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乳房穴位艾灸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产后缺乳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n=60)和B组(n=60),A组给予艾灸膻中穴、足三里、乳根,B组给予通乳颗粒治疗,所有产妇均给予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及心理鼓励.结果 A组平均泌乳的初始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产后第1d、第3d、第5d的泌乳量和乳房充盈情况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后乳房穴位艾灸可加快产后缺乳产妇的初始泌乳时间,提高产后泌乳量,效果明显优于通乳颗粒治疗.
作者:余满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可达龙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血透)患者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透伴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可达龙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可达龙联合稳心颗粒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发生率为8.00%,对照组发生率为4.00%,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采用可达龙联合稳心颗粒口服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伴心房纤颤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降低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复发率,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作者:林宏海;蔡仕锴;杨心广;张晓燕;陈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掌侧钢板固定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我科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3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5个月,疗效按cooney评分标准优26例,良8例,可2例,差1例.结论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钢板固定治疗疗效的可靠性,配合恰当的腕关节功能锻炼,可取的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为夏;廖忠林;程兆佳;钱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12月28日上午,江西省医学会80周年纪念学术大会在南昌隆重召开. 省人民政府谢茹副省长对会议发来贺信并作出批示,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丁晓群出席会议并作讲话.省医学会副会长时军主持会议;程晓曙副会长致开幕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敏宣读谢茹副省长的贺信;方晓会长代表省卫生经济学会向大会召开表示了祝贺;中华医学会科普部部长唐芹到会祝贺、讲话;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孙卫民,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专职副主任罗良意,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传美,省纪委监察厅驻省卫生计生委副厅级纪检员、监察专员汤卫平,赣南医学院院长刘潜,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医学部书记、主任李葆民,省医学会历任及现任副会长魏云峰、洪鹰、冯海燕、戴育成、魏家凤、易敬林、陈伟高等出席大会.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抑郁对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入组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老年(年龄≥60岁)结直肠癌术后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出院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自评,将入选者分为单纯肠癌术后组(SDS<50分),肠癌术后合并抑郁组(SDS≥50分)两组,随访1年,记录其死亡情况.比较两组1年病死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单纯肠癌术后组死亡3例,1年死亡率为1.57%(95%CI:1.25%-6.22%),肠癌术后合并抑郁组死亡5例,1年死亡率为7.07%(95%CI:3.75%-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单纯肠癌术后患者,肠癌术后合并抑郁患者1年死亡率的OR值为3.35,(95%CI:2.01-7.17,P=0.039).结论 抑郁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磊;钟武;叶善平;方传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我科自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骨折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60-86岁,平均68.5岁.骨折愈合后测量骨折临近关节活动度.结果 患者术后获4-18个月(平均8.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发生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患者术后邻近关节活动度测评如下:优24例,良8例,一般2例.结论 微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结构设计合理,大限度地保留骨折部的血运,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术后恢复快、骨折并发症少等优点,其可操作性强,有利于骨折的顺利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程兆佳;廖忠林;张学来;赵为夏;曾志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00例展开研究,观察分析患者的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 10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共分离出142株病菌,包括36株(25.35%)革兰式阳性球菌、97株(68.31%)革兰氏阴性杆菌和9株(6.34%)真菌.在革兰式阳性球菌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和舒巴坦均有较高的耐药率;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主要表现为革兰氏阴性菌,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
作者:唐旭;陈运超;李小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老年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使用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或多西紫杉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集老年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病例60例,其中治疗组为培美曲塞+顺铂联合化疗30例,观察组为多西紫杉醇+顺铂联合化疗30例;比较2组化疗2周期后评价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客观缓解率(CR+PR)33.33%,疾病控制率(CR+PR+SD)70%,观察组客观缓解率30%,疾病控制率7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Ⅲ和Ⅳ度白细胞减少率为6.67%,Ⅰ+Ⅱ度食欲减退率33.33%,观察组Ⅲ和Ⅳ度白细胞减少率26.67%,Ⅰ+Ⅱ食欲减退率6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与观察组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至2017年7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8.0个月,1年生存率为36.6%,观察组分别为7.4个月,33.3%,两组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相当,但培美曲赛安全性更为理想,患者耐受性更好.
作者:邱华平;李鹰飞;查国华;龙剑;郑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在小儿胃镜检查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60例2-8岁行胃镜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D组)给予丙泊酚,试验组(S组)给予丙泊酚+舒芬太尼;术中视情况间断推注丙泊酚维持.记录两组患儿检查过程中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及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满意度、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前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查过程中S组生命体征较D组更稳定,喉痉挛、术后躁动方面低于D组,麻醉满意度高于D组.结论 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胃镜检查中,能够与丙泊酚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比单独应用丙泊酚更安全、有效.
作者:章征兵;万彩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骨水泥增强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30例采用普通PFNA治疗,30例采用骨水泥增强型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部分负重时间及末次随访HSS评分,评估两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结果 骨水泥增强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骨水泥增强组术后开始部分负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骨水泥增强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传统PFNA及骨水泥增强型PFNA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转子间骨折均可获得较为满意临床疗效,增强型PFNA更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地负重,且可降低术后内固定失败风险.
