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莹;詹婷婷;詹先成;王晓兰;徐敖;付茜;李成容
目的 观察丹参水提物(SM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对I/R大鼠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SD ♂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I/R大鼠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SME(29.76、59.52 mg∶kg-1)和复方丹参片(FDT,1.21 g·kg-1),3d后测定心电图,记录再灌注2h后的心率(HR)、动脉血压(MABP)、左室舒张末期内压(LVEDP)、左室收缩内压(LVSP)、左室内压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max);计算心脏组织的梗死范围.结果 29.76、59.52 mg·kg-1SME和1.21 g·kg-1FDT可使LVEDP降低,MABP、LVdp/dtmax和LVSP升高,心肌组织的梗死面积缩小;59.52 mg· kg-1 SME较1.21 mg·kg-1 FDT可明显改善各项指标.结论 SME对大鼠I/R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周茹;何耀;和丽芬;王良芬;李永杰;晁若冰;杜俊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GC-MS法分析维药柽柳实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分别采用药典中的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声提取方法提取柽柳实的挥发油,使用气质联用技术获得挥发油的总离子流图,各色谱峰相应的质谱图经过NIST2011标准谱库检索定性,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各化合物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两种方法分别鉴定出49种和42种挥发油成分,其基本成分一致,但含量有差异.结论 柽柳实挥发油中鉴定出脂肪酸、酯类、醇类、醛酮类和芳香烃类等成分.两种提取方法中超声提取法对柽柳实挥发油提取速度快,效果好.
作者:马合木提·买买提明;米丽班·霍加;赛力慢·哈得尔;玛尔哈巴·吾斯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风热流浸膏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模型观察抗炎作用;采用乙酸和热刺激致小鼠疼痛的模型观察镇痛作用;采用2,4-二硝基酚和酵母粉致大鼠发热的模型观察解热作用.结果 风热流浸膏能减轻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趾肿胀炎症反应,缓解乙酸和热刺激所致疼痛,降低2,4-二硝基酚和酵母粉致大鼠发热的体温.结论 风热流浸膏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作者:钟明镜;廉冰;汪宏;包旭;李欣欣;杨拯;李东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野生当归根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生当归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结果 从野生当归挥发油中鉴定出55个组分,其中,α-蒎烯(49.02%)、β-反式罗勒烯(33.81%)、(E,Z)-2,6-二甲基-2,4,6-辛三烯(2.75%)、6-丁基-1,4-环庚二烯(2.16%)、α-1-丙烯基-苯甲醇(2.44%)等化合物的含量较高.结论 所用方法为当归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涛;何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HPLC测定半夏中尿苷、鸟苷和腺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5μm,4.6 mm×250 m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0 ~ 17 min(3.5%~100%甲醇),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 mL∶ min-.结果 尿苷、鸟苷、腺苷分别在6.19 ~43.33、5.09 ~ 35.63、1.37~9.60 μg·mL-1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分别为:Y=40.8110X-1.0926(r =0.9999),Y=49.5173X+2.1714(r=0.9999),Y=49.5006X+0.1857(r=0.9999),尿苷、鸟苷、腺苷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3%、97.15%、98.08%,RSD分别为0.89%、0.69%、1.36%.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快速、可靠,能有效地测定半夏中的尿苷、鸟苷、腺苷.
作者:孙全;何丹;傅亚;秦少容;张景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化艾塞那肽(PB199)长期给药对肥胖恒河猴的减肥作用.方法 一个月内每周一次sc PB199,观察其对肥胖恒河猴体重、腹部脂肪体积、摄食量、血糖和血脂等肥胖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给药一个月后,模型对照组动物的体重与给药前比增加1.34%,3、6μg· kg-1PB199组猴的体重与给药前比分别降低5.14%、5.68%,较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与给药前比,3、6 μg·kg-1 PB199、艾塞那肽、奥利司他组猴的腹部皮下脂肪体积下降率分别为42.1%、42.2%、39.0%、41.8%,腹腔内脂肪的体积下降率分别为20.8%、20.8%、16.9%、20.5%,各组较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一个月连续给药PB199对肥胖恒河猴具有显著的减肥作用.
作者:潘虹;杨遵远;汤春贵;徐敏;曾文;龚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女贞子中三萜类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用甲醇浸提,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并测定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 分离鉴定了4个三萜类化合物:3-乙酰齐敦果酸、19α-羟基-3-乙酰熊果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论 抗氧化活性为19α-羟基-3-乙酰熊果酸>3-乙酰齐敦果酸>熊果酸>齐墩果酸.
作者:江洪波;董小萍;田仁君;张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RP-HPLC法测定六味丁香丸中的土木香内酯.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柱温40℃,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194 nm.结果 土木香内酯0.293 ~3.51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4%,RSD =0.57% (n=6).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靠,可用于六味丁香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书阁;霍生青;彭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茵栀黄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利用中空纤维超滤膜除去样品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采用Sapphire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 μL.结果 黄芩苷12.5~200 μg·mL-1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 =0.9998),回收率≥97.2%,RSD≤0.6%.结论 所用前处理方法操作简便,可减少大分子物质对色谱柱的损坏.
