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 主办单位:四川
  • 国际刊号:1672-3511
  • 国内刊号:51-1654/R
  • 影响因子:1.35
  • 创刊:1989
  • 周期:月刊
  • 发行:四川
  • 语言:中文
  • 邮发:62-24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成都市科技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西部医学杂志   2011年4期文献
  • 手术联合放疗对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放疗对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建议.方法 将138例直肠癌患者分为手术联合放疗(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共有4例患者失访,总随访率为97.10%.综合治疗组的复发率仅为7.04%,远低于单纯手术组的59.15%(P<0.05).此外,综合治疗组的转移率也远低于单纯手术组(p<0.01).综合治疗组未出现术后吻合口瘘及腹部伤口延期愈合,单纯手术组发生2例.综合治疗组出现放射性肠炎5例.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7.3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73.13%(P<0.05).结论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防止和减少复发率和转移率,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谢占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晚期肝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评价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reatment,IMRT)应用于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对2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惠者进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每次分割剂量为3~6 Gy,每日1次或隔日1次,照射次数为6~15次,总治疗时间为2~5周,相当于生物效应剂量(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BED)56~80Gy,中位剂量66 Gy.观察近期疗效及顸后影响因素.结果 2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0例,病情稳定(NC)8例,病情进展(PD)1例,中住生存时问18个月(2~75个月).单因素分析昱示大体肿瘤体积(GTV)、放疗分次剂量、放疗总剂量对近期疗效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黄丹丹;罗杨坤;杨家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及超声表现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肝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及超声表现.方法 时allo-HSCT前后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腹腔脏器的超声图像改变,并将发生HVOD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移植后进行超声检查的患者共137例,发生HVOD患者7例,发生率5.1%,发生时间7~23天,血清胆红素65~271/μmol/L,部分患者出现右上腹痛(517/71.4%),肝大(6/7,85.7%),体重增加(7/7,100%),腹水(7/7,100%).同移植前比较,患者在移植后发生肝大、肝静脉纤细、脾体积增大及腹水等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肝实质损害、胆囊壁增厚等变化,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后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和腹水,应警惕HVOD的可能,床旁腹部超声检查能为其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作者:王茜;张川莉;马步云;向兵;时莹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ICU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36例并发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根据药敏试验分析其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几乎均为多重耐药,耐药率低的是亚胺培南(66.7%).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尤其是ICU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形成多重耐药;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复合群杆菌感染的患者应以亚胺培南作为第一线抗菌药物;重点是加强预防,防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世成;罗世林;李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时期电惊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电惊厥治疗在基层精神病院使用情况的演变.方法 提取跨度为40年的首次发病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例共852例.进行每10年间电惊厥治疗人次和人均电惊厥次数的对照研究分析.结果 1967年至1997年每10年间两组电惊厥治疗人次和人均电惊厥次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2007年比较1997年其电惊厥治疗人次及人均电惊厥次数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 2007年较1997年的电惊厥治疗的使用大为减少.

    作者:夏南;陈佰年;王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IL-16、IL-18水平的研究

    目的 探讨IL-16、IL-18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6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16、IL-18水平.结果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血清IL.16、IL-18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过敏性紫癜缓解期患儿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过敏性紫癜患儿IL-16与IL-18呈正相关.结论 IL-16、IL-18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的发病,IL-16、IL-18的检测与过敏性紫癜病情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李禹兵;刘延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直肠癌患者静脉麻醉期血液粘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直肠癌患者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的血液粘度变化.方法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直肠癌根治手术,ASA Ⅰ~Ⅱ级,无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影响血液粘度疾病的老年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分别在麻醉输液前(T0)、麻醉诱导插管后,BIS达到40~60并维持1 h(T1),手术结束前10 min(T2)、术毕拔管患者入PACU后30 min(T3)四个时点经肘静脉各采血5ml,检测高切全血粘度(Hηb)、中切全血粘度(Mηb)、低切全血粘度(Lηb)、血浆粘度(ηP).结果 全血粘度指标(Hηb、Mηb、Lηb)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与T0比较,T1指标显著降低(P <0.05),至T2继续降低(P<0.05),T3开始升高.但仍较Ta低(P<0.05).ηp在T1较T0显著升高(P <0.05).结论 老年直肠癌患者血液粘度经历了麻醉中降低,术后早期开始升高的变化过程.

    作者:陈涛;钟庆;张英;刘玉林;王春艳;雷贤英;唐显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治疗的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者中结、直肠肿瘤21例,肠粘连12例,腹内、外疝嵌顿7例,肠扭转、粪石嵌顿各2例,肠套叠、憩室炎,坏死性降结肠炎各1例.术后并发症10例,发生率21.28%;围手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4.26%.结论 对无手术史且排除疝嵌顿的肠梗阻首先考虑肿瘤可能.完善病史和仔细体检、腹部立卧位摄片和腹部CT检查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常规措施.老年急性肠梗阻病情复杂,伴发疾病多,体质差,应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把握手术时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文杰;陆孝道;高钢龙;单远洲;张学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行腹腔镜手术所发生的各种并发症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生的原因、防治的方法.结果 33例并发症患者中胆总管部分或完全损伤15例,胆管漏9例.腹腔内出血5例,肠道损伤和穿刺孔感染各2例.结论 胆管损伤、胆漏、术中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绝大部分并发症是能够预防和治愈的.

