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联合无通气诱导在全麻剖宫产中的应用

彭永保;周群;张冰;郑剑锋;程良道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 预注射, 全身麻醉, 无通气, 剖宫产术
摘要: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联合无通气快速诱导用于全麻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拟行全麻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2例,诱导前给予1/8-1/10诱导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面罩吸入纯氧3min后行静脉快速诱导,诱导期间不实施正压辅助通气,观察并记录诱导前后HR、SpO2、BP的变化及诱导过程中呛咳、呕吐、返流、误吸发生率。结果T0、T1、T2与T3各时点的SpO2分别为(96.57±0.61)%、(98.78±0.42)%、(97.94±0.35)%和(99.63±0.14)%。诱导过程平稳,气管插管前后SpO2无显著变化;诱导过程中无缺氧、呕吐、返流、误吸发生,且插管条件较为理想。结论对拟行全麻剖宫产的非困难气道产妇,采用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联合无通气快速诱导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Netrin-1对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Netrin-1对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的影响及机制。为临床上提供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肌保护新的策略。方法雄性Spraghe-Dawley(SD)大鼠20只,体重450-500g,随机分成2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中添加Netrin-1(10只)[I/R+Netrin-1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中不添加Netrin-1(10只)[I/R组]。建立无血预充大鼠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的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模型。实验结束2h后处死大鼠留取心脏标本。在CPB前、CPB75min (复温后15min),CPB后2h留取大鼠动脉血测定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 (cTn I)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实验结束取大鼠心脏标本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用Western-blot法测定局部心肌组织直肠癌结肠癌缺失基因(Delete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gene,DCC)蛋白指标。大体光镜下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大鼠CPB 前、CPB 15min、CPB 45min (停循环15min)以及 CPB 90min (复温30min)监测血气分析。结果 I/R+Netrin-1组较I/R组: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 I)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明显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凋亡明显减少27.5%(P<0.05);DCC表达增加(P<0.05)。HE染色镜下观察发现I/R+Netrin-1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Netrin-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DCC有关。

    作者:龙翔;吴永兵;张小强;朱书强;徐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自制简易负压吸引装置在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简易负压吸引装置在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选择80例结石大小≥2cm的肾结石患者,随机分2组。试验组加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对照组未用该装置,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清石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菌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疗费用等差异。结果应用自制简易负压吸引装置组与未用组相比平均清石时间明显缩短、一期结石清除率明显提高、术后发热、菌血症等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无明显增加。结论应用自制简易负压吸引装置行MPCNL治疗肾结石,无须增加购买特别器械,几乎不增加医疗费用,但更安全、高效,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肖长根;李泽华;肖利华;周华莲;丁小春;肖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015年全国小儿麻醉学学术年会通知

    为了提升临床麻醉的安全性,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增进区域间麻醉同道的友谊,展现麻醉学的新成果和科研成就,2015年全国小儿麻醉学学术年会、第二届泛珠江地区六省麻醉学术交流会暨江西省第十五次麻醉学学术年会拟于2015年7月3-5日在江西南昌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西省医学会主办,江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承办。会议将设大会专题报告、各专业分会场学术交流等内容,并以专题板块和学术论文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届时将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麻醉专家包括小儿麻醉专家作专题报告。欢迎各位同仁积极撰稿,踊跃参会。投稿邮箱:jxmz@hotmail.com。

    作者:江西省医学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迎春花水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迎春花水提取物镇静催眠的影响。方法:取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0.1g/kg、0.2g/kg迎春花水提取物组。采用抖笼法测定小鼠自发活动和对阈上、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0.1g/kg、0.2g/kg的迎春花水提取物对小鼠自发活动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1)。0.1g/kg、0.2g/kg的迎春花水提取物能显著(P<0.05;P<0.01)加速戊巴比妥钠的入睡时间和显著(P<0.05;P<0.01)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并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结论:迎春花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和镇静催眠作用。

    作者:潘莉丽;徐昕丹;徐升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采用降低辐射剂量联合应用CT血管成像及CT尿路成像在临床泌尿系统病变的应用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CTA及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平扫44例患者,22例采取常规剂量(120kV,200mA),其余22例采取低剂量(120kV,120mA)平扫,将所得图像数据经工作站行后处理,综合各项图像资料分别作出诊断,并对诊断准确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该方法的扫描剂量约为常规扫描的3/4;该扫描方法可以完成血管系统与集合系统的同时显影;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肾门区肾血管系统和集合系统的形态和位置,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手术的制定等都有良好的指导意义。结论 CTA及CTU联合应用的扫描方法使血管系统与集合系统同时显影,可以为疾病影像诊断和临床手术制定提供更大帮助。

