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7210
  • 国内刊号:11-5539/R
  • 影响因子:1.75
  • 创刊:2004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372
  • 全年订价:98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2010年9期文献
  • 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与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数目有相关性(r=0.469).结论: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具有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欣;刘力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将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t值分别为6.427、5.888、8.559、4.166,均P<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和术后镇痛次数明显低于开腹组(X2值分别为11.429、28.475,均P<0.01).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经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更好的短期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符三辉;田海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吸烟对健康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吸烟对人体肺功能的影响,提高人们早期戒烟意识.方法:应用MedGraphics 1085D肺功能仪(美国)对我院体检中心161例健康成年人进行肺功能检测,探讨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吸烟组中FEV1、FVC、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小气道功能指数FEF50%、FEF75%、MMEF显著降低(P<0.01).结论:健康吸烟者肺通气功能较非吸烟者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以阻塞性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损害为主:肺功能检查对气道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全经针刺法对恢复期脑卒中平衡能力障碍影响的

    目的:探讨全经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对恢复期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全经针刺法、常规针刺法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衡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平衡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经针刺法能显著改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是治疗卒中偏瘫平衡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金芝;周国平;王清勇;刘玉泉;刘小卫;王敬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胃癌时辰化疗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时辰化疗方案与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时辰化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结果:时辰化疗组与常规化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3.1%、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4%、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时辰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显著,毒性反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古扎努尔·尼牙孜;杨磊;王旭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6例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除1例患者需行气管切开外,其余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成功率为96.2%,平均插管时间35 s~4min,无心跳骤停和喉头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困难气管插管的成功与专业医师的操作技巧密切相关外,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程观察是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倩;叶敏;李秀霞;胡玉燕;何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干预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遵医服药和血糖自我监测4个方面的遵医率分别为78.9%、71.1%、89.5%、81.6%.对照组以上4个方面的遵医率分别为40.0%、37.1%、62.9%、48.6%.各因子比较,护理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比较,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出院后患者康复及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方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2型糖病患者胰岛素泵置入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正确指导患者使用胰岛素泵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方法:胰岛素泵置入前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置泵后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泵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结果: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平均空腹血糖从治疗前的15.8~18.1 mmol/L下降至5.2~8.6 mmol/L,餐后2 h为6.5~12.3 mmol/L,效果明显.结论:胰岛素泵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做好相应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彩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护士长的管理艺术

    目的:探讨管理艺术在护士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运用相应的管理技巧和方法.结果:科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质量、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及威信均得到提高,护理安全得到充分保证.结论: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强调管理艺术,可融洽科内人际关系,挖掘护士潜力,增强科室护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黄永红;曾令先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急诊科护理文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随机抽取近2年留观病历173份,找出在护理文书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急诊科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护理书写字迹潦草、涂改、刮痕;缺项;医护记录不符;诊断简写等方面.结论:应加强医疗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规范和提高急诊科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可预防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尹冬梅;温冬娣;黄榕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的护理经验.方法:以整体护理形式对158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出院健康指导,91.1%的患者痊愈出院.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患者易接受.

    作者:祝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问题的探讨

    目的:对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各种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后,提高了输液质量.结论: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及时解决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能有效保证静脉输液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尹相华;袁晓英;姜翠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09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组37例和常规护理组37例,对其分别采用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后对其采用护理质量评分系统及焦虑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人性化护理组在护理效果质量方面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其焦虑程度也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于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娄丽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4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4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4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无一例出现血气胸,导管脱落5例,液体渗漏11例,局部感染16例,导管堵塞24例,无严重的合并症及并发症.本组病例留置时间短12 d,长96 d,平均38 d.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易固定、护理方便、置管时间长、活动不受限制、减轻对外周血管刺激等优点,是临床作为长期化疗及营养支持的理想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清蛋白与β2微球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随机尿微量清蛋白(mAlb)及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发现DM早期肾脏损害.方法:血HbA1c、尿mAlb、β2MG均采用免疫比浊法,在雅培Abbott C8000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HbA1c、mAlb、β2MG在尿蛋白阴性组、阳性组患者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A1c、尿mAlb、β2MG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DM早期肾损害可靠而敏感的指标,为监测DM肾病发生及监护治疗的良好实验室指标.

