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对产妇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分析

林玉兰

关键词:胎膜早破, 妊娠晚期,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对产妇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120例胎膜早破产妇与120例无胎膜早破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胎膜早破产妇划分为研究组,将所有无胎膜早破产妇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以及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观察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胎膜早破是影响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评分的负面因素,应当积极地处理应对,以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眼科门诊应用现代护理观念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应用现代护理观念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现代护理观念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的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护理观念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昕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32例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延缓或降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ICU非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影响

    手卫生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现场抽查2014年1月—6月我院ICU患者家属和工勤人员干预前后的手卫生状况,结果显示工勤人员在进行手卫生前卫生合格率低于干预后;患者家属护理干预前合格率低于护理干预后合格率;工勤人员的护理干预前的卫生合格率低于患者家属干预前的卫生合格率。分析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ICU非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若不进行护理干预,工勤人员可能是ICU非患者人群中易感染的群体。

    作者:张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我院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P<0.05);相同治疗时间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烧伤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50例。 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2周时的皮肤愈合率及皮肤愈合时间分别为86.00%及(9.16±2.36)d,而A组2周时的皮肤愈合率及皮肤愈合时间分别为68.00%及(13.16±3.16)d,B组2周时的皮肤愈合率明显高于A组,而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此外,B组1周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在烧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放大染色胃镜检查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放大染色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选取放大染色胃镜受检者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5例和干预组105例。对照组行常规内镜检查配合,干预组除常规内镜检查配合外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受检者在放大视野暴露清晰时间、染色着色时间、检查总时间的差别。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放大视野暴露清晰时间短、染色着色时间长,检查总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放大染色胃镜检查,可以减少放大视野暴露的清晰时间,提高染色准确率,明显减少检查总时间,并能提高活检钳取准确率,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创伤,提高食管癌及胃癌的活检阳性率。

    作者:黄丽丽;彭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健康体检者中67例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表现,为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67例健康体检者时发现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病变部位以右肺下叶所占比例高(29.9%),其次为右肺中叶(25.4%);X线主要表现有四种类型,其中类肺炎样改变所占比例高,达到41.8%,其次为叶或段实变或肺不张(20.9%)和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19.4%),肺内孤立结节病变的比例较低。结论不典型肺结核位置不确定,X线征象多样,要对其予以高度重视,以减少误诊、漏诊率,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赖贤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手术抢救心脏破裂患者中护理配合流程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手术抢救心脏破裂患者中护理配合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24例心脏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抢救,同时应用护理配合流程进行护理,对患者抢救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行心脏破裂修补术治疗,并应用护理配合流程配合手术,其中23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患者预后良好,仅1例患者因伴有多脏器损伤死亡,病死率为4.2%。结论给予心脏破裂患者手术抢救治疗,同时采用护理配合流程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措施,观察其整体预后情况。结果20例患者术后均可生活自理,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术后仅有1例需手杖扶持,2例长距离行走需手杖扶持;Harris 评分54~85分,平均(82.5±2.5)分;髋关节活动度55°~205°,平均(168.5±12.5)°。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精心科学的护理以及早期康复训练非常必要,有利于减少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的发生,还能缩短卧床时间。

    作者:张艳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实用性、安全性。方法收集2年来在我科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82例,其中行传统气管切开术56例,经皮气管切开术126例,通过实践操作证明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实用性、安全性、可行性。结果126例经皮气管切开术,术中更改手术方式为传统气管切开4例,术后出血5例,均给予填塞压迫止血而治愈。传统气管切开术,术中更改手术方式为经皮气管切开术1例,给予填塞压迫止血而治愈。术后出血2例。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实用性、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患者痛苦较少、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进宪;杨德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螺旋CT在肠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肠梗阻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确诊肠梗阻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分析其螺旋CT表现。结果小肠梗阻13例,均可见肠腔内积气明显及“阶梯样”液平,此外还出现“鱼骨刺样”、“咖啡豆征”等征象。结肠梗阻7例,主要表现为小肠在近侧发生扩张。结论相较于传统的X线而言,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对于临床上确诊肠梗阻及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敏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35例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通过随访,伤口未感染,伤口愈合良好,未损伤肌腱和神经血管。术后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7.1%。结论通过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损伤情况,及时清除及修复病变区,损伤小,安全性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确切。

    作者:史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硬膜外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2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作2组,研究组56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56例行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肌肉松弛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行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高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治疗法、交锁髓内钉治疗法和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法在临床上的疗效,探讨治疗四肢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47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3组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12个月,记录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2%,平均治愈时间为(102.4±4.7)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8%,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法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坚;刘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选择应激性高血糖者48例为观察组,同时在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选择正常血糖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发病2周~4周内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可增加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事件发生率,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赵翠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结核性脑膜炎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与护理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3 d少于1次),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便秘是结核性脑膜炎卧床患者较常见的护理问题,由于卧床时间长,焦虑,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改变,缺少运动等原因,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便秘,不仅影响了生活质量,对疾病的恢复也存在潜在的危险。在临床工作中,针对脑膜炎卧床便秘患者不同的情况及早采取护理措施,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牛玉昆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确切。

    作者:宋素珍;王志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1型糖尿病儿童57例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儿童1型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57例,对选取的患儿建立健康档案,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12个月后,年住院人次、年低血糖发作次数和急性酮症酸中毒发作次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干预前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病情。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的术前术中护理浅谈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的术前术中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收治的130例剖宫产产妇,实施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剖宫产产妇能达到佳生理、心理状态,手术顺利,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率99%。结论剖宫产产妇的术前、术中护理干预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均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许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众多影像学诊断技术中,超声检查以方便、快捷、无创、准确率高而成为输尿管结石临床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技术。笔者收集了102例输尿管结石超声诊断病例,对输尿管结石超声诊断方法的思路和技巧进行回顾分析、归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