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英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头颅CT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2脑出血患者,分析其CT检查结果,分别对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是否破入脑室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22例患者中基底节区脑出血多,为60例(49.2%),丘脑出血36例(29.5%),脑叶出血13例(10.7%),小脑出血6例(4.9%),脑干出血7例(5.7%),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死亡16例(26.7%),丘脑出血死亡7例(19.4%),脑叶出血死亡5例(38.4%),小脑出血死亡2例(33.3%),脑干出血死亡5例(71.4%),脑干出血死亡比例高(P<0.05)。49例患者脑出血破入脑室,死亡26例(53.1%),与未破入脑室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50ml18例,死亡17例,死亡率高,为94.4%。结论 CT检查方便、迅速,是检测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手段,而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是否破入脑室系统是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爱华;邹南安;崔钢;黄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寻找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预防产后出血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产妇126例作为研究组,从同期经阴道分娩非出血的产妇中随机选取1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的差异。结果经χ2(t)检验,经产妇、流产≥2次、文化程度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重度贫血、宫缩抑制剂的使用、软产道损伤、第3产程≥15min等是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在成年女性要开展性教育,避免多次人流;做好孕期保健,积极预防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及妊娠合并症,对产前贫血者,应尽可能在产前纠正;对文化程度低者要有针对性做心理辅导;对第3产程超过15min者,可行人工胎盘剥离术;作分阴侧切时应及时缝合好切口,对手术产、急产术后应常规检查阴道和宫颈等措施可有效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汪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基因外显子1第49位点A/G多态性与Graves病(GD)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方法对99例GD患者和107例健康对照者CTLA-4基因外显子1第49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GD患者被研究99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AA纯合子为14.14%,AG杂合子为39.39%,GG纯合子为46.47%,107例的健康对照者AA纯合子为25.23%,AG杂合子为53.27%,GG纯合子为21.50%。 GD患者与对照者GG纯合子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GD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第1外显子第49位A基因和G基因频率分别为33.84%和66.16%,G基因组频率明显高于A基因(P<0.05);健康对照者A基因组频率和G基因组频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性别之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江西地区汉族人群CTLA-4基因外显子1第49位点A/G多态性与GD发生存在正相关性。
作者:朱凌燕;李莹;龚甜;刘建英;徐积兄;甘华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ziting enterocolitis,NEC)的发病、治疗、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8月本院NICU收治的5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儿中胎龄<34周37例,占69.8%;24h内开始喂养者34例,占64.2%;非母乳喂养者41例,占77.4%;发病时间<2周36例,占67.9%;出生体重<1500g19例,其中I、Ⅱ期4例,Ⅲ期15例,存活8例(42.1%),≥1500g 34例,其中I、Ⅱ期20例,Ⅲ期14例,存活25例(73.5%),(P<0.01)。胎龄<34周的37例中,I、Ⅱ期13例,Ⅲ期24例,存活19例(51.4%),胎龄≥34周16例,其中I、Ⅱ期11例,Ⅲ期5例,存活14例(87.5%),(P<0.025)。53例NEC患儿共治愈31例,好转2例,死亡及放弃后死亡20例。结论 NEC好发于胎龄<34周者,多发生于生后2周内,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对有高危因素的患儿适当延迟喂养及母乳喂养可降低NEC的发病率。
作者:陈丽萍;晁小云;王巧芳;曾立春;喻聪;李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90锶敷贴治疗鸡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鸡眼患者随机分成敷贴组和对照组,敷贴组32例共40处皮损,采用90锶敷贴治疗;对照组31例共42处皮损,行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种方法治疗鸡眼2个月后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敷贴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P<0.05)。敷贴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5%(2/40)、52.4%(2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17,P<0.01)。结论90锶敷贴治疗鸡眼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文晓琴;欧阳良;陈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经江西省医学会批准,江西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成立大会拟于2014年6月27-29日在南昌市举行,会议将产生江西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首届主委、副主委及秘书。会议同时举办《影像技术规范化操作》学习班,由省内、外专家现场授课、答疑。欢迎全省影像技术同仁踊跃参会(参会代表可获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作者:赵菊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超声解剖分区与淋巴结超声特征相结合对淋巴结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超声途径分别观察颈部I至VI区域的淋巴结超声回声特点,结合原发肿瘤在颈部淋巴结的引流特征分析。结果不同性质的颈部淋巴结病变具备各自超声特征声像;转移性淋巴结偏心性宽厚型皮质内杂乱镶嵌型回声极具特征,与鳞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高。不同恶性肿瘤的淋巴引流有客观规律性,使转移性淋巴结颈部分布各具区域特征。颈部淋巴结超声解剖分区与淋巴结超声表现相结合可以对淋巴结定性,同单独依据淋巴结超声特点定性诊断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解剖分区与淋巴结的超声特点相结合分析,对区别颈部淋巴结尤其是异常淋巴结中的良恶性病变极为重要,可以提高超声定性诊断颈部淋巴结的可靠性。