    作者:黄健;薛应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人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5例老年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9例,轻残10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情况,治疗时一定要权衡利弊,多方面地去考虑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患者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顾涤恒;陈海涛;王建;陆惠新;高甜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钼靶X线在早期乳腺癌的图像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表现.结果 60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表现为小蛄节肿块影30例,局灶性致密影6例,单纯钙化25例,不对称导管影增粗2例,血管影增粗4例和局部腺体结构扭曲5例.后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早期乳癌患者,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2例,浸润性小叶癌10例,导管原住癌6例,小叶原位癌2例,黏液腺癌5例,髓样癌4例和粉刺癌1例.结论 早期乳癌的X线表现为肿块、钙化、局灶性致密影、蛄构扭曲等直接或间接征象时,应及时活检,才能有效提高早期乳癌的检出率.

    作者:宁平;张勇;刘泽宇;温全;陈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微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根治腋臭46例

    目的 探讨饭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根治腋臭的疗效.方法 沿腋窝皮纹作长0.5cm小切口,于皮下2mm钝性分离后,以腋臭搔刮器搔刮去除皮下的汗腺、毛囊、大汗腺,冲洗搔刮后形成的腔穴,彻底止血后缝合切口,加压包扎.结果 46例术后异味完全消除,皮肤无缺血坏死,术后无明显瘢痕.结论 微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是根治腋臭的有效方法.

    作者:邵金许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8例

    目的 探讨糖尿痛患者血糖控制在12 mmol/L以下,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58例(72眼)施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视力,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1年,裸眼或矫正视力≤0.1者2眼(2.78%).0.1~0.3者1眼(1.39%).0.3~0.5者2眼(2.78%),0.8~1.5者67眼(93.06%).术中无出血,术后无感染,切口愈合良好.结论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餐后血糖控制在12 mmol/L以下者,于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常文勇;迟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稀释碘伏液在脑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稀释碘伏在脑脓肿穿刺后局部作用机理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例脑脓肿患者,在立体定向下行脓肿穿刺后,分别将脓液、生理盐水换洗液和碘伏换洗液送细菌培养.结果 12例患者生理盐水换洗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58.3%,而在稀释碘伏液换洗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降为0,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x2=9.882,P<0.05).结论 稀释碘伏杀菌谱广、作用持久,对脑脓肿腔内脓液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作者:张雷;何永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宫腔镜在诊治宫腔粘连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和治疗官腔粘连中的作用.方法 对51例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在镜下行电切分离子宫内粘连,术后予以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结果 51例患者官腔粘连完全分离,无并发症发生,术后46例月经恢复正常,5例经量仍较少.33例痛经者术后缓解30例.结论 宫腔镜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准确、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邱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微侵袭治疗胫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微侵袭接骨板技术(MIPO)以胫骨远端镇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胫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 运用微侵袭接骨板技术以胫骨远端镇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41例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胫骨远端粉碎骨折,并以临床功能和X线检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41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41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7~16用),没有发生内固定失败以及骨不愈合者.浅表感染1例.踝关节功能评价优良36例(87%).结论 运用微侵袭接骨板技术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的骨折创伤小,对软组织的干扰少,能够获得并维持稳定的固定,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运平;杨利;刘晓潇;曾可培;仙登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IL-6)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其中前循环TIA组45例,后循环TIA组45例),另纳入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9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76例于发病后第1天血Hcy、TNF-a、IL-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Hcy与TNF-a、IL-6呈正相关.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Hcy与健康时照组有明显差异.Hcy水平与TNFa、IL-6呈正相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的TNF-a、IL-6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作者:高志刚;章淑英;宋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覆膜内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覆膜内支架治疗食管癌并发食管一气管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在X线引导下对15例食管癌放疗后导致食管-气管瘘、4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导致食管-气管瘘患者行国产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术后给予抗炎、止血及止痛治疗.结果 18例一次性操作成功,1例术中支架向下移位并及时补放第二枚支架,11例出现术中少量出血,所有病例的瘘口均完全封堵;术后有15例需药物止痛,2例出现少量呕血,3例出现解黑便,2例出现大呕血死亡,1例出现食团阻塞支架.2例出现肿瘤生长阻塞支架;随访期内死亡14例,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和全身衰竭.结论 采用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瘘是一种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作者:魏欣;钟立明;胡鸿;游箭;赵晓伟;胡孔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Vitapex根充糊剂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Vitapex根充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460个患牙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在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基础上,分别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和Vitapex糊剂加牙胶失充填根管,观察术后1年的疗效.结果 氧化锌糊剂组(A组)有效率80.9%,Vitapex糊剂组(B组)有效率92.4%,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术后1年疗效明显好于氧化锌糊剂,可满足临床应用.

