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品;唐秀能;叶晓雪
目的:制备银杏总黄酮自乳化释药系统,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处方配伍和伪三元相图中形成微乳区域面积的大小来确定银杏总黄酮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组成,并考察了该释药系统经水稀释后形成微乳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 电位以及体外药物溶出度。结果:所得银杏总黄酮的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组成: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油相)、聚山梨酯-80(表面活性剂)、二乙二醇单乙基醚(XCF,助表面活性剂),佳配比为10∶6∶4,载药量10.0 mg·g -1。经水稀释后形成澄清、透明状溶液,透射电镜观察微乳呈大小均一,球状分布,平均粒径为(87.4±26.7)nm,Zeta 电位为(-13.1±1.5) mV。溶出度结果表明,银杏总黄酮的自乳化释药系统在 pH1.2的盐酸溶液中45 min 内累积溶出度可达(96.1±4.8)%。结论:自乳化释药系统能够显著提高银杏总黄酮的体外溶出速度,有望成为银叶总黄酮的优良口服制剂。
作者:廖祥茹;史琼枝;方松;陈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快速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铝、钙、铬、镁、锌、钾、硼、锶、镉、钡、铅、砷、锑、钠、锂15种元素的含量。方法:样品被2%的硝酸溶液稀释后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通过在线内标的方式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15种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在0.031~5.1μg·L-1,加样回收率在82.6%~107%,RSD 小于5%。结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金属元素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以为布洛芬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作者:姚春毅;李彪;贾海涛;于趁;剧京亚;李昱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碳酸锂片(缓释片)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按照法定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按法定标准方法检验,120批次样品除1批溶出度不合格外,其余均符合规定,合格率为99.2%。结论:本品质量状况总体评价较好,另外现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作者:贾瑞波;韩春晖;张兴哲;邵纯君;贺建华;徐桂连;鹿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复方参芪软胶囊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平行组对照非盲法设计,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按年龄分层后随机入组。观察组给予复方参芪软胶囊,对照组给予复方参芪颗粒。1个月为一疗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改善腹痛、腹胀、食少早饱、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并监测两组患者儿的胃电指标变化。结果:复方参芪软胶囊能明显改善患儿腹痛、腹胀、食少早饱、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能明显增加正常胃电节律,减少过缓胃电节律,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在改善腹痛、腹胀、食少早饱,减少胃动过缓方面,与复方参芪颗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复方参芪软胶囊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见,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王春艳;李云霞;郑丽娜;杨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重楼植物的内生菌主要有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重楼的内生菌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抑制其他微生物活性、抗肿瘤细胞活性等作用,部分内生菌发酵液可产生宿主重楼植物中主要活性物质甾体皂苷;能使万古霉素、孕酮化合物等结构发生转化。重楼中内生菌的这些特性可能增加重楼抗病能力、抵御生长环境协迫能力、提高重楼产率、转化或修饰重楼中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或其他化合物等,因此,研究重楼中内生菌的分离、鉴别、筛选、克隆等对开辟药物研发新途径、缓解中药资源短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秀丽;丁嫚嫚;叶方;黄良永;雷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 ICU 重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重点。方法:通过参与1例脑胶质瘤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协助医师制订用药方案并针对抗感染治疗、镇静镇痛、抗血小板治疗以及用药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以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全程药学监护提高了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抗感染治疗有效,顺利转出 ICU 继续巩固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协助医师制订合理有效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为患者提供专业、有效、优质的药学服务。
作者:乐可佳;崔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长春西汀注射液临床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统计分析某院神经内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中长春西汀注射液的使用情况。检索关于长春西汀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并做统计分析。结果:363例患者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输注浓度均大于0.06 mg·ml -1,发生不良反应3例,主要表现为皮疹及药物热。检索获得28篇文献中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浓度高于0.06 mg·ml -1的有19篇,8篇文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生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重视说明书的应用,提高药物的安全合理应用。
