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明;覃俊仕;李世新;罗汉传
目的 探讨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辅助手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后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31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伤后按自愿选择用药原则分为应用MP组(15例)和未使用组(印对照组16例),以Frankel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比较疗效.结果 两组1周内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MP组1个月内有73.33%的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上升1级以上,对照组为25.00%;MP组6个月内有86.67%的患者Frankel分级上升1级以上,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 MP辅助手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能更有效地治疗脊髓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更好地恢复.
作者:许鹏雍;凌尚准;陈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科学研究表明:对母语优先发展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母语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1].当母语结构与英语结构所含共同成分越多时,积极影响就越大;反之,消极影响就越大.只有小孩子的耳朵对各种语言有高分辨率,才可以听准任何语言的发音而模仿到位,成年人不行了.
作者:程家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麻醉诱导时肿物阻塞喉咽腔,经喉气管内插管失败紧急情况下行逆行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7例病例在环甲膜处,以硬膜外穿刺针行气管内穿刺,回抽有气体时,经硬膜外穿刺针向头部置入带金属管芯的硬膜外导管,然后经口腔将硬膜外导管头拉出,以ID5.5~7.0号气管导管套入硬膜外导管外,以此作引导,顺沿而经过声门置入气管内,拔出硬膜外导管,接呼吸机给予正压呼吸,呼吸参数为:潮气量550~700ml,呼吸比3:1,呼吸频率调节在12次/min.结果 7例病例在多次气管插管并改换大号咽喉镜及难度插管光纤维喉镜及纤维支气管镜等多种方法后,插管仍不能成功,SpO2逐渐下降至22%~50%,急行逆行气管插管,一次成功,及时加压给氧,SpO2逐渐上升至96%~98%.结论 当经喉气管内插管失败,而声门未完全阻塞的情况下,有施行逆行气管插管术的指征.该法插管成功率高,但操作费时,创伤较大.因此,只能将它用作为其他插管方法失败后的后一种插管方法.
作者:吴国远;覃冠煅;应启益;吴运斌;梁治辉;费晓江;曹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院校教育形势的发展,医科院校的科研医疗仪器设备建设得到很大发展,对临床教学、医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提高医学院校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切实发挥国有资产在高校中的作用,是高校设备管理部门亟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笔者现对医学院校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一些看法,与同行共同磋商探讨.
作者:黄敬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疟疾在多数热带地区仍然是一种多见的公共健康问题,仅在撒哈拉周围的非洲地区每年发生恶性疟原虫性疟疾疫情就超过5亿,并导致超过百万的儿童死亡[1].
作者:农乐根;韦传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做出针对性个体化护理.方法 对住院35例AMI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5例病人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否认心理、自卑心理、幼稚心理,经过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使AMI患者在住院期间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 了解老年AMI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促进AMI病人的康复.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位居世界前列,但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普遍较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实验教学环节重视不够[1].
作者:梁丽梅;李雪斌;陆云地;杨尚霖;黄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优点.方法 应用髁支持钢板手术治疗21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获随访19例.结果 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9.47%(17/19).结论 髁支持钢板应用于股骨远端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覃祖恩;卢长巍;韦寿繁;莫艺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2%~11%[1].剖宫产作为产科临床的常用手术,在解决难产、胎儿宫内窘迫、臀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报道[2]剖宫产率在逐年上升,剖宫产术后出血在产后出血中占70%~80%.
作者:兰淑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至今病因尚未明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该病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大、中血管,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尤以冠状动脉瘤(CAA)和冠状动脉狭窄为严重,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和猝死.
作者:黄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十余年来,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检查诊断大肠癌,临床上有不少方法,但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检查发现早期大肠癌的病例在增多.目前,内镜检查已经成为早期诊断大肠癌唯一有效的手段[1].
