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于2014年7月18-20日在吉林长春召开。本次社区护理会议的主题是“搭建平台,借鉴提高”。来自全国各地的86名社区护理代表出席了大会。
作者:中华护理杂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和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1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48例,实验组165例。向对照组实施母乳喂养口头宣教,对实验组应用《实用母乳喂养手册》实施面对面、一对一的哺乳知识与技能指导并于产后5周、11周实施母乳喂养电话指导2次。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3天、6周、3个月时的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SES)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后3天和6周时,实验组产妇的B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产后3天、6周、3个月时,实验组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和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戴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探索有效的护理英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尝试在妇产科护理英语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结果显示,行动导向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护理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护理英语学习方法的改善、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可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使用。
作者:侯小妮;佘燕朝;郝玉芳;孟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描述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特征,为针对性地制定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第一季度上报的跌倒资料,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跌倒发生时间以1:00~2:00、6:00~7:00时以及20:00为主;因心律失常发作所致跌倒后损伤程度高于非心律失常发作所致的跌倒。结论:应根据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时间及疾病特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作者:郝云霞;李庆印;李菀;梁洁;赵京媚;张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心血管病死亡居各类疾病之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从心血管病预防中的护理干预方法、护士在心血管病预防中的角色和作用等方面对国外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护理工作者在心血管病预防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丁舒;吴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系统软件对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使用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肿瘤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系统,结合计算机和网络构建的患者参与、医护人员共同管理的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软件系统,对2012年4-10月的144例住院化疗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录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进行使用测试。结果:该软件临床应用方便,信息收集完整,数据处理快捷,数据查询、统计快速准确,数据库维护安全可靠,可为医务人员临床决策提供信息。结论:该软件能有效地进行消化道症状动态评估和监测,科学系统地收集患者信息,为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的管理、科学研究以及患者应用网络系统报告临床结局等提供帮助。
作者:邓本敏;唐玲;皮远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7月25日,上海虹口区积极采取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等多种形式,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老年护理行业,据悉,该区已鼓励上海天伦等8所社会办医机构转型或承担老年护理功能,今年并将新建社区家庭病床5000张,为行动不便的重症、失能老年患者提供便利,以化解老龄人口日益激增的就医需求。
作者:新华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职业性腰背痛培训在缓解ICU护士腰背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北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7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55)和对照组(n=52)。实验组进行30min的人体力学知识培训和10min的腰背部肌肉锻炼操指导;对照组只进行30min的人体力学知识培训。培训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实验组VAS评分为(2.13±0.72)分,对照组VAS评分为(3.23±0.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职业性腰背痛培训能有效缓解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
作者:田素斋;唐丽梅;宁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行为和职业认同,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关怀评估问卷修订版(Modified CARE-Q)和职业认同量表,对49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行为的评分为(268.1±37.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职业认同评分为(30.92±9.28)分,处于中等水平。护士人文关怀行为评分与其职业认同呈正相关(r=0.165,P=0.000)。结论:临床护士社会心理或情感维度的人文关怀行为仍然有待提高,通过加强护士的职业认同来改进护士的人文关怀护理是可行的。
作者:邱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护士对于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相关培训,指导临床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科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表(PNKAS)”及一般资料问卷,对北京市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48名P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先心病PICU护士对小儿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总体较差,平均得分为(14.02±4.03)分,平均正确率仅为34.20%;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的护士对小儿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心病PICU护士疼痛管理相关知识缺乏,应加强对其进行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教育培训,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疼痛处理。
作者:郑中燕;李庆印;贾艳;梁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与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量表、大五人格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496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9.51%的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未达到正性水平。回归分析显示严谨性、经验开放性和阳性症状是评判性思维良好的预测因子。结论: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对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具有良好预测效果,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培养护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状况来提高其评判性思维。
作者:朱芬芬;濮丽萍;张思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面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长、诊疗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心血管专科护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分享心血管学科建设中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管理策略,思考并展望未来发展。
作者:秦彦荣;胡晓鸿;靳燕芬;范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肿瘤专科医院本科新护士岗前培训需求情况,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内容和形式,为今后对新护士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122名本院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需求总得分为(468.89±11.82)分,处于较高水平。得分排在前5位的条目是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一般知识,化疗给药初级培训,具备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危急救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护患沟通技巧,计算机能力。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和丰富专科护士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模式,以满足护士的需求,从而达到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作者:卿利敏;谌永毅;邹艳辉;曾元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职业生命质量(QWL7-32)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离职意愿量表及职业生命质量量表对湖南省邵阳市5所县级医院共438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离职意愿总分为(15.67±3.13)分;不同学历、任职方式、职务护理人员离职意愿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值夜班情况、月均收入护理人员离职意愿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职意愿总分与职业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县级医院护理人员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特征的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之间存在着不同;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职业生命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提升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可以有效降低其离职意愿。
作者:徐东方;陈新;邵秀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护理工作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有重要作用。鉴于实习护生的特殊身份和护理工作性质,目前关于培训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培训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培训的进一步展开提供参考。
作者:孙众;王琦;刘天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根据护士的学历、专业技能、年资等将护士分为4个层级,界定各层级护士职责,进行培训、使用、考核等。通过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护理质量及患者、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得以提高。
作者:杨秀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对门诊胰岛素首次注射患者进行系统、综合的技能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调查问卷、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80例门诊胰岛素首次注射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技能管理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改变情况。结果:系统、综合的技能管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总分为(77.31±10.64)分,较干预前的(70.24±1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调查答错率仅为5%~25%,比干预前降低了35%~55%。结论:对门诊胰岛素首次注射患者进行技能管理,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
作者:万霞;谈静;樊春华;陈明珠;吴颖;曹蓉;陆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前,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增加,已成为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罹患肿瘤不仅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巨大伤害,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精神上的严重创伤。由于肿瘤患者在患病初期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对当前医疗水平的不了解,不能预测疾病的发展和今后的生活,加上随之而来的各种复杂检查、治疗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往往使患者无所适从,显著影响了患者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增加了其患病过程中的压力,引起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患者需要得到基于人文关怀的照顾,如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心理支持、生活照顾等,帮助患者重塑信念和希望,提升患者应对不良情绪的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与病魔斗争的信心,有利于治疗和康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亚洲地区大的肿瘤防治研究中心,年门诊量67万余人次,年住院量4.8万余人次,肿瘤医院优质的人文环境与护士的温馨服务赢得了众多患者的好评。为此,本刊特邀肿瘤医院的护理部徐波主任,为我们阐述肿瘤患者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及其丰富内涵。
作者:郑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院感防控是增进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的基础,是医务人员与耐药性细菌斗争的关键。7月23日,英国皇家护理学会(RCN)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医院获得性感染防控工具包已更新。
作者:陈桂英(译)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