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慢性病综合监测回顾与展望

王丽敏;邓茜;王黎君

关键词:慢性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公共卫生, 信息反馈, 监测信息, 系统, 卫生事件, 卫生领域, 卫生部门, 危险因素, 收集, 科学数据, 解释, 教育提供, 公众健康, 干预效果, 决策者, 工作者, 资料, 死亡
摘要:公共卫生领域的“监测(surveillance)”是指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或其他卫生事件的资料,经过分析、解释后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所有应该知道的人(如决策者、卫生部门工作者和公众等),并且利用监测信息的过程[1,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相关监测包括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及其危险因素信息,经过分析、解释,为制定公共卫生策略、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为公众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数据。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障碍的预防与控制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和精神疾病(mental disease)是两个名词表达的同一范畴的概念,指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不良因素影响下,以大脑功能失调导致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其症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造成主观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因而能够符合精神病学临床诊断标准中某类障碍的诊断。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的精神障碍分为10大类300多亚分类[1]。

    作者:黄悦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病情观察方面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及肌钙蛋白T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临床病情观察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接收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内于本院参加健康体检的患者10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1、2、3周、入院后3个月的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以及心肌酶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以及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且该检测方法不受患者性别的影响。在健康对照组患者中,肌钙蛋白假阳性率显著低于心肌酶谱假阳性率,证明通过肌钙蛋白诊断该疾病具有更高的准确率(P<0.05);患者在入院前2周肌钙蛋白有所下降,但不明显,从患者入院3周之后,肌钙蛋白量开始显著下降(P<0.05),而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测定值下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钙蛋白I及肌钙蛋白T测定对于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相对于心肌酶谱各项测定值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时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为治疗该疾病提供更为及时、可靠的指导。

    作者:李伟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指南》)制定的背景与过程:(1)是慢性病防治的需要。2011年9月,联合国举行了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提出加强非传染性疾病(通常指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见慢性病)的防控任务和要求。2012年5月,卫生部等15个部委联合制定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明确指出,慢性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高血压防控作为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强调要通过控制高血压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凸显了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

    作者:吴兆苏;霍勇;王文;赵连友;朱鼎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4北大糖尿病论坛--糖尿病防治的中国证据会议通知

    由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中国糖尿病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4北大糖尿病论坛--糖尿病防治的中国证据”将于2014年5月9~1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国内糖尿病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加此次会议。今年是“北大糖尿病论坛”创办10周年。10年来,“北大糖尿病论坛”一直秉“学术至上、独立自主、主题鲜明、层次清晰、神形兼备”的办会理念为中国的临床医生和与糖尿病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全面、深入和前沿的学术信息交流平台,成为了国内外糖尿病学术研究进展的风向标。10年来,北大糖尿病论坛在国内外学术领袖、广大糖尿病工作者及糖尿病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下已经成为中国糖尿病领域的精品会议和保留节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反取皮植皮法治疗大面积背部撕脱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典型病例的研究,探索反取皮植皮法治疗大面积背部撕脱伤的临床效果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大面积背部皮肤撕脱伤患者56例作为病例组,将患者撕脱皮肤采用鼓式反取皮法制成筛状中厚皮片回植,皮片表面采用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VSD)覆盖封闭,20~60 kPa负压持续吸引,根据负压引流情况撤除负压封闭引流后,每隔2天换药直至创面痊愈。选择本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创伤中心收治的采用常规清创、引流、植皮的背部大面积撕脱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病例组中56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46例植皮完全成活;6例患者,皮肤Ⅰ期成活,小片状皮肤坏死,坏死区培养肉芽,移植刃厚皮片创面愈合;4例患者皮肤Ⅱ期成活,坏死区再次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肉芽生长良好,创面得以愈合。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完全成活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病例组的换药次数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两组间创面外形恢复和功能重塑,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反取皮植皮法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促进皮片与创面的良好黏附,有利于皮片存活,对患者损伤小,是治疗大面积背部皮肤撕脱伤的一种实用方法。

    作者:杨萍;田诗政;阎洪伟;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散发性帕金森病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分析

    散发性帕金森病(sPD)是帕金森病(PD)的主要发病形式之一,其遗传风险因素的寻找不但可以为PD的早期诊断增加砝码,而且还能为PD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方向。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作为目前寻找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的有效利器,具有传统研究方法不可取代的优势,在寻找复杂疾病的易感基因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专注于近年来基于sPD的GWAS研究,对目前研究的成果和后GWAS时代的数据深度挖掘进行梳理,并关注于目前我国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一一综而述之。

    作者:晁宁;赵丽姣;李冠臻;秦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第八届上海国际骨科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学术会议通知

    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上海国际骨科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学术会议将于2014年5月17~18日在上海光大国际大酒店召开。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一本集光盘、纸版、网络、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国家级期刊,创刊于2008年9月,现为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929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372,邮发代码:82-136,全国公开发行,光盘定价:20元/期,2013年9月加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孕中期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取孕中期30例经确诊为唐氏综合征孕妇及300例正常孕妇的血清,运用凝集素微量离心柱法提取AFP-L3,以全自动发光法分别测定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及AFP-L3浓度,评估AFP-L3比率与唐氏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唐氏综合征孕妇血清中AFP浓度低于正常孕妇[(18.5±5.7)ng/ml∶(26.1±4.8)ng/ml, P<0.05],而AFP-L3比率高于正常孕妇[(28.3±3.2)%∶(13.3±4.5)%,P<0.05]。AFP-L3比率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线下面积(AUC)的值为0.710,显示以AFP-L3比率≥10%为界限可以很好地区分唐氏综合征孕妇和正常孕妇。结论 AFP-L3比率可作为唐氏综合征筛查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作者:龙峰;段纯;刘佳南;廖旭东;林冰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放化治疗非小细胞肺癌p53抗体检测价值

