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容
目的:探讨Hsa-miR-133a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为Hsa-miR-133a预测肺癌发生风险和进展程度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查50例NSCLC及癌旁组织中Hsa-miR-133a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和临床病理资料(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通过卡方检验分析Hsa-miR-133a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肺组织相比较,50例NSCLC组织中,Hsa-miR-133a表达下降(P<0.05),其表达的平均水平降低约6.571倍(P=0.000)。与不伴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相比,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Hsa-miR-133a表达下降(P<0.05),其表达的平均水平降低约1.381倍(P=0.010)。 Hsa-miR-133a表达情况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以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Hsa -miR-133a 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下调与NSCLC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病理分期有关。
作者:王玉洲;吴鲲鹏;陈宝英;杨志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单枚椎间融合器结合足量椎间植骨在腰椎融合中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10月至2010年1月行腰椎管减压融合术并有完整资料的85例病例。所有患者均在完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后,向间隙内植入自体骨粒约7~16 ml,再从后斜向前置入l枚椎间融合器行融合术。随访时观察固定节段融合情况,测量并比较术后2周与术后18个月时的椎间隙高度。结果随访18~112个月,平均42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4.7%。各病例随访至术后18个月时,72例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椎弓根钉、棒系统无松动,融合的椎间隙高度与术后2周时无差异;发现有12例患者术后椎弓根钉、棒系统有松动,但无滑脱发生,椎间隙高度较术后2周时略减低,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1例椎弓根钉断裂。随访病例均已获椎间融合,融合率100%。结论使用椎弓根螺钉加单枚椎间融合器进行腰椎融合手术可以减少术后内固定失效和低融合率问题,结合足量减压骨回植可以达到牢固椎间融合的作用。
作者:周仁实;洪锦向;何二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颈前路经椎间盘减压植骨融合术作为脊髓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已半个世纪,但临椎病变问题及保留颈椎整体活动度问题越来越多的引起多方面的重视,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这个非融合技术在近年来发展迅速,该文就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历史、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以及对于其是否能保留颈椎整体的活动度,防止临椎病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福嘉欣;夏英鹏;江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 OSAHS)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0例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对其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有25例患者治愈,11例显效,4例有效,治疗有效率达到100%。结论研究表明,有效的手术治疗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率,减轻术前患者焦虑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雪峰;赵莉莉;苏伟娜;徐凌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方式对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其中6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其余6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后心肺功能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心肺功能FEV1、左室射血分数与6MWD各项指标差异明显( P<0.05);两组护理后心理抑郁、心理焦虑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较大,且观察组评分更理想( P<0.05)。结论临床加强对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肺功能生活质量,该法疗效确切,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开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生物等治疗措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虽然造成的创伤较小,但术后潜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且术后很可能会出现疼痛,因此不仅手术前以及手术中需要给予患者专业而精心的护理,手术后也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而适宜的护理,而一般护理方法即预防并发症发生,照顾患者,然而却无法有目的性的起到干预作用,在一般护理进行的同时还需要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进展进行总结,有利于后续护理操作的开发以及现有护理现状的改善,对患者确切有利。
作者:陈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仙人掌多糖( Opuntia dillenii Haw polysaccharide,OPS)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体重及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影响,探讨仙人掌多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高钙饮食构建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30天后,开始同时给与仙人掌多糖腹腔注射,低剂量为0.2g/kg· d,高剂量为0.4g/kg· d,连续治疗60天。治疗结束后称重、采集血液,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浆HDL的含量。结果低、高剂量仙人掌多糖治疗后,大鼠体重增加百分比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高剂量组仙人掌多糖组大鼠血浆HDL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高( P值均<0.01),但低剂量仙人掌多糖组血浆HDL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仙人掌多糖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体重增加,可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HDL含量,后者为仙人掌多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玉春;齐占朋;刘振中;李涛;崔红霞;王宝庆;迟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宫颈疾病筛查的妇女500例,同时行TCT、HPV基因分型检测对阳性病例均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对TCT组、HPV组、TCT+HPV组阳性病例与病理结果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500例筛查人群中,TCT阳性的有94例,占18.8%,在阴道镜指导下取活检,病例组织学阳性例数58例,阳性符合率61.7%;高危性HPV阳性的有117例,占23.4%,病例组织学阳性例数71例,阳性符合率60.68%;TCT联合高危型HPV 同时阳性的有63例,占12.6%,病例组织学阳性例数49例,阳性符合率77.78%。结论 TCT联合HPV与病理检查的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其中单项检查与病理检查的阳性符合率,其更有效的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骆沛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技术测量Tei指数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左心功能的应用,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窒息后心肌损害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阿氏评分标准分为两组:重度窒息组30例、轻度窒息组30例。另选取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于出生后24~48小时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二尖瓣E/A比值及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技术测量左室等容收缩时间( ICT)、等容舒张时间( IRT)及射血时间( ET)、计算Tei指数。比较三组新生儿上述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三组间左心室EF、二尖瓣E/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i指数轻、重度窒息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TDI-Tei指数是一项反映心脏整体做功指数的客观指标,能克服传统超声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作为新生儿窒息后评价心功能状况和诊断心肌损害的敏感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华娟;陈清华;柏桂森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溃疡中幽门螺旋杆菌( HP )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以30例HP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阴性组,以50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阳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两组临床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特点及理化检查特征。结果两组间职业及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阴性组年龄>60岁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阳性组(P<0.05)。两组临床症状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胃镜下溃疡直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阴性组平均溃疡数目明显高于阳性组(P<0.05),且病理学检查中,阴性组肠化生及非典型增生发生率明显高于阳性组( P<0.05)。结论 HP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临床可将其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
