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椎结核致不全瘫误诊1例

黄建立;胡达古拉

关键词:胸椎结核, 瘫痪, 诊断, 误诊
摘要: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0岁。因腰痛伴左下肢间歇性跛行1个月,收入院。患者3个月前在工作中不慎从约2m高的架板上坠地,臀部着地,伤后自感腰背疼痛,经对症治疗,疼痛缓解。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腰痛突发,牵涉到背部、左臀、左下腹和左股后,行走时疼痛加重,必须蹲下方能缓解。现在因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又经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故入院诊治。查体:步态平稳,腰后伸正常,屈曲稍受限;脊柱无明显侧弯, T11压痛明显但无反射痛;L4左侧腰肌紧张,压痛(++),有反射痛至臀下。右下肢直腿抬高70°,左下肢直腿抬高60°,加强试验(+),左小腿三头肌张力较右低,L5感觉区减退,拇伸屈肌力正常。X光片正位示 T11,12间隙变窄,侧位亦窄,侧位亦腰椎生理弧度变浅,L4间盘后宽前狭。CT 示:L4,5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黄韧带增厚,T11间盘突出较轻。入院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经积极的保守治疗2个月,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逐渐加重。查体:双下肢感觉区明显减退,自觉双下肢及腰部无力,同时出现排尿困难,大便干燥。遂以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行腰椎管扩大术,马尾神经松解术,术后伤口Ⅰ期愈合。术后40d查体:行走时需扶双拐,相当于L3~S1处有10cm的切口疤痕已软化,整个 T5~S1棘突压痛不明显,相当于 T8以下皮肤痛觉稍迟钝,T6~ T8为痛觉过敏区。肌力情况:双骼腰肌Ⅲ级,股四头肌右Ⅳ+、左Ⅳ-,伸拇、伸趾肌双Ⅴ级,双下肢肌张力稍高,双踝震挛(++++),双Gordon征(+),双巴氏征(+),双侧跟腱反射亢进,拟诊为胸椎管狭窄症伴双下肢不全瘫。为了解胸段脊髓情况行M RI示病灶位于胸腰段,相当于 T12~ L1处椎管前方有软组织阴影压迫脊髓。结合化验 ESR 70mm/h分析考虑结核可能性大,遂行抗痨治疗,4周后患者 ES R由70mm/h下降为4mm/h ,食欲增加,全身乏力感减轻、双骼腰肌肌力4+级,踝震挛由(++++)转(±)。考虑椎管内脓汁有吸收的可能,为了彻底清除病灶,拟行二次椎管减压术。术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伤口甲级愈合,嘱其积极功能锻炼,继续抗痨治疗。1个月后患者痊愈出院。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血小板参数与病情活动的类风湿性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血小板参数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1月在我院初诊为RA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40例为活动期RA ,36例为临床缓解期RA ,另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RA患者及健康者血清标志物AKA及抗CCP抗体,计算其在两组研究者体内的阳性检测率;分别测定RA患者及健康者免疫球蛋白和血小板参数,比较其在不同病情活动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AKA和抗CCP抗体的相关性。结果:AKA和抗CCP抗体检测活动期RA及缓解期R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期RA阳性率高于缓解期R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参数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活动期RA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缓解期R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及血小板参数PLT及PCT与AKA及抗CCP抗体呈直线正相关。结论:RA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参数的早期检测,可及时反映其病情活动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静;雷艳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手术治疗盲肠后位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盲肠后位阑尾炎中的治疗效果加以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盲肠后位阑尾炎患者63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29)。观察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则行传统开腹手术,将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手术相关参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对比。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量、恢复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方面则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盲肠后位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改善生活质量,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茂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肿瘤细胞耐药性与 Keap1/Nrf2/p62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耐药性是导致化疗失败及愈后不良的重要原因。在肿瘤治疗中,化疗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Keapl/N rf2通路上调,N rf2及其介导的下游二相抗毒酶表达增高,是导致肿瘤细胞耐药性升高的重要机制。近年来有报道认为自噬通过促进肿瘤细胞产生凋亡抵抗从而产生耐药性。p62参与调节Keapl/Nrf2通路,影响了Keapl的基础水平和Nrf2的基本活性,对肿瘤细胞耐药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肿瘤细胞耐药性与p62/Keapl/Nrf2通路的相互作用和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陈亚娟;刘晓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微稀释法表型检测方法评价及分析

