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明成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抑制剂对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实验组30例患者行常规内科治疗配合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对对照组30例患者行常规内科治疗。结果:经过相同一段时间治疗后,实验组的WMS、Blessed-Roth、MMSE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常规内科治疗配合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功能、提高PRL水平,且该疗法具有安全性。
作者:张争奇;曹明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对临床妇产科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妇产科研究对象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服务实施管理;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服务实施管理。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接受临床妇产科治疗期间出现风险事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临床妇产科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对临床妇产科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6次/日,连续用药8周。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鱼腥草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为74.6%;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9.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鱼腥草滴眼液能够显著地缓解干眼症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祝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患者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paget 病的有效率为87.5%,鲍温病为100%,庞状癌为100%,鳞状细胞癌为90%,基底细胞癌为95%,日光性角化病为100%;患者不良反应较轻。结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该院134例胃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性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为67人。B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A组则采用泮托拉唑进行干预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A组治疗疗效优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较好,可有效减少不良症状,提升治疗疗效,减轻损伤,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杨建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沙门氏菌是属于肠杆菌科的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已发现的上千种菌株(其血清型超过2000个),其中与人体有关的主要为副伤寒甲杆菌、副伤寒乙杆菌、鼠伤寒杆菌、副伤寒丙杆菌、猪霍乱杆菌、伤寒杆菌和肠炎杆菌等,其中如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和副伤寒乙杆菌能直接引起人类疾病,其余则可通过污染食物而引起人体食物中毒,因此沙门氏菌是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
作者:冉瑞芳;吴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入院护理评估表的改进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病房护士22名,由护士随机选择本专科新入院患者,共400例,并分别应用改进入院护理评估表与传统入院护理评估表评估。同时,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护士评价改进表的情况了解。结果:认为改进评估表内容实用的护士共19名,占86.4%;认为改进表可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利于判断患者护理问题的护士共17名,占77.3%;认为改进表方便掌握患者病情的护士共16名,占72.7%;认为改进表较传统表时间增多的护士共20名,占90.1%。结论:护理评估表是确保整体护理顺利实施和保障护理程序有效应用的重要工具,也是促使护理质量大程度提高的重要环节,临床需对其充分重视,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连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脑梗塞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2016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45%和77.2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加速患者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作者:孙德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困难气道麻醉中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困难气道麻醉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患者中,一次性成功插管患者有40例,另有20例患者经头颈位置与导管调整后反复三次成功内置管。结论:困难气道麻醉中应用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可观,可使患者的麻醉效果得到提高,并促进其尽早康复。
作者:席泽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划分法将60名学生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n=30),常规组采用一般儿科临床护理教学方式,研究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实践成绩、理论成绩、各项操作技能评分以及学生的护理学习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学生各项实践成绩、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学生,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课程满意满意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80%,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的价值较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儿科护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学习满意度,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吴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并发症及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1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只给予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0%,对照组为25.5%,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2.868,P>0.05);研究组1、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0.4%,58.5%,40个月,均高于对照组为85.4%,30.3%,22个月;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生存率均降低,研究组下降幅度较小,两组曲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11,P=0.039<0.05)。结论: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远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闫观升;王志广;刘龙;张宏;李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256例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2013年来我院就诊肺结核病人2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指标,肺结核传播途径、症状、检查及治疗情况,患者对于此疾病的认知,患者工作环境、身体状况、营养与睡眠情况、是否吸烟喝酒和经济情况等。结果:256例患者中以女性为主,61-70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初中文化患者所占的比例大,为38.3%。其次为小学文化。对于疾病的传染途径、了解肺结核的防治机构和肺结核是否能治好等了解较少。大部分患者肺结核知识来源于广播电视和亲人好友。从患者生活状况来看,肺结核患者存在经济困难、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负面生活事件。结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此类患者特点包括:高龄,文化程度低,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负面生活事件较多等。
作者:谢家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就受治疗的8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者按照不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n=27)、中危组(n=40例)和高危组(n=19例),比较不同组间血清Hcy水平。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按照危险分层进行分组后显示,不同危险分层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不同(P<0.05)。进行两两比较后显示,随着疾病危险程度增加,血清Hxt水平升高,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Hcy水平随着疾病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该指标可以作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评估指标。
作者:贾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PBL教学方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PBL教学方法进行系统解剖学教学,调查分析教学后的课堂效果。结果:通过PBL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实践及交流合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结论:在系统解剖学的教学工作中,使用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对临床教学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王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情感智能干预应用在帕金森患者中的效果进行研讨,并分析干预措施对病人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79例神经内科帕金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情感智能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心理状态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情感智能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帕金森患者的心理负担,对提高患者应对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存在优势。
作者:张崇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口腔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150例(150颗牙)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分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人,其中观察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对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术后一周观察组的成功率是94.7%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疗效显著,并且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概率,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尉信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并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3.40%,且护理满意度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4.47%,组间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中卫市戒毒维持治疗的脱失原因,为进一步推动戒毒维持治疗健康发展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89例脱失戒毒维持治疗进行电话和家属随访调查。结果:中卫市戒毒维持治疗门诊脱失率61.49%,在参加戒毒维持治疗期间因偷吸毒品被公安机关强制戒毒或劳教戒毒而脱失率8.30%;因偷、抢、骗及其他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羁押而脱失率40.83%;因生病、怀孕、脱失率29.76%;自认为已戒断而脱失率13.49%;死亡4.15%;脱失原因不明0.69%;因外出务工、做生意而脱失率2.76%。脱失人员治疗期间尿吗啡检测阳性率为19.72%。注射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艾滋病、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3],不安全的注射吸毒行为是造成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兴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血量分别为(81.36±10.05)min、(416.73±31.04)mL、(182.52±16.43)mL,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伤口脂肪液化、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00%)与对照组患者(6.00%)相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更佳。
作者:张诗意;扶世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选取时间在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克霉唑阴道栓治疗法)和实验组(佛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法),观察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两组的实验总有效率数据分析,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当优先给予佛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进行治疗,以此来提升疗效。
作者:许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