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8-7664
  • 国内刊号:33-1233/R
  • 影响因子:0.52
  • 创刊:1998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1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2000年5期文献
  • 超声诊断胃腔外型肿瘤9例分析

    我院自1992年8月至1998年10月应用超声显像法诊断胃腔外型肿瘤9例,诊断效果确切,现总结如下.方法和结果一、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37~68岁.平均52.5岁.经胃镜检查:7例阴性,2例疑有腔外压迫,病理活检为胃慢性粘膜炎.后用胃超声显像法诊断.

    作者:杨全悦;蔡小云;李爱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腹部超声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运用

    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脏器的超声表现,因缺乏特征性的改变而一直未被临床重视.笔者通过几年来对本院神经内科确诊的HLD病人肝、胆、脾等脏器超声检查,发现B超对HLD的腹部检查在临床上有其一定的价值.

    作者:梅艳;王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我院于1998年12月~1999年5月,行乳腺癌根治术共6例,现将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6例,均为女性,年龄37~55岁,均为Ⅱ期乳腺癌,其中乳腺导管癌4例,单纯癌2例,均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皮下积液2例;几处局灶性皮瓣坏死1例,每处约1cm;上肢轻度水肿6例;切口出血1例.

    作者:夏小琴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861例肾脏活检术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是肾脏疾病重要的诊断技术,一般比较安全,但由于肾组织质地脆嫩,易在肾穿后并发出血,因此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我科1989~1999年间共做肾穿活检术861例,无1例因严重并发症而需外科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丽珍;陈佳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

    临床上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常有延误,给孕妇造成严重后果,引发各种并发症和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严重的可导致孕妇、胎儿死亡.究其原因,常见的是在临床上与正常妊娠的解剖和生理改变相混淆,使诊断困难.特别在疾病观察时,由于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厌食等妊娠反应与常见的急腹症表现的消化道反应有些相似,不易鉴别,易造成误诊.因此,在护理此类病人时,要注意观察,以便及时处理.

    作者:刘青;张庆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急诊科护士业务素质培养的体会

    在危急重病人抢救中,护士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抢救成功率和减少伤残率,现就急诊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谈一点体会.一、领导重视至关重要医院领导对急诊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急诊工作的开展、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对急诊护士的业务培养表现为护士长进行上岗前培训,每年组织护士参加全国和省级学术交流,送部份护士到上一级医院进行短期培训,以了解急诊的学术动态,急诊学科的发展等,从而提高急诊护士学习的紧迫感.

    作者:赵水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开展三级护理查房的体会

    护理查房是促进护理程序临床运用的有效手段[1].我院从1998年初对各临床科室进行三级护理查房,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现总结如下.一、实施方法1、成立了护理部三级护理查房考评小组.由护理部、病区护士长(轮流参加)及科带教老师组成.

    作者:华芳芳;梁素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安置术的护理

    经静脉安置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我院心内科1999年成功安置了ICD 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例,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78岁和75岁.冠心病、心律失常、陈发室性心动过速1例,Q-T间期延长综合症,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1例.2例均复律成功,择期ICD植人术.术后随访病人自觉症状良好,ICD程控随访均正常.

    作者:程晓涛;吴巧元;王晓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血液滤过治疗烧伤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法对严重烧伤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SIRS患者采用FH-66型血液滤过器进行滤过治疗.结果 SIRS早期应用的5例病人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病情稳定,病人痊愈出院.1例病人出现肾功能衰竭后死亡.结论烧伤并发SIPS病人早期应用CVVH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野平;陈挺孙;仇旭光;蒋金珩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IL-12单独或联合应用IL-2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2(IL0-12)和/或白细胞介素2(IL-2)对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增殖和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3H-TdR掺人法和3H-TdR释放法测定增殖作用及抗瘤活性.结果 IL-12单独不能促进CBMC增殖,但能与IL~2协同增强CBMC的增殖作用;10IU/mlIL-12和同浓度IL-2合用能使CBMC产生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对K562及Raji细胞的杀伤率分别是(47.60±4.60)%和(38.67±4.86)%;CBMC的NK活性和LAK活性均明显高于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结论 CBMC经10IU/mlIL-12和IL-2刺激后能发挥强而持久的增殖效应和大的抗瘤活性,本实验为脐血替代外周血在过继免疫疗法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关键司]IL-12 IL-2脐血单个核细胞过继免疫疗法

    作者:王峻;徐桂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机械可脱性螺旋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理想方法.方法采用机械可脱性螺旋圈(MDS)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7例.结果 7例中5例栓塞成功,2例未成功.无死亡及永久性并发症,其中l例动脉瘤患者-过性双目失明,经及时有效抢救治疗,l天后恢复正常.结论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其远期疗效有待随访观察.

