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对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对395名护理学本科生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的学业自我效能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正相关(P<0.01),且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教育者可通过提高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水平来提高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作者:王菊;张晓丽;郝玉玲;韩瑞敏;孙朋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以ARCS动机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药学教学中如何通过产学研合作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结合研究与生产实践,从引起注意、切身相关、建立信心、获得满足四方面进行讨论,研究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教学方式.
作者:付非;冯波;申蕾;于洪凤;赵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选择考研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者提供启示.方法:对浙江省某所本科院校护理专业492名学生进行考研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仅2.03%护理本科生认为有必要考研并有所行为,38.42%在考研专业选项中选择临床护理;有44.51%的护理本科生决定考研.结论: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护理本科生考研,从而更好地为护理学专业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护理学科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作者:徐雪妍;杨佳怡;韩焱;龚戬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慕课指的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慕课自产生之日起就对当代教育和教学模式产生影响.它的概念、类型、发展等方面被综合详细地介绍,更为重要的是将慕课引入到法医学教育领域.慕课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极有可能解决当前学生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难题,因而,其在法医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自伟;陈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于《西游记》的角色体验型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临床护理管理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讲授结合临床实际向学生传授临床护理管理知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角色体验内容,比较两组本科护理实习生的对护理管理知识掌握程度及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对实习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护理管理知识掌握程度及学习积极性、学生对实习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色体验型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教学可明显提高本科护理实习生的专科知识和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理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学生满意度较高.
作者:戴金花;张孝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对护理专业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为今后在护理专业医学生中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在护理专业医学生大一至大三年级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每个年级选取2个班级采用“三明治”教学法进行教学,其余班级均采用一般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不同教学方法下护理专业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调查.结果:在护理专业11门788学时的专业课中,共有9门206学时的专业课采用了“三明治”教学方法,占所有学时总数的26.17%;采用“三明治”教学法教学的护理专业的医学生学生在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5个维度及适应性总分均高于一般教学法教学的护理专业医学生,且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适应性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专业医学生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三明治”教学法,对于提高护理专业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解霜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担任“住院助理”对本科医学实习生建立良好医患沟通能力中的作用及其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以2012-2013学年丽水市人民医院实习的62名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按照实习生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常规科室轮转实习,实验组按照大纲实习要求的同时让学生担任住院助理的角色,住院助理角色为期3个月.于3个月后采用SEGUE量表对两组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经住院助理培训后SEUU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本科医学实习生担任住院助理可显著提高其医患沟通能力.
作者:陈红燕;张宁;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为探索学生个体的性格差异是否会影响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对临床七年制学生进行研究,采用现场观察法记录其课堂表现,用荣格内外向性格测量量表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情况,分析内外向性格与学生适应PBL教学法,学生成绩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内外向性格与PBL教学法的适应性有相关性,与成绩没有相关性.并提出相应对策来促进内向学生适应PBL教学法.
作者:高岳;张东华;薄红;郭劲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医学英语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充分满足师生教与学的实际需要.编写创新实用的医学英语校本教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个性化专业化需求有着积极意义.编写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主要方面.因此从师生需求分析的角度探讨医学英语校本教材编写的相关问题迫在眉睫.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甘肃中医药大学部分师生进行调查和个人访谈.结果:就医学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和编写原则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结论:医学英语校本教材编写应当充分运用需求分析这一理论工具,逐步建设出兼具实用性、时效性、系统性的教材,更好地为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
作者:张文奕;魏兴民;宋雪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内科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案的具体内容以及意义.方法:随机纳入2014年-2016年于本院老年内科进行实习的学生40名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生接受带教方法差异将其以每组20名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方式)和实验组(临床路径带教方式),在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评估,了解不同带教方法带教效果及带教老师满意程度.结果:评估护生的平均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所管床位患者满意程度,实验组护生相比之下更具优越性,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师对护生带教满意例数为20名,对照组有15名,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老年内科带教方式,临床路径带教方式有利于护生更娴熟更快地掌握相关护理操作技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促进护生对相关老年内科护理工作要求的掌握,对护生和医院临床护理带教均有突出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金安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消化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科实习的护生54人分为对照组24人和实验组30人,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临床护理带教方式,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带教,比较两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及综合能力评定得分.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预见能力、沟通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可有效提高消化内科实习带教质量和护生综合能力.