    作者:王志贤;杨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黄芪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目的:观察黄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初步探讨黄芪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处理组,以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黄芪处理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皮下注射黄芪注射液.常规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天狼猩红胶原染色、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观察肝纤维化程度;产色基质偶氮法鲎试剂定量测定血浆内毒素,赖氏法测定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TBA法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水平.结果:黄芪处理组与模型组比较,①肝脏的损伤性改变有所减轻,肝组织HYP及肝纤维化指数(FI)明显降低;②血浆内毒素含量、ALT及肝组织MDA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黄芪可减缓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可能为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登妮;徐军全;宋维芳;张晓阳;王明亮;梁永刚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纤维化中的价值,探讨相应参数的特征及临床意义,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79例经肝穿证实为肝纤维化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18例非肝脏疾病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肝脏CT灌注扫描,获得主要灌注参数,即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流指数(HPI)、肝血流量(HBF)及血容量(BV).结果:观察组患者分期,S1期17例,S2期加例,S3期20例,S4期22例.观察组中PVP、TLP、HBF和BV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P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VP、TLP、HBF及BV在S3和S4期中的值明显低于S1和S2期,而HPI在S3和S4期中的值明显高于S1和S2期.结论:CT灌注成像能很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血管分布情况,对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有重要价值.

    作者:魏萍;李江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依托考昔对低氧缺糖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依托考昔对PC12细胞低氧缺糖损伤(OGD)的保护作用.方法:以PC12细胞OGD损伤模拟脑缺血损伤模型,依托考昔的给药浓度分别为10、20、40、80、160 mmol/L,采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结果:依托考昔(40~80 mmol/L)能增加OGD损伤后PC12细胞的存活率,并减少LDH释放(P<0.05).结论:COX-2抑制剂依托考昔对OGD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钱晓东;袁玉梅;曹恒斌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预防并发症方面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便性.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使用诺和灵30R治疗,对照组46例使用猪胰岛素治疗,对两组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使用1~2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治疗组患者使用诺和灵方便、注射剂量准确、出现低血糖反应小、用量小、无副作用等,且血糖控制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诺和灵30R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优于普通猪胰岛素,而且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剂量准确、患者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席海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脂肪肝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给予口服水飞蓟宾胶囊,对照组24例服用护肝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脂肪肝有良好疗效.

    作者:王景慧;余延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胸腺肽a1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胸腺肽a1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HB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与对照组(72例).治疗组给予胸腺肽a1联合阿德福韦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疗程6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生化,HBeAg、HBV-DN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和停药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HBV-DNA等指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腺肽a1联合阿德福韦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徐立昌;夏黎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莫三嗪,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控制11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控制6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对照组为1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是肯定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广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两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评价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90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A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45例.B组采用常规治疗,A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卡维地洛25 mg,2次/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脏功能、心脏事件及药物耐受性.结果:A组治疗后LVESVI、LVEDVI、LVEF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t=2.231,t=2.311,t=2.351,均P<0.05);A组治疗后LVESVI较B组有显著性差异(t=2.312,P<0.05);两组6 min步行距离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t=2.345,P<0.05);A组6 min步行距离治疗后较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312,P<0.05);A组和B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10.2%和12.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郭乃火;亓华云;唐滔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平阳霉素点刺法治疗扁平疣13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局部点刺法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将138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平阳霉素局部点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左旋咪唑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皮损的消退情况和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口服左旋咪唑法相比,平阳霉素局部点刺法治疗扁平疣,是一种操作简便、起效快、有效率高、副作用少的方法.

    作者:赵纪敏;杨雪松;于立红;张桂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氟西汀和阿米替林对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氟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间HAMD,CGI-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同阿米替林相当,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绪伟;石洪菊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血管加压素并用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方法:146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肾上腺素组(对照组)75例和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组(治疗组)71例,观察自主心律恢复时间、1 h及24 h有效率、出院存活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自主心律恢复时间、1 h及24 h有效率、出院存活率在治疗组分别为(10.2±3.1)min、74.7%、52.0%、30.7%,在对照组为(20.8±4.8)min、47.9%、16.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中用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明显缩短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明显提高1 h、24 h有效率及出院存活率.