作者:曾秋涛;赵洪斌;林勇;柯迪峰;刘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南康区2001-2015年新发麻风病人资料.方法 用回顾性方法对南康区2001-2015年所有新发麻风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康区2001-2015年累计发现麻风28例,传染来源不明者占67.86%,家内传染的21.43%;发现方式以综合医院和乡村医生报病为主(78.57%);病例首诊误诊17例(60.71%),平均误诊次数3.12次;病程短1月,长55年,平均86.14月;延迟期≤2年者8例(28.57%),>2年者20例(71.43%);Ⅱ级以上畸残9例,占32.14%.早期病例比例逐年下降,畸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南康区麻风呈低流行状态,近10年新发病例延迟期较前延长,畸残发生率升高,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作者:张升伟;李芳英;李泽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下肢长管状骨折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下肢长管状骨折患者86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GA组和CSEA组各43例,GA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CSEA组采用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和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切皮、骨性操作、缝皮3个时段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SEA组中肺部感染率和肺呼吸衰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G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年龄以及麻醉方式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CSEA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G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中两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全身麻醉,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可以明显降低下肢长管状骨折患者的术后肺部并发症和麻醉并发症.
作者:肖鸣;肖根桢;刘建庭;许群峰;赖国琳;刘志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T2DM)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后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192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96例,对比组开展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由专业药师进行药学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的控制效果,并评测两组用药依从性,掌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FPG、2hPG水平整体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优良率为97.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均分别优于对比组的79.2%、9.8%(P<0.05).结论 在社区对T2DM患者用药治疗中开展药学干预,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率,确保用药效果,更好地控制血糖,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廖国杭;王翠捷;丁水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儿末节断指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2010年5月至2017年9月对20例小儿末节断指进行了再植,男15例,女5例,年龄在5个月-4岁,平均年龄16.5个月,10例甲根部,7例远指间关节,3例指尖部.结果 18例成活,2例坏死,18例成活中,10例未出现血运变化,2例出现动脉危象,6例出现静脉危象,经积极处理后,血运转正常;2例坏死病例,1例为甲根部离断,无可吻合静脉,术后反复出现静脉危象,经探查、放血等积极治疗均无效,坏死;1例为指尖部原位缝合,术后第5d远断端发黑坏死.结论 小儿断指尤其是末节断指又属于较特殊的一类,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评估以及恰当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的积极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熊辉;廖忠林;邓小兵;邓刚清;刘克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主动引流在预防急诊开腹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我们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共进行开腹手术240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120例)和研究组(120例),研究组将硅胶管置于腹膜外肌层下及脂肪层下,外接负压引流球,持续负压引流,并常规逢合,对照组仅用常规方法缝合切口.结果 研究组仅有3例(占2.5%)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有36例(占30%)出现切口感染,其中死亡6例(占5.0%),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引流在预防急腹症手术切口感染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而且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有效,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振玉;曹园平;李修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4年1月-2017年8月期间进入我院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54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观察组25例),行开腹肝切除术(对照组29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160.45±23.33)min、术中出血量(150.65±11.34)ml,观察组手术时间(230.46±34.08)min、术中出血量(341.35±20.68)ml,对照组要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3.71±0.69)d、首次经口饮食时间(4.19±0.72)d,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52±0.48)d、首次经口饮食时间(2.33±0.49)d,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与手术优良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临床效果接近,患者恢复快,可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詹文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利肺胶囊联合舒利迭对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胞因子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2例,对照组78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利肺胶囊联合舒利迭,对照组给予舒利迭,观察两组在临床疗效以及细胞因子(MMP-9,TIMP-1)以及氧化应激(SOD,MDA)等指标改变.结果 利肺胶囊联合舒利迭能缓解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临床症状、降低MMP-9以及TIMP-1表达,同时还能缓解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氧化应激状态(P<0.05).结论 在常规吸入舒利迭治疗基础上,加用利肺胶囊有助于改善AECOPD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氧化/抗氧化失衡,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俊芳;刘春云;肖新发;罗一钧;龚享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高龄患者外科手术边缘时间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我院各外科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负面情绪、自护能力、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SDS、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通路脱出、引流管脱出、误吸、术后出血及坠床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护理模式能有效评估、预防和处理高龄手术患者边缘时间的潜在风险,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大限度保障高龄手术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戈阳华;胡著云;李晓娥;饶晓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孔镜微创减压+液态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26例(30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孔镜微创减压+液态人工骨植骨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嘱患者来院复查就诊,详细询问患髋疼痛情况、活动功能,复查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以评估股骨头坏死是否进展.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平均16个月的随访,术后末次随访6个髋为优,16个髋为良,4个髋为可,4个髋为差,术后优良率为73%.有5个髋出现股骨头塌陷,其余股骨头较术前无明显加重.结论 应用孔镜微创减压+液态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临床改善明显,但远期效果尚不明确;本方法可以作为临床新方法供同行参考.
