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国际刊号:1672-9455
  • 国内刊号:50-1167/R
  • 影响因子:1.09
  • 创刊:200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57
  • 全年订价:62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临床医学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2013年5期文献
  • 急诊干式生化报告时间分析

    目的 统计门诊急诊和住院急诊标本报告周转时间(TAT),分析影响TAT的因素,提出解决方案.方法 对2012年3月检验科强生干式生化仪急诊标本TAT进行分析,分别统计门诊急诊标本和住院急诊标本TAT.结果 该检验科急诊干式生化TAT不合格率为19.8%,其中门诊不合格率为9.1%,住院不合格率为28.6%.结论 目前该检验科急诊生化TAT不合格率达不到质量目标,住院急诊标本TAT不合格率高是其主要原因.加强人员培训,改进仪器设备,优化工作流程是缩短TAT的关键.

    作者:王前明;宋秀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测定血清中α1-MG、Hcy、Cys 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中α1-微球蛋白(α1-MG)、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 C)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检测9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α1-MG、Hcy、Cys C水平变化.其中糖尿病患者分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组(A组)3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组)35例和单纯糖尿病组(C组)29例.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α1-MG、Hcy、Cys 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血清α1-MG、Hcy和Cys C水平在C、B组和A组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血清α1-MG、Hcy和Cys C水平明显升高,并且其与病情的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余书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痰标本铜绿假单胞菌224株5年耐药变迁

    目的 分析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2006~2010年痰标本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及耐药谱变化,为指导临床控制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用自编Excel软件从L1S数据库中采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送检痰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24株.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系统和药敏板条,并用Excel透视图表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及耐药分析,率的差异性比较用u检验.结果 5年来该院住院患者送检痰标本778份,共分离检出致病菌571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24株,占总检出菌的39.2%.亚胺培南耐药株166例,占铜绿假单胞菌的74.1%.按亚胺培南敏感程度分组后,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痰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亦明显高于非耐药株.

    作者:黄学忠;林佩佩;陈晓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清总胆汁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联合测定对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建立血清总胆汁酸(TBA)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测定模式,探讨该模式对肝胆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分别对223例肝胆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BA和ALT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各种肝胆疾病患者血清TBA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TBA的阳性检出率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肝硬化分别为100.0%、89.1%、88.4%、84.0%和75.9%.ALT的阳性检出率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道疾病、肝癌、肝硬化分别为100.0%、81.8%、73.9%、36.0%和37.9%.ALT在各种肝胆疾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均P<0.01).血清TBA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胆道疾病中有明显升高(均P<0.01),其阳性检出率均在80%以上.急性肝炎时,TBA和ALT阳性检出率都达到100.0%,但两者在肝癌和肝硬化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道疾病中也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 TBA与ALT都是肝胆疾病的重要而且灵敏的指标,但是两者特异性、敏感性在不同肝胆疾病过程中并不一致,各有优劣,因此TBA与ALT联合测定在监测各种肝胆疾病中的有着现实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凉山彝族自治州先天梅毒感染分析

    目的 了解凉山州先天梅毒感染情况,控制梅毒感染上升趋势.方法 统计2005-2011年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0~14岁儿童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结果 共检测0~l4岁儿童1 370例,其中小于或等于18个月儿童956例,阳性89例(9.31%),>18个月儿童414例,阳性7例(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彝族儿童620例,阳性70例(11.29%),汉族儿童750例,阳性26例(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婚检并强制实施孕前检查,预防新生儿梅毒,对抑制梅毒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惟;张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清抗核小体抗体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相关性评价

    目的 研究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灵敏度、特异度等.方法 收集SLE病例58例,按SLE疾病活动指数分为非活动组、轻度、中度、重度活动组,同时设对照组25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速率散射比浊法、全自动血沉分析仪等分别检测抗核心抗体(ANA)、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Sm、C3、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 (1)抗核小体抗体阳性检出率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r=0.638,x2 =40.235,P=0.00).(2)抗核小体抗体对SLE疾病诊断的灵敏度(51.72%)高于抗-ds-DNA(20.69%)和抗-Sm(41.38%),其特异度(92%)也与抗-ds-DNA(96%)和抗-Sm(92%)接近.(3)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表达水平与C3呈负相关(r=-0.595,P=0.00),与ESR呈正相关(r=-0.783,P=0.00),而与ANA核型、滴度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抗核小体抗体检测作为一项新的与SLE疾病活动密切相关、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操作简便的实验室评价指标,将在SLE疾病诊断、合理治疗及疗效评估方面发挥重要价值.

    作者:龚淑琪;徐江霞;邓连瑞;龚初平;徐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一种快速提取新生隐球菌及其他酵母样真菌DNA方法

    目的 寻找一种快速提取酵母样真菌DNA的方法.方法 使用酶溶解法提取新生隐球菌及其他酵母样真菌DNA,并对提取的DNA通过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所得产物进行酶切验证.结果 用此方法提取的新生隐球菌基因组DNA浓度为280~395 ng/μL,OD260/OD280比值为1.6~1.8,所提取的DNA可用于PCR的扩增检测特异性酵母样真菌.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于提取新生隐球菌及其他酵母样真菌.

