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内异止痛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手术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实验用药4周,大体及光镜下观察局部病灶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 异位灶明显缩小,颜色变黄,呈萎缩像,个别病灶仅呈痕迹,与周围组织有少数粘连;各药物治疗组均能使大鼠异位内膜组织湿重减轻、体积缩小.光镜观察结果比较可见,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见异位灶呈萎缩性改变:异位内膜腺体上皮萎缩,呈低柱状或扁平状,腺体数目变少,腺腔变小;间质细胞减少或稀疏;异物反应趋于纤维化,血管变少.但西药对照组仍可见明显白细胞浸润.结论 内异止痛汤能有效地抑制异位内膜腺体的生长及腺腔的分泌,阻止新血管的形成,减轻异物反应,从而对异位病灶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且与西药相比,具有改善炎症、减轻粘连的优势.
作者:陈景华;陈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制定解痹胶囊定性、定量质量检查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解痹胶囊中的主要成分马钱子进行了定性鉴别;以甲苯:丙酮:乙醇:浓氨溶液(8:6:0.5: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制剂中士的宁的含量.结果 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斑点;士的宁含量测定在0.4~2μ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43%.本品每粒士的宁的含量应为0.24~0.32mg.结论 建立了解痹胶囊制剂的定性鉴别、定量检查方法.该方法简便可靠,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制剂质量控制的标准.
作者:胡同瑜;苗明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审核处方,发现问题,促使患者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2~2005年度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查处方32150张,不合理处方为1069张,占所调查处方的3.33%,不合理现象表现在给药方案、重复用药、溶媒不当、不合理配伍、选药不合理、用药剂量过大或过小等方面.结论 本院临床用药还存在不合理现象,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邓文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心肌肌钙蛋白T(CTnT)作为判断心肌缺血性损伤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对40例心脏手术患者(20例瓣膜替换术、20例不停跳房室缺修补术)进行分析.他们分别于术前,关胸后1、2、24和48 h记录心电图,并抽血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和CTnT.结果 40例患者术前CTnT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其中20例瓣膜手术患者主动脉经过阻断后,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周围血液中的CK、CK-MB和CTnT均有明显升高(P<0.01),分别在关胸后2h达到高峰,数值分别为术前的11.6、8.4和242倍;20例不停跳房室缺修补术的患者术前和关胸后的心电图和血液中的CTnT基本正常,CK和CK-MB除2例患者关胸后出现明显变化外,余均未见改变.结论 CTnT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的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且均优于CK和CK-MB.
作者:朱江;沈振亚;余云生;叶文学;焦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的意义.方法 对54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进行系统回顾总结,疗效分析.结果 痊愈48例(88.9%),好转5例(9.3%),无效1例(1.8%).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简便、实效,大大缩短本病病程.
作者:孙贯朝;贾国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后位(POPP)的分娩方式及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46例POPP(枕后位组)和150例枕前位(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分娩结局、产程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枕后位组阴道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潜伏期延长和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枕后位组胎头下降延缓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POPP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增加,及时正确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宓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奥氮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失眠的疗效、对PaCO2、PaO2的影响及有无嗜睡副作用.方法 将29例COPD合并失眠患者采用对照方法分为2组:试验组14例每晚给予奥氮平2.5mg口服,对照组15例未予奥氮平治疗,观察7天.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1来判断疗效,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2判断嗜睡评分(EP)和血气分析测定PaCO2、PaO2.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后AI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AI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PaCO2、PaO2、EP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服用奥氮平显著改善了COPD患者睡眠质量,且对COPD患者无明显呼吸抑制和嗜睡副作用.
作者:李勇;徐利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对川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川崎病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联合阿斯匹林的治疗情况.结果 联合阿斯匹林治疗组较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1·d-1静脉注射,连用2天,联合阿斯匹林治疗组在热程及住院时间上明显减少,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1·d-1,连用4~5天,而对减少心血管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明确川崎病后用阿斯匹林治疗的同时应立即联合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
作者:曾绮丹;李绍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急症剖宫产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32例急症剖宫产患者进行调查,并算出百分率.结果 37.1%患者有紧张心理;25%患者有焦虑心理:37.9%患者有恐惧心理.结论 急症剖宫产患者存在不良的心理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诱导方法,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及心理护理,从而降低急症剖宫产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保证手术的成功.
作者:陈望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舒必利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3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及舒必利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末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组与舒必利组治疗前后SANS、BPRS总分及减分率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治疗后的SANS、BPR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阿立哌唑的副反应较舒必利少而轻.结论 阿立哌唑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疗效,且安全性高.
