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止咳祛痰、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呼吸兴奋剂、支气管扩张剂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联合雾化吸入治疗.通气模式:S/T模式,吸气相压力初始设定为8 cm H2O,半小时后达到14~20 cm H2O,呼气相压力4~6 cm H2O,吸入氧流量2~4 L/min,每天2次,每次4h,持续3~5 d,长者持续1周.在无创通气的间期,配合电动雾化器雾化吸入可必特溶液2.5 ml、普米克令舒溶液2mg、沐舒坦针30 mg,上述药物及注射用水4ml置入雾化器的储物雾化杯内,雾化治疗,3次/d.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变化,观察呼吸机治疗耐受情况、疾病转归和血气改善时间. [结果]治疗后两组pH、动脉血氧分压( PaO2)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心率、呼吸频率均降低,并且治疗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改善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气改善时间明显缩短(40.2±7.2 h比112.3±7.8 h,P< 0.01). [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对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效果好,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侯小华;张秀华;曹书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再住院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确诊为CKD 5期且开始MHD治疗的两次或两次以上入院的患者45例,并选取同期未再住院的MHD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进入血透时的年龄、性别、终末期肾衰(ESRD)的病因、开始血透时ALB浓度,发生再住院时的时间、原因以及再入院的ALB浓度. [结果]MHD发生再住院的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6~83岁,平均年龄(60±14.6)岁;对照组45例,男26,女19例,年龄24~79岁,平均(59±15.8)岁.再入院时的原因依次为:心功能不全呼吸道感染重建血管通路脑血管病低血压心率失常-心动过缓消化道出血.开始血透时再住院组ALB浓度为(31.76±2.58) g/L,对照组为(33.58±1.68) 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6,P<0.05);再住院时再住院组ALB浓度为(30.68±3.84) g/L,对照组为(37.56±4.16) 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22,P<0.05). [结论]低浓度的ALB值与MHD患者再住院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旦诊断ESRD,尽早开始行血液透析治疗,会减轻营养不良,降低再住院率.
作者:董巧荣;胡桂才;邢玮;才春华;陈万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血清CA19-9、CA125及CEA水平变化与胰腺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及其在判断胰腺癌化疗预后的应用价值.对照分析生存期≥7.5个月组与<7.5个月组及胰腺癌进展组与未进展组CA19-9、CA125及CEA检查值.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53例胰腺癌患者.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中CA19-9、CA125及CEA含量. [结果]生存期≥7.5个月的患者,血清CEA、CA 19-9和CA125检测值显著低于与<7.5个月的患者(P<0.05).胰腺癌进展组患者血清CEA、CA19-9和CA125检测值显著高于与未进展组(P<0.05).[结论]血清CEA、CA19-9和CA125检测值和胰腺癌患者化疗疗效及生存期呈正相关性.
作者:王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50例,单纯糖尿病组50例,正常对照组100例.比较各组间血浆CRP,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 [结果]2型糖尿病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同型半脱氨酸血症组CRP水平明显高于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P<0.05). [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氧病血症患者CRP水平明显升高,炎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共同危险因子.
作者:白春洋;赵玉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为有效预防子痫前期的进展,了解血栓前状态诊断指标在子痫前期发生发展规律.[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的52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子痫前期轻度者28例,子痫前期重度者24例,另选择健康体检的孕妇32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正常孕晚期组PT、APTT及PLT各平均值与子痫前期轻度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AT-Ⅲ平均值显著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P=0.022< 0.05),DD平均值显著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P=0.018< 0.05).子痫前期轻度组PT和APTT各平均值与子痫前期重度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AT-Ⅲ平均值显著高于子痫前期重度组(P<0.05),DD平均值显著低于子痫前期重度组(P=0.011< 0.05).[结论] AT-Ⅲ、PLT及DD是提示血栓前状态的敏感因子,妊娠期血液AT-Ⅲ和PLT水平呈现下降,而DD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时,提示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较为严重,子痫前期正在进展.
作者:朱艳菊;郭艳巍;袁晓明;陈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比较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腹腔镜修补术与小切口开腹修补术的临床情况. [方法]将某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8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观察组42例采用小切口开腹修补术,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疗效相当;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腹腔镜修补术与小切口开腹修补术均疗效满意,小切口开腹修补术手术时间短,腹腔镜修补术术后恢复快,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更为适合的手术方案.
作者:韩芳;姚国华;孟塬;龚国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有颅脑病变的脑部疾病患者72例,其中脑外伤33例,脑血管畸形11例,脑梗塞17例,脑肿瘤9例,帕金森病2例.行常规T1WI、T2WI、DWI、SWI序列和/或增强T1WI、MRA、PWI、DTI.评价SWI对显示小的出血灶、小的静脉及含铁血黄素、钙化等顺磁性物质的优越性. [结果] SWI在海绵状血管瘤,能鉴别出血与血管,发现更多的小出血灶.在静脉畸形,能够发现更多的细小的静脉向大静脉引流.在脑梗死时,SWI可发现小的出血灶及鉴别皮质层状坏死,在脑肿瘤,SWI显示出小的引流静脉及肿瘤内出血.在脑外伤疾病中,可以发现更多的出血灶及发现CT不能发现的微小出血灶. [结论] SWI是显示低流量血管畸形、小的静脉结构、多发细小的出血以及铁钙沉积十分敏感的新型脉冲序列,可以做为MRI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罗正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分期,治疗及预后. [结果]5例患者按照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所(National Wilms Tumor Studay NWTS)分期: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0例,Ⅳ期2例.5例患者均接受肾癌根治切除手术并3例术后辅予放化疗,其中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6年,3例生存.[结论]成人肾母细胞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并辅以放化疗能够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作者:王耀东;贺凯;袁光亚;辛宇鹏;邵红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某院2011年3月~2011年7月住院患者401例,入选患者均测定baPWV,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脉病变程度.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96例)和非冠心病组(105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97例)、双支病变组(89例)和多支病变组(110例),比较各组患者的baPWV并分析baPWV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非冠心病组baPWV (1 475.85±263.78) cm/s与单支病变组的(1 549.81±257.45 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支病变组(1 605.26±349.78) cm/s与多支病变组的(1 656.85±352.68) 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与非冠心病组及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的支数与baPWV呈正相关(r=0.613,P< 0.05). [结论]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无创指标之一.