    目的:评价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微稀释法表型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葡萄球菌进行菌种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微稀释法检测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的耐药,分析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布,比较评价微稀释法检测方法。结果:105株葡萄球菌中,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试验中,对头孢西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A )为57.1%(28/49),对头孢西丁耐药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 RCNS )为73.2%(41/56)。而微量肉汤稀释法中,头孢西丁对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分别为 MRSA 57.1%(28/49),MRCNS 73.2%(41/56);苯唑西林对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分别为 MRSA 51.0%(25/49),MRCNS 64.3%(36/56)。3种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葡萄球菌产 mecA 基因率很高,自动化生化、药敏一体化板条上的苯唑西林微量肉汤稀释孔和头孢西丁微稀释孔能代替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 M RS ,为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减少M RS治疗的失败。

    作者:张栋林;许英;陈阿红;王姝;钱学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八步教学法”在流行病学理论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通过深入剖析教材和学生,在流行病学理论教学中提出了“八步教学法”的授课理念,并以病例对照研究理论教学为例对各步骤进行了详细解析,强调结合丰富的教学手段,突出以问题为导向,先学后教,以教导学,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效率,但该教学设计对教师素质、学生自学能力及教学资源的要求较高。

    作者:康姮;刘一亚;练成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胃窦癌采用钡餐、胃镜及 CT 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胃窦癌采用钡餐、胃镜及C T检查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窦癌患者44例为观察对象,病理检查前分别采用钡餐造影、胃镜和C T进行检查,比较各种检查方法在胃窦癌中检出率及表现。结果:钡餐造影、胃镜、CT 在胃窦癌中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胃镜和CT在胃窦癌分型符合率均高于钡餐造影(P<0.05)。结论:钡餐造影、胃镜及CT扫描在胃窦癌中均有较高检出率,但胃镜和CT扫描可更有效判定胃窦癌分型,不同检查方法有不同适应证、禁忌证和表现,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适宜的辅助检查方法,同时可采取联合检查方法进行诊断,以更好提高检出效率。

    作者:段天鹏;尹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白银市平川区宝积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2012年慢性病患者眼部疾病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中心2010-2012年慢性病患者眼部疾病检查情况,探讨疾病干预措施,了解糖尿病患者盲与低视力的发病情况,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糖网病)的患病率。方法:对宝积路社区卫生中心2010-2012年确诊为高血压病或糖尿病并纳入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的慢性病患者眼部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宝积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慢性病患者眼部疾病检查率达94.6%,检出眼部疾病547例,疾病检出率为39.4%,主要有屈光不正发病率为高,为458例,占33.0%,其次为白内障288例,占20.7%。另外是眼底疾病,其中主要是黄斑疾病、糖网病。结论:慢性病管理是公共卫生均等化工作中的项目,政府重视慢性病患者免费体检的根本就是为了及早发现疾病。专业人员的配备,居民认真配合是免费眼底检查的先决条件,社区眼科疾病普查是控制糖网病发病率,阻止糖网病致盲的第一道防线。

    作者:路晓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8月-2015年5月接受体检的260例婴幼儿临床资料,根据2岁时有无贫血将入选婴幼儿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每组130例。采用纵向监测的方法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并定期对婴幼儿的身高、体重、行为、智力发育及精神指数等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检测与分析,发现贫血组婴幼儿体重、体重增长率、智力发育及精神指数明显低于非贫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与其精神指数与智力发育情况成正相关;贫血组婴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导致婴幼儿智力发育迟缓。积极的干预与治疗是保证婴幼儿正常发育的关键。

    作者:刘慧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宫内早孕与异位妊娠子宫内膜的声像图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与宫内早孕中子宫内膜变化的声像图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妇产科门诊体检的异位妊娠产妇62例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宫内早孕产妇57例为研究组。两组产妇均采取经腹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血流频谱性质以及回声特征,并比较其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及收缩期血流峰速、内膜局部血流阻力指数和收缩期血流峰速。结果:研究组产妇子宫内膜回声均匀,略高于肌层,呈磨玻璃样;子宫内膜厚度为(17.5±4.3)mm ;而对照组产妇中有5例(8.1%)回声呈磨玻璃样,子宫内膜厚度为(13.1±3.2)mm ;经分析,两组产妇子宫内膜声像图特征及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两组产妇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及收缩期血流峰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超声技术检测产妇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声像图特征,有助于鉴别宫内早孕和异位妊娠。