作者:邱日锋;饶文康;余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雄性激素源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患者毛囊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毛囊活检方法获取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患者顶部、枕部以及非脱发者顶部毛囊及周围组织标本,观察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staining, HE)染色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雄性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结果患者顶部毛囊及周围组织中HE染色可见单一核细胞浸润,AR表达率79.17%,明显强于枕部(20.83%)和非脱发者顶部(20%)(P<0.05),患者枕部与非脱发者顶部毛囊及周围组织中AR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毛囊活检为AGA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手段,也为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患者早期防治提供了依据。
作者:梁皓;赵云杰;金磊;涂艳;陈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顺铂的两种给药方法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方法将5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静脉治疗组: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24h后继以顺铂75mg/m2静脉滴注;腹腔灌注组: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24h后继以顺铂100mg/m2腹腔灌注,第8d予紫杉醇60mg/m2腹腔灌注。每3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静脉治疗组CR 3例,PR 10例,总有效率50.0%;腹腔灌注组CR 7例,PR 15例,总有效率84.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大多数患者毒副反应较轻,多为Ⅰ°-Ⅱ°,少数Ⅲ°-Ⅳ°,但均能耐受。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消化道症状、关节肌肉痛等反应肾毒性、肌肉关节痛等不良反应腹腔灌注组较静脉滴注组发生率较高,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结论紫杉醇与顺铂腹腔灌注给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腹腔内给药剂量增大有关。
作者:邹厚文;罗会俊;余瑛;王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内疝的多排螺旋CT表现,提高对腹内疝影像表现的认识,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腹内疝的临床资料及多排螺旋CT表现。CT检查采用平扫及双期增强,并进行了多平面重组及大密度投影处理。结果19例术前CT检查均表现为肠梗阻,7例诊断为肠管发生绞窄。14例考虑腹内疝,其中网膜孔疝2例,十二指肠旁疝3例,大网膜裂孔疝4例,盲肠周围疝1例,肠粘连束带腹内疝4例。各型腹内疝的共性征象及其个性征象与手术结果及病理存在相关性。结论多排螺旋CT能明确诊断腹内疝,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张园;孙多成;汪新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提高本刊采编时效,加速推进本刊采编作业的现代化;为更加方便作者投稿,及时了解审稿进展,本刊于近日正式启用网上采编系统。本系统开通后,正式实现了本刊投、审、编网上一体化运作,整个采编流程更加透明、公开、高效,采、编、审互动更方便,更准确。这也标志我刊的软硬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江西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评估生长抑素、大黄、泛影葡胺的联合应用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方法将7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以:⑴常规保守治疗: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胃肠减压;⑵生理盐水50ml+生长抑素6mg持续静脉泵入;⑶76%泛影葡胺80ml胃管注入并夹管2h;⑷生大黄20g放入水中煮沸,冷却至30℃左右后灌肠,2次/d,300-500ml/次。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肥皂水灌肠、抗感染、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结果治疗组保守治疗有效37例,对照组保守治疗有效27例,治疗组首次肛门通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治疗组4例中转手术治疗,其中1例肠粘连松解术、3例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肠吻合,对照组7例中转手术治疗,其中2例肠粘连松解术、5例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肠吻合;治疗组无死亡,对照组1例因高龄患者全麻术后肺部感染合并心衰而死亡。结论生长抑素、大黄、泛影葡胺的联合应用治疗在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安全、经济、疗效协同的作用,在基层医院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谭洪育;黄凌敏;罗满生;雍铁山;张和林;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不同病情分级、不同中医证型中COX-2表达差异,及不同证型、分级患者血清COX-2疗效差异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入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90例,分为肝肾亏虚型、气滞血瘀型、风寒湿痹型,各30例。收集3组对象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法)对患者的COX-2进行检测。结果肝肾亏虚型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气滞血瘀型(t=9.8301,P=0.0000),也明显低于风寒湿痹型患者(t=6.3159,P=0.0000),气滞血瘀型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高于风寒湿痹型患者(t=3.2669,P=0.0018)。