作者:耿振川;袁如玉;闫哲慧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对全身麻醉后手术患者的作用.[方法]将6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在常规进行手术的同时采取电子加温毯、充气温控毯及输液加温器等措施对患者进行术中保温;并保持手术间的温度,对照组26例,按常规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变化、凝血功能(PT,APTT)、麻醉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和术后发生寒战和躁动发生率及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情况.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的体温为36.8℃±0.4℃,对照组为35.6℃±0.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T、APTT和麻醉拔管时间分别为(13.5±1.2)s, (34.4±3.1)s和(18.2±11.3) 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无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寒战,有5例手术部位感染,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寒战,有6例手术部位感染.[结论]术中采取综合保温措施可有效地维持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正常体温(36℃~37℃),术中监测体温变化,对改善术后凝血功能、缩短拔管时间和有效缩短苏醒时间,减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高静;李玉芝;边立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通过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住院治疗的2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治疗组,行手术血肿清除术后,通过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3.5ml.选择同期入院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前后6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行颅脑MRI、血生化指标,监测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 [结果]治疗组移植6个月后与对照组及移植前比较,NIHS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1),Barthel指数均有显著升高(P<0.01).移植后6个月随访,颅脑MRI及血生化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是安全可行的,且在近期内疗效确定,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王贵均;林麟孙;香钰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总结不同的介入方式对于伴血栓形成的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某院1997~2010年间的42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进行不同的介入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在参与研究的42名患者术后的随访中发现,有20例术后能正常生活,15例能维持轻度体力劳动,7例仅能日常生活自理但无法进行体力劳动.术后无1例产生并发症和病情复发. [结论]临床所采用的介入先溶栓后再行球囊扩张术对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伴血栓形成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价间歇充气加压(IpC)治疗对重症监护室(ICU)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 [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入住某医院重症监护室的AE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IPC治疗预防下肢DVT形成,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两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ICU的死亡率. [结果]治疗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ICU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C治疗对预防重症监护室AECOPD患者下肢DVT形成有效.
作者:姜远普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MODS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选择MODS病人98例,用流武细胞仪测定MODS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动态变化及存活组与死亡组CD14+单核细胞HLA-DR含量的动态对比. [结果]所有患者首次CD14+单核细胞HLA-DR含量均<30%;死亡组的首次CD14+单核细胞HLA-DR含量的均小于10%,而康复组为小于3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MODS患者入院时应立即进行CD14+单核细胞HLA-DR动态观察,这对患者预后的判断是有价值的.
作者:程爱斌;陈辉;张树华;刁增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EAmRNA、DDCmRNA及PSPHmRNA表达情况与腹膜微转移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80例胃癌患者及16例胃良性肿瘤患者的腹腔冲洗液中的CEAmRNA、DDCmRNA及PSPHmRNA表达水平,并与传统的腹腔冲洗细胞学(PLC)对比分析,寻找与胃癌腹膜微转移有关的肿瘤标志物.[结果]胃癌组分别与胃良性瘤组患者比较,腹腔冲洗液中CEAmRNA、DDCmRNA、PSPH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其中CEAmRNA高,其次为DDCmRNA,PSPHmRNA的阳性率较低(P<0.05);CEAmRNA、DDCmRNA、PSPHmRNA这3种指标在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pTNM、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间阳性率比较,统计分析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瘤部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这些肿瘤标志物的表达率也明显升高,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患者较未转移的患者阳性率也明显升高;随着肿瘤漫润深度的增加,CEAmRNA、DDCmRNA、PSPHmRNA及PLC阳性率也明显增加,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RT-PCR技术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的CEAmRNA及DDCmRNA表达,可以用于预测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
作者:费建东;聂双发;梁峰;胡晓峰;郭飞;安永铸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4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给予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65例单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和症状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为92.0%,对照组为76.9%.两组比较,P<0.05.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组与单独应用布地奈德组比较,在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方面比较,均显著减少,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明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检测血清前白蛋白和电解质的临床价值. [方法]测定10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和46例胃十二指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前白蛋白含量和电解质(Na+、K+、Cl-、Ca2+)水平,并按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 [结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前白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按Child-Pugh分级比较,前白蛋白含量在Child A级与对照组、B级与A级之间、C级与B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患者血清电解质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hild-Pugh分级提高,出现电解质紊乱例数逐渐增加. [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前白蛋白与电解质水平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薛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急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2003年5月~2010年5月某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组,n=100)和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C组,n=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多方面比较. [结果]LC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OC组(t=2.785,t=2.825,t=2.831,t=2.904,P< 0.05); OC组术后并发症23.0%,高于LC组9.0%(X2=3.764,P<0.05).[结论]在严格的手术适应症的选择、精细的手术操作的前提下,急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安全可行性
作者:孙凯;龚自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布-加氏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特点,及血流动力学对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自1999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35例布-加氏综合症患者,对其进行彩超检查,分析其检查情况. [结果]彩超诊断率为94.3%.33例B-CS中隔膜型13例(39.4%),肿瘤栓塞1例(3.0%),狭窄型19例(57.6%),累及肝静脉19例(57.6%),误诊2例(5.7%)彩超诊断为B-CS.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B-CS准确率高,临床应用具有便捷、无创的特点,为临床筛选检查方法.
作者:邸桂新;赵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与环孢霉素(Cyclosporine,CsA)联合激素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综合疗效. [方法] 80例经肾活检诊断为活动性LN患者,尿蛋白定量≥1.5 g/24 h,随机分为他克莫司组40例[0.07~0.08 mg/(kg·d)]和环孢霉素组40例(3~5 mg/(kg·d),与激素联合治疗6个月.主要观察治疗前后SLE~DAI、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补体C3、anti-dsDNA和ANA阳性率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TL联合激素综合治疗狼疮性肾炎中具有理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和CsA相比,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蛋白尿并控制疾病的活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毛艳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患者植入起搏器后的心功能状态、症状改善情况、手术后起搏器工作状态以及并发症,并对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0年4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206例植入永久心脏起博器患者为研究对象,后将患者植入起搏器后的心功能状态、症状改善情况、手术后起搏器工作状态以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头晕改善明显优于其他症状的改善情况,在并发症中血肿的发生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工作中应该掌握起搏器术后对患者的影响和较常发的并发症,能够做到早期预防,使患者能有一个更好的预后.
作者:田明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急性肺挫伤患者早期血清TNF-α、IL-6、Ⅱ-10的影响. [方法]选取60例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山莨菪碱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1.0 mg· kg-1静推,3/d,连续应用2d.两组患者治疗第24 h、48h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TNF-α、IL-6、IL-10浓度.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h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48 h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茛菪碱可抑制急性肺挫伤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升高抑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山莨菪碱可能通过调节TNF-α、IL-6、IL-10,对急性肺挫伤患者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张寰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配伍异丙酚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 [方法]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S组(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和F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每组40例.术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氧饱和度(SpO2),经桡动脉取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3 min、6 min、9 min、12 min的各观察指标,并记录异丙酚总用量、镇静评分等.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纤支镜检查时间及异丙酚总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的HR、MAP、PaO2、SaO2等指标较用药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舒芬太尼组变化较小.用药后芬太尼组患者PaCO2较用药前明显增高(P<0.05),但舒芬太尼组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舒芬太尼配伍异丙酚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循环和呼吸影响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卢杨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改善留置胃管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 [方法]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舒适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舒适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 [结果]舒适组焦虑率为26.7% (8/30),对照组为66.7% (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4,P< 0.01);舒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 (5/30),对照组为40.0% (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P<0.05). [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留置胃管患者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在临床的使用情况及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和数量,为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00年1月~2011年2月以来,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报道的醒脑静注射液致ADR,共计20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结果] ADR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损害(33.0%)、心血管系统一般性损害(17.0%)、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3.2%)、全身性损害(12.3%)、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损害(12.3%)、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6.6%)、胃肠系统损害(3.8%)、其他类型约占(1.9%).[结论]文献研究法能发现醒脑静注射液上市后的新不良反应,临床应重视醒脑静注射液的ADR,坚持合理用药.