作者:韦浪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改善颈椎损伤病人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提高病人预后,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68例颈椎损伤的病人加强术前健康教育,进行气管及食管推移训练,做好心理护理及人工气道的管理.术后注重环境的管理及呼吸功能监测,采取雾化排痰、体位引流、加强呼吸肌功能训练.结果 68例颈椎损伤病人中1例因病情危重死亡,3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其余64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恢复良好,无呼吸道并发症.结论 加强对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呼吸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秦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Kimura(木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地方疾病[1],其发生有地区局限性,发病率不高,医学文献报道不多.为积累科研资料,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全岳;杨建均;吴才林;何昌桓;农江;沈家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含量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共分四组:脑出血组(93例)、脑梗塞组(86例)、脑卒中高危组(106例)和正常对照组(122例).用酶标免疫测定各组血中FT3、FT4及TSH水平.结果 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脑卒中高危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FT3、FT4水平显著下降(P<0.01),TSH水平明显升高(P<0.01);脑梗塞组与脑卒中高危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FT3、FT4水平显著下降(P<0.01),TSH水平升高(P<0.01);脑卒中高危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T3水平明显升高(P<0.01),FT4水平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TSH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及脑卒中高危人群存在血甲状腺激素的异常.对脑卒中患者测定血FT3、FT4及TSH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生化指标之一,对脑卒中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宁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HIV(+)患者与肺结核病人的CD4+、CD8+细胞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 HIV/AIDS与肺结核患者存在以CD4+T淋巴细胞下降为突出表现的细胞免疫受损,HIV/AIDS患者的CD4+细胞降低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P均<0.01),HIV/AIDS患者的CD8+细胞升高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P<0.01或0.05).结论 HIV/AIDS患者与肺结核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CD4+T淋巴细胞异常,CD4+T细胞是HIV/AIDS重要指标;CD4+T细胞对肺结核病人是用来估计机体的免疫状态或是一个指标,但不是一个绝对指标.
作者:韦启后;陈柳军;蒲渝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型培养基对细菌培养的效果.方法 根据标本的不同按传统方法分别接种于传统培养基和加有对氨苯甲酸(中和磺胺类抗生素)和硫酸镁(中和四环素、土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的新型培养基中置35℃培养24~48h后进行观察、鉴定.结果 新方法能够提高临床上常见标本培养的阳性率,以脓液及伤口分泌物阳性率提高大,尿液次之,再其次为痰、咽拭子和穿刺液,而对男性尿道分泌物和粪便培养无任何提高.结论 培养基中加入起中和抗生素作用的对氨苯甲酸和硫酸镁,比传统方法更能提高细菌培养的阳性率.
作者:张吕良;黄忠强;龙凤鸣;韦平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需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每组40例.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以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A组给予丙泊酚2mg/kg,B组给予丙泊酚2mg/kg及芬太尼1μg/kg,药物经肘正中静脉30s匀速注毕.两组患者均在眼睑反应消失后注入琥珀胆碱1mg/kg,1.5min后行电休克电刺激治疗.面罩给氧,待其自然清醒.采用ohmeda/AS3监测仪监测ECG、HR、BP、氧饱和度(SpO2)和RR等指标,分别记录诱导前、电刺激前、电刺激后、术后的MAP、HR、SpO2.观察苏醒时间、辅助通气时间、癫痫发作期、能量抑制指数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电休克治疗.B组的HR麻醉后电刺激前、电刺激后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B组的MAP麻醉后电刺激前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头痛、肌肉痛B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在镇静的基础上又能加强镇痛,提高麻醉效果,是一种较好的麻醉用药方法.
作者:谢植远;潘润德;梁天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广泛应用.神经阻滞定位有解剖定位、异感定位、神经刺激器定位、放射学定位及超声定位等.随着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超声技术在外周神经阻滞的应用得以普及.笔者现就国内外外周神经超声影像学研究和常用超声定位外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研究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作者:农光;李泽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喉门诊常见疾病,指耳廓软骨夹层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囊肿,多发生于一侧耳廓的外侧前面的耳甲腔,内有浆液性渗出液,形成囊肿样隆起.多见于20~50岁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以前认为囊肿在软骨与软骨膜之间.
作者:农光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的自觉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SaO2、PaO2、PaCO2等.结果 所有患者经通气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aO2、SaO2明显上升,PaCO2下降显著(P<0.05或0.01).结论 BiPAP 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体位及合适的鼻(面)罩是治疗成功前提;防止漏气和面部皮肤压迫性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通气效果是Bi-PAP治疗的护理重点.
作者:韦洁;刘剑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