作者:冯敏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通过采用“三步四结合法”,即通过三个教学阶段将理论知识、手工操作、仪器培训、临床个案分析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教学,对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的本科及专科生进行规范化培训,并与传统的临床带教进行比较,探索新的教学在提升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应变能力中的作用.
作者:王瑛;沈建雄;薛志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教师标准化病人联合病例引导教学法在临床实习中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以我校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7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教师标准化病人(TSP)联合病例引导教学(CBL)组和传统教学组,观察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TSP联合CBL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临床思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能力.结论:TSP联合CBL可以提高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及沟通能力,能够为日后学生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韩新鹏;遆新宇;张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儿童口腔检查表的填写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临床前期教学中.联合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图片,图形化诠释各种临床表现,可以简化教学方式,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并且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杨杰;张笋;张利柏;曹占强;秦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核心与关键.我国现阶段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尚有欠缺.由于思维特征的相似性,思维导图可以实现临床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加强相关知识点的横向交联从而使知识系统化,有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
作者:熊宇;汪欣;向国春;邹丽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探索高职护理专业在成人护理学习期间开展网络虚拟病人一PBL教学的规律与满意度分析.实验班学生上网登陆虚拟教学平台,随着虚拟病人的临床场景展开,通过人机互动开展小组内PBL讨论;对照班学生接受传统课堂教学,并进行教学评估.结果显示,虚拟病人-PBL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自我效能的提高.
作者:王莉萍;顾丽华;邱智超;刘书函;丁洁平;孙冬雪;张峥;李稻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将概念图引入内科护理教学对提高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的影响.方法:选择我校护理专业两个班的护生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在实验组教学中,教师按照概念图教学的教学设计开展专题教学;对照组采用讲授、结合教师板书及多媒体进行授课.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护生认为概念图教学可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及推理能力;实验组护生理论成绩、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总分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概念图教学有助于提高高职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和批判性思维.
作者:李芳;周滋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开放式教学在肾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护理专业实习生30人为探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5人,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实施开放式教学.两组的成员来自同一个院校的同一专业,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课程结束后,具体的比较两组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结果:实验组临床专业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在理论学习上,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结论:在肾内科护生带教中,积极的引入开放式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陈美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在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11月与我院妇科进行实习的护理生68名,根据带教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n=34)与对照组(n=34).给予对照组护生传统教学方法,给予实验组护生案例教学法,对两组带教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理论考核、技能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护生对带教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鸣玲;朱心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借鉴国内外翻转课堂实践者经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构建了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做好翻转课堂在医学实验教学的应用,解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要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平台不但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手段提供了新的方法,使翻转课堂引入医学基础实验教学具有可行性,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教育的实施,提高医学生实验教学和专业学科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明亮;葛振英;白慧玲;王国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将基于网络环境的PBL整合TBL教学方法应用于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探索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新方法.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习的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2人,实施基于网络环境的PBL整合TBL临床实习教学方法;对照组31人,实施传统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在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拓展临床思维、利于知识建构、教学方法综合满意度、学生平时成绩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终结性考核成绩、学习负担增加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均> 0.05).结论:将基于网络环境的PBL整合TBL教学方法应用于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不仅克服了临床实习阶段的时空局限,而且激发了医学生学习妇产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实习生系统全面的掌握妇产科专业知识、培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与协作能力.