    作者:张明;葛海明;陶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口服、针灸及按摩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西药周围痛点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刘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赛庚啶、氯雷他啶)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8.0%;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0%、84.0%.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瑞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Ⅳ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自拟中药补脾益肾活血方加减治疗16例中医证型为脾肾气虚证的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Ⅳ期(1g≤24h尿蛋白≤2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治疗组16例.对照组为西医综合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补脾益肾活血方,随证加减.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及血钾均无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针对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证的肾功正常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当1 g≤24 h尿蛋白≤2 g时,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减少尿蛋白流失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于绣红;单非易;邢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手指离体组织块再植治疗体会

    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的再植经验与技巧.方法:对16例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分别采用单纯血管吻合,血管缺损采用静脉移植桥接、邻指指固有动脉顺行转位等方法再植.结果:本组16例,术后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全部存活.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年,手指长度及外观满意.手指功能平均值比术前增加了45%.结论: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复合组织块再植就会获得成功,既改善功能又解决美观问题.

    作者:付彦春;张健;付忠田;王玉;赵双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附子中毒与排病反应辨析

    本研究主要论述附子中毒与排病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鉴别、应对措施,附子的药理分析以及炮制对附子所含生物碱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笔者对附子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作者:刘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淋病性结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淋病性结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淋病性结膜炎的诊断是根据患者眼部临床表现及眼分泌物涂片、培养检查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阳性,局部滴眼药水或局部滴眼药水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淋病性结膜炎有效的方法.结果:126例淋病性膜炎通过眼局部或眼部治疗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疗效满意.结论:局部用青霉素溶液点眼是治疗淋病性结膜炎的主要方法.

    作者:蔡笃儒;林瑞云;招敏华;许少龄;侯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防治

    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是腮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腮腺区皮肤在进餐时出现血管扩张、潮红、出汗现象,其机制为迷走再生学说,其治疗有药物治疗、局部治疗、手术治疗,预防主要是术中放置间隔材料,皮瓣在腮腺创面上防止神经错联发生;如术中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屏障隔离副交感神经与支配皮肤神经间的错联.

    作者:潘斌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60例腹股沟疝复发原因分析与治疗

    目的:对收治的60例腹股沟复发疝的复发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降低复发率.方法:局麻6例,硬膜外麻醉49例,全麻5例.复发疝嵌顿急诊手术8例,前入路手术39例,后入路手术12例,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1例.单纯缝合修补8例,单层轻质网片修补35例(41侧),重质网片修补8例,单侧巨大补片7例(8侧).结果:60例痊愈出院,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导尿11例,阴囊积液13例,经穿刺抽液后吸收,腹股沟区不适3例,随访3个月~8年再次复发2例.结论:再次手术是治愈复发疝的唯一有效方法.

    作者:马文良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260例军警校录取生个性化LASIK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报考军警校高中毕业生近视眼应用个性化LASIK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60例行LASIK手术的高中青年近视采用个性化手术方案设计.结果:260例接受个体化LASIK手术的高中生术后视力均达到或超过1.0.结论:对报考军警校青年学生近视患者,实施个性化LASIK手术方案设计,成功达到或超过1.0的预矫视力标准,对维持术后一段时间内修复佳矫正视力.预防或减少屈光回退也是较理想的.

    作者:代俊华;王晶杰;朴正勋;冯颖;权宁国;朴春姬;王巍;吴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单臂外固定架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9年1月,笔者应用单臂外固定架闭合复位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优16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无继发髋内翻,无严重的针道感染.结论:单臂外固定架闭合复位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作者:吴朝阳;尹知训;詹国强;温志刚;李习文;苏漫翀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老年人肺炎8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特点以及治疗原则.方法:对2004~2008年住院的80例老年人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合并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方面进行总结.结果:老年人肺炎中合并基础疾病者81.3%(65/80);临床表现中咳嗽、咯痰72.5%(58/80),精神萎糜71.3%(57180),发热68.8%(55/80),肺部啰音86.3%(69/80);实验室检查中WBC>10×109/L者62.5%(50/80),WBC正常者32.5%(26/80),痰培养检出致病菌50.0%(40/80);影像学提示单侧肺炎71.2%(57/80),双侧肺炎28.5%(23/80);预后中治愈62.5%(50/80),好转23.8%(19/80),无效6.3%(5/80),死亡7.5%(6/80).结论:老年人肺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多不典型,易误诊及漏诊而丧失治疗时机,预后差.

