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自力
目的 探讨前列腺炎与淋病奈瑟菌(NG)的关系,拓展前列腺炎的治疗思路.方法 取前列腺液做淋病奈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对检出的NG进行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 1 712例前列腺液培养出NG80株,检出率为4.67%,80株NG的β-内酰胺酶阳性株64株,阳性率为60%,产酶株与不产酶株的耐药谱也表现不同,未发现壮观霉素耐药株.结论 淋病奈瑟菌是引起前列腺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对检出的NG进行抗生素临测及β-内酰胺酶的检测十分必要.
作者:王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不同民族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 对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入学的4 015名大学生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5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sAg总阳性率为4.31%,壮族学生的HBsAg阳性率(11.5%)明显高于汉族(3.75%),男生8BsAg阳性率(6.21%)明显高于女生(2.54%).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在不同民族学生间有差异性.
作者:王红;NI Wei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苯和甲醛联合染毒对小鼠睾丸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的机制.方法 按3×3析因设计方法,108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等分为9个组,每组12只,甲醛和苯染毒剂罱分别为0、5、10 mg/kg和0、100、400mg/kg,连续灌胃染毒5 d,35 d后处死,每组6只鼠睾丸做常规病理学切片观察睾丸的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另6只鼠睾丸匀浆离心,取沉渣观察睾丸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甲醛和苯各染毒组小鼠睾丸组织结构损伤,染毒浓度越高,病理损害越明显;睾丸细胞bel-2下调,bax表达上调,并有量-效关系,甲醛和苯染毒各组bcl-2和bax表达的相对灰度值较对照组均有差异(P<0.01),甲醛和苯的联合效应为协同作用(P<0.05);各染毒组睾丸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1),并有量-效关系,二者合用的效应为相加作用(P0.05).结论 甲醛和苯可损伤小鼠睾丸的结构,使睾丸细胞凋亡增加、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可能是诱导凋亡的机制.
作者:YANG Shuang-bo;李纯颖;ZHANG Ying-biao;李勇;吴成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囊肿的诊断措施与腹腔镜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3例B超、MRI诊断为前列腺囊肿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囊肿切除术.结果 手术时间100~150 min,出血约30~50 ml,术后皮管引流2 d,留置导尿管1~2周.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1年,无尿路刺激症状,无排尿困难,阴茎勃起与射精正常.结论 当囊肿靠近尿道及膀胱颈的后方时,腹腔镜切除囊肿具有组织显露清楚、不易损伤盆腔组织、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是治疗此类前列腺囊肿的佳途径.
作者:LIU Li-yu;祖雄兵;GAO Ning;陈湘;齐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有创机械通气在治疗严重肺水肿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急诊入院的36例严重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有创机械通气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相关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水肿的一种有效措施.
作者:刘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了解念珠菌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用沙氏培养基进行真菌分离,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用ATB FUNGUS3药敏试剂盒测定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念珠菌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白色念珠菌的耐药率为低,它除对伊曲康唑耐药率为10.8%外,其余均低于5.4%;而以克柔念珠菌的耐药率高,它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大于33.3%.结论 不同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存在差异,白色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要低于非白色念珠菌.因此真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I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十分重要.
作者:姚冬梅;ZHANG Ya-jie;卿之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思他宁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符合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98例患者分为思他宁组和奥美拉唑组,对两组患者的平均输血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死亡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思他宁组平均输血量(410.5±130.4)ml,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487.6±121.2 ml)(P<0.05);思他宁组显效率92.3%,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82.6%)(P<0.05),而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思他宁组与奥美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和8.7%,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思他宁组死亡率1.9%,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的4.5%(P<0.05).结论 思他宁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可靠,止血快,无不良反应.
作者:罗玉君;FENG Kai-xiang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粘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23例Hp(+)胃炎患者,22例Hp(-)胃炎患者,20例胃粘膜正常者,均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23例Hp(+)胃炎患者均接受1周抗Hp治疗.利用ELISA法检测胃粘膜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水平.结果 Hp(+)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上清液中的TNF-α含量明显高于Hp(-)胃炎患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Hp感染率和上清液中的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7例Hp根除患者中,TNF-α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感染可明显诱导胃粘膜TNF-α的表达;TNF-α在活动性胃炎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文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输卵管妊娠发生的原因,为采取相应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与随机抽样抽出样本进行对照,经医学统计学处理卡方检验.结果 179例输卵管妊娠,有人工流产手术史者128例,占输卵管妊娠例数的71.5%;同期内从不同年龄随机抽样宫内妊娠分娩250例,有人工流产手术史者93例,占37.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9.2,P<0.01).结论 人工流产手术是导致输卵管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唐冰琼;尹美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必要时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在治疗重症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常规治疗后病情缓解不明显的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患者18例,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对24 h后气道压力仍偏高者,应用生理盐水经纤支镜行BAL,清除呼吸道痰栓.结果 通气24 h后,13例气道阻力逐渐下降;另5例PIP仍在55 cmH2O以上,行BAL 2、24 h后,PaO2逐渐升高,PaCO2、PIP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成功脱机,脱机后血气分析结果恢复正常,pH、PaO2和PaCO2较插管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基础上联合BAL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德忠;SHI Jia-quan;黄寿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农村儿童腹泻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确定3个监测村,对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情况连续5年监测.结果 0~l岁婴儿组腹泻病高发,其中7~12个月龄婴儿发病率高,1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腹泻病发病率下降.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原因中以吃不洁食物发病率高.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个人卫生习惯、监护人文化素质和卫生习惯与儿童腹泻病发病率存在显著的关系.治疗儿童腹泻静脉输液率过高,口服补液盐使用率较低,特别是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的现象十分严重.结论 婴儿从母乳喂养到添加辅食的过渡期,存在较强的腹泻病易感因素,是防治儿童腹泻的重要时期.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培养儿童和监护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手段.加强乡村医生和个体诊所医生的业务培训,严格规范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是农村儿童腹泻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李安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硫酸软骨素加钙对卵巢切除大鼠模型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卵巢切除大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模型,给予硫酸软骨素加钙治疗,同时设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3个月后测定大鼠骨密度、骨钙含量.结果发现假手术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和股骨钙含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表明硫酸软骨素加钙能增加卵巢切除大鼠的骨密度,对雌激素缺乏所诱发的骨钙丢失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阳春华;HU Yu-ming;易传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石化工人在噪声环境下对心脏的影响,以便采取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对车间噪声监测资料,作业工人体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石化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改变达19.75%,对照组检出率为5.6%,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u=4.3,P<0.01).工种或部门以捻线、织布和纺丝检出率高.结论 石化企业噪声接触者心电图改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作者:吴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炎症因子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早期变化,探讨前炎症因子与颈椎间盘早期退变的关系.方法 收治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完整摘除并且取出的32个颈椎节段的椎间盘及其髓核组织,作为实验组的病例来源.选择3具新鲜尸体中15个颈部椎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组.观察TNF-α,IL-1β,IL-6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TNF-α,IL-1β,IL-6阳性表达率和IO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突出的颈椎间盘可产生TNF-α,IL-1β,IL-6阳性细胞,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在颈椎椎间盘早期退变中发挥作用.