作者:李瑞兰;江延姣;吕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行动学习法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妇产科护生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共80例,均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实习.以随机的方式将护生分成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带教,实验组接受行动学习法.观察和评价患者的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考试、实践考试成绩较高,与对照组数据比较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评价较高,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护生实施行动学习法带教,其带教效果理想,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带教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邵伟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BOPPPS教学法在西医诊断学理论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BOPPPS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及理论考试综合评估.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认可BOPPPS教学法,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总成绩和病例分析部分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OPPPS教学法可提高西医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沈旭君;王灵聪;冯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是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显示出很大的优势.现尝试将TBL教学法运用在医学本科专业学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中,通过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发现TBL的教学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而在显现出优势的同时,TBL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马雪倩;马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CE”教学法联合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128名临床医学系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PCE”教学法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终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进行教学评价.结果:学生主观满意度调查显示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分析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亦显示实验组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CE”三联合教学法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静;王永华;董肖萍;陈志红;李堂;李自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对提升护生综合素质、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价值.方法:随机纳入护理专业学生200例,按班级分两组:实验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照组仅行常规教学,外科实习结束后调查护生综合素质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良好的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批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与发展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提升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张海丽;张英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生理学是医学专业课的基石,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加上生理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抽象,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因此,通过探索利用微博创新生理学教学模式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促进生理学教学改革是很有意义的,同时还可以为其他医学基础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陈慧勤;梁青龙;王梅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为了探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中药化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在中药学本科2010级(传统教学组)和2011级(教学改革组)中药化学教学中分别采用LBL教学法、PBL与LBL综合教学法,根据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教学改革组学生对PBL与LBL综合教学法有很高的满意度.PBL与LBL综合教学法提高了中药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作者:赵桂琴;毛晓霞;李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视频反馈”教学法在提高学生主动性、自学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方法:80名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视频反馈”教学法)、对照组,对其进行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活动技术两个方面教学,后对学生进行主动性等六方面的评定;结果:“视频反馈”教学法在基础掌握、操作能力、自学能力、主动性方面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分析归纳能力、学习氛围方面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视频反馈”教学法在基础掌握、操作能力、自学能力、主动性方面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杨纯生;王静;靳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TBL (Team-Based Leaming)教学在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理论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分为应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组与应用TBL教学的实验组,教学效果采用课程考试、综述写作和问卷调查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各项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BL教学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结论:TBL教学有助于提高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子博;周江;周琳;杨芳慧;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CBL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2012年7月-2015年7月在普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90名护生为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考核与调查问卷等方式比较两组护生考试成绩、护生对教学满意度,以及患者对学生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生对CBL教学法满意度较高(P<0.05),患者对实验组实习护生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CBL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具有显著优势,有利于外科实习带教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精神病学护生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法带教,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精神病学实习护生75名,根据带教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n=40)与对照组(n=35).给予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带教,给予实验组情景模拟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对带教效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考核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对带教效果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精神病学护生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可提高带教质量,提高护生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车越峰;卢秋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通过泰山医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四年的运行发展,在”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的内涵创新发展上,逐渐形成医学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社团建制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活动是体育课的有机构成,把社团建制体育俱乐部教学训练活动融入体育课程中.运行效果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改革前后成效明显.
作者:李晨;孙黎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考研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方法:自编“医学生考研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安徽省某高校589名五年级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76名医学生考研行为意向的总均分为(33.54±4.82)分,且不同英语水平、获奖学金次数、所学专业的学生考研行为意向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考研行为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英语水平、考研态度和考研动机.结论: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态度和考研动机,理性对待考研.
作者:郑圣德;张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康复专业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分布规律以及相关制约因素,为康复专业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临床实习前的92例康复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面积横断面问卷调查,探讨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分布规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康复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49.72±14.05分,基本呈中等水平.总分与省份、专业层次、生源地等因素无关(P>0.05),受性别等因素影响,男生比女生总分偏高.(2)七个亚类得分中,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分数高,达40.96±4.88分,认知成熟度分数低,仅28.51±5.95分.结论:(1)康复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总体处于矛盾状态,与性别有关;(2)康复专业学生的认知成熟度、系统化能力、开放思想等特制偏弱.
作者:张雪;刘莹莹;叶敏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通过调查各级医院未来五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学历层次需求情况、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不同发展方向的需求程度、医学影像技术人力资源构成现状等问题,探讨分析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等问题,为本专业发展提供一定建议.
