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对实验室常规指标、肾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难治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比较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值(CTR)及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两组6min 步行实验(6MWT)、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P<0.05);治疗后观察组 HR、MAP 及 RR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CTR、NT-pro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T 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SCr、BUNL、U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和8.70%)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可有效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实验室常规指标,保护其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鸿雁;熊鹿;张博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咪唑安定混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行 LC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A组予以咪唑安定混合舒芬太尼,B组予以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观察两组术后4 h、8 h、12 h、24 h PRINCE-ENRY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总体镇痛效果,PCA镇痛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术后4 h、8 h、12 h、24 h PRINCE-ENRY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低于A组(P <0. 05);B组术后总体镇痛效果在Ⅰ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 A组,Ⅳ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 A 组(P <0.05);B组 PCA总次数少于 A组(P <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 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LC术后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咪唑安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均可达到一定效果,相较而言,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更佳,同时还可抑制阿片受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杜彦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部良性疾病单孔胸腔镜手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球胸腔引流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胸外科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1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胸腔镜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单孔胸腔镜手术且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球胸腔引流组(以下简称单孔腔镜组)102例和传统胸腔镜手术术后应用普通引流管组(以下简称传统腔镜组)80例.单孔腔镜组患者接受单孔胸腔镜手术,传统腔镜组接受三孔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等指标,3个月后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单孔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传统腔镜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腔镜组,但手术时间长于传统腔镜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腔镜组患者术后3d疼痛大值、术后7d疼痛大值、术后7d疼痛小值均低于传统腔镜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单孔腔镜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传统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胸腔镜术后应用普通引流管相比,单孔胸腔镜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球胸腔引流治疗胸外科疾病可以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引流量、缓解疼痛感,提升患者短期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建坤;程亮;冯琦;高川;李泉;王继华;张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外周血 Treg 细胞、血清 TGF-β1、VEGF 水平及组织 VEGF、CD105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7例宫颈癌(Uterine Cervical Cancer,UC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新辅助化疗;以7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外周血 Treg/CD4+细胞比例,Elisa 法检测血清 TGF-β1、VEGF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 VEGF、CD105表达.[结果]UCC 组新辅助化疗前外周血 Treg/CD4+细胞比例、TGF-β1、VEGF水平高于 HC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辅助化疗后 UCC 组患者外周血 Treg 细胞比例、血清TGF-β1、VEGF水平均较化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后 UCC 组患者癌组织标本中VEGF及CD105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表明, VEGF及CD105在 U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 0.557,P =0.032).[结论]新辅助化疗可降低 UCC 患者外周血Treg/CD4+细胞比例,减少TGF-β1的释放,进而降低肿瘤病灶中CD105及 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利于缩小肿瘤病灶.
作者:高雪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脉支架置入术(PCI)治疗后应用替格瑞洛双抗血小板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5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NSTE-ACS并行PCI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256)和对照组(n=244).观察组术后给予替格瑞洛双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生化指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不良反应及2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酐(Cr)、LVEF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 Cr、LV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 I(cTnI)、血小板大聚集率(MPA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和2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MACE发生率、总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3%(29/256),对照组为14.75%(36/24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6,P>0.05).[结论]替格瑞洛对 NSTE-ACS患者 PCI术后血小板聚集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起效快,药效稳定并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可降低远期MACE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桂霞;李大鹏;王环宇;张明亮;李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在晚期妊娠孕妇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诊治的有引产指征的患者189例,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Cook 子宫颈扩张球囊组(COOK组)、地诺前列酮组和缩宫素组,每组63例.比较各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和阴道分娩率.[结果]各组在引产前的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OOK 组患者经 COOK 宫颈扩张球囊处理后宫颈Bishop评分为(4.3±1.9)分,较引产前显著升高(P <0.05);而其他两组患者在处理前后宫颈 Bishop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OOK组中51例患者自然分娩,12例行剖宫产,自然分娩率为80.95%;COOK 组与地诺前列酮组的自然分娩率(76.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的58.73% (P <0.05).[结论]Cook宫颈扩张球囊作为机械性方法促宫颈成熟,疗效显著,阴道分娩率明显提高,是一种理想的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方法.
作者:刘颖菊;阮和云;许丽湖;蓝明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出血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湖南省脑科医院行急诊PCI术治疗的116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2,术前给予替格瑞洛,术中联合比伐卢定)和对照组(n=64,术前给予替格瑞洛,术中联合普通肝素).两组患者手术前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术中观察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术后7 d、1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PCI植入支架数,术后7 d及1个月LVED、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前及术后TIMI 血流分级及抽吸血栓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个月MACE、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PCI术后观察组出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均为轻微出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用于ACS患者急诊PCI治疗中,不增加30 d内血栓事件,并能有效减少出血发生.
作者:游三丽;王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耳道乳头状瘤(PEAC)的病因机制,分析外耳道乳头状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集的130例PEAC手术切除标本,采用 HE染色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低危型病毒(HPV6/11)DNA 感染和高危型病毒(HPV16/18)DNA 感染情况.[结果]PEAC伴挖空细胞低危型 HPV6/11DNA感染率(79.52%)显著高于 PEAC 不伴挖空细胞(P <0.05),而 PEAC伴挖空细胞 HPV16/18 DNA感染率(17.54%)高于 PEAC 不伴挖空细胞(0),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在 HPV6/11DNA感染率(80.21%)显著高于女性(47.06%)(P <0.05),而男性和女性在 HPV16/18 DNA感染率(21.87% vs 14.71%)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E染色结果显示,鳞状上皮呈乳头状增生,表皮轻度角化或重度角化,表层有角化不全细胞散在,中心结缔组织有淋巴细胞浸润,表皮浅层或中层细胞可见大量挖空细胞,真皮乳头部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PV6/11阳性呈现细胞核阳性,而HPV16/18阳性主要呈现细胞质阳性.[结论]PEAC的致病机制可能由 HPV病毒感染所致.
作者:程默羽;汪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血清VEGF、VEGFR-2、TSP-1、血糖和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老年T2DM患者 VEGF、VEGFR-2、TSP-1水平与血糖和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 VEGF、VEGFR-2、TSP-1、白介素-18(IL-18)、白介素-6(IL-6)和超敏反应C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糖尿病组患者的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和有效波动次数(NEGE)均高于对照组;老年 T2DM组患者的 VEGF、VEGFR-2、TSP-1水平与 MBG、SDBG、NEGE、IL-18、IL-6和 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老年T2DM患者的VEGF、VEGFR-2、TSP-1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细胞因子和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桑丹;罗彩娴;叶艺艺;曾玲;凤香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猝死风险的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预后的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不同猝死风险 HCM合并房颤患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分析2012年至2015年在本院进行 AF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90例 HCM 患者.按5年猝死风险评估分为高风险组27例,低风险组43例(剔除 AF相同类型者20例),经过(3.14±1.5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70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死亡,占到总数的8.5%.其中有4名患者死于心源性猝死,有2例患者为非心源性死亡,并且有12例患者出现心源性再住院.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低风险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高风险组,同时结果显示,对于高风险组 hs-CRP和左室射血分数是其患者术后存活的影响因素,而低风险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结论]在临床治疗时,对于高猝死风险患者,要严密监测患者血 hs-CRP 值,同时根据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加强患者术后护理.