    作者:张迪明;甘斌;糜建萍;陈江;杨海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长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国的疗效。方法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例。给予对照组长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3d、手术后6个月、手术后12个月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手术治疗前(P<0.05)。而手术前手术后3d、手术后6个月、手术后12个月的神经功能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不同时段的融合节段cobb角均高于手术治疗前(P<0.05)。而手术前、手术后3d、手术后6个月融合节段cobb角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后12个月融合节段cobb角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cobb角度丢失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效果更优,有效改善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吴建明;王卫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32例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临床方法、效果以及相应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6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并且针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治疗较之对照组并发症低,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架及球囊辅助技术在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辉;张梅美;黄胜平;陈春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成人和儿童接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评价甲型肝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在成人及儿童中接种的安全性及其免疫原性。方法选择6-16岁、16岁以上2组人群,采用0、6月免疫程序接种,观察该疫苗的不良反应,抗体阳转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儿童和成人剂量组局部、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3%、3.06%(χ2=0.451,P>0.05)和10.3%、9.6%(χ2=1.424,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后1个月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2.6%、93.5%(χ2=0.959,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针全程免疫1月后两组抗体阳转率均达到100%,抗体几何滴度分别为16583mIU/ml、9762mIU/ml(tT1=1.65,P>0.05;tT7=1.3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罗信甲型肝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在儿童和成人中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作者:范奕;彭广萍;何加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胃镜联合药物与传统药物治疗胃出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胃镜联合药物与传统药物治疗胃出血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胃出血患者中选取8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胃镜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进行治疗),均为43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平均止血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35%,平均止血时间为(30.24±12.25)h,同对照组患者的76.74%和(48.96±13.52)h相比,P<0.05。结论在治疗胃出血疾病临床上胃镜联合药物具有显著效果,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龙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胸腔镜治疗新生儿膈疝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经胸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膈疝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先天性膈疝患儿行胸腔镜矫治术的处理方法,其中男24例,女8例,麻醉时间56-156min,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H值、体温等指标。结果均安全渡过手术,生命体征较平稳,虽然气胸后出现不同程度的SpO2下降和PETCO2升高但在可接受范围(SpO2大于85%,PETCO2低于60)。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呼吸循环管理和严密的术中监测是完成手术的关键,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许凯;胡华琨;章征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一侧开颅夹闭双侧多发动脉瘤

    目的:探讨一侧开颅夹闭双侧多发动脉瘤手术策略、难点分析,规范手术指证。方法回顾2006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采用一侧开颅夹闭双侧多发前循环动脉瘤病例30例,共计66个动脉瘤,分析手术方法、所遇困难,风险对策。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动脉瘤渗漏4例,破裂3例,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死亡2例,出现神经功能损害2例,其余均恢复满意。结论一侧开颅夹闭双侧多发动脉瘤在争取治疗时间、有效降低双侧开颅或二次手术风险、减轻经济负担上有积极意义,但应细致分析术中对侧动脉瘤在显露、分离、出血处理、夹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严格掌握此类手术的指证。

    作者:甘智龙;王俊;黎凤生;马建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丝裂霉素C配合中药治疗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和应用丝裂霉素配合中药治疗于单纯翼状胬肉术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6例106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均为48例53眼。 A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第2d加用0.2%丝裂霉素C滴眼,每天2-3次,连续使用2周,术后6d拆线后给予中药汤剂口服,观察术后角膜修复结膜创面愈合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A组中有18眼复发,B组有2眼复发。结论单纯翼状胬肉手术应用丝裂霉素C配合中药治疗,能够明显减少胬肉复发,方法简单、疗效满意、适宜在农村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谭布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术治疗复杂孔源性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10月入院的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28例28眼,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记录术前、术后的佳矫正视力( BC-VA)、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7眼(96.4%),终复位视网膜28眼(100%)。所有病例BCVA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手术前后BCVA≥0.1者分别为5眼(17.86%)、18眼(64.29%)。晶状体损伤2例,无医源性裂孔。术后无低眼压(<9mmHg),脉络膜脱离及眼内炎发生。术后一过性眼内压升高3眼。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缝合手术切口可避免并发症。

    作者:陈乐民;王卫星;万阳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以及健康老年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的高低,分析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30例(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0例(CA组),以及老年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比较三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分析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⑴血清Hcy、IMT、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在三组患者中具有明显的差异(均P<0.05);组间两两比较发现,观察组Hcy、IMT水平明显高于CA组和对照组(均P<0.05),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C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⑵高Hcy水平、颈动脉硬化、血脂异常、高血糖、高收缩压,均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Hcy可作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积极控制并降低Hcy水平,以防止脑血管意外再发。