    作者:刘金明;孙博;张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 选取9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全部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血液灌流.观察全部病例的阿托品应用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及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阿托品应用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IL-1、TNF-a、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

    作者:张文忠;王健;杨峰;刘书花;焦清海;田英平;刘冬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1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24h或更长时间的Holter检查,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晕厥发作情况及时间,捕捉患者晕厥发作时心电图变化.结果 61例患者中有33例(54.1%)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3例(21.3%)检查过程中出现黑朦、晕厥发作,且发作时间与检出心律失常时间一致,尤其与R.R间期>3.0s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Holter检查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章艳萍;张宏考;干艳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苏醒期恢复情况比较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与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使用后的恢复情况.方法 86 例择期腹腔镜手术女性病人随机分成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P组,n=43)与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1组,n=43).手术结束后停止麻醉药物静脉注射和吸入.记录并比较患者苏醒期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组病人停药后的拨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名字时间、应答生日时间均小于Ⅰ组(P<0.05).两组在麻醉恢复室内停留的时间相近(P>0.05).P组烦躁的发生例数明显高于Ⅰ组(P<0.05).两组病人围术期其它不良事件发生的频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丙泊酚与雷米芬太尼复合静脉全麻比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有更快更好的短期恢复效果,适合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

    作者:周远航;唐江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扩散加权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对急性后循环梗死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之表现扩散系数(ADC)对急性后循环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4例发病一周以内行临床及磁共振DWI检查确诊为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患者,于二周后复查磁共振DWI检查.结果 发病一周内,一侧枕叶和一侧小脑梗死的核心、梗死的边缘和其对侧镜像区ADC值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干梗死的核心ADC值和其梗死边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用后复查DWI检查,梗死的核心ADC值和其边缘及镜像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死的边缘和镜像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侧枕叶梗死者有8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小脑梗死者有6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脑干梗死者有13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结论 ADC值是一种客观的评价脑缺血的方法,其定量分析有助于判断缺血的程度及恢复情况.

    作者:庾建英;刘继新;朱沂;蒋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85例地震伤员临床抗感染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对地震伤员抗感染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及可控性.方法 制定急救地震伤员综合治疗方案,保障抗感染用药需要,观察疗效.结果 85例地震伤员经住院急救治疗全部康复出院,仅4例截肢(趾).结论 夫西地酸钠、替硝唑、青霉素类等7类感染药用于抗地震伤急救综合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张德云;冯怀志;黄鹏;赵艳;李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咯血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 探讨用无水乙醇加固体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机理、栓塞方法、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19例中、大量咯血病例,均经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成功,全部采用异常血管床造影剂充填量测试法评估栓塞剂用量及推注速度,再行抗菌素→无水乙醇+丝线粒沫/明胶海棉粒栓塞病变区域分支血管.全部病例随访6~36个月.结果 19例均即刻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短期复发1例(5.3%),无远期复发病例.结论 无水乙醇加固体栓塞剂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段.术中采用异常血管床造影剂充填量测试法评估栓塞剂用量及推注速度,有助于精确栓塞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世沛;赵张平;滕红;徐兴明;谢英;周炜;陈友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半导体激光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口腔科、儿科门诊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诊断病例共1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给予半导体激先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局部外敷联合板蓝根冲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6天后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宝震;刘建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切口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小切口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住殷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16例.结果 16例患者获得8~24月随访,无股骨头坏死、断钉、松动等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小切口切开复位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易愈合等优点,是治疗眨骨干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马先文;桂斌捷;李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治疗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缺铰性贫血(IDA)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伴有HP阳性慢性胃炎的IDA患者116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铁剂联合HP根除治疗;B组仅予补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蛋白(Hb)、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IDA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杨忠文;周江;葛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灸配合通窍活血汤治疗脑外伤后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颅脑外伤后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确诊为头部外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72例)应用针灸配合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4例)应用颅痛定、益脑灵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5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头痛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针灸配合通窍活血汤加味可明显提高颅脑外伤后头痛的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范秀云;彭俊;张明伟;周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睾丸扭转后的综合治疗探讨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给予β-七叶皂甙钠静滴,欧莱凝胶外敷.结果 14例手术复位,1例睾丸切除.随访多普勒超声显示睾丸大小及血运均正常,精液实验室检查,包括切除一侧睾丸患者均正常.结论 睾丸扭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术后合理的用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体外循环中肝素耐药差异的探讨

    目的 探讨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体外循环(ECC)术中肝素耐药的差异.方法 305例病人常规中度低温(28℃~30℃).灌注流量在2.4~2.8 L/(m2·min).心肌保护采用4:1稀释血停搏液.肝素用量:体内肝素化300~400 U/kg,预充液中加2 000 U,在ECC中维持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480 s以上,每间隔30 min 测ACT.结果 肝素耐药:汉族3例(2%),维吾尔族28例(18%).肝素耐药中血小板计数增高者:维吾尔族5例,汉族2例.经追加肝素及输给新鲜冷冻血浆后,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血量维吾尔族患者均低于汉族患者(P<0.05=.结论 堆吾尔族患者肝素耐药比例高于汉族,而术后出血量却明显小于汉族,提示我们应从汉族与维吾尔族凝血因子是否有差异科学的分析这一临床现象,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杨毅;谢丽帕;伍湘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白细胞计数和血脂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特点及其与血脂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46例LADA患者和11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及分类细胞[白细胞(WBC)、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和血脂等,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LADA组的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T2DM组(P<0.05),LADA组胆固醇(TC)显著低于T2DM组(P<0.05).LADA争T2DM组的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与WBC、TC、低密度脂蛋白(LDL)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LADA患者可能比T2DM患者有更高的免疫炎症因子表达以及具有较低胆固醇水平.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炎症因子与血脂代谢有关.