作者:甄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伴瓣膜病变对老年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伴瓣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瓣膜病变情况分为瓣膜组与非瓣膜组,每组各30例.另选3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然后观察并比较3组的LVDD,IVST,LVPWT,LAA,LVEF,PSVP及心房颤动情况.[结果]3组的LVDD,LVPWT,LAA,LVEF,PSVP及心房颤动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瓣膜组与非瓣膜组在IVST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的Ea,Aa及Ea/A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是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的敏感和特异的指标,对评价老年高血压伴瓣膜病变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为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探索老年骨科病人术后新型镇痛药物.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行骨折手术的100例ASAI或Ⅱ级老年患者.单盲随机将其中50例分为芬太尼组组,余者分为地佐辛组. [结果]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镇痛期间,术后2h呼吸抑制者、低血压眩晕者及心动过缓者构成比对照显示,无明显差异性(P<0.05);术后4h呼吸抑制者、低血压眩晕者及心动过缓者构成比对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对照显示,术后2h、4h视觉模拟(VAS)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术后2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平均值对照显示,无明显差异性(P<0.05);术后4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平均值对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老年骨科病人术后镇痛中,发挥相同镇痛的同时,地佐辛对老年病人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显著低于芬太尼,提示地佐辛可作为骨科术后镇痛的新型替代药物.
作者:刘新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济宁市碘缺乏病防治现状,分析、评价防治措施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济宁市8个县市区按东、西、南、北、中随机采集居民盐样,每县市区288份,并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确定40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10岁学生20名采集尿样,同时,在16所学校,每所学校抽取300名8~10岁进行甲状腺触诊检查,计算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和非碘盐率.[结果]济宁市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1.95% (128/4 935),尿碘中位数263.615μg/L,碘盐覆盖率为99.14% (2 201/2 220),碘盐合格率为98.11% (2 178/2 220),非碘盐率0.77%(17/2220). [结论]济宁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标准,但8~10岁学生尿碘水平偏高,应引起重视.
作者:马利君;王德泉;刘汉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新会区传染病报告及时性. [方法]将2004~2009年新会区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传染病记录导出为Excel数据库进行及时性的统计分析. [结果]2004~2009年新会区传染病报卡总及时率为81.41%,报告及时率逐年升高,由2004年的55.17%上升到2009年的99.20% (P< 0.01);工作日与休息日报卡及时率分别是80.05%和72.34% (P< 0.0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与乡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报卡及时率分别是83.56%和74.29% (P< 0.01),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分别为78.41%和78.35% (P> 0.1). [结论]设立专职的疫惰信息录入员及疫情管理员,休息日坚持录卡,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培训与督导,可提高新会区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
作者:陈日暖;李秀莺;林卫光;黄伦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天峨县近6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全县近6年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共24种3 105例患者,年平均发病率为295.71/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2 522例患者,丙类传染病7种583例患者.传染病死亡人数共12例,人群死亡率为1.13/10万,其中狂犬病患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0%,炭疽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5%,病死率为16.67%,艾滋病和结核病均有死亡病例.[结论]该县发病人数较高的前5种乙类传染病是肺结核、肝炎、痢疾和性病,占总发病率的85.81%,6年中乙丙类传染病病例数均在高位波动,传染病防治工作仍需加强.
作者:傅剑羽;吕昌峰;黄亚铭;韦海艳;邹春燕;区德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跟踪管理服务对100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分析. [方法] 2008~2009期间,随机抽取的某院糖尿病病区100例住院患者,待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跟踪管理服务.每月回访1次,每次大约20~30 min. [结果]与跟踪管理前的FBG、PBG和HbA1c相比,跟踪管理后3个月的FBG、PBG和HbA1c有所降低;跟踪管理后6个月的FBG、PBG和HbA1c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跟踪管理后12个月的FBG、PBG和HbA1c显著性降低,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跟踪管理前的收缩压(136.9±16.3) mmHg和舒张压(81.3±8.8) mmHg相比,跟踪管理后3个月有所下降,但跟踪管理后6和12个月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跟踪管理前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好、自觉进行食疗和主动参与运动相比,跟踪管理后3个月有所提高,跟踪管理后6和12个月明显提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跟踪管理前的发生低血糖、漏诊相比,跟踪管理后3个月、后6个月和后12个月都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跟踪管理服务,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满意的控制,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戴子枫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HCC手术切除标本46例(HCC组)、癌旁组织标本33例(癌旁组),外伤性肝破裂手术切取标本5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检测各组ICAM-1的表达. [结果]正常对照组ICAM-1均呈阴性表达.HCC组Ⅰ-CAM-1均呈阳性表达,总阳性率为58.7% (27/46),其中癌旁组阳性率为87.9% (29/33) (P< 0.05).ICAM-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AFP是否阳性无关(P>0.05),而与HBsAg是否阳性关系密切(P<0.05),与HCC病理分级、有无包膜及有无癌栓关系密切(P<0.05).[结论] ICAM-1的表达可以加促HCC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
作者:牛美兰;何雄文;张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ontypeable Hae;ophilus influenzae,NTHi)是多种感染性疾病如急性中耳炎,鼻窦炎,结膜炎,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病原菌,近年来随着NTHi菌株耐药性的增强,NTHi感染已经成为全球一个较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目前亟待研究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来预防NTHi的感染.多种NTHi的抗原被作为抗NTHi感染的候选疫苗来研究,该文主要针对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热点如外膜蛋白P6/P5/P2/P26、Haps蛋白、HMW蛋白(high molecular weight protein,HMW protein)等进行综述,为后续疫苗的研制提供一些依据.
