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 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麻醉,比较两组患儿T0~5时MAP、HR以及SpO2,同时对患儿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T1时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4时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采用喉罩进行麻醉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威;庄小琦;欧阳辉旺;倪如飞;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肌电刺激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个45例.对照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研究组行肌电刺激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手测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盆底Ⅱ类肌纤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疲劳度、POP-Q分度、尿失禁发生率、PFIQ-7、PFDI-20评分.结果 研究组手测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盆底Ⅱ类肌纤肌电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底Ⅱ类肌纤疲劳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POP-QⅠ度、POP-QⅡ度及尿失禁发生率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及干预12个月时研究组PFIQ-7、PFDI-2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电刺激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降低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庄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0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前列腺切除组织质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继发性出血、包膜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涛;唐顺利;孙刚;张楚龙;朱晓霜;周庆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研究组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1.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疗效显著高于保守治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明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比不同前置滤线器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及放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医院收治的需行CT冠状造影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体部滤线器模式,观察组予以心脏滤线器模式,两组扫描均采用相同参数,统计对比两组模式的噪声值、平均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数值.结果 两组图形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均达到诊断要求;观察组噪声数值、平均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前置滤线器在保证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心脏接受的辐射剂量,对患者身体辐射伤害小,值得推广.
作者:金松峰;王瑞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孕晚期检测B族链球菌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来阳东区人民医院接受产前检查和住院待产的325例孕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阴道下1/3分泌物或直肠拭子进行B族链球菌检测(PCR法),统计本组孕妇的B族链球菌阳性率,分析B族链球菌阳性孕妇的孕周分布特征,并对本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阴性组孕妇和阳性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状况.结果 325例孕妇中,37例孕妇的B族链球菌检测结果为阳性,所占比例为11.4%,其中,孕35~37+6w孕妇共18例,所占比例为48.6%,与其他孕周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阳性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4.3%,明显高于阴性组孕妇的5.2%(P<0.05),新生儿阿氏评分为(7.2±1.3)分,低于阴性组新生儿的(8.6±1.3)分(P<0.05),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为18.9%,高于阴性组新生儿的4.5%(P<0.05).结论 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可增加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影响新生儿健康状况.
作者:冯健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比较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支持方法 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从2015年4月~2017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方法;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营养指标恢复、并发症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对比两组患者1、2w后营养生化指标表明,两种支持方法均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能量供给,但观察组患者的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个数等营养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各营养生化指标结果(P<0.05).(2)从治疗后并发症角度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4%,其中,消化道出血2例,肺部感染3例;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46%,其中,消化道出血4例,肺部感染7例,观察组的治疗疗效显著(P<0.05),优于对照组.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相对于肠外营养支持疗效更佳,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9例,按照手术方法差异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2.41%(P<0.05).两组在基础泪液分泌水平、泪膜破裂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在(0.05~0.29)、(0.30~0.49)、(0.80~1.00)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全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运用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行200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手术患者.按患者穿刺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定位组各10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经皮盲探穿刺下麻醉,定位组患者采取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穿刺下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性.结果 定位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定位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局麻药物用药剂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运用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何健超;兰晓文;史会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照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30例、微量清蛋白尿组30例及临床蛋白尿组30例.另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四组患者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 糖尿病正常清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三组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临床蛋白尿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正常清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清中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都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较敏感的指标,二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更好的反应糖尿病患者肾损伤情况,对于诊断早期糖尿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保留精索内动脉在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VC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入选者均采取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术治疗,此外观察组术中保留精索内动脉,而对照组则将精索内动脉共同结扎.观察手术前、后两组精液质量及性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精子活力、精子浓度、精子畸形率以及性高潮、性欲、性唤起、性满意度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精子活力、精子浓度以及性高潮、性欲、性唤起、性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精子畸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术中保留精索内动脉利于为VC患者睾丸提供完整血供,提升患者性功能,改善术后患者精液质量.
作者:夏明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32例妊娠前体重指数正常的单胎孕妇,按照孕期体重达标情况,将其分为A组(增重不达标)、B组(增重正常)和C组(增重超标),比较孕妇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孕妇分娩后,记录并比较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剖宫产、经阴分娩)以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由低到高依次为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剖宫产术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体重过度增加会提高孕妇孕期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分娩危险,应合理控制孕妇体重.
