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兰
目的:讨论窦性心律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把120例确证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纳入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另外选取同期存在室性期前收缩的非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窦性心律震荡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与震荡倾斜(TS),将两组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TO值较高,TS值低,其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检测TO和TS 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优势,适于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长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75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甲,乙俩组:甲组:单边外固定架组35例,乙组:加压钢板内固定40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比较俩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骨折愈合30例,感染1例,骨不连1例,畸形愈合2例,关节僵硬1例,骨愈合率为85.7%,乙组:骨折愈合35例,感染2例,骨不连1例,关节僵硬1例,骨折愈合率87.5%。甲组骨折愈合率略低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俩组并发症也无差异。结论:单边外固定架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的时间短,可早期活动,功能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更加有效的增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能力,从而使得死亡率大大降低。方法:回顾性研究曾经救治的4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全部患者病例里,痊愈出院的有40例,死亡的有3例,死亡人数占患者总数的7%。结论:应该先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同时使用药物及清洗胃部导泻,尽可能早的运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充分考虑疾病的变化情况及时改变阿托品的使用量;准确区分合并症与并发症的主次关系,全面系统的进行治疗,从而使得更多患者痊愈,减少死亡发生的概率。
作者:陈津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多,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人数也逐年增多,艾滋病是HI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HIV感染后主要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加上妊娠本身的一系列生理病理的改变,使艾滋病产妇在住院分娩期间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且70%的母婴传播发生在分娩。流动人口孕产妇由于没有重视婚前检查,孕期检查欠完全,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对艾滋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住院分娩期间的护理。
作者:汤添珍;慎玲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术后重症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08月至2013年09月收治的30例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15例,给予护理组患者重症监护、常规组患者普通病房常规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术患者重症监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周黎华;李梅;孙新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待乙肝患者行为态度的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乙肝防治宣传及其他传染病管理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光明新区外来务工人员1068人进行调查。结果: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知晓率低,对乙型肝炎预防知识薄弱;在对待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态度和行为上,呈现恐惧和麻木两极分化情绪。结论: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和乙型肝炎预防知识认知不足,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作者:郭金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稳心颗粒与慢心律合用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这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步长稳心颗粒联用慢心律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与慢心律合用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值得肯定,且服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全萍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不同的雾化吸入法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180例支气管肺炎小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9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的改善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雾化吸入中以及吸入后1h,其的SPO2与试验组相比,其出现明显性的降低,(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发生哭闹和治疗中断等情况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小儿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50名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模式,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病情发现,患者的抑郁症病情均得到较大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何晓琴;石金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哮喘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儿童患哮喘病的几率日益增加。儿童的活动范围较小,所以影响儿童患哮喘病的因素主要有室内环境(如室内建筑和装饰材料、室内燃料的燃烧、烹调油烟污染等)、室外环境(如周围企业、工厂等)。本文对影响儿童哮喘病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减少其患病几率本文也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作者:钟胜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治疗4周后,H 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DL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干预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促进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琼;王晓燕;陈玉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在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产前检查的620名晚期妊娠孕妇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共发现脐带绕颈143例,经产后证实139例,误诊4例(2.8%),脐带绕颈发生率22.4%,诊断符合率97.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脐带绕颈对脐血流显示更清楚,准确率更高,诊断符合率97.2%,为分娩期临床处理提供了可靠依据,是目前产前诊断脐带绕颈的佳方法。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外科、内科、小儿科以及妇产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它是一种有多种病因造成的临床综合征。虽然肾衰竭具有可逆性的特点,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患者的死亡,有时候也会导致不可逆的肾功能损伤,必须要终生透析。所以说,研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贺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金水六君煎合生脉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金水六君煎合生脉散治疗;对照组采用金水六君煎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一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均测定生活质量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住院治疗例数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生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需住院治疗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分别为(41.2±2.1)分比(49.2±2.0)分,30%(12/40)比75%(30/40),15%(6/40)比20%(30/40),(8.0±0.3)d分比(14.0±0.4)d,均P<0.05]。结论:金水六君煎合生脉散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对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急性加重的发作有确切效果。
作者:黄承智;吴兆怀;何修进;庞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通过对孕妇正确的健康教育。定期的产前检查。合理的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以及卫生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孕妇正确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监护和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杨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讨论清血凉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准支气管扩张咯血诊断标的病人2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160例,对照组口服安络血,治疗组给予凉血止血方,并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病程等疗效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数为48例,占80.0%,治疗组痊愈62例,显效40例,有效44例,无效14例,总有效例数为146例,占91.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时,应该以凉血止血法为主,凉血止血方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复方,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韦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院外护理指导对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在对住院期间的患者进行过健康健康指导的前提下,采取:(1)对其出院后进行电话跟踪指导;(2)预约门诊随访时间。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院外护理指导下,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顺利度过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按时接受再次化疗,提高了恶性血液病病人的缓解率,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院外护理指导维护了患者的健康,预防了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习丽;尹桂花;朱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珍珠养殖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珍珠研究的不断深入,珍珠的药用和养生价值日益彰显,成为与百姓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养生品和药材。本文通过详细阐述珍珠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来客观地体现珍珠的价值及应用前景。
作者:姜小艳;彭立生;导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洗剂治疗痔疮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痔疮患者17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中药洗剂治疗。结果:170例经中药熏洗2~7 d后血栓吸收,疼痛缓解,治愈158例,占92.94%,且治疗时间短暂。结论:中药洗剂治疗痔疮的效果确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关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应激的概念:应激作为医学心理学重要的概念之一,其发展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关于应激和应激理论的认识,是由早期的分别重视应激反应或者应激刺激,到以后重视应激作用的“过程”,而近年的发展趋势则越来越关注应激多因素作用的“系统”。1.1应激概念的提出:关于应激的概念,首推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selye H)提出的应激学说。1936年,塞里提出著名的“一般适应综合征”和应激概念,标志着现代应激研究的开始。塞里在一次动物实验中,发现给小鼠注射各种器官提取物(有害刺激)后,小鼠都会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包括肾上腺皮质肿大、胸腺、脾及淋巴结缩小,胃肠道溃疡、出血等现象。塞里认为,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这种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他将其称作“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将机体在不同刺激作用下出现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STRESS)。而且塞里首先提出,GAS 是机体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对有害刺激所作出的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
作者:张东子;段斐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