    作者:徐令清;汪峰;刘彩林;欧国平;孙明月;孙自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清IgA、IgA/C3比值在IgA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体检发现的IgA肾病(IgAN)患者血清IgA、IgA/C3比值在病理损伤评估和诊断预测方面的价值.方法 2005年8月至2010年12月因体检异常来中山医院就诊并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患者239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都检测血清IgA、C3水平,病理学分级参照Lee's分级标准.结果 IgAN患者血清IgA、IgA/C3水平较其他非IgA肾脏病理类型患者高;IgA、IgA/C3与IgAN病理损伤程度无相关性(P>0.05),二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97、0.611.结论 血清IgA、IgA/C3比值在IgAN患者明显升高,但二者水平与病理病变无相关性,对体检发现的IgAN诊断预测价值较低.

    作者:任丽;许迅辉;韩君伟;年娣;郝晓娜;孙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给予观察组患者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后2h、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娩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2h、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6.7%和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分娩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独使用缩宫素相比,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显著减少孕产妇产后出血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彭雪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精液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在精索静脉曲张男性不育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 测定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子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LDH-X)的含量,探讨其在男性不育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法检测男性不育组和生育组精浆、精子中的LDH-X活性并计算其比值;按照《WHO人类精液实验室手册》要求对精液进行常规分析.结果 95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组精浆LDH-X活性(926.3±58.3)U/L与60例生育组LDH-X活性(682.0±43.5)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育组精子LDH X的活性(6.90±3.82)mU/106则小于生育组(21.1±9.2)mU/10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育组、生育组精浆/全精子中LDH-X的比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精液密度、活动率及精子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浆及精子LDH-X活性、比值能够反映精子的质量、生育功能以及对选择治疗方案和诊断不明原因的不育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李颖嫦;罗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液筛查中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目的 比较血液筛查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8~12月血液筛查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标本共41例,使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进行确证;同时用新创、Ortho两种抗-HCV ELISA试剂以及Architect Anti HCV Reagent化学发光试剂进行检测,比较三者结果的差异.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组免疫印迹试验检测HCV阳性35例,阴性6例,与Architect化学发光法结果相符,新创ELISA法检测41例全为阳性,Ortho ELISA法检测阳性33例,阴性8例.结论 Ortho试剂对HCV检测的特异性高于新创试剂,化学发光法对HCV检测的特异性高于ELISA法,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联合检测能提高血液筛查中HCV的阳性检出率,对可疑标本再做重组免疫印迹试验分析.

    作者:金一鸣;方志红;曹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去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研究去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时导致滤盘不通的血液因素.方法 选择40份去白细胞滤器滤白失败的血液标本和50份正常的血液标本,分别检验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浓度,三酰甘油浓度.若疑有冷凝集素的血样做血清冷凝集素效价试验.结果 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P<0.05),以及冷凝集素水平增高对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有影响.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浓度、三酰甘油浓度的高低不会影响白细胞滤除(P>0.05).结论 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冷凝集素是导致去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失败的主要血液因素.

    作者:张帅;吴晓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CA125与CA72-4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72-4 (CA72-4)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54例卵巢癌患者、4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40例健康妇女血清中的CA125和CA72 4水平.结果 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和CA72-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A125和CA72-4单项检测诊断卵巢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5.8%和20.3%,均低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81.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81.5%)和准确性(87.4%)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联合检测CA125和CA72-4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芳玫;宁日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惠州市主要医疗机构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谱调查

    目的 了解惠州市主要医疗机构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及时诊治败血症、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惠州市主要医疗机构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送检的血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从8 674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病原菌1 040株,阳性率为12.0%,分离病原菌前5位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率分别为36.6%和30.9%.结论 败血症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医师应加强疑似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

    作者:林定忠;苏兰妹;黎泳成;邱小严;刘镇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4275例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该地区泌尿生殖道疾病中支原体感染及常用药物体外药敏状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珠海丽拓试剂公司提供的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对4 275例门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12种抗菌药物对支原体的敏感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 275例门诊标本中,支原体检出阳性2 200例,阳性率51.46%,其中男159例,阳性率为31.11%(159/511);女2 041例,阳性率为54.22%(2 041/3 764).单纯感染解脲脲原体(Uu)阳性1 784例(41.73%),明显高于人型支原体(Mh)阳性18例(0.42%),Uu+ Mh混合感染阳性398例(9.31%).药敏试验显示Uu、Uu+Mh、Mh的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Uu感染者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混合感染者.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对支原体敏感性高.结论 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不同地区、不同支原体类型和是否混合感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临床应根据感染类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的不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作者:黄金印;罗衬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查阅住院患者病历的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昆明市延安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等,且临床出现感染症状的120例怀疑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所做血浆(1,3)-β-D葡聚糖的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终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的阳性预测值时G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20例住院患者中按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深部真菌感染37例,临床资料不明确的8例(剔除),实际有效病例112例.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验分别以10、20、50 pg/mL为临界值时,其敏感度分别为73.0%(27/37)、67.6%(25/37)、56.8%(21/37);特异度分别为66.7%(50/75)、76.0%(57/75)、86.7%(65/7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1.9%(27/52)、58.1%(25/43)、67.7%(21/3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50/60)、82.6%(57/69)、80.2%(65/81).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具有简便、快速、阳性率高的优点,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但影响因素也较多,实际应用中需密切结合临床情况和动态监测以排除假阳性.