作者:XIE Hu;彭铭;ZHANG Ji-ping;闵华;李永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贵州省瓮安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以整群抽样法对瓮安县5个行政村25周岁及其以上常住居民1 468人,进行健康体检和高血压危险因素问卷调查;采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瓮安县农民高血压总标化患病率21.2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水平、饮酒、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家族史等与高血压患病有关.经Logisti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饮酒、高血压家族史为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在调查中仅有5%的人知道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结论 瓮安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注重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从饮食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预防高血压.
作者:宋发友;XIONG Qi-jiang;黎从飞;犹登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推广避孕效果好,副反应少的IUD,为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育龄妇女随机放置元宫220型、165型、Y型、Tcu220型四种IUD,使用一年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4种IUD脱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65型、Y型、Tcu220型、元官220型,元宫220型开关适合官腔形态,支撑力适中,脱落率低,是目前比较理想的IUD;妊娠率由高到低依次是165型、Tcu220型、元宫220型、Y型;因症取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Tcu220型、165型、元宫220型、Y型.因症取出率与消炎痛含量成反比,元宫220型与Y型含消炎痛量较大,因症取出率低.IUD加载消炎痛药物缓释系统,用于克服疼痛、出血等副反应效果显著.元宫220型IUD以不锈钢丝螺旋管为主体、内置纯铜丝、加载消炎痛,避孕有效率高,安全性能好,副反应小,可以长期放置.Y型IUD临床效果好但应在放置器方面加以改进.165型IUD妊娠率和脱落率均高,避孕效果差,应在知情选择时重点说明或限制使用.结论 哺乳期放置IUD是一种很好的避孕方法,建议向育龄妇女广泛宣传,从根本上控制引、流产率的上升.
作者:周爱君;周莲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医院神经外科2000-2007年行显微手术治疗的120例听神经瘤手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及经验.结果 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5例,面瘫6例,角膜溃疡2例,肺炎2例,脑脊液漏5例保守治疗无效二期手术修补后痊愈,本组死亡2例.结论 重视听神经瘤术后患者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映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学龄期女学生的月经知识、态度及行为,为月经保健提供背景资料及建议,更好的促进月经健康.方法 在某小学中整群抽样五年级女学生78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来分析学龄期女学生对月经的了解程度,由学生集中填写独立完成.结果 学龄期女学生对月经了解程度很低,其生殖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媒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关的书籍杂志和同伴交流.结论 学龄期女学生的牛殖健康知识缺乏,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其生殖健康知识的获取有较大影响,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学龄期女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使其正确面对自己的成长.
作者:杨旭;LI Xiang-lian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高发区地贫筛查实验的佳组合,研究理想且能够推广的筛查路线及分析当地地贫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红细胞脆性定性试验、红细胞脆性一管法定量试验、法国MgthicL18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国Sebia公司全自动电泳仪检测育龄人群4 050例,Gap-PCR技术和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育龄人群1 000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法、红细胞脆性定性试验、红细胞脆性一管法定量试验筛查地贫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32%、72.22%、72.38%及85.14%、82.43%、82.16%.其中MCV法在筛查p地贫、HbH病的灵敏度达100%,筛查α地贫1的灵敏度达99.51%.电泳对β地贫、HbH病、Hb Constant Spring(HbCS)的诊断与基因检测相符.β地贫杂合予中41-42、17杂合子分别占38.27%、24.49%;-SEA/αα基因型占α地贫1的95.63%;-α3.7/αα、-α4.2/αα、-α
作者:周艳洁;RUAN Li-ming;何桂琼;梁箫;丁进龙;黄敏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HO)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将170例透析前无肝炎病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一次性管道透析器及分机透析,对照组使用重复透析器及共用透析机进行治疗,并调查透析次数与感染肝炎病毒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乙、丙肝感染率为13.8%,对照组感染率为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透析次数的增加,感染率也明显E升.结论 重复使用透析器、共用透析机及透析次数多等足透析患者感染病毒性肝炎的重要因素,严格消毒隔离措施,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分区隔离及专机透析等是降低HD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明纯;YAO Zhang-cheng;张晓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