作者:徐静静;白佳利;段金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活犀角与犀角对小鼠和大鼠的镇痛作用,探讨活犀角是否可以作为犀角的代用品。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和甲醛法、大鼠热板法和热刺痛仪比较活犀角与犀角的镇痛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活犀角3个剂量组(0.35,0.7,1.4 g·kg -1)均能明显延长醋酸引起小鼠扭体的潜伏期(P <0.05或 P <0.01),明显减少扭体次数(P <0.05或 P <0.01),犀角3个剂量组(0.35,0.7,1.4 g·kg -1)能明显减少扭体次数(P <0.05或 P <0.01);与对照组比较,在第2次给药后,活犀角高剂量组(1.4 g·kg -1)和犀角高,中剂量组(0.7,1.4 g·kg -1)大鼠的痛阈有较明显的延长(P <0.05或 P <0.01);与对照组比较,活犀角和犀角3个剂量组(0.175,0.35,0.7 g·kg -1)均能显著减少甲醛引起的小鼠第二时相的镇痛作用(P <0.01);活犀角的3个剂量组(110,220,440 mg·kg -1)和犀角高剂量组(440 mg·kg -1)给药前后的痛阈变化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或 P <0.01)。结论:活犀角在镇痛方面可以作为犀角的代用品使用。
作者:冯润东;曹蕾;刘蕊;宋冰雪;刘静;曹永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美国针对慢性病患者取药的方便措施主要依托于长程取药模式。本文通过数据分析论证美国处方重配多样性及未来的研究重点,并从管理学角度评价处方重配对提高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意义及如何实践医药护技多方共赢。美国长程处方取药操作流程、技术支撑的流程详细、具体,但面对美国本土情况仍需不断完善。
作者:孙雯娟;陈浩;朱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分别联合奥沙利铂、顺铂腹膜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癌性腹腔积液患者分为 A 组32例,B 组28例。A 组采用腹膜腔内置细导管持续引流后腹腔内灌注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B 组采用腹膜腔内置细导管持续引流后腹腔内灌注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每周治疗1次,连用4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A 组腹腔积液治疗完全缓解率18.8%,总有效率90.7%,均明显高于 B组(P <0.05)。A组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其余症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腹腔内灌注与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比较疗效更高,虽腹痛不良反应较明显,但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能耐受,可作为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聆;张为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芩珠凉血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 TLC 法对处方中的黄芩、甘草和薏苡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 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TLC能够特异性的鉴别黄芩、甘草和薏苡仁,黄芩苷在0.030~0.971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1.0000,平均回收率是97.74%,RSD 是2.76%(n =9);甘草酸铵在0.013~0.220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1.0000,平均回收率是99.02%,RSD 是1.79%(n =9)。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作为控制芩珠凉血合剂的方法。
作者:张玉萱;徐玲玲;朱全刚;李新液;张若曦;赵梦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丹酚酸 B 对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合并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2只 GK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丹酚酸 B 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 mg·kg -1),另选取正常8只 Wistar 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 GK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16周后以 L-N-硝基甲酯(L-NAME)10 mg·kg -1·d -1灌胃,连续8周。给药开始及结束前对大鼠的血糖和血压进行检测,麻醉后取腹主动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放血后取胸主动脉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血管病变,Western-blot 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所有 GK 大鼠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但模型组与给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大鼠实验结束时血压显著升高,给予丹酚酸 B 可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丹酚酸 B 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明显减轻血管病变程度并减少 VEGF 的表达。结论:丹酚酸 B 对自发性糖尿病大鼠的大血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降低血压、抗炎以及降低 VEGF 的表达。
作者:林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某院肿瘤患者升白细胞药的使用情况,规范该院肿瘤患者升白细胞药的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2014年1~12月某院诊断为恶性肿瘤并开具升白细胞药的患者病历579份,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化疗情况、化疗后骨髓抑制情况和升白细胞药使用情况等信息,对升白细胞治疗的药物种类、给药时机、给药剂量、给药频次、使用疗程、联合用药以及溶媒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该院升白细胞药物以口服制剂为主;579例病例中合理用药病历414例,占71.50%,不合理用药病历165份,占28.50%,其中用药剂量和疗程基本符合要求,而不合理病例中主要以品种和给药时机不适宜为主,分别为42.42%和27.88%,其次为重复给药和联合用药不适宜,分别为13.33%和12.73,溶媒选择不适宜发生率较低,为3.64%。结论:该院肿瘤患者升白细胞药的使用有待规范,临床医师需加强升白细胞药应用知识的学习,合理使用该类药物。