作者:何多姣;张彦霞;贾天军;张玉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估连云港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接种率情况及预防麻疹的效果.[方法]综合分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估算目标儿童应种数、现场调查接种率及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 [结果]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全市共接种目标儿童838 281人,大干统计局、计划免疫年报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目标儿童应种数817 178人、825 604人;报告接种率为98.87%,现场评估共调查适龄儿童2 746人,调查接种率为97.89%.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30例,发生率为1.55/万.接种“零剂次”儿童25 678人.强化免疫后经过1个长潜伏期,麻疹发病数明显减少,报告病例中8月龄至14周岁儿童所占构成比降低了36.58%. [结论]连云港市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目标要求,强化免疫效果明显,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
作者:谷利妞;许雷;张廷禄;朱磷扬;杨广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使用痰涂片进行肺结核早期筛查的方法,探讨痰涂片在高校学生肺结核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高校某患肺结核的学生的44例密接者进行早期痰涂片筛查,然后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女性密接者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密接者,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CR胸片检查和CT检查确诊,所有44例密接者没有一例肺结核发病,发病率为0. [结论]痰涂片对肺结核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价值,能在早期发现高危影响.但从早期痰涂片筛查分析结果来看,该校并未构成群体性肺结核疫情,没有出现恶劣的传播.定期进行体检,加强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对于提高大学生对肺结核的免疫能力无疑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作者:孔庆平;戢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2009年河南省法定传染病发生水平、构成及流行特征. [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09年河南省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9年河南省总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469 251例,发病率为497.67/10万,报告死亡2333例,死亡率为2.47/10万,病死率为0.50%.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9种311 832例,发病率为330.71/10万,报告死亡2 285例,死亡率为2.42/10万,病死率为0.73%.报告丙类传染病9种157 419例,发病率为166.95/10万,报告死亡48例,死亡率为0.05/10万,病死率为为0.05%.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和麻疹.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和风疹. [结论]在2009年河南省法定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仍是严重危害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陈益洲;陈伟;陈豪敏;许汴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川南地区肾病综合征的复发与咽部微生态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川南地区肾病综合征患者150例,其中复发及初发患者各75例,并与75例健康人对照,检测口咽部微生态状况. [结果]复发组患者细菌菌群密集度明显增高(F=90.27,P<0.001).在致病菌检出率中,白色念珠菌和乙链菌是复发组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占36%(白色念珠菌X2=15.08,乙溶血性链菌X2=17.40,P<0.001). [结论]肾病综合征的复发主要与咽部的乙链菌和白色念珠菌感染有关,这为预防肾病综合征的复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谭宗凤;曹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2007~2010无锡地区H3N2亚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及血凝素基因变异情况. [方法]选取2007~2010年哨点医院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提取病毒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武反应扩增后测序,测定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比较. [结果]对2007~2010年无锡地区分离的42株H3N2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行分析,核苷酸序列的进化树呈斜长型,进化的路径表现为一主要的进化主干向上发展. [结论]无锡地区2007 ~2010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有部分毒株已发生氨基酸的替换及基因特性的改变.
作者:孙纳;张正东;马广源;钱燕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TaqManTM检测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为食物中毒快速准确的定性检测及食品中沙门氏菌染菌的调查提供手段,也为建立实时荧光TaqManTM同时检测多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目标菌奠定基础. [方法]通过分析沙门氏菌invA、hilA、fimA、hns、spy、hut基因和16S rDNA等目的基因,对比不同目的基因的优缺点,终选择hut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在Genebank进行中查找多条hut基因序列,并利用DNAssist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选取相对保守区段,用Beacon Designer软件自行设计引物和TaqManTM探针,并利用硅胶模型基因组DNA提取法制备基因组DNA,通过对TaqManTM实时荧光PCR缓冲液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Taq酶浓度、引物浓度和探针浓度等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沙门氏菌的TaqManTM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 [结果]选取的hut基因同源性达到99%以上,特异性好.通过对各实验条件的优化,得到沙门氏菌TaqManTM实时荧光PCR的佳反应条件,初步建立TaqManTM实时荧光PCR检测沙门氏菌的快速检验方法,该方法能在1h内完成整个检测过程.[结论]TaqManTM实时荧光PCR检测不但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而且检测周期短,能提高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和检测准确性,可望应用于沙门氏菌食品及食物中毒的快速定性检测.
作者:陈贤林;滕毅;杨纯;李义;汤洪萍;张朝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总结分析金标法对ELISA法检测HBSAg弱阳性标本复查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ELISA法手工检测的质量. [方法]以0.1≤A≤0.4作为弱阳性,从4 970例ELISA手工法检测HBSAg的结果中选出37例弱阳性标本用金标法进行复检. [结果]用ELISA法检测的37例弱阳性标本,用金标法复查,其中阴性7例,再次用ELISA法复查检出阳性4例. [结论] ELISA法联合金标法检测HBSAg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栾雪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构建XRCC1基因的发卡样siRNA(small interfere RNA)真核表达载体,为建立XRCC1缺陷的细胞株,及进一步研究XRCC1的功能奠定基础. [方法]根据GenBank提供的XRCC1基因cDNA序列及软件构建发卡样XRCC1基因siRNA逆转录病毒载体;选择酶切位点,将包括U6启动子和siRNA序列的片段切下,并亚克隆至入CMV当动子指导的pEGFP-C1荧光蛋白表达载体,构建XRCC1基因siRNA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构建载体通过荧光测序鉴定. [结果]通过分子克隆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成功构建了发卡样XRCC1基因siRNA逆转录病毒载体;经过亚克隆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鉴定成功获得pEGFP-C1-XRCC1 siRNA真核表达载体. [结论]成功构建pEGFP-C1-XRCC1 siRNA真核表达载体,为建立XRCC1蛋白缺陷细胞株提供材料.
作者:方道奎;袁建辉;胡大林;庄志雄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体外抑制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细胞株RD(RD细胞株)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RD细胞株,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DNA含量及凋亡率. [结果]4~8 μmol/L hs2O3能以时间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RD细胞株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在流式细胞仪DNA线条图上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低浓度As2O3(<2μmol/L)则有轻微促增殖作用,细胞周期向S期和G2/M期集中,G0/G1期细胞减少. [结论]As2O3浓度≥4μmol/L时,可明显抑制RD细胞株的生长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龙兴震;张信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大鼠矽肺纤维化肺组织中胶原含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3和Smad 7表达的调节,探讨AcSDKP拮抗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用非暴露式气管灌注法制作大鼠矽肺模型,并给予AcSDKP,采用羟脯氨酸测量法和Western-blot法定量分析肺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内TGF-31、phospho-Smad2/3及Smad7蛋白的表达. [结果]AcSDKP治疗组胶原含量和Ⅰ型、Ⅲ型胶原的表达低于相对应的矽肺模型组.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矽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内TGF-β1、phospho-Smad2/3蛋白表达均增加,而Smad7蛋白表达减弱.与相应矽肺模型组相比,给予AcSDKP后,大鼠肺组织内TGF-β1、phospho-Smad2/3蛋白表达表达均明显降低.而Smad7蛋白表达增强. [结论]AcSDKP可能是通过对TGF-β1介导Smad通路调节而发挥抗矽肺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杨方;吉子言;李丹丹;李倩;田景瑞;魏中秋;张丽娟;王瑞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一位散居10岁男孩,因咽喉疼痛、发热就医,经乡医治疗无明显效果,后经县级、市级、省级医院诊断治疗,均不能排除白喉,采集咽部灰白色假膜拭子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发现大量棒状杆菌和链球菌混合生长,经鉴定为溶血隐泌杆菌并为优势菌.由此判定,该病例为以溶血隐泌杆菌为主的细菌混合感染,患者后因心肺功能衰竭死亡.提示在诊疗过程中,不能确定病原体的感染性疾病,应注重流行病学调查,加强实验室检测,拓宽诊断思维.
作者:张利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旨在观察停训对大鼠骨骼肌的超微结构以及氧化酶与无氧酶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两月龄雄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16只)与力量耐力训练组(ST,28只),通过6周跳跃性力量耐力训练后,对ST组中的12只大鼠停训6周,分别对骨骼肌中酶的含量和超微结构进行采集. [结果]通过6周的停训之后,Gn、LDH、SDH以及ATPase含量均明显降低,线粒体体积减小,数量减少. [结论]停训可明显降低机体的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
作者:许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外分泌腺如腮腺、泪腺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常受累且程度较重.由于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明确,诊断标准尚有争议.本文将对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在干燥综合征声像特征及应用加以综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随访提供参考.