    作者:黄云昆;史玉芹;朱雯梅;王佳;姚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微柱凝胶法配血次侧凝集在临床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微柱凝胶法配血次侧凝集患者的生化指标及病程分析,探讨其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 把27例微柱凝胶法配血仅是次侧凝集而血型鉴定无误、抗筛阴性的患者作为试验组,35例同类型疾病但配血主次侧均相合的患者作为患者对照组;2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回顾分析其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C-反应蛋白(CRP)、B-型脑尿钠肽(BNP)的含量,并进行合并症和病死率的统计.结果 27例次侧凝集的患者中有肺部感染者占了77.8%.试验组BUN、Cr、CRP、BNP阳性率分别是85.2%、55.6%、96.3%、88.9%,与患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UN、Cr、CRP、BNP含量平均水平分别是(16.55±8.02)mmol/L、(177.7±165.1)μmol/L、(71.54±61.89)mg/L、(864.15±1162.33)pg/mL,除Cr与患者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与患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患者对照组病死率分别是66.7%和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柱凝胶法配血次侧凝集提示患者病程严重,次侧凝集可以作为判断病程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冯红梅;杨小蓉;吴妹娟;余佩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某磷化工公司职业危害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某磷化工公司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为制订相应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定点监测方法于2007年、2009年、2011年分别进行现场监测及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将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结果 3次监测五氧化二磷、粉尘、噪声、热辐射4项主要污染指标,以五氧化二磷平均合格率高(89.66%),热辐射合格率低(77.78%).不同岗位空气中五氧化二磷含量以精制车间合格率低(78.95%);炉前岗位受粉尘、热辐射影响,合格率分别为84.62%、58.82%;控制室4项合格率均在90%以上.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以高血压检出率高(13.88%),其次为听力异常(9.98%);炉前工、护炉工监测项目超标与体检结果异常明显高于精制工和控制室内的工作岗位.结论 通过加强环境治理,职业危害因素大幅度下降.但应进一步控制有毒有害因素排放、降噪、除尘等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减少职业危害发生.

    作者:杜宏山;汪波;王支科;刘卫平;彭学敏;林和珍;王承全;蔡兆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手足口病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体.方法 收集433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CA-16)鉴别与分析.结果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433例患儿肛拭子标本使用通用型试剂盒检出366例阳性,其中66例为EV-71感染,151例为CA-16感染.结论 EV-71和CA-16肠道病毒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该地区2011年以CA-16感染为主,实时荧光PCR技术对手足口病的病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龙健灵;叶俊琴;李文瑞;彭琪;何月敬;程庆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鲍曼不动杆菌241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1~12月临床住院患者感染性标本,使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MicroScan NegCombo Panel Type31复合板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在24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痰标本检出率高为191株(79.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34株(14.1%).感染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 100株(41.5%)及呼吸科45株(18.7%)为主,该菌耐药现象严重,对常用1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61.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了解耐药变迁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杨仲花;胡玫;刘凤;陈泽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孕早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联合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检验孕早、中期联合血清检测对唐氏综合征预警的效果.方法 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对孕9~13+6周孕妇进行早期血清学筛查,并在14~21+6周时进行中期血清学筛查,并同时用超声对孕9~13周孕妇测量颈部透明带厚度.结果 产前筛查3 674例,早期血清学筛查出高危孕妇97例,中期血清学筛查出高危孕妇195例,其中高危孕妇行羊水培养127例,确诊唐氏综合征患儿4例.结论 孕早、中期产前联合筛查,可有效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率.

    作者:孙宏跃;徐广立;张富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参数及相关细胞因子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参数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探讨IL-6、IL-17和IL-18在肝硬化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11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红细胞参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6、IL-17和IL-18水平.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组RBC、Hb和Hc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RDW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CV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清IL-6、IL-17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Hb水平与血清IL-6、IL-17及IL-18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 细胞因子IL-6、IL-17及IL-18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钱超;余建华;吴文静;谷费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质粒Ⅰ型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质粒介导的Ⅰ型β-内酰胺酶(AmpCs)的检测方法.方法 用直接法、间接Ⅰ法和间接Ⅱ法对1053株细菌进行了质粒AmpCs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共检出阳性菌156株,可疑菌13株,直接法检出率低,间接Ⅰ法和间接Ⅱ法的检出率相近,在部分可疑结果的判断上,间接Ⅰ法不如间接Ⅱ法.结论 间接Ⅱ法操作方便,可避免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准确性和特异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精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其线粒体同工酶检测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的关系

    目的 对精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其线粒体同工酶(m-AST)的活性进行检测,并分析AST和m-AST活性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的相关性.方法 122例精液标本,分别检测精浆AST和m-AST活性,用低渗肿胀-伊红Y结合试验(HOS-EY)检测精子头-尾膜完整性,用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法检测精子线粒体SDH,同时分析AST和m-AST活性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的相关性.结果 精浆AST与m-AST的活性分别为(238土125)U/L和(147±79)U/L,两者呈明显正相关性(r=0.740,P=0.000).AST和m-AST活性均与(Ⅰ+Ⅱ+Ⅲ)型精子呈明显正相关性(r=0.443,P=0.013;r=0.691,P=0.000).AST和m-AST活性均与Ⅳ型精子呈明显负相关性(r=-0.439,P=0.013;r=-0.689,P=0.000).AST活性与精子SDH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r=-0.187,P=0.313),而m-AST活性与精子SDH阳性率呈明显负相关性(r=-0.471,P=0.007).结论 精浆AST和m-AST活性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具有相关性,而m-AST活性检测更适合评价精子膜受损程度以及精子线粒体受损状况.