作者:安静;董占军;孙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鉴别软坚护肝片并测定大黄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软坚护肝片中的丹参、黄芩、虎杖、山豆根、赤芍和三七;采用HPLC法测定片中的大黄素的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图谱中可检出丹参、黄芩、虎杖、山豆根、赤芍和三七的特征斑点,重复性好;大黄素0.008 ~1.608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4%,RSD=1.54%(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软坚护肝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梅红;黄丽凤;邱莉;吴妮妮;范颖;孔晓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设计合成pH敏感药用载体材料mPEG2000-HZ-Chol,并考察其pH敏感性.方法 以胆固醇为原料,在酯化、酰肼化后,与mPEG醛通过pH敏感的腙键连接,合成目标物并进行pH敏感性的研究.使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薄层色谱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评价其体外pH敏感性.结果与结论 所合成的材料具有pH敏感性,pH敏感值为5.5.
作者:李红霞;陆燕;张思颖;常月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融合蛋白PEP-1-VP3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诱导表达和蛋白纯化.方法 通过PCR方法自PGEX-6P-1/TAT-VP3质粒中扩增VP3基因,运用靶向克隆酶,将VP3基因插入到线性载体pET15b-PEP-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15b-PEP-1-VP3,经测序证实构建成功后转化E.coli Rosetta,表达PEP-1-VP3融合蛋白,经Ni-NTA树脂亲和层析,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PEP-1-VP3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17.6kD的PEP-1-VP3融合蛋白.结论 所构建的PEP-1-VP3融合蛋白为体内抗肿瘤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蔡召忠;陈萍;邓守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制备氟苯尼考微晶体,提高氟苯尼考的溶解度,以促进吸收并增加其生物利用度.方法 使用改良溶剂反溶剂法制备羟丙甲纤维素(HPMC)修饰的氟苯尼考微晶体,通过正交优化得到佳制备工艺.考察其形态学、体外溶解性质、稳定性,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其晶型变化.结果 反溶剂为水、溶剂为丙酮、温度为4℃、HPMC为4 mg·mL-1时,制备的微晶体大饱和溶解度为3.13 mg·mL-1,溶解速度明显增加;原药和微晶体在形态学上差异较大且微晶体粒的径明显小于原药,二者对高温、高湿、强光均稳定;DSC和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药物晶型从两种转变成了一种.结论 该制备工艺简单,HPMC修饰的氟苯尼考微晶体明显增加了氟苯尼考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性质稳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曹航;符华林;何燕飞;张伟;卢朝成;刘梦娇;张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制备对乙酰氨基酚/MCM-41缓释体系,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 在碱性和室温条件下制备MCM-41介孔材料;采用浸渍法将解热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组装到MCM-41的孔道中,通过XRD、IR、低温N2吸附对MCM-41介孔材料及药物组装体进行表征;测定组装体的载药量、载药时间以及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行为.结果 介孔材料MCM-41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较短的载药时间(7 h)、较大的载药量(46.65%)、较低的释放速率(6h仅释放35.6%).结论 通过测定组装体在体外模拟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制得了对乙酰氨基酚/MCM-41缓释释放体系.
作者:迟彩霞;苏适;乔秀丽;万培培;陈洪玉;刘旭阳;田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手性螺环膦配体具有合成方便、结构多样等特点.这类配体与过渡金属形成的络合物能够催化多种不同底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表现了优异的对映选择性.同时,这些反应也被应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合成中.
作者:李卫华;郑玉芹;张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绿原酸与磷脂形成复合物的佳工艺条件,并初步评价复合物的脂溶性.方法 以绿原酸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进行系统性评价,考察药物浓度、药物与磷脂投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磷脂复合物形成的影响,并通过测定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初步考察复合物对绿原酸脂溶性的改善情况.结果 确定了绿原酸磷脂复合物的佳制备工艺,即20℃时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绿原酸与磷脂比例为1∶1,反应2h.形成复合物后,绿原酸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提高了28.6倍.结论 绿原酸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受投药比、反应温度、绿原酸的浓度影响较大,所采用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且显著改善了绿原酸的脂溶性.
作者:赵安权;王倩倩;李佳;贺英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野坝子中的总黄酮.方法 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野坝子的总黄酮,以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为对照品,HCl-Mg显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488 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1.01 ~50.66 mg·L-1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8.1×10-3X-0.039(r =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8%,RSD=1.64%.野坝子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为1.859%(RSD=0.69%).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野坝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黄莹;徐冠玲;谢梦;颜承;杨悦;张霞;姜蕊;折改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HPLC同时测定维A酸乳膏中维A酸、山梨酸、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Century 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4%冰乙酸(39∶42∶ 19),流速1.0 mL· 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80(山梨酸、BHT)、355 nm(维A酸).结果 维A酸与各杂质间的均分离良好,维A酸4.048 ~ 16.192 μg·mL-1(r=0.9999)、山梨酸32.154 ~ 128.614 μg·mL-1(r =0.9998)、BHT 12.752 ~51.008 μg·mL-1(r=0.9999)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6%、99.99%、100.24%(n=9),RSD分别为1.07%、1.05%、0.76%;维A酸的低检测限(S/N=3)为2.9 ng.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维A酸乳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薇;王伯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优化处方,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与二项式方程拟合,采用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结果 以磷脂与胆固醇为1.41∶1投料、主药浓度为22.98 g·L-1、三油酸甘油酯为24.93 mmol∶ L-1的优化条件制备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包封率为80.34%± 1.53%,与二项式拟合方程预测结果相差小于2.5%.结论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溴新斯的明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能快速方便地得到佳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
作者:万坤;孙立力;罗文;熊华蓉;张景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四川5种合欢的花序进行形态组织学的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与显微鉴别方法,比较了5种合欢花的药材性状、总花梗横切面与药材粉末的特征.结果与结论 所做研究可为合欢花的品种鉴别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罗静;向春;任波;王海;严铸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