作者:杨娜;唐娜萍;龚建平;李群;肖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化疗致肺癌患者严重粒细胞减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找出与严重粒细胞减少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严重粒细胞减少与放疗史、化疗周期和粒细胞集落因子使用时机具有相关性。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放疗史、粒细胞集落因子使用时机是肺癌患者严重粒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放疗史的患者,可选用细胞毒性小的化疗方案,或降低药物剂量,或预防使用集落刺激因子;合理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减轻肺癌化疗引起的严重粒细胞减少。
作者:樊迪;尤海生;胡萨萨;王茂义;封卫毅;董亚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宫颈 HPV 感染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栓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疗程均为30 d。比较两组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 HPV 的 E6/ E7 mRNA、p16和 p53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38%(P <0.05)。治疗后,两组 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尖锐湿疣和宫颈癌的 E6/ E7mRNA、p16和 p53表达量中位数(M)、阳性表达率等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 E6/ E7mRNA、p16和 p53表达量和阳性表达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宫颈 HPV 感染疾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且可降低HPV E6/ E7mRNA、p16和 p53的表达量与阳性表达率。
作者:蔡美玲;彭婉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离子色谱技术因其分离机制独特,可弥补液相色谱或气相色谱对离子型药物分析时的不足,使其在药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离子色谱技术以及国内近年来在化学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刘朝霞;何兰;丁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法在临床药师师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介绍 PBL 教学法在师资培训中的具体实施内容、流程与组织方法。结果:经过科学的成绩分析,结果显示学员培训前和培训后相比理论考试成绩平均提高30分,临床实践成绩平均在85分以上。充分体现了出培训班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方案设计合理。结论:PBL 教学法在临床药师师资培训中的首次应用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认为该方法不但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与趣味性,还能让学员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更加系统牢固的掌握理论知识并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值得推广。
作者:王磊;王婧雯;张维;张琰;乔逸;爱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 E1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抑制作用。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限制,辅以常规降血压及血糖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 E1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24h尿蛋白量、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 尿蛋白量、血肌酐、血尿素氮、sICAM-1及 hs-CRP 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前列腺素 E1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及炎症因子抑制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爱玲;杨娜;侯仰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富马酸卢帕他定原料中的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5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色谱柱:DB-WAXETRR 毛细管色谱柱(30 m ×0.32 mm,0.25μm);载气:氮气;FID 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35℃,保持10 min,以20℃·min -1升温至220℃,保持5 min。结果: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分别在77.5901~698.3109μg·ml -1(r =0.9997),102.1666~919.4994μg·ml-1(r =0.9998),62.7447~564.7032μg·ml -1(r =0.9999),12.0112~108.1011μg·ml -1(r =0.9996),1.2628~11.3656μg·ml-1(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5种残留溶剂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9%,103.5%,104.9%,107.1%,103.4%,RSD 值分别为2.3%、2.6%、3.1%、2.8%、4.5%(n =9)。富马酸卢帕他定原料中均未检出此5种残留溶剂。结论:本方法稳定、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富马酸卢帕他定原料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作者:石小磊;刘寒寒;吴静;方新秀;宋人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止痛用药方案中的药学服务作用和药学监护模式。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左上肺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止痛用药诊疗过程,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止痛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相应的药学监护内容。结果: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药学监护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协助医生解决问题,为临床提供合理性建议。结论:临床药师开展的癌痛患者止痛用药监护,有助于促进癌痛治疗的个体化和规范化,在癌痛合理用药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药学作用。
作者:姚慧娟;张文静;王卓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