作者:苟加梅;蒋建军;陈琴;李金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痹性贝类毒素小鼠生物法检测采用ICR和昆明神小鼠的差异. [方法]用平行法对ICR和昆明种小鼠进行了20个批次的织纹螺麻痹性贝类毒素生物法比对试验. [结果]两个品系动物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为8%,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品系动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个品系动物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具相关性且回归系数有显著性意义,但绝对值有一定的差异. [结论]ICR和昆明种小鼠痹性贝类毒素小鼠生物法检测结果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线型关系,但在两组数值的绝对值的差异值得关注.
作者:林健;黄宗锈;陈冠敏;林蔚;陈明中;林春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高危型HPV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80例已经HCⅡ方法检测高危型HPV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其中40例为阴性标本;40例为阳性标本,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不一致的应用HPV基因分型试剂进行检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实时荧光PCR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80例标本的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中,76例的结果与HCⅡ结果一致,总符合率为92.50%,Kappa值为0.85.6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经HPV分型检测有1例为HPV6型,其余5例均为阴性.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63.08%,39.47%和97.62%. [结论]实时荧光PCR技术与HC-Ⅱ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高,是检测高危型HPV感染的另一有效手段,可在临床上用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
作者:崔金环;杨光;苏锡康;薛红燕;李晓杰;曾劲伟;林爱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方法]水中的微量卤代烃经吹扫-捕集仪吹扫捕集后,联机进样入气相色谱仪,应用DB-17毛细管色谱柱,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进行GC分析(ECD检测器),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结果]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低检出浓度为0.01~0.06μg/L,低定量浓度为0.03~0.20 μg/L,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0.6%~106.9%,RSD为1.78%~6.49%.在对镇江市16份自来水水样的分析中除三氯乙烯外其他6种挥发性卤代烃均有检出. [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同时测定多种挥发性卤代烃.
作者:巢秀琴;曹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是一种简便易行、特异性高的高效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SSH的基本原理及过程,并详细论述了其在多种器官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通过SSH,可获得大量与器官纤维化相关的基因,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器官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探究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侯文娜;马小兵;王献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方法]对20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和血压的变化比较.[结果]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4 h、白天和夜间血压、血压负荷均低于干预前(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控制高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效的.
作者:庄文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索无烟机构创建方法,评价创建无烟机构后控烟效果. [方法]按照国家2008年3月印发的《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在本单位开展无烟机构创建活动,创建前后分别随机抽取100人左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烟草危害认知情况,干预后总知晓率89.4%显著高于干预前的61.0%(X2=137.481,P=0.000).对吸烟与疾病的关系认知情况,干预后总知晓率84.7%,显著高于干预前69.6%(X2=47.542,P==0.000).对被动吸烟与疾病关系知晓情况,干预后总知晓率为86.1%显著高于干预前的73.0%(X2=33.725,P=0.000).创建前、后吸烟率分别为16.5%和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63,P=0.353).干预前后没有被动吸烟的人数分别占53.5%和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31,P=0.001).[结论]石家庄市疾病中心创建无烟机构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董会敏;李正光;信云;段巧红;姜彩肖;闫玉英;马新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朋友找朋友”的抽样方法,运用自编结构武问卷调查605名校外青少年,所得资料采用Excel录入,SPSS11.8统计分析. [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总知晓率为50.4%,而预防知识总知晓率为15.9%;男性、文化程度高、有固定职业者、来自城市的调查对象综合知识得分较高(P<0.05);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51.3%,其中61.0%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5.0%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18.2%的人曾经使用过毒品,其中静脉注射占15.6%,共用针具占2.4%.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P=0.000).[结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严重不足,危险行为较高,在控制艾滋病工作中应特别关注校外青少年人群.
作者:潘池梅;田小兵;宋湛;张学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认知度,为医院中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选取某院的医护人员240名,其中医生100名,护士140名,分为A组(医生组)和B组(护士组),后将两组对传染病试题得分情况、传染病的知识获取途径进行统计及比较. [结果]A组传染病试题的得分情况明显优于B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传染病知识获取途径方面基本和B组没有差别,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中医生对传染病的认知度较高,应该加大对护士的传染病知识的培养.
作者:丁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江苏省镇江地区娱乐场所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镇江市城区的中高档娱乐场所从业女性进行调查,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相关监测. [结果]镇江市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群790名,年龄和文化程度偏低,以外来人口居多.人群HBV/HCV阳性率分别为29.06%和1.59%,HBsAg和HBV在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从事工作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结论]娱乐场所女性HBV/HCV感染率处于中等水平,且并无特异性,有必要加强监测和行为干预.
作者:巴磊;高素琴;丁克琴;雷娜;陈鑫;喻荣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北京市所三甲医院47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474例脑卒中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0.61%,有偏瘫、麻木、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视野缺损、四肢活动不灵、失眠、情绪低落等临床症状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医务人员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或减轻临床症状,可减少认知障碍发生.
作者:张小丽;龚素芬;汪凤兰;邢凤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健康行为对个体身心健康的维护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健康行为改变理论模型可以有效地解释和预测个体健康行为的发生和改变.本文介绍并剖析了健康行为、阶段改变理论模型的由来、原理、方法、及其阶段改变理论模型的应用.
作者:李静;潘怡;王卓;刘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和发病规律,制定行之有效和切合实际的防控措施. [方法]对成都市1266例病例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及成都市疫情报送处理分析系统收集成都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相关信息、流感哨点监测数据和发热症状监测数据.采用Excel做统计描述. [结果]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该市流感哨点监测和发热症状监测和甲型H1N1流感流行趋势相似.[结论]根据疫情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有不同的防控重点.
作者:冯静;尹仲良;岳勇;杜长慧;王成;张亚兰;孙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崇明县流动人口结核病的流行特征,并针对流动人口出现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应对策略及制订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1999~2008年崇明县的流动人口结核登记本、治疗管理卡及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等数据库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99~2008年共发现流动人口Ⅲ型肺结核病人142例,性别比例为1.58∶1;发病年龄以15~44岁青壮年为主占74.64%;职业以民工(44.37%)、农民(40.85%)为主.流动人口结核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由1998年的19.58/10万上升到2007年的56.46/10万,外地人口结核病例以安徽江苏户籍为主.涂阳比例为54.23%,管理方式以家庭督导及住院为主,全程督导比例仅为16.90%;未返乡病例治愈或完成疗程比例为100%,而返乡治愈率为45.77%. [结论]流动人口平均收入低,居住环境差,卫生健康意识差,相对普通人群更易感染结核杆菌,且中毒症状更明显,如不能及时发现传染源,使得结核病的综合防治面临巨大挑战.