作者:范少勇;周明;陶志强;吴庭胜;候慧铭;于江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7年间29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行经皮肝穿后的病理结果和诊断情况.结果 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29例患者经肝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率达77.8%.其中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10例(34.48%),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4例(13.79%),胆汁淤积性肝病3例(19.34%),血色素沉着病2例(6.90%),EB病毒相关性肝炎2例(6.90%),肝淀粉样变性1例(3.54%),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例(3.54%).6例患者未确诊(20.69%).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诊断,应首先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可能性.本研究为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的诊断提供了线索,对临床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珂;吴振平;邹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中药参芪合剂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0至2017年6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成人(>16岁)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共61例,随机分成病例组30例(中药辅助治疗组)及对照组31例(单纯抗真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按2010年美国IDSA隐球菌病诊治指南,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诱导治疗,病例组加用中药辅助治疗,中药参芪合剂药方为金银花20g、黄芩15g、黄芪30g、苦参15g、蛇床子30g,每日1次.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28d、60d留取脑脊液,比较2组患者脑脊液隐球菌计数、IFN-γ和TNF-α浓度的差异,分析中药参芪合剂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并研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病例组隐球菌计数(个/uL)于治疗14d(10.26±2.25 vs 12.35±2.86,P<0.01)、28d(5.65±1.37 vs 8.62±2.28,P<0.01)、60d(3.56±1.65 vs 5.68±1.76,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随治疗干预,病例组脑脊液IFN-γ浓度(pg/ml)逐渐上升,并且在治疗14d(25.32±4.38 vs 20.12±2.65,P<0.01)、28d(28.84±3.16 vs 20.56±2.76,P<0.01)、60d(30.65±2.26 vs 20.74±2.64,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浓度(pg/ml)在治疗28d(30.26±5.12 vs 23.61±3.86,P<0.01)、60d(30.65±2.26 vs 23.96±4.12,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外周血CD4+和CD8+淋巴细胞计数(个/μl)在治疗28d(412.96±40.82 vs 380.69±43.28,P<0.01和613.46±60.83 vs 575.54±61.75,P=0.02)、60d(424.68±45.23 vs 382.24±44.67,P<0.01和625.86±41.33 vs 570.87±62.54,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参芪合剂可用于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有利于隐球菌的快速清除,改善临床症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通过免疫调节机体产生IFN-γ和TNF-α等细胞因子,增强机体的抗隐球菌能力.
作者:况卫丰;陈小琪;秦小妹;肖绍武;黄萱;张齐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不同手术路径在对右肺上叶病变时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胸腔镜右肺上叶病变切除的患者90例,根据手术过程中不同的手术路径分成3组,A组为传统手术路径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B组为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C组为改良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这3组90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后病理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清扫淋巴结组数和个数、术中中转开胸率、术后前3d胸腔闭式引流管总引流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拔除胸腔镜闭式引流管天数以及术后住院天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术后拔除胸腔镜闭式引流管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⑴改良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与传统手术路径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相比,在治疗右肺上叶病变上拥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且在治疗的有效性方面也能达到传统手术路径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效果.⑵改良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对右肺上叶的肺部病变的治疗上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邹晟;刘升;张蔚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妊娠是一个特殊时期, 母体与胎儿系同一环境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的独立个体, 妇女妊娠期用药关系到母体及胎儿安全. 临床药师在产科开展药学服务十分必要. 现就我院产科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丽丽;黄荳;李伟;罗琳;张玲;罗晓红;李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脊髓损伤后患者抑郁发生状况.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arary数据库中有关脊髓损伤后患者抑郁率状况的文献.Q统计量及I2评估研究结果的异质性;漏斗图及Begg检验评估发表偏倚风险;异质性来源的探索采用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文献质量评价应用AHRQ清单或NOS清单.统计软件应用Stata 12.0软件.结果 经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16篇文献(17个研究),包含脊髓损伤患者65452例,其中诊断为抑郁患者17407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2.9%(95CI:20.5%-25.4%;Z=18.07,P<0.001).亚组分析显示美国地区脊髓损伤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3.5%(95%CI:20.9%-26.2%).漏斗图和Begg检验显示无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结果稳健性较好.结论 脊髓损伤后患者抑郁疾病患病率较高.
作者:鄢茵;童华章;管细红;董永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凶险,孕妇及围生儿死亡率高. 其中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yper lipidemic pancreatitis,HLP) 是重症胰腺炎的主要原因,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病因中所占比例逐年增高, 严重危害母胎生命安全. 本文报导了1例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疗经过, 并就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等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万佳;何洁;熊小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麻醉中的佳用药间隔时间.方法 120例ASA I-II级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各组30例.均给予舒芬太尼0.1ug/kg,丙泊酚按需给药,均在30s内推注完毕,其中观察组A组患者注入舒芬太尼后间隔1min注入丙泊酚;B组间隔2min;C组间隔5min;对照组D组不间隔.观察和记录胃镜诊疗前、过程中HR、SPO2、MAP及RR的变化,意识消失时间和苏醒时间、麻醉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记录丙泊酚总用量.结果 4组患者麻醉前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诱导期及插管后较麻醉前下降明显(P<0.05),但均小于基础值的20%,处于参考范围内.对照组D组在诱导期及插管后各时间点血压、血氧饱和度较实验组A组和B组明显下降(P<0.05),与实验组C组差别不大(P>0.05).实验组A组和B组的丙泊酚用量较C组和D组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快于其他两组,且不良反应少,满意度高.结论 在无痛胃镜麻醉中,给予舒芬太尼后间隔1min再注入丙泊酚,此时丙泊酚用量少,对呼吸、血液循环系统抑制轻,且患者苏醒较快,副作用较少.