作者:邓盛荣;舒茂琴;柴虹;宋治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ofilin-1基因在人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及细胞粘附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 RNAi技术干扰人胶质瘤细胞系 SHG-44细胞中 Cofilin-1基因的表达.Real-time PCR及 Western blot检测验证 Cofi-lin-1干扰效果;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粘附作用实验检测细胞粘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 ICAM-1及胞质和胞核中 NF-κB p65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RNAi干扰可降低SHG-44细胞中 Cofilin-1的表达水平;Cofilin-1表达干扰抑制 SHG-44细胞迁移、侵袭及粘附能力,降低细胞中ICAM-1的表达,下调胞核中 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论]干扰Cofilin-1表达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及粘附,可能通过调节 NF-κB通路活化发挥作用,Cofilin-1可能成为胶质瘤的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赵云东;孙冬弢;陈振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童年虐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瘦素(L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童年创伤问卷(CTQ)评估童年受虐程度和种类,根据CTQ评分结果分为受虐组(n=40)和非受虐组(n =72).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 ELISA法检测血清 LP、5-羟色胺(5-HT)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受虐组和非受虐组男女比例、首发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受虐组CTQ总分及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虐待和躯体忽视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受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受虐组PANSS总分及一般病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受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受虐组血清 LP、5-HT水平显著低于非受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清 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CTQ评分与PAN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36,P =0.032<0.05),CTQ总分与 LP 呈显著负相关(r =-0.511, P =0.039<0.05).[结论]存在童年虐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且精神分裂症首发年龄更早,临床症状更严重,而受虐患者血清 LP、5-HT水平与非受虐患者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作者:黄仕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低目标血压与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和90 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80例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成高目标血压组(A组)和低目标血压组(B 组),每组40例.均给予脓毒症休克集束治疗,A、B 组目标平均动脉压(MAP)分别控制为80~85 mmHg和65~70 mmHg.比较两组28 d和90 d生存情况和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入院时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入院后5 d,与B组相比,A组MAP、外周血管张力指数(SVR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水平显著较高,血管外肺水(ELWI)显著较低(P <0.0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显著降低(P <0.05).A组28 d、90 d病死率分别为32.50%、45.00%低于B组的42.50%、60.00%,但差异无显著性(P >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入院后5 d MAP、SVRI、ELWI、ScvO2、MODS和 SOFA 评分是影响患者28 d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子(P <0.05);年龄、入院后5 d MAP、ScvO2、MODS和SOFA评分是影响患者90 d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子(P <0.05).[结论]脓毒症休克集束治疗中高目标血压有助于改善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及氧代谢,降低 MODS和 SOFA评分,从而有可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吕立文;唐宇涛;潘春熹;李喆;卢一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脑梗死后抑郁症(PSD)患者梗死灶部位分布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7年8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抑郁将其分为 PSD组(n =40)和无抑郁症组(PSND组,n=38).所有患者均行 MRI扫描,分析两组脑梗死灶分布部位,并分析脑梗死灶分布部位与PS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PSD 组梗死灶位于额颞顶叶皮质区、枕叶皮质区、脑干及小脑所占比例显著高于PSN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SD组梗死灶部位与左额极、右额极距离分别为(2.47±1.33)cm、(2.94±1.55)cm均小于PSND组的(3.28±1.46)cm、(3.14±1.41)cm,其中PSD组梗死灶部位与左额极距离显著小于PSN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3<0.05).从相关系数大小分析,各指标与 PSD相关性从大到小顺序是脑干及小脑>额颞顶叶皮质区>枕叶皮质区>左额极距离>多发性梗死>海马杏仁核>左额叶>脑后部>右额叶>右额极距离>放射冠区>脑前部>基底核区.[结论]当脑梗死灶位于脑干及小脑、额颞顶枕叶皮质区以及病灶与左额极距离小等情况时易出现早期PSD,提示早期PSD与梗死灶部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陈宇;吴明祥;陈文娇;邹良玉;龚静山;李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行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122例(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122例成年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D-D、CRP 水平及不同水平 D-D、CRP 患者的血栓发生率,分析D-D、CRP水平与DVT发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 D-D、CRP 水平显著高于术前,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血栓发生率与D-D、CRP水平呈正相关,当 D-D>600 ug/L、CRP>50 mg/L时,DVT发生率可达到15 %左右.[结论]D-D、CRP水平与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DVT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其可作为DVT发生率的预测指标.
作者:蒋晖;田佳林;谭海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腹股沟手术治疗高位难治性隐睾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本院小儿泌尿外科收治的21例单侧高位难治性医源性隐睾患儿,均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腹股沟切口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记录患儿患侧睾丸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有无回缩现象.[结果]2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8~125(78.6±15.3)min,术后无阴囊血肿、腹痛等并发症,术后6 h进食,3~5 d出院.术后随访:体查及彩超复查显示睾丸均无萎缩,血流正常,其中9例较术前增大,但较健侧睾丸小,均固定于阴囊底部,无再次回缩现象.5例患儿腹股沟切口因再次手术有瘢痕形成,整形科予疤克外涂及激光处理后基本消退.[结论]高位难治性隐睾腹腔镜辅助下腹股沟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可大限度保证睾丸血运,安全有效.
作者:段燚星;郭玺;周强;郭琼;肖伟;胡胜;任伟刚;文东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桂林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情况,为儿童弱视防治工作提供本地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桂林市城区22所幼儿园301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屈光、眼位等检查,通过统计分析,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低常、弱视的患病率及不同弱视类型的分布比例.[结果]3014名受试儿童中,共检出视力低常362名(12.01%),弱视发生率为2.39%;不同性别视力低常、弱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弱视儿童屈光不正类型以远视性为主,占72.22%,弱视类型以屈光不正性为主,占86.11%,其弱视程度以中度弱视为主,占72.22%;不同屈光不正类型儿童弱视程度比较、不同弱视类型儿童弱视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4岁、6~7岁儿童视力低常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儿童弱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桂林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生率及漏诊率均较高;加强儿童眼保健工作、强调定期视力筛查,是做到弱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关键.