    作者:姜智南;黄求理;宋侃侃;周景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清晨高血糖水平.方法采用0Am至6Am时段每2小时采指血监测血糖.结果 3例为Somogy现象.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用量;7例为黎明现象.于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另14例示胰岛素用量不足,晚餐前增加胰岛素用量或加用中效胰岛素,空腹血糖均获较好控制(P<0.01)结论采用0Am至6Am时段测血糖,可区分清晨高血糖的不同原因,确定不同治疗方案.

    作者:王爱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13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佳剂量,用药方法及与妇女月经周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无保护的性生活或避孕措施失败后72小时内来就诊的,要求进行紧急避孕的健康育龄妇女分为二组,I组46例,选择月经周期第14天前者,口服米非司酮25mg;Ⅱ组91例,选择月经周期第15天后者,口服米非司酮50mg,分2次服用,间隔12小时.结果Ⅰ组有1例妊娠,避孕成功率为78.7%;Ⅱ组无妊娠发生,避孕成功率100%.结论口服米非司酮50mg,分2次服用,间隔12小时,具有佳的避孕效果.

    作者:秦朝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4666株医院致病菌的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医院致病菌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3年来分离的临床细菌进行细菌培养,其中4666株做第三代头孢菌素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医院致病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平均耐药率为34.29%,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仅为6.89%,显著低于平均耐药率(p<0.01).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假单孢菌属的耐药率分别为58.83%、56.35%、52.00%和49.83%,均显著高于平均耐药率(p均<0.01);沙门菌属和变形杆菌属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仅为6.83%和7 87%;铜绿假单孢菌对头孢哌酮的耐药性高于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以头孢他啶,且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时,宜合用具有良好活性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作者:李庆兴;潘发愤;王邦松;周铁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巴氯芬对脑血管病早期康复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巴氯芬对脑血管疾病后肌张力增高的改善,从而反映其对脑血管病后早期康复的作用.方法将30例脑血管意外后早期肌张力增高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用国产巴氯芬抑制脊髓突触反射的传递和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结果经Ashworth评分和Brunstrum分级评判,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ADL指数改变差异不明显.结论巴氯芬对脑血管病后肌张力增高、痉挛有改善作用,明显促进运动功能的提高.

    作者:陈慧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Graves病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125例Graves病(GD)患者组、51例GD治疗恢复组及72例正常健康者(HG)血清催乳素(PRL)水平.方法用RIA法测清晨空腹血清PRL,GD组同时送测TT3、TT4、rT3、FT4、TGA、TMA,用IRMA法测TSH.结果 GD组血清PRL水平较CG组明显升高(P<0 01),且随病情恢复而降低(P<0.05).结论提示血清PRL参与Graves病患者的免疫病理机制.

    作者:王丽君;屠传节;金月生;李江月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时免疫分子的变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时免疫球蛋白、IgG亚类及补体的变化关系.方法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56例患者的IgG、IgA、IgM、IgG亚类,C 3、C 4,IgG亚类试剂为高亲和力的多克隆抗体.结果非感染组较对照组IgG显著下降(p<0 .01),并以gG1、IgG2下降为主(p<0 01,p<0.05);合并感染组较对照组IgG、C3、C4显著升高(p<0.01,p<0.05,p<0.05),而IgM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NIDDM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存在改变或失衡,使患者易并发感染.

    作者:潘继豹;卢学勉;叶家鹤;林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硬支气管镜引导下带钳潜窥镜取出婴幼儿气管异物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硬支气管镜引导下带钳潜窥镜取婴儿气管异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年龄8~36个月的气管异物患儿采用全麻硬支气管镜引导带钳潜窥镜气管异物取出术,其中包括2例难取异物.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地取出异物,无并发症.结论婴幼儿硬支气管镜引导下带钳潜窥镜气管异物取出术快速、有效、安全,取异物范围胜于硬支气管镜.