    作者:彭明;顾向明;梁有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人群一级亲属的胰岛素抵抗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一级亲属(FDR)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广州地区2型糖尿病家庭和健康人群家庭成员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空腹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BG)、血脂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 (1)2型糖尿病与其一级亲属比较,FBG、体脂分布百分比(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型糖尿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F、IR、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型糖尿病其一级亲属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MI、IR、FBG、TG、H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IR与BMI、BF、HBCI、TG、HDL有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推测2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存在胰岛素抵抗高危易感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在向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作者:周强;曾连英;邓英钊;杨静;林桢;陈波;周芸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慢性乙肝患者HBeAg和HBV-DNA载量与ALT水平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 (HBV-DNA)载量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380例慢性乙肝患者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HBeAg检测,血清HBV-DNA定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ALT采用全自动生化法.结果 Ⅰ组与Ⅱ组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Ⅰ、Ⅱ组分别与Ⅲ组比较,HBe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载量与ALT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P=0.000),等级相关系数为0.398.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不能单靠某项检验指标来判断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在决定是否需抗病毒治疗时,需联合、动态检测这些指标.

    作者:方健源;高慧;陈炳权;简梦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尿亚硝酸盐检测与尿细菌培养结果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索尿亚硝酸盐(NIT)阳性及白细胞酯酶与尿细菌培养阳性的相关性,尿道各致病菌的细菌分布.方法 回顾性统计同时做尿常规检测和尿培养的资料,分析尿亚硝酸盐及白细胞酯酶与尿培养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尿道感染的细菌分布.结果 尿道感染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9.07%,其中大肠埃希菌占大部分(61.66%),革兰阳性球菌占30.93%,肠球菌占59.64%;尿亚硝酸盐检测灵敏度87.2%,特异度78.5%,总体符合率79.9%,阳性似然比15.0.结论 尿道感染细菌分布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简单、可靠、便宜的尿亚硝酸盐检测对于尿道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但阴性不能排除细菌感染.

    作者:曹志刚;艾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5312例备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在临床输血安全中的意义.方法 用凝聚胺法、卡式微柱凝胶法对2005年11月至2011年11月住院的术前备血和预输血的患者15 312例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筛查阳性的进行抗体特异性的鉴定.结果 检出不规则抗体29例,同种抗体10例(其中2例伴自身抗体),自身抗体17例,2例为非特异性抗体.同种抗体以Rh系统为主.结论 对于反复输血的患者,建立不规则抗体卡,并对患者的不规则抗体信息进行共享,及时检测新出现的不规则抗体,对于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会红;张志哲;李日华;黄青枝;宋朝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东莞地区2004例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东莞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感染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婴幼儿腹泻RV检测结果.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RV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 004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RV阳性率22.4%(448/2 004);RV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本地区高峰期在1月、11月和12月,检出率分别为41.4%、55.6%和36.6%;男女感染率分别为23.7%和2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东莞地区腹泻婴幼儿RV感染普遍,感染情况不容忽视,流行高峰期应尽早对腹泻患儿进行RV检测,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作者:徐炳燕;彭琪;黎四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9例MM的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9例MM在免疫固定电泳中47例均可见与对应抗血清形成单克隆条带;而在血清蛋白电泳中31例检出M带,其余的18例血清蛋白电泳出现不明显条带或不出现条带的标本经免疫固定电泳分析,8例为重链型,2例为轻链型,1例IgA型,其余为未分泌型.结论 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是M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后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王育芳;王佳丽;马顺高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P基因变异及突变频率检测

    目的 观察核苷(酸)类药治疗不同时间段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HBV P)基因序列变异特点及突变频率.方法 运用焦磷酸测序仪器配套的软件Assay Design SW在目的区域两端保守区域设计PCR引物及测序引物,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血清中HBV-DNA,按照PyroMark ID遗传分析系统用SNP模式进行PCR产物HBV相关位点的焦磷酸测序;4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进行P基因变异、突变频率检测的同时测定HBV-DNA、HBV M、ALT.结果 40例患者中18例发生变异,变异模式以经典突变L180M、M204V/I、A181V/T、N236T突变为主,加少量V173L、S202G突变;发生变异者耐药突变型在样本中所占比例由20%到100%;HBV P基因变异可以在HBV-DNA、ALT发生突破前、中、后检出;HBeAg、HBeAb阳性者P基因变异率分别为46.2%(12/26)、41.7%(5/12) (P>0.05),两例HBeAg、HBeAb均阴性者中1例P基因区变异.结论 焦磷酸测序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出HBV P基因变异;HBV P基因变异模式、突变频率与核苷类药物敏感性密切相关.