    作者:杨淑芳;王玉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胸腺肽α1局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基泰)联合顺铂局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3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采用胸腺肤α1+顺铂灌注化疗;对照组18例,采用顺铂灌注化疗.每周1次,灌注三次后评定疗效、毒副作用、KP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胸水控制有效率为68.4%.对照组为38.8%,治疗组胸水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改善率为78.9%;对照组为44.4%(P<0.05);两组不良反应类似,均以Ⅰ-Ⅱ度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为主,治疗组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肤α1用于胸腔局部治疗时能够减毒增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翠华;何朗;任大成;付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探讨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技巧、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34例36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栓塞34例,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例,结果 36个动脉瘤致密栓塞29个动脉瘤,近致密辁塞4个动脉瘤,不全栓塞1个动脉瘤.术中破裂1例.随访3~9个月,26例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2例达到日常生活部分自理.无死亡病例.结论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等优点,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对提高栓塞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光辉;秦碧勇;席刚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烧伤Ⅱ号喷涂治疗Ⅱ期压疮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烧伤Ⅱ号喷涂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烧伤Ⅱ号喷涂换药,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每日2次.结果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烧伤Ⅱ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功能,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高,疗程短.值得推广.

    作者:董金霞;冀春萍;李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上切牙拔除矫治设计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上切牙拔除矫治的适应症和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上前牙或上颌前突、后牙为中性、轻度远中或完全远中关系的患者23例,拔除双侧上颌侧切牙或中切牙(有牙体或牙周病变者).结果 23例患者上前牙或上颌前突畸形完全解除,前牙覆(耠)、覆盖正常,后牙呈中性或完全远中的尖窝关系,口型和面型显著改善.结论 上前牙或上颌前突拔除上切牙矫治简单(支抗易控制)、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礼辉;王兰;周欣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食道癌支架治疗术的非手术操作风险139例分析

    目的 探讨食道癌患者行金属内支架治疗术前、术中存在的与手术探作无关的医疗风险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39例食道癌患者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的资料,总结与支架置入操作无关的非手术风险及其特点.结果 53例支架置入术时机推迟导致病变加重、体质恶化并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1例食遣癌放疗后出现狭窄并食道-气管瘘患者入院当晚大出血死亡;1例患者不信任支架安全性引发非医疗性纠纷;1例食道癌放疗后食道-气管瘘患者术中因剧烈咳嗽时不慎跌落下检查床.结论 食道支架置入术操作相对简便,重视术前、术中存在非手术操作的风险有助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作者:钟立明;魏欣;胡鸿;游箭;赵晓伟;胡孔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经前入路法穿刺三又神经半月节后行射频热凝毁损治疗,温度控制在65~80℃持续时间3min,共3~4次.结果 40例患者中,32例疗效I级,5例疗效Ⅱ,2例疗效Ⅲ级;一次性治疗显效率92.5%,总有效率97.5%.1例为Ⅳ级无效.结论 CT引导行三又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云春;王昭斌;武百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81例确诊为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B超检查阳性率为44.00%,CT检查阳性率为47.66%,腹腔穿刺液淀粉酶(Ams)升高占57.35%,血Ams升高占59.49%,尿Ams升高占53.6%.保守治疗17例,手术治疗64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11.11%.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胰腺损伤术前诊断较困难,外科医生要提高对胰腺损伤的警惕性,综合多种检查,及早明确诊断.视胰腺损伤的程度及合并伤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手术术式,对循环稳定的Ⅰ、Ⅱ级单纯胰腺损伤患者可行保守治疗,有合并伤者及Ⅲ~Ⅴ级胰腺损伤者则宜行手术治疗.

    作者:冯仕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的评价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方法 对25例原发性肝癌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动态电影模式扫描,所有数据经工作站软件处理并计算组织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time,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肝动脉供血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on,HAF),比较肿瘤组织、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 肝癌组织BF、HAF 明显高于瘤旁组炽及正常肝组织,而MTT明显降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BV和PS值与正常组织无显著差异.结论 肝癌CT灌注参数(BF、HAF和MTT)可有效的评价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燕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微波热凝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脉管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热凝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脉管瘤的效果.方法 将68例脉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局部注射平阳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波热凝术进行瘤体组织凝固、血运阻断.结果 观察组治愈23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91.2%;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10例,总有效7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部分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肿胀不适等表现,未见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微波热凝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脉管瘤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是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

    作者:姜定祥;马世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肺感染的疗效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肺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9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肺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灌洗,观察感染控制率及感染控制时间.结果 49例患者中47例肺感染得到良好控制,感染控制率为95.92%,感染控制时间平均为7.5天.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肺感染效果良好,值得推广,而良好的护理对治疗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陈会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加快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加快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措施.方法 将13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术后干预措施,术后5天比较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适症状(腹痛、腹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病人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对患者实施干预措施可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武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尿道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尿道成形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因尿道下裂、尿道狭窄行尿道成形手术的297例患者,其中尿道端端吻合146例,尿道下裂成形术34例,其他自体材料替代成形117例,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结果 伤口感染发生率为1%~2%,尿道狭窄患者无漏尿,尿道下裂漏尿<5%;尿道狭窄及尿道下裂患者手术成功率均在90%~95%.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会阴部皮肤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尿道成形术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杨玉仙;何其英;王志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两种吸痰方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吸痰方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将收住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应用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实验组)吸痰方法,对吸痰量、血氧饱和度、肺部感染丰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吸痰方法在吸痰量上有显著差异,密闭式吸痰的血氧饱和度较开放式吸痰有显著升高,肺部感染率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应用密闭式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及低氧血症发生率,对患者愈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冯全吉;王蓉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的效果.方法 对58例维持性血透(CHD)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由(4.88±1.32)分提高到(7.30±1.82)分,血压控制良好,营养状况良好,未发生急性心衰,高血钾等紧急血透指征,生活质量提高.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CH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预防透析急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姮瑛;谢琼;李密;蒲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加强病房医用冰箱管理制度落实的探讨