    作者:许林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32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提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认识,探讨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7年收治的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治愈27例,死亡5例.行非手术治疗25例,死亡4例;行手术治疗7例,死亡1例.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宜行综合措施的非手术治疗.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有胆道梗阻或胆管炎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杨海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医古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概述

    本研究对近年来中医古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文献进行了回顾.由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十分重视活血化瘀、理气化痰、醒脑开窍、宁心安神等治法的运用,顾及了脑卒中后抑郁症气机郁滞,又同时存在瘀、痰等致病因素的病机,因此能够取得较为肯定的疗效.

    作者:郭超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HSP70在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HSP70在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早期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早期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HSP70呈高表达.结论:HSP70的激活参与了早期流产的发病.

    作者:李亮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518例宫颈糜烂常规阴道镜下活检的临床意义

    目的:从官颈糜烂中筛查早期宫颈癌病变.方法:2006年1~12月,对妇科门诊的宫颈糜烂患者普遍进行了在阴道镜下活体组织切片检查,共518例.结果:CIN Ⅰ~Ⅲ级17例,原位癌2例.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普遍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对早期宫颈癌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杨利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针刺治疗失音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针刺治疗失音的疗效.方法:实证虚证两种均用针刺治疗.结果:15例患者中,治愈13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治疗失音疗效显著.

    作者:付霞;赵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疗神经性膀胱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神经性膀胱的较佳方法.方法:应用电切镜经尿道行膀胱颈部切开术38例.结果: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50min,术后3~5 d拔除导尿管,大尿留率(MFR)由术前(6.1±2.0)ml/s上升至(16.3±2.5)ml/s(p<0.05),其中有3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结论:经尿道行膀胱颈电切治疗神经性膀胱是一种有效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杨国慧;张春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6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与药物治疗的体会,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8年68例DH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HF临床症状主要为有充血性心衰表现(多为肺淤血).X线胸片显示所有病例肺纹理增粗.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左心室舒张不良使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而心腔大小及射血分数(EF)正常可明确诊断.药物治疗主要为减少液体潴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改善心肌顺应性,改善和延缓心室重构,改善舒张功能.结论:DHF发生是充血性心力衰竭(SHF)的早期阶段,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更为重要,以延缓心力衰竭的发展,改善预后.

    作者:李芳;李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5例小儿严重ARDS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小儿严重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常频机械通气氧合改善不好的ARDS患儿改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6 h后氧合较前改善,24 h明显改善,4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对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氧合改善不好的ARDS患儿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简清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农村脑血管病病因调查及预防

    目的:调查农村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针对病因进行预防.方法:随机抽取2005~2009年在我院住院的260名农村脑血管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饮酒是农村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结论:脑血管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提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危险因素中,无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还是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居首位.

    作者:王丽慧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宫缩乏力子宫浆肌层多点8字缝扎子宫血管成功1例分析

    笔者采取子宫浆肌层多点8字缝扎子宫血管成功救治1例因胎儿巨大、产程较长致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的产妇,使其有效止血,保全了子宫,并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阐述具体缝扎子宫血管的方法.

    作者:姜晓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LC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16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现并发症7例,出血2例,中转开腹5例,置腹腔引流管90例.结论:规范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基础,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及正确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白宏治;张银峰;陈飞;高桂霞;翟云起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急性酒精中毒院前救治138例临床分析

    急性酒精中毒一般是指一次性饮酒过量造成的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疾病,发病急、病情重,是院前中毒救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人数不断增加.酒精中毒的病例也随之不断增加.

    作者:芦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PAC理论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

    PAC理论是相互作用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TA)的核心内容,以后被推广为一种人际交往分析工具.本文介绍了该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在医患沟通的应用尝试.

    作者:姚保明;黄高贵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压疮的辨证施护

    压疮是因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致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很容易引起感染,一旦恶化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会发生败血症而导致死亡.故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

    作者:郭玲;刘建平;霍秀萍;邢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1300名手足口病患儿心电图检查及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心电图改变,给临床提供及时的诊断依据,以免因患有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加重患儿的病情.延误患儿的治疗.方法:采用福田,T3010三导液晶心电图仪,常规描记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遇有心律不齐者进行1 min心律不齐分析描记.结果:1 3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心电图检查有224例异常,占30.8%.在这异常的224例患儿中3岁以下的患儿占8113%.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中,心肌受损伤的例数可达到30.8%,以3岁以下幼儿尤为显著,男女患者数无明显差别.病毒一旦侵犯心肌,出现心电图的改变,同时也会侵及其他系统,不可忽视.