作者:张智琴;郝庆卯;秦永;陈现辉;左风书;李力;王立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教师发展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的关键性条件,是衡量一所高等中医药院校软实力的核心要素,积极开展教师发展研究将有助于提高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育水平.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如何探究完善的教师培养模式,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是目前亟待进一步探讨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本文以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基础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室建设实践为契机,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关键问题和解决策略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然;刘立萍;王彩霞;董秀;李玢钰;谷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调查检验学系毕业生急救复苏能力现状,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方法:对潍坊医学院检验学系毕业78名采用分别以理论和技能考核,并与其选修学习途径学校选修(选1,否0),网络继续教育(参加1,否0)及单位培训(参加1,否0)进行逐步判别回归.结果:检验学系毕业生急救复苏能力处于基本了解状况,其理论、技能及综合成绩与学校选修及单位培训呈正相关.结论:检验学系需加大学校选修及单位培训,提高现有急救复苏水平.
作者:邓爱军;张成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医药的现代化要求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将先进的医药生物技术应用到中医药研究中,有利于中医药现代化的实现.在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开设科研能力特训课程,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仪器操作规程和实验方法,学习前沿的学科知识,为进入实验室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便于更快融入实验室的工作中.因此,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本学科逐步在系内、院内、校内、全国举办了五届暑期特化训练课程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爱云;陆茵;洪敏;郑仕中;陈文星;卞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90后医学生对社会环境、高校环境、个人三方面就业环境的认知状况.方法:对307名医学生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对就业政策环境有一定认知.学校是重要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但对于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评价不一.过半医学生对自己就业优势和劣势比较清楚或一般清楚.结论:加强对学生关注就业社会环境教育;加强建设可识别、有效利用的高校环境资源;加强对个人就业资源积累的教育.
作者:杨玉芹;张潍纤;韩欣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病区和门诊2012年-2014年中药针剂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针剂提供更多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014年病区和门诊收治的采用静脉输液方式给予中药注射剂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中药针剂的用药金额、DDDs值和排序,对其结果进行统计.结果:门诊以心脑血管类为主,丹参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用药频度均位于前两位;病区以肿瘤辅助用药和心脑血管类为主,心脑血管类中药针剂中参麦注射液用药频度高,肿瘤辅助用药中艾迪注射液用药频度高.结论:我院病区和门诊中药针剂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临床医生应合理使用中药针剂.
作者:吴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其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为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用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MSA-LAAS)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342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因素均直接作用于自主学习能力其中自我效能感(GSES)直接效应强,其效应值为0.371.同学关系、母亲文化程度、性别、家庭关系不仅有直接作用还通过GSES间接作用于自主学习能力,其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062、0.042、-0.031、-0.016.在总效应中,自我效能感强其效应值为0.371.结论: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王小丹;林雨菁;陈用成;李巧;李卫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甘肃省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结构,为医学人才培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肃省各医学院校进行普查.结果:2011年-2014年,甘肃省医学院校招生人数总体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本科招收专业以医学类为主,医学专科、中专均以护理类为主.2014年本科、专科、中专医学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59.40%、74.90%、62.50%.结论:医学教育院校专业设置和招生比例不尽合理,有待调整.
作者:赵晓非;赵乾龙;余学军;李芝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对山东大学药学专业2010-2014届5届本科毕业生,共计689篇本科毕业论文进行分析、总结.以期进一步加强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课题选择、论文撰写、答辩等方面,提供指导与参考.
作者:张泰松;王凤山;张娜;邵伟;李雨嘉;李冬;王凡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近年在全世界快速发展,对传统的中医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探讨MOOC对传统中医养生学教学的影响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中医养生学发展的趋势,以使得中医养生学传统教育方式得以革新.
作者:谈博;操红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美国高等教育借助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首创了幕课平台,引发了教育史上的数字海啸.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面推进慕课的学科建设,吹响了医学教育改革的号角.“人卫慕课在线平台”对护理专业课程的规划,使护理实训教学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对此,采用SWOT分析法对护理实训教学慕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为护理实训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赵媛;王燕;陈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结合药理学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知识点繁杂等特点,本文探讨了药理学中的“点、线、网”以及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以点牵线,以线联网,并将学生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全过程.本教学实践表明,“点线网”贯穿于药理学理论课教学过程,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许焕丽;刘晓卉;陆莉;林秀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工作过程教学法在内外科课程整合后应用效果.方法:在2012级四年制护理本科专业4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1名,对照组50名.对照组运用传统单一讲授的教学方法;实验组教学中引入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以案例导入,创设情景,按照从入院到出院过程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评价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护理实践能力、临床思维及决策能力、护患沟通、护理岗位适应能力及专业知识理解程度.比较学生教学2个月阶段考核及OSCE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教学2个月阶段考核成绩、OSCE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护理实践能力、临床思维及决策能力、护患沟通、护理岗位适应能力及专业知识理解程度评价均在90%以上,对教学方法给予肯定.结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能提高在校生内外科整合后内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徐春苗;齐丽;张晓玲;王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前对基因蛋白与恶性肿瘤发病相关性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本综述汇总了近年内针对肿瘤相关蛋白-catenin在恶性肿瘤的发病及其病程演变方面的研究结果.旨在为临床明确恶性肿瘤的发病、病情发展及预后等方面提供更多基因相关性数据.