作者:黄英民;潘锋;唐辉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 对5000例来本院体检的不同职业的人员进行脂肪肝及相关因素调查,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及肝功能等指标,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TC、TG、FBG、UA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分别为38.8%、52.1%、35.2%和53.6%,明显高于正常T℃、TG、FBG、UA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分别为19.0%、11.7%、18.6%、15.0%.结论 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相互影响.
作者:银广悦;丁俊丽;龚庆辉;史连义;刘继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吸毒患者手术麻醉处理效果.方法 对59例吸毒患者手术,全身麻醉19例,臂丛神经阻滞6例,连续硬膜外麻醉34例.全麻诱导以丙泊酚2.5mg/kg、芬太尼4μg/kg、氯化琥珀胆碱2mg/kg静注后气管内插管.以阿曲库铵、丙泊酚复合维持麻醉,术中适量追加芬太尼.臂丛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局麻药用盐酸利多卡因.结果 19例全麻患者麻醉效果满意,但麻醉中血压及心率波动较大.非全身麻醉中有3例出现戒断症状,术中均要求注射哌替啶,注射哌替啶50~100mg后仍无法安静,静注氯胺酮1~2mg/kg才完成手术.8例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欠佳,5例注射哌替啶50~100mg后未安静,亦需静注氯胺酮才完成手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有4例效果不佳,其中2例已戒毒2年以上,静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才完成手术.结论 对吸毒患者手术麻醉以全身麻醉效果较好,麻醉中辅以氯胺酮,对治疗戒断症状,完善麻醉和镇痛均有益处.
作者:申黎光;苗颖;涂石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12导联心电图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ST段回落状况,探讨ST段无回落的危险性.方法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ST段无回落19例(ST回落<50%),ST段回落21例(ST回落>50%),分析ST段无回落的影响因素和危险性.结果 ST段无回落组再灌注时间和发病至CK-MB达峰时间长于ST段回落组,近期死亡率高于ST段回落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ST段回落十分重要,ST段无回落是早期死亡率的预测因子.
作者:彭继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局部氧疗在促进四肢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自2001~2004年对178例四肢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对创面每天进行外科常规换药、根据细胞培养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创面加用局部氧疗,通过创面愈合时间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观察:治疗组白细胞增高时间提前,表皮再上皮化提前,伤口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和肉芽组织形成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 局部氧疗可促进感染创面愈合.
作者:刘先超;王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单臂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单臂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29例尺桡骨骨折钢板和三棱针内固定术后不愈合,其中尺骨11例,桡骨18例.结果 全部病例平均于术后16周(13~24周)骨折愈合,随访6~23个月,患肢腕肘及前臂旋转功能良好.结论 单臂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前臂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庆雷;唐杰;李文锋;张伟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9~2005年共收治老年人胆囊炎患者169例,经手术治疗的148例老年人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9例中治愈162例,好转5例,1例手术后死亡.结论 老年人对急性胆囊炎手术一般都能耐受,早期手术及防治术后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祯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四川省阿坝地区藏族食道癌发病的情况和可能的病因.方法 分析藏族食道癌245例在检出率及年龄分布、性别、职业、镜下特点、病理分型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藏族食道癌发病率远高于汉族.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藏族中又以农民与僧人发病率高.食道癌以肿块浸润型为主,低分化鳞癌多见,下段食道癌多发.结论 四川省阿坝地区藏族食道癌发病率高,致病因素多,主要与生活方式有关,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杨林;张相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颈2椎体横突周围阻滞加痛点阻滞进行颈椎旁神经阻滞,每周1次,1个月为1疗程.同时服用葛根汤1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临床观察,23例患者治愈17例(占73.91%);好转6例(占26.09%);无效0例.结论 颈椎旁神经阻滞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葛根汤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两种方法合用可起到相互协同、巩固疗效的作用.
作者:杨香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病人的护理.方法 以我院50例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病人的护理为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47例病人瘘口自行愈合,3例通过手术愈合.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咽瘘的治愈率.
作者:巩新红;王新华;刘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表麻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原因.方法 全部病例来源于我院1190例1281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引起的角膜水肿的病例.结果 本组1190例1281眼中共发生角膜水肿及失代偿98眼,其中角膜水肿97眼,角膜失代偿1眼.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角膜水肿及角膜失代偿与下面因素有关:晶体核硬化程度;术者手术熟练程度、手术时间;术中消毒液的种类;角膜内皮细胞总数;术后高眼压是否及时处理.以上诸多因素应该是临床眼科医师必须重点考虑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评估后心理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针对评估后发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预防对策,观察1周以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心绞痛复发的频率作为观察的重点.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心绞痛发作的频度与住院天数明显少与对照组.结论 护理评估对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有影响.