    作者:王铸昆;王显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80例诊疗体会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外科诊治经验,以提高对溃疡病急性穿孔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80例中,非手术治疗18例,行穿孔修补术48例,胃大部分切除14例;术后并发切口脂肪液化、感染10例,胃排空障碍2例,无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腹部X线、B超及腹腔穿刺可提高溃疡穿孔的确诊率.对于年龄较轻、穿孔小或空腹穿孔、腹膜刺激征轻且局限者,可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式多采用穿孔修补术,较少采用胃次全切除术.

    作者:李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目的:观察溶栓加抗凝联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6例急性DVT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疗程7~14 d,长21 d.结果:治愈46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无症状性肺栓塞(PTE)发生,无死亡病例.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出血现象,仅有3例出现皮下少量出血.结论:溶栓加抗凝联合治疗急性DVT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龚金龙;吴婷竹;朱乃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应用分析

    目的:对医院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9月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的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等数据.结果:丹参川芎嗪的销售金额高.DDDs排序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丹参川芎嗪、苦碟子、灯盏细辛.结论:医院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中丹参川芎嗪占主要地位.

    作者:王伟;梁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及处方书写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和处方规范书写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对我院2009年第一季度部分门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处方规范书写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结论:按照相关要求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对处方书写加以规范,才能确保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郑芝欣;魏简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小儿用对乙酰氨基酚成人剂型调配对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成人剂型用于儿童产生分剂量差异及剂型改变对解热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儿童用成人剂型药存在的缺陷.方法:①分剂量误差试验:药剂专业组及非专业组每组10人调配片剂(1/6、1/4、1/2、2/3片)各6份,分析它们的变异系数.②解热疗效观察:3~6岁发热儿童120例随机分组,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分剂量给药60例,对照组用强生公司生产的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给药60例,剂量为每次10mg/kg,以上各单独使用,分别于用药15、30、60 min后测量体温,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药剂专业组及非专业组变异系数分别是15.4%、14.5%、12.6%、11.9%和19.8%、18.6%、16.4%、14.3%;②解热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成人剂型用于儿童产生分剂量误差,非专业调配比专业调配误差大,分的剂量越多越小误差越大,对乙酰氨基酚用于小儿退热小儿剂型比成人剂型疗效好.本实验观察结果表明不良反应:成人剂型6例.小儿剂型0例.

    作者:黄慧芳;韦正胜;陆社娟;卢彦清;梁小微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我校门诊部2006~2008年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校门诊部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对我校门诊部2006~2008年抗高血压药物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来,我校门诊部钙拮抗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用药频度高的是氨氯地平.结论: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为我校门诊部抗高血压的主流药物.

    作者:黄瑶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我校学风建设调查分析与思考

    高等中医院校学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文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对中医院校在学风建设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从不同角度加强和改进高等中医院校学风建设的措施、方法及对策.

    作者:白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成人斯蒂尔病1例报道

    成人斯蒂尔病是一种少见的变态反应性临床综合征,此病具有高热、关节痛、皮疹、咽痛、白细胞增高、肝损害、抗核抗体阴性、血沉加快、血培养阴性、血清铁蛋白阳性等特点,且常并发心包炎、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等.此病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激素治疗有效.

    作者:胡春英;李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静滴银杏达莫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目前银杏达莫注射液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及血栓栓塞性疾病,其为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银杏总黄酮和双嘧达莫.仅有个别报道使用后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昏、皮肤过敏等反应,一旦停药,患者症状立即消失,而银杏达莫所致过敏性休克甚为罕见.

    作者:刘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儿童骨肉瘤1例

    目的:分析儿童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加深对其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骨肉瘤并结合文献深入分析.结果:本例骨肉瘤位于左肱骨近端,大量瘤骨形成,软组织肿块明显.结论:骨肉瘤是儿童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影像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厚金;鲍喜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瘢痕妊娠1例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CSP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结果:经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CSP,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B超检查是诊断CSP的主要手段,有助于判断预后和观察治疗效果.