作者:余海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高分辨螺旋CT对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评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轻、中、重度持续哮喘患者各20例及对照组20例行肺功能测试、高分辨螺旋CT(HRCT)扫描.比较组间的肺功能指标、HRCT测试的气道壁厚度(WT)、管壁面积(WA)和气道壁相对面积(WA%)值做差别的显著性检验.结果:不同程度的哮喘患者WT、WA、WA%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有显著性差别;WT和WA%与哮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FEV1/FVC、FEV1%呈负相关.结论:高分辨螺旋CT影像能有效评估哮喘患者的气道重塑,并与哮喘患者症状、肺功能检查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哮喘的严重性,评定治疗效果和随访观察.
作者:吴晓虞;余旭舟;何六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合并盆腔粘连的病因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中,76例术后合并有盆腔粘连.探讨各因素对术后并发盆腔粘连的影响,用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35-43岁)、孕产次(经产妇)、既往有剖宫产、既往有人工流产、剖宫产术中有并发症等均为剖宫产术后合并盆腔粘连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以上单因素均与剖宫产术后合并盆腔粘连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需对可能引起产妇术后并发盆腔粘连的高危影响因素有足够的重视,酌情采取应对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王海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产前应用超声诊断方式对于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纳入本院2011年1月-2016年2月期间用胎儿心脏超声畸形筛查产妇2400例,所有产妇均接受心脏系统超声筛查:四腔心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左心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切面.通过回顾性方法分析纳入产妇对象临床基线资料,归纳超声对此类产妇筛查临床价值.结果:所有产妇均在本院分娩,产后检查确认有52例为新生儿心脏畸形,产前经超声诊断有50例为心脏畸形,诊断准确率为96.2% (50/52);经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以及右室流出道切面等基本切面对胎儿心脏进行检查,孕周在18-21周、22-30周、31周以上显示率分别为88.7%、98.0%、79.3%.结论:孕妇产前用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疾病进行筛查有突出的应用价值,但需配合合理切面并考虑孕周时间,大程度提升超声诊断准确率.
作者:章红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国内有关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缺乏大样本的统计分析.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医学生已毕业,本文就我校首届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培养及就业情况做一简单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期望对我校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和未毕业的八年制学子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艾燕;李亚平;李丽;程远大;范学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对广东高校药学专业2008届-2013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去向调查表明,不同生源地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广东生源毕业生在就业行为选择上明显具有生源地特性;选择就业方向上与药学相关性更大.
作者:刘太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调查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SPSS软件掌握程度和课程设置满意度情况,了解统计软件SPSS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医学2011级选修医学数据分析课程的硕士研究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除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外,基本统计方法的SPSS操作不同类型研究生掌握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学术型研究生掌握程度均好于专业型,高级统计分析方法的SPSS掌握程度不同类型的硕士研究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PSS软件选修课程的设置应合理配置,以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及水平.