作者:仇晓艳;周宇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0例儿童住院患者主要心理状态及相关对策,减轻患儿的不良心理,提高儿科治疗依从性.[方法]分析儿童住院患者主要心理状态,提出相关对策.[结果]恐惧、焦虑、抑郁为儿童住院患者主要的心理状态. [结论]实施相关对策能减轻患儿的不良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儿科治疗依从性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李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在非淋菌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某院确诊为非淋菌性宫颈炎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环丙沙星栓.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9% (6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 (4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为6.4% (5/78),对照组为5.1% (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比单纯抗生素治疗更为有效、经济、合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爱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婴儿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35例临床特点分析及防治方法. [方法]所有患儿确诊后立即给予维生素K1 5~10 mg静脉,连用3~5 d,重者可输血10~15 m/kg/次,1次/d,共用1~3 d.颅内压明显增高或反复惊厥者,联合应用甘露酵和地塞米松,并给予镇静剂和其他止血剂以及抗炎、营养支持等疗法.必要时,部分患儿根据症状给予侧脑室穿刺或前囟穿刺放液.急性期后使用神经节苷脂促进神经生长和改善脑血流的药物复方丹参液,对部分有侧脑室扩大者,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醋氮酰胺,以减少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防治及预后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组患儿35例,放弃1例、死亡1例,转院2例,出院1年后随防24例,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11例.临床表现方面,74.29%患儿面色苍白,65.71%患儿前囟饱满或隆起,37.14%患儿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62.86%患儿注射部位出血,31.42%患儿惊厥抽搐,8.57%患儿意识障碍伴瞳孔不等大,20.00%患儿呕吐,4例患儿血红蛋白32~59 g/L,8例60~90 g/L,23例90~120 g/L.35例患儿CT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硬膜下血肿9例,脑实质出血7例,脑室内出血3例,混合性出血10例.并发脑水肿14例,脑疝9例,大面积脑梗死4例.[结论]该病致残率较高,若不积极正确治疗,死亡率高,应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以降低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对具有患该病危险因素的婴儿,应早期使用维生素K预防.
作者:郭文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回顾分析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保乳术后改良放疗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月就诊的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单盲随机将接受改良放疗保乳术治疗的49例患者分为改良组,其余41例分为对照组.X2检验对照分析术后患者对乳房美容效果评价结果、术后复发及转移结果和放疗不良反应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对乳房美容效果评价结果对照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放射性皮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淋巴结复发率对照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处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小板下降及白细胞下降等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后改良放疗可有效降低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作者:卢振铎;刘真真;乔江华;焦得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河南省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为制定农村地区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195名5岁以下儿童,测量身高(身长)和体重,采用2006年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用Z评分法评价儿童的身高体重发育状况. [结果]河南省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平均身高为90.44 cm,平均体重为12.99 kg.生长迟缓、低体重的发生率分别为7.62%、3.18%,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消瘦率是4.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河南省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较好,但仍存在营养不良,应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
作者:钞凤;张书芳;叶冰;詹瑄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儿童矮小症的治疗.[方法]对安岳县诊断明确的矮小儿童进行差别综合治疗,包括:心理辅导、饮食指导、睡眠调理、肠道调理、营养促进、加强锻炼以及生长激素(Gh)、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等,观察期12个月. [结果]244例矮小儿童有21例接受GH治疗,12个月生长大于12 cm共15例,占71.4%,12个月生长大于6 cm共6例,占28.6%,12月生长小于6 cm共0例,223例接受除外GH的差别综合治疗,12个月生长大于12 cm共102例,占45.7%,12个月生长大于6 cm共98例,占43.9%,12月生长小于6 cm共23例,占10.4%.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1.4%、45.7%,有效率分别为28.6%、43.9%,无效分别为0%、10.4%. [结论]Gh是治疗儿童矮小症的关键,但是除外GH的差别综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有效提升儿童身高的目的,而且可以减轻其家庭负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作者:刘夜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PPARγ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某院40例乳腺癌组织中PPARγ的表达情况,结合随访资科分析. [结果]乳腺癌组织PPARγ阳性表达率强于非癌组织,主要位于胞核中.患者乳腺组织PPARγ强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9.18±1.21)和5年生存率91%明显高于PPARγ乳腺组织弱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3.69±0.83)及其5年生存率42%. [结论]PPARγ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预后正相关,可作为新的乳腺癌预后指标用于临床.
作者:张洪斌;高鹏飞;赫海涛;厉坤鹏;高建芝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不孕症夫妇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阻塞间的关系. [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6期间,检查92对不孕夫妇和50例因早孕行人工流产孕妇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并分析夫妇双方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方输卵管阻塞间关系. [结果]不孕组解脲交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继发性不孕组解脲支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原发性不孕组(P<0.05).女方、男方以及任何一方有解脲支原体感染者输卵管阻塞率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阻塞的发生与夫妻双方解脲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临床应对夫妻双方解脲支原体感染同时进行检测.
作者:李美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其安全性. [方法] 97例临床诊断为屋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患儿接受了33周皮下注射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剂量递增阶段及维持治疗阶段每次注射后速发及迟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并予相应处理,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 [结果] 97例患儿共注射了2 431次,共37例287人次发生不良反应(11.8%).其中速发不良反应25例230人次(9.46%),迟发不良反应19例57人次(2.34%);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分别为234人次(9.62%)和53人次(2.18%).局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红肿,20例出现哮喘相关症状,无1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剂量递增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分别有214人次及73人次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不良反应发生少、程度轻、耐受性好,严格掌握指征及执行操作规范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陈莉娜;刘瀚旻;薛德厚;兰贵超;钟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及血清钠水平,术后随访所有患者1年,观察手术效果. [结果]本组45例患者,44例手术均较成功,1例(2.22%)患者发生子宫穿孔;术后回访1年,42例(93.33%)患者恢复良好,无任何异常情况,3例(6.67%)发生子宫异常出血,其中2例经对症处理,症状消失,1例肌瘤复发患者行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前1d血红蛋白为(91.5±13.6) g/L,术后d7血红蛋白为(105.3±6.9) g/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血清钠为(141.2±6.6) mmoL/L;术后d3血清钠为(139.3±5.4) mmol/L,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疗效显著,可行性高,是子宫肌瘤患者尤其是有生育要求的育龄妇女理想的选择.
作者:马文琴;赵丹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对儿童意外伤害病例进行分析、处理,找出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及相关因素,寻求干预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某院2005~2010年间收治住院的268名意外伤害儿童病案. [结果]儿童意外伤害种类繁多,中毒以1~6岁儿童为主占77.26%,中毒原因74.25%为误服. [结论]家长应加强对小儿的监管,妥善保管好药物和有毒物品,了解基本用药常识,警惕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动向,帮助其安全地度过疑惑期.
作者:施跃琼;谭秋月;翁小琴;唐晓军;汪桂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对收治的2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80例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有275例,有3例发生脱管,2例发生局部皮肤过敏,2例发生静脉炎. [结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的使用,既减少了患儿痛苦,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胡晓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骨骼系统及肢体畸形的价值及佳检查时间,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以提高胎儿骨骼系统及肢体畸形的检出率. [方法]对18947例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对发现有胎儿骨骼系统及肢体畸形的孕妇进行追踪随访,胎儿骨骼系统及肢体畸形均经引产、X光检查或尸检证实. [结果]超声检查18947例孕妇中,超声诊断胎儿骨骼系统及肢体畸形49例,其中致死性侏儒6例,四肢短小4例,肢体屈曲2例,双侧上肢尺桡骨缺如1例,上肢缺如2例,下肢畸形1例,脊术裂9例,脊柱异常弯曲1例,手足多指(趾)2例,马蹄内翻足7例,无颅骨12例(无脑儿8例、露脑4例),部分颅骨缺如(脑膨出)2例.产前超声诊断和产后诊断完全符合.早检出畸形的孕周为10周.[结论]超声是诊断胎儿骨骼系统及肢体畸形的有效方法,部分胎儿骨骼系统及肢体畸形检出时间可提前到12周前.