    作者:刘艳;江涛;张惠媛;罗慧军;陶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成功救治高渗性昏迷1例

    目的:探讨高渗性昏迷的成功救治经验,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高渗性昏迷患者除采取传统治疗方法外,尽早施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救治,患者血浆渗透压逐渐下降,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意识恢复,救治成功.结论:尽早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救治高渗性昏迷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龚红英;王建红;倪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二维图像、血流改变及频谱特征,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输卵管妊娠91例,宫角妊娠3例,卵巢妊娠4例,子宫切口妊娠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供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二维图像,腹部超声检查结合阴道超声检查,能清楚地观察其血流变化及频谱特征,对异位妊娠的判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小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疑诊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病例60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根据受精卵着床部位、时间长短的不同有较大变化,早期诊断的关键首先是排除宫内妊娠,其次是双侧卵巢的显示对附件区包块来源的判别有重要作用,需强调动态观察.结论:超声检查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GISTs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GISTs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GISTs的CT表现和病理表现.结果:25例肿瘤位于胃部16例,小肠4例,直肠2例,十二指肠2例,食管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8例,恶性14例,交界性3例.良性肿块密度均匀,增强均匀强化,恶性肿块内有囊变、坏死及钙化低密度区,增强不均匀强化.病理切片镜下肿瘤细胞为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免疫组化CD117均呈阳性.结论:多层螺旋CT可显示GISTs的部位、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在GISTs的定位、定性判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超声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淋巴清扫术后并发淋巴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对淋巴囊肿诊断的重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29个经囊液穿刺证实的淋巴囊肿超声声像图进行总结.结果:10个囊肿的囊壁显示清晰,壁薄,内壁光滑,可见线状强回声突起;19个囊肿的囊壁显示不清晰,壁厚薄不均,内壁不光滑,部分内可见带状分隔.结论: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淋巴囊肿的形态学特征,结合病史,对淋巴囊肿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锦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巧和体会

    解剖教学中传统的直观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直观教学法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是目前解决此问题的较好方法.借助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影片于一体,图像逼真、色彩鲜明、层次清楚、定位准确,并可以通过三维立体重建等手段,将人体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来,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闫勇;王焕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药学计量特色新专业的班主任工作

    中国计量学院药学计量特色专业为新办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药学基础、较强药学计量能力的新型人才为目标,服务于国家医药质量振兴事业.但作为新办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班主任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要深入领会药学计量特色专业的内涵,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开拓性地开展工作.本文就班主任在药学计量特色专业教育活动中的工作谈几点看法.

    作者:胡华军;伍义行;刘红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报警信息与镜检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的报警信息与人工镜检复查结果,探讨Sysmex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报警信息的可靠性.方法:收集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不进行白细胞分类的标本(此标本不包括冷凝集标本、脂血标本及溶血标本)100例,行血涂片形态学检查,观察血液中的具体细胞.结果:排除血液标本自身原因外,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标本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结果,异常细胞检出率高、白细胞减少方面符合率低.结论:仪器不进行WBC分类的标本镜检复查结果与仪器报警提示符合率高,检验人员应结合报警信息仔细阅片,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作者:张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ELISA快速法检测HBsAg时手工洗板和洗板机洗板的结果比较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洗板技术,比较手工洗板和洗板机洗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50例临床确诊为HB8Ag阴性的标本,按试剂说明要求进行检测,分别用手工洗板、洗板机洗板洗1~5次后由酶标仪判读结果,对阴性数、阳性数、假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手工洗板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的要求操作,未出现假阳性结果;洗板机洗板1次,假阳性率高达90%;洗板2次,假阳性率为38%;洗板3次,假阳性率为2%;洗板4~5次,未出现假阳性.结论:在ELISA方法检验当中,手工洗板和洗板机洗板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要操作合乎要求,均能得到正确、可靠的结果.

    作者:王静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4-氨基水杨酸不饱和脂肪酸类衍生物的合成

    目的:为了探索更好的且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对炎症性肠病毒副作用少的4-氨基水杨酸前药.方法:首先以4-ASA为原料依次用氯甲酸苄酯和乙酸酐分别保护氨基和酚羟基,然后再氢化还原脱去氨基上的保护基,合成的新化合物经MS、IR、1H-NMR、13C-NMR确证.结果:本实验合成了3个4-氨基水杨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酰胺类化合物.结论:该合成路线是合理和可行的.