    作者:江波;方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24例报告

    目的提高临床对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4例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中误诊20例.治疗 7例手术+放疗,其中5例治愈,1例复发,1例失访.3例化疗后均复发后失访.4例口服强的松肿块消失后行放疗,均治愈.10例单纯放疗,其中7例治愈,1例复发,2例失访.结论本病的诊断着重在于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查以及病理学的检查.治疗应采用药物,手术和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为佳.

    作者:胡靖宇;陈关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髋关节囊切开触膜定位法行Richards钉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在不使用或者有限使用C臂X线监视下应用Richards钉内固定治疗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本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 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采用“指触定位”法行Richards钉固定手术.对不稳定型骨折应用“螺钉去压”等方法加强固定牢度.结果关节功能优良27例.稳定型骨折负重时间为术后1周,不稳定骨折为手术后3周.随访5~28月,平均愈合时间10周.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复位准确、固定可靠、X线伤害小、允许早期负重、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倪宏星;成羿;吕建华;韩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微创技术是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神经外科手术的“禁区”被逐个攻破.近年来,如何减轻手术的创伤以降低残死率成为神经外科学者关注的重点,微创技术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目前,以神经内窥镜技术、立体定向术和内窥镜辅助的显微外科在迅速掘起.使得应用神经内窥镜通过微创钻孔,小骨窗手术等方法进行一些复杂的操作成为可能.

    作者:李云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肾移植受者并发结核感染的5例诊疗分析

    1989年4月至1999年4月,我院共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151例,迄今发现有5例并发结核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启哲;许龙根;王鑫洪;解放军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小儿急腹症手术50例体会

    自1995年起,我科对50例小儿急腹症手术采用了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大为14岁,小为5岁,平均8岁.手术时间1小时45分~3小时30分钟.均系急腹症手术.其中外伤性胰腺炎5例,外伤性肝破裂10例,脐尿管瘘7例,肠穿孔腹膜炎12例,十二指肠破裂、后腹膜血肿6例,肠系膜血肿、升结肠浆肌层破裂5例,蛔虫性肠梗阻1例,外伤性脾破裂1例

    作者:翁春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I期切除吻合17例临床分析

    笔者近几年来,对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行术中结肠灌洗,Ⅰ期根治性切除肿瘤,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40~70岁,其中大于50岁10例,平均年龄55岁,术前诊断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10例,7例以肠梗阻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后诊断:降结肠癌8例,乙状结肠癌7例,直乙交界处癌2例.

    作者:章志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在基层医院抢救新生儿肺出血25例体会

    新生儿肺出血发生在许多严重原发疾病的晚期,是一个严重的综合症[1].故一旦发生肺出血,要抢救成功非常困难,而对于抢救设备相对落后的基层医院来说,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院于1993年至1997年共收治新生儿肺出血25例,抢救成功10例,成功率40%,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申屠桥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46例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分析

    营养不良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十分常见,本文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慢性血透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探讨营养不良与感染发生率、死亡率关系以及防治体会.

    作者:陈建国;陈宜方;王虹;方旭红;褚笑慧;陈峰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地塞米松对肺结核咯血的止血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临床表现,用地塞米松止血有别于传统的止血疗法.为研究这种治疗的有效性及对肺结核预后的影响,从1993年6月至1999年1月在有效抗痨基础上对肺结核咯血者给予地塞米松短程冲击治疗,并与常规止血治疗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沈大跃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拨旋复位手法加硬膜外药物冲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9例

    本科自1996年10月至1998年12月对3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拨旋复位手法加硬膜外药物冲击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489例,其中治疗组359例,年龄20~65岁,病程11天~7年2月.包括L45突出154例,L5S,突出97例,L3,4突出21例,二节段以上突出77例;对照组130例,年龄19~54岁,病程16天~3年5月,包括L4,5突出65例,L5S2突出32例,L4突出9例,二节段以上突出24例.上述病例均排除中央型突出伴马尾症状及椎管狭窄症.