作者:曹宇;杨虹;陈志梅;张瑜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择期行骨科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住院时间以及麻醉前后MMSE评分差异,比较两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患者临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麻醉药用量较对照组更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5%,观察组临床满意度为97.78%,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可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志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骨科创伤术后DVT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我县DVT人群获得性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3年来本院收治50例创伤骨科术后DVT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DVT危险因素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DVT患者中,92%有明显的危险因素;各因素中年龄≥40岁、高血压、感染、长期卧床、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居于前位.结论 通过对DVT危险因素的研究分析,对骨科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党兴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AA)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4月我院96例AA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1/48)比16.67%(8/4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AA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有利于缩短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李德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及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我院行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纯组个30例.联合组采用经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和单纯组采用经腹横筋膜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h、4h、8h、12h、24h、48h疼痛及烦躁、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1h、48h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8h、12h、24h联合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单纯组(P<0.05).两组患者烦躁、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剖宫产手术患者中应用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显著麻醉效果和较高麻醉安全性.
作者:林若萍;何衣红;杨庆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平行双钢板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7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均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实施手术,对照组行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64%(39/44),高于对照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4/44),低于对照组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QO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行双钢板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改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作者:毋剑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胸腹水细胞块的佳制作方法 ,优化制作程序.方法 选取120例胸腹水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剩余标本,将所选标本分为A、B和C三组,A组标本采用直接离心法,B组标本采用细胞块试剂盒法,C组标本采用血浆凝血酶法,比较3种不同方法恶性细胞的检出率、制作时间及所用费用.结果 120例胸腹水TCT检测中恶性细胞的检出率为32.50%,剩余标本细胞块检测中恶性细胞的检出率为49.17%;A组恶性细胞的检出率为37.50%,B组恶性细胞的检出率为57.50%,C组恶性细胞的检出率为52.50%.B组的费用显著高于A、C两组(P<0.05),但A、C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制作时间明显长于B、C两组(P<0.05),B、C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浆凝血酶法可以明显提高胸腹水TCT剩余标本中恶性细胞的检出率,制作时间短且其费用低,值得在病理诊断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振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物理预防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行骨科创伤手术治疗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5例采用物理预防术后下肢DVT,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联合物理预防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17.33%,对照组为45.33%(χ2=19.898,P<0.05);对照组中央型、混合型下肢DVT比例高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药物联合物理预防骨科创伤手术后PTS效果显著,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常晓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开放式乳突手术中应用改良乳突腔充填及耳甲腔成形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行开放式乳突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个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应用改良乳突腔充填及耳甲腔成形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气导听阈、骨气导差、听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气导听阈、骨气导差、听力、耳甲腔成形时间、术后干耳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胆脂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乳突手术中应用改良乳突腔充填及耳甲腔成形术,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听力状况.
作者:韩沛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复位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78.94±8.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8±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张广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532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DR患者.根据临床分期不同分增殖期(PDR)组和增值前期(PPDR)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53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视力恢复正常时间、眼底视网膜水肿吸收时间、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对比治疗前后平均黄斑厚度、视力水平.结果 PPDR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DR期组视力恢复正常时间、眼底视网膜水肿吸收时间、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时间显著短于PDR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DR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DR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平均黄斑厚度、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PDR期组平均黄斑厚度、视力水平优于PDR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32激光治疗DR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将DR病变进展阻断,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视力,降低黄斑厚度,且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郭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胎儿心脏病超声诊断中应用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超声诊断的117例心脏病高危胎儿.均采取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分析胎方位、心房定位、心室定位、心室和动脉连接关系及动脉定位.结果 本组胎儿中,通过心脏三阶段诊断法检出先天心脏病17例(14.5%),均通过引产与新生儿心动图超声检查证实,16例完全相符,1例部分相符,无失访病例.结论 在胎儿心脏病超声诊断筛查中,采取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可有效提高诊断效果,提升检出率,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亚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研究组给予于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2%(3/49)低于对照组24.49%(1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手术情况,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米亚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8例.其中行PFNA内固定术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44例患者为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PFNA内固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治疗中效果相当,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较少,患者可尽早下床活动,更符合快速康复理念.