作者:周芬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预防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胸部肿瘤(乳腺癌、食管癌、肺癌、胸腺瘤)放射治疗68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组36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32例.同时检查两组患者放疗前、放疗后、放疗后3个月,放疗6个月CT.比较两组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差异.分别检测两组肿瘤坏死因子-a(TNF-a),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6放射治疗前、后在血液中的浓度差异.结果 实验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放射治疗后实验组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6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放射性肺炎的发生.TNF-a、TGF-b、IL-6在放射性肺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可通过降低TNF-a、TGF-b、IL-6表达来抑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廖立潇;石大友;欧阳俊;罗素梅;熊超;唐秋燕;王璐;曾灵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眼表干涉仪测量泪膜脂质层厚度评价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敏感性.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5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应用眼表干涉仪测量泪膜的脂质层厚度(LLT)、裂隙灯下计泪膜破裂时间.将两组计量资料转化为等级资料.LLT≤40nm,4级;40-60nm,3级;60-80nm,2级;≥80nm,1级.泪膜破裂时间:≤5s;5-10s;≥10s.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眼表干涉仪与泪膜破裂时间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泪膜的LLT分级与泪膜破裂时间呈负相关性;眼表干涉仪检查分级越高,泪膜破裂时间越短.结论 眼表干涉仪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有显著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快速、准确、重复性强的检查.
作者:钟敏;何建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3例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患者,采用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处断裂,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4~12个月(平均7.4个月),按TAM系统功能评定法评定:优12例,良8例,可2例,治疗优良率为91.3%.结论 应用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夏启水;李强;冷元曦;周雄;支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全胃切除术后内疝是机械性肠梗阻中危险的一种类型, 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1]. 全胃切除术后因肠襻及其系膜过长,易发生肠扭转,肠扭转后肠腔压迫而狭窄,且血循环受阻,易出现肠绞窄.临床上比较少见,一般主要依赖CT影像学检查确诊,一旦诊断明确,需立即剖腹探查术,这能尽量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肠坏死的可能.
作者:杜耀;张江南;李卫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术后伴发热患者抗感染治疗及抗菌药致药物热的不良反应.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患者情况分析总结.结果 经积极的病情分析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妥善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热,患者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当中,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全面的分析,对治疗方案提出恰当的建议,并提醒临床医生警惕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作者:唐远鹏;郭春钰;肖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COOK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查找关于COOK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11月4日.研究者独立地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文献中的产妇平均年龄、宫颈Bishop评分、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等,然后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其中8分6篇,7分6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2项研究,包括2451个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COOK球囊组)与对照组(催产素组)的宫颈Bishop评分[MD=1.91,95%CI(1.20,2.61),P<0.00001]、临产发动时间[MD=-17.41,95%CI(-21.72,-13.10),P<0.00001]、总产程时间[SMD=-1.14,95%CI(-1.64,-0.65),P<0.00001],这些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产后出血量[MD=-36.28,95%CI(-81.84,9.28)]、产后新生儿窒息[RD=-0.01,95%CI(-0.03,0.01),P=0.18]、产褥感染[RD=0.01,95%CI(-0.02,0.03),P=0.52]这些方面则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OOK球囊相对于传统催产素能够显著提高宫颈Bishop评分、缩短产程,且安全性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陈玲;卢琪超;聂爱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臭氧治疗妇科生殖道炎症的疗效及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生殖道炎症女性患者900例,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臭氧治疗组(观察组)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50例;两组再分别按疾病亚分组,分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组、细菌性阴道病(BV)组、阴道滴虫病(TV)组及盆腔炎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随访半年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VVC、盆腔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TV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BV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93.观察者VVC、盆腔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TV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BV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977.结论 应用臭氧治疗VVC、盆腔炎疗效优于传统药物治疗,其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后者;臭氧治疗TV有效率不优于传统药物治疗,且复发率高于后者;臭氧治疗BV的疗效及复发率与传统药物相当.臭氧治疗依从性好、经济方便、副作用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于VVC及盆腔炎治疗.