    作者:赵建华;吴月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非抗精神病药物影响下空腹血糖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首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下,空腹血糖的水平.方法 同时收集首次入院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00例,同时测定血液中空腹血糖含量,比较两者含量的差异.结果 300例首次入院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27例升高,占9.00%;300例健康体检者中有7例升高,占2.33%.对两组的血糖升高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首次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下,空腹血糖升高的概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作者:李丁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酒精依赖患者血流变学指标观察与分析

    目的 观察酒精依赖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采用血液流变仪分别对男性酒精依赖患者和男性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及血浆黏度检测.结果 酒精依赖患者血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酒精依赖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检测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对酒精依赖的患者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庄华琴;吴琦珀;薛启云;黄肖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α-L岩藻糖苷酶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和α-L岩藻糖苷酶(AFU)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1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及64例健康体检者测定其血清Cys C和AFU含量,同时测定其血肌酐(Scr),尿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Cys C及AFU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Scr及尿mALB、β2-MG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糖尿病肾病组单项Cys C阳性率为67.6%,单项AFU阳性率为64.7%,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3.1%,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结论 联合检测Cys C和AFU能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检出率,有利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林养;陈梅;吴春芳;黄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Olympus 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测定157例心血管病患者,211例脑血管病患者和10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ey浓度.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Hcy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岁以上者高Hcy率明显高于55岁以下者;男性高Hcy率明显高于女性;高Hcy以轻度增高为主.结论 高浓度的血清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松涛;郑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肝病患者检测血清总胆汁酸及腺苷酸脱氨酶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及腺苷酸脱氨酶(AD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00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32例,慢性肝炎25例,肝硬化29例,肝癌14例)及98例健康者血清TBA、AD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结果 各种肝病患者TBA、ADA及ALT血清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TBA、ADA及ALT的联合检测对各类肝病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别晓莹;赵波;薛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 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为75.68%,革兰阳性球菌为18.92%,真菌为5.4%.分列前五位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24.33%)、肺炎克雷伯菌(21.62%)、大肠埃希菌(16.22%)、表皮葡萄球菌(8.1%)、金黄色葡萄球菌(6.76%)、鲍曼不动杆菌(6.76%).病原菌耐药情况,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高度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革兰阴性杆菌主要致病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耐药率大多在30%以内.真菌对氟康唑、5-氟尿嘧啶均耐药,对伊曲康唑、克霉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发生医院感染的重点疾病,应采取积极预防、治疗等综合措施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对该类患者的重点监控,并要严格限制无指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感染患者尽早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检查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经验用药,才能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军;李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特殊模式93例分析

    目的 对93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特殊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可能原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HBV-M,同时测定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发现93例特殊HBV-M结果模式,主要表现为3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HBsAg阴性的HBV感染,抗-HBc阴性的HBV感染,主要出现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结论 病毒变异、机体免疫反应不同,ELISA检测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都可能导致HBV-M检测结果出现特殊模式,建议临床应结合HBV-DNA、肝功能等检查综合分析患者感染状况及治疗效果.

    作者:彭慧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铁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淋巴瘤患者化疗前铁蛋白(SF)水平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60例初治淋巴瘤患者(治疗组)治疗前后和30例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SF水平.结果 初发及复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S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者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淋巴瘤晚期(Ⅲ~Ⅳ期)患者SF检测水平高于淋巴瘤早期(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与NHL的S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可作为恶性淋巴瘤的辅助诊断、疗效的评定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作者:冯翠;张华;陶晓明;李虎生;宾燕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HYJ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HYJ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应用HYJ微波炎症治疗机进行治疗.两组在治疗20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6.84%,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YJ微波炎症治疗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富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137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2011年1~12月襄阳市中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感染性标本,细菌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等.其中痰液和咽拭的检出率为69.39,分泌物的检出率为20.4%,尿液的检出率为4.3%,血液的检出率为3.6%.其他标本检出率为2.1%.鲍曼不动杆菌对广谱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含酶抑制剂复合物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低.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十分严重,医院应重视病原学及耐药性检测,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都青;张有忠;谌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重组的梅毒螺旋体外膜脂蛋白TP15、TP17和TP47抗原混合包被微孔板,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此3种抗原蛋白,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梅毒螺旋体抗体双抗原夹心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应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国家参考品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和精密性.所建立的方法与日本富士TPPA、雅培化学发光试剂同时检测临床血清样本352份,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符合国家参考品质量标准.批内变异系数4.68%~5.77%、批间变异系数12.82%;试剂盒置37℃考核3d,其稳定性良好.与TPPA法、雅培化学发光法时照,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2%、96.55 %;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9%、98.64%;总符合率分别为98.9%、98.58%;Kappa值分别为0.96、0.95,一致性强度均强.结论 成功建立了特异、敏感和稳定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适用于梅毒感染的批量筛查,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柳丽娟;戴振贤;卓传尚;谢玉玲;吴玉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两种试剂速率法测定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两厂家试剂检测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 使用两个厂家的试剂检测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两种试剂同为因数法时回归方程为Y=1.038 4X-1.589 2(r2=0.999 7),SE(估计系统误差)为0.33<1/2EA(允许总误差)5.00;新成试剂(定标法)与迈克试剂(因数法)回归方程为Y=0.920 6X-3.463 4(r2=0.999 1),SE为7.43>5.00;新成试剂(定标法)与新成试剂(因数法)回归方程为Y=0.886 8X-1.850 5(r2=0.999 8),SE为7.51>5.00.结论 因数法检测结果与校准品校准法有差异,工作中应谨慎使用因数法.