    作者:蔡述良;叶妲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81例临床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可严重危害围产儿.本文对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81例ICP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改善ICP的妊娠结局.

    作者:钟惠珍;卢文波;周俊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62例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探讨

    本文总结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院外科经手术治疗证实的62例胆源性胰腺炎(Dallstone PancreatitisGP)结合APACHE-Ⅱ记分法[1],回顾性分析对GP的手术时机.

    作者:汪鸿文;鲁红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感染根管的乳牙充填碘仿糊剂115例疗效观察

    笔者近年来对瘘管型、无瘘管型慢性尖周炎、急性尖周炎(含慢性尖周炎急性发作)的所有未到替换期,而需要保留的乳牙115例病例采用日本产枪状式碘仿糊剂作根管充填,经1~1.5年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总有效率达98%.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骨膦治疗癌肿骨转移疼痛48例疗效观察

    有调查报告晚期实体瘤20%~70%发生骨转移,疼痛为骨转移常见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缩短了生存期.近十年来人们使用骨膦止痛取得了一定疗效.我们总结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l996年至1999年使用骨膦止痛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冯正权;徐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皮炎11例诊治分析

    我科于1994年5月~1999年4月,共收治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皮炎(HED)1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32~81岁,平均57岁;病程0.5~30年,平均6年. 二、诊断标准 8例病人符合下例诊断标准:1.末梢血嗜酸性细胞(EOS)计数连续1500×106/L达6个月以上;2.排除了由寄生虫病、肿瘤、血管炎、湿疹、荨麻疹、血清病等过敏性疾病引起的EOS增多[1,2].3、其余系统检查均正常,骨髓穿刺检查均正常.

    作者:王松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跖跗关节损伤的诊治分析

    跖跗关节损伤包含跖跗关节脱位或骨折脱位,临床较少见,常因未予注意而误诊漏诊,致使部分病例处理不及时或不妥当,影响患肢功能恢复,造成创伤性关节炎、慢性疼痛、步行困难.因此,我们复习1990~1998年间有跖跗关节损伤病例24例,以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

    作者:郑琦;毕大卫;谢水法;沈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单侧外固定器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外固定器是现代创伤骨科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本院自1992年~1998年间应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下肢、骨盆骨折共6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应文世;李展振;何继银;马一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加高锰酸钾坐浴治疗女阴尖锐湿疣112例

    我院自1997年~1999年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加高锰酸钾坐浴治疗女阴尖锐湿疣112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丽萍;张松娇;吴永裕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原位植皮治疗肢体大面积皮肤脱套伤9例报告

    肢体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是一种严重创伤,处理不当常造成肢体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甚至截肢后遗终身残废.如何修复创面,防止感染,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是治疗的关键.我院1993~1997年收治的四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9例患者,现将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小英;吴新红;王云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治疗成人桡骨头骨折19例分析

    我院自1994年9月~1999年4月共收治40例成人桡骨头骨折,其中19例在X线透视下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加石膏前后托外固定,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4例,女5例.右侧11例,左侧8例;年龄:19~68岁.致伤原因:跌倒致伤10例,高处坠落伤4例,交通事故伤5例.骨折类型:按照Mason分类法分型[1]:Ⅱ型10例,Ⅲ型9例.

    作者:蔡明;傅天苗;郦志文;陈天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2例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大出血的诊治分析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中Dieulafoy病较为罕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合并Dieulafoy病大出血文献中尚未报导.我院外科1999年收治2例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大出血病人,现就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彦;马晓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腹部血管损伤12例诊治体会

    腹部血管损伤的患者,大多合并腹部其它脏器损伤,病情凶险.若延误抢救时机,死亡率极高.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8年6月对12例外伤性腹部血管损伤进行了及时抢救,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8~58岁,平均36岁.开放性损伤5例(刀刺伤),闭合性损伤7例(坠落伤4例,撞砸伤2例,车祸1例).