作者:伍雪云;钱锦芳;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关节镜下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16例临床资料,术中全部采用自体游离半腱肌肌腱作为移植物,肌腱经皮微创穿过髌骨骨道,关节镜下动态调整张力后采用界面螺钉固定于股骨骨道.随访患者的内容包括:髌骨外推实验和恐惧实验,VAS评分;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价髌骨适合角、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率;采用膝关节 Lysholmr 评分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好转,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髌骨的位置显示:术后髌骨适合角(CA)、髌骨倾斜角(PTA)、髌骨外移率(LPD)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髌骨解剖位置得到重建.术后3个月复查:患者对治疗均满意,无再脱位病例,髌骨外推及恐惧试验均为阴性,仅3例患者膝关节过度活动后膝关节有疼痛不适感.末次随访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恢复满意,髌骨外推及恐惧试验均为阴性.[结论]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能够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重建髌骨的稳定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振中;王孟飞;张宁;焦弘升;牛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四种方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疗效.[方法]选取 CSP 患者13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 A组(n=32)、B组(n=30)、C组(n=35)、D组(n=33).A组采用单纯甲氨蝶呤治疗,B组采用甲氨蝶呤+清宫术,C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甲氨蝶呤+清宫术,D 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比较 B、C、D 三组手术情况与 A、B、C、D四组恢复指标.[结果]A组阴道流血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病灶消失时间分别为(29.55± 5.20)d、(44.01±7.23)d、(50.21±6.34)d,明显高于B、C、D组(P<0.05);B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阴道流血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152.74±58.59)mL、(12.33±3.72)d、(26.18±4.08)d、(31.14±6.14)d明显高于C、D组(P<0.05).[结论]四种方案治疗CSP均有疗效,其中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方案和宫腔镜手术具有出血量小、病灶清除彻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对设备与技术要求较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作者:吕燕;韩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空腹胰岛素(FINS)、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并分析APN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28例(观察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轻度组)89例,重度子痫前期(重度组)39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妊娠晚期孕妇68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孕妇的血清 APN、FINS、hs-CRP 及空腹血糖(FPG),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分析APN与FINS、hs-CRP及IRI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轻度组与重度组患者血清 APN水平显著降低,hs-CRP、FINS水平、IRI升高(F=8.712、12.314、10.698、7.383,P =0.045、0.023、0.039、0.049),与轻度组对比,重度组患者的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hs-CRP、FINS水平及IRI显著升高(t=6.938、8.756、10.318、5.964,P =0.045、0.029、0.014、0.047);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PN与 FINS、hs-CRP 及 IRI 均呈显著负相关(r =-0.289、-0.472、-0.675,P =0.034、0.029、0.013).[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中 APN表达水平降低,且其与 FINS、hs-CRP及IRI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孙莎;袁克芳;高志敏;武丽蕊;李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通路选择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和抗凝治疗情况.[方法]本院进行MHD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血管通路选择的不同分为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组(CVC,n=10)与自体动静脉内瘘组(AVF,n=78),比较两组抗凝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本组选择 AVF通路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患者居多,CVC通路则以糖尿病肾病居多,且 AVF 组总透析时间长于 CVC 组(P<0.05);②CVC组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剂所占比例高于 AVF组(P<0.05),但两组抗凝药物使用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CVC组血栓并发症发生率高于 AVF组(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VF 组血管通路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 CVC 组(P<0.05);④AVF 及CVC组出现血栓并发症患者普通肝素(UFH)抗凝剂使用剂量均高于出血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采用CVC血管通路 MHD患者其血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抗凝治疗以 LMWH 为主,药物使用剂量规范性、标准性欠佳,需进一步规范抗凝药物治疗.
作者:张文强;石祖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盐酸曲美他嗪联合不同他汀类药物对伴有高血压的心衰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诊断为伴有高血压的心衰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随机分为 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0例.A、B、C三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并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3次/天;在此基础上,A、B、C组分别口服氟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各20 mg,1次/天.治疗6个月后,比较三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超声诊断仪测量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采用标准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分析药物安全性.[结果]三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A 组(P<0.05);A、B、C 三组 LVEF、HDL-C 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VESD、LVEDD、SBP、DBP、TG、TC、LDL-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组 LVEF、HDL-C显著高于 A组和B组(P<0.05),LVESD、LVEDD、TG、TC、LDL-C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B组LVEF、HDL-C显著高于A组(P<0.05),LVESD、LVEDD、TG、TC、LDL-C显著低于 A组(P<0.05),A、B、C三组两两比较 SBP、DBP差异均不显著(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伴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均有临床效果,但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迟少丽;刘岩;王海兵;王帅;李欢;李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弥漫型近端进展期胃癌(AGC)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本院诊治的弥漫型近端AGC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全胃切除术,对照组进行近端胃切除术(部分切除).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并分析两组术后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两组术后1年血浆 Hb、Alb、TP 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53.33%(24/40)、无瘤生存率为46.67%(21/40),分别较对照组的31.11%(14/40)、22.22%(10/40)高(P<0.05),而复发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年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弥漫性近端 AGC 近期肿瘤学效果好,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增加了淋巴结清扫数目,3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术、骨瓣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 A组(小骨窗开颅术治疗,n=63),B组(骨瓣开颅术治疗,n=30),C组(钻孔引流术治疗,n=57),比较并分析三组患者治疗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G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和预后情况等.[结果]A、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C组手术时间低于 A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术前 G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三组患者 GSS评分均低于术前,ADL评分均高于术前,A组 GSS评分显著高于B、C组,ADL评分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 A组、C组,差异具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预后良好率明显低于 A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B、C 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 A 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C组术后三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1,P =0.878>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骨瓣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各自优缺点,临床应结合患者各方面情况选择为合适的术式.
作者:朱星全;吴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辅以促排卵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脂代谢和内分泌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9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片,两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后采用克罗米芬(CC)促排卵助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MBI)、腰臀比(WHR)、糖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MI、WHR、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激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优势卵泡、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排卵率73.33%、妊娠率57.78%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35.56%(P <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辅以促排卵治疗治疗PCOS患者,有助于改善PCOS患者 IR、内分泌紊乱,且显著提高排卵率、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流海;范婵;肖光军;刘艳婷;龚国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老年重症肺炎(SCAP)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74例老年 SCAP患者资料,根据出院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入院当日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 Ⅱ)、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白细胞计数(WB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Hb),两组患者 d1、d3、d7的 RDW值,多因素回归分析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 d1、d3、d7RDW逐步上升,而存活组均值变化无线性趋势.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 Ⅱ评分、RDW 及 RDW 进行性升高是老年SC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RDW是老年 SCAP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DW进行性增高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徐传芹;陈建辉;郑玉龙;何远强;万玉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频热疗联合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82例晚期 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高频热疗联合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单纯碘粒子植入治疗),每组各41例.碘粒子植入在CT定位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将放射性碘125粒子(粒子活度为0.8 mCi)永久性植入肿瘤内予持续照射,其处方剂量约为90 Gy.观察组在植入粒子后约3~5 d进行高频热疗,隔天进行1次,每次约60 min,温度控制约42℃,连续3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73%(29/41)高于对照组的48.78%(2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18,P=0.043<0.05).观察组睡眠改善、体质量增加、食欲增加和疼痛缓解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功能状态评分好转率为46.34%(1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9%(28/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38,P=0.044<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和治疗相关性病死病例.[结论]高频热疗联合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晚期 NSCLC的方法,较单纯碘粒子植入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较少,易于实施,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高迎军;李美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训练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并发症的预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正念冥想训练.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程度、应对方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乐观、面对、寻找支持、情感宣泄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冥想训练有助于缓解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规避消极应对行为,促进积极应对方式的养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艳;汤华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以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为主要观察指标,分析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中晚期 NSCLC 患者,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培美曲赛组(培美曲赛+顺铂,n=60)和紫杉醇组(多西紫杉醇+顺铂,n=60),两组患者均化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 PFS.[结果]培美曲塞组 ORR、DCR 分别为41.67% (25/60)、80.00%(48/60),明显高于紫杉醇组的23.33%(22/60)、63.33%(38/60)(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培美曲塞组毒副反应以Ⅰ~Ⅱ度为主,紫杉醇组恶心或呕吐、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的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培美曲塞组(P<0.05).培美曲塞组、紫杉醇组PFS分别为(15.49±0.79)、(14.02±0.7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相比,培美曲赛联合顺铂可有效提高NSCLC患者的 ORR、DCR,延长PFS,且不会加重毒副反应.