作者:陶春霞;熊春燕;王晓君;肖菊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研究观察,根据抽取顺序对80例患者进行排号,40例单号患者分为参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40例双号患者分为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组间治疗前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组间在治疗效果上比较,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能使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更显著地改善,能够促进临床疗效的明显提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江雄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切除包皮狭窄环在小儿隐匿性阴茎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35例行切除包皮狭窄环在手术治疗隐匿性阴茎中的术后效果.方法向下外翻包皮,显露鸟嘴样包皮口,即为内外板交界处,包皮狭窄环所在地,蚊式血管钳弯头向下,钳夹该段包皮约0.5cm,血管钳勿上齿,沿血管钳切除该段包皮,包皮内外板分离,包皮外板6点、内板3点、9点分别切开部分,Buck层脱套至阴茎根部,切除发育不良肉膜组织,于阴茎根部2点、10点筋膜层与对应阴茎白膜固定,对位缝合阴茎皮肤,注意手术禁用电刀.结果 全部手术均获成功,术后伤口I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1年,阴茎外观好,无狭窄环,无腹侧皮赘,无回缩,阴茎发育正常.结论 切除包皮狭窄环在小儿隐匿性阴茎手术中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熊春凤;刘琛;吴竟生;谌卫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腹部湿热敷对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妇科腹部手术后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部湿热敷.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对照组52.57h,实验组36.07h,P<0.001;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对照组2.21d,实验组3.43d,P<0.001;术后住院天数对照组9.80d,实验组15.21d,P<0.001.实验组各项指标结果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腹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5.结论 腹部湿热敷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舒适、安全、经济,无副作用,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可广泛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
作者:皮细雷;朱福良;兰秋红;都三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老年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老年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抽选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血淀粉酶及白介素-10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同时较对照组来看,观察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可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其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使患者梗阻情况得到改善,降低血淀粉酶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程明;俞凯华;陈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Ⅱb-Ⅲb期同步放化疗后阴道微生态状况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FIGO分期为Ⅱb-Ⅲb的宫颈癌患者60例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行8-10周常规剂量放射及同步4-6疗程的TP方案化疗治疗.采用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评价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3、6、12个月阴道微生态状况.另选取同期绝经体检妇女30例为对照,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状态及阴道微生态失调的发生率.结果 宫颈癌Ⅱb-Ⅲb期患者经同步放化疗后3个月,优势菌、菌群密集度(Ⅱ-Ⅲ)、菌群多样性(Ⅱ-Ⅲ)、微生态失衡等百分比较对照组高,而阴道pH值≤4.5百分比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阴道pH值≤4.5、菌群密集度(Ⅱ-Ⅲ)和菌群多样性(Ⅱ-Ⅲ)等指标随着患者同步放化疗后时间的推移,其所占百分比随之升高,而微生态失调率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Nugent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Nugent评分逐渐趋于3分及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期患者阴道优势菌改变不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患者在接受同步放化疗后,可导致其阴道微生态失调,而放化疗后时间越长,发生阴道微生态失调的概率越高;评价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后阴道微生态状况,对预防及治疗患者阴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柳林康;徐晶;陈海萍;杨春连;刘爱民;胡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及其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38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AKI的发生率,分析其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839例患者中有281例发生AKI,总发生率为7.3%,其中58例(1.5%)行腹膜透析治疗.年龄、体表面积、血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血β2微球蛋白,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低直肠温度及术后速尿使用量为术后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而术前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血β2微球蛋白、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为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生与多种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对此类患儿应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与监测,从而预防AKI的发生.
作者:谢学良;明腾;段君凯;邹勇;黄国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接受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的患者为观察组,50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电切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质量、切除比例、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残余尿量(RUV)、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的评估结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60.93±9.15)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20.61±6.44)h、住院天数为(8.15±1.3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切除质量为(64.17±21.95)g、切除比例为(64.21±9.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RUV、Qmax、IPSS以及QOL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0%,两者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可显著改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志荣;李杰;叶朝阳;黎明;程袆;刘文刚;孔广发;莫永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型抗凝药Xa因子抑制剂阿哌沙班在椎体成型术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需行椎体成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阿哌沙班组)及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疗程均为14d.监测指标包括:围手术期1个月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实验室检查指标(PT、APTT、D-D、CR、BUN)、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阿哌沙班组)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7.5%,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发生率为10%,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PT、APTT、D-D对照均无差异(P>0.05);治疗组的术后第1d及术后14d肾功能均无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4d肾功能显著升高,并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出血例数比例为7.5%,对照组为3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哌沙班能有效预防椎体成型术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不影响凝血功能,出血风险低、对肾功能影响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冯学烽;邹伟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手术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肛周克罗恩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手术和美沙拉嗪(口服+灌肠)为主的治疗方法干预13例肛周克罗恩病变的患者(合并肛瘘者7例、肛周脓肿2例、肛裂者2例、混合痔者2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克罗恩活动指数,外周血PLT、ESR和CRP的变化,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分析疗效、并发症(肛门狭窄或失禁)发生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经治疗患者克罗恩活动指数,外周血PLT、ESR和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随访半年,仅有1例患者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未有患者出现并发症和肝肾功能异常,创面愈合时间32.25+13.23d.结论 本研究初步表明手术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肛周克罗恩病疗效满意且较为安全,但仍需扩大样本量做一步证实.