作者:冉彦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Pilon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胫骨远端粉碎性Pilon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内侧入路普通钢板固定,观察组予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Mazur评分结果 、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Mazur评分结果优良率及AOFAS踝-后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可促进粉碎性Pilon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薛文辉;陈天实;黄文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前置胎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分为观察组,并择取同期正常孕产妇50例,分为对照组,对前置胎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结果 经对比两组相关危险因素发生率得出年龄≥35岁、文化程度低、分娩史、流产史、盆腔炎史及剖宫产史均为前置胎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导致前置胎盘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根据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预防处理,以改善产妇妊娠结局.
作者:王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胆疾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营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各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PN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疾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后为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得到更好更快恢复,预后营养指数显著升高,患者预后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新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经椎板间隙开窗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椎板间隙开窗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的6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经12个月随访后发现,伤椎椎体骨折均治愈,未见断棒、断钉和螺钉松动等现象;术后12月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伤椎椎管狭窄率、Cobb角和伤椎相对高度均明显优于术前,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ASIA分级为B级者21例、C级者30例、D级者10例、E级者7例.结论 经椎板间隙开窗伤椎椎体内植骨对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重塑椎体高度和形状,促进伤椎早日愈合,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张庆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与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孕妇.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对照组采用腹部超声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准确性与图像表现差异.结果 输卵管、宫角、宫颈、卵巢是异位妊娠常见部位,以输卵管为常见,无回声区内胚芽、卵黄囊、原始心管搏动是超声图像的主要表现;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4%,腹部超声诊断率8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在宫外孕囊影、宫外混合性包块及宫外孕囊中胎心与胎芽可见的检出率低于经阴道超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在子宫直肠陷窝积液检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诊断异位妊娠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性更高,值得采用.
作者:张路路;魏海东;谢春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甲硝唑栓联合制霉菌素治疗老年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阴道炎治疗的86例老年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复方甲硝唑栓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单一复方甲硝唑治疗,观察并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阴道炎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SH、LH、E2及阴道清洁度对比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FSH、LH及阴道清洁度下降,E2上升,其中观察组各指标上升或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道刺激、神经系统、皮肤、外阴灼痛感等并发症发生率为仅为9.30%,低于对照组的16.2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两种疗效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6.7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甲硝唑栓联合制霉菌素治疗老年阴道炎的安全性与单用制霉菌素片相比无明显差异,对患者阴道免疫及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明显由于单用制菌霉素片,具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洪悦芬;魏佳璇;倪少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及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BP、S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蔡金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并雾化吸入舒利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西替利嗪,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三个月,三个月后将两组的治疗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在喘息、气促、心率加快、肺部有哮呜音及湿性啰音等持续时间上均比观察组长,且PEF、FEV1值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较对照组的76.19%高,数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还有利于缩短其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尹晓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手术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手术产妇,根据患者健康条件和自主意愿分为小剂量组(n=100)和常规剂量组(n=100).小剂量组产妇采用1.0ml1%罗哌卡因联合10μg芬太尼麻醉,常规剂量组采用1.5ml 1%罗哌卡因联合10μg芬太尼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15min、胎儿分娩后、手术完成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DBP、SBP)和应激反应(Cor、ET、SOD、MDA).结果 (1)麻醉15min后,观察组患者的DBP、S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胎儿娩出后,对照组患者的HR水平高于观察组,DBP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2)麻醉15min后,观察组患者的Cor、SOD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胎儿娩出后,观察组患者的Cor、ET小于对照组,MDA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SOD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妇,能有效稳定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并改善其应激反应.
作者:刘合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前列地尔结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结合甲钴胺治疗,再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治疗组相比,治疗后空腹血糖值为(4.8±0.3)mmol/l,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5.6±0.4)mmol/l下降更加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5.6±0.3)mmol/l同样与对照组(6.5±0.4)mmol/l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为(46.2±4.0)m/s,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为(42.4±6.3)m/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前列地尔结合甲钴胺治疗,可有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确切.
作者:龙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研究组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VEF、SV、C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I、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CHF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广旭;李珊;卢飞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氨茶碱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119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给予氨茶碱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EF、FVC及FEV1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对照组为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茶碱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助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的改善,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王富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CA125及CA19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A125及CA199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血清CA125及CA19水平.
