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雏风
一般情况下外科系统的手术治疗均会在手术室完成,而在围术期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腔隙等部位容易发生手术感染,这也是外科领域比较普遍且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手术感染预防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内容。而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细节护理可以有效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手术医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预防手术感染的重要性,采取细节护理控制感染。本文就针细节护理在预防手术室感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作者:薛玉文;李艳荣;冯蕾;孙亚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年轻护士综合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个人学习、高年资人员带教、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来提高年轻护士的工作能力。结果:提升了个人能力,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亟待提高,建立一支相对高素质的护理梯队是当务之急,而其根本是要抓好年轻护士的培养。
作者:苏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上海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 MOS SF-36量表对连续入组的上海市456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的各个领域进行评估,并比较年龄、性别、婚姻、慢性疾病、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对其各个纬度评分的影响。结果:年龄、性别、个人收入、婚姻状况、疾病情况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的程度对生活质量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保健措施的实施应注意个体化原则。
作者:顾静;汪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方法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46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对46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护能力,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是保证治疗效果的主要措施,也是延长糖尿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
作者:曹启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的实用性。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与文献调查法,对比对护士实施分层管理前后的静脉穿刺结果、并发症出现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将进行分层管理前作为对照组,实施分层管理之后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静脉穿刺结果更好、并发症出现率更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更高,经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分层管理静脉输液护理技术,能够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刁淑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腺苷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及肌肉注射治疗肢体活动障碍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09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患者70例,这些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运用腺苷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运用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治疗,2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腺苷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优于肌肉注射,其疗效确切,能迅速缓解症状,且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作者:闵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106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53例,应用普罗帕酮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53例,再此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前者有效率明显大于后者,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不良反应小。
作者:钱美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作者:隋南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尿转铁蛋白(TRF)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7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 mA 浓度分成甲、乙、丙三组,再选取我院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者,采集所有体验者晨6时至次晨6时留24h 尿,TRF、白蛋白(mA)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甲、乙、丙三组患者的尿 TRF、mA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甲、乙、丙三组间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丙三组患者的尿 TRF 与 mA 呈显著正相关(r=0.828,p<0.05)。结论:尿 TRF 检测是 DN 患者的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浓度可判断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吕国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分析引起妊娠期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病理生理,对妊娠期合并消化性溃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进行表述。结果:有针对性地列举治疗原则。结论:消除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对保证孕产妇生命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建立,我们迈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使医院档案工作从传统工作模式向电子化模式发展,强化和提高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各环节的手段和效率,跟上社会信息电子化发展的步伐,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作者:陈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由子宫内膜、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及子宫旁结缔组织、盆腔蜂窝组织炎)传统医学认为:“热入血室”“产后发热”。由于“经产带下”及不洁性生活史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遗留为慢性炎症。时常少腹部坠痛及胀痛、伴腰酸痛、畏寒、头痛、带下量多、异味重等22例急慢性盆腔炎患者,结果治愈8例、好转12例、无效2例。详细临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秀娟;张怀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钾与急性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钾的发生机率。方法:对304例均符合 WHO 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病人,入院后立即采静脉血3ml,采血时间距发病时间<12h,血钾浓度<3.5mmol/L 为低血钾,并且按 ST 段是否抬高分为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与急性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观察两组合并低血钾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钾的例数明显高于急性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钾的例数,P<0.05。结论: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早期容易合并低血钾,预后普遍较急性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差。
作者:陈秀红;任久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静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确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镁湿敷治疗,且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中医属“痹证”或“痿证”范畴,是由于损伤或颈椎及其软组织退变,压迫刺激颈部血管、神经根和脊髓而引起的头、颈、肩、及胸部疼痛,甚至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等综合症状。本病多发生于30岁以后,以40~60多见。
作者:孙宏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7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改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联合使用,能达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是值得临床考虑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魏惠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分析口腔科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或减少口腔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
作者:曾柳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肝脾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腹部外伤,它可以引起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处理和抢救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如何争取时间抢救生命,做好准备,积极配合手术是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关键[1]。
作者:张子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鼻腔喷雾器-鼻朗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儿童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12月以诊治“鼻炎”为目的来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糠酸莫米松组和鼻腔喷雾器-鼻朗与糠酸莫米松联合用药组,每组60例。糠酸莫米松组用法:面部朝下,喷头向上或稍向外,每日一次,每侧鼻孔2喷,每喷50ug。联合用药组同时使用鼻朗鼻腔喷雾器和糠酸莫米松,用鼻朗鼻腔喷雾器,每次1-2喷/每侧鼻孔,清理鼻腔分泌物后,再使用糠酸莫米松,每日3次,分别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的病情症状、体征评分、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鼻腔喷雾器-鼻朗在儿童鼻炎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能修复鼻粘膜,缓解鼻腔干燥、鼻出血、鼻塞、鼻痒、流涕等上呼吸道不适症状,可有效提高糠酸莫米松的疗效。
作者:王妍娣;杨小玲;王文彬;许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尼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下肢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 I 组:将布托啡诺12 mg,芬太尼0.5 mg,格拉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L 注入镇痛泵,II 组:布托啡诺12mg,格拉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L 注入镇痛泵静脉泵给药。结果:术后8、24h,两组 VAS 评分、BCS 评分比较 P<0.05,不良反应 I 组少于 II 组。结论: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优于单纯布托啡诺。
作者:倪绍端;马从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