作者:张杨;孙立哲;刘宝刚;耿翠翠;董妙;李磊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胰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危机及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为拓展胰腺癌手术患者护理干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胰腺癌手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松弛训练、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聚焦解决模式.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减分值均超过目标构建值,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面对、回避、屈服等医学应对评分增分值或减分值均超过目标构建值,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有助于化解胰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养成积极应对行为,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赵双;熊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双能量CT(DECT)对诊断痛风性关节炎(GA)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 GA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 DECT检测病变部位,利用痛风分析软件分析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数目及体积,并与临床诊断比较.[结果]120例患者经关节液检查或痛风石穿刺活检均见尿酸盐结晶沉积;DECT扫描可见尿酸盐结晶沉积108例,阴性12例,DECT诊断灵敏度90%(108/120).DECT共诊断432处尿酸盐结晶,临床医师评估痛风结节沉积部位99处,DECT 检出数目是临床评估的4.36倍.DECT诊断急性痛风患者58例(48.3%),慢性痛风者62例(51.7%),临床评估急性痛风43例(35.8%),慢性痛风者77例(64.2%),DECT诊断急性痛风率显著高于临床评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DECT扫描见尿酸盐结晶多呈不规则形状,部分呈点状,120例 GA患者尿酸盐结晶长直径<5 mm;结晶共319处(73.8%),5~10 mm 共83处(18.9%),>10 mm 共30处(7.3%).[结论]DECT对 GA尿酸盐结晶沉积具有较高检出率高,与病理穿刺结果较一致,且高于临床评估,可充分判断急慢性发作期,为 GA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郭岳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水平及其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本院收治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 HBV-DNA 阳性情况及平均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α-L-岩藻糖苷酶(AFU)、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HBsAg(+)组 HBV-DNA阳性率为75.93%(164/216),显著高于 HBsAg(-)组17.65%(6/34)(P <0.05);HBsAg(+)、HBeAg(+)、抗-HBc(+)组的 HBV-DNA 阳性率为98.86%(87/88)、HBV-DNA 平均含量为4.31×107copy/mL,HBsAg (+)、HBeAg(+)组的 HBV-DNA阳性率为93.75%(30/32)、HBV-DNA含量为2.49×107copy/mL,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其中抗-HBs(+)组 HBV-DNA 阳性率低为0;随着乙型肝炎患者 HBV-DNA含量水平的升高,ALT、AST、AFU 以及 ALB 水平逐渐升高,TBIL、A/G 逐渐降低,不同HBV-DNA水平组主要肝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 <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 HBsAg(+)组 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 HBsAg(-)组,患者 HBV-M、HBV-DNA含量与其肝功能指标密切相关.
作者:苏晓明;黄雪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脓毒症致血小板减少症(PLT)减少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96例脓毒症致 TP 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7例)和 rhTPO 组(观察组,39例).比较两组治疗期间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动态变化、PLT>100×109/L恢复时间、血制品输注情况、住 ICU 时间、28 d 病死率;以两组中28 d 存活患者作为存活组,病死患者作为死亡组,分析脓毒症致PLT减少症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治疗 d3、d5、d7、d10PL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PLT>100×109/L恢复时间、住 ICU 时间短于对照组,浓缩红细胞、血浆、血小板输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组时PLT水平<20×109/L、PLT持续减少时间>7 d是影响脓毒血症致PLT减少症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组PLT水平、PLT<100×109/L水平持续时间与脓毒症致 PLT 减少症近期预后的密切相关;rhTPO 辅助治疗脓毒症致PLT减少症可缩短患者PLT>100×109/L 恢复时间及住 ICU 时间,减少血制品消耗.
作者:顾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对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瘦素、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诊治的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10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溴马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浆瘦素水平变化、治疗效果、关节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浆瘦素水平、关节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采取苯溴马隆治疗的效果较好,可降低血尿酸、血浆瘦素水平,缓解关节疼痛症状,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惠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前路病灶清除大块异体骨植入融合重建治疗合并椎体缺失的儿童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3~12岁因胸、腰椎结核感染导致椎体缺失的患儿,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后用大块同种异体骨植入融合重建椎体骨缺损方法治疗.术后每年随访 X 线片观察有无植骨块移位、松动、塌陷及有无后凸畸形发生;对于随访超过3年以上的患儿行高分辨率三维 CT 扫描以确认植骨块融合情况.[结果]18例患儿植入的同种异体大骨块的上下两端均与周围骨形成骨性连接;2例发生骨块上端未形成骨性连接但未发生植骨块松动移位,1例出现局部轻度后凸畸形.[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后大块异体骨植入融合重建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引起的椎体缺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其中、远期局部后凸畸形发生率低.
作者:王解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疗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80例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 HFHD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0%(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22/40)(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24hUPr)、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14/40)(P <0.05).[结论]HFHD可提高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和炎症反应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育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小儿无痛结肠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院在结肠镜下行结肠息肉摘除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行单纯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100%(80/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35/40)(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为(92.83±4.27) m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62±5.05)mg(P<0.05);两组苏醒时间和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不同时间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波动较大(P<0.05),血氧饱和度(SpO2)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在睫毛反射消失时(T1)、术后5 min(T2)时 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抑制率为5.00%(2/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P<0.05).[结论]小儿无痛结肠镜手术中,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效果显著,不仅可减少丙泊酚用量,而且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同时可减少患儿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麻醉风险.