作者:张芳;张振红;张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BCG-PSN)对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国内107例成人中度哮喘根据给药方式分为三组:BCG-PSN注射组;BCG-PSN注射+吸入激素组;吸入激素组.观察用药3个月后的血清IgE滴度值、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结果 给予BCG-PSN治疗的两组,治疗后IgE滴度值比治疗前有显著的降低;三组的治疗评定:BCG-PSN注射组总有效率58%;吸入激素组75.6%;BCG-PSN注射+吸人激素组87%.且三组肺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BCG-PSN对哮喘患者的免疫失衡有调节作用,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李俐;卞方;梁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单克隆抗体一步法与联苯胺法测定粪便隐血的方法学比较.方法 分别用一步法和联苯胺法测定5种浓度的人血红蛋白液及不同动物的血红蛋白液和1031例病人的粪便隐血,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一步法可测定出0.2μg/ml的微量血红蛋白,动物血试验为阴性,检测1031例患者的阳性率为41%.结论 一步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比联苯胺法要高,对粪便中微量血红蛋白的检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彩莲;陈莲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TPN在外科重症监护病例支持治疗的价值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02例外科ICU病人接受TPN支持治疗,52例(17.2%)经周围静脉途径输注,250例82.8%)经中心静脉途经输注,术后TPN平均时间15.4天.比较术前及术后第3、7、14天多项营养监测指标.结果 87例(28.8%)危重病得到控制或好转;208例(68.9%)接受大手术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除3例手术切口感染和3例周围静脉炎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7例(2.3%)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在TPN治疗中,血糖、甘油三脂升高(P<0.05).结论 TPN治疗对外科ICU病者的顺利康复作用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老年患者TPN治疗应掌握低糖、低脂和低热量供给,适当增加蛋白质的原则.
作者:鲁莉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采用TVT、2例采用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术后尿失禁得到控制,术后随访5~12个月无再次尿失禁发生.结论 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可靠,尤其是TVT-O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手术并发症低.
作者:卢斌;张晓忠;魏梅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2005年8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10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冠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于梅;兰凤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黄芪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能量合剂与果糖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黄芪并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欣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扩大翼点入路在重型额颞部脑操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25例重型额颞部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恢复良好16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4例,死亡率16%.结论 扩大翼点入路是救治重型额颞部脑损伤患者理想的手术入路,显露良好,减压充分,可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廖洪民;刘旭;雷琳;朱家伟;黄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ne,SSSS)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的皮肤感染性疾病,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发病年龄多在3岁以下.我们从2001年~2005年共收治SSSS 4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元霞;王亦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上消化道镜插入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检查、治疗的结果,传统的常规插镜方法是: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口服去泡剂、咽喉部喷局麻药,让病人左侧卧位,术者随患者吞咽动作顺势将镜子插入食道.改良纤维胃镜快速插入法,术前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此方法较传统的常规插镜法,简捷、快速、病人痛苦少、损伤小、并发症少,病人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两年我们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18例、肩锁关节脱位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18~72岁,平均41岁.其中左侧26例,右侧11例,均为闭合性损伤.致伤原因 :车祸伤21例,摔伤14例,其他伤2例.其中锁骨远端骨折18例(均为NeerⅡ型),肩锁关节脱位19例(均为TossyⅢ型).受伤距手术时间4h~10d.本组患者均有外伤史,患肩疼痛,伤肢功能受限,局部畸形,肩峰内侧局部隆起,压之有琴键感.X线片可明确诊断.平均手术时间为75min.
作者:李兵;刘新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损伤,至今虽有许多治疗方法,但仍未有一种疗效比较满意的方法.我院自1995~2005年收治骨折病人556人,采用闭合性复位经皮三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483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良雨;朱书朝;靳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998年4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应用国产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带膜支架内镜下置入治疗食管气管瘘15例,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病人中,男性14例,女性1例,年龄42~78岁,平均62.1岁.本组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按stooler分级:Ⅳ级7例,Ⅲ级5例,Ⅱ级3例,同时伴呛咳及不同程度的消瘦、脱水,其中放射治疗后6例,自发性食管气管瘘9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食道泛影葡胺造影和病理组织活检证实.