作者:杨蕾;曹明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综合护理的40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统计两组人员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的有2例,占实验组人数的5%,而对照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有5例,高达对照组人数的12.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都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对比两组,不难发现临床护理路径比常规护理工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作者:李玲;李丽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讨论对喉癌术后的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后,其生存质量和不良情绪的变化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包括102例喉癌术后患者,共分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喉癌术后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和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以评估延续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相较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采用延续性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改善都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于提高喉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较常规喉癌术后护理模式更为有效,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及术后疼痛状况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腰椎压缩性下骨折术的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镇痛药物使用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使术后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王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温馨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择98例孕妇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在孕期进行温馨助产护理,而对照组孕妇则进行普通的孕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的分娩结局及产后情况比对照组孕妇要好,经比较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剖腹产手术的孕妇人数少;孕妇产后出现的不良并发症少;胎儿的生长发育好.结论:在怀孕期间对孕妇进行温馨助产护理,不仅能使孕妇的生产变得更为顺利安全,还会保护胎儿的生长发育,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作者:张素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患者安全护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在急诊科开展分级分区管理,根据每位急诊患者的病情开展分级就诊,分区护理人员在各自区域内做好各方面护理工作.结果:通过在急诊患者安全护理中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比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前显著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医务人员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比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前显著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可以增强急诊患者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失误与差错,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同时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
作者:王婉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保护性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70例重症闭合性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通气组及保护性肺通气组,每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在气管切开后接呼吸机,分别采用常规通气及保护性肺通气,记录两组患者机械辅助通气时间,进行通气12h、24h后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分析及氧合指数(PaO2/FiO2)分析,评判治疗效果.结果:与常规通气组比较,保护性肺通气组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有所缩短,气压伤发生率、病死率有所降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通气12h、24h后PaO2、PaCO2、PaO2/FiO2获得显著改善.结论:保护性肺通气方式能够改善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通气功能,对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具有一定帮助.
作者:陈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5年3月宁波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7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病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效果.结论:割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治疗重要的是早期、及时、明确诊断,根据患者情况和医院技术条件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朱彩丹;周建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为其应用价值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使用丹参多酚酸盐加以辅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迟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并比较在低危初产妇分娩中常规接生技术与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50例低危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并给予常规接生技术进行分娩,将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250例低危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进行分娩,将两组产妇的会阴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1),实验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以及会阴裂伤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1);实验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危初产妇分娩中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能够降低产妇的痛苦,减少会阴的侧切率以及会阴的裂伤程度.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采用14条目D型人格量表(TypeDPersonality Scale-14,DS14)在医学生群体中进行检测,对比不同诊断标准下D型人格医学生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DS14对556名医学生的人格类型进行检测,分别统计不同诊断标准下D型人格医学生的检出率.结果:原作检测标准下,D型人格医学生的检出率为仅为12.05%,明显低于国内相关外报道水平;调整检测标准后,D型人格医学生的检出率为28.24%%,与国内外经典报道基本一致.结论:适当调节D型人格医学生的诊断标准,可更加真实有效的对医学生群体中D型人格医学生的分布进行检测.
作者:高立;张秋梅;郭晓琳;郑永飞;杨梦兰;金泉;程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冥想训练对医学生情绪体验的影响.方法:将自愿报名参加的60名医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参与连续两周,每天20分钟的冥想练习,对照组自由活动.在干预前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和幸福感自我评定量表测量被试的情绪体验状况.结果:(1)冥想干预组在经过两周的冥想训练后,焦虑、抑郁量表的得分显著降低(P<0.001).(2)冥想干预组幸福感得分显著提高(P<0.001).结论:冥想训练能显著提升医学生积极情绪体验.
作者:李玲;黄珊;洪倩如;蒋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训练在提升临床医学专业新生的大学生活适应能力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以自主报名的形式在重庆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中招募52名新生并随机分配至干预组和对照组.围绕使生活愉快、充实、有意义三个主题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0周的积极心理训练,对照组不作处理,于训练前后检测参与者适应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训练组训练后临床医学专业新生适应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而对照组后测适应水平有下降趋势.结论:积极心理训练能显著提升临床医学专业新生的大学生活适应能力.
作者:徐媛媛;李敏;胡厚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护生应聘焦虑状况,分析应聘焦虑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为维护心理健康提供相关依据.方法: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华东地区4所高校502名护理应届毕业生的应聘期间心理焦虑状况,分析其心理焦虑状况与积极心理资本的相关性.结果:护生应聘状态焦虑得分为(47.67±13.42)分;操作考试前焦虑状态尤为严重;应聘焦虑与积极心理资本呈负相关(P<0.05);积极心理资本中的坚韧性、希望、自我效能是应聘焦虑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生应聘焦虑较为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应通过构建积极心理资本,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等方法维护其应聘期间身心健康.