作者:张利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地佐辛组(C组)以及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组(D组),每组30例,对比分析四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收缩压(MAP)及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T2~T4时A组MAP及HR明显高于T0时,T1~T4时D组MAP及HR均明显低于T0时(P<0.05);T1~T4时B组、D组MAP及HR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分析,A组出现4例重度躁动,Ramsay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B组和C组均无重度躁动情况发生,Ramsay评分均大于A组,小于D组.D组只有1例中度躁动,且Ramsay评分均大于其他三组,接近于正常情况,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能够有效地维持麻醉期内的血流动力学平衡;同时,有助于缓解苏醒期患者疼痛,从而降低其躁动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志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水平、炎症因子IL-4、IL-6水平及红细胞比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139.63±29.57)×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44±28.30)×109/L,新生儿窒息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肾脏功能与血压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李希聪;白幼鹏;谭玉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30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0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5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PG、1hPG及2hPG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sICAM-1、Leptin、HbA1c水平.结果 分娩前观察组FPG、1hPG及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血清sICAM-1、Leptin、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清sICAM-1、Leptin、HbA1c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高新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服用氯吡格雷负荷量24h后给予血栓弹力图检测,以ADP诱导血小板抑制率为根据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ADP抑制率<50%)30例和对照组(ADP抑制率≥50%)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特点、随访期间出现死亡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较为大,能够提高心血管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心肌梗死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使患者出现不良预后情况,应当提高警惕,探究有效防治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伟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明确玉屏风颗粒联合辅舒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结果 两组均给予辅舒良及鼻黏膜血管收缩药物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玉屏风颗粒,对比两组治疗前后IL-4,IL-2水平及症状评分.两组治疗后评分均下降,观察组IL-4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观察组IL-2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鼻炎患者给予玉屏风联合辅舒良治疗可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李锐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艾愈胶囊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T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艾愈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NK显著高于对照组(P<0.06),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愈胶囊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毒副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敖华蓉;龚春燕;张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蛋白尿定量及血压变化情况,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蛋白尿定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妊娠结局,降低细胞压积、血浆黏度、蛋白尿定量.
作者:李小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方异丙托溴胺联合信必可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5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信必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吸入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结果 治疗1、3、6个月后两组患者在6MWD、FEV1和FVC均明显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在6MWD、FEV1和FVC指标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RC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异丙托溴胺联合信必可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确切,能有效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疗效优于单独信必可的治疗.
作者:黄森昌;姜仁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顺铂与奈达铂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奈达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42%,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多,多表现为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等,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与奈达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均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奈达铂联合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胃肠道毒性,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马广耀;汤跃卿;范书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聚甲酚磺醛溶液联合保妇康栓对宫颈糜烂患者症状改善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保妇康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治疗后1个月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白带、阴道流液改善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腰酸腹坠改善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显著低于对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甲酚磺醛溶液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可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苗苗;赵伟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呋塞米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98例R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予以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呋塞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心率变化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SV、CO、LV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呋塞米联合治疗RHF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其心功能,降低心率.
作者:朱继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在防治妊娠期高血压所致早产的作用.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2组,30位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对照组),30位给予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将两组患者血压、不良反应情况及妊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将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研究组患者早产率6.66%显著低于对照组16.66%(P<0.05),研究组患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宫内窘迫、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中选择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及新生儿早产几率,有助于改善妊娠情况,对患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麦金秀;李汉平;许光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组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总评分低于对照组,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左氧氟沙星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效果确切,患者临床症状能更好更快缓解,Hp转阴率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翟金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分析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抗疗法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50例仅以阿司匹林实施治疗,观察组50例则以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实施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在临床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达94.00%,明显性超过对照组的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均为7.00%左右,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抗疗法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可以产生明显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东升;林晓生;陈镇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地高辛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在常规卧床休息、吸氧、限制水钠摄入,给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呋塞米治疗,观察组使用地高辛联合呋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观察组为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高辛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衰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多,需注意使用剂量和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用药.