    作者:姜爱雯;赵正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HA)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至种的水平.方法:以分枝杆菌rpoβ基因编码序列为靶基因,应用PCR-RDBHA检测126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以PCR-DNA测序为对照,对经PCR-RDBHA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临床分离株进行PCR-DNA测序.结果:126株临床分离株中,经鉴定115株(91.3%)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11株(8.7%)为NTM.NTM中,4株胞内分枝杆菌,1株堪萨斯分枝杆菌,1株戈登分枝杆菌,2株瘰疬分枝杆菌,3株脓肿分枝杆菌.11株NTM PCR-RDBHA与PCR-D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PCR-RDBHA能鉴定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至种的水平,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大剂量丙泊酚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泊酚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中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大剂量丙泊酚组(P组)和硝普钠组(S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微泵输注丙泊酚4 mg/(kg·h)、芬太尼2 μg/(kg·h)、维库溴铵0.04 mg/(kg·h)及吸入异氟醚(0.8~1.5 MAC之间)维持麻醉,夹闭瘤体前30 min,P组微泵丙泊酚加大剂量至8 mg/(kg·h),S组同时微泵输注硝普钠1~3μg(kg·min),夹闭瘤体后P组微泵丙泊酚剂量减少至原水平,S组停用硝普钠.分别监测麻醉前(T0)、插管后10 min(T1)、夹闭瘤体前30 min(T2)、夹闭瘤体时(T3)、术毕(T4)的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两组T3时SBP、DBP、MAP均显著下降(P<0.05),P组T3时与T0时及S组比较HR均显著下降(均P<0.05),术毕,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大剂量丙泊酚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在一定水平.

    作者:李以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混合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54例择期肝胆、胃及横结肠肿瘤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65~82岁,体重53~78 kg.随机分为三组(n=18),Ⅰ、Ⅱ、Ⅲ组术后分别用0.125%、0.175%、0.22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3μg/ml芬太尼.术后记录镇痛、镇静评分及生命体征,并观察其副作用.结果:术后4、8、12、24、48 h静息状态下三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活动状态下Ⅱ、Ⅲ组术后4、8、12、24、48 h VAS评分低于Ⅰ组(P<0.05或P<0.01).Ramesay及Bromege评分各时间段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上腹部手术后0.17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3μg/ml芬太尼PCEA镇痛效果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韩亮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丙泊酚麻醉应用于肠镜检查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将502例准备行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麻醉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后进行检查,对照组不进行麻醉行肠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在相同时间段的SBP、DBP、HR、SpO2变化及并发症.结果:麻醉组SBP、DBP、HR、SpO2指标在肠镜检查开始后比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麻醉用于肠镜检查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岳嵩;冯承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黄精提取液对老龄小鼠心、脑SOD和MDA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精提取液对老年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老龄小鼠随机分为黄精提取液高剂量组(15 g/kg)、中剂量组(10 g/kg)、低剂量组(5 g/kg)和老龄生理盐水(5g/kg)对照组,每组6只,四组连续灌胃21 d,1次/d,第22天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迅速取其心、脑组织并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除高剂量组脑组织SOD含量升高不明显外,其余各黄精提取液实验组心、脑SOD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以低量组变化明显.黄精提取液实验组心、脑组织中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降低,其中中剂量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变化不明显.结论:黄精提取液具有抵抗和清除老龄小鼠机体自由基的作用,可延缓衰老进程.

    作者:韦素珍;黄艳莲;陆贻逊;黄桂雄;赵善民;晋玲;黄彦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β受体阻滞剂剂量调整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β受体阻滞剂剂量调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9年5月住院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96例,在积极处理诱因,合理氧疗,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利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原β受体阻滞剂剂量减半组(50例)及全停组(46例),观察患者心衰预后.结果:剂量减半组病情进展15例,好转35例;全停组病情进展25例,病情好转21例,剂量减半组较全停组预后好(P<0.05).结论:老年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减量使用原β受体阻滞剂与停用相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时彦;刘丰;吴剑芸;张韶冈;黄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D-二聚体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D-二聚体(DD)在冠心病中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2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LP(a)和血浆DD浓度,另外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冠心病患者hs-CRP、LP(a)和DD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hs-CRP、LP(a)和DD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冠心病的发生和病情变化,hs-CRP及LP(a)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PCOS患者及32例单侧卵巢囊肿患者,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PCOS组和对照组卵巢颗粒细胞和间质细胞VEGF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可以促进卵巢间质血管生成,并参与PCOS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周凤珍;周霞平;柯玮琳;罗璐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RP、ESR、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息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1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分别进行早期及恢复期血清CRP、ESR、WBC水平测定.结果:118例患儿中,93.2%的患儿CRP升高,63.6%的患儿WBC升高,52.5%的患儿ESR升高.恢复期CRP、WBC下降,CRP下降幅度大.结论:血清CRP及WBC检测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检测CRP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陆燕珍;吕波;张明真;褟瑞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非核苷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研究进展(续)

