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FNA 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体会

姜文娟;冯国琴

关键词: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 PFNA 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对65例68~93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技术,术前重点做好心理护理,训练指导,术后做好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相应的出院指导,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好。结论:PFNA 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85.0%,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结合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文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改良外科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经验总结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约20%-25%的女性和7%-15%的男性有明显大隐静脉曲张,本病特点是有家族遗传倾向,单腿、双腿均可发病。且女性患者往往在怀孕后常发生或加重。对于生产3个或以上孩子的妇女发病率增高,后天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的站立、肥胖、怀孕、便秘及慢性的咳嗽等○1。近十余年来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给下肢静脉的治疗带来新的活力,而大隐静脉的高位结扎剥脱仍然是外科方法的主要内容。近年我科对传统的外科手术进行改良,疗效较好,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姚明;关克勤;贾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发性抽动症视频脑电图分析及临床研究

    通过探讨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与视频脑电图特征进一步探讨其诊断关键及发病机制。方法:对临床10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者临床病史及视频脑电图比较分析。结果:EEG 异常36例,异常率36%,其中32例表现为枕区基本节律慢化,α波指数减少,α波调节调幅不良,阵发高幅θ节律等非特异性异常;记录患者发作期的同步脑电变化均未发现癫痫样异常放电。结论:1.视频脑电检查在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鉴别诊断的作用;2.多发性抽动症具有与癫痫截然不同的发病机制。

    作者:肖洁;李莉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调查研究

    目的:掌握当前门诊西药房中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具体情况,从而提升处方的品质,推动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当中的6000张门诊西药房处方实施调查研究。结果:在这随机选取的6000张处方当中,一共存在163张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处方,占到了处方总数的2.72%。而造成这些不合理用药处方的主要原因在于联合用药不合理、用量与用法的不合理、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合理以及临床选药存在的不合理等因素。结论:医院要从源头上去制约这些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出现,必须要强化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门诊西药房工作的药剂师必须要对药方进行严格的审核,才可以切实提升处方的水平,推动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王永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重症监护室(ICU)是为危重住院病人而设立的,目的是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救治。由于 ICU 住院病人病情危急,普遍存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侵入性操作治疗等,更易发生医院感染,严重影响危重病人的治疗与康复。通过对 ICU 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陆肖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骨科非常成功的手术之一,尤其是近年来手术技术、假体材料与设计飞速发展,几乎所有的患髋关节疾病而引起的疼痛和显著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髋关节手术都可以获得显著改善,所有高龄的股骨颈骨折的病人都可以通过该手术达到关节重建及早期下床活动的目的。随着手术数量开展的增多,我们应当看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一些并发症,如:感染、术后脱位、假肢松动、深静脉栓塞均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我科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共完成人工置换术19例,取得满意效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运用整体护理理念,制定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计划,加强心理评估和干预,进行良好的健康指导,与预后宣教,也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圆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1]。

    作者:陈克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氰化物

    目的:建立旋转金盘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氰化物含量方法。方法:硫代乙酰胺在碱性介质中离解,硫溶出峰高降低值与氰离子的浓度成线性关系,以金盘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用极谱仪测定。结果:峰高降低值与氰化物浓度在0~300ng/50ml 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回归方程 Y=10.122×10-3X-0.015,回收率达91.82%~96.33%,相对标准偏差2.31%~4.62%,检出限2.0×10-4mg/L。结论:该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章亚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诊断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HMD)的 X 线平片,CT 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死亡病历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影像特征并评价,不同影像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X 线平片5例,3例行 CT 检查。结果:新生儿透明膜病(HMD)X 线平片表现较特异:(1)毛玻璃样改变;(2)支气管充气征;(3)白肺:整个肺野呈白色,CT 显示,两肺透亮度普遍下降,其中可见网点状阴影和囊包样透亮区。结论:动态拍摄 X 线胸片有助于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CT 对该病具有一定鉴别诊断,有价值。

