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王丽芬

关键词:优质护理, 急诊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急诊科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4例以及对照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5%(42/4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1%(37/4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急诊患者而言,在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保证了护理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风病虚实证候演变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中风病虚实证候演变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风病例50例发病后72 h、3 d、7 d、14 d、28 d、90 d的证候演变特征及与预后相关性。结果中风发病初期,内风证表现为明显,3 d后比例降低;内火证、痰湿证与血瘀证在不同时间点的比例均较高;气虚证在不同时间点的比例相对较低。单因素分析,气虚证、痰热、痰热持续组NIHSS评分均较高,BI评分均较低(P<0.01)。结论中风病虚实证候与患者预后相关,气虚证及痰热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准确评价证候,对症治疗。

    作者:翟学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常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接受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我院的90例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使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患者接受哪种治疗方式的效果比较突出。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指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完成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指标均有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6%;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要具有一定优势。结论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使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肾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

    作者:朱俭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溃疡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性疾病伴皮肤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86例风湿免疫性疾病伴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6.05%(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风湿免疫性疾病伴皮肤溃疡患者的换药次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

    生物安全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有效的措施对因为生物的因素而产生的影响进行预防。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强化。第一、在对生物安全的人员的管理上进行安全管理知识的强化;第二、在管理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相关的措施。然后研究分析在我国目前的医学检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生物安全教育的改进。

    作者:甄明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收治的58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给予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术后康复快、复发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栏目介绍

    作者:《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浅析分层次临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4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方式,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操作能力水平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临床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临床操作水平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立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鼻咽癌常规分割与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远期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常规分割与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远期疗效。方法研究组给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割放疗。两组鼻咽癌患者放疗完成后均给予5年有效随访,记录其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将数据给予专业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鼻咽癌患者经上述相应方法放疗后,研究组(n=34)临床总有效率为82.35%(28例),对照组(n=34)临床总有效率为79.41%(27例)(P>0.05);研究组5年生存率70.59%(24例)、无瘤生存率50.00%(17例)、无远处转移生存率61.76%(21例),对照组5年生存率44.12%(15例)、无瘤生存率23.53%(8例)、无远处转移生存率29.41%(10例),提示研究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给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可显著提高其远期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安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围术期预防性应用尼莫地平对老年患者全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围术期预防性应用尼莫地平对老年患者全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65~80岁非心脏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于全麻诱导后术中泵注尼莫地平,对照组泵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手术前1 d,术后1 d、2 d、4 d、7 d进行MMSE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 d,MMSE评分均比术前1 d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2 d的MMSE评分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2 d、4 d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术中应用尼莫地平对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作者:范晓英;苏玉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25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B超表现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B超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老年患者,分为B超组(n=25)和心电组(n=22),比较临床结果。结果心电组经过检查,左室肥厚4例、左室增大2例、主动脉扩张4例,B超检查,左室肥厚18例,左室增大12例,主动脉扩张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检查的检出率高。

    作者:丁长微;张明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表格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选题的基本方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儿科护理纠纷资料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原因、患儿家属的原因、医院环境、制度以及社会问题等。结论针对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能让儿科护理中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朱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γT细胞及IL-17、IL-23水平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ITP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IL-17与IL-23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ITP的发病机制,为ITP的防治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γδT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 IL-17、IL-23。实验组分正常对照组和ITP组;ITP组分为治疗前组与治疗后组(有效组、无效组);ITP组初始均予地塞米松10 mg/d,此后口服强的松维持并逐渐减量,总疗程1个月。结果正常对照组外周血γδT、IL-17、IL-23分别为(6.41±1.76)%,(43.04±6.10)pg/ml,(34.03±3.64)pg/ml;ITP治疗前组:γδT、IL-17、IL-23分别为(14.90±2.41)%,(76.67±11.86)pg/ml,(63.06±12.08)pg/ml;治疗有效组:γδT、IL-17、IL-23分别为(7.19±1.29)%,(53.95±11.97)pg/ml,(37.12±3.89)pg/ml;治疗无效组:(12.87±2.11)%,(62.51±10.11)pg/ml,(58.42±10.08)pg/ml。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IL-17、IL-23水平较正常人高,γδT细胞、IL-17、IL-23参与了ITP的发生发展;ITP患者治疗有效者γδT细胞、IL-17、IL-23水平下降。

    作者:杨国雷;张复华;凌奕文;牛国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预防癌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预防癌变的临床疗效以及改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情恶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进行治疗和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及甲硝唑口服用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表现及体征状态,3年后进行随访调查分析。结果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后其临床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功效。

    作者:山努佳;华利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高嵌体修复无髓磨牙牙体缺损的观察

    目的:评价金属材料制作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患者的36颗根管治疗后的磨牙进行临床观察,按照牙体缺损部位分为一类洞型缺损和二类洞型缺损,使用钴铬合金制作高嵌体修复。修复完成后0.5年,1.5年及2.5年进行回访观察。结果36例高嵌体除2例观察末期松动外,其余在观察期内未见损坏,基牙未见继发龋及折裂,边缘密合性良好。36例高嵌体牙龈炎发生率无差别。结论钴铬合金制作高嵌体用于根管治疗后的磨牙修复效果较理想,是一种临床疗效较理想的修复形式,但由于本实验观察期较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国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且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血压、血糖,且降低患者尿白蛋白量,改善患者肾脏功能。

    作者:谢立凯;齐晨蕊;孙亚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浅析医院等级评审及标准化建设对医学影像科的影响

    影像科在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及争创三级综合医院活动中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1]及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2],顺利通过考评。在此总结评审对影像科的作用: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增强,工作信息化、规范化、流程化提高,应急急救能力提高,技术服务质量改善;体会:认为评审标准缺少一些具体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资料较多。建议评审标准应吸收部分专业技术标准以供参考使用,应着重强调医院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作者:李元锋;孙复志;巩守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