教育因材施教,课件认真推敲,有效普及保健防病的知识.结果 调查2 000名学员,课后满意1 910人,满意率达到95%以上.健康教育本土化能切实提高老年人的卫生知识水平,促使他们建立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受到社区老年朋友的普遍欢迎.结论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本土化,有利于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升授课效率.

    作者:洪文治;董安顺;王银才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