作者:邹鑫;刘志林;范文杰;马志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本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切口缝合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和对照组(传统缝合法),每组各44例.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切口缝合质量、满意度和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均为Ⅰ期愈合,未见术后感染、脂肪液化.对照组41例(93.18%)Ⅰ期愈合,有1例(2.27%)术后感染、1例(2.27%)脂肪液化,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缝合优良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P =0.048<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26,P =0.035<0.05).[结论]在整形美容外科术的缝合中采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可以有效改善切口缝合质量,提升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是一种较好的切口缝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韵;高飞;任忠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3%和23.4%两种浓度的高渗盐水(HS)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颅内高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颅内高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 A、B两组,每组各26例.在持续监测颅内压(ICP)的情况下, A组、B 组分别给予233.3 mL 的3% HS、29.9 mL 的23.4% HS.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 IC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钠(Na+)、钾(K+)、渗透压、肌酐(Cr)、尿素氮(BUN)等值的变化,并记录患者治疗半年的预后.[结果]两组治疗后30 min时 ICP低于治疗前、MAP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 ICP、MAP、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240 min、300 min时 ICP显著低于B组,120 min、240 min、300 min、360 min时 MAP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 d、6 d血 Na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d、3d、6d的渗透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 K+、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同期各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半年后,A组病死3例(11.5%),预后不良7例(26.9%),预后良好16例(61.5%), B组 A组病死4例(15.4%),预后不良10例(38.5%),预后良好12例(4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9,P=0.299>0.05).[结论]3%和23.4%两种浓度的 HS均能迅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 ICP,均有明显的扩容效果,安全有效,但3%HS持续时间更长.
作者:齐亮;郑金玉;韩辉;陈中俊;孙远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妇产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点.[方法]选取2016~2017年本院妇产科住院患者49214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感染率,并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49214例的妇产科住院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812例(87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65%(例次感染率为1.77%);患者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宫腔、泌尿道及呼吸道,分别占26.52%、29.85%、34.56%;共分离出253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647株占25.49%,革兰阴性菌1891株占74.51%;主要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粘质沙雷菌,分别占23.84%、20.53%、15.72%;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为79.65%,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低,为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高,为75.04%,粘质沙雷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为75.44%,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低,为0.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大于60.00%.[结论]本院妇产科中病原菌的分布相对比较广泛,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易产生多重耐药菌,且病原菌的耐药性相对较强,应根据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重视临床医院的感染预防控制,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作者:张燕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凝血状态和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行PCI术治疗的92例 AMI患者,依据患者血清 UA水平将其分为观察组(高尿酸血症,n=37)与对照组(血清 UA水平正常,n=48).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 值)、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AA%)、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ADP%)、血凝块形成的大幅度(MA值)及形成速率(α角).应用血小板聚集功能测试仪检测不同诱导剂作用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gT).[结果]观察组 R值、K 值、AA%、ADP%显著低于对照组, MA值及α角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 ADP及肾上腺素为诱导剂作用下其PAg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 UA水平与 R值、K 值、ADP%、AA%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与 MA 值、α角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合并高尿酸血症的 AMI患者PCI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活性高,临床治疗时应给予个性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作者:秦波;赵翔文;贾德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营养学指标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及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饮食、运动干预.比较两组血清营养学指标、血压控制情况、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产妇先兆子痫、胎盘早剥、剖宫产以及围产儿胎儿窘迫、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窒息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饮食运动干预有助于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营养学指标,控制血压水平,保障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UA)、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心功能纽约分级分为NYHAⅠ组、NYHA Ⅱ组、NYHA Ⅲ组、NYHA Ⅳ组,每组各50例.分别检测四组患者血 UA、BNP水平,检查患者 LVEF值.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血清 UA、BNP 与 LVEF相关性,追踪随访5年,统计其临床病死率,应用 ROC 曲线分析血清 UA、BNP 与 LVEF 水平对于慢性心衰患者5年内临床病死的预测价值.[结果]NYHAⅠ组、NYHA Ⅱ组、NYHA Ⅲ组、NYHA Ⅳ组组间血清 UA、BNP与LVE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NYHA Ⅰ组与NYHA Ⅱ组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两组间血清 UA、BNP 与 LVEF 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UA与BN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05,P<0.05),血清 UA与 LVEF呈显著负相关(r =-0.517,P<0.05),BNP与 LVEF呈显著负相关(r =-0.753,P <0.003).各组间5年病死率分别为:NYHA Ⅰ组4%(2/50),NYHA Ⅱ组6%(3/50),NYHA Ⅲ组14%(7/50),NYHA Ⅳ组24%(12/50).血清 UA、BNP 与LVEF水平对于慢性心衰5年病死率预测的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5、0.781、0.885,其预测患者慢性心衰5年病死率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5.14%,76.92%),(76.95%,79.52%),(79.68%,81.27%).[结论]血清 UA、BNP与 LVEF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监测其动态变化对于慢性心衰患者5年内临床病死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朱文凯;赵志鹏;韩国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与咪达唑仑麻醉前用药在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下面部射频治疗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择期行面部射频治疗的女性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n=30).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Dex,M组给予咪达唑仑,C组不给镇静及镇痛性药物.均行面部神经阻滞,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比较患者麻醉效果和手术相关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T2)时,D 组和 M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较C组低;术中30 min(T3)时D组的MAP和 HR较C组高,M组的MAP较C组高;术毕(T4)时D组和 M组的 MAP 较 C 组升高;术后30 min(T5)时 D 组 MAP 较 C 组低(P <0.05).T2、T3时D组和M组的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较C组高,且D组较M组高;T4时D组患者的RR和SpO2较 M组和C组高(P <0.05).T2时D组和 M组 Ramsay评分较 C 组高,且 D组较 M组高;T3时 D组和 M组的 Ramsay评分较C组高(P <0.05).D组和 M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较 C 组高,且 D组较 M组高(P <0.05).术中疼痛、低血压、呼吸抑制等的发生率 D组和 M组患者较 C 组低(P <0.05).[结论]麻醉前使用Dex和咪达唑仑均能够显著减少面部射频治疗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提高镇静效果,减少瑞芬太尼输注量,降低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Dex的优势更为明显.
作者:石坚;魏小洁;鄢建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癌癌组织中 Eph受体酪氨酸激酶 A2(EphA2)蛋白表达及其与增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50份肝癌癌组织、50份癌旁肝组织及30份正常肝组织(对照组)标本 EphA2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细胞凋亡率及增殖指数(PI)的关系.[结果]肝癌癌组织 EphA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00%(38/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8.00%(24/50)和对照组的33.33%(10/30)(P <0.05);EphA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有关(P <0.05);EphA2高表达者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PI显著高于 EphA2低表达者(P <0.05),且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 EphA2蛋白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与PI呈正相关(P <0.05).[结论]肝癌癌组织中 EphA2蛋白较高表达,对细胞凋亡有抑制、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且其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相关.