    目的 加强与完善病房医用冰箱规章制度落实和管理,为临床医用冰箱安全管理与使用提供保障.方法 自制医用冰箱管理调查表,对执行制度前后2006年和2009年的管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006年存在的清洁程度、标识不清等主要问题在2009年的调查结果中得到明显纠正和提高,优质率从52.17%提高到100.00%.提高了护士对医用冰箱的安全管理能力.结论 冰箱管理制度实施后,使每个护理单元的管理有章可循,管理更加制度化,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向代群;成翼娟;宋锦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静脉输液不同拔针方法的效果探讨

    目的 寻求效果好的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方法 采用抽签法决定静脉输液不同拔针方法的顺序,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输液病人按新式法、传统法、反折法拔针各100次,比较三种拔针法的回血压滴液情况.结果 反折法与新式法回血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反折法、新式法两者回血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传统法(P<0.01).新式法与传统法滴液率比较无统计擘差异(P>0.05),新式法、传统法两者滴液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反折法(P<0.01).结论 新式法拔针回血率低,且不易滴液,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长英;蒋纯;王克琼;张琼;张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析我国APN排班模式的应用现状

    目的 APN排班模式是我国现阶段替代传统排班模式常用的方法.通过收集近几年来关于我国APN排班模式的文献报道,对目前我国APN排班模式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综合得出其模式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以供广大护理同仁参考.

    作者:周倩;向代群;吴小玲;吴琳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生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改革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新模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护理实习教学管理改革前、后的实习护生各243名对组织纪律、服务态度、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违纪人数由17.3%降至8.7%,服务态度满意率从85.2%提升至90.3%,实习护生的不良表现明显降低,实习的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加强实习护生及带教老师的管理,教学相长,能明显提高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的质量.

    作者:何琼珍;孙婕;王红梅;邱雪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PCIA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PCIA)40例和B组(肌肉注射曲马多(40例),记录术后2天患者进行患肢屈伸踝关节以及转动踝关节主动功能锻炼完成的次数.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及体重方面无明显差异;A组完成屈伸踝关节次数(11.45±0.75)次,转动踝关节次数(4.57±0.59)次,B组完成屈伸踝关节次数为(9.30±1.24)次,转动踝关节次数(3.10±1.13)次,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应用PCIA镇痛比疼痛时再行肌肉注射镇痛方式更优越.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功能康复.

    作者:黄兰;杨云春;李同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内镜下复位治疗成人胃扭转的护理

    目的 探讨内镜下复位治疗成人胃扭转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手术适应证的14例患者行内镜下胃扭转复位术,并应用护理程序实施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结果 本组14例患者除1例经内镜复位7h后复发,再次经内镜行注气加旋转法复位成功外,其余13例均1次复位成功.本组除2例患者复位后2d内出现少量黑便外,均未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内镜下胃扭转复位术是一种治疗价值高、安全、有效、无痛苦、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娴熟的护理配合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春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复用医疗器械去污风险评估与控制探讨

    目的 探讨控制和规避复用医疗器械去污处理存在的风险,预防和减少危害的产生.方法 分析复用医疗器械清洗不干净造成病人感染、清洗过程中员工自身职业伤害、环境污染、清洗后器械功能受损等风险因素.并通过加强专业培训、自身安全防护、加强噪音与环境控制、规范操作流程、制度化管理来规避风险.结果 对比控制前后,病人感染减少83%,利器伤减少80%,化学性伤害减少75%,物品功能受损减少83%.结论 通过加强专业培训,优化流程可减少职业伤害的产生.

    作者:周晓丽;黄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一次性气管导管替代肛管在肠麻痹中药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替代肛管在肠麻痹患者中药保留灌肠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于ICU住院的40例肠麻痹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的肛管灌肠及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替代肛管灌肠,比较两种灌肠方法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工作量及对病人肛周皮肤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工作量和病人皮肤情况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在肠麻痹患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好、大便引流通畅、出入量统计准确、明显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减少了粪便对病人肛周皮肤的刺激.