作者:张磊昌;肖慧荣;罗琴雯;贺应林;葛巍;陈光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抗体、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抗体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的关系.方法 26例RRMS患者(RRMS组)和3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EBV的早期抗原(VEA)-IgG、VEA-IgA、VEA-IgM和衣壳抗原(VCA)-IgG、VCA-IgA、VCA-IgM,以及CMV-IgG、CMV-IgM.检测的6个EBV抗体出现阳性的样本即为EBV抗体阳性样本,EBV抗体阳性率为EBV抗体阳性样本与总样本数比值×100%.对比RRMS组和对照组间各抗体阳性率的差别,以及RRMS组和对照组中CMV-IgG阳性与CMV-IgG阴性之间EBV各抗体阳性率的差别.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RMS组的VCA-IgG、EBV抗体和CMV-IgG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在RRMS组中,CMV-IgG阳性患者的VCA-IgG阳性率比CMV-IgG阴性患者明显降低(55.6%比100%,P<0.05),而在对照组中,CMV-IgG阳性者EBV抗体的阳性率比CMV-IgG阴性患者更高(75.0%比33.3%,P<0.05).相关性分析:VCA-IgG阳性和EBV抗体阳性与RRMS患病呈正相关(分别r=0.292,P<0.05和r=0.277,P<0.05),VCA-IgG阳性与RRMS患者EDSS呈负相关(r=-0.470,P<0.05),EBV抗体阳性与与RRMS患者EDSS呈正相关(r=0.490,P<0.05).结论 EBV感染与RRMS的发病有关,但与RRMS复发次数无关.在RRMS中,CMV-IgG阴性患者比CMV-IgG阳性患者更易出现VCA-IgG阳性(即既往EBV感染率更高);而对照组中则相反,CMV-IgG阳性的健康体检者EBV感染率(EBV抗体阳性率)更高,提示CMV-IgG有可能减少RRMS患者的EBV感染机会或者其EBV抗体的产生,从而减轻其临床症状.
作者:刘诗英;谢旭芳;屈新辉;柴文;胡凡;聂凤;吴晓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2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入选,所有患者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依据动脉血气分析、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调整呼吸机参数,使动脉血PaO2>60mmHg,PaCO2<50mmHg.通气24h后以Pplat35cmH2O为临界点分为高平台压组(Pplat>35cmH2O),低平台压组(Pplat<35cmH2O),留取血标本.高平台压组采用个体化通气策略通气24h后留取血标本.记录发生气胸、纵膈气肿等严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事件病例数并留取血标本.结果 高平台压组SP-D(24.60±1.95)μg/ml、KL-6(8.39±0.67)μg/ml明显高于低平台压组SP-D(16.71±1.50)μg/ml、KL-6(3.48±0.99)μg/ml(P<0.05).高平台压组采用个体化通气策略后SP-D(16.93±1.28)μg/ml、KL-6(3.54±0.69)μg/ml明显下降,P<0.05,高平台压组发生1例气胸且SP-D、(KL-6值明显升高.Pplat与血清中SP-D(r=0.881,P<0.05)、KL-6(r=0.840,P<0.05)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标志物SP-D、KL-6可作为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指标,个体化通气策略可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作者:蒋光辉;刘素芸;陶文强;周雯;万建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儿童重症毒蕈中毒的临床特点,评价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儿童重症毒蕈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6年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28例重症毒蕈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19例及死亡组9例,对患儿行HP联合HD治疗前后肝功能、心肌酶谱及肾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进行HP联合HD治疗后生存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及肌酐(Creatinine,Cr)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生存组HP联合HD治疗后ALT、AST、 白蛋白(Albumin,ALB)、LDH、CK、CK-MB、 尿素(Blood urine nitrogen,BUN)及C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无肝性脑病并发症患儿病死率低于合并肝性脑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HD治疗对儿童重症毒蕈中毒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重症毒蕈中毒出现肝性脑病并发症时死亡率高.
作者:邓美慧;郑卫民;傅睿;黄玉辉;陶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连续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8月我院门诊产检具有高危因素的430例孕妇,利用超声检查,从孕早中晚期(4个不同孕周)连续追踪,测量孕囊离宫颈内口的距离,胎盘位置与宫颈内口的距离,子宫下段的厚度,血运,动态观察胎盘迁移情况;比较孕早期(孕2月)孕囊位置在宫腔下1/2与在宫腔上1/2,其妊娠结局发生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例数;比较孕14-20周胎盘距宫颈内口<30mm与胎盘距宫颈内口≥30mm,其妊娠结局发生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例数;比较孕22-26周B超检查胎盘距宫颈内口<50mm与胎盘距宫颈内口≥50mm,其妊娠结局发生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例数;比较孕22-26周B超检查胎盘距宫颈内口<50mm中前壁胎盘与后壁胎盘,其妊娠结局发生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病例数;比较孕30-32周B超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与部分型前置胎盘、边缘型前置胎盘,其妊娠结局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病例数;B超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且为前壁胎盘与部分型前置胎盘、边缘型前置胎盘,其妊娠结局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病例数.结果 ⑴孕早期(孕2月)孕囊位置在宫腔下1/2与在宫腔上1/2的比较,结局为凶险型前置胎盘组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组不同囊位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⑵孕14-20周胎盘距宫颈内口<30mm与胎盘距宫颈内口≥30mm的比较,凶险型前置胎盘组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组不同胎盘距宫颈内口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⑶孕22-26周胎盘距宫颈内口<50mm与胎盘距宫颈内口≥50mm的比较,凶险型前置胎盘组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组不同胎盘距宫颈内口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⑷孕30-32周不同胎盘类型的比较,前壁胎盘组与后壁胎盘组不同胎盘类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连续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凶险型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早期防范,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雷晓真;郑九生;黄淑晖;余诧;付群;余诧;夏劲;刘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测定2型糖尿病(T2DM)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了解两种疾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男性T2DM并行多导睡眠仪监测(PSG)检查的患者47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单纯T2DM(TM)组20例、T2DM并OSAHS(TO)组27例,并选取20例健康男性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所有受试者一般资料,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骨代谢指标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及其特异序列β-骨胶原交联(β-CTX)的浓度,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L1-4)及左侧股骨颈(FN)骨密度(BMD).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M组、TO组FBG、HbA1C、TC、TG、LDL-C、TPINP、β-CTX水平增高,L1-4、FN BMD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M组比较,TO组HbA1C、TC、LDL-C、β-CTX水平增高,L1-4、FN BMD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有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若合并OSAHS则糖脂代谢紊乱更严重、骨转换增加及骨密度下降更明显,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也显著提高.