作者:李静;卢珏;刘宇;付敏丽;严敏;孙志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医学职业院校学生的犬儒态度及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犬儒态度》量表对481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犬儒态度平均得分(54.69±8.28);不同就读原因、是否自信方面,学生犬儒态度平均得分有差异(P<0.01).结论:医学职业院校学生犬儒态度较高,就读原因、是否自信是影响其犬儒态度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凌燕;梅松丽;李娇朦;柴晶鑫;李倩颖;张昭;高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采用护理专业认同现状调查问卷、大五人格简式自评量表,对湖南某大学382名护理专业学生(大二、大三)进行施测.结果表明,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在年级、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大五人格的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呈显著相关,大五人格中的责任感和宜人性对专业认同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外倾性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作者:张斌;王叶飞;邱致燕;谢程晋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生共情与手机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相关性,为临床实习生的共情能力的培养及手机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取样对1280名临床实习生进行测量.结果:临床实习生手机网络游戏成瘾程度与共情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0.01).结论:临床实习生共情与手机网络游戏成瘾相互影响,提示通过对手机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可以提高共情能力;同时培养临床实习生的共情能力也可以有效干预网络游戏成瘾.
作者:张燕贞;张卫;伍秋林;杨棉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调查压力对D型人格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今后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14条目D型人格量表(Type D Personality Scale-14,DS14)对1386名医学院校在校生的人格类型进行检测,同时采用Beck压力量表(Beck-Srivastava Stress Inventory,BSSI)对其压力状况进行调查,结合中国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cale,CCSMHS)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综合研究.结果:在1386名医学生中检出D型人格医学生166名,其中男生85名,女生81名,D型人格医学生的检出率为11.98%;D型人格医学生BSSI得分低65分,高95分,平均(82.62±4.39)分;非D型人格医学生得分BSSI低65分,高92分,平均(78.35±5.28)分,均高于原作者设定的72分的标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型人格医学生除社交攻击1个因子外,CCSMHS其余11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D型人格医学生,且在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及依赖6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生总体面临的压力较大,而D型人格医学生面临的压力更大,造成的心理负担更加严重,必须引起学生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并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曲相艳;金文;张秋梅;吉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及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现有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焦虑和自我和谐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分别从大学生就业焦虑和自我和谐的概念和研究进展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焦虑和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莫天成;朱光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高校研究生由于其受到来自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容易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技能培训、心理咨询与疏导等方式,从调整认知、调节情绪、强化行为和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等模块建立起形式多样的心理预防及干预手段,达到了缓解研究生心理压力,提高研究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作者:蒋娟;冯正直;王毅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实习护生角色压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角色压力量表对474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角色压力得分在不同学历分组、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参加过社团活动以及填报护理专业不同原因分组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习护生年龄与角色压力得分、角色冲突得分和角色模糊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学校和实习医院应加强对护生的在校教育和院内管理,针对实习护生角色压力的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心理调节,帮助实习护生积极调节角色压力水平,尽早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孙俐;杨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筛选出具有轻度、中度和重度手机成瘾症状的医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施以运动干预,研究运动干预对手机成瘾医学生的改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干预后,轻中度手机成瘾医学生MPATS各因子和总分评分显著下降(P<0.05),重度手机成瘾医学生MPATS各因子和总分没有显著变化(P>0.05),表明运动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轻度和中度医学生的手机成瘾症状,但对重度手机成瘾症状改善效果不明显.
作者:王兴通;张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考研复习期间焦虑状况,为今后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对955名考研复习期间的医学生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医学生的STAI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医学生状态焦虑量表(Srait Anxiety Inventory,S-AI)及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得分均高于标准常模,但仅在S-AI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方面,医学院校女生S-AI及T-AI得分均高于男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专业方面,临床专业医学生S-AI及T-AI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医学生,且在S-AI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考研复习压力会使医学生产生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且在性别和专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针对医学生考研焦虑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会对今后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张秋梅;金文;曲相艳;程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