    作者:甘露;郭天坤;李进光;郭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衡阳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及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衡阳地区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S/CO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所有标本用两种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ELISA检测,单边阳性者,经双孔复试确定结果;对收集的ELISA检测双试剂阳性的101份标本采用TPPA法(确认实验)进行检测;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年衡阳地区献血者梅毒阳性率为0.56%,2010年为0.70%,2011年为0.67%;感染者中男性64.7%,女性35.3%,其中32~41岁人群在确认实验中梅毒感染者多;在3个可疑标本中,ELISA检测均为双边阳性,且S/CO值远大于1.结论 衡阳地区目前献血者梅毒阳性率处于平稳,未见有明显升高趋势;梅毒确证分级结果与初筛实验S/CO值之间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郭滔;陈恩;陈慧;伍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6060例体检人员尿液干化学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普通人群尿液干化学阳性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收集到某院体检的普通人群的尿液干化学检查资料,按年龄、性别进行整理归类并作分析.结果 普通体检人群尿液干化学结果中隐血测定阳性女性709例(27.77%)比男性286例(8.16%)高,白细胞酯酶测定阳性女性695例(27.21%)比男性227例(6.48%)高,随年龄增长女性性阳性约有增加,男性变化不大;蛋白质测定,不同性别及年龄段阳性率不同,但不呈趋势性变化.结论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尿液干化学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提倡对普通人群进行尿液干化学普查,筛检出更多的亚健康人群.

    作者:费中海;张金花;刘文;万松;蒋思思;李君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DiaSorin 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目的 探讨DiaSorin 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常见故障的发生原因及相应解决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近3年来使用和保养维修DiaSorin 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分析了故障原因且提出解决方案.结果 回顾性总结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故障问题总共7条,并分析了出现故障问题的原因.结论 在使用DiaSorin 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时候,会遇见多种多样的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设备维修人员,面对问题需要冷静思考,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采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保证仪器顺利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作者:余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Rh血型与疑难配血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Rh血型抗原类型及其产生免疫性抗体的概率,引起输血工作者重视.方法 抽查遵义市第二人民医院262例住院手术备血患者Rh血型5种抗原,比较产生各种抗体的概率.结果 产生抗-E的概率大(60%);其次是抗-C(14.5%):或抗-E、抗-c联合抗体存在(50%),抗-e相对前两者较少(9.54%);产生抗-D的概率小(0.38%).结论 Rh血型系统抗原类型比较复杂,常因为输血或免疫等因素产生免疫性抗体,故输血时应筛选抗原类型相同的血液,避免给再次输血时带来配血困难.

    作者:文永;徐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癌胚抗原定量测定试剂盒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癌胚抗原(CEA)定量试剂盒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CEA浓度是否满足临床应用.方法 参照相关评价方案对ELISA法CEA测定试剂进行精密度、回收率、线性试验、低检出限、参考值范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该法低检出限为2 ng/mL,线性范围可达1.25~320 ng/mL(r=0.998 7),批内CV<5%,批间CV<7%.结论 该试剂盒灵敏度高,精密癌胚抗原、线性范围宽,结果准确,且操作简便快速,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陈其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2例分析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中19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4~5 d出院;3例中转开腹,术后7~8 d出院,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理想,但要注意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治疗过程中要做好开腹手术的准备.

    作者:夏德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77例念珠菌感染患者尿沉渣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感染念珠菌阴道炎患者的尿沉渣检查,观察其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某妇科诊所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有就诊进行尿沉渣检测的患者154例,将其分为两组:真菌阳性组(77例)和真菌阴性组(77例),对其念珠菌感染进行全自动尿沉渣检查,对比分析真菌阳性组与真菌阴性组患者尿沉渣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上皮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真菌阳性组的患者尿沉渣的红细胞、白细胞及上皮细胞的数量分别是(13.89±7.38)个、(12.10±4.50)个、(10.11±3.39)个;真菌阴性组的患者尿沉渣的红细胞、白细胞及其上皮细胞的数量分别是(4.19±2.86)个、(3.34±2.19)个、(3.37±2.45)个,从对比结果来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试验对比观察得知,念珠菌感染患者的尿沉渣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以及上皮细胞的数量明显比没有感染念珠菌的患者多.也从侧面说明感染念珠菌阴道炎的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否则可能引起尿道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邝桂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美兰染色法诊断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室内质量控制

    目的 为了提高美兰染色法诊断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准确率.方法 采用美兰染色法与培养法对256例疑似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进行检测,回顾性分析影响美兰染色法诊断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因素.结果 256例疑似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中,培养阳性210例,经临床诊断及治疗跟踪确诊为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为210例;美兰染色法阳性为201例,其中5例为假阳性,是污染所致,污染率为1.2%;有14例为假阴性,漏检率为5.55%.结论 做好室内质量控制,防止污染和漏检,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可防止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误诊误治,体现实验室存在的价值.

    作者:吴绍男;李轶春;吴绪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孕妇血清锌、铜离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锌、铜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0例孕妇血清锌和铜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50例比较分析.结果 孕妇血清锌水平较对照组减低,血清铜水平校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锌和铜是妊娠期妇女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白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孕妇血型检测结果3818例分析

    目的 通过检测ABO血型,了解孕妇及其丈夫的血型分布情况,据此推测ABO新生儿溶血病(HDN)相关血型.方法 采用平板法(玻片法-正向定型)检测3 818例孕妇及其丈夫的ABO血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3 818例孕妇及其丈夫血型检测后,其中孕妇A型1 112例,B型1 050例,O型1 294例,AB型362例.结论 针对O型孕妇,其丈夫为“A”“B”或“AB”型者,在孕期指导其进一步检测母亲血清中有无IgG性质的抗体并测定其效价,预测ABO HDN发生的可能性,做好一级预防工作.

