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试验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脑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富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藏药独一味胶囊在内窥镜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后的止血镇疼作用。方法:选取来我院行内窥镜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手术后均常规应用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法进行止血处理,对照组患者每晚睡前服用去痛片,观察组患者口服独一味胶囊进行止血镇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当晚、术后1d及术后2d时的镇疼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鼻腔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鼻甲消肿鼻腔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独一味应用于内窥镜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止血镇疼效果,且具有起效快、效果显著、服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等临床优势。
作者:程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妊娠期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硫酸镁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应用到妊娠期高血压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徐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2014年度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基本药物抽验的分析,促进基本药物抽样工作优化。方法:从基本药物抽验概况、检验结果及总体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基本药物总体质量好,抽验工作有待规范。
作者:李绪翠;王舒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菊科等自然植物中,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药理作用被发现并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基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动学,对其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为该化合物的进一步研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丹萍;丁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高血压患者120例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护理方式。结果:120例患者中,6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6%、52.9%,60岁以下男性和女性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39.8%、41.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几率为45.61%。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咳嗽、低血压、头痛和眩晕。结论: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式结合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冯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加替沙星序贯疗法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接受加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左氧氟沙星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81.6%(P<0.05);两组患者痰培养病原菌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对细菌清除率(8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6%;P<0.05);用药期间出现各类不良反应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加替沙星序贯疗法对于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较常规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对细菌的清除率更高,不良反应较少,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杜昆玉;刘汉坤;黄正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格扎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57%,高于对照组的75.47%(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格扎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秋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头部和颈部手术主要是清洁或清洁-污染手术。清洁手术包括甲状腺和淋巴结切除术。清洁-污染手术包括涉及切口通过口腔或咽部黏膜,从腮腺、颌下腺切除术,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鼻整形术并发肿瘤切除术,需要重建的下颌骨骨折修复术。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感染报告率<1%。未预防用抗生素,头颈部肿瘤手术后伴发感染的患者,感染发生率达到24%~87%。许多头颈部癌症手术是清洁-污染手术,这些手术可以根据不同的伤口进行分类。
作者:解沛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考察抗病毒咀嚼片(薄膜衣片)的稳定性,检验确定其贮藏条件和有效期限。方法:以性状、鉴别、重量差异、微生物限度、含量为质量指标,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长期留样试验观察其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各项考察指标符合药品质量规定。结论:抗病毒咀嚼片在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条件下稳定,因长期试验24个月内其含量无明显变化,可初步确定该制剂有效期为2年。
作者:潘梅;唐靖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80例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瑞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BNP、CK-MB及TnT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BNP、CK-MB及TnT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CK-MB及Tn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及出血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治疗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陈陆根;袁丽华;谢建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输注甘露醇前30min和输注后1h给予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留置针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4.00,P<0.05),留置针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能有效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痛苦。
作者:李秋妍;郑珊;高清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顽固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采用经皮输精管穿刺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顽固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经皮输精管穿刺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和高频热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4.5%、复发率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4%和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输精管穿刺灌注治疗顽固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促进了临床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前列腺局部用药途径。
作者:丁新飞;言峰;罗四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止咳药品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醋酸(35∶61∶4);检测波长285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橙皮苷在0.45~2.22μg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川贝枇杷糖浆及强力枇杷露不含橙皮苷,其余止咳药品橙皮苷含量大小依次为半夏止咳糖浆、百咳静止咳糖浆及雪梨膏。结论:该方法测定止咳药品中橙皮苷的含量具有准确性好、精密程度高、简便快捷等特点,可作为测定止咳药品中橙皮苷的含量的方法。
作者:宋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患儿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50例患儿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各25例,F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静脉推注,C组静脉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0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快速诱导,行气管内插管术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丙泊酚10~12μg·kg-1·min-1,瑞芬太尼0.2~0.30μg·kg-1·min-1。手术结束前10min,两组患儿均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2mg/kg。记录手术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麻醉恢复室(RR)后滞留时间;同时记录入RR即刻、10、20、30、60min的躁动评分(PAED)及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术后1、3、6h的FLACC评分及术毕1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在即刻、10、20min时间点上的躁动满意率明显增加(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的FLACC和m-CHEOPS评分,F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超前镇痛术,对预防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有确切的预防作用并优于单纯术后镇痛。
作者:杨普春;曾兆东;杨少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中草药处方不合理用药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14年1~12月抽查我院中草药处方132404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点评。结果:合格处方131009张,合格率98.95%,不合理处方1395张,占1.05%。结论:开展我院医师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培训提高处方质量。
作者:吴青霞;任巧玲;岳莹莹;高慧萍;米佳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将9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6min步行距离。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心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是观察组心脏功能恢复更为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合理的范围内,双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柏青;赖明耀;韩芳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80例胆结石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外科手术治疗)和观察组(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①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止痛药物应用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胆结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志强;姚文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以及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医学科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热点。通过建立理想的糖尿病模型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效果、并发症预防、预后与转归等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氧嘧啶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是临床常用的动物实验性模型,旨在通过动物模型的复制模拟人体的糖尿病变化规律,但是,在造模过程中不同的实验条件对于造模成功率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以相关文献的研究为基础,对四氧嘧啶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并探讨佳实验条件,以提高造模的成功率和模拟糖尿病的准确性。
作者:林有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分为两组,所有患者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32例,口服木丹颗粒3次/d,1袋/次;对照组30例,采用甲钴胺治疗3次/d,1粒/次。两组均在治疗8周前后记录总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上,木丹颗粒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疗效非常显著。
作者:黄萍娟;张向红;李玉佩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