    作者:胡海坤;徐集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53例临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新生儿颅内出血中较常见的类型.为探讨其病因和防治,现将我科1997年3月~1999年8月收治的53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53例,男37例,女16例.胎龄31W+5~42W,其中早产儿11例,足月儿39例,过期产儿3例.出生体重1775~4300g,低体重儿8例,正常体重儿42例,巨大儿3例.分娩情况:阴道分娩38例(包括产钳助产14例,胎头负压吸引助产3例,急产3例,臀位助产2例,足牵引1例);剖宫产15例(包括孕妇子痫1例,胎位不正9例,宫内窘迫7例).53例中胎儿宫内窘迫25例,出生窒息40例(包括重度窒息22例,轻度窒息18例).

    作者:张丁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安博律定和倍他乐克预防室上速发作22例疗效观察

    室上速的治疗已从药物发展到射频消融根治,但对射频消融有顾虑,尤其是对一部分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来说,选择二种剂量小、副作用少、而又能预防室上速发作的药物联合应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我院自1996年以来联合应用小剂量安博律定和倍他乐克,在预防室上速发作方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伟民;任建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69例临床分析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是外科常见高危病人,我院自1988年4月至1998年4月共收治60岁以上符合ACST诊断标准者69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69例,女42例,男27例,年龄大85岁,平均68岁.57例有反复发作上腹部或剑突下疼痛伴发热,黄疸史及胆道手术史,9例既往无明显胆道病史;22例有1~3次胆道手术史.

    作者:徐江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踡卧位肛指复位法治疗骶尾、尾椎关节脱位的78例体会

    骶骨、尾椎关节脱位,多由仰坐位着地,尾骶部着地或触及硬物而致,作者采用侧身踡卧位肛指复位法治疗本病,收效迅速,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圣琴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T管拔除或滑脱所致胆汁性腹膜炎5例报告

    引流胆汁的T管拔除或滑脱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是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极低.8年来我院共收治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5例,男1例,女4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2.1岁.胆总管结石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例.均为首次手术.造成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T管拔除2例,滑脱3例.拔T管前均行“T”管造影,证实胆总管下端通畅,夹管24~48小时后无不适,拔管时间为14~18天,平均16天.滑脱时间为术后第2~7天.治疗方法:经原窦道置管引流2例,经皮套管针穿刺置管引流2例,再次手术剖腹探查置管1例.结果:5例均治愈.

    作者:李潘良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内侧切术治疗Ⅲ期肛裂320例体会

    Ⅲ期肛裂是指溃疡陈旧、栉膜带形成,并伴有哨痔、肛乳头肥大及皮下瘘.我院自1988年以来,采用内侧切法治疗320例Ⅲ期肛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320例,男138例,女182例.年龄小20岁,大54岁,以25~45岁之间为多.病程长5年,短1年.

    作者:徐慧英;陈达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妊娠急性阑尾炎17例的临床观察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是阑尾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如果处理不当,对母体及胎儿均可产生严重后果.笔者于1989~1999年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17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大扶康对真菌感染的防治

    近十多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和无病生存期明显提高.但尚有部分不能长期存活,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感染,在所遇感染之中,真菌感染占第二位,且真菌感染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们总结1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并发真菌感染的预防用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林圣云;沈建平;胡致平;周郁鸿;朱宁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面中部骨折合并眼损伤37例分析

    面中部骨结构包括上颌骨、泪骨、筛骨、颧骨、额骨、腭骨、鼻骨、梨骨等,前六组骨与蝶骨构成完整的眼眶.由于部位突出,易受外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我科自1996年~1999年共诊治面中部骨折合并眼部损伤3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永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大隐静脉曲张伴小腿溃疡的外科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一旦并发小腿溃疡,则经久不愈.我院自1990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大隐静脉曲张伴小腿溃疡256例,280条肢体,采用大隐静脉高低位结扎、小腿静脉剥脱、溃疡下静脉缝扎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华平;洪荣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髌骨骨折106例治疗探讨

    髌骨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1988年7月~1999年5月共收治106例.对保留髌骨的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结果作了分析,认为髌骨骨折以改良张力带钢丝或加10号丝线环扎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宏贤;姜世平;钟文可;吴伟生;何健飞;江德高;徐谦;蒋兴粒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小儿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26例临床分析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为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AL),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综合征,其预后不良,病死率高,是急性白血病(AL)早期死亡(ED)的高危因素.我院于1994年7月至1998年7月共收治AL和非何杰金淋巴瘤一Ⅳ期(NHL-Ⅳ期)患者225例,其中HAL26例.本文对其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认识,改进治疗