作者:王晶;陶雅萍;王宪国;王红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治疗15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15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均符合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新的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9例,其中治疗组男48例,女31例,年龄3~62岁,病程7天~2年,平均病程60天;对照组男46例,女33例,年龄5~63岁,病程7天~1.5年,平均病程50天.两组入院时病情轻重无显著区别.
作者:刘姝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率不断提高,迅速准确做出诊断,对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治愈率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2002.01~2005.12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急性胰腺炎(AP)分级标准[1]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
作者:吴正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自2001年3月~2005年12月采取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40例,并与常规方法治疗本病3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脑梗塞多见于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且青年脑梗塞发病逐年增多,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心肌梗塞,约为3~4:1,而且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所以深入探讨青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对该病的早期干预及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32例青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李蕴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部分结肠癌患者常以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等收入院治疗,我院2001~2005年共收治结肠癌患者193例,其中以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泛发腹膜炎等诊断收住的患者21例,本文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如下.
作者:姜文祥;郭铁军;周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消化系统的一种以粘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慢性难治性疾病,病因并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免疫、HP感染等有关,病程长且具有癌变倾向.我科近1年来,应用谓葆(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梅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过去,人们一致认为CVA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近几年发现它也是引起成人慢性顽固性咳嗽较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CVA缺乏典型哮喘所具有的发作性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常被误诊或漏诊.现就我院呼吸科2001年3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40例CVA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作者:高晓来;陈燕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临床上约15%的咯血患者X线胸片检查正常,如何进一步明确病因诊断,是临床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我科收集了门诊及住院病人2001年1月~2005年1月咯血患者共295例.其中X线胸片正常咯血患者共48例,为探讨其病因,行纤维支镜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文;王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慢性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的疾病,目前多采用的是上颌窦穿刺冲洗方法.但使用该方法病人较痛苦,易引起并发症,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甲硝唑联合林可霉素非穿刺法药物灌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宣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人工流产是我国育龄妇女终止妊娠的主要措施.在所有妊娠中有20%~40%是非意愿或不适宜的,非意愿妊娠往往以人工流产为结局[1].据卫生部1986年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300万人次行人工流产术,特别是几个大城市每年人工流产数有所增加[2],它直接影响了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降低人工流产率,保护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是妇产科工作者努力的目标.本文以北京航天总医院422例人工流产记录为样本进行调查和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降低人工流产发生率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游建群;徐元春;李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为探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试用脉络宁联合金纳多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共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亚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胆源性胰腺炎病人10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并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龄48岁,轻型52例,重型48例.GP严重程度诊断指标参照A-PACHE-Ⅱ记分法,即APACHE-Ⅱ≤8为轻型GP,A-PACHE-Ⅱ>8为重症CP.
作者:马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 处方及制备1.1处方 木香400g,白术40g,炙延胡索40g,黄连20g,吴茱萸40g,砂仁40g,炒枳实80g.1.2制备 以上七味低温(40℃±2℃)干燥12小时,粉碎成细粉,过七号筛(120目).紫外线杀菌24小时,分装成1号胶囊1000粒即得.
作者:杨敏;白泽高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在我地区属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且常反复发作,近年来,我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綦巧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于血管疾病的检查和治疗近年来开展很广泛,此手术对麻醉有特殊的要求,现将我院近年来将DSA用于脑部血管疾病的检查和治疗的麻醉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阳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年来,由致病性大肠艾希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本文介绍2004年6月24日白城市镇赉县到保镇10例小学生因饮用无生产厂家的饮料,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终确定为致病性大肠艾希氏菌O125:K70食物中毒案例.
作者:齐忠;张红;吴文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麻醉后寒战(postanesthesia shivering)是指麻醉后病人苏醒期间出现不随意的肌肉收缩,其发生率可达5%~65%.椎管内麻醉发生寒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临床麻醉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寒战除了能引起患者的不适,以及肌震颤干扰临床监测外,还会对机体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本文将对蛛网膜下腔注射小量哌替啶(10mg)对术中寒战的影响和疗效进行观察.
作者:李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00年~2005年共收住临床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无心脑肾等器官功能衰竭患儿共206例,年龄2~12个月,其中男112例,女94例,病程1~5天,入选对象除外入院前已用过皮质激素、氨茶碱及其它支气管扩张剂患儿.