    作者:徐晓梅;王秀华;黄超;陈侣林;刘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食道起声心动图(TEE)在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三尖瓣成形手术患者术中行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全程监测整个手术过程,术前观察三尖瓣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程度,瓣膜成形完成心脏复跳后,再次观察成形瓣膜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情况.结果 62例三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均为重度关闭不全,成形术后16例(25.8%)反流完全消失,43例(69.3%)为轻度反漉,3例(4.8%)因无法成形,接受瓣膜置换术.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用于三尖瓣成形术中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解决术中的问题,评价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二次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晓茜;刘慧;邹翰琴;周克松;刘志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下肢动脉步进DSA造影的优势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步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较常规分段DSA的优势.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插管,对41例下肢病变患者分别行下肢动脉步进DSA16例和常规DSA25例后,对造影图像效果、造影剂的用量、患者所受X线照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 41例患者下肢动脉均获成功,造影图像质量优12例、良29例.下肢步进DSA具有完整的整体现、造影剂少、术中血管痉挛少、X线剂量低的特点.结论 下肢步进DSA在临床应用中较传统分段DSA在图像整体现、减少手术风险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赵晓伟;胡孔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阴道彩超对卵巢黄体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对卵巢黄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术后病理确诊黄体出血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与随访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黄体出血根据其声像特点黄体出血分为两种类型:血肿型(20例)和包块型(15例).术前超声准确诊断了27例,符合率77.1%(27/35);4例误诊为宫外妊娠,3例误诊为阑尾炎性包块,1例误诊为巧克力囊肿.结论 经阴道彩超对卵巢黄体出血的诊断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桂兰;赵婧;杨青松;陈茂林;吴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频彩超检查对大隐静脉曲张术前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在诊断大隐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诊的32例大隐静脉由张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并对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32例,其中1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10例与彩超检查诊断相符合,1例漏诊,诊断符合率91%.结论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作为检查大隐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之一,为临床手术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大隐静脉由张术前彩超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芳;胡林;倪然;吴志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青少年慢性副鼻窦炎67例CT分析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青少年慢性副鼻窦炎中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青少年慢性副鼻窦炎的冠状位CT资料.结果 67例患者中,鼻中隔偏曲21例、额窦未发育2例、蝶窦未发育1例.漏斗型12例,占17.91%.窦口鼻道复合体型31例,占46.27%,蝶筛隐窝型5例,占7.46%,息肉型19例,占28.36%.结论 冠状住CT能清晰的显示鼻窦和中鼻道的解剖及变异,为术前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解剖依据,是目前诊断青少年慢性副鼻窦炎疾病的重要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邝琰;何彬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MRI动态增强成像对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价值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对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价值.方法 搜集50例有完整临床及MRI资料的宫颈癌患者,并对所有患者常规行SE T1 WI和TSE T2 WI,快速翻转恢复序列(FLAER)及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原发肿瘤的大小、位置、信号特点及范围,比较MRI分期、术前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结果 MR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在判断宫颈癌发生部位上的准确性为100 %,判断宫旁受侵的准确性为92.8%,判断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为85.6%.结论 MRI动态成像可多方位成像,能直观、准确显示宫颈癌瘤灶大小及侵犯范围,对于宫颈癌的诊断有极高的敏感度,对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检查结合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有利于合理制定治疗计划,为宫颈癌治疗前常规盆腔检查佳影像学方法.

    作者:程祝忠;任静;王闽;肖燕;杨宇洁;席晓秋;许国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频彩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过临床确诊的4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肿块的形态、内部回声、典型特征及彩色血流情况等,并归纳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在48例肠套叠患儿中超声检出47例,诊断符合率97.9%;误诊1例,误诊率2.1%.结论 高频彩色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小儿肠套叠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杨姣;何兴华;张慧;袁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甲状腺腺瘤的超声分型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瘤的超声分型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提高超声诊断的定性符合率.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118例经术前超声检查及分型的甲状腺肿瘤与术后病理证实的结果进行时比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均经过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74.28%~84.61%.结论 甲状腺腺瘤的病理组织结构是产生声象图表现的基础,不同的超声特征有不同的病理改变,超声分型与病理类型之间既有相关一致性,又有重叠复杂性.

    作者:代述明;熊静;赵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肺泡蛋白沉着症CT表现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CT表现及其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PAP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PAP患者CT表现多样,其主要的CT表现为地图样、碎石路样、肺实变样改变,肺水肿及肺间质纤维化常表现较为明星.结论 PAP的CT表现多样但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不难作出诊断.

    作者:石思李;邹文远;张自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对分隔子宫并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分隔子宫并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分隔子宫早期妊娠经阴道超声的声像图特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声像图显示完全型分隔子宫合并妊娠10例、不完全型分隔子宫合并妊娠21例.超声正确诊断26例,准确率83.9%.误诊为子宫角部妊娠2例,误诊为偏心性宫内孕2例,漏诊1例.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分隔子宫并早期妊娠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万付元;赵婧;李德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监视下输卵管通液术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B超监视下行通液术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 通过50例不孕患者在B超下行输卵管通液术,观察注药阻力大小、宫腔积液、宫内液体流动方向、双侧输卵管距伞端情况及盆腔液体的变化.结果 8例双侧输卵管通液良好,6例双侧输卵管阻塞,16例一侧输管阻塞及20例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结论 超声监视下行输卵管通液,可直观通液的全过程,能较准确地判断输卵管阻塞的部位和程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理琼;黄欣;赵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胆管癌的超声误诊与漏诊分析

    目的 探讨胆管癌超声误诊灞诊的原因.方法 对37例超声误诊漏诊的胆管癌按不同类别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管癌超声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是未检出肿块,病变表现不特异及病变定位错误.结论 导致超声对胆管癌误诊漏诊的原因较多,如果能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一些措施,则可减少误诊漏诊率.