    作者:叶景;王海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脑出血手术治疗体会40例报告

    我院自1993年3月至1999年5月,对40例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生存28例,死亡12例,死亡率30%,明显优于非手术内科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玉明;沈兴华;褚正民;金成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分析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用阿司匹林进行抗炎和抗凝,但起效较慢,且不能预防和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近年来国外均有用大量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川崎病的报道.现将我院儿科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以下简称丙球组)和单用阿司匹林(以下简称ASP组)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戴明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常见的急诊之一.近年来由于有机磷农药来源的方便,重度中毒者逐年增加,如不进行及时有效地抢救,死亡率极高.我科自1996年以来收治1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29.5岁.均为口服有机磷农药,其中乐果农药3例,甲胺磷农药6例,敌敌畏农药2例.服药量:2例5ml,2例100ml,1例25ml,6例数量不详.服药后至来院时间:3例为10分钟,4例为40分钟,2例大于60分钟,2例为120分钟.

    作者:于秋雁;朱文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28例分析

    近年来,由于异位妊娠早期检测手段的发展,异位妊娠的药物保守治疗越来越广泛地被临床所应用,本院自1998年2月~1999年8月采用米非酮配伍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共28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枢丹预防阑尾手术牵拉反应的初步观察

    手术切除阑尾时,大部分病人感觉胃部不适,胸口闷痛,常伴恶心呕吐,个别病人出现血压变化、烦燥不安等,不能很好地忍受手术,我院一年多来,应用枢丹预防阑尾手术的牵拉反应,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钱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胆石性肠梗阻5例报告

    胆石性肠梗阻是胆结石少见的并发症.我院自1987年3月至1997年3月共收治小肠梗阻407例,其中胆石性肠梗阻5例,占1.23%.根据该5例表现,结合文献1,3,对本病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43~77岁.临床症状多为呕吐,右上腹痛,腹胀,3例伴有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平片无X线病征2例,液气平面3例B超示胆囊结石2例,原有胆囊结石消失1例,十二指肠结石1例,胆总管和肝内胆管结石1例.5例均行肠切开取石术.术中示梗阻部位:十二指肠2例,回肠2例,空肠1例.病因:胆囊肝曲结肠十二指肠瘘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2例.oddi括约肌松弛1例,原因不明1例.术后均获痊愈.

    作者:万涛;戴洪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28例老年人颅脑手术死亡原因分析

    老年人各器官退行性改变,对手术的应激能力降低,术前又常常并存多种疾病,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本文对近十年来因颅脑手术死亡的28例老年病例,结合有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60~74岁,平均64.7岁.颅脑外伤9例,颅脑肿瘤4例,脑溢血15例.全身麻醉26例,静脉复合麻醉加局部麻醉2例.

    作者:滕坚;叶再元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联合应用预防牙科术后的“激惹症”

    牙科术后“激惹”症状,特指患者由于就诊而发生的面部肿胀、疼痛、张口困难等急性炎症.文献报告其发生率在5%~50%不等[1].它是口腔科医生深感焦虑的问题之一.笔者自1988年以来,在慢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治疗和慢性冠周炎及慢性根尖周病患牙拔除术后,用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方法预防“激惹症”,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双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继发性闭经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孕激素撤退性出血的关系

    继发闭经为妇科常见症状,临床上常用孕激素来治疗,其中有部分患者无效.为探讨孕激素应用指征及效果,本院于1997年7月~12月对43例继发闭经病人的孕激素撤血效果与子宫内膜厚度(Em),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的关系作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忆芬;徐加英;张月梅;林树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87例分析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比例亦增加.为进一步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对母、婴的影响,将本院5年来有关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研究对象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总数8652例,其中有剖宫产史者187例,占21.6%.年龄≤25岁28例,26~35岁157例,≥36岁2例.前次剖宫产距此次妊娠的时间6个月到15年不等,间距≥2年者169例,间距<2年者18例.前次剖宫产主要指征:臀位43例,相对头盆不称23例,活跃期停滞10例,胎儿宫内窘迫29例,过期妊娠21例,妊高征9例,持续性枕横(后)位11例,前置胎盘4例,胎膜早破6例,骨盆狭窄7例,骨盆畸形1例,第二产程延长5例,珍贵儿14例,产妇精神紧张4例.