作者:伍文霞;徐永莲;熊德庆;张方芳;李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现况,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1~12月住院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 [结果] (1)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9%,漏报率为3.0%. (2)医院感染重点发病科室为ICU、精神科和内科. (3)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为主.(4)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真菌、肺炎克雷佰杆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肠球菌等. (5)抗菌素总的使用率为77.61%,使用率较高的科室有ICU、新生儿、儿科、产科、外科,均超过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的≤50%的范围,三联以上抗菌素使用较高的科室有ICU、骨科、综合内科、普外科和妇科等. [结论]应加强重点科室和高发部位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针对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环节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顾红政;曹卫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筹资是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它决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规模和抗风险能力.本文归纳了国内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方式、筹资渠道、筹资水平、筹资主体责任等方面的研究,并对这些研究进行简单评述,希望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符定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脂干预技术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培训前后专业技能测试和问卷调查,比较培训前后专业技能水平及培训满意度,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通过培训,学员的专业技能平均得分从64.58分提高到85.71分,培训前后的专业技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56~23.076,P< 0.01).培训后在县级单位工作、学历高、职称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从事西医治疗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程度高于其他人群(F=2.956~7.546,P<0.05);同时,90%以上的学员对培训效果感到满意.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单位(OR=2.129,95%CI=1.527~2.969)、文化程度(OR=2.607,95%CI=2.222~3.064)、技术职称(OR=2.525,95%CI=1.839~3.468)、从事业务(OR=3.182,95%CI=1.458~6.942)和执业类别(OR=0.316,95%CI=0.163~0.615)等.[结论]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培训模式和方法适宜在农村扩大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重建;梁淑英;宗上纲;李慧民;杨海燕;王宇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本文分析了当前流行病学研究中偏倚问题的存在现状,从完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协作体系的角度,论述了在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下,服务对象个人健康信息的完善对流行病学人群研究中控制失访偏倚、无应答偏倚、回忆偏倚、说谎偏倚、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和混杂偏倚等的助益作用.
作者:左群;何蓓;胡高潮;张宗光;刘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方案的实施及质量控制. [方法]对2010年4~12月呼吸科住院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制定实施方案和质量控制标准.[结果]患者满意度调查得分由97.6%增长到99.4%,护理缺陷较同期下降39.5%,护理组获得了护理部的流动红旗.[结论]优质护理试点病房服务方案实施及质量控制在呼吸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红梅;何梅;杨艳英;李桂蓉;赵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四川省农村低收入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四川省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西部扩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农村低收入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因素. [结果]影响农村低收入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内是否有65岁以上老人,OR值为1.643;家庭成员是否患慢性病,OR值为2.294;户主文化程度,OR值为0.4;家庭成员是否住院,OR值为4.066.[结论]减少农村低收入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应该重视农村老年人群、健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教育程度.
作者:宛云英;罗敏;林燕;张菊英;应桂英;甘华平;谭铃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模式在整形美容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09级美容专业60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采用Seminar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临床技能进行考核. [结果] Seminar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和临床科研的思维能力. [结论] Seminar教学模式是整形美容外科临床课程的较好的一种教学模式,对整形美容外科学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郑泉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青浦地区流动人口自感病轻时择医意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青浦地区11个镇(街道)1 883名流动人口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结果]流动人口自感病轻时,是否选择到医疗机构就诊与年龄、职业、享受医保与否有关;选择就诊目的医疗机构依次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等.[结论]年龄、职业因素及是否享受医疗保障是影响流动人口自感病轻时选择医疗服务的重要因素,应尽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满足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需要.
作者:贺秋豪;胡炯;蒋东;杨伟峰;夏立群;竺亚萍;蒋亚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医院药学服务,是由药师利用所学药学专业知识[1].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负责,且和药品服用有一定关系性的服务.目的是为增加药品治疗的安全、有效和经济特性,做到大程度改善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医院药学服务活动主体面涉及广泛,其工作重心是病人,为以患者为重心的一种主动服务,而其中提供服务的主体为药师[2].
作者:陈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与探讨本科护生定科实习初期1~2个月内的真实体验,为定科实习护生带教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Van Manan的诠释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定科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深入访谈. [结果]用类属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反思、比较和归纳,提炼出“工作压力仍然存在;不能自主有效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能进行有效沟通,感到无助;综合素质能力较差”4个主题. [结论]医院应制定系统的带教计划,关心定科实习本科护生的转变状态,帮助进行减压管理;尽早向护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知识与全面信息,引导其进行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校联合改革带教方法,满足护生继续学习与科研需求.
作者:刘桂萍;王晶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等引起的肥胖症、糖尿病及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抗性淀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新型膳食纤维,它具有降低餐后血糖水平、降血脂、预防和缓解Ⅱ型糖尿病、肥胖症病情,抑制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改善肠道环境,预防结肠癌,促进矿质离子吸收均衡营养等保健功能.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抗性淀粉在卫生保健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对基于抗性淀粉的功能食品的产业化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作者:别同玉;许加生;别同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海洋胶原肽对糖尿病大鼠的影响及其降血糖功能.[方法]采用正常大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高糖模型低剂量组、高糖模型中剂量组、高糖模型高剂量组、高糖模型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高剂量组、正常大鼠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应剂量海洋胶原肽溶液或蒸馏水连续灌胃8周,以隔周空腹血糖、糖耐量实验曲线下面积等为指标研究海洋胶原肽的降糖功能. [结果]海洋胶原肤对正常大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酎量. [结论]海洋胶原肽对糖尿病大鼠有较好的降糖作用,而对正常大鼠的血糖无影响.
作者:马丹丹;王春蕾;朱文丽;龙珠;王军波;李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 (GLP-2)在SAP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保护作用. [方法]健康纯系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胰腺炎组(SAP组),治疗组(SAP+GLP-2组).采用胰管逆行注射3%牛磺胆酸钠溶液制作重症胰腺炎模型,治疗组制作胰腺炎模型后,皮下注射GLP-2类似物0.1 mg/kg 3 d.3d后处死大鼠,HE染色切片光镜观察小肠黏膜改变;放射免疫法分析肠黏膜中sIgA含量改变. [结果]急性胰腺炎模型组黏膜层出现明显病理改变;与胰腺炎组相比较,治疗组小肠黏膜损伤显著减轻,黏膜轻度水肿层,绒毛较长,数量较多,上皮细胞基本完整,断裂现象不明显,绒毛固有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免疫细胞数量较多,固有层仅有少量炎细胞漫润,小肠腺加深,数量较多;胰腺炎组sIgA比对照组显著减少(0.187±0.028 g/L,0a846±0.140 g/L,P<0.05);治疗组sIgA比胰腺炎组增高显著(0.703±0.138g/L,0.187±0.028 g/L,P< 0.05). [结论]GLP-2对SAP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障碍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陈霞;赵宏贤;王巧稚;李昌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价“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 2007)对一般成人的适用性. [方法]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提供的各种食物的能量和营养素的含量,求出该膳食宝塔及其应用中建议的食物所能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的值,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成人的参考摄入量比较. [结果]该膳食宝塔满足一般成人对能量、蛋白质等大部分营养素的需求,而且能很好地解决钙摄入不足的问题;但可能存在VitB1(满足程度男性52.1%~83.6%;女性56.2%~90.0%)、男性锌(满足程度59.7%~92.1%)和女性铁(满足程度56.6%~92.2%)摄入不足以及钠(满足程度146.5%~ 168.0%)和VitE(满足程度184.8%~258.6%)摄入偏高.[结论]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符合膳食指南要求,适用于我国一般成人,建议在应用和将来修订该膳食宝塔时考虑性别差异,并进一步控制食盐和油脂的摄入.