    作者:林向东;邹冬梅;任萍;韦加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丰都县2011年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丰都县不同人群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为制订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县范围内随机抽取三合、名山、湛普、双路共4个乡镇(街道)18岁及以上居民共计600人进行入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吸烟率为18.67%、被动吸烟率为49.67%、饮酒率为23.17%、体质量超重率31.30%、肥胖率8.20%,高血压患病率为25.30%、糖尿病患病率为9.83%.结论 丰都县慢性病相关行为因素广泛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市2010慢性病监测标化患病率.

    作者:李兴碧;沈亚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输注冷沉淀在治疗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冷沉淀治疗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1例产科DIC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成分输血治疗,根据其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的程度,输注不同剂量的冷沉淀.结果 21例产科DIC患者治愈19例,治愈率90.48%.结论 输注冷沉淀在产科DIC的抢救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松远;温静雅;孔祥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用Excel绘制两种实验室常用室内质量控制图方法

    目的 用Excel2003电子表软件绘制Levey-Jennings、Z-分数质量控制图,满足室内质量控制工作的需要.方法 利用计算机Excel2003电子表软件做图功能和自带函数和公式编辑功能,绘制质量控制图.结果 计算机Excel软件绘制完成Levey-Jennings、Z-分数质控图模板.结论 用Excel电子表软件绘制的Levey-Jennings、Z-分数质控图简单实用,能够较好地满足实验室对单水平和多水平质控物实验结果的监测和统计要求.

    作者:罗伟;罗智敏;刘建兵;代凌风;李小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静脉血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目的 比较、探讨检测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儿童门诊健康体检者236例,运用Sysmex-800i血液分析仪与镜检比值法在不同时间点对儿童血小板进行随机采集静脉血(选用EDTA-K2抗凝),分别在0、10、30、60 min测定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利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ysmex-800i血液分析仪立即(0 min)测定值较10、30 min测定值偏低,60 min测定值较10、30 min测定值偏高;镜检法立即(0 min)测定值、60 min测定值较10、30min测定值均偏低.结论 静脉血应在采集10~30 min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这样有利于提高血小板计数的精确性.

    作者:朱清红;陈厚娣;邵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观察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7℃水浴前后检测对血液分析仪参数的变化.结果 37℃水浴前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b、PLT影响不大,对RBC、HCT、MCV、MCH、MCHC影响较大,应引起注意避免对检测结果影响.

    作者:石恩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A×B亚型1例报道

    目的 通过对1例A×B亚型的鉴定,说明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及ABO亚型对输血的重要性.方法 按照试剂所提供的操作方法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抗人球蛋白检测.结果 血清学试验表明,被检者的红细胞与A抗体发生凝集,与B抗体不发生凝集,与抗-AB发生凝集,被检者的血清与A1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O型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初步判定为A×B亚型.结论 ABO亚型是ABO抗原以外的抗原性较弱的亚型或变异,主要是由糖基转移酶基因突变或单碱基因缺失等原因导致A抗原或B抗原表达减弱,是导致正反定型不符,血型误判及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给血型鉴定及患者输血带来困难.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ABO血型亚型的存在,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王书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某医院2011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实际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的状况、微生物送检情况、重要病原体的检出以及耐药情况.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该院2011年11月21日00:00~24:00医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应查288例,实查279例,实查率96.880.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1%,感染例次率2.51%,感染部位由高到低依次是下呼吸道感染、浅表切口等.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86%,治疗用抗菌药物的病原学送检率为17.4%.结论 现患率调查可真实、全面反映该院医院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今后制订、落实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作者:刘礼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骨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方法的探讨

    目的 评价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不同检测方法的筛查效果增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减低医务工作者的风险.方法 对该院部分骨科急诊手术患者的血清(4 130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检测.结果 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检测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ELISA检测,二者得出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130份急诊手术患者血清中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特异性分别为99.63%、99.9%、99.95%和99.85%,灵敏度分别为96.77%、92.30%、98.29%和95.27%; ELISA特异性分别为99.37%、99.00%、99.97%和99.92%,灵敏度分别为98.37%、93.24%、99.89%和97.47%.结论 与ELISA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在操作简便、快速得出结果等方面更优于ELISA,故在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应首先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快速检测,然后用ELISA复检,这样能在短时间内给手术医生回报结果,增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减低医务工作者的风险,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丁海军;任杰;林子建;朱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喀什地区妊娠妇女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喀什地区妊娠期妇女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现状,以便采取相关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2年1月至8月进行孕前或产前检查的1 882例妇女进行HIV检测.结果 妊娠期妇女感染HIV的阳性率为0.91%.结论 喀什地区妊娠期妇女HIV感染率较高,针对目前妊娠期妇女感染HIV后无特效治疗状况,应加强孕前筛查和咨询,以便更好地采取相应的阻断措施,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及保护妇女儿童身心健康.

    作者:彭红梅;韩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血浆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对某综合医院血浆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合理性,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 对1 787例血浆使用者的使用目的和输血前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血浆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从血浆使用目的分析,使用合理者占7.1%;从输血前凝血结果异常分析,血浆使用合理者占24.9%.结论 临床血浆的使用存在较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血浆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雷静;宋自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选择肾动脉节段性栓塞成功治疗经皮肾造瘘术后顽固性出血1例

    随着医学的发展,腔内镜的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成为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之一.但术后肾出血容易危及生命,用常规的止血、输血、夹管肾造瘘管压迫止血等处理效果不佳时,可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术.

