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68例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超声筛查分析

伍月飞

关键词:髋关节, 发育异常, 影像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超声诊断筛选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幼儿共568例,对髋关节异常的幼儿进行统计分析,并且总结、归纳影响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相关性因素。对需要跟踪观察或治疗的病例进行超声随访。结果选取的568例超声筛选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婴幼儿中,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66例,占总人数的11.62%,其中属于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幼儿有10例,占15.15%,60例为髋关节不稳定。幼儿性别、妊娠胎位等是影响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重要因素。结论超声诊断和筛选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具有准确性高、灵敏性强的特点,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和思考。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新活素对冠脉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应用疗效

    目的:研究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新活素对冠状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冠状旁路移植术且在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患者纳入研究,分为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新活素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新活素治疗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的恢复,是治疗冠状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作者:潘曦;白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一起食用未熟刀豆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通过对刀豆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确定该食堂发生6名职工的食物中毒为刀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可能是厨师烹调事件较短,未能有效灭活毒素所致。结论预防刀豆引起的食物中毒不可松懈,其关键要加强食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作者:高刚;袁振华;陈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飞行员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探索

    目的:探讨飞行员这一特殊人群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针对78例飞行员高血压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对照组实行常规的药物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技术常增加针对性的护理心理干预措施。比较并观察两组护理后的效。结果观察组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飞行员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缓解,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对于飞行员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淑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行留置导尿术的老年女性患者156例,分析引起漏尿的原因,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漏尿的发生率为25.0%,漏尿的首位原因为导管堵塞,采取护理干预后,无1例再发生漏尿。结论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漏尿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漏尿,减少压疮和尿路感染等护理并发症。

    作者:宦红美;吴红华;俞雪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曲美他嗪与瑞舒伐他汀联用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瑞舒伐他汀联用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给予抗心肌缺血,调脂、抗血小板及抗心衰等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在上述治疗上加用曲美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变情况及辅助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老年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与瑞舒伐他汀联用在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作者:祝雪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护理对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和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对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化疗的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负面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的QLQ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HAMD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是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崔剑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行序贯疗法,对照组行标准三联疗法。观察Hp清除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临床疗效由于对照组( P<0.05);无不良作用。结论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作者:郑宏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择7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75例获得内镜诊断证实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51例患者获得病理诊断证实,符合率为72%,27例患者伴肠上皮化生,12例患者伴异型增生。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黏膜粗糙、胃黏膜变薄以及白相为主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与内镜检查黏膜粗糙、黏膜变薄、白相为主关系密切,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联合病理诊断能够使诊断准确率获得有效提高。

    作者:王英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对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采用对比法,对入住的130名患者受血患者进行了检验。结果使用盐水检验法检验法对130名患者进行检验,呈阳性反应者6人,阳性检出率为4.62%,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人可见特异性细胞凝集;使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对这130名患者进行检验,可以发现有14名患者呈阳性反应,阳性检出率为10.77%。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14名患者都可见特异性细胞凝集。结论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可以极大提高血液阳性的检出率,让临床输血变得更为安全和可靠。

    作者:袁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对病例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探讨出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选择病例患者,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血液分析。根据比较常规的检测方法,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血液抽取,分别将血液注入两支不同的试管内,进行不同的操作。结果对患者的血清或者是血浆中的各种成分的浓度进行检测,并对二者进行相应的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中的葡萄糖的含量与血浆中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肝素抗凝能够将血液的凝固过程进行规避,能够降低血溶的产生。使用血浆钾进行测定,其测定值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患者体内真实的状况,可以在急诊时用于生化检验分析。

    作者:时芳芳;秦东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和分析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56例经B超和X线等检查疑似为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并采用螺旋CT检查。其中28例患者实施平扫+增强扫描。结果经检查后发现54例患者为输尿管结石,确诊率为96.43%。其中右侧输尿管结石为29例,左侧为25例。结石位置:输尿管上段26例、中段13例、下段15例。直径:>1~2.5 cm为24例、0.3~1 cm为30例。其中28例患者存在结石水平以上输尿管和肾盂等轻度扩张积水。结论临床采用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其能直观、全面地将患者输尿管结石形态和大小及位置清晰地反应,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亚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外孕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58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58例患者均被确诊为宫外孕并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均无并发症及后遗症。患者年龄20~45岁。有18例有生育要求保留输卵管。手术时间20~85 min,腹腔内出血200~2000 mL,肛门排气时间3~12 min,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8 h,平均住院天数为4天。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等优点。