作者:简航宇;杨世映;温灵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患者肾功能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7例CG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两组血清Scr、BUN、Cys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cr、BUN、Cys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CG,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伟杰;王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与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罗培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啰音消失、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的效果及对血浆组胺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3月80例荨麻疹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依巴斯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比较两组荨麻疹治疗效果;风团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浆组胺水平、瘙痒评分、IL-10、风团数量.结果 观察组荨麻疹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团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浆组胺水平、瘙痒评分、IL-10、风团数量相近(P>0.05);出院时观察组血浆组胺水平、瘙痒评分、IL-10、风团数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风团和瘙痒症状消退,消除风团,减轻瘙痒症状,降低血浆组胺水平和炎症水平,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天林;吴景文;谭冬芳;邓新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甲型流感样患儿疗效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01月收入的甲型流感样儿童患者共54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0例.观察组对患儿给予利巴韦林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流感样全身症状缓解时间、病毒核酸阳性时间、发热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流感样全身症状缓解时间、病毒核酸阳性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2.96%,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甲型流感样患儿疗效显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丽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治疗的106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3例.对照组实施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则加以康柏西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视功能、黄斑中心厚度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Macular 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MT)、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同时刻CMT、BCVA测定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柏西普与激光光凝联合治疗DME安全高效,有助于改善黄斑水肿程度与水肿区视网膜厚度,促进患者视功能恢复.
作者:刘宏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合乳酸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择200例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儿科治疗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组,所有患儿均采取相同的方案实施止泻、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另加用复合乳酸菌片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记录大便次数复常时间、大便性状复常时间,空腹抽血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统计随访6、12个月腹泻复发次数.结果 观察组100例中显效78例(78.0%),总有效率92.0%(92/100);对照组100例中显效52例(52.0%),总有效率87.0%(87/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便次数复常时间、大便性状复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复发次数、12个月复发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G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IgA、IgG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4/100),对照组发生率为7.0(7/1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9,P>0.05).结论 小儿腹泻治疗中应用复合乳酸菌片和蒙脱石散治疗,能够提高患儿免疫力,有利于患儿早期康复,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作者:宋中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纳入DM组,55例糖尿病肾病纳入DN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60例设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糖相关指标及hs-CRP、CysC水平.结果 DN组UEAR、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DM组与健康组,DM组上述指标同样高于健康组;DM、DN组FPG、2hPG及HbA1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DN组hs-CRP阳性率为70.9%,CysC为67.3%,二者联合诊断阳性率为87.3%,均明显高于DM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hs-CRP、CysC与UEAR呈正相关(r=0.476,0.741,P<0.05).结论 hs-CRP、CysC水平与DN间存在明显关联,临床可联合检测以尽早诊治DN.
作者:荣光;卓华钦;叶庆邦;宁海欢;蔡茵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HER2和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79例子宫内膜癌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ER2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同时分析HER2和P53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并比较子宫内膜癌中HER2和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HER2在子宫内膜癌组中显著高表达,表达率为38.0%,P53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过度表达率为54.4%;HER2阳性表达与手术分期、肌层浸润和肿瘤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P53异常表达与手术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二者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r=0.334).结论 HER2与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着相关性,HER2与P53测定对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玉洲;孙少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血清D-二聚体(D-Dimmer)、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无大血管病变组,对照组为健康查体者.比较入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测定入组患者的血清D-Dimmer、Hcy水平,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无大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的BMI、SBP、DBP、FBG、TG、LDL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对照组,HDL低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的患者血清Hcy、D-Dimmer水平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D-Dimmer水平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Hcy、D-Dimmer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患者会出现血清Hcy、D-Dimmer明显升高,高水平的Hcy、D-Dimmer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连欣;张玉松;柯小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分析针对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其排尿功能以及性功能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78例均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78例均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性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相对接近(P>0.05).接受对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性功能减退、膀胱功能障碍以及射精障碍和勃起障碍等发生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不会对患者的排尿功能以及性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疗效明显,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方桂明;魏浩波;刘东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为周围神经病变组,另选同期就诊的单纯糖尿病患者70例为糖尿病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糖尿病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琼;张浩;刘婷;邱飞;黎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神经介入溶栓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行静脉溶栓治疗者34例,作为对照组;以DSA神经介入溶栓术者3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65%、97.06%,均高于对照组的44.12%、79.41%(均P<0.05).治疗后半年,观察组卒中复发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2%(P<0.05).结论 与静脉溶栓治疗相比,应用DSA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并改善神经功能状况且复发率较低及并发症较少.
