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鸿雁
目的:探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的流程及效果。方法我院从2011年4月开始实施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模式,手术的所有器械,包括未用器械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发放。结果手术室器械的灭菌质量合格率100%,减少了手术室护士非护理性操作,保证了手术需求,极大地减少了手术感染概率。结论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为手术器械的清洗及灭菌提供了保障,避免了交叉感染。
作者:任美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胎儿消化道闭锁产前超声声像特征及漏诊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50例引产胎儿,经尸检解剖,分析胎儿消化道闭锁产前超声声像特征及漏诊情况。结果共有54处消化道闭锁,16处为食管闭锁,4处胃幽门闭锁,6处十二指肠闭锁,18处肛门闭锁,10处空回肠闭锁。经产前超声确诊30处消化道闭锁,检出率55.6%;24处发生漏诊。结论胎儿消化道闭锁经产前超声显示属于典型性闭锁症状,因此需提高晚孕期检查水平,对畸形胎儿、羊水含量异常等情况均予以消化道检查,减少漏诊率。
作者:雷鸿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左氧氟沙星是消旋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广谱抗菌药,其抑菌浓度相当于抗菌活性的2~4倍,临床上主要用于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肠道等感染的治疗。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开始凸显,主要是对胃肠道、神经系统、心脏、软骨等损害,具体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意识模糊、抽搐、喉水肿等。
作者:周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老年慢性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患者作为试验组,80例非老年慢性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技术诊断分析,并进行肾功能检查确诊。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动脉血流量速度和肾脏萎缩速度减慢、强度绝对值(DPI)减小、达峰时间(TTP)延长、动脉阻力指数(RI)增大、曲线下面积增大,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肾脏大小、动脉血流量、动脉阻力指数和超声造影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超声法诊断的特异性为96.3%,灵敏度为87.5%,约登指数为0.838;采用生化法诊断的特异性为63.4%,灵敏度为63.4%,约登指数为0.6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能有效诊断老年慢性肾病,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尤其对于早期慢性肾病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马占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devices,IPCD)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5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术前开始应用IPCD联合基本预防和药物预防,对照组采用基本预防和药物预防。所有患者术后10 d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试验组出现下肢DVT 1例(2.2%),对照组出现下肢DVT 7例(1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出血倾向发生率分别为15.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IPCD在骨科大手术后可获得持续、有效的抗凝效果,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75例,回顾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临床体会。结果75例患者经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术中出现1例胆管损伤,经置入T管引流,14 d后拔除T管,恢复良好。术后未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切口均Ⅰ期愈合,切口恢复良好,瘢痕小,未影响美观。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伤口小,损伤小,不会影响美观,安全有效,可作为切除胆囊的理想方法。
作者:杨谋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胆结石患者行微创保胆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2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行微创保胆治疗,对照组行常规三戳孔法行胆囊切除术。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术中出血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行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疗效肯定,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吴保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33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2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闫素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血管介入栓塞术(TAE)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2013年6月52例产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29例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血管穿刺技术(seldinger)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用子宫动脉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进入双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阴部内动脉,行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栓塞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均成功止血;对照组29例患者保守治疗均无效,后行妇科手术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结扎并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止血。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有效率高等优点,不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主要的是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喜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基层医院常见的宫腔操作有上环,取环,人工流产术,刮宫术等,传统的手术操作方法均是在盲视状态下,凭手术医师的经验和感觉进行,由于无法实时了解到宫腔情况,可能会发生漏吸、吸宫不全、子宫穿孔、出血、节育器移位或者取环失败等情况。采用超声监护下进行宫腔操作,可提高宫腔操作的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现将我院自2011年开始实行在超声监护下进行宫腔操作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峰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近2年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4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显效3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其中发生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3%,且经对症处理后很快消失。结论阿奇霉素是当前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理想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仲华;孙艳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X线检查在鉴别骨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6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摄片检查,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X线检查,诊断出良性骨肿瘤38例,恶性骨肿瘤32例,6例诊断为其他性质。其中1例恶性骨肿瘤诊断为良性,2例良性骨肿瘤诊断为恶性,诊断正确率为88.16%(67/76)。良性骨肿瘤的X线片表现主要为骨壳完整,肿瘤轮廓完整清晰等;恶性骨肿瘤的X线片表现主要为边界浸润、局部骨小梁及骨皮质消失、大片低密度影,边界模糊等。结论临床鉴别骨肿瘤的良、恶性,除了要根据肿瘤组织来源和患者病史判定,还需进行X线检查,结合X线片表现加以鉴别。
作者:贾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临床中骨科和脊柱损伤患者大多数是车祸或建筑伤,普遍存在皮肤擦伤,有较多的渗出液,无法保持皮肤清洁,同时也加大了护理工作量。也有患者因自身情况导致,例如:水肿、低蛋白、被动体位、皮肤潮湿等[1]。使得患者皮肤的恢复有一定的难度,皮肤护理己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郭福蝶;汪丽;龙海丽;杜凤;杜瑶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癌痛规范化治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入院评估存在癌痛的50例癌症患者,建立癌痛病历,实施癌痛规范化治疗,记录影响癌痛治疗的因素及处理方案。为癌痛规范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大限度地控制癌痛。结果正确的癌痛评估直接决定了癌痛的规范化治疗,通过癌痛的规范化治疗后癌痛评分逐渐降低,患者的癌痛缓解率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癌痛规范化治疗可以让癌痛患者无痛生存。
作者:李海润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68例,年龄均≥60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3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18%。治疗前患者的平均收缩压(SBP)为(174±8)mm Hg,治疗后为(138±6)mm Hg;治疗前患者的平均舒张压(DBP)为(85±5)mm Hg,治疗后为(78±8)mm Hg。发生干咳7例,头痛、面红、踝部水肿18例,低钾血症5例,经观察和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未影响治疗。结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且严重,应采取个体化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并长期坚持,从而平稳控制血压,减缓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瑞红;车晓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手术操作致输尿管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4例泌尿外科手术后导致输尿管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总结。34例患者中,15例开放手术修补损伤,7例组织黏膜脱垂修复,5例复位后体内置双J管引流,7例患者行碎石后置双J管引流术。结果27例患者术后输尿管的完整性恢复到正常状态,7例患者不同程度存在肾积水现象,经过检验,7例患者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是一种常见并发症,为有效降低其发生率,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尽早处理,进而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韩锋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未给予任何镇痛处理,观察组使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比较2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镇痛效果显著,可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廉三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高频电刀在现代外科手术中已广泛使用,高频电刀属于外科器械,利用Radio Frequency原理,对组织进行切割,通过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对组织进行瞬间烧灼,实现对机体组织的切割或凝血。作用到人体的电流必须形成一个完整回路,流回高频电刀内部,回路负极板是形成完整回路的理想材料,手术室护士正确使用回路负极板,可以有效避免意外烧伤和烫伤。现将笔者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各位同仁探讨如下。
作者:张莉青;刘勇;宋巧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自体阴道壁作为桥体进行阴道壁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诊治70例阴道壁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桥式修补术,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采用桥式修补术治疗阴道壁脱垂时间短、效果佳、副作用少。
作者:王芳妮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急诊胆囊切除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探寻佳手术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间收治需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急诊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急诊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2组术后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术中胆管损伤率、手术时间以及再手术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急诊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不良率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急诊开腹组(P<0.05)。结论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较传统的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微创的优势,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