    作者:杨延卫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白蛋白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白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黄疸患儿5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蓝光结合白蛋白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蓝光结合茵栀黄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γ‐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等进行检测与分析,并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γ‐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联合常规蓝光照射与白蛋白进行治疗,能够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刘敏;张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实施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预检分诊系统对儿科急诊进行分诊的实施效果。方法:对分诊护士进行预检分诊系统相关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后对儿科急诊患儿进行预检分诊,比较实施前、后的分诊效果。结果: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实施后,患者、医生、护士对分诊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用儿科预检分诊系统能有效改善儿科急诊就诊环境,缩短危重患儿的就诊时间,同时提高急诊患儿家属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预检分诊系统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谭贵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靶控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月需要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 TCI泵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同时静脉输注丙泊酚;观察组给予TCI泵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同时静脉输注丙泊酚。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动脉平均血压(MA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及麻药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等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80.0%,观察组为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MAR、HR、R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SPO2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药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好,患者体征比较平稳,术后容易苏醒,值得手术麻醉推广使用。

    作者:朱海琴;乔建军;赵勇东;陶永峰;周桂霞;王明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统计学符号的书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阴道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8例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其中对照组单独行酮康唑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78.9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P<0.05);研究组治疗后4、8周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均存在一定的临床疗效,但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钱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56例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处于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从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作为观察对象,共有56只眼患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房角开放程度,对患者择时采取手术进行治疗,38例患者采用二联术,12例患者采用三联术,6例患者行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有49眼在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眼压已经完全恢复,视力也逐渐恢复。就诊不及时以及眼疾较为严重的7例视力均得到显著的提高。结论: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通过手术治疗,采用二联术和三联术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缓解疾病,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继续探讨。

    作者:齐银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白细胞介素8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深入研究以及其血管内皮炎症病理基础的确立,一些促炎及抗炎因子已被验证是血管损伤病理变化过程的潜在媒介。自1987年白细胞介素8(IL‐8)被首次描述,其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尤其是在白细胞运输和激活中的作用已被广大科研学者反复论证。研究表明,IL‐8在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如何将细胞研究和动物模型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尚未明确。本文对目前IL‐8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宁;庄艺;涂玥;董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认为心力衰竭与心肌细胞某些先天基因表达、调控异常有关。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主要是通过转移和表达特异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纠正或补偿失去正常功能的蛋白质,抑制不利基因的表达。根据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改变,从病因学角度,导入不同的基因,以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基因治疗有望成为心力衰竭新的治疗途径,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晨虹;仲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巨细胞病毒(CM V )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小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较弱,易受到侵害。CM V的感染主要器官是肝脏,也对呼吸、神经、血液等系统有侵害,重者导致胎儿畸形,乃至死亡,严重威胁到小儿的身心健康。通常,CM V感染在正常人群中主要表现为亚临床不显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尤以妊娠期和小儿巨细胞感染为突出,是导致各种生理缺陷和各类不可逆损伤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陆念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痰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痰液基细胞学检查(LCT )在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3-12月送检的536例肺癌患者痰液,同时进行LCT制片和常规涂片(CS),细胞学诊断结果分为3类:阴性、可疑为癌、癌;后两类报告为阳性,对2种方法均为阳性的126例进行分型。结果:LCT涂片阳性检出率为39.9%(214/536),CS涂片阳性检出率为24.3%(130/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0,P<0.01)。2种方法同时诊断为阳性的126例肺癌中,CS涂片准确分型率为47.6%(60/126),LCT 涂片准确分型率为72.2%(91/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8,P<0.01)。结论:LCT制片在痰液标本诊断的阳性检出率及准确分型率方面均高于CS制片,值得在临床细胞病理学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立强;黄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重症烧伤患者的临床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抢救护理对重症烧伤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30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表皮移植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特殊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率、医院感染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导管性败血症率、创面脓毒血症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表皮移植手术和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及患其他疾病的概率,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的概率,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亚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