    作者:周密;张灌生;钟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接受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双对比法)检查患者585例的检查结果,与同期于我院接受传统食道造影法(传统法)检查的115例患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数字化食道双对比造影的585例中,发现病变468例,其中食道癌246例(早期食道癌51例,中晚期癌195例),食管炎症、静脉曲张等良性病变222例,正常117例;传统法115例中,发现病变76例,其中食道癌65例(早期食道癌3例,中晚期癌62例),良性病变11例,正常39例.结论 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检查与传统法食道造影检查相比,显示更清楚,病变检出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作者:何发清;官泳松;王小林;郭兵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胸壁结核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目的 总结胸壁结核的X线及CT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15例胸壁结核患者的完整资料,回顾性分析其X线及CT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结果 胸部X线发现7例;所有病例CT检查均有软组织肿块,凸出于胸壁7例,凸出于胸腔5例,同时凸出于胸壁和胸腔3例;形成脓肿8例;骨质破坏7例,钙化2例,4例伴有肺内结核病灶.CT均能显示病灶的位置、肿块内部结构及周边情况.结论 X线摄片是发现胸壁结核的基本手段,CT能清楚了解软组织肿块内部及周边情况,骨质破坏情况,尤其是增强CT对于诊断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大成;李成杰;姚尉;刘远红;丁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46例X线CT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CT表现.结果 按纽约标准将骶髂关节分型:Ⅰ级可疑改变x线平片发现3例,CT发现10例;Ⅱ级轻度异常X线平片发现8例,CT发现16例,Ⅲ级明显异常X线、CT都发现12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x线、CT都发现4例.同时可见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及外周关节改变.结论 X线平片能作出初步分析,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更作出正确分型,对临床治疗及治疗预后有较高的准确性,明显优于x线提片.

    作者:瞿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直肠超声在急诊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在急诊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106例经超声、逆行肾盂造影、体外冲击波碎石及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证实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部超声及经直肠超声两种检查方法并进行结果时比.结果 106例已证实输尿管蛄石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75例,准确率为70.8%;而经直肠超声检查确诊101例,准确率为95.3%;经直肠超声组较经腹部超声组患者检查结果准确率高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直肠超声可以较准确的显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不需要充盈膀胱,不受婚否的限制,可显著提高诊断率.

    作者:罗娟;李素淑;刘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对3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栓塞并检测术前术后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及血红蛋白及肌瘤变化情况.结果 UAE后子宫肌瘤明显缩小,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无明显变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恢复到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邓元明;张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气管内注射平阳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演变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气管内注射平阳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可行性.方法 6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3d、7d、14d、28d、56d),每组10只.大鼠固定、麻醉后,CT引导下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经颈部穿刺气管,穿刺成功后,实验组向气管内注射5mg/ml平阳霉素溶液lml/kg,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lml/kg.注药后3d、7d、14d、28d、及56d,对双肺标本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在每张组织切片上对肺泡炎和肺纤维化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明显较对照组严重,实验组炎症评分以7d组高(11.53±2.81,P<0.01),纤维化评分以56d组高(7.06±1.69,P

    作者:孙鸿;李春平;李睿;陈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MecA、femB基因PCR联合扩增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 了解mecA、femB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效率.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71株非重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多重PCR进行检测,结果 mecA、femB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MRSA的检测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7.87%.结论 mecA、femB多重PCR法可以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甲氧西林耐药作出判断,是一种高效、敏感、特异性高的检测技术.

    作者:刘真真;范昕建;吴疆;高燕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灯盏细辛对大鼠急性脑缺血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灯盖细辛在急性脑缺血期对内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 receptor,trkB)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 Zealonga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模型.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MCA0模型组(A组),给药组2.7ml/kg×7天(B组)及对照组(C组).然后制作冰冻切片对BDNF,trkB免疫组化测量.结果 BDNF及trkB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均提示,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灯盏细辛可诱导脑梗死后BDNF及其高亲和性受体trkB表达上调.

    作者:周弋人;何柳;张仲;曾仲;高励;沈富伟;罗祖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型复合盖髓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目的 检测新型复合盖髓材料磷酸钙-硅酸钙-泡铋矿复合水门汀(calcium phosphate-calcium silicate-bismuth compound cement,CASBi)的体外细胞毒性,并与临床常用盖髓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比较,为评价新型盖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琼脂覆盖法,评价CASBi和商品化盖髓材料Dycal、氢氧化钙糊剂(calcium hydroxide,CH)对人牙髓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作用,结果 MTT和琼脂覆盖法均显示CASBi的细胞毒性为1级,Dycal和CH的细胞毒性为2级,统计结果显示,MTT实验中,CASBi与Dycal、CH的吸光度度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型复合盖髓材料CASBi具有轻微的细胞毒性,对牙髓组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沈晴昳;孙皎;刘昌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谷氨酸干预体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MRP1表达

    目的 在体外无神经元作用下,观察谷氨酸对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l)的影响,探讨谷氨酸与多药耐药现象的关系.方法 取新生SD大鼠脑,分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适当传代后加用含谷氨酸500μmol/L、1000μmol/L的培养基干预3天、7天、10天,通过兔细细胞化学检测细胞MRPl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谷氨酸干预后MRPl表达水平升高,3天表达水平稍升高,7天表达水平升高明显并可持续至10天余,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MRPl在星形胶质细胞中仅少量表达;谷氨酸环境培养可促进体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MRPl的表达.