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COX-2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Ⅱ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t=4.7011,P=0.0000);Ⅱ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Ⅲ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t=3.0037,P=0.0044);Ⅲ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Ⅳ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t=4.6004,P=0.0000)。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和不同X线片等级的COX-2表达存在差异性,气滞血瘀型和X线显示等级高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COX-2表达增高。
作者:徐孝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微创诊治顽固性鼻出血的经验。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2年月12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鼻出血56例在鼻内镜下检查,明确出血点后采用鼻内镜下鼻腔微填塞或者鼻内镜下应用物理效应(微波)止血。结果除5例行2次行鼻内镜止血,其余均一次性止血成功,总治愈达100%,随访3-6个月无复发,无不良并发症。结论应用鼻内镜下止血,视野清晰,止血效果确切,尤其对于顽固的鼻出血。
作者:方小明;李剑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检测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6例,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开展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甘油三酯水平检测,而后进行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水平均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则较健康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水平较未透析治疗者发生逐渐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则较未透析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肾衰患者预后效果越差。结论对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水平进行准确检测,可为肾功能衰竭的诊断、病情以及预后效果评估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康利根;罗志强;朱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经验。方法对23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加行直肠壁悬吊术,术后4周和术后1年分别评价疗效,并作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疗程12-26d,平均(15.05+10.20)d,术后未见后遗症及并发症。术后4周,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术后1年,痊愈9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5%。两个时点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的基础上附加行直肠壁悬吊术近、远期疗效均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余灵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牙源性腺样瘤比较少见,仅占牙源性肿瘤的2%-7%,主要是位于颌骨内的一种独立的肿瘤,患者男女比例为1:1.9,多发生于10-19岁的青少年,几乎都位于骨内,上下颌骨均可发生,但以上颌骨多见,好发于颌骨前部[1]。肿瘤生长缓慢,致颌骨膨大,可引起面部变形,病变处可引起牙齿移位或松动。X线片显示颌骨为单房或多房边界清晰的透明区,常含有钙化斑或牙齿,临床常误诊为含牙囊肿而进行手术[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例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特点,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了解,从而减少误诊的几率,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合理治疗、更准确的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彭芳;王建;张功亮;黄金长;郭广秀;陈青;肖军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窜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3种行为。为了规范论文写作,促进科研诚信,防止抄袭、伪造、剽窃、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本刊已启用“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对检测出有严重不端行为的稿件,编辑部将一律退稿。
作者:江西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2月658例(男296例,女362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24.9%,男性少于女性,HBV感染组高于非HBV感染组;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升高;大约90%的患者发生在用药后3个月内。结论年龄、HBV感染是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女性患者及HBV-DNA阳性患者更易出现药物性肝炎,对于此类患者需密切监测肝功能。
作者:吴于青;戴亮;雷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160例热性惊厥患儿按照是否复发分为未复发组95例和复发组65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热性惊厥类型,分析儿童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儿围产期异常、癫痫家族史、复杂性热性惊厥、贫血、脑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患儿首次发作平均年龄及发作时平均体温均明显低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热性惊厥复发与围产期异常、癫痫家族史、复杂性热性惊厥、贫血、脑电图异常、低龄和低体温有明显相关性,需采取有效预防性治疗干预。
作者:聂爱顺;江才华;刘早一;朱小明;骆宇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