作者:何云峰;合媛杰;杨亚平;张雄军;柏魏;马睿;黄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胸腹联合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胸腹联合伤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术后第1 d统计对比2组手术情况及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BE、PT、APTT、乳酸及体温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率3.23%(1/31)、切口开裂率0.00%(0/31)、吻合口漏率3.23%(1/31)、感染率6.45%(2/31)、DIC率9.68%(3/31)及病死率6.45%(2/3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联合伤患者急诊救治中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失血量,促使机体功能及早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永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层次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常规肿瘤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分层次护理方法予以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体健康、健康角色受限、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感角色受限、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 分层次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婧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模式(QCC)在电子喉镜检查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品管圈模式以改善护理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改进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QCC模式后护理质量评分为84.7±5.3(分),护理差错次数为7次,护患纠纷例率为6.00%(3/50),护士疲劳感评分为6.7±1.4(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后护理质量评分为72.7±3.2(分),护理差错次数为19次,护患纠纷例率为18.00%(9/50),护士疲劳感评分为9.3±2.1(分).由此可知,采用QCC模式后护理质量整体上有了较大的改善.结论 在电子喉镜检查护理质量改进中应用品管圈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的质量并且降低护士的疲劳感,从而全面提高电子喉镜检查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陈俊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护士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1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核心能力进行系统化培训,分别比较培训前后护士不同维度的核心能力评分、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 12例护士培训后护士核心能力不同维度的评分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护士对特、一级患者的护理质量合格率分别为79.50%和98.50%,也有培训后显著升高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护士核心能力的系统化培训,不仅能大大提高护士的综合素养、整体能力,而且有利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效果显著,颇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尹瑞华;石换华;钟小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连续性细节护理干预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卧床休息、呼吸机供氧、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酸碱和电解质的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连续性细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观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P<0.05);观察组的主观舒适度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细节护理干预在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观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弓永红;郅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多样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要红;吴秋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症状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的时间(P<0.05),观察组溶栓率为88.00%,对照组为4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缩短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吴妙珠;文晓燕;区慧敏;毛昌立;林妙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模式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感染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MMSE评分22.65±4.61分明显低于观察组27.31±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36.00%)明显高于观察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模式能显著改善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来香;何丹;张春媚;冯苑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在窦性心律过缓伴心衰患者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并观察患者心功能、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窦性心律过缓伴心衰患者2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10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平均心率、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EDD)以及血流动力学(ESR、HCT)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97.03%)较对照组(86.14%)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2)治疗组治疗后平均心率、LVEF高于对照组,LVEFDD、LVESD、ESR、Hct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窦性心律过缓伴心衰患者经参松养心胶囊辅助治疗,能促进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亚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麦肯基康复治疗技术基础上采用腰腿痛丸联合针灸治疗寒湿瘀阻型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寒湿瘀阻型NLBP患随机分为2组,60例采用麦肯基康复治疗(对照组),6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腰腿痛丸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寒湿瘀阻证评分、局部压痛评分、VAS评分、ODI量表各维度评分、末次随访VAS评分、自我疗效评估评分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66%)(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寒湿瘀阻证评分、局部压痛评分、VAS评分、ODI量表各维度评分、末次随访VAS评分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我疗效评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麦肯基康复治疗技术基础上采用腰腿痛丸联合针灸治疗寒湿瘀阻型NLBP具有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龙世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并将所有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治疗,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手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显著,组间数值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状态,促进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迅速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启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推拿、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应用于髌骨软化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髌骨软化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9例.常规组给予关节腔注射疗法,治疗组予推拿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推拿、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髌骨软化症效果颇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膝关节运动功能,降低复发率,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作者:林俊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辨析在社区产褥期恢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中心分娩的产妇138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基于中医体质辨析予以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3d恶露量、产后3d子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产后42d体重指数.所有产妇均随访42d.在干预前和干预42d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产后3d恶露量、产后3d子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产后42d体重指数分别为14.63±3.21ml、7.46±1.20cm、24.05±10.41d、22.11±0.78kg/m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2d后HAMD评分为7.5±3.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体质辨析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让产褥期妇女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董翠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蝉蜕散联合穴位贴敷联合益肺平喘汤加减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风热犯肺型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3例CVA风热犯肺型患儿.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蝉蜕散+益肺平喘汤加减治疗,观察组给予蝉蜕散+穴位贴敷+益肺平喘汤加减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变化,随访半年,统计对比两组预后复发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5.77%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蝉蜕散联合穴位贴敷联合益肺平喘汤加减治疗CVA风热犯肺型患儿,疗效显著,可提高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预后复发率.
作者:温艳歌 刊期: 2018年第02期