    作者:罗凤莲;潘勇;汤金全;文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494例健康体检人员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现发病率日趋增加.由于糖尿病患者早期并无明显自觉症状,导致部分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糖尿病,当查体时才被发现.本文对494例健康体检人员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提出一些问题与建议,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甚至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贾思公;王健;宋瑞卿;代传新;朱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输入性恶性疟疾1例报道

    恶性疟疾是迄今为止全世界为严重的热带虫媒传染病之一,也是WHO规定的国际间检测传染病之一.非洲是恶性疟疾的主要流行区.近年来随着赴非洲务工人员的增加,本地输入性恶性疟疾亦明显增加.输入性恶性疟疾易误诊,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易转为危重症.只要及早明确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以避免凶险型疟疾的发生.本院曾收治1例患者经治疗后在短期内获得了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冰倩;陈霜;唐晓霞;周颖;陶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无偿献血者Bx亚型1例报道

    ABO血型系统,红细胞膜具有A或B抗原,称之A型或B型红细胞;或两者都有,称之AB型红细胞;如两者皆无,只有H抗原,称之O型红细胞[1].ABO血型亚型主要是经血型血清学试验,以抗原性弱为主要特征的多种表型[1].现就本血站近期鉴定的1例无偿献血者亚型报道如下.

    作者:楚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PBL教学法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临床微生物学是检验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感染性疾病类型的改变,不断有新现和再现的病原体出现,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情况变得越发严重,从而使得临床微生物学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进而对临床微生物检验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了提高临床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使检验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作者对临床微生物学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了探索与改革.

    作者:胡同平;张文兰;张永梅;乔姝;李得春;张利霞;任美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科学管理的探讨

    生物安全是指人们对于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给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可能造成不安全的防范[1].现代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也带来了潜在危害,生物安全问题已成国际广泛关注的问题[2].

    作者:胡惠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习带教体会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检验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主要任务是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提供准确的诊断及治疗依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性质和特点要求我们在实习带教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外,尤其注重学生与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实习期间,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8周的实习很难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作者:冯雪;吕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临床教学中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状况和对策

    自尊是个体在对待自己态度中表现出的对自我价值的判断[1],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仅有利于其自身发展,更是做好临床教学工作,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的关键.本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所有临床带教老师须具备护师及以上资格.针对临床教学中老师对护生自尊心的保护情况,现有的实习生中进行调查.

    作者:许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Notch与其他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串话作用

    Notch通路处于复杂的多维调控网络之中,在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中发挥着多种功能,是许多重要细胞信号通路的交汇点,不同类型Notch受体及配体在组织器官的发育过程中也起着不同作用.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和抑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调节Notch信号通路可能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1917年Notch基因被首次发现,因其突变可造成果蝇的残翅,而命名为Notch.

    作者:王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对胎儿影响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特发于妊娠中、晚期特发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不明.它以妊娠期出现皮肤瘙痒及肝内胆汁淤积的血液学生化指标异常为特点,发病率为0.8%~12.0%,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域差异[1].

    作者:毛英;韩叶;兰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压疮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400例压疮高危状态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的压疮预防性护理措施来进行护理治疗.结果 400例压疮高危脑卒中患者发生压疮10例,发生率为2.5%.其中Ⅰ期4例,Ⅱ期2例,Ⅲ期2例,Ⅳ期2例.10例压疮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8例治愈,2例显效,治愈率为80.0%,有效率100%.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压疮高危脑卒中患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张敏;万小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预防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预防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血站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其中对照组758例,采用一般护理;试验组815例,采用心理护理.统计两组献血反应的例数.结果 试验组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0.37%(3/815),对照组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率1.58%(12/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蔡雪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反思日记与目标结合促进手术室护理教学

    目的 探讨应用书写反思日记与目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手术室实习护生教学的可行性,为今后改进手术室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在医院手术室实习的大专护生84人,随机分为日记组和传统组各42人,日记组实施目标与书写反思日记相结合教学,传统组按一对一传统方法教学,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日记组学生出科前综合考试成绩、工作主动性、反思能力、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均较传统组明显提高,两组的教学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思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工具,促使护生回顾护理实践,又用以指导护理实践,与目标教学相结合,使护生明确实习目的,从而在短时间内达到实习要求.

    作者:张会;刘兴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台州市社区护理人员工作现状与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台州市社区护理人员工作现状及培训需求,探讨改善的策略.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站)的社区护士99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以中专学历(59.6%)和护士职称(60.6%)为主;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以静脉输液及注射(98.6%)、测量血压(96.3%)、用药指导87.7%为主;急需开展的培训项目以院前急救(96.3%)和老年慢性疾病防治和健康宣教(91.9%)为主.结论 社区护士的学历、职称和工作状况与日益增长的社区护理服务需求不相匹配,开展社区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提高社区护理功能的当务之急.

    作者:汪鲁鲁;刘欢;谢芬芬;王倩;于莉;吕筱霞;莫选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AND排班在护士排班系统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了解AND排班在护士排班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建模和算法两方面,使用Java开发出的护士排班系统,在临床应用1年,通过案例对排班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应用系统前后护士人数和护理质量.结果 应用护士排班系统软件后,护理安全得到保证,100名护理工作者对软件认同度高达88%~99%.系统生成的护士排班表还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合理的排班.结论 AND护士排班系统在临床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排班质量,还充分调用护理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满意度和更加满意的医院管理.

    作者:李志敏;刘尧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