作者:王万常;张爱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谷红注射液为乙酰谷酰胺和红花提取物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其中红花提取物含有红花苷类和红花黄色素等有效成分,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红花还具有抗氧自由基、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降血脂作用[1].我院心内科于2006年1月~5月应用谷红注射液(阿尔贝拉医药中国有限公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3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泽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胫骨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加压钢板内固定常伴有应力遮挡和各种骨折病的发生[1],临床应用逐渐减少.而交锁髓内钉因更符合骨折生物学固定原则,目前已为成胫骨干骨折治疗的首选[2,3].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4年12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52例,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陈咏真;裴庆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因为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的影响,胆石病患者逐渐上升,又因B超检查的普及,胆石病的临床发现也有所增多,老年人更为明显.现将我院近3年经B超普查发现的老年胆石症235例作如下分析.
作者:邹玉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静脉套管针又称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小儿套管针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轻患儿的痛苦、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和护士的工作量.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现就小儿套管针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琼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由功能制护理转为整体护理模式,因此在护理老年手术患者的过程中,护士要做好心理护理,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使老年患者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作者:胥爱平;王琦;玉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院采用安氯地平治疗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芳;胡海霞;贾永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对50例共61处乳腺病灶,进行Mammotome微创抽吸旋切和活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沈翌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肝硬化是以肝脏组织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结构紊乱、肝脏变形及质地变硬为共同特点的一种常见病.除给予传统的药物治疗外,应给予心理干预,将有助于其身心疾患的康复.现将多年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肝硬化病人进行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范俊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67例,男39例,女28例;年龄23~84岁,平均60.1岁;临床表现:腹痛21例,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33例,大便带血20例,腹部肿块9例,伴有肠梗阻症状15例,近期有消瘦36例,重度贫血7例,体检发现4例:血CEA增高43例,正常24例;术前行纤维结肠镜、钡灌肠、病理活检,提示肿瘤位于升结肠13例(其中肝曲4例),横结肠5例,降结肠9例(其中脾曲3例),乙状结肠16例,直肠24例(其中7例为低位直肠癌,1例直肠上段癌合并肝转移):66例为腺癌,1例为淋巴瘤.
作者:周澜;赵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院自2001年6月~2005年9月,共行颈腔镜甲状腺手术37例,效果非常满意,现将此37例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37例,男9例,女28例.年龄15~58岁,平均34岁.术前均进行必要检查,包括HBs及HIV检测均为阴性,T3、T4正常范围,无甲状腺机能亢进表现,术前有25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均排除甲状腺癌.患者本人要求行颈腔镜甲状腺手术,以期达到颈部美容效果.
作者:姚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rosis)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的90%,它又分为2种亚型,即Ⅰ型和Ⅱ型.Ⅰ型又称绝经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型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药物引起.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中,大部分是骨吸收抑制剂,通过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如雌激素)或减少破骨细胞活性(如双膦酸盐)来抑制骨的吸收,防止骨量过多丢失.对快速量丢失的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使用骨吸收抑制剂治疗.目前,尚缺乏刺激成骨细胞活性的骨形成促进剂.对于出现缓慢骨量丢失的患者,应用此类药物有利于维护骨小梁结构的完整性.对骨形成促进的研究将会是未来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内容.下面就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分述如下.
作者:艾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前低分子量肝素(LMWH)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及某些疾病中高凝状态的防治.1 LMWH的药效,药代动力学特点LMWH的分子量为4000~6500d,与普通肝素相比,LMWH具有较强的抗Xa因子活性和促纤溶作用,其抑制凝血酶及血小板的作用较弱,且不增加血管通透性,故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LMWH血浆蛋白非特异性结合力低,其生物利用度可达98%,量效关系明确,预期浓度和疗效准确,加之其本身对APTT影响不明显,故无需药物监测.LMWH血浆半衰期长,达200~300分钟,为普通肝素(UFH)的2~4倍,因此用药简单,每日注射1次即可[1、2].
作者:董永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在2型糖尿病进程中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可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MA)、炎症、高纤溶状态、脂代谢异常、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
作者:郭晓风;李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从天然药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其中天然生物碱成分是很有前途的一类活性物质,并已成功开发了几种药物,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综述各类天然生物碱成分的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寻找优良的抗癌药物提供信息和思路.
作者:樊晓霞;赵学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改变,以及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的改进和综合治疗的开展,乳腺癌的手术治疗逐渐呈现出缩小手术范围的趋势,保乳手术成为适合保乳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以下就早期乳癌的诊治作一讨论.