    作者:方建青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加味乌药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小儿肠痉挛48例观察

    笔者自1995年以来,应用加味乌药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痉挛腹痛48例,疗效好、无副作用.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全部例均选自门诊.病例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小儿肠痉挛腹痛的临床诊断标准[1].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岁以下8例,2~6岁28例,7岁以上12例;病程短3个月,长6年.对照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岁以下3例,2~6岁11例,7岁以上5例.病程短3个月,长5年.两组有可比性.

    作者:陈刚;严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药灌肠结合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肠梗阻52例分析

    腹腔内、盆腔内恶性肿瘤因肿瘤种植、转移、肿瘤毒素等原因引起不全性肠梗阻,临床上较多见.我院自1995年7月至1999年7月,应用中药灌肠结合腹腔内化疗治疗癌性肠梗阻52例.现报告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2例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男31例,女21例.年龄35~65岁.胃癌10例,结肠癌11例,直肠癌8例,回盲部癌7例,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腹腔肿瘤6例,卵巢癌7例,胰腺癌3例.根治术后10例(其中术后复发6例,术后转移4例),姑息术后25例,未手术17例.

    作者:韦巧玲;裘维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改良法36例分析

    为了提高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我们在盆腔直接灌注化学药物治疗盆腔肿瘤[1]的启示下,经子宫输卵管注入大量药液直接以有效浓度作用于子宫附件部位,为治疗子宫附件炎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现报道如下:方法与结果一、一般资料本组36例,年龄25~28岁,平均26岁.均在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之间,为我院不孕症门诊收治的输卵管阻塞介入治疗术后,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结果为双侧输卵管炎,通而不畅者,按杨氏分类[2]为第二组V类.原发性不孕症9例,继发性不孕症27例.不孕时间1~3年.患者有下腹部轻度疼痛,腰骶部痛,肛门堕痛及伴有月经不调,白带增多.妇科检查有下腹部轻度压痛,但无输卵管增粗及炎性肿块.B超检查无明显异常.将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各18例.

    作者:朱聿君;李强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蝉贝合剂治疗咽喉源性咳嗽96例临床观察

    我们应用国家级名中医唐福安自拟经验方--蝉贝合剂,治疗96例咽喉源性咳嗽获较满意疗效,特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本组共186例,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96例,男76例,女20例.对照组90例,男69例,女21例.两组年龄在18~68岁之间.诊断按慢性咽喉炎标准.部分病人经血化验及胸透等检查除外急性炎症及肺部病变.

    作者:唐旭;唐福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高龄急性心肌梗塞32例临床分析

    高龄急性心肌梗塞AMI临床多见,病情重,合并症多,病死率高.对于症状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但有相当部分高龄患者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和误诊.本院1991年以来住院治疗AMI患者132例,现对其总结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 132例均为住院(AMI)患者,其中高龄组32例,年龄76~93岁,平均82岁;对照组100例,年龄36~75岁,平均60.4岁.依据症状,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谱结果,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0关于AMI的诊断标准.两组治疗相同.

    作者:金爱娟;王新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住院药疹74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6年8月至1998年12月发现住院药疹病人74例,现对其药疹发生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74例中男32例,女42例.年龄2.5~70岁,平均39岁.病程2~19天.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28例.

    作者:严丽英;余爱如;吴晓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电子秤在中药配方中的应用

    药物的剂量是决定药物与机体组织互相作用的关键.产生治疗作用的剂量大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量小达不到治疗目的,量大易致毒副作用.如红花量小养血,量大破血.为提高称量的准确性,克服只注重总量而忽视单包质量的不良倾向,提高质量控制意识.我院中药房引进电子秤来取代古老的手工戥秤.

