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
目的 研究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48例)及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缺乳病发率为6.3%,对照组患者产后缺乳病发率为29.2%.两组患者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初始泌乳时间为产后(52.5±11.4)h、产后乳房充盈评分(5.2±0.5)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添加中医护理干预手法对降低产妇产后缺乳病发率有积极效果,患者乳房充盈程度及初始泌乳时间均明显优化.
作者:郝凌云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问题.方法 选取我院2013级中医临床班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名.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一组采用常规方法教学(对照组),另一组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课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中医妇科知识考核得分及对教学的满意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考核平均得分为(92.35±2.05)分,对照组的考核平均得分为(79.36±2.54)分;观察组教学的满意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达到相对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牛红萍;周晓娜;杨丽娟;赵淑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互动式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来我院实习的护生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进入我院实习的先后顺序,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实习的41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6年4月—2017年11月实习的3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以及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其教学效果也优于对照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式教学模式效果明显显著,护生的满意程度和心理接受度更高,能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张萍;张淑敏;杨山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血液透析患者60例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先后次序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常规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结果 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CRBSI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血液透析效果.
作者:尚美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状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肤瘙痒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状患者,效果理想,让血糖处于稳定状态,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
作者:马爱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内科病房137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016年7—12月内科病房141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下列护理风险管理:成立静脉留置针风险管理小组、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风险意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建立静脉留置针质量控制标准.结果 观察组内科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考试成绩为(94.16±1.98)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为(36.32±2.03)分,高于对照组的(85.09±3.68)分、(31.70±4.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为6.57%,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内科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水平,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上升.
作者:黄爱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光协调性体层摄影术(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游离脂肪酸(FFA)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6个月的痊愈率以及治疗后18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8个月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中,使用OCT可有效观察出患者康复情况,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许兴基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0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予以干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予以干预.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法(H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治疗后HSS评分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ROM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SS评分、VAS评分及ROM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并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且患者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满意程度较高.
作者:张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4间隙融合内固定治疗长节段颈椎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科行颈椎手术治疗的长节段颈椎病变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颈椎前路组和颈椎后路组.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椎融合节段Cob角度变化、颈痛VAS评分、JOA改善率、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颈椎前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椎融合节段Cob角度变化、颈痛VAS评分均优于颈椎后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改善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4间隙融合内固定治疗长节段颈椎病变疗效确切,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伦智法;冯杰;刘光旺;马超;戴维享;王振飞;拾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FTS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水平;术后胃肠功能康复指标、下床活动和出院指标;术中低体温等不良现象发生率.结果 FTS组围手术期护理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术后胃肠功能康复指标、下床活动和出院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术中低体温等不良现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减少不良现象,加速术后康复,提升满意水平.
作者:李华萍;王莹娜;张荣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2011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统计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患者治愈53例,有效20例,治疗总有效率97.33%,并发症发生率6.67%,复发率2.67%.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鼻窦生理功能恢复,患者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沈康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痰Gene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基层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诊断结核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7月南通市通州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患者中同时行痰涂片及痰GeneXpert MTB检测的患者442例,其中男性316例,女性126例,年龄为11~93岁,分析痰GeneXpert MTB检测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诊断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痰涂片阳性患者中,同时行GeneXpert MTB检出的比例93.38%(141/151),GeneXpert MTB未检出的比例为6.62%(10/151),所有痰涂片阴性患者中,GeneXpert MTB检出42例,比例为14.95%(42/281).结论 痰GeneXpert MTB检测技术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结核病快速诊断水平.
作者:瞿向前;金建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调查分析苏北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为完善培训政策和内容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在参加或已完成培训的住院医师,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整体良好,但有53.0% 的住院医师认为在培训待遇、带教老师积极性、考核标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改进空间很大.结论 提高待遇、完善考核标准,调动参训医师和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将有利于保证培训的质量.
作者:司理想;赵伟光;陈媛媛;王翔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鞘膜积液在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101例鞘膜积液声像图回顾分析,分析内容包括鞘膜积液的位置、范围、形态、内部回声、积液与睾丸的关系.结果 睾丸鞘膜积液占全部病例的61.39%,精索鞘膜积液积液占20.79%,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占9.90%,交通性鞘膜积液占7.92%.结论 鞘膜积液可分为4类,各类型均具有其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实时超声是鞘膜积液诊断及鉴别诊断简易而有效的影像学方法,能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准确性校高.
作者:李荐德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经腹和阴道超声对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腹超声诊断,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 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0.0%,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腹超声诊断相比,经阴道超声对输卵管妊娠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作者:曲海丽;孙丽敏;王东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新护士培训中应用目标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我院护士培训中实施目标教学法前的新护士20名作为常规组,并选取2016年7—12月我院护士培训中实施目标教学法后的新护士20名作为目标组.观察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及护理能力.结果 培训后,目标组新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分别为(94.79±3.36)分和(96.27±1.90)分,常规组新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分别为(90.26±4.17)分和(93.79±2.61)分.目标组新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830,3.4355,P<0.05),且目标组护理能力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教学法不仅提高了新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还有助于其护理能力及培训效果的提升.
作者:赵小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孕11~13+6周胎儿的超声检查价值.方法 将2016年5月1日—2017年4月1日在本院行超声检查的80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11~13+6周).记录检查结果并持续随访.结果 (1)共包括颈项透明层厚度≥3 mm伴有其他异常(5例)、颈项透明层厚度<3 mm伴有胎儿结构异常(4例)以及颈项透明层厚度≥3 mm(10例),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和引产;(2)颈项透明层厚度<3 mm伴有胎儿结构异常(4例),包括单脐动脉1例(自然分娩)、鼻骨短小1例(自然分娩)、脐膨出1例(引产)、无脑儿1例(引产).结论 在孕11~13+6周实施超声检查十分必要.
作者:刘秀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VIPC护理程序对提高门急诊突发事件中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效果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的5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实施急救护理流程VIPC抢救程序的62例同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救治效果及护士核心能力考核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救治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核心能力考核结果各项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VIPC护理程序的培训和应用,提升门急诊护士整体核心能力,缩短突发事件中创伤性休克平均救治起效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吴春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分析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孕产史等情况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使用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平均血糖水平为(4.56±0.38)mmol/L,低于对照组的(6.85±0.8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36,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妊高征1例,产后出血1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6%(2/36),低于对照组的22.2%(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有助于平稳控制血糖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作者:马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其相关指标对肝细胞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05年1月 —2015年12月某三甲医院住院期间首次确诊的肝癌患者共463例.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生存分析方法.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的血糖波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发现空腹血糖水平、低血糖的发生、T2DM病程、使用胰岛素均与T2DM合并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T2DM及其相关指标可能是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
作者:刘亭;庞雅玲;张华;王养维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