    (接上期)16二芳基三嗪类二芳基三嗪化合物(Djaryltriazine,DATA,31)是在提高ITU类化合物的稳定性时发现的第一个DATA类化合物[35].随后经过自由能量子计算分析之后得到HIV-1 RT抑制剂的结构模型Het-NH-Ph-U[36],其中HET代表杂环,U代表不饱和的疏水性基团.

    作者:孟歌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一起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食物中毒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对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对中毒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及接触可疑食物--猪肉的苫布和案板进行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分别从呕吐物、粪便、苫布和案板样本中检测出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结论:根据本次食物中毒暴发的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食物中毒暴发是因为猪肉被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所污染引起的.

    作者:牛春荣;朱洪鸣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运用IKAP理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IKAP理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疗效.方法:对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IkAP理论的模式,即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信念(attitude)、行为(practice)、因人而异以不同的方法、针对性的教育,整个教育贯穿住院全过程.结果:患者在知识、态度、信念、行为及满意度方面有明显提高,患者脑出血的治愈率、高血压脑出血的复发率、废用综合症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运用IKAP理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王秋玲;刘文权;焦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宫腔镜下取嵌顿、断裂环18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妇女宫内节育器(简称IUD)取出困难中的应用.方法:对18例常规取器失败者进行宫腔镜检查,了解IUD位置、形状、嵌顿情况及宫内有无病变.由官腔镜超作孔插入微型异物钳,将IUD取出.结果:18例受术者的IUD被顺利取出.取器成功率为100%.且无一例子宫穿孔、脏器损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官腔镜对于常规方法取器失败是一种可靠、安全、患者痛苦小及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龚钿;赵红利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在招聘过程中树立医院形象

    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招聘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形象,本文从医院形象对求职者的影响、求职者在招聘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医院信息、招聘人员行为对求职者的影响、医院管理形象对求职者的影响、招聘环境对求职者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招聘过程与医院形象的关系,提出招聘中常见的问题,后探讨了在招聘过程中树立医院形象的措施,建议转变意识、重视招聘人员的培训、尊重每一位求职者、努力美化可见形象.

    作者:刘红阳;孙欣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孕产妇实施健康指导的内容与体会

    目的:探讨孕产妇健康指导的内容、实施方式方法,使孕产妇正确对待妊娠、分娩及合并症,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产前门诊就诊的37 620人次孕产妇及住院的4 328名孕产妇实施健康指导的情况及体会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指导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及保健知识;减少孕产期合并症的发生;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促进母乳喂养.结论:健康指导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围生期的保健质量,降低孕产期合并症发生的危险.

    作者:孙艳玲;刘继波;李金业;吕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分析与对策

    医疗机构药事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前提,是合理用药降低药品费用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作者:马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肺结核病区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制订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预防策略.结果:通过严格的职业防护培训,制订各项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并在医院感染科的监督下认真贯彻实施,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肺结核作为呼吸道传染病,病区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规范感染管理,加强重点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董桂珍;王晓曦;刘鸿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几种常用中草药的经验鉴别

    中药材因基源或人为等因素,常常出现用药混淆或掺假现象,为保证中药的准确使用,本文就半夏、白鲜皮、蒲黄、金钱草正品与伪品的性状作了详细比较.

    作者:魏桂清;王英燕;栾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完善医疗机构强制救治权制度的法律思考

    医疗法规的出台是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医疗法规的实践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冲突.本文从患者的生命健康权角度出发,分析了患者行使权利的困境及现行部分医疗法律制度的缺陷,对完善医疗机构强制救治权制度进行了法律思考.

    作者:柯泽春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