作者:周俊忠;杨荣胜;孟斌;沈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胸腺瘤术后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7年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腺瘤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随访至今.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患者的临床表现、WHO 组织学分型、临床切除状态、手术切除范围、有无合并重症肌无力、Masaoka分期,疾病是否进展或是否死亡等指标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127例患者,死亡10例,男6例,女4例.死亡患者 WHO 组织学分型B2型1例、B3型2例、C型7例;Masaoka分期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7例,合并重症肌无力7例;临床切除状态 R0为2例、R1为3例、R2为5例;单纯胸腺切除6例、胸腺加纵隔脂肪切除3例、胸腺加纵隔脂肪和心包垫切除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除范围、肿块大小、WHO 组织学分型、Masaoka分期、临床切除状态以及合并重症肌无力与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数(OS)存在显著相关(P <0.05),年龄与 OS显著相关(P <0.05);全切的Ⅱ期胸腺瘤中,术后辅助性放疗对 OS和PFS均无影响(P >0.05).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切除范围、肿块大小、WHO组织学分型、Masaoka分期、临床切除状态以及合并重症肌无力与 PFS存在显著相关,且为 OS预测因素(P<0.05).[结论]胸腺加纵隔心包垫切除、肿块大、Masaoka分期、WHO 组织学分型、临床切除状态、合并重症肌无力是胸腺瘤患者主要的预测因素;且对于Ⅱ期胸腺全切患者术后放疗并无延迟生存期的作用.
作者:周亚夫;刘文亮;张志功;颜建华;王文;周文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病灶切除术治疗儿童半肢骨骺异样增殖症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半肢骨骺异样增殖症患儿33例,术前根据 MRI 显示病灶与正常骨骺之间是否存在间隙分为有间隙组19例,无间隙组14例,所有患者采用病灶切除术治疗,术后评估患儿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33例患儿平均随访51(12~107)个月,病灶均无复发;2例患儿术后出现关节疼痛,4例患儿残留关节成角畸形;术后关节活动明显改善者9例,部分改善者12例,无改善者12例.间隙组总有效率为84.21%,明显高于无间隙组的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2).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短和 MRI有间隙及术中能看到病灶边界者,患儿预后越好;发病类型与预后无关.[结论]半肢骨骺异样增殖症患儿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短和 MRI增殖骨骺与正常骨骺有间隙及术中能看到病灶边界者,患儿预后越好.如果 MRI显示病灶与正常骨骺之间存在间隙,建议应早期行病灶切除术.
作者:张涛;郭源;尤海峰;吕学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科室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经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筛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261例,依据TOAST分类标准,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或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结果,将患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79例、脑动脉供血不足组87例、脑梗死组95例,对未检出未破裂动脉瘤的患者再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三组患者未破裂动脉瘤伴发情况,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性.[结果]26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检出13例伴发未破裂动脉瘤,检出率为4.98%(13/261);其中脑梗死组中共有10例伴发未破裂动脉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中有1例,脑动脉供血不足组中有2例.13例伴发未破裂动脉瘤中前交通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 M1段末端动脉瘤2例,颈动脉起始部位夹层动脉瘤2例,囊性动脉瘤1例.[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常伴发未破裂动脉瘤,其中以脑梗死伴发未破裂动脉瘤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亦可伴发以小、中型动脉瘤为主的未破裂动脉瘤.
作者:余孝君;王爱民;柳四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对前列腺癌(PC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诊治的疑似 PCA 患者146例,所有患者接受TRUS和PSA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46例患者均成功 TRUS穿刺、取材,其中病理检查结果阳性者50例,占34.25%,病理检查结果阴性者96例,占65.75%,包括前列腺炎3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45例和不典型增生19例.PSA≥4.0 ng/mL、≥10 ng/mL、≥15 ng/mL、≥20 ng/mL、≥40 ng/mL 时PCA检出率分别为34.25%、41.96%、50.00%、65.52%和90.63%,呈上升趋势.PSA 诊断 PCA 其佳截断点为 PSA>8.22 ng/mL,灵敏度为98.00%,特异度为72.60%,曲线下面积为0.835.[结论]当以 PSA >4 ng/mL作为PCA行经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术进行诊断时,其阳性预测值不高,以PSA>8.22 ng/m L为界值时可提高PCA的阳性检出率,降低阴性穿刺,活检意义更大.
作者:蒋祁明;肖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肺鳞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化疗)与观察组(恩度+化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VEGF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和患者生存期.[结果]①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 <0.05);②治疗前两组CEA、SCC、NSE、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③观察组总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鳞癌可提高疗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 VEGF水平,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郑瑄;蒋华;俞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胱抑素-C(Cys-C)、尿肾损伤分子-1(Kim-1)对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行心脏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 AKI 将患者分为 AKI组(n=45)和非 AKI组(n=105).检查比较各组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 Cys-C、尿 Kim-1水平,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 Cys-C 和 Kim-1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 Cys-C、Kim-1及其联合检测对AKI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术后6 h、12 h、24 h、48 h血Cys-C、尿Kim-1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Cys-C 与 Kim-1呈显著正相关(r = 0.825,P <0.05).ROC曲线分析,Cys-C诊断 AKI曲线下面积为0.458,Kim-1曲线其面积为0.637,Cys-C 联合 Kim-1诊断 AKI 曲线下面积为0.857.[结论]心脏手术后 AKI患者血Cys-C、尿Kim-1水平明显上升;血Cys-C、尿Kim-1联合检测对心脏手术后 AKI预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程宇;宁兴旺;尹晓清;程良昊;解鑫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肤鳞癌)组织中 Bmi-1、ki-67和 p53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mi-1、Ki-67、p53在100例皮肤鳞癌组织和67例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皮肤鳞癌组织 Bmi-1、Ki-67、p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76/100)、85.0%(85/100)、58.0%(58/100),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的14.93%(10/67)、13.43%(9/67)、8.96%(6/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mi-1、Ki-67、p53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P >0.05),Bmi-1、p53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Ki-67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 <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mi-1表达强度与Ki-67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691,P <0.01),与 p53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581,P <0.05),Ki-67表达强度与 p53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 5.712,P <0.05).[结论]皮肤鳞癌组织中 Bmi-1、ki-67、p53蛋白呈过表达,其表达强度均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且三者在肿瘤发生进展中可能起相互调节、相互促进的作用.