作者:邬志薇;董加毅;童星;蒋霞;秦立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农药中毒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相应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06~2009年南通地区农药中毒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06~2009年南通地区发生农药中毒2 754例,其中死亡207例.总的死亡率7.52%.中毒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中毒多发生在生产性自用和非生产性自服.引起农药中毒农药种类以有机磷占首位. [结论]南通市2006~2009年急性农药中毒由自服和生产性中毒所致,自服中毒的人数超过生产性中毒,杀虫剂和除草剂中毒病例数居前2位.杀虫剂中又以有机磷中毒人数多.
作者:陆春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对百草枯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百草枯中毒是一种比较凶险的中毒,需要在临床中充分认识,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干预. [结论]通过早期、有效的相应治疗,采取积极的方法,使百草枯中毒的各种并发症、病死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中重视.
作者:郑粉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居民特别是青壮年人群的主要伤害因素之一,安全带用于防止交通事故所致伤亡作用是肯定的.了解安全带的发展、作用、使用现况,并探讨提高使用率等相关干预措施.
作者:杨亚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二氧化氯(ClO2)消毒液对地下空间真菌消毒效果,为特殊情况下人员进驻提供安全有效的卫生保障. [方法]用活化后ClO2消毒液对地下空间内空气、物体表面及水库储水消毒.于消毒前后采样检测真菌数,计算杀灭率,观察消毒效果. [结果] 1000 mg/L ClO2消毒液按10 ml/m3剂量即10 mg/m3,对空气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 min真菌杀灭率为93.5%.500 mg/L ClO2消毒液对物体表面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 min真菌杀灭率为96.4%.根据储水量按5 mg/L ClO2对水库储水消毒,消毒后90 d ClO2下降至0.01 mg/L,水中细菌总数、真菌数及大肠菌群均未检出,消毒效果满意. [结论] ClO2消毒液对地下空间真菌杀菌效果好,可达到空气、物体表面及储水消毒一体化,是特殊情况下人员进驻地下空间时的理想消毒剂.
作者:张永良;侯小平;苏青平;周聚中;郑世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日均气温、相对湿度和空气压力与医院日心脑血管与呼吸疾病急、门诊就诊人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三级甲等医院日呼吸、心脑血管疾病急、门诊就诊人次和该地区日均气温、相对湿度和空气压力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立方平滑样条函数将日均气温、相对湿度和空气压力引入,与医院日呼吸、心脑血管疾病急、门诊就诊人次间建立Poisson广义相加模型,选择终进入模型的变量,并确定其立方平滑样条函数自由度取值. [结果]医院日呼吸、心脑血管疾病急、门诊就诊人次与气温、相对湿度和空气压力表现出一定的线性相关趋势;当气温< 10℃时,气温每升高1℃,就诊总人数增加1.057 217倍,当气温≥10℃,气温每增加1℃,就诊总人数上年同期下降0.990 571 73倍. [结论]气象因素与呼吸、心脑血管疾病急、门诊就诊人次的相关性比较明显.
作者:俞捷;龚磊;黄厚今;袁荣炳;许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开展贵阳市云岩、南明两城区居民经常食用腌菜类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水平评估,了解贵阳市腌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水平及污染程度. [方法]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T5009.33-2003)对贵阳市两城区市售的5类共100种腌菜类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镉柱还原法测定腌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结果]贵阳市两城区市售酱腌菜类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暴露水平基本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萝卜类腌菜合格率为80.0%;黄瓜类腌菜合格率为75.0%;榨菜类和白菜类腌菜合格率均为90.0%;杂类腌菜亚硝酸盐的检出率和超标率比较严重,合格率仅为60.0%. [结论]农贸市场销售的腌菜类食品,散装自制腌菜食品卫生质量令人担忧.研究结果提示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以确保食品安全.
作者:殷忠;蒋励;周彬;钟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2003 ~2009年自贡市生活饮用水卫生应急监测情况调查分析,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应急监测规律,探讨生活饮用水卫生应急监测的程序和方法,为突发生活饮用水卫生应急监测提供技术支持,为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数据,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应急监测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03~2009年自贡市共计进行生活饮用水卫生应急监测34起.其中,接应急监测性质来分,污染投诉类17起;委托污染鉴定类13起;寻找饮用水源类4起.按应急监测的内容来分,微生物类5起;理化类19起;微生物类与理化类10起.按监测水样类型来分,井水20起;自来水10起;水库水4起.按是否造成了人群健康效应的应急监测来分,造成人群健康效应2起;未造成32起.监测样品共计129件,阳性率51.94%. [结论]自然灾害情况下生活饮用水卫生应急监测次数较多.污染类投诉、需要作理化检测的应急监测中井水较多.保护井水资源应该从治理工业“三废”做起.
作者:范晖;张菊英;李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泰州市住宿业实施的效果,为下一步向全市公共场所推广量化分级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泰州市60家经营1年以上星级宾馆和商务酒店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量化评分表,对其进行量化评分,评分结果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实施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后,等级良好和一般的单位数增加,等级差的单位数明显减少.[结论]住宿业推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作者:陈建军;陈东周;孙正太;魏建勋;缪勇战;刘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的手卫生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基层医院做好手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137名在岗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37名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良好,对手卫生指征认知较高;不同工龄、学历、职称、科室的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响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的因素主要是手卫生设施不具备及工作忙.其中清洁剂、消毒剂刺激皮肤,引起皮肤干燥占首位(76.6%)、其次是工作太忙,没有足够的时间(65.0%)、洗手池旁没有配备干手用具(62.8%). [结论]医院应进行必要的投入、改善洗手设施,加强培训、建立监督机制,全面促进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作者:顾福萍;戴美琴;王春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案例式教学法在心胸外科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某院2010级临床专业学生136人为研究对象,共两个班,每班68人,一班采用传统教学法,二班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授课.对对案例式教学在心胸外科诊断教学中应用的赞同率和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结果]绝大多数学生喜欢案例式教学(97.06%),并赞成将案例穿插于理论知识的讲授中(92.65%),认为案例教学时间应占教学时间50%左右(90.44%);但是学生不赞成将案例提前告知(52.94%).案例武教学法组80分以上学生例数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P< 0.05). [结论]在心胸外科诊断教学中采取案例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其综合临床素质.
作者:邹本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