    作者:罗和平;王娟娟;高夫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线粒体中VDAC表达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线粒体中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路(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成年健康Wister大鼠2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染毒组。其中对照组100只,用1ml生理盐水一次性灌胃;染毒组100只,将百草枯(paraquat,PQ)按50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ml,一次性灌胃染毒。分别于灌生理盐水及灌药后1、24、72、120、168h各取20只大鼠,麻醉下解剖大鼠留取肺组织标本,分离提取线粒体并测定其VDAC的含量。结果染毒后的大鼠VDAC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百草枯中毒可上调大鼠肺组织线粒体VDAC的表达,VDAC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过程。

    作者:赖登攀;夏金明;王建峰;魏霞;钱瑾;楼秋英;任晓华;黄学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哮喘预测指数阳性喘息患儿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哮喘预测指数(API)阳性喘息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住院就诊年龄在10个月-3岁哮喘患儿44例,按哮喘预测指数(API)评估标准分为API阳性患儿23例,API阴性组21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给予病因治疗、根据病情止咳平喘;布地奈德氧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每日1次。治疗2周,每天观察记录咳嗽、气喘、肺部喘鸣音及住院天数的情况,两周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API阳性组的显效率60.86%和总有效率100%均高于API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咳嗽气喘症状缓解,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API阳性组也优于阴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API阳性的婴幼儿喘息效果显著。

    作者:应雅丽;余春芳;廖红;赵夏;余红云;黄红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儿童外斜V征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外斜V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60例外斜V征手术,观察手术前、后眼位的变化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60例中有49例(78眼)行下斜肌减弱术。11例(22眼)行外直肌后退术并肌止端向上移位术,其中6例(6眼)行内直肌缩短术并肌止端向下移位术。术后眼位恢复正位52例(86.7%),术后获得34例(56.7%)建立了双眼单视功能,8例(13.3%)获得立体视觉。结论儿童外斜V征的手术方法是根据下斜肌功能是否异常,选择下斜肌减弱术或者水平肌止端移位术联合外斜视矫正术,手术矫正利于以获得双眼单视功能。

    作者:杨洋;殷小龙;彭小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自发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对自发性单导管乳头溢液患者癌变诊断和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12年5月的168例经乳导管切除术治疗的自发性单个导管乳头溢液患者的资料。评价乳腺X线、乳腺超声、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在预测癌变和高危病变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乳腺X线的敏感性为10%,特异性为94%,阴性预测值为88%,阳性预测值为18%。乳腺超声的敏感性为36%,特异性为68%,阴性预测值为89%,阳性预测值为14%。乳腺导管造影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49%,阴性预测值为93%,阳性预测值为18%。结论对于自发性单导管乳头溢液患者,传统的影像学研究并不能很准确的鉴别其癌变或高危病变。所有自发性单导管乳头溢液患者都应该实施导管切除术治疗。

    作者:喻茜;王广珊;舒特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CT分级对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目的:探讨CT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情程度分级的可行性及其预后的评估。方法收集并分析10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头颅、胸部及腹部CT资料,对每个患者的渗出水肿、积液及出血状况进行CT评分,然后将这些病例按临床分型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4组。计算各组CT总评分平均值,取其95%可信区间作参考范围值,进行CT分级(对应临床分型,CT分级分为A、B、C、D4级)。比较CT各级之间及临床各分型之间的CT总评分平均值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临床各型之间及CT各级之间的CT总评分平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82例(82%)患者的CT分级与临床分型相符合。6例死亡者中有4例因并发颅内出血而死亡,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应用CT对HFRS进行病情程度分级评估是可行的,CT检查能快速、简单、直观、全面的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颅内出血者,预后不良。

    作者:戴小平;胡菊林;汪建辉;田克凰;罗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联合无通气诱导在全麻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联合无通气快速诱导用于全麻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拟行全麻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2例,诱导前给予1/8-1/10诱导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面罩吸入纯氧3min后行静脉快速诱导,诱导期间不实施正压辅助通气,观察并记录诱导前后HR、SpO2、BP的变化及诱导过程中呛咳、呕吐、返流、误吸发生率。结果T0、T1、T2与T3各时点的SpO2分别为(96.57±0.61)%、(98.78±0.42)%、(97.94±0.35)%和(99.63±0.14)%。诱导过程平稳,气管插管前后SpO2无显著变化;诱导过程中无缺氧、呕吐、返流、误吸发生,且插管条件较为理想。结论对拟行全麻剖宫产的非困难气道产妇,采用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射联合无通气快速诱导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永保;周群;张冰;郑剑锋;程良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