作者:王赎;刘焕兵;熊晶;方继伟;张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院内精益组织化管理后Solitaire AB支架介入取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应用疗效.方法 本项目主要针对大动脉闭塞性急性脑梗死(LAO)患者,2015年8月到2017年2月共31例,在发病时间窗内,通过院内精益组织化管理,使用蓝牙手环实时监控,不断的优化绿色通道流程,逐步控制DNT及介入血管再通时间;成熟的应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技术.通过比较控制DNT时间,患者入院及术前术后NIHSS评分,术后mR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31例患者中前循环24例,其中大脑中动脉闭塞16例,颈内动脉闭塞7例,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后循环7例,其中基底动脉闭塞6例,椎动脉闭塞1例,平均DNT时间为56.4min,1例开通后闭塞,1例开通后术中出血予球囊再次闭塞,其余全部患者血管开通TICI评分≥2b,植入9枚支架,术后颅内出血3例,术后NIHSS评分明显下降,术前术后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月及6月随访结果良好,mRS评分≤2分19例(61.3%),3分8例,4-5分2例,死亡2例.结论 通过医院精益组织化管理降低入院后DNT时间,对于Solitaire AB支架介入取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该类疾病带来的高致死致残率.
作者:刘翰文;李祥有;龙春兰;李茂港;刘维钦;涂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ti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及正/负相对调节的变化,并分析正/负相对调节对术后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LASIK手术的32例患者,测定术前、术后1个月时的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评分、正相对调节和负相对调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⑴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评分在术后1个月稍降低,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正相对调节在术后1mo时比术前高(P<0.05),负相对调节在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IK术对调节功能不会造成不利影响,术后随着时间推移,调节力的恢复,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也会逐渐缓解.
作者:张莉花;刘克政;刘永琰;周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骨肉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将1975年至2015年我院经病理证实的骨肉瘤共157例进行切片,HE染色,选择性做网状纤维,VG及奥新蓝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分型分级.结果 骨肉瘤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多见的一种,在本组157例中146例皆于手术后死亡,在随访的99例中,多在术后6个月至1年内死亡,占31.31%,1至2年内死亡占17.17%其中短于术后2个月死亡,仅11例存活超过5年以上.结论 传统的分型分级,不能显示分型分级与预后有明确关系,免疫组化检测能精准判断患者的生存与预后.
作者:肖义陂;曾秋林;张文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膈淋巴转移,旨在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全面检索SinoMed、ScienceDirect、Embase和PubMed等数据库,辅以人工补充文献信息,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5年公开发表的关于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膈淋巴转移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统计量,拟合SROC曲线,绘制Deek`s漏斗图和Fagan列线图.结果 终纳入研究16个,患者1983例.Meta分析结果:以淋巴结为研究对象,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及其95%CI分别为0.77(0.64,0.87)、0.92(0.86,0.96),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0和0.24,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及其95%CI为0.93(0.90,0.95);为以患者为研究对象,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1(0.63,0.78)、0.82(0.74,0.88),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4和0.35,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及其95%CI是0.82(0.78,0.85).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NSCLC纵膈淋巴转移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红宾;刘征;张福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2型糖尿病相关性.方法 检测COPD合并T2MD患者、COP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40例的血清中Hcy、CRP、D-二聚体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y、CRP、D-二聚体等相关因素与COPD合并T2MD患者的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COPD+T2MD、COPD组患者血清中Hcy、CR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aO2则低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T2MD组、COPD组患者血清中Hcy、CRP、D-二聚体水平与PaO2表现为负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cy、CRP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为COPD+T2MD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 COPD合并T2MD患者血清中Hcy、CRP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与PaO2呈负相关,血清Hcy、CRP、D-二聚体水平为住院期间死亡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江训盛;张艳霞;董必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复发患儿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水平,探讨影响儿童HSP复发因素.方法 80例HSP患儿,在入院时(疾病急性期)和出院前(疾病缓解期)检测其血清IL-17,CD4+、CD8+,血清IgA、IgG、IgM、IgE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⑴入院时(疾病急性期),IL-17、CD4+/CD8+、IgA、IgG、IgM、IgE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出院前(疾病缓解期),CD4+(%)、CD4+/CD8+复发组(53.03±12.52、1.16±0.42)较非复发组(58.19±9.49、1.48±0.48)低,IgE(IU/ml)复发组(138.59±125.34)较非复发组(64.37±41.89)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IgA、IgG、IgM水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7(pg/ml)复发组(114.35±7.93)明显高于非复发组(98.26±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影响儿童HSP复发的因素可能与免疫失衡和接触致敏因素有关.