    作者:海里力·吾甫力卡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来氟米特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对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这种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83例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4例患者,选择来氟米特和泼尼松治疗,对照组39例,选择环磷酰胺和泼尼松的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3.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4.4%,差异大(P<0.05)。结论:对狼疮性肾炎患者选择来氟米特这种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作者:张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护理方法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护理方法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结果: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通过合理治疗和护理,保持气道通畅,呼吸状况改善,活动耐力增强,睡眠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李侠;于芙秀;袁小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指纹信息化研究的分析与探讨

    望小儿指纹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法。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小儿指纹的信息化研究已成为必然。进行小儿指纹信息化研究,需注意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小儿指纹名词术语的界定,规范表述,界定内涵,减少主观性影响。二是小儿指纹要素的提取及分类,提取特征要素,建立客观的分类方法,把握与证候的内在联系。三是临床小儿指纹的信息化,借鉴现代图像采集及分析技术,建立简便易行,稳定可靠的小儿指纹采集方法,逐步实现临床小儿指纹信息化。

    作者:马剑;申应涛;王钢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危重患者转运途中护理体会

    危重病人在转运中如何有效的保障病人安全是临床一直关注的问题,其中安全、高效的机械通气是主要的方面[1]。便携式呼吸机的开发和应用,使危重病人长途转运的安全性得到更大保障。我科2012年1月至今共使用便携式呼吸机护送18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院外转运取得良好的效果,为病人尽快明确诊断接受进一步的诊断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苗苗;陈燕;徐延芳;邝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90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9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良好药物,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莉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观察

    目的:临床探析前列地尔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尿β2-MG和尿微量自蛋白变化情况。结果:在血肌酐、血β2-MG、尿β2-MG、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变化方面,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而且使用时间越早使用临床疗效越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平丽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护理纠纷的防范

    目的: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做好护理纠纷的防范,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探讨一些护理纠纷防范的程序和方法。结果:我院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降低了护理纠纷和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结论:通过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专业水平和法律意识及一些相关培训,可以减少或避免护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朱萍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啶的在围麻醉期运用进展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高效和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催眠、抗交感、镇痛和无呼吸抑制等药理特性。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不仅可以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可以降低围拔管期的风险。本文对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与全身麻醉药联用、围拔管期运用等几个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排螺旋 CT 图像重建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 CT 图像重建对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16排螺旋 CT 扫描,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图像重建,观察其 CT 特征并进行分析。结果:1.椎间盘突出伴部分钙化31例;2.钩椎及小关节增生16例;3.椎体边缘骨质增生55例;4.颈项韧带及前、后纵韧带钙化18例;5.椎管、侧隐窝、横突孔改变25例;6.颈椎生理弧度改变53例;7.椎间隙狭窄22例;8.椎动脉钙化或狭窄10例。结论:多排螺旋 CT 图像重建,由于具有超薄层、多方位重建及三维立体重建等功能,故对颈椎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宏;徐小虎;彭进;朱万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预防和减少胸膜反应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治疗、护理对预防胸腔穿刺过程中的胸膜反应,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强化理论培训,向患者进行宣教,术前准备工作充分,术中密切观察等。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胸膜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对减少胸膜腔穿刺过程中胸膜反应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012年重庆南川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分析报告

    目的:进一步掌握我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2012年采集我区39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共156件,参照GB/T5750-2006、GB5749-2006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合格水样124件,不合格水样32件,合格率79.49%,不合格项指标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肉眼可见物。结论:2012年我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较低是由饮用水水源保护差、因旱实行分段供水、供水管网老化不完善等方面原因引起的。

    作者:吴云昶;张世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足口病的护理及防控管理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在夏、秋季节流行。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传染性强,传播快。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5岁以下婴幼儿易发病。常在小学校园、幼儿园等场所流行。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大多数患者一周内病情恢复,个别重症病例可引起心肌炎、肺炎、脑膜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做好本病的护理及防控管理是预防本病传染及流行的关键。

    作者:孟华;马永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