作者:王应权;王晨霞;李强;马铭;郭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子痫前期孕妇60例(子痫前期组)和健康孕妇55例(对照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了解基因型分布,并分析其与子痫前期的关系.[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TT基因型频率、T677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5.0%、5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55%、25.0%;CC 基因型频率、C677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6.67%、40.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90%、75.0%(P <0.05),且不同严重程度的子痫前期孕妇TT、CC基因型和T677、C677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孕妇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高于 CT、CC 基因型孕妇,且 CT 基因型孕妇高于 CC基因型孕妇,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T基因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到2.74倍(OR=2.741,95%CI=1.564~4.071).[结论]MTHFR 基因 C677T 多态性可能是诱发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苟亚娟;李志斌;周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门诊产前保健并住院分娩且被诊断为 GDM的3395例产妇作为 GDM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并于24~28周进行 OGTT筛检且正常的5891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采集两组孕产妇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身高、职业、居住地、教育程度、分娩次数、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史、不良孕产史等,记录产妇妊娠24~28周 OGTT 检测结果、孕期增重和不良妊娠结局并比较.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 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孕龄、孕前BMI、孕期增重、分娩次数、教育程度、糖尿病史及不良孕产史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前 BMI≥24 kg/m2、有糖尿病家族史及不良孕产史是影响 GDM发病危险因素.GDM组产妇在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巨大儿、胎儿窘迫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GDM对孕产妇和胎儿危害较大,其年龄超过35岁、孕前BMI≥24 kg/m2、有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孕产史为 GDM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经翼点入路治疗破裂前循环动脉瘤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96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经眶上外入路组(n=52)和经翼点入路组(n =44).随访术后3个月,评估近期预后,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入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瘤体残留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一例病死,经眶上外入路组恢复良好率高于经翼点入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46% vs 84.09%,χ2=0.389,P =0.746).经眶上外入路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经翼点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翼点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经眶上外入路组术后无一例出现颅内感染、颞肌萎缩、面神分支损伤、脑脊液漏等入路相关并发症,经翼点入路组2例出现颅内感染,5例颞肌感染,1例面神分支损伤,其中经眶上外入路组颞肌萎缩发生率为0低于经翼点入路组11.36%,差异有显著性(χ2=6.234,P =0.042).术后复查显示,两组无一例出现动脉瘤残留.[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和经翼点入路治疗破裂前循环动脉瘤急性期近期效果相当,但前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具有颞肌萎缩发生率低的优势.
作者:张洁;艾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后腰背痛与产妇分娩方式、麻醉方法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本院897例产妇于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电话回访,记录患者腰背痛情况,分析产后腰背痛与产妇分娩方式、麻醉方法的关系.[结果]897例产妇产后腰背痛发生率为24.75%(222/897);顺产和剖宫产产妇妊娠期、产后1个月腰背痛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后3个月、6个月,顺产腰背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顺产产妇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Q)评分显著低于剖宫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麻醉方式妊娠期、产后1个月腰背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产后3个月、6个月椎管内麻醉组腰背痛发生率显著高于未麻醉和静脉麻醉组(P<0.05),未麻醉和静脉麻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麻醉方式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和ODQ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椎管内麻醉、静脉麻醉和未麻醉,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和椎管内麻醉与产妇产后发生腰背痛密切相关,均可增加产后腰背痛发生风险.
作者:秦丹;国松;王英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联合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诊断肺小细胞肺癌(SCLC)的价值.[方法]检测比较 SCLC(A组)、非小细胞肺癌(NSCLC,B组)、肺良性疾病(BLD,C 组)患者血清中的ProGRP和 NSE水平,同时观察 SCLC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 ProGRP 和 NSE 水平变化.[结果]A组血清NSE、ProGRP含量明显高于B组与C组(均 P<0.01),B组血清NSE、ProGRP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5);ProGRP单独检测 SCLC准确度为80.00%明显高于 NSE 单独检测的68.57%(P <0.05),NSE+ProGRP联合检测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 NSE单独检测(P <0.05或P <0.01),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0.00%明显高于ProGRP单独检测的72.00%(P <0.05).化疗2个疗程后,SCLC患者血清 NSE和ProGRP 水平均明显低于化疗前(P <0.01).[结论]NSE和ProGRP均是诊断SCLC的肿瘤标志物,ProGRP准确度高于 NSE,其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可作为诊断、预后评估 SCLC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学军;罗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对其骨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本院复诊的95例 RA患者(观察组)和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正常的105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于复诊时及观察组采用 IL-6抑制剂给予托珠单抗(TCZ)连续处理6个月后,进行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IL-1)、IL-6]、骨代谢水平[骨保护素(OPG)、骨钙蛋白(BGP)]以及脂代谢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复诊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IL-1、IL-6、TC,LDL-C 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OPG、HDL-C水平显著降低(P <0.05);采用 IL-6抑制剂TCZ连续处理6个月后,观察组与复诊时比较,IL-1,IL-6、BGP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P <0.05),OPG、HDL-C表达上升(P <0.05).[结论]RA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高表达状态可直接影响患者骨转换率以及导致脂代谢异常,其可能是导制患者骨质疏松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严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膝前交叉韧带囊肿(ACLC)的临床临床表现、诊断及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2~2017年共收治膝前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患者,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治疗效果.随访3~12个月,平均(8±1.2)个月.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 评分和手术后疗效评定的 Glasgow 评定法对膝关节功能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前、后1个月、3个月、1年采用 Lysholm 评分,手术前 Lysholm 评分为(67.8±4.3)分,手术后提高至(93.1±2.0)、(95±1.7)、(96.7± 2.3)分,手术后较术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5例手术患者Glasgow 疗效评定为优.[结论]前交叉韧带囊肿无特征性症状及体征,MRI 可提高诊断率,关节镜下可明确诊断且在治疗交叉韧带囊肿上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的优点.