    作者:赵逸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药巨胜子、合欢花及太子参的真伪鉴别

    加强对假劣药品的鉴别,确保临床用药,保证药品质量,是刻不容缓、义不容辞的任务.兹将中药巨胜子、合欢花及太子参的真伪鉴别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巨胜子巨胜子,别名续断子,为川续断科植物续断Dipsacusjaponicus Miq.的干燥成熟带总胞的果实.苦、辛、微温.功能补益肝肾,用腰痛,遗精,崩漏,白带,筋骨酸痛.其伪品来源为同科同属植物毛川续断D.Pilosus L.的带总胞的果实.两者区别为:巨胜子果大形,长4~7mm,直径1.5~2.5mm.果实顶端中心花柱宿存不明显,花柱不外露.毛川续断子果小形,长3.5~4mm,直径1~1.2mm果实顶端中心宿存明显的花柱,着生在突尖顶端.

    作者:宋淑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改进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右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具有流量大、并发症少、护理方便、保留时间长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关于穿刺方法,以往很多专业书籍介绍取喉结水平线右胸锁乳突肌内缘作穿刺进针点(以下简称内侧法)[1,2],至今仍被很多医院所采用[3],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选用喉结水平线右胸锁乳突肌外侧作穿刺进针点(简称外侧法),更为方便并容易成功.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德政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温水擦浴方法的改进

    温水擦浴是临床上对发热病人常采取的一种物理降温措施,1996年至1998年我们对传统的温水擦浴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袁菊明;范显美;洪雪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激素引起股骨头坏死11例漏诊误诊报告

    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并不少见,该病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造成终身残废本院l995年以来,漏诊、误诊应用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11例,现加以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8~76岁,平均48岁.腰椎间盘突出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漏诊4例,颈椎病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漏诊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误诊为坐骨神经痛4例.所有患者均有服用激素类药物史,自诉单侧肢体麻木疼痛或髋关节疼痛.行腰椎、颈椎术或针灸、按摩治疗后疼痛未减轻.查体:4字试验均阳性,髋关节内旋外展受限.X线片显示:

    作者:钱文宝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用负压吸引管解除导尿困难15例体会

    本院自1998年4月开展手术室整体护理以来,为减少病人痛苦,在麻醉后进行导尿,但常会遇到一些高龄妇女因尿道口异常,不能顺利导尿.改用负压吸引管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庆青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妊娠剧吐致Wernicke脑病2例报告

    病例报告例1.女性,24岁,因恶心呕吐4月,意识障碍1天收治入院.患者妊娠1月余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发热,予补液、抗炎等治疗,症状无改善,随之出现四肢乏力.半月前人流手术后,呕吐症状有所减轻,5天前症状加重,予补液、抗炎等治疗,1天前出现意识障碍.查体:血压140/80mmHg,体温38℃,嗜睡至浅昏迷状态,查体不合作,消瘦,双瞳孔0.3cm,等圆,对光反射存在,眼球水平震颤,四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双侧巴氏征阳性,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25次/分,律齐,腹部体征阴性.脑脊液常规检查正常,脑电图检查提示:中度广泛性异常,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卢中秋;陈寿权;赵向彤;郭晗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急性子宫内翻3例治疗体会

    病例报告例1.农民,24岁,初产妇.于1989年12月17日上午10时15分顺产.胎儿体重3750克,娩出活,接生者用力牵拉脐带,并按压宫底助胎盘娩出时,见阴道口脱出一肿块.产妇突感腹痛,阴道出血量多,即汇报医师.检查肿块呈球形,质软,按下腹部触不到宫底,诊为急性子宫内翻,血压90/60mmHg,立即快速输液,经消毒后,用手托住翻出的宫底,手指端在颈管内将宫底上推,自内翻后10分钟还纳成功.还纳后手拳继续抵住宫底,经腹壁向宫底部位注入催产素10单位和麦角新碱0.2mg,待子宫收缩变硬后退出手拳,继续催产素静滴.住院6天痊愈出院.

    作者:陈可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骨髓穿刺指示仪的临床应用

    骨髓检查是诊断许多疾病,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现在采取骨髓液的骨髓穿刺术,操作者凭进针的落空感与进针深度来判断针尖是否已进入骨髓腔,容易造成骨髓稀释.为此,我们于1995年9月始,在现有的骨穿针基础上,根据人体骨组织的结构差异,其导电系数亦不同的原理,结合现代电子技术,研制了骨穿指示仪,经临床应用,无1例骨髓稀释,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建华;张学讲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