作者:帅可鑫;傅睿;韩斗星;李群;齐海锋;黄玉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实验室内部HbA1c质控物的制备方法,评价其质量及实验室运用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实验室余留样本、实验条件和设备,制备液体HbA1c质控物,并对该质控物的存储稳定性、瓶间差、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HbA1c结果在6.9-13.9%(NGSP)[91.1-251.8mmol/mol(IFCC)]区间,与HPLC-CE方法比较,r=0.9984,批内大偏倚CV%=1.97%;稳定性试验表明,大偏倚CV<3.0%,其稳定性不低于10个月.结论 该质控物经过制备流程改良,极大程度减少了血浆及细胞膜成分可能对检测造成的干扰,使其品质基本满足室内质控样本品质要求.
作者:熊声贺;樊斌;黄新城;翁丽燕;熊隆信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寒喘舒对卵蛋白诱导的哮喘模型气道重建的影响.方法 BA 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寒喘舒低剂量组(C组)、寒喘舒高剂量组(D组),每组12只.采用OVA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致敏,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于雾化激发哮喘后4周开始用药,1次/d,共用药8周.检测相关气道重建指标的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哮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有气道重建表现,应用寒喘舒后,pH、PaO2,PaCO2均有所改善,其中高剂量的PaO2上升,PaCO2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B组)BALF中MIP-1A、VEGF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A组)(P<0.05),IgE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A组)(P<0.001),寒喘舒低剂量组(C组)和高剂量组(D组)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且具有显著性(P<0.05),IgE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B组)(P<0.001).模型组小鼠支气管发生明显改变,出现气道纤毛倒伏粘连,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糜烂脱落,气道管壁粘膜充血水肿,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大量增生,管腔狭窄,腔内粘液增多,管壁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间隔扩大,增厚,说明模型制作成功.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肺内细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有所减少,肺泡腔间隔扩大,增厚程度减轻,上皮杯状细胞增生程度降低,高剂量组气道壁结构完整,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肺组织中ADAM33蛋白表达水平呈现显著升高,模型组强染色,呈棕色染色,而寒喘舒组ADAM33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为淡的黄色表现,可见ADAM33表达较弱.结论 利用卵蛋白诱发小鼠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寒喘舒治疗后,高低剂量均有效,但高剂量效果更好.
作者:洪滔;贾菠;舒坤;黄秀萍;黄云;袁可望;刘志勇;李守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发病过程近似于人类2型糖尿病,且具有胰岛素抵抗特征的动物模型.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24只雄性SD大鼠先喂以高脂高糖饲料4周,再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必要时追加一次.对照组14只雄性SD大鼠用普通饲料喂养.定期监测大鼠一般情况、空腹体重及血糖,注射STZ后第四周检测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血糖、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通过高脂高糖饮食结合STZ注射成功复制出了实验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是研究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
作者:席秋江;韩莉;楼小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犬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牙髓再生治疗后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选取6只4月龄比格犬的上颌第一切牙,共12颗,拍摄术前片,造根尖周炎模型,经牙髓再生治疗后,比格犬分别于0个月、3个月、6个月拍X线片与术前片对比,观察牙根发育状况以及根尖炎症愈合状况.6月后处死动物,标本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观察根尖孔闭合情况及根管内容物的构成.结果 根管内新生组织为牙骨质样组织、牙周样组织,以及剩余牙髓.结论 比格犬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经牙髓再生治疗后,可以促进牙根继续发育.而剩余的牙髓可以存活于炎症牙根,误以为牙髓生成.
作者:戴晓云;黄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伤口是由机械、电、热、化学等因素造成的或因生理变态形成的皮肤缺陷. 目前国内外在伤口愈合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治疗方法. 传统敷料:⑴干纱布能吸收渗液,并对伤口覆盖;⑵湿纱布能提供一个湿性环境. 缺点:⑴微生物容易透过敷料;⑵湿纱布很快会干燥,伤口渗出较多时,容易浸渍周围皮肤;⑶无法直接观察伤口,而且因伤口的渗出需要频繁换药、 或者清除伤口坏死组织;⑷更换时,伤口粘连容易导致疼痛、出血甚至延迟愈合.
作者:吴敏;胡梅英;黄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关键是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脑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为静脉溶栓,但因严格的时间窗限制、出血风险高、血管闭塞再通率低等因素,其治疗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1]. 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技术有很大的进展,尤其是血管内治疗如动脉溶栓、机械取栓、桥接治疗等,且其疗效已被认可,现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进行回顾及展望.
作者:刘海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