作者:胡德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30天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患者400例。对比不同临床资料患者的30天病死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急性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30天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400例患者中,30天病死率为5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Ⅳ级和未用降脂治疗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30天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高龄、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Ⅳ级和未用降脂治疗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30天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朱飞飞;何庆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精益管理对病案管理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患者就诊的病历资料1500份为对照组,另选2000份我院实施规范化精益管理法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病历资料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资料的回收情况、复印病案时间、服务病案能力、员工态度等。结果观察组的出院24 h内回收率、甲级病案率与病案服务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印病案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反馈各指标评分中观察组的信息传递、员工服务质量、员工服务态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精益管理法在病案管理中提高效率,减轻操作人员工作量,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大程度发挥每人的大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蕾;李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位负压肛管排气法在截瘫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5例不同原因截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将肛管插入直肠传统的肛管排气法,观察组采用高位负压肛管排气法,分别观察两组各自疗效。结果观察组即时有效率为80.49%,对照组为41.17%,χ2=4.97,P<0.05;30 min后观察组引流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引流有效率为64.71%,χ2=2.1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位负压肛管排气法疗效较传统的肛管排气法好,值得推广。
作者:林燕凤;李龙英;陈施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联合罗红霉素治疗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产褥期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罗红霉素治疗,治疗组予美罗培南联合罗红霉素治疗,7 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一疗程结束后,观察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c=6.002928,P=0.01428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82% vs 7.69%,χ2=0.139, P>0.05)。结论美罗培南联合罗红霉素能高效治疗产褥期感染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平;周宏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女医科大学生抑郁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对抑郁进行研究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对1135名女医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芜湖市女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30.1%;不同的家庭经济收入、父母关系、要好朋友的个数和是否饮酒的抑郁状况的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抑郁情绪的学生自我接纳得分比没有抑郁情绪的学生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医科大学生的抑郁问题不容乐观,自我接纳是影响抑郁情绪的重要内部心理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余结根;鲁玮;常微微;聂淼;金岳龙;贺连平;徐朋辉;姚应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3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术中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对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及术毕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在T1~T4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HR在T0、T1时刻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T2~T4时刻的心率均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术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毕及术毕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施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压、心率及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萍;苏明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比采用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及常规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98例,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n=49),观察组采用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预后评价。结果观察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恢复良好率明显较高,重残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采用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疗效确切,使患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降低,显著改善预后,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潘仁高;谢溢升;梁青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肛肠手术术后并发症主要产生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43例肛肠手术术后并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根据不同并发症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并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感染、尿潴留、水肿、术后出血及肛门狭窄是肛肠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类型,其中,感染(34例/79.1%),尿潴留(23例/53.5%),水肿(16例/37.2%),术后出血(9例/20.9%);通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干预后,43例并发症患者41例痊愈,2例好转。结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肛肠手术术后并发症能够完全治愈。术后密切观察、做好创面处理是预防肛肠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作者:兰虎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系统规范的医用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规程。方法利用现有设备对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系统全面的检测与维护。结果依据规程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定期进行检测维护,保证放射治疗的安全实施。结论医用直线加速器结构复杂,是大型的精密医疗设备,做好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是放射治疗精确安全执行的关键。
作者:林珠;黄宝添;彭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气管内插管BIS靶控静脉全麻对腹腔镜手术患儿苏醒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依据BIS靶控装置反馈指标调节用药,对照组仅由麻醉医师根据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设定用药。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情况及拔管期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觉醒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总不良反应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BIS靶控静脉全麻能有效恢复患儿腹腔镜术后苏醒状况,用药科学安全,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邓辉铃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