作者:刘金洪;俞汉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住院分娩1763例,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25岁,孕次1~5次,产次1~3次,其中顺产1017例,手术产中剖宫产686例,阴道助产(产钳)55例,臀助产5例.发生羊水栓塞4例均为阴道分娩,占住院分娩的2.2‰,占阴道分娩的3.7%‰,经抢救成功2例,死亡2例,成功率为50%,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钱丽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因患肠炎腹泻数次,粪便呈黄色水样,无脓血,诉乏力,即给予卡那霉素2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500ml中静脉点滴,滴速约60滴/min,第一组液体滴完后,接着给予维生素C 2g,维生素B6 0.2g,肌苷0.2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继续点滴,第二组液体刚换好,病人诉头昏想躺下输液,几秒钟内患者意识丧失,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并伴有痰鸣音,立即停止输液,平卧保暖,氧气吸入,即刻皮下0.1%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5ml,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液,约10min后症状缓解.第二天改用庆大霉素16U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500ml溶液中静脉点滴,第二组仍给予维生素C 2g,维生素B6 0.2g,肌苷0.2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继续点滴,连续用药3天,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无过敏反应发生,从以上用药可说明,过敏反应为卡那霉素迟缓反应所致.
作者:赵吉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几年来,我国输血事业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卫生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依法行医必将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如何准确、恰当、合理使用检验报告不仅是医疗和管理问题,有时甚至是法律问题,是血站实验室绝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下面就检验报告完成中的几个环节需注意的问题作一浅谈,与同道探讨商榷.
作者:郭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 尿液物理检测1.1颜色 正常尿液因含尿色素可呈淡黄色,尿液浓缩时呈深黄色,并受某些食物、药物的影响.病理性尿可呈褐黄色、红色、乳白色等.尿液中有色物质对尿分析结果有一定影响.1.2浑浊度 正常的尿液含有上皮细胞、若干红细胞、白细胞和偶然发现结晶体,但如果病人患上某些疾病,这些细胞数目便会增加使尿液浑浊或模糊.
作者:司明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以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其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其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其中又以包括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在内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报道为普遍,已引起了医药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高颖;刘有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当今一些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追求高精尖仪器设备,而忽略了基本功训练现象,给临床带来了不必要的弊端,甚至贻误了病人.因此,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与现代新技术互补,才有利于医学水平的提高.现就笔者临床中所遇到的误诊病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林志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所谓中位数(median,简记为M),统计学基本原理定义为:是将一组观察值从大到小按顺序排列起来,位次居中的观察值就是中位数.因而全部观察值中,大于和小于中位数的观察值的个数相等.同时,本定义给定了中位数是一个位置平均数.是百分位数的特例,是特定的百分位数.本文仅以小学生身高体检为例来阐述中位数在卫生统计调查与分析中的运用.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在开展筛检工作时,一种疾病可能有2种或几种方法,但是评价筛检方法的指标很多,各指标值往往参差不齐,很难对筛检方法做出选择.为此,作者应用秩和比法对同一疾病的2种筛检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选择出一种简便、易行、廉价、对检查者无损伤的方法.
作者:王凤祥;孙爱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供应室是医院各种病菌污染物集中的场所,同时又是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基地.供应室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展,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关口.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作者:杨莺;郑志芳;邬云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普通院校和成人院校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均面临着同样的机遇和挑战.尽管如此,普通院校的招生计划一般能如数达到,而成人院校却存在招生计划不满,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成人学校的招生数量与其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应用熵来预测成人学校的招生数量,可为学校在宏观管理上提供科学的依据,并由熵论得到一些启示.
作者:刘秀;王雪梅;孙爱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当今,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群体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儿科医生不但要防治儿童机体疾病,还要解决心理行为及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在临床儿科诊疗过程中,对小儿进行及早的筛查、监测和处理,发挥儿科医生在防治儿童行为障碍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黎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相关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更是如火如荼,其建设的规模及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是日新月异,数字化医院(Ditital Hospital)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广泛接受和认同,并已成为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重要标志.数字化医院是当前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前沿课题,受到了卫生行业管理部门及医院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信息技术人员广泛关注,并进行一些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探索和有益的尝试,通过不懈努力和实践,在部分医院已初步建立起了较完整的数字化医院雏型.8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使我们对于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医院管理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以及企业文化培育和可持续发展性战略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李成义;李晓宇;王林春;李锦姬;周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如何提高医学专科<病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位任课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讲授较为系统与深入,但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较少.病案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灵活应用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病理学>知识,对我校2005级大专中西医结合专业分别采取传统式教学和临床病案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经比较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恩娜;陈世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了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需要从大学生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提高医学生掌握和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知识方面的能力.
作者:王雪静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