作者:李跃峰;刘堂友;张卓;余先;王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祛风固肾汤联合西药对慢性肾脏病(CKD)1~3期患者肾功能,炎性因子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CKD1~3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祛风固肾汤,比较两组疗效,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尿素氮(BUN)、尿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24hU-pro)、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P<0.05);治疗后观察组倦怠乏力、水肿、气短懒言、腰膝酸软、泡沫尿积分及总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BUN、24hU-pro、SCr、eGFR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 Alb、Hb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hs-CRP、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祛风固肾汤联合西药对 CKD 1-3期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其肾功能、Hb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不同程度的近视与各调节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选择合理的屈光矫正处方和近视防控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3月于本院视光门诊就诊的97例6~14岁屈光不正的学龄儿童,经过散瞳验光后诊断为近视,根据等效球镜度分为轻度近视(-0.50~-3.00D)组56例、中度近视(-3.00D~-6.00D)组32例、重度近视组(>-6.00D)9例,其中6~9岁儿童42例,10~14岁儿童55例;所有患者屈光矫正后都在同一台综合验光仪上进行远近隐斜,正负相对调节、AC/A、调节反应的检测,用±2.00DD的翻转拍进行调节灵敏度的检测,探讨不同年龄段,不同程度的近视与各调节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轻、中、重度近视组和6~9岁,10~14岁组各组间比较,正负相对调节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近视组中近距离外隐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近视组FCC法测得调节滞后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0.05);轻度近视组患者调节平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0.05).6~9岁年龄组和10~14岁年龄组 FCC 法测得调节平衡组间比较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 AC/A 与调节灵敏度的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近视度数的不断增高,近距离外隐斜的发生率随之不断增高,调节滞后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调节滞后的发生与年龄没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视功能结果分析为学龄儿童近视屈光矫正处方提供依据,并针对视功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作者:漆争艳;郭燕;杨俊芳;何容;向剑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翼点、额下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的38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将其分为翼点入路组(n =17)和额下入路组(n =2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切除效果,记录两组患者视力改善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翼点入路组Ⅰ级切除、Ⅱ级切除率分别为76.47%、17.65%与额下入路组的71.43%、19.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0,P =0.905>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翼点入路组视力提高率为76.47%高于额下入路组的7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 =0.940>0.05).翼点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3/17)略低于额下入路组的19.04%(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19>0.05).[结论]根据肿瘤特点、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经翼点手术入路与额下手术入路均可获得同等的肿瘤切除效果,且在住院时间、视力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达健;陈鸿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局部镇痛联合曲马多口服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本院行 LA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均在缝合切口前以0.5%罗哌卡因10 mL喷洒切口内部,再以0.5 %罗哌卡因3 mL局部浸润切口.观察组患者术后6 h 开始口服曲马多50 mg,每12 h给予50 mg.对照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给予相同外观、质量的淀粉片作为安慰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比较两组术后8h、12h、24h、36h、48h患者疼痛情况.[结果]术后6h,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术后12 h、24 h、36 h、48 h,观察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和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的情况发生,对照组眩晕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均P <0.05).术后对照组2例患者要求追加止痛药,观察组无此现象.[结论]罗哌卡因局部镇痛联合曲马多口服对行 L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
作者:陆晓春;李靖;曹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晚期胃癌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一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3+)、血清 CEA、CA19-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75%(22/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94% (13/3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 CD4+、CD8+、CD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血清CEA、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8/32),与对照组的16.13%(5/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情绪、认知、社会、躯体、角色功能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增强细胞免疫,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清明;李登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与血乳酸清除率(LCR)联合监测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达标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P(cv-a)CO2含量分为P(cv-a)CO2<6 mmHg组(A组)和>6 mmHg组(B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前(T0)、6 h(T6)、12 h(T12)点各相关指标及临床特征.[结果]与 T0时间点相比,两组患者在T6和T12时心率(HR)、动脉血乳酸(Lac)显著降低,中心静脉压(CVP)显著升高(P <0.05);与A组比较, B组在T6和T12时间点 HR、Lac均显著升高(P <0.05),而 LCR显著降低(P <0.05).复苏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较复苏前显著降低(P <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 <0.05).A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及6 h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显著低于 B组(P <0.05),而6 h 液体平衡量显著高于B组(P <0.05).P(cv-a)CO2、LCR 及 P(cv-a)CO2联合 LCR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0.823和0.896,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P(cv-a)CO2与 LCR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疗效的有效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帅;张婷;陈钇然;李灿;罗怡婷;刘亚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杀风险量化评估策略下动态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12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自杀风险量化评估策略下动态干预;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10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评估两组 NGASR 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自杀行为发生率及自杀致死率.[结果]观察组实际纳入研究115例.干预4周后,观察组 NGASR评分(5.87±2.13)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评分(7.73±2.42)分(t=6.101,P<0.05);观察组自杀行为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4%(P <0.05),自杀致死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8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自杀风险量化评估策略下的动态干预有助于降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作者:钱丹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微波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 VVC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 VVC 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 (38/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与对照组的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46例患者完成随访,对照组47例患者完成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10.9%(5/46),明显低于对照组34.0%(16/47)(P <0.05).[结论]药物联合微波治疗VVC,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减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宏乾;傅欣欣;张彩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格列齐特联合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DN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另取健康成人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格列齐特联合舒洛地特治疗,比较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循环内皮祖细胞 EPC数目及内皮舒张功能指标:肱动脉内径基础、肱动脉血流、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1c、FIN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FPG、2hPG、HbA1c、FINS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FPG、2hPG、HbA1c、FIN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 FMD、循环 EP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肱动脉血流、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FMD、循环EP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但治疗前后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肱动脉血流、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 FMD、循环 EPC、肱动脉内径基础值、肱动脉血流、NMD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格列齐特联合舒洛地特治疗 DN 患者,可改善其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博;王晶;任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急性期泌乳素(PRL)和皮质醇(COR)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5例重型 TBI 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正常的1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按照伤后1个月生存状况分为生存组(n=95)和病死组(n=20);观察组均随访6~9个月,依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良好组(4~5分,n=82)和恶劣组(1~3分,n=33),于住院后 d1、d1、d5、d7、d14、d30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OR、PRL水平.[结果]观察组入院时、入院 d1~7血清 COR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血清COR水平于d1和d7出现2个峰值,d14后逐渐趋于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入院d1、d3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5后其水平趋于对照组.良好组入院d1~7血清CO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恶劣组 d1、d3、d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恶劣组 d1、d3血清PRL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劣组 d14、d30血清COR水平显著低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病死组伤后3 d、5 d、7 d 血清 COR 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伤后3 d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患者急性期血清PRL、COR水平均有变化,受伤后第一周内升高明显,第2周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作者:冯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联合人文关怀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排尿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行痔疮手术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音乐干预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排尿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0级、Ⅰ级疼痛程度占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48%(P <0.01);术后自行排尿时间、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排尿完全通畅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1),因尿潴留行导尿术辅助排尿率5.17%,明显低于对照组17.24% (P <0.05);术后满意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8%(P <0.05).[结论]音乐干预联合人文关怀有助于缓解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排尿障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春凤;齐晓燕;吴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正念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正念认知行为训练,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正念认知水平、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效能评分、Hariss髋关节评分和Barthel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ariss 髋关节评分和 Barthel 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正念认知行为训练有助于增强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患者正念认知水平,提高自我管理效能,缓解自我感受负担,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慧;李雁;张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比两组康复锻炼干预1、2周后的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肌力水平在3级以上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干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利于改善患者肌力水平,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缺损情况均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崔霞;朱宗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赋能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自我效能及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 LC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手术配合、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赋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出院时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依从性比例,术后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等.[结果]出院时观察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遵守院内科制度、戒烟戒酒、康复锻炼、健康饮食、乐观积极等心理状态等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赋能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 LC患者自我效能,增强治疗依从性,促进早日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曾美霞;王素梅;杨瑞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情志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尿素乳膏加地奈德乳膏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情志干预.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114,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 1=4.289,t 2=3.598,P<0.05);自我感知、个人社交、家庭生活等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情志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曾丽;刘爱华;王彩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电泳定义的提出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直到1964年才有人第一次提出了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1].1 9 6 9年有人将IFE应用于蛋白质多态性研究,将检测标本扩大为尿液、血清,脑脊液或其他体液.由于其操作简便、干扰因素较少,结果分辨率高等特点,IFE技术得以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将其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严湘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