    目的探讨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放化治疗期间p53抗体的变化。方法治疗前检测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50名健康人血清p53抗体水平,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剂量为20 Gy/(10 f·12 d),40 Gy/(20 f·26 d)和60 Gy/(30 f·36 d)下,检测p53抗体水平。结果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53抗体阳性率与分化程度、疾病分期、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性别,年龄,肿块的位置无显著相关性(P>0.05)。放疗剂量40 Gy/(20 f·26 d)和60 Gy/(30 f·40 d), p53抗体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p53抗体高表达的癌症患者治疗疗效较p53抗体阴性患者治疗疗效差。结论放疗前后对血清p53抗体连续变化的监测,对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和预后有帮助。

    作者:刘春秋;李国欢;赵洪焕;王翠兰;韩素桂;杨俊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第三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通知

    第三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承办。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6月,由从事心脏外科、心脏内科、重症监护科、急诊科、老年医学科、基础医学、神经重症的医师共同组成。“心脏重症”是心脏病学科迅猛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心脏重症”将心脏专业和传统的综合重症医学大限度地融合,极大促进了心外科、心内科、综合ICU、急诊科、老年科等相关科室的发展。2012、2013年两届年会,参会医师人数从771人剧增至2200人,极大地验证了专委会发展方向及思路的准确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第16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通知

    由我国南方各省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港澳台地区心血管病专科学院联合主办,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社承办的第16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SCC)将于2014年4月10~13日在广州举行,我们非常荣幸地代表组委会诚挚邀请您参加此次盛会。本届南方会在继承以往成功召开的基础上,邀请国内外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莅临讲学,交流心血管病防治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介绍国内外心血管病研究的新进展,对心血管领域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经验交流,追求学术共识,提高临床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心血管病学的发展。

    作者: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组委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微创治疗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探析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保留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切除淋巴个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淋巴囊肿、尿潴留、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配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创伤较小、手术范围彻底、术后恢复较快、近期疗效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青年急性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1800例脑梗死患者中筛选123例45岁以下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患者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之间血脂、血压、血糖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1.43±19.96)μmol/L、(15.12±9.53)μmol/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中,男性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比较高Hcy组和正常Hcy组的血糖、血脂及血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梗死患者中高Hcy组的颈动脉血管内皮增厚或斑块形成比例明显高于无Hcy升高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导致动脉硬化及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尤其对男性青年脑梗死患者要注意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早期发现及治疗对预防、治疗青年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华;陈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推进示范区建设,共创慢性病防控新局面

    《2010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首次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这些疾病的风险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报告:2008年全球共有5700万人死亡,其中3600万人或63%死于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疾病的综合负担在低收入国家、人群和社区中增长快,为当地居民、社会和经济带来本可避免的巨大负担[1]。2009年世界经济风险评估报告中指出,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导致的经济负担甚至高于当年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董建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4年北京国际神经病学会议通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建成以来,见证了现代医学在中国的诞生、普及与迅猛发展。北大医院在老一辈人的开拓和努力下走过了曾经的辉煌,现在的北大人仍秉承“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精神继往开来。近年来神经病学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各种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充分展示神经病学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了解国内外新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神经病学科的发展,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系主办的“2014年(第四届)北京国际神经病学会议”将于2014年4月12~13日在北京召开。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方法的优化研究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方法优化方案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对照组9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应用优化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疗效优5例,疗效良68例,疗效差21例,疗效优良率为77.66%;观察组疗效优67例,疗效良22例,疗效差6例,疗效优良率为93.68%,观察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优化方案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颈椎病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可逆性改变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颈椎病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本院180例颈椎病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整理其改变情况及病变类型,分析颈椎病患者心电特点。结果132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其中ST-T改变35例,QRS波群低电压33例,窦性心动过缓23例,窦性心律不齐16例,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12例,窦性心动过速4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阵发性心动过速4例。结论颈椎病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改变具有多样形式,其改变具有可逆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明确诊断并治疗是颈椎病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的关键因素。

    作者:梁荣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伴有颈椎曲度不良的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方式比较

    目的对同时存在颈椎曲度不良的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患者分别进行前路及后路手术治疗,通过术后及后期随访,观察不同入路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军区总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伴有颈椎曲度不良的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42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为52.4岁,其中16例患者行前路减压手术,26例患者行后路减压手术,通过术后随访观察两种术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6个月。后路组患者颈椎曲度(10.8±11.2)较前路组(21.6±5.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路组手术后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为(14.8±1.8)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1.22±0.36)分,神经功能恢复率为(76.2±18.4)%;后路组手术后JOA评分为(11.2±2.8)分,与前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AS评分为(1.31±0.62)分,与前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恢复率为(48.6±26.4)%,与前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伴有颈椎曲度不良的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行前路手术相对安全,并且对于患者颈椎曲度的恢复、神经功能的改善以及影像学评价均优于后路手术。

    作者:侯润宇;张志诚;李放;赵广民;高维涛;孙天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4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通知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4将于2014年6月27~2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组委会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本次盛会!时光荏苒,天坛会至今已走过十多个春秋,为推动中国脑血管病防治事业的发展,天坛会在其历史行进中作出了应有的重要贡献,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脑血管病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盛会。天坛会既是国内脑血管病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是连接国际学术力量的重要枢纽。它为中外学术精英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它融汇了来自欧美、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大陆及港澳台,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顶级专家学者来此交流、分享,不仅促进了本领域重要话题的交流探讨和指引,更为中国神经科医师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和更实用的临床经验,使中国医师跟进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扩大临床视野,更新观念,不断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