    作者:丽秀;龚仪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骶尾骨骨折脱位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切开解剖复位锁定钛板双皮质固定治疗骶尾骨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对5例资料完整的骶尾骨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术中、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6~24月,所有患者均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根据疗效判定标准,痊愈4例,显效1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骶尾骨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手术切开解剖复位锁定钛板双皮质固定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良;柴旭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局部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近3年孕妇产前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数据分析,探究讨论怎么才能利用三维超声诊断提高肢体局部畸形胎儿检出率。方法以2011年、2012年、2013年操作孕妇产前超声检查数据实例,即1653名孕妇,14~38周之间,孕妇进行三维超声检查。结果诊断胎儿畸形44例,遗漏诊断5例,臀部畸形畸形6例,桡骨畸形9例,手腕畸形11例,手掌、手指畸形8例,足部畸形10例。结论把握产前时期,通过三维超声检查胎儿肢体发育,熟练掌握技巧,以三维超声诊断提高畸形检出率,实现三维超声临床检测价值。

    作者:石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

    胱抑素C目前已成为糖尿病肾病监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高度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以及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特点,在糖尿病肾病中无论是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判断还是肾小管损伤的评估,均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亮军;周健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液净化中心的合理布局与交叉感染的预防

    目的: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科学合理的布局,对阴阳性病人进行物理隔离,清洁区与污染区的隔离,以达到对交叉感染的有效预防。方法根据国家卫生部(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流程( SOP )》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1995)的要求,对阴阳性病人的治疗区进行阴阳分区,各区又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建设标准的三通道模式,即工作人员通道、病人通道、污物通道,对工作人员和病人分流,人和物进行分流,避免人员之间的交叉活动和物品之间的交叉。结果进行严格分区后,全年未发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结论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的合理布局,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可有效预防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保护患者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作者:李凤娥;陈萍;董万平;贺欣;汤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MRI与CT分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1例患者术前均进行CT及MRI检查,之后经手术治疗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CT、MRI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均较高;CT显示钙化、积气效果显著优于MRI,而MRI对硬膜囊受压、椎间盘变性及脊髓变性检出率显著优于CT( P<0.05)。结论 CT、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各自独立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方法,从而减少误诊、漏诊几率,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Vitapex在冠折露髓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Vitapex用于冠折露髓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因外伤露髓的年轻恒牙78例85个患牙,采用活髓切断术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6牙采用Vitapex盖髓,对照组39牙用氢氧化钙盖髓,观察两年的治疗效果。结果两年后观察实验组成功率95.65%,对照组成功率79.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Vitapex用于活髓保存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作者:顾瑜;刘建国;徐宇红;白朋元;柳红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ET/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PET/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行PET/CT检查,术后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PET/CT、CT、彩超诊断恶性为阳性,对比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PET/CT对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术前诊断结果。结果 PET/CT:特异度94.1%灵敏度91.3%。 CT:特异度81.2%灵敏度69.5%。超声:特异度90~99%灵敏度30~80%。结论相较于CT和彩超等常规检查结果,PET/CT灵敏度高,更利于术前估测潜在区域淋巴结转移,完善TNM分期。

    作者:王睿;万海涛;徐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16 INK4 a和P19 ARF在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 p16INK4a和p19ARF抑癌基因在可切除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形式,从而对其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方法胃癌切除标本30例的石蜡标本,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ABC法同时测定肿瘤组织的p16、p19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的p16高分化阳性率85.7%,P19高分化阳性率42.9%。大血管浸润的胃癌p16阳性率(20%)低于无血管浸润者(72.2%, P=0.01), p19阳性率与无血管浸润者无显著差异(10% vs 16.7%,P>0.05)。结论 P16基因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P19的异常可能是胃癌后期加速进展的一个因素。

    作者:马晓瑞;苏加峰;高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