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杰;钟艺文;陈刚;白智维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高血压患者120例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护理方式。结果:120例患者中,6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6%、52.9%,60岁以下男性和女性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39.8%、41.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几率为45.61%。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咳嗽、低血压、头痛和眩晕。结论: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式结合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冯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蒙药镇刺六味丸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处方中单药的专属性薄层色谱鉴别、有效成分士的宁的含量测定。色谱条件:Shim-pack VP-ODS 150L*4.6;流动相:乙腈∶0.01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加10%磷酸调节pH值至2.8)=(21∶79);检测波长:26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进行了一般检查项目的研究。结果:采用薄层鉴别法对处方中的单味药进行鉴别研究,样品和对照品在薄层板相应的位置均出现相同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品相应的位置没有出现干扰。用HPLC法测定该药中士的宁的含量,士的宁进样量在10~400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平均回收率为100.54.%(RSD=2.06%)。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和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为建立和完善蒙药镇刺六味丸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花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接受治疗后随访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手段随机均分至常规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后定期观察的A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放置曼月乐环的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B组,每组40例。治疗后,每三个月对患者进行B超阴道复查,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以及子宫内膜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采用常规宫腔镜手术后定期观察的A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息肉复发率为27.5%(11/40),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的B组患者仅为7.5%(3/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B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重视。
作者:黄铭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输注甘露醇前30min和输注后1h给予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留置针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4.00,P<0.05),留置针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能有效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痛苦。
作者:李秋妍;郑珊;高清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止咳药品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醋酸(35∶61∶4);检测波长285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橙皮苷在0.45~2.22μg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川贝枇杷糖浆及强力枇杷露不含橙皮苷,其余止咳药品橙皮苷含量大小依次为半夏止咳糖浆、百咳静止咳糖浆及雪梨膏。结论:该方法测定止咳药品中橙皮苷的含量具有准确性好、精密程度高、简便快捷等特点,可作为测定止咳药品中橙皮苷的含量的方法。
作者:宋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百部中四种生物碱对叶百部烯酮(tuberostemoenone)(I)、对叶百部酮(tuberostemonone)(II)、脱氢对叶百部碱(didehydrotuberostemonine)(III)、氧化对叶百部碱(oxotuberostemonine)(IV)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选择Hypersil ODS-C18(250mm×4.6mm,5.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氨=75∶25,检测波长为238nm,柱温为35℃,流速为1.0mL/min。结果:I、I、II、IV线性范围分别为20~200μg/mL(r=0.9997)、25~500μg/mL(0.9997)、23~161μg/m(0.9999)、14~99μg/mL(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8%、99.68%、99.80%、99.90%;RSD值分别为1.96%、1.76%、1.84%、1.7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重现性高,适用于百部中生物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艳芳;戴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枣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方法:以70%乙醇回流提取,石油醚脱脂,乙酸乙酯萃取得到广枣提取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9∶80∶1),检测波长260nm。结果:原儿茶酸进样量在0.088~0.4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原儿茶酸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1.14%。
作者:戴宝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用颈复康颗粒和中药汤剂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颈椎牵引的基础上给予颈复康颗粒和中药汤剂辅助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的疗效和价值。结果:1月后将两组的起效时间、显效率、不良反应率、治疗依从性和治疗费用等数据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颈复康颗粒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服用便捷、疗效佳、不良反应轻、治疗依从性高、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采用4级评分法和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水肿和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7d和10d的创面水肿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和疼痛时,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七叶皂苷钠具有显著疗效,患者混合痔创面的水肿、疼痛情况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收住我院的7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同时观察比较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满意,安全性较好,起效更快。
作者:徐民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6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49例,两组患者均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使其保持在常规水平,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早晚分服,1剂/d,同时进行针刺治疗,5次/周。一疗程六周,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在视力,眼底、视网膜电图Ops波振幅、视野平均光敏度及中医证候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邢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左氧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左氧氟沙星通过与细菌脱氧核糖核苷酸(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结合,影响细菌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临床上对多数需氧革兰氏阴性菌、部分需氧革兰氏阳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有效,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皮肤及软组织、腹腔等感染有效,广泛用于临床。但随着左氧氟沙星使用的日益频繁,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增多,常见的有胃部不适、腹痛、腹泻、心悸、心动过速、眩晕、头痛、头晕、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现将临床发现的1例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出现头痛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董利森;刘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的35例重症大疱性药疹患者,采用SCORTEN评分系统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其中观察组17例,予半标准剂量(0.2g/kg·d)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18例,仅予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的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继发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较单纯激素治疗起效快,可加快糖皮质激素的减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
作者:凌磊;皮肖冰;李洁华;王晓霞;刘道凡;覃俊;董东;何小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排毒方对CDK3期患者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CDK3期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加用健脾益肾排毒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GFR、血肌酐、血尿素氮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治疗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排毒方对CDK3期患者肾脏有保护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谭君劲;梁钰璠;杨爱成;陈光影;梁裕聪;谭健梅;冼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制一种能同时起到多种作用的内窥镜检查用的口服制剂,并建立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拟定内窥镜乳的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进行性状、鉴别、有关物质检查等质量控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达克罗宁含量。结果:盐酸达克罗宁在4.0~24.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达克罗宁的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74%)。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曾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多达一(即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情况。结果:实验组降压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5.2%、92.9%,与对照组的80.0%、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4.05±0.20)VS(4.56±0.27)]mmol/L、TG[(1.82±0.52)VS(1.98±0.62)]mmol/L、LDL-C[(1.66±0.50)VS (2.74±0.62)]mmol/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达一(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患者血脂明显改善,且可稳定斑块,疗效明确,可作为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赖春进;闫丽红;邹小慧;王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4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常规吸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指标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11.5±2.4)d,治疗时间(4.2±1.5)d,治疗总有效率83.3%,痰液培养阳性率69.4%,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8.6±3.2)d,治疗时间(7.4±2.6)d,治疗总有效率63.9%,痰液培养阳性率43.1%。两组各方面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还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白俊杰;钟艺文;陈刚;白智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菊科等自然植物中,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药理作用被发现并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基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动学,对其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为该化合物的进一步研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丹萍;丁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的支气管壁组织破坏,管腔形成不可逆性扩张、变形。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浓痰和反复咯血,其中大咯血是为严重的症状,严重者可造成呼吸道阻塞,危及生命。垂体后叶素是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的首选用药,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血压升高、低血钠等不良反应,血钠水平的降低往往容易忽视,但是可引起严重的精神症状,因此临床药师需严密监护垂体后叶素使用过程中的滴速、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血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为患者安全、有效使用药物提供保障。
作者:魏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1背景2005年,在美国进行了超过75万例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髋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踝关节,或肩关节置换并发感染的范围从0.6%到12%。已经报道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高达11%,而肘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也有12%。然而,常见文献报道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感染率通常小于2%。
作者:赵庆博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