    作者:姜永生;黄绍平;王雪莹;汪利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下肢肌肉血流灌注特点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模型下肢肌肉组织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 将70只雄性SD大鼠分为两组.采用链脲菌素腹腔注射法制备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饲养4周.使用PHILIPS Brilliance64 CT扫描机,利用JOG技术对两组进行全身灌注扫描.结果 实验组45只,其中39只建模成功,33只成功获得灌注数据,血流量(BF):(6.08±1.87)ml/100g/min;血容量(BV):(4.67±1.50)ml/100 g;对照组25只,其中22只成功获得灌注数据,血流量:(4.00±0.95)ml/100g/min血容量;(4.71±1.06)ml/100g.结论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下肢肌肉血流量大于对照组,两组血容量未发现差异.

    作者:赖光辉;曹钰;吕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膜后罕见巨大副脾伴淤血性纤维化骨化1例

    病例男性,31岁,1个月前因腹部外伤入住我市某大医院.伤后感左上腹疼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尿频、尿急等症状.无高血压及肥胖体型.外院腹部B超提示左上腹中等回声包块(考虑腹膜后血肿可能).经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复查B超仍提示腹膜后实性包块,遂到我院门诊求治.

    作者:张蓓;朱新棱;李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胆囊管结石13例

    由于胆囊管移行段管径纤细,走行迂曲,不易显示,胆囊管结石较易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13例患乾的临床资料,探讨胆囊管结石超声诊断方法及可能引起漏误诊的因素.

    作者:温宗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胆道术后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术1例报告

    病例男,59岁,因oddi括约肌炎性狭窄、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肠吻合术.术后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大量鲜红色血便,约800 ml,伴头昏,乏力,心慌,遂入院.入院查体:血常规:RBC:2.81×1012/L,HGB 90 g/L,AST 1009 u/l,ALT 556 u/L,BP:77/53 mmHg.

    作者:邓丹;张荣萍;游箭;胡鸿;胡孔琼;何振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15例临床诊治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6%,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8%,肺癌在城市肿瘤死亡顺序中已由第四位上升为第一位.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疾病,86%的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肺癌的肺外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容易被忽视.现就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15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作一回顾.

    作者:潘洪;陈冲;罗钢;白雪;杨思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5例

    目的 探讨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的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例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完全缓解4例,随访2年无复发;进晨1例,肺内病灶增加,因颅内转移死亡.无严重不良反应及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李秀莲;王小林;杨林;何发清;任勇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1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救治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临床上以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有报道其死亡率为1%~19%[1],特别是重度酸中毒,如抢救不及时或抢救不当,死亡率会更高.所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非常重要.本文搜集了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成功抢救的21例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现将救治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夏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透患者双腔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进展

    双腔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治疗的一条方便快捷的血管通路.留置导管过程中可出现出血、流量不足、导管意外脱落、血栓和感染等并发症,本文就双腔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蓉;熊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临床实验室核酸扩增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它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简便快速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以及临床医学领域.目前常使用的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诊断.本文从主要时PCR分析前的各种因素包括医生开具检验申请单、标本采集、标本运送、贮存等各个环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李莲;田彩霞;廖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CT血管造影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远端神经营养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以下的郝分)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糖尿病足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是一种准确、安全、无创的检查技术,在评价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方面临床应用价值极高,现就糖尿病足CTA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承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肝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进展

    肝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胆道梗阻及感染的症状以及肝功能损害及门静脉高压的两大症状.因其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高、死亡率高,临床处理颇为困难,本文就其外科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盈亏平衡分析对医院经营决策的影响

    医院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经营者正确的决策,而经济分析又是医院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借助管理会计中盈亏平衡分析理论对医院经营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和考核,谋求成本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以规划目标收益,为医院优经营决策和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益的方案和资料,可以有效减少决策失误,使医院运行和决策更具科学化.

    作者:谢明均;谢钢;雷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优化医院办公流程

    本文从德阳市人民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出发,对信息系统中的办公平台作了全面的介绍,围绕办公信息平台对行政管理产生的重大影响展开分析,探讨未来如何继续完善结构和进一步发挥其功能.

    作者:张黄莉;李玲;王东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数字可视化人体和介入虚拟手术的研究趋势

    数字可视化人体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束,发展于本世纪初.本文分别对数字可视化人体研究和介入虚拟手术研究的现状进行描述.介入虚拟手术分血管介入虚拟手术和非血管介入虚拟手术两方面.其中以前者的研究和应用较早、较多,后者的研究和应用较晚、较少,尚未正式形成产品,后作者对介入虚拟手术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推断.

    作者:游箭;刘涛;谭立文;张绍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9年某院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及分析

    目的 研究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为本市常见病、多发病种的预防及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的类目法对我院2009年出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及顺位进行分析.结果 胆石病、其他医疗照顾、剖宫产是本院全年收治病人较多的病种,共3467例,占出院病人的14.35%.结论 对于较集中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应作为本院疾病工作的重点.

    作者:徐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